張冠仁 : 王小帥的「殺」與張艾嘉的「達」
勞動節前一天,王小帥關於《闖入者》首日排片不足2%的聲明點燃了文藝青年的同情心,這是「我從影以來最黑暗的一天」,言之鑿鑿這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謀殺案。」「我的觀眾,請你挺我。」在聲明最後,他呼籲道。
四天之後,同期上映的《念念》也遭遇「排片危機」首日排片徘徊在3%左右。導演張艾嘉也發表了一份聲明:「我說過成功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我不認為這是失敗。感謝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堅定,更艱困,更清晰,更真誠,直到最後一刻。」
兩份相似背景之下的聲明態度迥異,不少網友為張艾嘉豁達大度點贊,也有網友對王小帥那句「我的觀眾,請你挺我。」頗有一些異議,認為把《闖入者》格局做小了。但是請不要忘了大陸只是《念念》重要的「海外市場」。而《闖入者》則是完完全全拍給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看的。
幾天後兩部電影的票房佔比數據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這種民意的落差。(該數據是檢驗排片與票房比例的數據,兩者相除正值越大越佳)《念念》兩倍於排片量,而《闖入者》則僅僅達到了排片的60%左右。(以5月7日舉例:前一個數據為票房佔比,後一個數據為排片量。《念念》4.45%對比2.17%, 《闖入者》1.89%對比3.18%)。
看起來並不是排片院線和影院經理合力絞殺了《闖入者》那麼簡單呢。
影院經理的苦衷:
從影院經理的角度來說,他們自有苦衷,五一檔期算是上半年除了春節之外幾個難得的黃金檔期。對影院來說爭業績搶排名舉足輕重,尤其是那些春節表現不佳的院線和影院來說。
你好好一個文藝片,走長線的走心口碑之作,何苦擠在一個刀光劍影爆米花荷爾蒙齊飛的檔期?舉個簡單例子,依雲礦泉水總不適合與農貿市場鮮肉攤擺在一起出現的。人家買鮮肉講究的就是個過時不候,過了晌午就賣不動了。(在此並無意冒犯農貿市場,沒有對肉攤的歧視)
按照這個商業邏輯,王小帥聲明就有種「素衣莫起風塵嘆」的意思。
於是乎這就成了典型的雞同鴨講,小帥導演說我要表達歷史觀我要替那些被埋在時光塵埃里的一代人發聲,影院經理說你得按照市場規則來,否則我們影院的昂貴商業地租誰來繳?
這就成了僵局和二元對立的局面,各有其邏輯和立場,繼續討論下去也沒辦法解決問題。
(電影《闖入者》劇照)
那麼,假設我們按照院線經理的意思,把《闖入者》上映時間往後挪一周,看起來也並不美好。
綜合國產電影的表現,五一假期成了一個「透支票房」的檔期,五一假期之後一周單日平均總票房比普通工作日跌了不止20%。(5月4日-5月7日)看來,觀眾的胃口被某些國產電影給傷著了,除了瘋狂吐槽之外,錢包也會投票。
導演的擔憂:
回到那兩份聲明來,除了中國大陸市場對於王小帥和張艾嘉的不同意義之外,還不能忽略的是王小帥和張艾嘉不同的身份。在《念念》里,張艾嘉僅擔任編劇和導演的創作身份。
(電影《念念》劇照)
而《闖入者》里,王小帥已經不再局限於專註藝術創作的導演,而是電影資金投資人和字幕表上排第一的出品人。換言之,張艾嘉的豁達里有一份來自於不用過於操心資本的放鬆,而王小帥的焦慮有一部分來自於回本的緊張。
對《闖入者》而言,這顯然是在當下社會裡很難賣座的電影,我相信早在選擇題材的時候,一個地下電影製作經歷如此豐富有二十多年行業經驗的導演不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
也許他的焦慮來自於「擠壓」,而這種「擠壓」來自於虎視眈眈很久的雄厚資本所帶來,也包括兵臨城下的IT精英BAT們。當五一假期出現了一些可能連行業製作達標都欠缺的電影大肆佔據排片資源的時候,他忍不住了。
資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兩三年前電影產業不過是一個年產值連100億左右的行業,連9萬多億房地產產業百分之一都不到。但是因為巨大的話題效應和娛樂消費龍頭地位吸引了資本的關注。
巨大資本帶來的不僅僅是拍電影的機會,而更多的是金錢所帶來背後的邏輯和話語權,那就是逐利。近年來的票房神話深刻地影響了這個圈子裡每一個導演,每一個編劇,毫無疑問還有每一個演員。
電影業逐步被純商業邏輯所改變,一個在線網站可以為一部話題之作的電影補貼幾百上千萬的票款補貼,不是為了普及藝術,為的是與之對賭和今後更大的話語權背後的盈利空間。
不用去拉斯維加斯,我們也都知道第一局第二局賠錢沒關係,但是最後贏錢的必然是資本雄厚的莊家。
唯票房論是這一輪電影行業突飛猛進必然產物,評價一部電影有太多的緯度,當票房論裹挾一切的時候,那麼電影總將會變成資本的玩物,年輕導演們會失去自我表達的空間,即使有自我表達,那也不過是金錢所帶來的「假象」而已,而這恰恰纔是王小帥們所要擔心的。
手工一個流行段子給困局的小帥導演開個小玩笑,票房固然茲事體大,不過真正經典電影都不被票房所綁架。爾曹生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王小帥問禪師《闖入者》全國排片低於2%那可怎麼辦?禪師不語,伸出一根指頭,小帥問:難道禪師您的意思是殺出一條血路?禪師搖搖頭:精英和票房,你只能選一頭。
引導的缺席:
對這些能入圍A類世界電影節的電影作品,把他們一勺燴放在商業原則之上的商業院線和爆米花電影同期競爭本身就是不正常的。避開檔期是一個權宜之計,總有避無可避的時候。要知道拳擊場上,梅威瑟再厲害也不能和泰森同台競技,到不是因為泰森喜歡咬人,而是一個輕量級一個重量級,級別不同打不到一起去。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以歐洲某些國家為例,是否可以由政府出面組織成立一個能夠提供長期放映周期的藝術院線,不要讓《推拿》,《闖入者》的導演們再次跑到前台,勞心費力用眾籌和其他的方式來祈求那些微薄的票房。
保護文化多元性不是市場需求,而是來自於市場背後那雙看不見的巨手的責任,如果巨手不作為,那麼巨獸就會吞噬一切。
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造就了一頭不知歷史不問未來的巨獸,這支巨獸胃口巨大掃蕩一切脆弱幼小的小眾,這些小眾範圍的子集里不僅有文藝,還有惡趣味,有邪典等等。
時代審美隕落的一大標誌即大眾統一用單一商業邏輯嘲笑和定義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失敗。無論如何,當商業邏輯可以對一切行為say no的時候,文化多元化必然受到擠壓。
西哲云:「參次多態才是幸福本源。」那麼是不是可以假設:統一量化的生產開啟了財富本源么?
至於到底什麼評價藝術電影,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過在我看來:具備個人特質和足夠審美價值,且不可量化生產的電影,就顯然符合文藝電影評價中的某些標準。
好消息是業界有傳聞,某商業院線公司正在嘗試年內推出一條文藝電影院線。壞消息是如果需要商業公司以犧牲盈利為代價熱心秉持公益,誰也不知道這能堅持多久。
好心腸有擔當固然值得鼓勵,但這並非納稅者們的責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