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行走樂山)
06-17
峨眉山(行走樂山)(2011-05-03 21:54:35) 四川峨眉山與山西五台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這四大名山分別為佛教中普賢、文殊、地藏、觀音四大菩薩道場,峨眉山作為普賢菩薩的道場,在佛教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我國的佛教史上也佔有重要一席,影響較大,峨眉山也因佛教的長盛不衰名揚四海,為婦孺皆知,然在歷史的長河中,道教卻在峨眉山長期存在,為世人知之甚少。道教是我國本土宗教,它的孕育和形成,經歷了較長的歷史時期,源遠流長。考之史書道教源於古代的巫術,方士,神仙,是當時社會上流行的黃老之學、神仙方術與鬼神結合的產物。到了戰國時代,這種思想,逐漸壯大,形成一種社會勢力和文化影響,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社會的關注。秦漢之世,這種思潮,有所發展,到了東漢末年,沛國豐縣人張陵,精思煉志,傳說順帝漢安元年(142年),有天神太上道君(即老子)降臨蜀郡,傳授張陵「天師」稱號及「正一盟威之道」。陵受之,能治病,對過去的方術和神仙家思想核心,進行了總結,又加以發揮,抬出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經典,編輯《想爾注》,招了聚門人,建立五斗米道,在社會上傳播,於是道教便由此產生,百姓奉事之以為師,弟子多至數萬戶,到了漢靈帝熹平、光和年間,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區廣泛傳播開來,峨眉山便在期間成為在仙道之地。道家真經敘述峨眉山大仙的《五符經》《三皇經》《九仙經》《飛弦羽經》以及丹經也就產生了! 近人王家YOU先生在其《道教論稿道教簡況》中說:「鵠鳴山(道教發源地)即青城山,不但是青城八百里,包括邛崍山脈、峨眉山在內的地域。」葛洪在《抱撲子》中亦說:「娥眉山、綏山,皆此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 峨眉山中部的中峰嶺是個好山頭,道教先佔,在上修建了乾明觀。但佛教也想此地,於是住寶掌峰的明果大師,憑藉他的才智,說服了部分道教徒皈依佛法。一部分道士被迫離觀,明果乘勢進駐中峰改觀為寺。 道教在發展中,把古代一些哲人、聖王及傳說中的仙人拉到教中來,尊為仙師,以示道教之古遠與尊嚴,神聖和玄妙,同時還將各處名山封成道教的「洞天福地」,用以表達教之雄赫與博大,《抱朴子》中述:「煉丹必入名山之中,齋戒百日,不食五辛生魚,不與俗人相見,乃可作大葯(丹)。」在這種信仰中,峨眉山便在道教徒們的心中成了「虛靈第七洞天」「靈陵太妙之天」,史書中也有關峨眉道教的最初記錄,《魏書 釋老志》中寫到:「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生地,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百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授軒轅於峨眉,教帝 於牧德。」頗具權威性的國家正史也這麼結論,說服力就更強了把古代的巫術、方土、神仙等原始道家思想推至軒轅時期,高洪在《抱朴子金丹篇》道:「青城山、峨眉山……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為《釋老志》作了補充。晉人所撰《五符經》具體的說:「皇人住峨眉山北,絕崖之下,蒼玉為屋,黃帝往授三一五牙之法。」《三皇經》說得更是繪聲繪色:「《三皇經》乃神寶君所出,西陵真人所撰,此文在天玉府之中,諸仙人受之以藏諸名山石室,皆不足具,惟獨蜀郡峨眉山具有此文。」此中所謂皇人,即道家所說的天皇真人,又名廣成子,就是所謂老子的化身。《三皇經》是道教早期經典,成書與晉代,由此可推測:早在漢以前就有隱逸和方士在峨眉山隱居修鍊了!張陵的基地是鶴鳴山,他為便於傳教和掌管教務,把他的勢力範圍,劃為"二十四治",峨眉山因古代已有高人逸士在山上隱居,自然被劃定在"二十四治"之內。這麼一來,峨眉山就在這種劃分中成為道教的"洞天福地"了。後來的道士,在全國範圍內分設"三十六洞天",峨眉山被子列為"第七洞天",成為當時著名仙道之地了。 關於古人隱居峨眉山的歷史,多有記載。漢代劉向《列仙傳》:「楚狂陸通,食索盧木實及蕪菁子,隱峨眉山。」 皇甫謐撰《高士傳》載:「接輿避楚王聘,夫妻入蜀,隱於峨眉,不知所終。」 《青神志》說:「漢武之世(25-55)有史通平者,自會稽來蜀,至峨眉山,謁天皇真人,得三一之法。」 《峨眉山志》記載:「翟君字鵲子,後漢犍為人,入峨眉山四十年,得仙,乘白龍還家……」這些都是被記錄下來的古代隱士、道家,而無名隱士就更多了!有這麼多的人選擇峨眉山作為避世場所,道教徒們把峨眉山列入仙道洞府之一,就很自然了。明代之士郭子章在萬曆十七年(1589)游山時在大峨寺里題寫了「靈陵太妙之天」六個大字,僧人刻之干碑,一碑一字,立干游道之旁。呂洞賓是唐代道士,傳說他在文宗年間(827-840)曾來峨千人洞中隱居,仙山由來 漢代文士劉向,晉代著名道士葛洪,在他們的道書中,稱峨眉山為仙山,有仙人修行,是有其根據的。他們所謂的仙人,實際上就是一些住在山上的隱士。由於隱士們的行為超常便被他們附會為神仙了。劉向《列仙傳》中記述的接輿,是較早上峨眉山修道的人,而且已得道成仙。他的事迹散見於一些史書中:《楚辭涉江》載:「接輿首兮,桑扈裸行」。接輿剃光了頭,像桑扈(人名)樣,裸體蓄夜,瘋顛狂唱,故世人稱楚狂。論語:《微子第十八》載:孔子游列國,在楚見一狂者說唱。「鳳兮!,我兮何德之衷,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而已,而已。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聽他言之有理,下車試問,狂避而遠之。皇甫鑒撰《高士傳》載:「楚狂見楚昭王政令無常,狂不仕人,謂之楚狂。王使聘通、請治江南,通而不應。使者去,妻從市來曰「先生少而為義,豈老南昌違之哉。門外車足跡,何深也。妾聞義士非禮不動。妾事先生,躬耕自食,親識以為衣,其樂自足矣。不如去之於足夫」,負釜甑,妻載維器,變名易姓,隱蜀峨眉山。 五斗米道入峨眉。 南朝,劉宋時期,著名道士隅靜修〈屬上清派〉。為奏報武帝有多少道教經收。志潛來峨眉山,搜集祠名、神名、仙跡、經典等。為他撰寫《靈寶經目》彙集資料。五斗米道在峨眉山興盛到唐盛時期。由於歷史原因,逐漸衰落。 乾明觀易名中峰寺 隨後峨眉山道教開始分化、(一)道祠荒廢,倒塌、毀滅,名存實亡。道徒逃逸,還俗,歸依佛門,道佛同宗,賴以生豐收。如東漢明帝建光相寺。(58年為五斗米疲乏建。又如雷洞祠等,皆空無人影。(二)轉移山下,建城區三清觀,(唐懿宗時建)。飛來崗上建喜慶樓。豬肝洞等等。(三)受老子〈〈化胡經〉〉和佛教天台宗,密宗中融為道佛相容。直到漢朝前:《峨眉山志》載:「大峨石前,楚狂舊廬」。楚狂名陸通,字接輿。楚昭王時方士。出生與孔子同時。(孔子前551至479年)當時楚國很強,并吞多國,疆土千里。楚民多為苗族,專伐華夏(漢民族)諸候。好戰。楚王無道,強奪婦女為妻。伍子胥父諫勸被殺,伍子胥逃逸免難。百姓怨聲載道。此時信奉老,庄的觀念。《道德經》流行。形成黃老心術。求清靜無為,厭煩戰爭。昭王為鎮服六國,東討西伐,連年戰爭。此時王聘陸通去治江南,拒聘。因之受發弄。為胸襟避現實,借游名山為名,隱逸到峨眉山。戰國時期,峨眉山無名稱,其境無路,獠蠻野居,荊棘縱橫,獸野爭已,虎蛇稱雄。陸通攜眷登山,信雞公石、又名鳳嘴石。(後人起名)結蘆搭茅、食蒿咀果、獵獸捕禽,其艱難可想而知。後人對他抗恭不仕,隱逸之舉,皆為崇敬。宋太祖稱峨眉山是「楚狂接輿隱逸之鄉」。宋太史黃魯直,蘇明久在嘴石建有「陸隱君祠「。又建」鶴飛天外「坊。唐代著名道士,吳筠寫有:<<楚狂接輿夫妻>>:「接與昭沖玄、伉儷變真逸。傲然矢微聘,耕織代祿秧。鳳歌誠文宣、龍德遂隱密。一游峨眉山,各載保靈術」。後人把楚狂接輿尊為山神,又稱山王,山祖。清,峨眉城南建峨神廟(二中校),鐫碑「峨山之神」。以示祭祀。漢:東漢,張陵,(?至156年)。以符水為民治病。凡治病者必先交米五斗,後稱為五斗米道。張陵,在東漢明帝(58年至75年在位)時,任江州〈重慶〉令。後棄官,和弟子百餘人赴蜀大邑縣鶴鳴山修道。他造《靈寶經》二十四卷。尊《道德經》並加譯註。崇死去幾百年的老子為教主。自稱「奉天行道」,故稱「天師道」。這是中國道教創始兩大教派(天師道,太平道)之一。東漢時期,蜀中黃道盛行。其時五斗米道比較成熟。因崇以主神(老子)為主的多神教。創天、地、人、神、鬼、妖等為多神。為蜀中漢民族,蜀僚容易接受。再加上唐代從高祖到玄宗一百五十多年間,多為崇道貶佛。因此五斗米道能傳入峨眉山並立足發展。五斗米道設二十四郡管理制。其中據《華陽國志》載:犍為郡設址彭山縣江口場。江口場為府河,南河匯合處,古為水上交通要道。乃五里長街,百舟停匯之地。五斗米道在此設有講壇。下有漁歌(地名),管轄鶴鳴山、青城山、峨眉山、鑒華山等道壇。郡以下設治。鶴鳴山為總治。又稱祖師治。峨眉山為北賓士轄到了漢末,張陵之孫張魯成了割據巴漢的地方軍閥,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五斗米道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四川成為五斗米道的基地和大本營,一般認為道教是在大約(168-200)年間傳上峨眉山的,當時的峨眉山尚是未開發的處女地,林深山陡,行無完路,野獸出沒,道士們在山上首先得解決自己的衣食住行,當時的山上遠沒有現在的條件,道士們,只能在平緩地帶修建很小的茅棚休住,活動範圍很小,人數少,與川西平原的發源地聯繫不甚方便,影響很小。三國晉代:五斗米道傳至張陵孫張魯時,政教合一,於建安三年〈198年〉設立「峨眉治」。五斗米道傳入峨眉山後,在這塊靜土,傳播道教文化。建祠廟,收道稈,塑神像,創神名,編神經,名燥一時,西晉峨眉山已有規模比較大的祠廟————乾明觀。當時山上已有神名:「三皇」,〈天、地、人皇〉。「二神」,〈陰陽二神。〉「八神」。《軒轅去蚩尤之凶》。「十二天將」。〈為人,蛇、米合、勾陳、青龍,天空、白常、玄武,太陰,天后等。張陵撰寫《峨眉山神異記》三卷。到了晉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道教的傳播,社會的認同,道士日增,才有了山中著名的道觀—乾明觀的興建。據《峨眉山志》說:此觀為乾明道士所建,道中有道士百人,初具規模,明代君王中,多數支持佛教,對道教一般是限制政策。加之道士們墨守陳規,不知順應時勢。改變方略就更加得到統治者的支持。也為佛教在峨眉山的得勢提供了客觀條件。是以不得不把力量撤下峨山,到了峨山之磨豬肝洞,龍池湖畔及縣城郊區建宮觀。道教落得如此失敗,但峨眉山在人們的心目中仍然是仙之地,《雲南通志》:「三國時孟優,素懷道念,常往來瀾淪、瀘水之間,得異人長生久視之術,隨外濟人。後主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軍中誤飲啞泉,丞相派人求之,優進草藥,立驗……後入峨眉山中」。長生久視之術是道家所為,看來孟優入了道教,道教主張清凈無為,養生修鍊,與世無爭,只要有個容身修鍊的清凈洞府就滿足了。《峨眉山志》載:「晉,釋明果,資州人,幼年剃髮龍游山,竭秦竺法護於大興寺。一日,聞護開示,如來座者,一切法空是,頓司厥旨。回蜀、就寶掌峰,單錫中峰,始號朝明觀。彼中道士,每於三月三日、效翟武升仙之法,歲以為常、一白蟒也。尋理其處、乃見冠簪白骨滿密。羽人悔司,觀即改為中峰寺,迎師承事焉」。這段小史,不可憑信,但從側面反映了佛道之爭。乾明觀名稱由來,是依易經天為乾,日月為明。即天地日月共明之義。是神之展示,信士仰觀的地方。五代:唐:又把呂洞賓在峨眉山神化。呂洞賓唐道士,並沒有到過峨眉山。相繼就編造有:「道紀堂,幽館別室,合三百五十間。左有千人洞,授道台。另有黃帝休息石、三望坡等等神話。呂洞賓劍劃十字洞」,「一山五口紫芝洞碑」。豬肝洞修道,純陽殿行宮,分寫「大峨石」三字等仙道足跡。因此峨眉道教興旺起來。不難看出峨眉山道足跡,都是起興於宋,元明三代。孫思邈在峨眉孫思邈,唐代道士。〈581-682年,活101歲〉。道教學者,醫學家。京兆華原〈陝西耀縣〉人。精老、庄、百家,通藥物,明陰陽,推步。併兼好佛學。曾拒隋文帝,唐太宗,高宗所授官職。隱終南山研醫、藥物學。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先後兩次來峨眉山採藥,煉丹和傳道。據《道教文化矢典》110頁載:大業中〈605-618年〉來峨眉山在牛心寺住十三年。山有一洞,稱藥王洞,又名丹砂洞。時年二十四歲。相隔九年,年卅三歲。貞觀年間〈627-650〉復來峨眉山隱居、煉丹、採藥,共住甘三歲。這次來住呼去峰,三仙洞、頂峰、九老洞等處。離開峨眉山已五十九歲。孫思邈在峨眉山的傳教活動:(一)傳道教「正一派」教理。改進五斗米道交米制。宣傳「我受於太上老君,教以正一新一道法」。他揉雜儒、釋,將忠、孝、仁、義、善、惡灌於道、醫之中。《中國通史》746面頁(二)研《神農本草經》。改醫聖〈張仲景〉單葯治病法。擇采古方,兼取後世偏雜之法,及葯治病。比古舊丹鼎、符篆更趨明進。(二)峨眉山草藥盛廣。何首烏、山藥、黃蓮、三七、川烏等百種數千。他多研藥理,藥用、藥性,後編入《千金要方》。後人崇敬他,在降龍寺,〈即現在的善覺寺,又稱二坪〉建有藥王殿。由於他精通藥物,權理醫理,深受唐太宗器重。唐高宋時,以蘇敬為首,編寫《唐新本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大部份被收錄。(中國通史)(三)有唐一代,峨眉山道教盛行,這從大詩人李白《登峨眉山》一詩中,可以看出。李白是崇道的,稱峨眉山為仙山,在他的詩中,多提到仙人,很少提出及菩薩,所以,李白對峨眉仙山的宣傳,對峨眉山道教的介紹,是起到一定作用的。峨眉山演變為普賢聖地唐玄宗天寶年間,安史之亂突然暴發,唐王朝由盛到衷。道教也由之衰落。同時《華嚴經》道之盛行、武則天就譯梵本《華嚴經》八十卷。終南山和尚澄觀,是《華嚴經》講習大師,深受帝王公卿尊崇。勒為德宗門師,尊為教授和尚。詔「鎮國大師」稱號。唐憲宗賜他金印,封為「清國師」。穆宗、敬宗相繼封為「大照國師」。文宗加封為「大統國師」。是赫赫有名的大國師。他雲遊名山,講授《華嚴經》。大曆十一年(776)來峨眉山「求見普賢」。見山上晉易中峰,南北朝構大乘寺,晉陞建白水寺,漢建初殿,光相寺。唐建西坡寺,木皮殿、中心寺,清音閣,錫瓦殿等,香火興旺,佛音趨勝。他返長安稟奏德宗獲准,「強化五台山為文殊,峨眉山為普賢盛地地位」。時年是大曆十二年(777年)。唐高祖李淵認為老子李耳為祖先,大力支持道教,峨眉山道教的力量在此時是相當雄厚的,山中道士「道法」高深,致使唐朝天子也不得不答應和滿足道士的某些要求,唐代文人短成式編輯的《酉陽雜俎》收有一則神話:峨眉山唐代道士杜光庭的《神仙感遇傳》有一個故事:杜還在他的《洞天福地記》一書中,用許多史證來闡明峨眉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在三十六洞天中,位列第七。又一故事:唐玄宗後期,到宋、元三朝是峨眉山道教衰落時期。道教衰落 峨眉山道教在後唐、宋前五百多年間,一直處於衰落低潮流言蜚語。其因:(1)全國道教都處於衰落時期,統治者不支持。其主要是安史之亂給道教很大破壞。(2)正一道組織鬆散、戒律不嚴。道士多有家室,不信宮觀,逐漸衰落。(3)道教在峨眉山衰落時期,恰是佛教興盛時期。佛教在唐建華嚴寺、西坡寺、靈岩寺、毗盧殿等。並從唐代起,歷代有賞賜、金銀、佛像,經書詩詞,楹聯,袈裟、法器等。為唐僖宗(李儇)敕令慧通禪師,重建黑水寺。並賜「白玉為鉤環,無縫藕絲袈裟」領法器若干。道教則無聲無息。據宋、范成大、淳熙三年(1177)游峨眉山著的〈〈峨眉山行紀〉〉來看。其中黃冠無足跡。所寫道足跡,只有「龍神堂、兩龍庵,茂真人庵、牛心寺、雷洞寺、六仙橋、玩丹石,峨眉新觀,雷洞坪」等九處。他游龍門洞。寫「漳溪自兩山石門中湧出,是為龍門峽」。並沒說到「十字洞」,「千人洞」等等。可見道教之衰落。 到了南北朝,隋代,因當時的統治者認為道教對鞏固自己的政權有利,對道教是扶持的,峨眉山的道教得以延續並發展,到了唐代,唐太宗姓李,認老子為祖宗,詔曰:「朕本系出於柱史」崇奉道教。高宗封老子為「太上玄皇帝」。道教在唐代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隋唐之際的著名道士孫思邈在大業中(605-618)登峨眉山採藥,在貞觀年間(627-650)因不受唐太宗之爵,復來峨眉山隱居煉丹,助長了峨眉山道教的聲勢。唐代為峨眉山道教鼎盛時期,難怪當年大詩人李白登上山後,大受感染,發出了:「儻逢木羊子,攜手凌白日」的感嘆。詩人岑參在《臨眺峨眉隱者》的詩中也不禁流露出:「且欲尋方土,無心戀使君」的情懷來,鮑溶在《寄峨山楊煉士》詩中更是把「道士夜念蕊珠經,白鶴下繞香煙聽」的仙逸情景描述了出來,宋:南宋紫陽派。為振興道教,大力宣傳神力。黃帝問道於廣成子搬到峨眉山。原載《莊子 在宥篇》。說黃帝在崆洞山方道。峨眉山道士,根據道藏經書:「歷安某些人仙體道鑒記載:「天真皇人、不知其得道之始,然是前動修真報道之人也。身長九尺,玄毛披體,皆長尺余。皇帝時在峨眉絕陰之下,蒼玉為屋,黃金為座黃帝再拜問道,授以五牙三一之文,與太上靈寶無量度人妙經授帝」。這樣峨眉山道教老祖宗就有了。南宋時期,道士們在大峨石修陳檀祠,木魚峰側建東嶽廟,伏虎寺下築關帝廟。接著道士們又在川主修東嶽廟,峨眉城北建天齊王廟,明代是峨眉山道教開始走向衰敗的時期。曾得宋太祖賞識並由太宗賜號「希夷先生」的著名道士陳摶在開寶年間(968-975)在峨眉山短住、傳道,自號「峨眉真人」這給峨眉山道教的傳播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在大峨石上題留了離奇古怪的筆跡:「福壽」二字,被人視為神筆,普通一石,由此竟成了道教遺迹,大丈石之上還有傳說中的呂純陽題刻的「大峨」二字,如今四字尚存,已成著名勝跡。後來真宗支持道教,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道士們又乘勢把道教傳說中的葛田大仙隱居的二峨山(即現在的綏山)去,並在山頂上修建了葛仙祠和黃花廟,在半山上又修建玉皇觀。道士們這樣做是為同佛教爭地盤,二是在峨山被佛教佔領的有道路,宋范成大游山時,在中峰寺到「真人與尊者,幽居接松竹」。所以在南宋時,峨眉山還建成有葛仙祠,陳摶祠,黃花庵、東獄廟、關帝廟等。佛教見道教建庵不加干涉,道,佛教兩面三刀家有互相竟爭抵制。元:明:明四川巡撫郝衛瀛役在明萬曆十三年(1585)在千人洞側修建純陽殿,召來道士住守。清代康熙皇帝以支持佛教為國策,後來乾隆亦支持佛教。道教受到冷落,走向衰敗!至此,峨眉山上,黃冠道絕,山上原有的道教洞府和地名,僧人一直都沿用。仙道故事,仍在山上流傳,故後來的文人雅士在他們的文字中,仍稱峨眉山為仙山。日新派是張三丰創,又稱「三豐派」。明初朱元璋對道教支持。但道教腐化墮落,有的秘密組織造反。因之受到朝庭對道教的整頓,到洪武年間,道士受到抑制,更加衰落。峨眉山佛教興旺,道教漸次逸失。張三丰集載他於(1403)年拜峨眉山。見山上道教一片荒落,他在詩中寫到「洞口瑤草封丹室,靜中誰識古仙客」。他博學多材,儒、釋、道論理皆通。並創「大道論」介紹道教,佛合流他來峨眉山想振興道教,結果只給了峨眉山道教一個喘息機會。但是後來卻影響四川巡撫赫贏和四川監察史劉宗祥分別先後培修純陽殿,度塑呂洞賓立,座,卧像。純陽殿美名稱道祠,實際中供普賢,釋僧信寺。張三丰留詩: 朝隱青城幕大峨,蜀中往閱人多。最愛峨眉峰頂月,清暈白上道人袍。道人在明朝規定穿黃袍,峨眉山道士,明、清年間都改穿庶民白衫。明弘治間,督學王敕將鳳嘴石改為歌鳳台。明文規定「凡上官行部至此,必先行祭于飛來崗前古星主殿(後更名為山神廟)。」明,彭汝實撰文:「有楚狂舊隱茲山,峨眉之光也。千古以遠、吳有蹤足跡」。道教當時還是醞釀階段。陸通雖隱逸峨眉山,只能稱方士。方士者,在一方修鍊,清靜無為,志習老莊。但楚狂拉輿給峨眉山道教後來的發展帶來萌芽。到了明中葉,山中道教已無多少勢力,信奉道教的四川巡撫衛赫贏,為挽救搖搖欲墜的道教,在萬曆十三年1585新建的純陽殿,明人龔啊賢在《純陽殿碑記》中說「皇人去今遠,純陽繼皇人,而仙距今才千餘年,人耳且皆知之,祠純陽則皇人為不泯」王還在碑文中說:「峨眉,蜀名山也,仙跡甚多。」四川監察御史列宗祥也在碑文中說:「世傳峨山之勝,以普賢大士名,而不知豬肝、飛來諸峰則以仙蹤,平分毗盧一席。」明成化二年(1466年)重建的普光殿里,殿中以銅鑄天地水府,天君侍者,雷地出王之神像,以為百千年之香火也。」(明蜀王朱懷國《峨眉山普光殿記》),在雷洞坪廟堂中,也塑供道家雷電風雨之神。明,胡世安,三游峨眉山。著(譯峨籟)。並寫《峨眉山道里紀》。他與范成大游山,相隔先後約四百五十多年。中間宋約一百年,元162年,明約250年。他對峨眉山道教文化,祠廟,建設記載比較詳細。前後共記載--七處。其中洞丌個,峰三個、坪四個、池七個、庵丌七個、堂十個、殿五個、樓四個、閣五個、亭三個、橋十一個、坡三人、觀六個、祠五個、廟四個。另外記載「天皇授道於軒轅」。授道台,五十三步,三望坡等等。足以說明,峨眉山道教,在宋、元、明時又得到恢復和發展。究其原由:正一道教傳至張魯,特別是張魯降操後更加衰敗。直到五代陳摶來峨眉山,用禪宗「唯心是法的思維方式,改革、整頓正一派。金代、元、明朝全真道興旺。提倡「三教合一」。以太上為主,釋迦為宗,夫子為科牌」。和「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的教旨。在峨眉山搞佛,道相融,也得到僧釋認可和支持。其全真道主要三個支派活動顯著。清:龍門派,邱處機,又祖邱祖派。在張獻忠義軍攻入四川後,道教幾乎停止活動。武當山邱祖派,派陳清覺道士,來四川傳道,(道教文化矢黃),於康熙年間,將青城山、青羊宮、二仙庵、峨眉山等道教統規為邱祖派。一直嗣延到解放前、後。自邱祖派傳到四川,對四川道教起到穩定作用。全真派在峨眉山數百年,最終衰退落。清初峨眉山道孝還殘存--會宗堂,又名向宗庵。道人明光。(又名瘋道人),奉三教合一,供普賢、廣成,楚狂三木牌。順治遷光明山下,後又改為峨眉進山大寺--報國寺。至此道祠,道庵在峨眉山徹底消失。九老洞中的趙公明像,仍由僧人照常敬香,清代太安和尚重建先峰寺時,專門把第一殿作為道教財神殿,塑供趙公明神像,享受人間香火,山門上的聯語也是:「問九老何處飛來,一片碧雲天影靜。」依然保留著道教仙人的身影,伏虎寺僧人還把五代末宋初著名道士陳摶寫的「福壽」二字拓刻於碑,明初張三丰抄錄的唐宋詩人的墨跡亦勒石豎于山門前,供人觀賞,大峨石上呂洞賓寫的「大峨」和陳摶寫的「福壽」等道家遺迹均得到保護。峨眉山九老洞的傳說,最著名的有軒轅問道,九老洞的傳說、財神趙公明,軒轅皇帝是位賢哲,年老後,在黃河邊上搭棚居住。一天晚上,他夢到神人指點他去峨眉山,來到峨眉山後,在九老洞受九老指引到宋星坪釋仙長求道。得到仙經後,他專心誦讀領會,百年後終於悟得經中真諦,得道成仙。 九老的傳說講的是離九老洞不遠的仙峰寺,裡面住了一個和尚和他的兩個小徒弟,一天和尚讓兩個小徒弟上山撿柴,自己信步來到山洞前遇到九個白髮白須的老頭,邀請和尚一起下棋。並隨他們到洞中遊玩,後來和尚想起徒弟撿柴回來進不了寺,便不敢久留。辭別九老返回廟裡,可是兩個小和尚卻成了老和尚,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九老洞由此而來。九老洞內供奉的是財神爺趙公明,洞內有一石床,據說是趙當年遺物,趙公元帥執鞭跨虎,神采奕奕,旁邊有一棵搖錢樹,亦稱發財樹,有招財進寶之意。 孫思邈真人洞宋 蘇軾先生一去五百載猶在峨眉西崦中自為天仙足官府不明屍解做虻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峨眉猴已經成為慵懶的投機者
※峨眉山最詳細自駕徒步攻略2016年6月版——By 荒野途夫
※大王叫我來巡山,我把那峨眉轉一轉!
※游峨眉,先訪峨眉山下兩大寺,報國寺、伏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