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寒食節、上巳節,中華民族的「感恩節」!

  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一、清明節——節氣與節日的雙重屬性

  按陽曆來說,清明節是在每年4月4日—6日之間,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作為節氣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係。清明時日,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這正道出了清明節在指導農耕方面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轉變,清明節作為農事節氣的影響逐漸被慢慢弱化,如今,清明節更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掃墓祭祖、積德行孝、緬懷追思、踏青郊遊成為節日的基本主題,也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重點傳承弘揚的文化內核,更是節日的核心價值所在。清明節是唯一一個具有節氣與節日雙重屬性的傳統節日,幾乎是所有春季節日的結合與升華,更是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傳統節日之一。

  二、清明節——三節合一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寒食節」、「清明節」、「上巳節」三節合而為一的產物,發展至今,不僅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的重要時間節點,指導農事活動,更重要的是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豐富的節日習俗。清明節不僅有節日故事傳說,有節日飲食習俗,還有重要的節日活動載體和深刻的節日內涵。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最早以前,清明節更多的價值是作為節氣指導農事、體現季節交替的作用。三節合一才進一步豐富了清明節的內容與習俗。祭祀、踏青習俗主要來源於寒食節和上巳節。

  (一)寒食節的傳說與習俗

  說起清明節祭祀習俗,必然會想到寒食節的傳說,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出走,生活艱難,在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跟著他一起流亡的臣子大多陸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有一人叫介子推。在重耳因飢餓暈倒時,介子推為了救重耳,不惜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充饑。若干年後,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的隨從,唯獨介子推拒絕封賞,帶著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不肯出來,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誰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而死。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洞里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這便是寒食節的來歷與傳說。

  第二年,晉文公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個枝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這便是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

  晉文公常把血帶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人們為了紀念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每逢他死的那天(寒食節當天),都會以禁止煙火來表示懷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名為「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或用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表示懷念。

  可見,清明節祭祀掃墓的習俗來自於「寒食節」。古時的寒食節是為了懷念介子推,有憑弔、紀念的意義。到了唐代,唐玄宗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寒食掃墓的習慣在民間就流行開來。由於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因此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到了宋代,寒食與清明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如今,清明節取代了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習俗,也慢慢演變為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仍是中華民族固有的風俗和傳統美德。

  (二)被人忘卻的上巳節

  如今,清明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民間習俗,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踏青訪春」、「上巳春嬉」的習俗。這一習俗與古時的上巳節有關。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著我的思念和夢幻,走回到童年……」蘇紅的一首歌曲《三月三》,視乎勾起人們的鄉愁和對童年時光的美好回憶呢。「農曆三月三」正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開始流行,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人們會在這一天結伴去水邊嬉戲,洗頭洗腳,以求祛病消災。漢朝正式定為上巳節。

  上巳節也稱女兒節,傳說三月三那天,眾人手持蘭草在水邊舉行祭禮活動,參加和觀看祓禊,成為古人約會的好機會。《周禮.媒氏》記載:「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也就是說,這一天,父母和官府都不會阻攔未婚男女相會,互結情好。因此,青年男女都喜歡在這天春遊踏青,談情說愛。從這一點來看,上巳節與我國傳統七夕節相比,更像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只是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的風俗才漸漸衰微,特別是明清以後,上巳節洗濯祛病的內涵被淡化,雖然踏青春遊意味漸濃,但已成為清明節的主要活動,上巳節與寒食節同樣基本退出了節日系統。

  上巳節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後,與清明節、寒食節時間很近,因此,三個節日的習俗是隨著時間推移、時代變遷,不斷地融合,不斷地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合為一體,演變為今天的清明節。上巳節、寒食節雖然慢慢地退出了人們的記憶,但這兩個節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與傳統的核心價值深深地注入了清明節的民俗之中,將得到今人不斷地弘揚與發展。

  三、清明節——感恩是亘古不變的主題

  清明節可以稱之為中國的感恩節。祭祀祖先、緬懷追思的節日主題與中華民俗重視孝道、慎終追遠的民族性格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優秀文化傳統,是人們感恩情懷的特殊表達方式。這也正是清明節文化的精髓所在。就其文化意義來講,清明節類似西方的感恩節。

  清明節掃墓祭祖,昭示著家族血脈的繼承,使祖先與後代之間有了親情聯繫,讓年輕一代知道感恩,知道敬老尊賢,知道慎終追遠。清明節的核心文化價值表現在對天地、對民族共同祖先、對家族共同祖先以及他人的感恩與銘記上,揭示出了感恩與社會核心價值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聯繫。而清明節眾多的民俗事項,正是這一孝思情感和感恩情緒在精神層面上的升華。清明節,家族對離世的親人的祭祀,機關單位和學校到烈士陵園、英雄紀念碑、傑出人物紀念館、故居、遺址等處去祭掃、參觀或者憑弔,或者舉行入隊、入團、入黨等儀式,以緬懷先烈的過去,學習先烈的精神,繼承先烈的遺志,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等等。活動形式雖然多樣,但感恩這一節日主題卻未成變化。??

  感恩是清明節在民間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基石,是傳承幾千年亘古不變的永恆主題,這就是先進的文化,是新時代需要不斷弘揚的先進文化,是我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清明節「踏青訪春」、嬉春郊遊等習俗也體現了人們的感恩情懷。春回大地,桃紅柳綠,春意盎然,到處生機勃勃,人們這時踏青,親近融入自然,放鬆心情,驅散積鬱和抑鬱的心情,感受春天的朝氣、希望與生機,有益於身心健康,可謂順應天時。清明節也似乎在告訴人們要惜春正命,珍惜青春年華,感恩大自然賦予我們青春與活力,感恩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這也是感恩的另外一種體現。清明節無論人們採取什麼樣的方式,「祭祀追思」、「踏青訪春」,感恩的主題、文化的內核,以及承擔的社會功能都不能變,更不可以變。這正是清明節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需要弘揚的精神文化特質,更是被確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舉國上下過清明的核心價值所在。每個人都應學會並踐行感恩,這樣,我們的民族才會更具凝聚力,清明節可以承擔這樣的社會功能。

  四、警惕內涵流失,還清明以「清明」

  清明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都是以農耕社會生活為背景的,是農業文明的產物,面對著今天的現代化,一些傳統的東西,特別是一些傳統的活動方式與載體勢必會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而要被淘汰,比如傳統的祭祖儀式,祭祀用品、方式及陋習等。但節日的文化內核、精神情感、歷史文化的精髓永遠都不能丟失,並且要繼承和發展。因此,在新的時代,我們要警惕內涵的流失,提倡與時俱進,文明祭掃,還清明以「清明」。

  新世紀以來,清明節先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後又被確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足以體現出國家對這一傳統節日的高度重視,但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清明作為傳統節日在當今時代面臨一定程度的瀕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內涵面臨流失的危險。順應時代發展的文化常態變遷我們無法阻止,應該尊重,但要警惕在社會變革時期,在現代化傳媒日益興盛,消費主義文化盛行的環境下,清明節本真內涵的流失,要防止種種陳規陋習的花樣翻新與泛濫。

  近年來,每逢清明,祭掃大軍頗為壯觀,可見清明文化在民眾中的影響,雖然文明祭掃的確漸成風氣,但庸俗的陳規陋習仍然存在,而且需要進一步正確引導。近日,看到《文匯報》上的一篇報導,頗有感觸。「清明節習俗的怪象叢生,比如,過去代表錢和家畜的簡單祭品似乎『過時』、『落伍』了,而今冥品也在『與時俱進』,有些冥器店羅列著『轎車』、『洋房』、『麻將』等等,甚至還包括『護照』、『房產證』和『名牌服裝』,據說最受歡迎的祭品是『私人飛機』,還有紙做的『男管家』等等。有些人『體貼地』考慮到祖先更為實際的『出行需求』,還焚燒紙做的『地鐵季票』。這些報道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實。」長久以來,國人形成了一個極為頑強的觀念,認為焚燒祭品是溝通生者與逝者的唯一媒介,於是,人們採用焚燒的方式將祭祀物品「交給」先人。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每年清明期間用於祭祀焚燒的紙張高達千噸以上,人們如同在進行一場「燒紙」的比賽,好像燒紙越多孝心越大。焚燒已經發展到令人難以容忍的荒唐地步。清雅深沉、詩意濃郁的清明變得「火氣十足」、「烏煙瘴氣」,不倫不類,弄得逝者不安,生者勞煩。這恰恰與清明的主題是相悖的,極不協調的。

  清明掃墓其實是一種儀式,它寄託了中國人重視親情、慎終追遠、敬重祖先的情感追求和價值關懷。掃墓、祭奠,應該是一種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它年年輪迴,代代傳承,昭示著血脈的繼承,使祖先與後代之間有了聯繫,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維繫這種不絕如縷、一脈綿延的祭祀活動,當然不能僅僅依靠「焚燒」。事實上,我國的清明節文化一直是隨著歷史變遷不斷發展著。

  隨著時代發展,確實有些清明的傳統習俗已經過時了,但我們很有必要在節日里重溫,重溫的目的是對文化的「認祖歸宗」,告訴人們發展到今天的傳統文化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這樣的,不完全是為了繼承,而是要批判地、有選擇地將那些適應時代發展的東西弘揚開來,要結合時代特點,在保證優秀節日文化內涵不流失的前提下,不斷創新節日的表現形式,以達到傳承發展的最終目的。

  傳統祭祀應該尋找現代的表達方式,特別是在城市,應逐漸地摒棄或改良傳統農耕社會的祭祀方式與習俗,用新的方式取而代之。事實上,各地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創造了多種祭祀方式,如提倡鮮花祭祀、網上祭祀、以家庭或小型集體追思會、設立小型「公祭堂」等形式,方便群眾就地就近開展祭祀活動。

  我們感恩大自然,惜春正命,最為重要的表現就是敬畏大自然,要尊重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保是今天永恆不變的主題。清明節文明祭祀、踏青等活動以環保為前提是感恩生命,珍惜生命的現實體現。清明節的文化內涵在新時代也要與時俱進,不斷地賦予新的表現形式,不斷地進行再認識,要通過媒體力量,讓年輕一代真正懂得清明不僅僅是焚燒的節日,還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正能量需要傳承和發展。傳承清明文化應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當中培育清明文化的土壤,在孩子的內心種下種子,讓孩子們真正地了解清明,融入清明,提高自身傳統文化的素養。清明節的活動與文化內涵應在中小學生的教材中有所體現,或者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於傳播社會正能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起到積極地助推作用。

如今,社會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我們可以將古人插柳與植樹結合起來,清明小長假,正是出遊植樹的好時候。除了掃墓祭祀和踏青等各種迎春活動,清明節也可以去看看紀念館、名人故居等。相信只要變換一下形式,?移風易俗、與時俱進,清明節中很多豐富的活動內容仍可以時興,走入現代人的生活,融入現代人的生活。


推薦閱讀: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赫哲族
民族文化符號 基諾族大鼓舞
「citizenship」「nationality」有何區別?

TAG:民族 | 清明 | 中華 | 中華民族 | 清明節 | 感恩節 | 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