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法里的念佛法門
今時,很多學佛者將持名念佛作為自己學佛的主要功課,通過一心念佛,冀望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相應,能夠往生極樂凈土。因法門簡便易行,傳揚甚廣,但越簡單往往意味著可擴展的複雜度越高,單就持名念佛來說,究竟該如何持名,也是非常複雜的,諸如高聲念、默念、金剛念、隨息念、十念法、系緣念等等,說法各有側重。
今天,編輯組將介紹一下本師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六念法門,其中包括了念佛一法,與持名念佛又有不同,供大家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做以參考。經文選自《雜阿含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迦毗羅衛國尼拘律園中。
爾時,釋氏摩訶男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盤。世尊!彼當云何修習,多修習住,於此法、律得諸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告摩訶男:「若比丘在於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盤,彼於爾時,當修六念,乃至進得涅盤。譬如飢人,身體羸瘦,得美味食,身體肥澤。如是,比丘住在學地,求所未得,上升進道,安隱涅盤,修六隨念,乃至疾得安隱涅盤。
何等六念?謂聖弟子念如來事:「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聖弟子如是念時,不起貪慾纏,不起嗔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來義,得如來正法,於如來正法、於如來所得隨喜心;隨喜心已,歡悅;歡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其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於兇險眾生中,無諸掛閡,入法流水,乃至涅盤。
複次,聖弟子念於法事,世尊法、律,現法能離生死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法,緣自覺知。聖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貪慾、嗔恚、愚痴,乃至念法所熏,升進涅盤。
複次,聖弟子念於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誠向,行隨順法,有向須陀洹、得須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此是四雙八輩賢聖,是名世尊弟子僧,凈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所應奉迎,承事供養,為良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事時,不起貪慾、嗔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升進涅盤。
複次,聖弟子自念凈戒,不壞戒、不缺戒、不污戒、不雜戒、不他取戒、善護戒、明者稱譽戒、智者不厭戒。聖弟子如是念戒時,不起貪慾、嗔恚、愚痴,乃至念戒所熏,升進涅盤。
複次,聖弟子自念施事,我得善利,於慳垢眾生中而得離慳垢處,於非家行解脫施,常自手施,樂行舍法,具足等施。聖弟子如是念施時,不起貪慾、嗔恚、愚痴,乃至念施所熏,升進涅盤。
複次,聖弟子念諸天事,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若有正信心者,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當行此正信;彼得凈戒、施、聞、舍、慧,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今亦當行此戒、施、聞、慧。聖弟子如是念天事者,不起貪慾、嗔恚、愚痴,其心正直,緣彼諸天。彼聖弟子如是直心者,得深法利、得深義利、得彼諸天饒益隨喜;隨喜已,生欣悅;欣悅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覺受樂;覺受樂已,得心定;心定已,彼聖弟子處兇險眾生中,無諸掛閡,入法水流。念天所熏故,升進涅盤。
摩訶男!若比丘住於學地,欲求上升安樂涅盤。如是多修習,疾得涅盤者,於正法、律速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釋氏摩訶男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作禮而去。
解義參考:首先是摩訶男向佛陀請法,從有學地如何修學能夠最終達至四果大阿羅漢的無學地。佛陀告訴他,應當修學六念法門,即思維憶持佛、法、僧、戒、施、天六者。同時佛陀做了一個比喻,修習六隨念,就好比飢餓很久的人,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身體從羸弱得到了強壯。
首先是念佛的智慧功德。佛的十個名號,都可以細細思維解析,當具體思維憶持時,能夠有助於不起貪慾、嗔恚、愚痴,能夠有助於生起法喜、安樂。佛是果地,一切眾生本具佛德,但是因客塵煩惱的遮蔽,不能顯發本具的佛之智德,因此,思維佛陀的三智、三忍、三慈、三德、十力、十八不共法等等,也是在認知自佛性、顯發自佛性的過程。
二是念法,思維憶持佛陀所開示的法和律,身口意合於正法,能夠遠離顛倒,不起貪嗔痴等惡法。
三是念僧,思維憶持四雙八輩世尊弟子僧的種種行持,以聖弟子為榜樣,不起貪嗔痴等。
四是念凈戒,即善護自心,防非止惡,不起貪嗔痴等。
五是念舍施,即圓滿舍施,平等舍施,放舍內心對境而起的貪嗔痴等惡法。
六是念諸天,即顯發自心本樂的天性,遠離娑婆世界貪嗔痴等惡法。
推薦閱讀:
※十二因緣詳解
※既然放生是一種慈悲心的修法,是法喜,為什麼還要觀照?
※什麼是了脫生死 |《佛法是種活法》
※如果說真正的佛法沒有定法,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剃度出家?
※雪相法師:打坐歇心時可以用念佛代替數息觀嗎?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