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權力背後的權力 作 者:譚淵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
《清朝野史大觀》記載:「當雍正時,世宗有一妃,貌嬌艷。高宗年將冠,以事入宮,過妃側,見妃對鏡理髮,遽自後以兩手掩其目。蓋與之戲耳。妃不知為太子,大驚,遂梳向後擊之,中高宗額,遂捨去。翌日月朔,高宗往謁後,後瞥見其額有傷痕。問之,隱不言。嚴詰之,始具以對。後大怒,疑妃之調太子也,立賜妃死。高宗大駭,欲白其冤,逡巡不敢發。乃亟返書齋,籌思再三,不得策。乃以小指染硃,迅返妃所。則妃已繯帛,氣垂絕。乃乘間以指硃印妃頸。且曰:『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後,其復與吾相聚乎。』言已,慘傷而返。迨乾隆中葉,和珅以滿洲官學生,在鑾儀衛選舁御輿。一日駕將出,倉猝求黃蓋不得。高宗云:『是誰之過歟?』和珅應聲曰:『典守者不得辭其責。』高宗聞而視之,則似曾相識者。驟思之,於何處相遇,竟不可得,然心終不能忘也。回宮後,追憶自幼至壯事,恍然於和珅之貌,與妃相似。因密召珅入,令跪近御座,俯視其頸,指痕宛在。因默認珅為妃之後身,倍加憐惜。」
還有一些說法,但多大同小異。
和珅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被乾隆帝發現和賞識後,便常常跟隨在皇帝身邊。他除了悉心侍奉、笑臉相陪乾隆皇帝外,便仔細觀察乾隆的一言一行,揣摩其心理和愛好。天長日久,和珅便知曉了皇帝的脾氣和心性。乾隆想做什麼,想說什麼,他都能猜個八九不離十。不等皇帝開口,他便操辦停當,並且幹得乾淨利索,得心應手,把皇帝侍奉得舒舒服服,特別稱心。乾隆愈發對他信任和喜愛了。於是和珅也就平步青雲,官運亨通,有時一年竟遷官好幾次。他的權力越來越大,管轄的範圍越來越廣,真猶如斷了線的風箏,扶搖直上。他不但當文差,而且任武職。乾隆帝把和珅從鑾儀衛提升為乾清門御前侍衛,兼正藍旗副都統。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五月,乾隆下諭命令和珅、英廉、梁國治和劉墉等人負責修改《明史》中關於蒙古人名、地名音譯未真之處,令其「將原本逐一考核添修,務令首尾詳明,辭義精當」。該年六月,命和珅任吏部左侍郎,兼署右侍郎。十月,兼步軍統領。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月,授正白旗都統,領侍衛內大臣。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八月,命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授戶部尚專,御前大臣兼都統,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議政王大臣。十月,充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兼任理藩院尚書。同年四月,乾隆帝把最心愛的第十女和孝固倫公主許配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從此和珅又成為皇親國戚,「寵任冠朝列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他兼任兵部尚書和管理戶部三庫及方略館總裁。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以原銜充經筵講官,封太子太保,充任《欽定日下舊聞考》總裁。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皇帝賞戴雙眼花翎,任國史館正總裁,文淵閣提舉閣事,清字經館總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七月,乾隆帝再授和珅輕車都尉世職,並任命他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管戶部如故。九月,授一等男。是年兼任正白旗都統。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七月,授文華殿大學士,仍管戶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月,被晉封為三等忠襄伯,賜紫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充殿試讀卷官。五月,充教習庶吉士。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賞賜黃帶四開禊袍。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兼任刻「石經」的正總裁。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兼任翰林院學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兼管太醫院及御藥房。乾隆六十年(1795年)四月,充殿試讀卷官。五月,兼任教習庶吉士。九月初三,乾隆帝決定把皇位禪讓給皇十五子永(即位後改永為顒)琰,自己當太上皇帝,但大權並未放棄,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和珅依仗太上皇聲勢發號施令,作威作福。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調為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六月,調為鑲黃旗滿洲都統。嘉慶二年(1797年),調管刑部,仍兼管戶部。嘉慶三年(1798年)正月,充任參贊機政併兼部務。八月,晉封為一等忠襄公。和珅得到的恩寵和晉陞之快,為有清一代所無。
推薦閱讀:
※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編舟記00______目錄
※為什麼發學術期刊要收錢,閱讀電子期刊也要收錢?本問題主要針對的是閱讀已發表的電子學術期刊收錢這件事。
※巴楚推命一掌經已出版正登記熱售
※信息的入口比信息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