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成因及教育分析
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成因及教育分析 | |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09-09-05
|
|
[ 歡迎您的到來 論文發表 本站竭誠為您服務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www.lwhot.net ] 作者:馮莎 摘要:當今,幼兒出現問題行為是比較多見的現象。本文通過三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探討了幼兒的問題行為與親子教養和家庭教育方式兩個重要因素的關係,並且提出防止幼兒問題行為發生的教育建議。關鍵詞: 教育建議 幼兒 問題行為 教育行為 教育方式 教育規律 教育方法 教育內容 教育孩子 行為引導 作為幼兒主要的生活環境,家庭在幼兒行為問題發生中起著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儘管幼兒問題行為發生的原因十分複雜,既有幼兒自身生理和心理特質的原因,也有幼兒園和社會等因素的影響,但人們在探討青少年犯罪等問題的時候,常常會追溯到其孩童階段家庭方面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探討幼兒問題行為與家庭因素之間的關係,對於我們防止幼兒發生問題行為、養成健康人格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案例
筆者深入到幼兒園和家庭,選取了三個有明顯行為問題的幼兒作為研究對象,通過觀察記錄及對幼兒教師和家長的訪談,得到了比較豐富的資料。 案例一:某女孩,4周歲。據教師講,她剛入園時,很長一段時間裡,總是不能離開她的媽媽,放聲大哭,不肯進班。即使在媽媽走後很長時間,還是在哭。直到哭累了,才看看別人,但一看到教師看她,就低下頭,吮手指。其實,幼兒剛入園哭鬧是正常的。但一般幼兒適應期比較短,像她這樣持續時間較長的幼兒並不多見。筆者對這個幼兒進行了觀察,發現她在幼兒園一天的活動中,很少開口說話,也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活動室的玩具和遊戲也吸引不了她。這些說明她與其他幼兒不同,她的害羞、焦慮等表現反映出她具有一定的兒童社會退縮行為特徵。 通過了解其家庭狀況,筆者得知小女孩自小由爺爺奶奶帶著住在鄉下,接觸的人較少,平時也少與其他同伴交往。直到3歲多才回到父母身邊,但其父母因為工作繁忙,接送小孩都是匆匆忙忙,沒有太多時間與孩子交流。 案例二:某男孩,五歲半,非常好動。據教師介紹,他是前段時間從別的幼兒園轉入該園的。剛來的幾個月里,他表現出了十分好動的狀況。平時不能安靜地坐著,室內活動時手腳不停,常離開座位亂跑;吃午餐時玩勺子,不能安靜地吃飯;午睡時東翻西翻,不能好好睡覺。筆者觀察到,他上課時根本不聽教師講,自己在那兒搞小動作,或逗別的小朋友。通過了解其家庭情況,得知他的爺爺奶奶很寵他,小錯不批評,犯了較大的錯,也總在其哭鬧中了事。而他的父母由於工作忙,常把孩子交給其爺爺奶奶帶。雖然該小孩父母對孩子要求嚴,但是教育方法簡單,非打即罵,結果與孩子關係緊張,對此兩人不知該怎麼辦。
案例三:某男孩,六歲,據說他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常有小朋友告他的狀。筆者觀察到,在活動中他表現霸道,常跟其他幼兒搶玩具,難以和別的同伴合作。小朋友們說他常欺負人,不喜歡跟他玩。筆者對其家庭情況比較了解,其父母在外地做生意,照顧他的是其姨父姨母,由於不是自己的孩子,他們對其比較寬容,甚至可以說是縱容,所以他一貫很霸道,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亂髮脾氣。 二、成因分析 通過對以上三個幼兒的問題行為的分析,可以歸納出發生問題行為的兩大影響因素: 第一,親子教養對幼兒身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以上案例中的幼兒由於種種原因或不能與父母一起生活,或是在一起的時間不多,雖說孩子的撫養者也愛他們,但終究無法代替父母的愛。在案例一和案例二中,孩子比較多的時間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主要涉及我們通常所說的隔代教養問題,即由祖輩承擔起對孩子撫養和教育的責任。從案例中不難發現,隔代教養存在的一些不良影響:一是隔代教養影響兒童性格的健康發展。雖說祖輩對孩子的疼愛之情溢於言表,但祖輩之愛與父母之愛終究是不同的,祖輩畢竟年紀大了,比較喜歡安靜,還難免有抑鬱、焦慮等的消極心理,兒童如果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產生像人際交往恐懼等心理障礙。二是隔代教養阻礙兒童智能的培養開發。總體而言,大多數老人文化水平不高,對新觀念、新知識接受能力差,缺乏超前意識。對孩子只講吃飽穿暖,不重學習教誨。有些老人喜靜,和幼兒少交流,從而影響了孩子表達能力的培養,這些易使兒童形成孤僻的性格。而且,老人出於安全的考慮,常限制兒童的自由活動,使兒童失去許多感知世界的機會。三是隔代教養易導致兒童的「恃寵」。許多祖輩對孩子十分寵愛甚至溺愛,無形中滋長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其形成任性、驕縱等心理特點和不良習慣,孩子與祖輩日益親近,而和父母關係疏遠,親子關係受到影響。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當由父母直接撫養和教育幼兒,以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和諧的親子交往中,父母隨兒童做各種活動,使兒童用探索的眼睛感知世界,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親子感情的溝通,使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發現孩子需要引導的問題,同時孩子從父母那裡深切感受到關懷和愛,獲得一種充分的安全感,心理得到健康發展。 第二,家庭教育方式不當是幼兒問題行為發生的重要因素。 可以說,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第一課堂,而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傳達著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社會規則和道德規範等。家庭教育方式主要分為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類。專制型的教育方式是家長把孩子作為附庸,對孩子的行為過多干預,要求其遵從自己的意志行事,稍有違背就訓斥和懲罰。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現為家長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對孩子不作嚴格要求和必要約束,任其發展,孩子做錯了事,也不及時批評教育和正確引導,而是無原則地寬容、庇護,與孩子較少交流和溝通。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現為父母把孩子作為活潑個體,採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他們自理、自制的能力,對孩子的要求、期待及獎懲比較恰當,常與孩子交流溝通,並能及時糾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誤。在案例中不難發現,案例二中的男孩由於受到爺爺奶奶的寵愛,不受約束,在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下,養成了任性固執、自由散漫的性格。回到父母身邊時,父母對孩子的控制約束,激起了孩子的反抗情緒。案例三中孩子的姨父姨媽因為孩子不是自己的,不敢嚴格要求,也採取了放任型的教育方式,結果孩子變得自以為是,脾氣暴躁。 三、教育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要防止幼兒問題行為的發生,作為家長應特別注意: 1.兩代人教養的和諧統一。 現代社會中,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雙職工家庭在我國城市居多,這樣,父母與幼兒每天分離時間較長,在一起活動交流的時間較少。顯然,隔代教養為年輕的父母們解決了一些現實問題,祖輩對孩子的慈愛寬容,也可以讓孩子自然成長。但是,隔代教養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弊端。這並不是隔代教養本身的錯,關鍵在於如何實施教養。因為即使是親子教養,若父母教養不當,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教養與祖輩教養需要注意相互協調。
其一,父母應明確自己對孩子的教養責任,讓孩子真切感受到關愛。一些父母認為把孩子交給祖輩帶,他們就該對孩子全權負責,在潛意識中忽視了自己對孩子的教養義務。因此,即使孩子與祖輩住在一起,父母再忙也應抽時間與孩子相聚或生活在一起,多關心了解孩子的狀況,讓孩子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 其二,父輩與祖輩優勢互補。一般而言,祖輩們生活閱歷豐富,注重對孩子生活方面的照料;而父輩接受能力快,理論知識較多,重視對孩子智力的開發。 論文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成因及教育分析其三,注意保持兩代人教養態度的一致性。家長之間對孩子教養意見和態度的不一致,會使孩子覺得有機可乘。比如,孩子一不稱心就哭鬧發脾氣,而祖輩出於對孩子的嬌慣,常常無原則地遷就了事,易使孩子逐漸變得任性、驕縱,在祖輩的一味保護下,孩子會覺得自己有了靠山,即使父輩教育正確,也敢和父母作對,這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兩代人應該相互理解和彼此支持,努力在對孩子的教養方面做到配合統一。 2.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環境,父母對待孩子的正確態度、嚴而適當的教育方式、和諧的家庭氣氛及父母的榜樣示範是孩子形成健康個性和行為的必要條件。孩子在充滿關心和愛護的環境中可以自由、幸福地成長,有利於形成健康的人格。第一,家長要尊重孩子。家長應既是孩子的長輩,又是朋友和夥伴,和他們共同玩耍、活動、探索,鼓勵孩子動手動腦並有自己的見解。對於孩子好的表現應讚賞、表揚;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或錯誤言行,不能簡單粗暴對待,而應循循善誘,給予正確引導。第二,父輩和祖輩應相互體諒,共同為孩子創造一個歡樂祥和、尊老愛幼的家庭環境。其三,家長應做個「有心人」。作為孩子的父母,需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有的父母不懂教育規律,孩子犯了點兒小錯,就把孩子批評得一無是處,甚至打罵相加,結果可能使孩子形成膽小、壓抑或反叛的性格,也可能為孩子所模仿,變得粗暴不講理。因此,家長必須時時留心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個好榜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家長還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日常活動和心理變化,使一些不良情緒和行為能夠被早發現、早制止。
3.教育內容不可偏廢,改進教育方法。 現實社會中,不少家庭在設計和安排教育內容上存在片面性,具體表現為重視培養特長,如教孩子彈琴、跳舞、畫畫,而忽視了夯實基礎;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而忽視了兒童健康人格的培養。筆者認為,這樣做容易使孩子在個性上變得自私自利、驕傲任性、自理能力差。因此,家長在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其特長的同時,應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和糾正孩子膽怯、孤獨、恐懼等不良的心理問題,及早防止幼兒問題行為的發生。 另外,家長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非打即罵是不可取的,家長應正確認識孩子存在的問題,加強對孩子的正面教育。我們知道,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本身具有好動、好奇的特點,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來認識外界事物。所以家長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評價幼兒的行為。如案例中那個多動的男孩,比其他幼兒顯得多動了些,但不能就此認定他的行為都是不好的。筆者發現他喜歡乾的事兒不少,玩兒時也很用心,但他不知什麼時候玩、該怎麼玩,所以常出現一些多動行為。針對這種情況,家長和教師注意教育方法:第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先制止其不良行為,再對他耐心細緻地說服教育,讓他知道錯在哪兒,該怎麼做;第二,可採取行為引導方法,引導孩子把比較多的精力花在他感興趣且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上,如陪孩子做智力遊戲、玩積木拼圖等;第三,多和孩子在一起,引導他如何正確地與同伴交往;第四,孩子有一點進步,注意及時表揚鼓勵,並適當提出新的要求。 幼兒的問題行為會妨礙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應注意幼兒問題行為發生的諸多影響因素,並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盡量避免一些不科學的教育行為,努力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於他們發展的良好的家庭環境。 參考文獻: [1]魏燕.幼兒問題行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18(3). [2]湯燕輝.有社會行為問題幼兒的個案研究[J].教育導刊,2004,9. [3]袁愛玲,吳楚瓊.幼兒行為問題家庭成因的個案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1,6. [4]陳愛娣.關注孩子每一天[J].幼兒教育[J].2001,3. |
推薦閱讀:
※幼兒園老師真不是保姆!家長們請多多理解…
※鄉土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幼兒園是孩子走入校門的第一步
※我5歲兒子評選去年最好聽的12首歌!高能預警:無兒歌
※幼兒黃疸,讓寶寶變成了「小黃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