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虹斌 : 骨髓里的男女歧視
前兩天寫了篇批評大男子沙文主義的文章,也譏諷了一些眼高於頂又妄自尊大的男性。馬上招來種種反駁和辱罵。這是意料中事。那些滿嘴髒字破口大罵的,正因為他們就是文中所說的loser,被針扎中了,哎喲幾聲而已。
也有一些合乎邏輯的指責,主要指向兩點:我認為一夫一妻制保護了部分「渣男」,莫非是鼓勵重回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讓女人被有錢人包養,做二奶?固然有男人徵婚開出的價碼遠高於自己伴侶價值,但不同樣有屌絲女意淫高帥富,結個婚動輒開出有房有車有存摺的天價嗎?
首先,基於人人平等的原則,是絕對不能倒退回不平等的一夫多妻或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這是不言自明、沒有討論餘地的公理。當然,在當今現實社會裡,還暗地裡存在著「二奶」或小三的婚姻補充形式,但那不是婚姻制度。是什麼制度應該從法理上來甄別,是有相對應的法律條文、相對應的倫理規範的,現在有嗎?
在中國的歷史上,主流婚姻制度從來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雖然實際上這只是存在於上層社會的少數人之中。中國與婚姻制度有關的傳統倫理是建立以下幾點之上的:男女天然不平等;社會等級區別嚴密且不可逾越;個人意願須絕對服從於社會;繁衍是女性的首要職責。這種傳統倫理掌控了這個國家數千年。中華民國曾在1930年公布的《民法》中規定一夫一妻制;新中國成立後的1950年實行的《婚姻法》,則再次確立這一制度;法律上,我們總算進入了現代社會。但不管什麼婚姻制度,最重要的都是女性有多少自主權和選擇權。可惜,今天中國在婚姻觀念、生育制度上還幼稚荒唐得令人豎中指。最近幾天,就看到微博上一些名人帖子,比如:
@慕朵生:「竊以為,大學女生(本科生)最好回歸傳統女性角色,包括早日結婚生子、相夫教子、伺候老人,閑暇做點女紅,做點義工,習點琴棋書畫,而不必斤斤於考碩考博,競勝於職場。女人的幸福,在家庭,在丈夫,在孩子,不在事業!」
@鮑迪克:「一個女的為國不生育,可以理解,但為個人享樂而不生育,則是卑賤至極//@佬_牛:一個女人,不樂於操持家務,不以生兒育女為榮,終究會被社會被生活所拋棄所遺棄的。女人儘早成家生育,利於第二次再就業。連這一點都不能明白,那就不算女人。不管以任何理由,女人膝下無子女都是很荒唐很卑賤的一生。」
第一條轉發一萬六千多條,第二條亦轉發了幾千。令人發噱的是,評論中甚至不乏贊同者,你會以為自己生活在前清。
很多人不認為這是歧視,包括女性。他們/她們覺得理所當然。
(Patti Smith,美國著名詩人,搖滾樂巨星。如果她聽到中國人對女性和婚姻的看法,非得瘋了不可。圖片來自網路。)
到這裡,就可以談第二個問題了:為什麼很多女性結個婚,就必須要有房有車,還指定多少多少嫁妝?很多人扼腕嘆息:現在的女人們啊,怎麼都這麼拜金?女人都喜歡高價出售自己了,還能說女性沒有婚姻自主了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大家不妨回憶一下《動物世界》。記得吧?無論是孔雀鴛鴦、羚羊馬鹿、老虎獅子,或是海底生物,無一例外,都是雄性動物明顯要比雌性動物要美貌、或者有吸引力;還有大量的雄性動物是靠聲音、顏色等強烈性徵來吸引雌性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獲得交配權。雌性動物能耍大牌,因為它們要在生育和撫養上付出高昂的代價,雄性動物必須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才能競標得到珍貴的繁衍機會。
然而,到了人類世界,這種規律卻發生了逆轉。生育和撫養後代的主要付出者仍然是雌性動物,但雌性動物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壓。這是因為雄性動物(男性)藉助強大的體力,在兩性的分工當中佔盡了優勢,於是,進一步掌握話語權,圈定了女性的行為和職責,把女性變成了男性的附庸。在漫長的演進當中,父權社會的身份區分逐步固定下來了,女性必須宣誓對男性效忠,對男性服從,不能拋頭露面,不能出門覓食謀生,只能履行男性指定的職責;而男性則承擔保護她們、供給她們衣食的責任。這種限定,讓女性的生存必須依存於夫族和父族,除此外不允許有任何社會資源,離開男性就只能等死。
世界各國古代均經歷過這個階段,但中國強大的傳統和精緻的鏈條,把中國女性被捆綁得格外結實;以至於法律宣布男女平等之後,留戀這種束縛的,既有女性,也有男性。男性利用這種傳統、鞏固男性特權的辦法是:打壓和貶低女性的價值(上篇文章所說的「男權至上的渣男」即是這一種);指定女性的職責,限制女性的工作,剝奪女性的選擇權;在擁有較多資源的時候拋棄妻子或另外包養年輕女性。
而許多女性,也從社會現實中總結出了經驗;她們在仍然年輕的時候,為自己的交配權和生育權開出了高價碼,預先買斷她們日後被拋棄的生活費。因為只有提早到這個時候,她們才有議價權;而她們在生育和養育中經歷了巨大的損耗之後,就往往不再被認為有伴侶價值了。這是基於自我保護的一種應激反應。另一方面,也未嘗不可以說,這是屈從了「兩性應該不平等」的語境,把自己商品化了。
女性在求偶市場上開出高價,與男性的開出高價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基於弱勢性別中的強烈不安全感;後者是基於性別優勢中的傲慢自大。當然,如今也有不少女性及其家族動輒開出高額嫁妝,只等著石油國家的王子駕著祥雲來迎娶她,那就大大高估自己作為一件商品的價值,也會成了笑柄。這種仍然把自己的價值依附於男性,必須從婚姻上獲得補償的心態,是一種錯誤的路徑依賴。
籠統地說,在擇偶上,男性比起女性,明顯地更自私,更奸詐,更懂得趨利避害。女性常犯的錯誤,不在於拜金;而在於蠢,在於懶,在於不敢愛自己,不敢解開身上的枷鎖,不敢過新生活。
當然,就跟這個「複雜」的中國一樣,當這樣世界上一半的人怎麼過都不舒服的時候,另一半人也註定過不好。女人啊,不要以為你有吃有穿有工作就沒有歧視,殊不知,當這個社會男性身邊的妻子或女友可以越換越年輕,女性一旦離婚(哪怕只有三十歲)就步入晚年生活的時候——這,就是最大的歧視。
(責任編輯:王晶)
推薦閱讀:
※求職如何應對性別「軟」歧視?
※論職場中的女性歧視
※「為了孩子,不要移民這裡!歧視嚴重!」華裔二代真心話引發全球華人深思!
※願世間不再有「孕婦」歧視
※身材歧視,你遭遇過嗎?| 進食障礙誘因之二:身材體重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