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大義(三)<轉自悟心禪院博客>

《金剛經》大義(三)<轉自悟心禪院博客>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這時,須菩提問佛,這個無上第一希有之法,這部無上甚深微妙的經,它本來沒有名字,然而,修行菩薩道的人,需要假借一個名字,世尊,應該給這部經一個什麼名字呢?我們應該如何奉持呢?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佛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修行菩薩道的人,可以借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字而體認「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實際,這便是「以是名字,汝當奉持」。菩薩的修行,有二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借相明體,也就是借著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字,體認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實際。第二個階段,體用不二。也就是安住實相,隨緣起用,以達體用不二、全體一真的圓滿佛果。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佛為什麼說「以是名字,汝當奉持」呢?就是怕大家著了名相,以為「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幾個字有多麼地了不得,有多麼地神秘。其實,一切名字,一切形相,在常寂心光里都是平等又平等的,不是這幾個文字比那幾個文字高,也不是這個形相比其他形象好。所以佛告訴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是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佛說這部金剛經的過程,以了解佛陀是如何逐步為我們破疑顯真的。

第一,未悟空性,滿目塵埃,若欲超越,則有凈穢殊途、生佛截然,故用取捨心,以求心安,這是須菩提尊者的一個困惑,所以,須菩提就問佛,應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告訴須菩提的,也只是「不住相布施」。

第二,眾生無量,何時度盡?若度不盡,怎能成佛?這是須菩提尊者的又一困惑。佛告須菩提,眾生本空,度亦假名。

第三,佛果難求,又如何才能得到呢?佛告須菩提,佛不必求。

第四,行菩薩道的人,總得莊嚴佛土吧?又如何莊嚴呢?佛告須菩提,應如是生清凈心,心凈即則佛土凈,心莊嚴則佛土莊嚴。

第五,群疑冰釋,聞者心安,故問經名,以利未來。世尊告訴須菩提,這部經的名字就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世尊不以名相累人,所以佛告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是用來指示金剛般若波羅蜜「實際」的。修行的人,應該藉助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名字,體人金剛般若波羅蜜這個實際,不可把名作實,就像一個人的名字,卻不是這個人的實際。

為了破除大眾的法執,佛陀又問須菩提。下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你問了一大堆問題,我逐一作了回答,你認為如何?我有所說法嗎?我是不是說了什麼法?須菩提告訴佛,如來說出來的法,也只是生生滅滅的聲音相而已,實在是沒有什麼實際地存在。有偈云:

時時演妙音,處處說般若。

法法如泡影,一法不可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前已釋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客塵煩惱。客塵煩惱,誑惑眾生,使眾生隨聲逐色,迷失本真,猶如呼聲捉響的人,因呼聲捉響之故,迷卻了即今弄聲的人。這種棄本逐末的妄舉,徒自辛苦,無有是處。亦如病眼的人,妄捉空花,徒自誑惑。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所謂非微塵,也就是說,這些微塵,這些客塵煩惱,於我們的自性中,猶如海中水泡,鏡中的影像,是個暫時的假相,究竟不可得。所以說,這些微塵,這些客塵煩惱,亦非實有,只是假名,所謂諸微塵,非微塵,名微塵。

三時(過去、現在、未來)稱「世」。十方(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為界,時空合稱,名為世界。即使這世界相,於我們的自性中,亦如海中的水泡,亦非實有,只是假名。《楞嚴經》云:「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無相空寂是法身,全體大相是報身,隨緣顯示是化身。方便說三身,實際一性真,猶如手與相,亦如水與波,一體如如,無二無別。離開了手,哪裡會有手相?離開了水,哪裡會有水波?同樣,離開了手相,哪裡會有手呢?離開了水波,哪裡會有水呢?同樣,離開了法身——金剛佛性,哪裡會有世界相呢?離開了世界相,哪裡會有法身呢?古德有問答云:

(潭州道吾真禪師)上堂,舉僧問大隨: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隨云:壞。僧云:與么,則隨他去。隨云:隨他去。又問龍濟(撫州龍濟山主紹修禪師):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壞不壞?濟云:不壞。僧云:為什麼不壞?濟云:為同大千。此二老宿,一人道壞,一人道不壞。且道,壞底是?不壞底是?會么?壞與不壞,俱非內外,不隔纖毫,尋常面對。

所謂大千世界的一切相,無論什麼事物,都是佛性(法身)的現象。佛性不壞,世間相常住,《法華經》所謂「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說,佛性是體,大千是相,有其體必有其相,有其相必有其體,體是相的體,相是體的相,所以,體既不壞,相即不無,故云「微塵,非微塵,名微塵」,「世界,非世界,名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的相即是法身相,法身相即是三千大千世界相。若住於有相,那麼,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則滿目微塵,儘是煩惱。若住於無相,那麼,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則空無一物,全體空寂。所以,空有不二,體相不二,除非方便說。所以,如來說微塵,即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相無定相,生滅變化,小到微塵,大到世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佛告訴須菩提,如來說微塵(有),即非微塵(空),是名微塵(妙),如來說世界(有),即非世界(空),是名世界(妙)。此三者(有,空,妙),一實而假多名,即有即空即妙。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即是非相,然而,卻不是頑空,而是妙有。是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佛經里的是什麼,非什麼,名什麼。第一句說有,第二句說空,第三句真空妙有。也就是,不可定執為「有」,不可定執為「空」,即使「真空妙有」之談,也只是個名言。學人須有個實悟,方知「有無及真妙,是三無差別」,不可望文生義。

凡是古代印度人認為好的相,全部集中起來,集中在釋迦佛的身上,以表佛的圓滿莊嚴。中國的唐朝,以胖為美,所以中國唐朝塑造的佛像,都是唐朝人喜歡的那個樣。總之,人們喜歡哪種像,就用那種像表示佛的功德莊嚴。如果人們不知道佛經上所說的那些話,皆是用來表示心地法門的,那麼,就會依照佛教的文字而打佛教的妄想,他看到「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的經文,就會想像出一個金子做成的世界。看到「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的經文,就會想像出百鳥開口說法的境界。其實,這都是依文解義,不是如來真實義。若一個人獲得了圓滿的成就,,通達了如來的真實義,那麼,在他的世界裡,當下就是金沙布地,在他的世界裡,風聲鳥語皆是法音流布。如果人們機械地理解佛經上所說的三十二相,那麼,也就不解如來真實義。在釋迦佛的眼裡,我們眾生個個皆具足三十二相,而在我們眾生的眼裡,這個說金剛經的人,也只不過是個生老病死的相而已,凡所有相,皆屬生滅,故「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可以把三十二相當作佛。

關於三十二相,《大智度論》卷四云:

一者、足下安平立相:足下一切著地,間無所受,不容一針。

二者、足下二輪相:千輻輞轂,三事具足,自然成就,不待人工,諸天工師毘首羯磨,不能化作如是妙相。

三者、長指相:指纖長端直,次第佣好,指節參差。

四者、足跟廣平相。

五者、手足指縵網相:如鴈王張指則現,不張則不現。

六者、手足柔軟相:如細劫波毳,勝余身分。

七者、足趺高滿相:以足蹈地,不廣不狹。足下色如赤蓮華,足指間網及足邊色如真珊瑚,指爪如凈赤銅,足趺上真金色,足趺上毛青毘琉璃色。其足嚴好,譬如雜寶屐,種種庄飾。

八者、伊泥延膊相:如伊泥延鹿膊,隨次佣纖。

九者、正立手摩膝相:不俯不仰,以掌摩膝。

十者、陰藏相:譬如調善象寶、馬寶。

十一者、身廣長等相:如尼拘盧陀樹,菩薩身齊為中,四邊量等。

十二者、毛上向相:身有諸毛,生皆上向而穉。

十三者、一一孔一毛生相:毛不亂,青瑠璃色,毛右靡上向。

十四者、金色相:

十五者、丈光相:四邊皆有一丈光,佛在是光中端嚴第一,如諸天諸王寶光明凈。

十六者、細薄皮相:塵土不著身,如蓮華葉不受塵水。若菩薩在干土山中經行,土不著足;隨藍風來,吹破土山令散為塵,乃至一塵不著佛身。

十七者、七處隆滿相:兩手、兩足、兩肩、項中,七處皆隆滿端正,色凈勝余身體。

十八者、兩腋下隆滿相:不高不深。

十九者、上身如師子相。

二十者、大直身相:於一切人中身最大而直。

二十一者、肩圓好相:一切治肩無如是者。

二十二者、四十齒相:不多不少,餘人三十二齒,身三百餘骨,頭骨有九;菩薩四十齒,頭有一骨。菩薩齒骨多,頭骨少;餘人齒骨少,頭骨多。以是故,異於餘人身。

二十三者、齒齊相:諸齒等,無麁無細,不出不入。齒密相,人不知者,謂為一齒,齒間不容一毫。

二十四者、牙白相:乃至勝雪山王光。

二十五者、師子頰相:如師子獸中王平廣頰。

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相:

二十七者、大舌相:是菩薩大舌從口中出,覆一切面分,乃至髮際;若還入口,口亦不滿。

二十八者、梵聲相: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其一、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入心敬愛;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菩薩音聲亦如是,五種聲從口中出,迦陵毘伽聲相,如迦陵毘伽鳥聲可愛;鼓聲相,如大鼓音深遠。

二十九者、真青眼相:如好青蓮華。

三十者、牛眼睫相:如牛王眼睫,長好不亂。

三十一者、頂髻相:菩薩有骨髻,如拳等,在頂上。

三十二者、白毛相:白毛眉間生,不高不下,白凈右旋,舒長五尺。

《大智度論》八十八曰:「隨此間閻浮提中天竺國人所好,則為現三十二相。天竺國中人,於今故治肩髆,令厚大頭上皆有結為好,如人相中說,五處長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輪若蓮華若具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輻輪、纖長指、鼻高好、舌廣長而薄,如是等皆勝於先所貴,故起恭敬心。」《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雲相者,相名有所表,發攬而可別,名之為相。如來應化之體現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眾德圓極,使見者受敬,有勝德可崇,人天中尊眾聖之王,故現三十二相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捨,即是住身相而行於布施,亦是住法相而行於布施,亦是住四相而行於布施,然而,無上菩提,不可以住相求,住相而求無上菩提,即使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亦是以身命交換無上菩提,亦是舍此相而取彼相,如此而求無上菩提,究竟不可得。所以佛說,返身而誠,當下見性,即名見佛,亦名見經。既已通達佛意,且能為他人說,便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這樣的修行,所得到的福德,是圓滿的,是無量的。

如何是金剛經四句偈?如何是受持讀誦?如是為他人說?這三個問題,前已釋過。今再略述其義。

凡說金剛性體的言說章句,乃至於一言一句,皆屬金剛經四句偈的範疇。

契合實相謂之受,綿密保任謂之持,悉心體察謂之讀,體用不二謂之誦。

契合實相的人,他的一切作用,無非是說,此說並不局限在口上。

受持金剛經章句,展現金剛經精神,這樣的人,其福甚多。其福多到什麼程度呢?如此而行,可以成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釋迦佛與須菩提,往來問答至此,須菩提這才「聞說是經」。在此之前,難道須菩提沒有「聞說是經」嗎?在這裡,我們需要說明一個問題,如何才是這部經?若把這音聲文字當作這部經,那麼,須菩提則早已得聞矣,而不待此時得聞。然而,這部經卻不是這音聲文字,而是這「能音聲文字的金剛佛性」。釋迦佛與須菩提往來問答至此,須菩提這才「聞說是經」——明悟了這個「能音聲文字的金剛佛性」,也就是明悟了這部「自性金剛」。深解義趣,「義趣」二字,即眾義之所趣。眾義趣向何處呢?答曰:趣向「空而不空的金剛佛性」。實證了這個空而不空的金剛佛性,即是聞說是經,即是深解義趣。至此,須菩提頓超了偏空之慧,頓契了中道實相,故有涕淚悲泣之狀,也叫做「喜極而泣」。

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這部「甚深經典」,從名相上來說,就是文字般若。從實相上來說,就是實相般若,也就是這裡所說的「如是之經」。

為什麼「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呢?

先說說「我從昔來」。凡是過去的,皆屬於往昔,也包括「涕淚悲泣」之前的那段往來問答。須菩提說「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難道須菩提沒有聽到前面的那些經文嗎?答曰:佛所說的「如是之經」,卻不是這音聲文字,而是這「能音聲文字的金剛佛性」。須菩提從往昔以來,未曾得聞「如是之經」。為什麼他「未曾得聞如是之經」呢?要明白這個問題,這就先要看看須菩提往昔所得的這個「慧眼」,因為問題的癥結就在這裡。昔日,須菩提長老所得的慧眼,是一個怎樣的慧眼呢?這個慧眼,在「五眼」中位排第三,所謂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裡所說的「五眼」,即五種眼界,也即五種境界。

這個慧眼,是羅漢果所得的「偏空境界」。往昔的須菩提長者,就住著在這個偏空的境界上,也就是著了個空相,因此,障礙了他的行程。即今在佛的開示下,打破了偏空之慧,契證了中道實相,故言「得聞如是之經」。如果有人只是聽到佛這樣說,或看到這樣的佛典文字,而沒有契證這個中道實相(金剛佛性),那就不是「得聞如是之經」。須菩提長老說,如是甚深經典,這是我從往昔以來,所得慧眼而未曾得聞的,即今在佛的開示之下,超越了羅漢的偏空之慧(慧眼),契證了菩薩的空有不二的境界(法眼)。得聞如是之經,即是契證自心實相。

推薦閱讀:

梁朝傅大士夾頌金剛經
法音佛歌《金剛經》字幕版
蘇軾楷書《金剛經》欣賞
《金剛經》講解第四十一講
《金剛經》中的經典語錄

TAG:博客 | 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