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座右銘選讀試譯(一)
中國古代座右銘選讀試譯(一)
1.黃帝《金人銘》試譯
原文:我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勿謂無殘,其禍將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將成江河。綿綿不絕,將成網羅。青青不伐?將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爭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眾人惑惑,我獨不從。內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貴,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穀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譯文:我是古代的慎言人。要警戒!要警戒!不要多說話,多說多敗。不要多事,多事多難。對於安樂,必須警戒。不要做後悔的事。不要說沒關係,它的禍患將會很長。不要說沒害處,它的禍患將會很大。不要說沒有傷害,它的禍患即將產生。不要說沒聽到,上天在窺視著你。熒熒如豆的小火不熄滅,變成烈火將怎麼辦?涓涓的細流不堵住,將積成江河。細小的絲線綿綿不絕,將會變成網羅。青青的小苗不砍掉,將會變成大樹。如果真的不謹慎對待它,那是禍根。說這有什麼關係,是禍門啊!強橫的人不得好死,好勝的必定遇到他的敵手。強盜怨恨主人,人們嫉妒他的尊貴。君子知道天下是蓋不住的,故處於天的後面、下面,使人羨慕。保持柔弱,保持低下,沒有人能跟他爭。人們都往那裡去,我獨守在這裡。眾人迷惑盲從,我獨不從。我的內在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不跟別人比較技藝的高低。我雖尊貴,人們不嫉妒我。那江河之所以能成為百穀的尊長,是因為它低下。天道沒有親疏,常常施福給善人。要警戒!要警戒!
註:黃帝是傳說中上古帝王軒轅氏的稱號。姓公孫,生於軒轅之丘,故稱為軒轅氏。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建國於有熊(河南新鄭),亦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并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神農氏」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神農氏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斗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後,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
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併,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討伐。黃帝在位時間很久,國勢強盛,政治安定,文化進步,有許多發明和製作,如文字、音樂、曆數、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親自栽桑養蠶,教民紡織,人稱她為「先蠶」。次妃為方雷氏,名女節。又次妃為彤魚氏。最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的敬重。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個姓,它們是:「姬、酉、祁、己、滕、蒧(草花頭下面咸,音「真」)、任、荀、僖、佶、儇(音「宣」)、衣。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說時代,黃帝就是中國傳說時代的一位代表人物,人們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古人的各種優點,諸多創造,他帶領中華文明從野蠻向文明發展,從而將他奉為人文始祖。根據《二十五史新篇》:黃帝可能實有其人,是父系氏族時期中原地區的一位部落聯盟長。他通過戰爭,使中原各部落實現了聯合,並做了許多好事,因而在古人的口傳歷史中佔有重要的位置。
黃帝故里:黃帝文化的傳播十分廣泛,黃帝活動的範圍較廣,所謂「遷徙往來無常處」。因而,關於黃帝誕生於何處的說法也較多,主要有五地。一:甘肅天水,司馬遷《史記》說:「黃帝居軒轅之丘」;《帝王世紀》說:「黃帝居若水」;郭璞《水經》說:「帝生於天水軒轅谷」;《史記》、《五帝記》說:黃帝「邑於啄鹿之阿,遷徙往來無常處,以師兵為營」;《國語》說:「黃帝以姬水成」;宋.羅沁說:黃帝「生於姬水,長於壽邱」;姚瞻說:「黃帝都陳倉,非宛丘」;於右仁《黃帝功德記》說:「今隴右,黃帝遺迹甚多」。范文瀾、何光岳、吳正中、安江林及古代胡纘宗等專家學者均認為軒轅故里在清水縣。二:山東曲阜《帝王世紀》:「生黃帝於壽丘」《史記?正義》:「生黃帝於壽丘,壽丘在魯東門之北」《晉書?地理志》:「黃帝生於壽丘,而都於涿鹿。」宋真宗尊黃帝為趙姓始祖,曾把曲阜縣改為仙源縣,並於曲阜壽丘起建景靈宮、太極觀進行祭祀。元代忽必烈入主中原後,推崇黃帝,下令重修景靈宮。陝西黃帝陵亦記載黃帝生於曲阜。三:河南新鄭《拾遺記》「軒轅出自有熊之國」,《帝王世紀》言「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世本》「軒轅元年帝繼位居有熊」,《晉語》:「夕少典娶南蛟氏,生黃帝」。四:陝西寶雞《晉語》載「黃帝以姬水成」,而姬水,不少學者考證在寶雞,姬水即岐山縣的岐水。五:陝西黃陵《列仙傳》載黃帝卒,「還葬橋山」,「還葬」有葉落歸根之意。而橋山,在今黃陵縣。黃帝多故里說《古本竹書紀年》言「黃帝至禹為世三十」,《春秋命歷序》言「黃帝傳十世」、「或雲十八世」。黃帝為部落首領稱號,十八世黃帝沿著黃河流域,甚至越過黃河流域多處遷徙,所謂「遷徙往來無常處」、「撫萬民,度四方」。黃帝文化,是十八世黃帝及其繼承者、衍續者共同創造的。可見五處黃帝故里都有可能是真的。只是各處的黃帝非同一世而已。
文化貢獻: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他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曆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十年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衣服:元妃嫘祖始養蠶以絲製衣服;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內經;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鑄造:采首山(河南襄城縣南五里)之銅以造貨幣;其他:舟車、弓矢、房屋等之發明。
黃帝功績:精神文明發明曆數、天文、陰陽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紀年、文字、圖畫、著書、音律、樂器、醫藥、祭祀、婚喪、棺槨、墳墓、祭鼎、祭壇、祠廟、占卜等。政治文明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八家為一井,三井為一鄰,三鄰為一朋,三朋為一里,五里為一邑,十邑為都,十都為一師,十師為州,全國共分九州;設官司職,置左右大監,監於萬國,設三公、三少、四輔、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120個官位管理國家。對各級官員提出「六禁重」,「重」是過分的意思,即「聲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員節簡樸素,反對奢靡。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義,尤其是設立「九德之臣」,教養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義,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在使用人才上,訪賢、選賢、任能,因才使用。實行以法治國,設「禮文法度」、「治法而不變」,命力墨擔任法官、后土擔任獄官,對犯罪重者判處流失,罪大罪極者判處斬首等。物質文明史書記載,黃帝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黃帝之前,田無邊際,耕作無數,黃帝以步丈畝,以防爭端,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劃成「井」字,中間一塊為「公畝」,歸政府所有,四周八塊為「私田」,由八家合種,收穫繳政府,還穿土鑿井。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種桑養蠶,飼養獸禽,進行放牧等。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氈、袞衣、裘、華蓋、盔甲、旗、胄。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甑、盤、盂、灶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鉦、銚、銅鏡、鍾、銃。建築方面,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方面,製造舟楫、車、指南車、記里鼓車。兵械方面,製造刀、槍、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炮、劍、射御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燈、床、席、蹴踘等。
神話傳說:黃帝與炎帝都被看作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國人有時自稱「炎黃子孫」。傳說中黃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為方雷氏、彤魚氏和嫫母。據《史記》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顓頊、帝嚳、唐堯、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黃帝的子孫。
關於黃帝的傳說,據傳他出生幾十天就會說話,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幹,成年後聰明堅毅。建國於有熊(河南新鄭),亦稱為有熊氏。時蚩尤暴虐無道,兼并諸侯,當時的天下共主發明農耕和醫藥的炎帝已經衰落,酋長們互相攻擊,戰亂不已,生靈塗炭,炎帝無可奈何,求助於黃帝。黃帝毅然肩負起安定天下的責任,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雙方的戰士斗英勇無畏,戰鬥十分激烈。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之下,終擒蚩尤而誅之,諸侯尊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因有土德之瑞,故稱為黃帝。不久,天下又出現騷亂。黃帝知道蚩尤的聲威還在,於是畫了蚩尤的相到處懸掛。天下的人都以為蚩尤未死,只是被黃帝降服,更多的部落都來歸附。後來,蚩尤被尊為戰神。炎帝雖然被蚩尤打敗,實力尚存。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共主,企圖奪回失去的地位,終於起兵反抗。炎、黃二帝發生火併,決戰在阪泉之野進行。經過三場惡戰,黃帝得勝。從此,黃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終確立,號令天下,凡是不順從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討伐。
黃帝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其原型大概是華夏族一個酋長國首領,因其對本民族的發展有很大貢獻,為後世長期傳頌。但因其年代太久遠,留下來的傳聞,大多撲朔迷離,難詳究竟。可是至戰國百家言黃帝時,許多人對那些傳聞進行編聯增纂,終於造就出一代帝王形象。據稱,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曾敗炎帝於陂泉,誅蚩尤於涿鹿,諸侯遂尊之為天子,代神農氏而為黃帝。接著,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宮室,作衣裳,制舟車,定律歷,文字、算數、音樂等皆相繼發明,於是形成「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的盛世局面。與百家塑造黃帝帝王形象同時,一些典籍又在塑造黃帝的仙人形象。《山海經·西山經》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莊子》多記黃帝訪道、論道事,《在宥》篇記黃帝去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廣成子教以「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女神將守形,形乃長生。」《徐無鬼》篇記黃帝去具茨之山訪大隗君,路遇牧馬童子教以治天下之道,曰:「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知北游》記黃帝講道的話,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又稱:「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也。」《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性,無為無形,……黃帝得之,以登雲天。」秦漢方士更以黃帝為帝王成仙的樣板,鼓動秦皇、漢武以之為楷模修鍊長生。李少君對漢武帝說:「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公孫卿更編造了一個有名的黃帝鼎湖升天的神話,曰:「黃帝且戰且學仙,……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可以說,歷戰國至漢初,黃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道教在形成初期,人們稱其前身為黃老道,視黃帝與老子同為道教的祖師。張陵創立五斗米道,獨尊老子為教祖,而尊黃帝為古仙人。由此遂被沿襲。所以此後道書仍然以黃帝為古仙人繼續進行增飾。葛洪《抱朴子內篇·微旨》云:「黃老玄聖,深識獨見,開秘文於名山,受仙經於神人,蹶埃塵以遣累,凌大遐以高躋,金石不能與之齊堅,龜鶴不足與之等壽。」同書《辯問》篇誇說黃帝是自古以來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聖人,曰:「俗所謂聖人者,皆治世之聖人,非得道之聖人,得道之聖人,則黃老是也。治世之聖人,則周孔是也。
黃帝先治世而後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極言》篇則歷敘黃帝遍歷名山、訪真問道、以至最後得道升天的故事。
略云:「昔黃帝生而能言,役使百靈,可謂天授自然之體也,猶復不能端坐而得道。故陟王屋而受丹經,到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入金谷而咨涓子,論道養則資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雷岐,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澤之辭,相地理則書青烏之說,救傷殘則綴金冶之術。故能畢該秘要,窮道盡真,遂升龍以高躋,與天地乎罔極也。」南北朝至隋唐間,續有史籍增益黃帝成仙事迹。《泰一雜子》曰:「黃帝詣峨眉見天真皇人,拜之玉堂,曰:敢問何為三一之道?皇人曰:而既己君統矣,又咨三一,無乃朗抗乎?……聖人慾治天下,必先身之立權以聚財,葵財以施智,因智以制義,由義以出信,仗信以著眾,用眾以行仁,安仁以輔道,迪道以保教,善教以政俗,……制禮以定情,原情以道性,復性以一德,成德以敘命,和命以安生,而天下自爾治,萬物自爾得,神志不勞,而真一定矣。」《黃帝內傳》又模仿《穆天子傳》《漢武帝內傳》,編造西王母向黃帝講道、授圖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術。帝曰:何謂七昧?王母曰: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聰,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手昧即不固,足昧即不正,心昧即不真。但心不亂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聰矣,……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則一身不治,近於死也。」又曰:「王母飲帝以碧霞之漿,赤精之果,因授帝白玉像五軀,曰:此則元始天尊之真容也。又授帝二儀本形圖,還丹十九首。帝乃作禮,置於高觀之上,親自供養,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觀上常有異色雲氣,奇香聞數百步,時人謂之道觀,道觀之號自此始也。」《雲笈七籤》卷三《道教所起》又稱黃帝是靈寶經的傳人,曰:「今傳靈寶經者,則是天真皇人於峨眉山授於軒轅黃帝。」唐僖宗廣明二年(881),王瓘對諸書所記黃帝修道事進行整理,成《廣黃帝本行記》,是黃帝修道成仙的系統總結,稱:「黃帝以天下既理,乃尋真訪隱,問道求仙,」於是歷訪諸山問道,最後道成,「有黃龍垂鬍髯迎帝,帝乘龍天。」道教奉黃帝為古仙人,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稱之為「玄圃真人軒轅黃帝」,列於第三中位太極金闕帝君之下的左位。道士多托黃帝之名以著書,現《道藏》除收醫書古籍《黃帝內經》外,託名黃帝之《陰符經》是其最著名者。託名黃帝的方術書則更多,如述外丹術的有《黃帝九鼎神丹經訣》;論占卜的有《黃帝龍首經》《黃帝金匱玉衡經》《黃帝宅經》;論選擇嫁娶吉日的有《黃帝授三子玄女經》;論雜法仙術的有《黃帝太乙八門入式訣》《黃帝太一八門入式秘訣》《黃帝太一八門逆順生死訣》等。
舊時一些地區嘗建黃帝廟或軒轅廟,多以之為古仙而奉祀之。《山西通志》載有多處黃帝廟,其「一在曲沃縣城中,明正統間里人掘地得古碑,……其陰贊文曰:『道德巍巍,聲教溶溶,與天地久,億萬無窮。』因立廟。」河南、陝西等地亦有黃帝廟,《河南通志》云:「黃帝廟有二,一在宜陽縣西,一在閿鄉縣東南,世傳軒轅黃帝鑄鼎於此,故立廟焉。」AK道教宮觀中嘗有黃帝殿、軒轅祠。如四川青城山常道觀既有三皇殿祀伏羲、神農、黃帝,又有軒轅祠專祀黃帝。
黃帝三百年的傳說。宰我從榮伊聽到, 問孔子, 孔子也不信, 他回答是黃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說300年。(大戴禮記.卷七.五帝德)其實黃帝也是一個部落聯盟,據《春秋命歷序》說一共傳10世,1520年(《易緯稽覽圖》年數同),周武王時封黃帝後代於祝。
道教所指稱的黃帝大致有五種情況:一是中央央元靈元君;二是中央黃帝;二是日中黃帝;四是中嶽黃帝;五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這裡所說的便是歷史傳說人物黃帝。
黃帝,一說姓姬,號軒轅氏。《帝王世紀》:「黃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日附寶。」「附寶見大電光繞北斗樞,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黃帝於壽丘。」二說姓公孫。《雲笈七羲·軒轅黃帝》:「軒轅黃帝姓公孫,有熊國少典之次子也。」稱西王母遣女傳《陰符經》三百言及兵符、圖策等而戰勝蚩尤,「黃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備,乃尋真訪隱,冀獲長生久視。」
其實黃帝是中華民族古代領袖中最傑出的一位。相傳古代帝王,如堯、舜、禹及夏、商、周三代首領均為黃帝的後裔。黃帝曾居住在涿鹿,曾聯台炎帝族打敗了九黎族。其後黃帝與炎帝發生衝突,黃帝戰勝炎帝而定居中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故黃帝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據《史記·封禪書》和《雲笈七籤·軒轅黃帝》記載:黃帝且戰且學仙,常游天下名山與神相會,修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百餘歲得;神通,於荊山鑄寶鼎成功即有龍垂鬍髯以迎之,「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他還「登崆峒山見廣成子問至道」,「東到青丘山見紫府先生受《三皇內文》」,「南至青城山謁中黃丈人」,「登雲台山見寧先生受《龍蹺經》」,問正一之道」,又「練石於縉雲台」,「合符瑞於釜山,得不死之道」。黃帝飛升後,為「太一君」,後來「享之列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為中國歷史傳說之「五帝」。
黃帝最初的神職蓋為雷神。《春秋·台誠圖》稱黃帝起於雷電,並說:「軒轅,主雷雨之神。」然黃帝以雷神崛起後又為中央天帝,位為最尊。《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執歸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執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黃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禺疆),執權而治冬。」這和苗族古歌說他們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對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黃帝最初和風伯等都是神農氏諸侯,擔任雷的巫帥。
目前:道教有許多經書傳於黃帝,如《黃帝九鼎神丹經》、《黃帝內經》、《龍虎經》、《陰符經》等。《真靈位業圖》中,排列神仙位次,稱他為「星圃真人軒轅呈帝」,列在第三神階的左位。
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稱軒轅城,位於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北50米處。據《史記》記載,黃帝殺死蚩尤,歸服炎帝後,「邑於涿鹿之阿」即建都城於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據傳,黃帝城即黃帝所建華夏建一都城。黃帝城為不規則方形夯土城,東西寬450——500米,南北長510——540米,殘存城牆高5——10米,底厚約10米,頂厚3米左右。遺址內陸續發現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為典型,與黃帝所處時代相一致。秦始皇等歷代帝黃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墳、上下七旗等遠古遺存至今保存尚好,為研究黃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堂內塑有黃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並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裡尋根祭祖。
2.周公《誡伯禽》試譯
原文: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
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險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譯文: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親戚,不讓大臣抱怨沒被任用。老臣故人沒有發生嚴重過失,就不要拋棄他。不要對某一人求全責備。
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會與牛競爭力的大小;即使飛跑如馬,也不會與馬競爭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會與士競爭智力高下。
德行廣大者以謙恭的態度自處,便會得到榮耀。土地廣闊富饒,用節儉的方式生活,便會永遠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顯尊貴;兵多人眾而用畏怯的心理堅守,你就必然勝利;聰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態度處世,你將獲益良多;博聞強記而用膚淺自謙,你將見識更廣。上任去吧,不要因為魯國的條件優越而對士驕傲啊!
註:周公先聖、儒學先驅:周代的爵位,得爵者輔佐周王治理天下。歷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約公元前1100年),亦稱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封地在周(今陝西岐山北),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聖人之一。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儒學先驅。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攝政當國。武王死後又平定「三監」叛亂,大行封建,營建東都,制禮作樂,還政成王,在鞏固和發展周王朝的統治上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周公在當時不僅是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還是個多才多藝的詩人、學者。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結商紂子武庚和徐、奄等東方夷族反叛。他奉命出師,三年後平叛,並將勢力擴展至海。後建成周洛邑,作為東都。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論見於《尚書》諸篇,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聖人,《論語》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姬發(約公元前1122-前1116)的母弟。他在周滅商之戰中,「常左翼武王,用事居多。」滅商2年後,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武王的另外兩個弟弟管叔和蔡叔心中不服。他們散布流言蜚語,說周公有野心,有可能謀害成王,篡奪王位。周公聞言,便對太公望和召公召公奭說:「我所以不顧個人得失而承擔攝政重任,是怕天下不穩。如果江山變亂,生民塗炭,我怎麼能對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對我的重託呢?」周公旦又對將要襲其爵,而到魯國封地居住的兒子伯禽說:「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論身份地位,在國中是很高的了。但是我時刻注意勤奮儉樸,謙誠待士,唯恐失去天下的賢人。你到魯國去,千萬不要驕狂無忌。」。相傳他推行井田,制禮作樂,建章立制,主張「明德慎罰」。其言論見《尚書》等篇。
輔助武王、翦滅殷商:周人本是活動於今陝甘一帶以農業見長的部族。太王、王季時開始興盛。文王斷虞、芮之訟,征伐犬戎、密須,鞏固了後方,又越過大河,攻克黎國(今山西長治西南),進攻商王經常打獵的邗(今河南沁陽西北)。滅掉商的同姓國崇之後,在豐水西岸建立了豐邑(今陝西長安西北),以便東進。武王和周公幫助他們的父親——文王成了西方的共主,奠定了滅掉商朝的基礎。
殷紂王並沒有深刻認識到西方姬姓勢力發展的嚴重性,他對外征東夷,對內拒諫飾非,醇酒婦人,酒池肉林,把國內政治搞得一片混亂。文王死後,武王即位,以周公為最主要的得力助手,在召公、畢公等幫助下,在盟(孟)津觀兵,大會天下諸侯。這是一種進攻前的總演習,也是一種試探。觀兵後的第二年十二月,武王在周公等人的幫助下,統率戰車三百輛,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渡過盟津。二月甲子(約前1027年)凌晨,武王在商郊牧野集眾誓師,誓詞就是《尚書》中的《牧誓》。
《牧誓》是周公所作。全文分作兩段。第一段痛斥商紂王只聽婦人(妲己)的話,不祭祀祖先天地之神;連自己同祖兄弟都不進用,反而重用四方逃亡的罪人,讓他們暴虐百姓,導致天怒人怨,招致殷紂王滅亡;第二段申明自己是躬行天罰,宣布作戰紀律,鼓勵戰士勇猛殺敵。
紂王發兵抵擋,結果紂軍掉轉矛頭,往回衝殺,紂軍潰敗。紂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第二天,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在武王左右,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紂王罪狀,正式宣布殷朝滅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為天子。其他人不過負責儀仗、保衛、布置祭天地的用具。兩相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周公的地位僅次於武王,周公把的大鉞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紂王是死掉了,可是對如何處置殷商遺民和上層貴族的問題,武王一時拿不定主意。他首先問太公望——姜尚。太公說:「我聽說過,愛屋及烏。如果相反,人不值一愛,那麼村落里的籬笆、圍牆也不必保留。」意思是不光殺掉殷紂,連敵對的殷人也不能保留,而要統統殺掉。周武王不同意。又找來召公商量。召公說:「有罪的殺,沒罪的留下。」武王說:「不行。」於是又找來周公。周公說:「讓殷人在他們原來的住處安居,耕種原來的土地。爭取殷人當中有影響有仁德的人。」周公這種給以生路,就地安置,分化瓦解的政策,深得武王的讚許。武王命令召公釋放被囚禁的箕子和被關押的貴族;修整商容故居,並且設立了標誌;讓閎夭培高王子比乾的墳墓;命令南宮括散發了鹿台的錢財,打開鉅橋的糧倉,賑濟飢餓的殷民。這一切措施都表明要反殷紂之道而行之,給受殷紂殘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爭取殷人。
東征叛國、平定三監:原來商王朝直接統治的地方,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邶由紂王之子武庚祿父掌管,衛由蔡叔度掌管,庸由管叔鮮掌管,史稱「三監」。(也有的說管叔、蔡叔、霍叔稱為「三監」。但說霍叔為「三監」之一,《史記》、《漢書》等都不載。)管叔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鄭州一帶),蔡叔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一帶)。封叔旦於魯(今山東曲阜),為周公。封太公望於營丘(今山東臨淄北)。封召公爽於燕。(今北京西南,一說在北京。)
滅商歸來,在鎬京武王同周公談起在洛水和伊水之間的平原地帶建立新都,以便控制東方。由於日夜操勞,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誠地向祖先太王、王季、文王祈禱。他說:你們的元孫某得了危暴重病,如果你們欠了上天一個孩子,那就讓我去代替他。我有仁德,又多才多藝。你們的元孫某不如我多才多藝,不能侍奉鬼神。今天我們看來,覺得這種祈禱是好笑的,可是對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來說,那是十分真誠無私的。祈禱以後,武王的病雖然有所好轉,但不久還是病故了。武王在臨終前願意把王位傳給有德有才的叔旦——周公,並且說這事不須占卜,可以當面決定。周公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死後,太子誦繼位,是為成王。成王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孩子。面對國家初立,尚未穩固,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複雜形勢,成王是絕對應付不了的。《尚書·大誥》說:「有大艱於西土,西土人亦不靜。」《史記·周本記》也說:「群公懼,穆卜。」武王之死使整個國家失去了重心,形勢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幹又有威望的能及時處理問題的人來收拾這種局面,這個責任便落到了周公肩上。周公執政稱王,發揮了王的作用。這在當時是自然的事情。古書中有不少周公稱王的記載,只是到了漢代,大一統和君權至上局面形成之後,周公稱王變成不可思議,於是才有周公是「攝政」、「假王」等等說法。
文王並非長子,他上邊有兩位哥哥——太伯、仲雍;武王上面有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周公以弟弟的資格稱王,雖無可厚非,但是他前面還有排行第三的管叔鮮,周公不過是老四。周公稱王,管叔有意爭權,於是散布流言:「周公將不利於孺子(成王)」。滅殷後的第三年,(前1024年),管叔、蔡叔鼓動起武庚祿父一起叛周。起來響應的有東方的徐、奄、淮夷等幾十個原來同殷商關係密切的大小方國。這對剛剛建立三年多的周朝來說,是個異常沉重的打擊。如果叛亂不加以克服,周王朝就會面臨極大困難,周文王慘淡經營幾十年建立起來的功業就會毀掉。周王室處在風雨飄搖之中。在王室內部也有人對周公稱王持懷疑態度。這種內外夾攻的局面,使周公處境十分困難。他首先穩定內部,保持團結,說服太公望和召公爽。他說:「我之所以不迴避困難形勢而稱王,是擔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則我無顏回報太王、王季、文王。三王憂勞天下已經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過早地離開了我們,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為了成就周王朝,才這麼做。」周公統一了內部意見之後,第二年(前1023年)舉行東征,討伐管、蔡、武庚。事前進行了占卜,發布了《大誥》。
不久,管叔、蔡叔勾結紂王的兒子武庚,並聯合東夷部族反叛周朝。周公旦奉成王命,率師東征。經3年的艱苦作戰,終於討平了叛亂,征服了東方諸國,收降了大批商朝貴族,同時斬殺了管叔、武庚,放逐了蔡叔。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參見周公東征)。
公元前1022年順利地討平了三監的叛亂,殺掉了首惡管叔鮮,擒回並殺掉了北逃的武庚,流放了罪過較輕的蔡叔度。蔡叔死了以後,他的兒子胡「率德馴善」,和他的父親大不一樣。周公聽到之後,便提拔他作魯國卿士,胡把魯國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胡封到新蔡。
周公討平管蔡之後,乘勝向東方進軍,滅掉了奄(今山東曲阜)等五十多個國家,把飛廉趕到海邊殺掉。從此周的勢力延伸到海邊
武王為了「屏藩周室」,拱衛周王朝,進行了封建。被封的兄弟之國有十五人,姬姓之國有四十人;又向參加牧野之戰的諸侯分發了商朝宗廟彝器和寶物。
大行封建、以屏周室:周公旦平叛以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正式建議成王把國都遷到洛邑(今洛陽)。同時把在戰爭中俘獲的大批商朝貴族即「殷頑民」遷居洛邑,派召公奭(在洛邑駐兵8師,對他們加強監督。另外,周公旦封小弟康叔為衛君,令其駐守故商墟,以管理那裡的商朝遺民。他告誡年幼的康叔:商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紂王酗於酒,淫於婦,以至於朝綱混亂,諸侯舉義。他囑咐說:「你到殷墟後,首先要求訪那裡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其次務必要愛民。」周公旦又把上述囑言,寫成《康誥》、《酒誥》、《梓材》三篇,作為法則送給康叔。康叔到殷墟後,牢記周公旦的叮囑,生活儉樸,愛護百姓,使當地吏民安居樂業。
如何統治被征服的地區,是戰爭勝利之後的大問題,武庚和奄國、淮夷的叛亂,表明重要地區不能再用舊的氏族首領,必須分封周族中最可信賴的成員,這和武王分封已經有所不同。周公把弟弟康叔封到原來商王統治的中心地區,以朝歌為都(今河南淇縣),分給他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錆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多是些有某種手工藝專長的氏族。康叔封地不僅面積大,而且統有八師兵力,以防止殷民的再度反抗。
為了使康叔順利地進行統治,周公先後給康叔《康誥》、《酒誥》、《梓材》三篇文告。這在眾多受封人中間是絕無僅有的。推測其原因,一則是康叔統治的為殷人腹心地帶,問題最尖銳最複雜;二則是周公首先征服的,也是三監反周所據的殷人集中的地方,而戰爭勝利之後,康叔受封也比較早。《康誥》、《酒誥》、《梓材》可以看作是周公對新征服地區的施政綱領。三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為的是使殷民在連續兩次大動蕩之後安定下來,使殷民從事正常的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但又不是一味遷就,對飲酒成風,不孝不友是毫不客氣的。
奄是東方較大的方國,管、蔡散布流言以後,奄君曾對武庚祿父說:「武王已經死了,成王年幼,周公被懷疑,這樣天下要亂了,請舉事(叛周)。」周公被封到奄,長子伯禽就封,建立魯國(今山東曲阜)。分給伯禽殷民六族:徐氏、條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這些也都是具有某種專長的手工藝氏族,作為魯公的奴隸。
薄姑等國也曾參與反周,師尚父——姜太公原被封為齊侯,都營丘(今山東臨溜北)。太公是位智勇雙全的將領。武王伐紂時他率先沖入敵陣,這次周公東征,他又立下大功,封地相當大。周公讓召公封給太公的土地是「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同時還具有專征專伐的特權,「五侯九伯,實得征之。」營丘附近還有許多小國,太公就封時東夷族萊人就和他爭地。齊國先後滅掉這些小國,而成為東方大國。
周的同姓召公爽被封到燕,召公長子在平叛之後才就封,建都於薊(今北京一帶)。燕是周王朝東北方的屏障。它的設立可以切斷殷商舊族和他的北方同姓孤竹國的聯繫,又可以和松花江、黑龍江、遼河一帶的肅慎族靠近。肅慎原是周的遠方屬國。近年北京和遼南都發現不少商、周銅器。證實周初的燕確實統治北方廣大領土。
周武王伐紂,微子手持祭器來到軍門,脫去上衣,露出臂膀,反縛著雙手,跪著前行,向武王投降。武王親自給他解了綁,仍然讓他管理當初的封國。三監之亂,微子沒有參加。周公平叛之後命他代表殷人後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立國於宋(今河南商丘)。後來宋成為有名的大國。宋的西面有姒姓杞國(今河南杞縣),西南有媯姓的陳(今河南淮陽),北面還有一些小國。宋處在諸國包圍之中。
除去上述國家之外,周公還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國和異姓國。據《苟子·爪效》記載,周公「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良說:「周公弟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管、蔡、成、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可見周公封的大大小小的國家,數不在少。
武王克商只是打擊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直到周公東徵才掃清了它的外圍勢力。三年的東征滅國儘管有五十個左右,而佔領地的鞏固和擴大還是在分封同姓之後。東征以後,周人再也不是西方的「小邦周」,而成為東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遼東的泱泱大國了。
周公東徵象疾風驟雨席捲了大河下游,攪動了原有民族部落的格局。徐國一部分逃到江南(今江西);一部分東夷被趕到淮河流域;嬴姓西遷;楚國逃到丹水流域。這造成了民族大遷徙大融合。
東征的戰鬥是殘酷而激烈的,《詩經·豳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斯。周公東征,四國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將。」戰士們跟著周公東征,斧子砍出了缺口,縱使飽經戰鬥的苦楚,能夠生還是很幸運的了。東征的戰士思念家鄉,一旦解甲歸田,心中充滿了種種遐想,《詩經·豳風·東山》,就是這種心理的生動寫照。再也不是內外交困,戰鬥之前的那種「風雨所飄搖,予唯音噍噍」的局面了。
建都洛邑後,周公旦開始實行封邦建國的方針。他先後建置71個封國,把武王15個兄弟和16個功臣,封到封國去做諸侯,以作為捍衛王室的屏藩。另外在封國內普遍推行井田制,將土地統一規劃,鞏固和加強了周王朝的經濟基礎。
5、營建洛邑 制禮作樂
東方遼闊疆域的開拓,要求統治重心的東移。周公東征班師之後,便著手營建東都洛邑。建城的主要勞力是「殷頑民」,即殷人當中的上層分子。「頑民」西遷,一則使他們脫離了原來住地,失去了社會影響;二則集中起來,便於看管。為了看管殷頑民,周公曾經派了八師兵力駐守。
東都洛邑位於伊水和洛水流經的伊洛盆地中心,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南望龍門山,北倚邙山,群山環抱,地勢險要。伊、洛、湛、澗四小匯流其間。東有虎牢關,西有函谷關,據東西交通的咽喉要道。順大河而下,可達殷人故地。順洛水,可達齊、魯。南有汝、潁二水,可達徐夷、淮夷。伊、洛盆地確實是定都的好地方。
周公稱王的第五年(前1020年),正式營建洛邑。三月初五,召公先來到洛邑,經過占卜,把城址確定在澗水和洛水的交匯處,並進而規劃城廓、宗廟、朝、市的具體位置,五月十一日規劃成功。第二天,周公來到洛邑,全面視察了新邑規劃,重新占卜。卜兆表明湛水西和湛水東,洛水之濱營建新都大吉。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建成。城方一千七百二十丈,外城方七十里。城內宮殿富麗堂皇,新都叫「新邑』』或「新洛邑」;因此地原有鄂邑,北有郟山,故又稱「郟郫」。新都為周王所居,又叫「王城」。新邑東郊,湛水以東殷民住地叫「成周」,意思是成就周道。原來的鎬京就稱作「宗周」了。
東都洛邑建成之後,周公召集天下諸侯舉行盛大慶典。在這裡正式冊封天下諸侯,並且宣布各種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謂「制禮作樂」。
為了鞏固周的統治,周公先後發布了各種文告,從這裡可以窺見周公總結夏殷的統治經驗,制定下來的各種政策。周公曾先後給衛康叔《康誥》、《酒誥》、《梓材》三篇文告。
《康誥》的目的是安定殷民,全篇內容不外是「明德慎罰」。周文王因為「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才有天下。殷代「先哲王」也是安民,保民。「明德」的具體內容之一就是「保殷民」。「慎罰」,是依法行事,其中包括殷法的合理成分。刑罰不可濫用,有的案情要考慮五、六天,十來天,才能判定。至於殺人越貨,「不孝不友」的,要「刑茲無赦」。文告中反覆強調「康民」、「保民」、「裕民」、「庶民」。告誡康叔要勤勉從事,不可貪圖安逸。「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能「明德慎罰」才有天命。「明德慎罰』』也不是一切照舊,而是參酌殷法,推行周法,使殷人「作新民」。
《酒誥》是針對殷民飲酒成風而發的。釀酒要用去大量糧食,這種飲酒風習在以農業起家的周人看來,簡直無法容忍。周公並非完全禁酒,在有祭祀慶典的時候還是可以喝一點。群飲是不行的,不可放過,要通統捉來「以歸於周」,「予其殺」。「予其殺」是我將要殺,未必殺。所以「歸於周」,是不要給殷人以象「小子封刑人殺人」的印象。這同「保民」、「安民」是一致的。應該引導殷民去「藝黍稷」即種莊稼,也可「肇牽牛,遠服賈」,去經商養父母。殷代先王,從成湯至帝乙都不敢「自暇自逸」,更何況敢聚會飲酒了。至於工匠飲酒,另當別論,不要殺,姑且先進行教育。在政策上區別對待是十分鮮明的。
《梓材》也還是提倡「明德」,反對「後王殺人」。至於民人之間,也不要相殘害,相虐待,乃「至於敬寡,至於屬婦,合由以容」。上上下下不虐殺而「敬寡」,而「合由以容」,自然會出現安定的局面。這種局面的形成不是輕易可以得到的,要象農民那樣勤除草,整地,惰整田界水溝;象維修居處那樣,勤修垣牆,壁上塗泥,頂上蓋草;又如同匠人治器,勤事修斯,再塗上黑漆和紅漆。總之,勤用明德、保民,才能「萬年惟(為)王」。
三篇貫穿一個基本思想是安定殷民,不給殷民一個虐殺的形象,處罰要慎重,要依法從事。至於改造陋習——酗酒,一是限制,二是引導,三是區別對待。做為統治者,要勤勉從事。
《康誥》、《酒誥》、《梓材》是周公對被征服地區的政治方略,而《多士》是對待遷到洛邑的殷頑民的政策。洛邑建成之後,這批建城的殷頑民如何發落。自是擺在日程上的問題。《多士》是周公向殷頑民發布的文告。全文分作兩大段。第一段是攻心,讓殷頑民服從周人統治。理由是你們這些殷士不好,上天把大命給了我小「邦周」,決不是我「敢弋殷命」、「敢求位」。這如同你先祖成湯取代不道的夏桀一樣,也是「上帝不保」夏桀。我現在把你們從「天(大)邑商」遷到西土,不要怨我,我是矜憐你們的,這也是天命所在。第二段內容是宣布給以生活出路,讓他們就地安居,有你們的田地,有你們的住宅,「爾乃尚有爾土,爾乃尚寧干止。」如果你們能順從聽命,有德,還被任用。上天會可憐你們,否則,你們不但會失去土地,而且我還會把上天的處罰加在你們身上。
對俘虜進行攻心戰術,使之自食其力,恩威並施。這是一整套改造政策。周公反覆申明的「天命」不是他的創造,而是從遠古繼承下來的。《墨子·兼愛下》引《禹誓》:「用天之罰」,是禹征三苗時發表的誓詞。湯在征服夏桀時誓師詞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天」已經不是單純反映自然力量的神,天神已經干預人間事務。周公在《牧誓》中也提到「恭行天之罰」。對敵人多講天命的周公,對「天」的觀念已經有所發展。「天命」是否轉移,怎樣才能保住「天命」,取決於有沒有「德」,桀紂失掉天命是因為失「德」,周人要保住「天命」則必須有「德」,因此周公在教導周人時就多講「明德」。「天命」變成可以保持和爭取的了。人不再是盲目地服從「天命」,而有了主觀努力的可能了,這是積極的。天子是天的代理人,一方面他具有無上的權威,但不是無條件的,他必須有「德」,不然天命就要轉移,因而君主、天子不可以為所欲為的,是有條件、受約束的。紂在滅亡前夕還說「我不是有命在天乎?」周公的思想比他,比殷人要大大前進一步。保住天命的條件之一是「保民」,民的狀況不能不成為君主認真考慮的問題。
參與建新都的除去殷遺之外,還有「侯,甸、男、邦、伯」,這些多是殷的舊有屬國。東都建成,周公除去對殷頑民訓誡之外,還對這些「多方」訓誡。《多士》強調天革殷命,《多方》則突出殷代夏,周革殷,是由於「不肯戚言於民」、「不克明保享於民」,於是成湯用「爾多方簡代夏作民主。」周「克堪用德」,天才讓周「簡畀殷命,尹爾多方」。對「多方』』則反覆強調「保民」。針對「多方」懷念舊殷,不愛周邦,一方面讓他們有田宅;另一方面,如果不聽周的號令,則「我乃其大罰殛之」。假如內部和睦,努力種田,「克勤乃事」,天要矜憐你們,我有周還要大大地賞賜。有德者,還可以在王廷作官。為期五年為善,你們仍可以回到本土。
周公在掃平叛亂,營建成周之後的問題是,周王朝的長治久安的謀劃,也就是「制禮作樂」。這在周公稱王的第六年。「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方面。
禮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尊卑貴賤的區分,即宗法制,進一步講是繼承製的確立。由於沒有嚴密的繼承製,周公固然可以稱「咸王」,管、蔡也可以因爭王位而背叛王室。小邦周不能不考慮大邦殷的經驗教訓,何況周公對夏殷歷史是了如指掌的。殷代從先妣特祭和兄終弟及的人數有限看,是分了嫡庶的,是子以母貴的。殷是傳弟和傳子的並存,曾導致了「九世之亂」。傳弟終究還要傳子,這本來是生物的規律。傳子和傳弟有傳長、傳幼和傳賢的矛盾。傳弟更有個傳弟之子和傳兄之子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導致王室紛爭,王室紛爭又會導致王權衰落,國祚不久。殷代從康丁以後,歷經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紂),明顯地廢除了傳弟制而確立了傳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沒確立嫡長制,繼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歷。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卻以武王姬發為太子。自周公以後,歷「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傳子的,這不是偶然的,這種制度即嫡長子繼承製的確立應歸功於周公。嫡長子繼承製確立以後,只有嫡長子有繼承權,這樣就經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爭奪王位,起到穩定和鞏固統治階級秩序的作用。嫡長子繼承製是宗法制的核心內容。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結合起來,創立了一套完備的服務於奴隸制的上層建築。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諸侯對周天子說來是小宗。而這些諸侯在自己封國內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這樣組成一個寶塔形結構,它的頂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諸侯,目的之一是要組成這個以血緣紐帶結合起來的政權結構,它比殷代的聯盟形式前進了一大步。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對異姓諸侯則視為甥舅關係。血緣婚姻關係組成了周人的統治系統。到春秋戰國時代暴露了它的弱點,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當時的具體條件下,無疑形成了一種以華夏族為主體的層次分明的政權機構,一種遠較殷人的統治為進步的機構。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維護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諸侯卑的等級森嚴的禮法。這種禮法是隸屬關係的外在化。反過來,它又起到鞏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維護父權制,維護周天子S6統治,誰要是違反了禮儀、居室、服飾、用具等等的具體規定,便視為非禮、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則必以土地國有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極一時的時代,並非虛構。由此引申出來的「田裡不鬻」;土地不許買賣,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給姜太公以專征專伐的特權,那麼,「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時代或更早確立而為周公所法定下來的。為了加強中央王朝對地方的統治,冊封、巡狩、朝覲、貢納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總結前代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下來的。
為了進一步鞏固周朝政權,周公旦還「制禮作樂」,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維護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級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謚」制、「法」制、「嫡長子繼承」制和「樂」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和貴賤等級制。在殷商時,君位的繼承多半是兄終弟及,傳位不定。周公確立的嫡長子繼承製,即以血緣為紐帶,規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長子繼承。同時把其他庶子分封為諸侯卿大夫。他們與天子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小宗與大宗的關係。周公旦還制定子一系列嚴格的君臣、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的禮儀制度,以調整中央和地方、王侯與臣民的關係,加強中央政權的統治,這就是所謂的禮樂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秩序的社會。
周公旦攝政6年,當成王已經長大,他決定還政於成王。在還政前,周公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鑒,告誡成王要先知「稼穡之艱難」,不要縱情於聲色、安逸、遊玩和田獵。然後「還政成乏,北面就臣位」。周公旦退位後,把主要精力用於制禮作樂,繼續完善各種典章法規。年老病終前,他叮囑說:「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離開成王」。不久辭世。
周公旦是西周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其在東征過程中實施的團結內部、各個殲敵、軍事攻勢與政治爭取並舉的謀略,及先弱後強的作戰指導,均豐富和發展了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周公一職,歷代都是由姬旦世襲下來的。但到了考王時期,由考王的弟弟桓公接任周公一職,被封在河南成周。
讓位成王、有始有終:周公制禮作樂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稱王的第七年,周公把王位徹底交給了成王。《尚書·召誥、洛誥》中周公和成王的對話,大概是在舉行周公退位,成王視事的儀式上、史官記下的。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不避艱辛挺身而出,擔當起王的重任;當國家轉危為安,走上順利發展的時候,毅然讓出了王位,這種無畏無私的精神,始終被後代稱頌。但是,周公並沒有因退位而放手不管,成王固然對他挽留,而他也不斷向成王提出告誡,最有名的是《尚書·無逸》。
《無逸》,不要貪圖安逸,不錯,是周公告誡成王的,就是在今天讀起來,我們還覺得它是新鮮的。《無逸》開頭就講,知道種地務農的辛勞,才懂得「小人」——農民的隱情。父母辛勤務農,而他們的子弟不知道種地的艱辛,就會貪圖安逸乃至妄誕,甚至侮辱他的父母說:「老年人,什麼也不懂。」這種不孝的話在當時是決不許講的。《康誥》中還提到,對不孝不友的人要處以刑罰。作一個最高統治者要知道下邊的隱情疾苦,否則就會做出荒誕的事情來。周公接著舉了殷代名君中宗太戊、高宗武丁、商湯之孫祖甲,不是莊嚴威懼,勤自約束,「不敢荒寧」,就是久為小人,能保惠小民,不敢侮鰥寡,他們享國都能長久。爾後的殷王,生下來就安逸,不知道務農的辛勞,只是貪圖享樂,因而他們享國也都不長久。周公接下去又舉有周的太王、王季的謙抑謹畏,特別提到文王穿不好的衣服,自奉節儉,參加農業勞動,能「懷保小民,惠鮮鰥寡」,從早到過午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為的是團結萬民。他不敢盤桓逸樂遊獵,不索取分外的東西,因而享國也比較長久。周公告誡後代,不許放縱「於觀、於逸、於游、于田(田獵)」,不能寬容自己說:姑且現在享樂一下,不能象商紂那樣迷亂於酒。如果不聽,就會變亂先王正法,招致民人的怨恨詛咒。有人告訴說:「小人恨你、罵你。」要說自己有錯誤,深自省察,不許含怒,不許亂殺無辜,亂罰無罪。不然,相同的怨忿集中到你一個人身上,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周公所說的深入底層,關心民間疾苦,以「無逸」自警或用來教育後代是對的,但是「逸」與不「逸」往往受階級條件和生活環境所左右,存在決定意識,在沒有外界強大壓力的情況下,王室成員「生則逸」是必然的,由「逸」而失國也是必然的。
周公致政三年之後,在豐京養老,不久得了重病,死前說:「我死之後一定葬在成周,示意給天要臣服於成王。」死後葬於文王墓地畢,成王說;「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為臣。」
現代周公、千年恩來:黨外人士對周恩來總理的稱呼,始於抗戰時期,當時周總理在國統區工作,他的品格和才能,贏得了許多黨外人士和國民黨高層人物的尊敬,於是稱他為「周公」。解放後,陳叔通、張瀾、沈鈞儒、郭沫若、柳亞子、張治中等人仍經常這樣稱呼周總理,毛主席在1949年12月致柳亞子的信中也說過:「周公確有吐握之勞」以表示對總理的欽佩和讚賞。
2006.9.26.
推薦閱讀:
※非常了得的座右銘大全,勵志向上的語句
※座右銘 :陳予昂(唐)原文與譯文
※極強大的座右銘大全,加增信心的語句
※另類的座右銘,笑過後你會沉默
※【轉載】座右銘集錦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