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研究網 文史 選載 第一章 陳姓源流考(新考)
宗族譜系,是一個家族發源、生息、繁衍的歷史,是種族血脈傳遞信息的載體。尊宗敬祖,弘揚祖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自古以來,國有史,邑有志,族有譜,傳承不息。因此,研究姓氏文化,追溯種姓源流,對於承續民族血脈,增強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族徽圖騰,見《考略》)
陳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為我華夏古老姓氏之一。陳姓的血緣遠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鄭樵《通志·氏族略》載:「虞有二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賢君之後,世代封侯。夏初始封舜子商均於虞城(今商丘市虞城縣),夏後或斷或續,至殷湯封舜之苖裔虞遂的一支於陳地,以奉舜祀;因其親附殷商,周武王克商後改封,復求舜裔得媯滿,並以元女大姬賜婚,替代親商的虞遂大宗,繼續統治這塊領地。自媯滿受封陳侯及其子孫以國為氏,綿綿3000餘年;其間繁衍千枝萬派,不可勝記。但是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史籍和族譜僅留下具有時代特徵的少數幾派世系源流。
本章各派世系,是以《史記》為底本,參考《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以下簡稱《唐表》)和舊譜,對照《左傳》《世本》《竹書紀年》等書記載,進行辨析與考證。凡考證的內容皆以按語形式註明,最後擬一個新世系表,供參考。
陳國世系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這是《詩經·陳風》首篇《宛丘》的前兩句。翻開《陳風》,首先感到的是那濃郁的民俗情味。歷史上,陳國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今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土地肥美,人煙稠密,物產、文化均興盛。
自公元前11世紀(約前1046)周武王封媯滿為侯爵,到公元前479年被楚惠王兼并,共傳20世23君(此就《史記》與舊譜而言,其實不止這個數),謂之「陳國世系」,又稱「宛丘世系」,歷時568年。以下按《史記》所載,列出舊世系:
1胡公媯滿→2申公犀→3孝公突→4慎公圉戎→5幽公寧→6釐公孝→7武公靈→8平公燮→9文公圉→10桓公鮑→11宣公杵臼→12穆公款→13共公朔→14靈公平國→15成公午→16哀公弱→17悼太子偃師→18惠公吳→19懷公柳→20湣公越。
一世:胡公滿,舜帝之後。舜帝娶堯帝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夏封商均於虞城,之後時斷時續,歷經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戲等世。傳至遏父至周朝,為陶正,有功,武王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賜媯姓(是因虞舜昔居媯水之故),封之於陳,以備三恪。
胡公建都宛丘,勵精圖治:建宗廟,行周禮;修城池,御外患;奉舜祀,安民心;為後來陳國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卒後,謚胡。後之子孫以國為氏,胡公即為陳氏始祖。
按:
據
《史記》只雲「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未雲是大姬所生。而據《左傳》子產雲陳,「我周之自出」。杜預曰:「陳,周之出者。」所謂「我周之自出」,當為大姬所生,但子名不詳。
《唐表》稱「遏(閼)父為周陶正,武王妻以元女大姬,生滿,封之於陳」,此有悖於其它史書記載。最早記載這一史事的是《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昔虞閼父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賴其利器用也,與其神明之後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諸陳,以備三恪。」後《春秋大全·諸國興廢說》亦云:「陳,媯姓侯爵,三恪之國。出自帝舜之後,封於有虞。虞幕裔孫閼父為周武王陶正,能利器用,王賴之,以元女大姬下嫁其子滿而封諸陳,使奉虞帝祀,其地在太暤之墟,今陳縣是也。」 持同樣記載的還有《春秋左傳註疏·卷三十六》《五禮通考·卷二二五》以及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今以多史考《唐表》此處之誤。
媯滿的子孫,有以國為氏的姓陳,以謚為氏的姓胡,以名為氏的姓滿;之後還衍生出王、田、袁、陸、車、敬、邱、偃師、顓孫、孫等數十個姓氏,皆源於胡公。
二世:申公犀[xī],襲侯爵,是陳國第二
(申公卒後由弟皋羊繼位,是為陳國第三
三世:孝公突,繼叔父相公襲繼陳侯,為陳國第四
四世:慎公圉戎,繼位為第五
五世:幽公寧,周厲王二十五年丁未(前854)繼慎公而立,是為陳國第六
六世:釐公孝,周共和十一年庚午(前831)繼位,是為陳國第七
七世:武公靈,周宣王三十三年丙午(前795)繼釐公而立,是為陳國第八
八世:夷公說,周幽王二年(前780)繼武公而立,是為陳國第九
平公燮,武公靈次子。周幽王五年甲子(前777)繼兄夷公說而立,是為陳國第十
九世:文公圉,平公燮之子。東周平王十七年丁亥(前754)繼平公燮而立,是為陳國第十一
十世:桓公鮑,文公圉長子。周平王二十七年丁酉(前744),繼文公圉而立,是為陳國第十二
佗,文公圉次子,桓公鮑之弟,又名(或字)五父。桓公鮑三十八年(前707)有疾,佗奪位內訌,陳亂。佗殺太子免而自立,「立未逾年,無謚。」(司馬貞《史記索隱》)是年太子免弟躍、林、杵臼怨恨佗殺其兄,乃與蔡人以好女誘而殺之(按《穀梁傳》說,是因與蔡人爭禽被殺)。佗不稱謚,是因篡立之故,不得人心。當時國人以詩歌《墓門》來詛咒他。(見《詩經·陳風》)。
十一世:厲公躍、庄公林、宣公杵臼先後為侯。躍是桓公鮑之次子,「蔡氏所出」,太子免之弟,周桓王十四年乙亥(前706)立,是為陳國第十三
庄公林,繼躍而立,是為陳國第十四
宣公杵臼(《公羊傳》作處臼),桓公鮑幼子,庄公林胞弟。周莊王五年(前692),繼兄庄公而立,是為陳國第十五
按:關於厲公其人,《左傳》稱「厲公躍,生子完;佗即五父」。《春秋左傳正義》亦曰:「躍為厲公,《世本》文也。」而《史記》稱「佗為厲公,生子完;躍為利公」,實為太史公之誤。本書從《左傳》說,理由:一是《中國歷史紀年表》中無「利公」年號。二是《春秋公羊傳》及《左傳》及《世本》中有關佗、躍的卒年記載:「魯桓公六年(前706)秋八月壬午,大閱。蔡人殺陳佗」以及「桓公十二年(前700)八月壬辰,陳侯躍卒」,即躍在位7年病逝。
十二世:穆公款,宣公杵臼次子。周襄王五年(前647),繼宣公而立,是為陳國第十六
十三世:共公朔,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1),繼位而立,次年紀元,是為陳國第十七
十四世:靈公平國,周頃王六年(前613)繼父共公而立,為靈公,是陳國第十八
十五世:成公午,繼父靈公而立,是為陳國第十九
十六世:哀公弱。周靈王四年(前568),繼成公而立,是為陳國第二十
按:舊譜多從《史記》說,將悼太子偃師列為二人,即「長姬生悼太子師,少姬生偃」。今考悼太子偃師為一人,見《左傳》:「(昭公)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陳哀公元妃鄭姬,生悼太子偃師,二妃生公子留,下妃生公子勝。」另有陳氏分出偃師姓及其居住之地在今河南偃師縣為證。
十七世:悼太子偃師,哀公弱之長子,生子吳。哀公三十五年三月,偃師被害後謚悼,稱悼太子。四月陳派使者赴楚報喪及新君留為招所立(因篡位,無謚)。楚靈王聞陳亂,殺陳使者,派公子棄疾率師奉陳故太子偃師之子吳討之。
十八世:惠公吳。惠公吳在陳國被楚滅五年後於周景王十六年復國,是為陳國第二十一
十九世:懷公柳,周敬王十五年(前505),繼父惠公而立,是為陳國第二十二
二十世:湣公越,懷公柳之子。周敬王十九年(前501),因懷公為吳扣留,乃立其子越,是為湣公(《左傳》作閔),陳國第二十三
按 語
《四庫全書·史纂通要》卷五:「陳,自周武王元年胡公滿受封至湣公越二十四君,合六百四十五年而亡。」按此推算,媯滿建國於公元前1124年,這與現代研究《夏商周年表》所確定的時間不符。周武王伐紂建立周王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是年周武王大
再就歷史時空而言,從胡公至幽公這段世系,存在時間與世次不合的問題。陳完是胡公十世孫,為《唐表》說,即「九世孫厲公他(佗)生敬仲完」。《唐表》既然採信了《史記》陳完為陳佗之子一說,而又不同於《史記》中的世次,在《史記》中,陳完為胡公十一世孫。而查《左傳》,陳完為厲公陳躍之子,生於公元前705年,是胡公十二世孫。但是,班固《漢書》卷九十八《元後傳》第六十八《自本》卻載:「至周武王封舜後媯滿於陳,是為胡公,十三世生完。完字敬仲,奔齊,齊桓公以為卿,姓田氏。」在這裡,陳完成了胡公的第十四世孫。
共和元年(前841),正值陳幽公寧即位十四年。從公元前1046年封胡公為陳侯,至公元前841年歷時205年下傳四代,平均每代間隔約51年,這可能嗎?因此,這裡應該參考班固《漢書》的記載。當歷史進入周共和後,各國都設置史官書記,在幽公以前的歷史,只能靠記憶或傳說來追記,難免錯漏。查與胡公同時的幾國,所傳
考證後的新世系:1世胡公媯滿→2世(?)→3世(?)→4世申公犀羊→5世孝公突→6世慎公圉戎→7世幽公寧→8世釐公孝→9世武公靈→10世平公燮→11世文公圉→12世桓公鮑→13世宣公杵臼(厲公躍、庄公林)→14世穆公款、陳完→15世共公朔→16世靈公平國→17世成公午→18世哀公弱→19世悼太子偃師→20世惠公吳→21世懷公柳→22世湣公越。
以上限於王室嫡繫世子傳承(下同),至於庶子旁出,則無法考究。陳完一支傳承,見田齊世系。陳胡公之前的世系,多譜從《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帝為黃帝的九世孫。又舊譜載胡公為舜帝之三十四世孫。由於年代遙遠,皆無從考證,即以此來保持傳統世系的統一性和一貫性吧。
上述為陳氏宛丘總世系,以《史記·陳杞世家》為主線,參考其他史籍而考證。以下就戶牖、瑕丘、田齊、潁川、南朝陳派,逐一考述。
陽武戶牖世系
1衍→2璉→3履輝→4周昌→5裔→6仲丕→7從善→8德紹→9述→10平→11原仁→12子遠→13澄→14與京→15考。
一世:陳衍(?—前435),陳國亡後,湣公越之子劍,避難於陽武縣戶牖鄉(今河南原陽東南,),改名衍,娶談氏,生子璉、玙。戰國周考王六年丙午(前435)卒。
二世:陳璉(一作輦),衍之長子,戰國初期人。譜說生於周考王二年壬寅(前439),娶程氏,生子履輝。其時陳完後人得政於齊,璉與弟玙皆仕齊為大夫。衍卒,璉回歸陽武戶牖,以奉祭祀。
玙娶方氏,留居齊地。(一說玙因居齊,思始祖胡公滿的謚號不忘,遂改為胡姓。錄此備考。)
三世:履輝,璉之子。生於周威烈王十三年戊辰(前413)。娶湯氏,生子周昌。時值七國強盛,戰爭不息,履輝處亂而不驚,置爵祿於度外。及父卒,辭仕回陽武以奉宗祀。齊贈大夫。(有譜將履輝分為二人。)
四世:周昌,履輝之子。娶汪氏,生子裔。周安王十五年甲午(前387,即齊康公十八年),田和、魏文侯於濁澤(今河南臨潁西北)會盟,求為諸侯。魏文侯代請於天子及其他諸侯,許之。次年,田和改元。周昌復仕齊為尹,三年民和事治。周顯王二十八年庚辰(前341)卒。
五世:裔,周昌之子。生於東周烈王七年壬子(前369)。娶丁氏,生子二,長伯丕,次仲丕。時值田齊甚盛,仕齊,政和事簡,民咸頌之。周赧王十六年壬戌(前299)卒。
六世:仲丕,裔之次子。生於東周顯王二十二年甲戌(前347)。娶花氏,生子從善、從吉。周赧王五十六年壬寅(前259)卒。
(伯丕,裔之長子,遷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娶范氏。生卒、子嗣未詳。)
七世:從善,仲丕長子。生於東周顯王四十七年(前322)。娶鄒氏(一說邵氏),生子德紹。從善與從吉皆仕秦,從善致政歸,仍居陽武戶牖。從吉留居秦地新會。
八世:德紹,從善之子。生於周赧王十二年(前303)。時周衰秦興,大戶降為皂隸,世族夷為編氓。德紹見列強混戰,潛隱陽武戶牖畎畝間,頤養天年。娶汪氏,生子述。
九世:述,德紹之子。生於周赧王三十二年戊寅(前283)。有識量,結納賢豪,除亂剪驕,人莫能犯。娶范氏,生子二,長伯,次平。秦始皇三年(前244)卒。
十世:平,述之次子,字孺子。秦漢時陽武縣戶牖鄉人。周赧王五十八年(前257)生。娶戶牖富人張負之孫女為妻,生子買、原仁。平,氣貌沖粹,少時家貧,但勤於治學,好黃老之術。秦二世元年(前209),陽城人陳勝、吳廣起義,平投奔魏王咎,為太僕。後因魏王咎不成事,離魏,從項羽入關,任都尉。項羽傲虐,不可與事,還官印,間道而逃,旋因故人魏無知推薦,歸劉邦。高祖三年(前204)任護軍中尉。楚漢戰爭中,建議劉邦用反間計,使項羽去謀士范增。又獻計以爵位、封地籠絡大將韓信,為劉邦採納。劉邦被匈奴圍於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平出計獻策,使劉邦脫險。所謂「六齣奇計,以定漢業」。西漢建立後,封戶牖侯,更封曲逆侯。惠帝六年(前189),拜左丞相。高後(呂雉)五年(前183),遷右丞相。但因呂氏專權,不治事。呂后死,與周勃定計,誅殺國舅呂產、呂祿等,迎立文帝。文帝元年(前179)八月,為丞相(自此只設一相)。文帝二年(前178)十月卒,享年80歲,謚獻侯,贈太子太傅。與夫人合葬陽武牛角山九皋村。(即今西安西南石井鎮曹家堡)。
伯,述之長子,平之兄。性極孝友,以耕稼為業,縱弟遊學。平事兄嫂如父母,但不事家務與農耕,嫂何氏怨之曰:「有叔如此,不如無。」伯不以理會,以全弟學。
十一世:原仁,平之次子。秦始皇十四年(前233)生。娶胡氏,生子二,子遠、子逸。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卒。
買,平之長子,承襲父爵。為人小心謹慎,故賜謚曰「恭」。生子恢。卒於文帝四年(前176)。
十二世:子遠(一名子達),原仁長子。生於漢高祖元年乙未(前206)(一說漢高祖四年生)。娶庄氏,生子澄。
子逸,原仁次子。生於漢高祖五年(前202)。從衛青伐胡有功,漢武帝拜驃騎將軍,鎮守右北平。娶吳氏,生子忠。
恢,買之子。承襲侯爵。繼承祖父大業,無所變更,法令科條,一歸簡約,故謚曰「簡」。娶庄氏,生子何,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卒。
十三世:澄,子遠之子。漢惠帝七年(前188)生。娶胡氏,生子二,長子與京,次子萬年。
忠,子逸之子,漢文帝時為上書僕射。余未詳。
何,恢之子。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承襲父簡侯爵。娶吳氏,生子掌。何不修正事,頗貪女色,掠人妻,因而獲罪,坐法被斬,時值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自此,漢丞相陳平的爵位傳到嫡長曾孫這一代即被削奪廢除了。
十四世:與京,澄之長子。西漢時期人。漢文帝十二年(前168)生。娶皮氏,生子考。宣帝時為員外郎。恂謹老成,長於謀略,有曲逆侯遺風。
萬年:澄之次子。字幼公。生於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娶朱氏,生子勝。萬年任郡吏為參軍,累官右扶風,遷太僕。性廉平,內行修,善事人。丙吉薦於宣帝,拜御史大夫。五鳳三年(前55),丞相丙吉卒時舉薦萬年代相,居位稱職。但外戚許、史用事,咸默不言,「若為泉壁難為庸庸」,此多福之譏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卒,享年85歲,謚曰「定」。葬陽武戶牖大塘下。
掌,何之子,為當時內官衛氏的親戚,欲謀續高祖陳平爵位之利,未獲帝王准。此後不詳,譜無載。
按:舊譜萬年生子勝,而正史則載萬年為沛郡相(今安徽濉溪縣西北)人也,生子咸,咸生三子,參、豐、欽。此處恐舊譜誤也。舊譜中陳掌為陳平之玄孫,實則曾孫,掌是何之弟,不是子。此乃家譜又誤也。陳掌娶衛子夫之二姊君少兒(霍去病生母)為妻。班固《漢書·張陳王周傳》載:「孝文二年,平薨,謚曰獻侯。傳子至曾孫何,坐略人妻棄市(即斬首)……其後曾孫陳掌以衛氏親戚貴,願得續封,然終不得也。」對此,《史記·陳丞相世家》亦載。
十五世:考,與京之子。生於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時英才輩出,賢豪迭起,漢元帝二年(前47),僕射石顯上疏複議先朝臣子功罪,收前將軍祿勛印綬皆免為庶民。考以父故不孝被收捕,家計因而為之一空。75歲時遷居山陽瑕丘(今山東兗州東北),是年卒。娶游氏(一說殷氏),生子湯。斯時,湯西行京都求官,富平侯張勃舉薦待遷官,父卒未歸,亦被收捕,不久獲釋。
勝,萬年之子。生於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娶胡氏,居戶牖以奉宗祀。余未詳。
按 語:
陽武戶牖世系,應含山陽瑕丘派,都是由陳國嫡系下傳,僅居地不同而已。戶牖派從湣公陳越之子陳衍在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失國後為避楚害,遷居陽武戶牖鄉起,至第十五世陳考卒於西漢元帝初元二年(前47),傳十五世,歷時431年世系史,歷來稱為陳國正統(嫡系)世系。這段世系是按舊譜來的,僅供參考。多聞闕疑,慎言其餘。確與史不符者,已在按語中注述。
山陽瑕丘世系
1湯→2馮→3咸→4會可→5珍→6嗣→7翔
一世:湯,字子公,考之子。西漢時期山陽瑕丘人。生於漢武帝延和三年(前90)(一說生於始元四年)。娶余氏,生子三,馮、勛、傳。湯少好讀書,博文通達,善屬文;及長,沉勇,大略多謀,善奇功。漢元帝二年(前47)(一說宣帝黃龍元年),西行京都求官,初官太官獻食丞,富平侯張勃與之交,高其能,薦之元帝,拜方外郎,常出使外國。元帝建昭三年(前36)冬,遷西域副校尉。時匈奴郅支單于奴役西域康居人民,殺漢使臣,攻略烏孫、大宛等,威脅漢朝。湯說服西域都護甘延壽,以矯制發兵至康居,襲擊匈奴,破郅支城,斬單于及閼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餘級。元帝竟寧元年(前33)四月,因功賜爵關內侯,食邑三百戶。成帝建始四年(前29)秋為從事郎。永始二年(前15)十一月,王商彈劾湯免為庶人,徙居敦煌。綏和二年(前7)四月,哀帝即位,秋,議郎耿育上書訟冤曰:「湯為聖漢揚威雪恥,卒以無罪老去,敦煌正當西域通道,令威名之臣旋踵及身,豈不痛哉!」次年,詔湯還京。卒於長安,後追謚破胡壯侯。
二世:馮,湯之長子。生於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娶何氏,生子咸、晟。馮為荊州刺史,民歌其德。平帝時,王莽秉政,元始二年(公元2年),詔封漢興以來大功臣之後周共等為列侯及關內侯,凡117人。以湯功大賞薄,追封破胡壯侯,馮襲爵為破胡侯,食祿二千石。馮之二弟勛為討敵侯(因馮、勛忠直奉公,屢拒匈奴,殊有父風)。至此,漢丞相陳平一脈又有爵位。馮之三弟傳,生於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娶周氏,生子臧。
三世:咸,字子康,馮之長子。生於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十八從父為郎官,官御史至尚書令,剛直敢言。王莽篡漢,嘆曰:「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吾可逝矣。」棄官不仕。遂令三子解組歸田。取其世瘦律令文書壁藏之,遵守漢家祖臘。始建國二年(10),王莽召為掌冠大夫,公謝病不起,閉門不出。娶
按:咸,實為陳萬年的第三子,與陳湯同時代人,多次賄賂陳湯,事載《漢書》卷六十六。另《後漢書》卷四十六亦載咸有「三子,參、豐、欽皆在位,乃悉令解官,父子相與歸鄉里,閉門不出,猶用漢家祖臘」(註:祖臘,祭名。祖,祭祀路神;臘,年終大祭),又「建武初,欽子躬為廷尉左監,早卒」,「躬生寵,明習家業,少為州郡吏,辟司徒鮑昱府」,「寵子忠」。然而在舊譜中則成了「陳萬年之從玄孫」,可見譜系混亂至極。
晟,馮之次子。西漢末新朝初期人。生於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一說生於前31年)。娶趙氏,生子會可。孺子劉嬰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代漢,建立新朝,在位8年被滅。晟承襲父爵,兢業自守,免於愆尤。
臧,傳之子。為尚書令。上嘗問之曰:「卿家仕宦,何以為先?」對曰:「以忠孝為先。」上重之。娶夏氏,生子遵。
四世:會可,晟之子。生於西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娶張氏,生子珍。會可仕縣令,政清刑簡,民愛如親。
五世:珍,會可之子,字常深。生於建武十四年(38),娶吳氏,生子嗣、顯。漢章帝章和二年戊子(88)(一說公元90年),拜司隸校尉,官至內史諫議大夫。時竇憲專政,刺史、太守、縣令多出其門,吏民均有賄賂。帝不能平,欲誅之。珍曰:「凡事不密,則害成,陛下耳目皆憲黨,願陛下熟思之」。帝曰:「然。」安帝延光二年(123)(一說延平六年)卒。
寵,字昭公,遵之子。章帝朝為尚書,歷守三郡,均有政績。時朝政尚嚴清,寵每奏宜改前世苛俗,帝納其言。為廷尉,多從寬厚,每議疑獄,引經據典。娶吳氏,生子忠。「殤帝延平元年(106)四月,司空陳寵薨。」張衡為之作《司空陳公誄》(見張文青著《張衡年譜》)。陳寵死後亦歸葬於家鄉,其墓在今湖溝鎮,俗稱「鳳凰古堆」。《宿州志》載:「漢司徒陳寵墓在陽城故址南。」
六世:嗣,字承忠,珍之長子。生於東漢明帝永平九年(66)(一說生於公元57年)。為人好學、強識,善騎射,任偏校。娶何氏,生子翔。
顯,珍之次子。仕江州通判,升吏部尚書。余不詳。
忠,字子明(《後漢書·郭陳列傳》載:「忠字伯始。」),寵之子。習法律,為人寬厚,三遷廷尉正,有譽聲。安帝時(107—113)宦戚擅權。忠危言正色,作縉紳先生論,諷上寵信之偏,言多直切,官終尚書令。娶吳氏,生子臨。
七世:翔,字子麟,嗣之子。漢召陵(今河南平輿縣北)人,東漢章帝元和二年(85)生。少知名,桓帝時舉孝廉,太尉周景辟舉高第,仕黃門御史中丞(即侍御史)。時正旦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翔奏冀侍貴不敬,請收案罪。時人奇之。累遷定襄(今山西到內蒙古清水河、卓資縣一帶)太守,征拜議郎。桓帝延熹九年(166)冬,黨錮之禍,與杜密、陳寔等二百餘人入獄。宦賢與翔結嫌,株連收捕,太尉陳蕃與竇武等上疏營救。次年六月,大赦釋放。卒於家,壽八十九。娶金氏,生子邃、宇,余不詳。
按:有譜說翔生寔,出繼引奇,為潁川始祖,殊不知引奇又為固始派。又有譜說寔兼祧嗣公後,承繼戶牖衍派。其兼來祧去的目的是要抹去陳軫這一支系,原因很簡單,因其祖上稱不上陳國正統派系,又加上戶牖系出了陳平、陳湯這樣的名人,很自然就靠上去。於是戶牖、潁川即合二為一,造成譜系混亂。
臨,字子然,忠之子。官蒼梧太守。曾有為父抱怨殺人者,入獄。臨知其無嗣,允其妻侍獄中,得舉一男,方執死刑。郡人歌曰:「
按 語
以上為舊譜中戶牖系山陽瑕丘派,傳七世,後不詳。也就是說,其後並於潁川世系,故不詳。其實,這段世系很混亂,難以考證。如陳寵,章帝朝建初年間(76—83)為尚書,卒後,後漢天文學家張衡(78—139)為其作《司空陳公誄》曰「敬仲初育,發繇卜筮,鳳飛觀國,流光末裔……」(詳見《藝文類聚》卷四十七)。由此可見,陳寵這一支人是為田齊陳完後,但不一定就屬於潁川派系。
田齊世系
田齊世系(即「陳齊世系」),自公元前672年陳完奔齊,到公元前221年齊王建被秦所亡,歷時452年,傳17代,《史記》稱「田齊」。
這裡所說的「17代」,與《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及舊譜所說不同,見後「按語」辯析。
一世:陳完,字仲,公元前705年生,陳國厲公躍之子。厲公躍卒後,因陳完年幼不得立,後做了陳國大夫。到了陳宣公時,宣公的寵妃生子款,深得寵愛,宣公欲立款為
按:陳完,名完字仲謚敬。「敬仲」,是謚和字連稱,最早出自《左傳》。由於《左傳》未言明連稱,導致太史公誤讀。
陳完入齊時34歲,在此之前,陳國大夫懿氏想把女兒嫁給陳完,事先佔卜一卦,卦兆說:「鳳皇於蜚(蜚,古同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而《史記》卻誤「懿氏」為齊國的「懿仲」。清人梁玉繩在《史記志疑卷二十四·田完世家》中亦按:「懿氏,乃陳大夫,非齊也。」
二世:穉[zhì],字孟夷,敬仲完之子。生子湣,字孟庄。
三世:湣,字孟庄,孟夷之子。生子文子須無。文子須無仕齊莊公。(註:齊有兩庄公,此為後一庄公,在位時間為公元前553~前548年)
四世:文子須無,孟庄之子。歷仕靈、庄、景三朝,開始進入齊國權力中心,是主導齊國陳氏發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德治家,以道義立朝,抵制靈公廢嫡立庶,擁戴崔杼立庄公;勸諫崔杼勿納棠公之妻;崔杼弒庄公,則恥於為伍而避居境外。所以孔子在評價陳文子這一行為時,說他「清矣」。在齊國公族權利博弈中,他為陳氏家族保存了實力。襄公二十七年(前546)參與籌備弭兵大會。次年參與逐滅慶封氏的鬥爭。生子桓子無宇。
按:文子須無,名文,字須無。「子」,是古代對有地位人的尊稱。從《史記》對齊國陳氏改變稱呼來分析,陳氏在齊國發展可分三個階段:自陳完入齊至孟庄,為初創積累期,這一時期首要任務是扎穩腳跟,經過三代人的努力,到了陳文子開始嶄露頭角。從文子須無到莊子白,一連七代人,尊稱「子」,為發展崛起期,成為齊國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再從太公陳和到齊王建均呼「公或王」,是陳氏統治齊國時期。其實,自成子陳恆始,一連幾代人名義雖為相,但實際已掌控了齊國政權,並逐步邁向替代姜齊之終極目標。
五世:桓子無宇,文子須無之子,勇謀兼備。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即受命滅萊,而後亦得庄公寵信。齊景公三年(前545)十月,與父親文子一同參加太廟政變,起到重要作用。在清除慶封集團後,成為齊景公重臣。魯昭公十年(前532),在驅逐欒、高二氏勝利後,同鮑氏瓜分了欒、高家產。後在上大夫晏嬰的建議下,將所得財產全部捐獻王室,自請隱退莒地,從而更加得到齊景公的信賴,於是賞賜他高唐(今山東省高唐縣東三十五里)作為封邑。高唐是齊國通向西部各諸侯國的前哨,是齊國重要的戰略要地。掌握這一要塞,表明陳氏家族在齊國的發展達到了關鍵期。《左傳》「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自陳完入齊開始,五代子孫正是桓子無宇。無宇生武子開。(按:武子開與釐子乞實為父子,非兄弟。見下按語)
六世:武子開,字子彊,桓子無宇之子。其活動期間大致在魯昭公十年(前532年)之後及魯哀公四年(前491)之前。《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還記載陳武子生得白面大口,鬚眉濃黑。齊魯炊鼻之戰,手部中箭,箭弓墜地,還破口大罵,魯陣無人敢敵,勇武有父風。生子乞,即「僖子」。
七世:釐子乞(《左傳》作「僖子」),武子開之子。約公元前(491~481)年在位。齊景公晚年封為大夫。釐子乞繼其先祖之德,向百姓征賦稅以小斗收進,大斗放貸,深得民心,由是家族益盛。晏嬰曾經出使晉國並私下對叔向說:「齊國之政,卒歸於田氏矣。」景公廢長立幼,以荼為太子,高昭子、國惠子輔之,引起大夫們的非議。魯哀公六年(前489),晏孺子即位,陽生奔魯。是年六月,為立長君以安社稷,釐子乞聯合了鮑牧及諸大夫領兵攻入公宮,國氏、高氏措手不及,被聯軍打敗出逃。七月,釐子乞暗中迎回陽生。冬十月,暗送陽生於宮中,丁卯,裹挾鮑牧立陽生為
按:魯哀公十一年,《左傳》載有「陳僖子謂其弟書」一事,非《史記·世家》言齊悼公「四年,田乞卒」。
八世:成子常(一作「恆」),釐子乞之子。公元前(481~456)年在位。公元前481年繼承釐子乞相位,與闞止共掌朝廷大權。當得知闞止對其「親信」陳豹言:「盡逐陳氏,立女(古同「汝」),若何?」 在這次衝突中闞止(即子我)被殺、簡公遇難。為安定齊國,成子常另立簡公弟驁即位是為齊平公,自己獨攬朝廷大權。簡公被殺,成子常懼怕諸侯聯合起來反對,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對外歸還魯、衛土地;西同晉、韓、魏、趙訂約;南與吳、越通使臣。對內減負惠民,民安心;修功行賞,國安定。繼續實施厚貸薄收之法,齊民歸心。時齊人為之歌曰:「嫗乎采芑,歸乎田成子!」成子生男百餘人。卒後謚「成」。成者,成功也。到了成子常,基本掌控了齊國大權,應驗了「八世之後,莫之與京」的卦兆。
按:1、成子田常,文物《陳向陶釜》作「陳向」,《左傳》及《論語》作陳恆、陳成子;《史記》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作田常,亦稱田成子。2、「鮑牧殺悼公」,為太史公誤,本是悼公殺鮑牧。3、厚貸薄收,非始於釐子,在桓子無宇時晏嬰曾論及此事,已成代齊之勢。4、按《史記》「索隱」引鮑昱雲「陳成子有數十婦,生男百餘人」。然譙允南按《春秋》說:陳恆為人,雖志大負殺君之名,至於行事亦修整,故能自保,固非苟為禽獸之行。《史記》所謂「後宮不禁,非實也」。
九世:襄子盤(《系本》作「班」),成子常之子。約公元前(455~?)年在位,輔佐齊宣公。齊宣公時,晉國的韓、趙、魏三家殺死知伯,瓜分了晉國知伯的領地,史稱「三晉殺知伯」。襄子執政時,「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把權利滲入齊國基層。對外,加強與韓、趙、魏的關係,「與三晉通使」。卒後,其子莊子白接替相位。
十世:莊子白(《系本》作「伯」),襄子盤之子。約公元前(?~411)年在相位。此時,陳氏在齊國已經牢牢站穩了腳跟,開始對外政策由防禦型轉向進攻型。先後伐晉、伐魯,擴大齊國疆域。齊宣公四十五年,莊子白卒。
按: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宣公四十五年,田莊子卒,子太公和立」。而《史記》司馬貞索隱引《竹書紀年》載:「齊宣公十五年,田莊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方詩銘、王修齡校注《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引雷學淇《考訂竹書紀年》卷五論「齊宣公十五年」實為「齊宣公四十五年」,此與《史記》同,從之。
莊子白卒於齊宣公四十五年(公元前411),接替相位的是悼子,而不是太公和。公元前(410~405)年悼子在位;繼位次年改元,在位前後六年,卒於齊宣公五十二年(前405)。關於悼子,《史記》漏記了。
十一世:齊太公和,生年不詳。齊宣公五十二年(前405)繼承悼子相位,次年改元。康公貸在位十四年,因沉溺酒色,不理政事,故太公和遷康公于海濱,僅一城食邑,奉祀祖先。康公十八年(前387),太公和與魏文侯會濁澤,求為諸侯。魏文侯使臣告知周天子和各國諸侯,請立齊相陳和為諸侯,周天子准命。康公十九年(前386),太公和正式成為齊侯,列名於周室,改紀元年,二年去世。接替侯位的是齊侯剡。(按:實際上,康公十四年太公和已自立為齊侯,僅未走冊封程序而已。)
按:《史記》雲「齊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這句有誤。《春秋後傳》說「田午弒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齊,是為桓侯」。可見在齊康公二十一年(前384)繼位及次年改元的是齊侯剡,而非齊桓公午。十年後(前375),陳午殺陳剡奪位。陳剡在位十年,因陳午篡奪的緣故,後來齊國抹滅了這一紀錄,導致《史記》失記。那麼陳剡與陳午究竟是什麼關係呢?是兄弟,還是叔侄?按吳式芬《攟古錄金文·陳侯午鎛》:「唯十又四年,陳侯午以群諸侯獻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鎛。」翁祖庚云:「以此銘考之,所稱孝大妃,即太公和之妃。」以此為證,陳和與陳午是為父子關係。齊康公五年(前400)陳午生,齊康公二十年太公和卒,陳午16歲,不立的原因可能是因「和之妃」庶出。因而繼和公位的是齊侯剡,在位十年 ,被陳午殺。由此,陳午與陳剡為兄弟關係,不影響本書的田齊世次。
有人說悼子為莊子白之長子,在位六年早卒,因其子剡年幼,乃立和,和卒,又因桓公午年輕而立剡。十年後「田午弒田侯(剡)及其孺子喜而兼齊」,剡之長子出逃在外。這個推測雖合理性,但要找到史據卻很難。錄之備考。
(「陳侯午簋」圖片,見《考略》)
十二世:桓公午,太公和之子,公元前375年繼齊侯剡位,次年改元。桓公五年,齊國利用秦國、魏國進攻韓國之際,出兵燕國,佔領桑丘。六年救衛。公元前357年逝世,謚「桓」,享國18年。子威王因齊繼立。
十三世:威王因齊,桓公午之子,公元前378年生。生之前一年,齊康公去世,無後,封地歸陳氏。因齊於公元前357年繼位,公元前320年卒,謚號「威」。
威王初即位三年不治,委政於卿大夫。如《滑稽列傳》載淳于髠說威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得賢臣襄助,始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因齊初立,見吳越兩國俱稱王,不甘居下,也自稱「齊王」。即公元前334年,齊威王與魏惠王「徐州相王」,正式稱王。在威王時齊國得到很好治理。他精選郡守,加強邊防。使檀子守南城拒楚,田肹守高唐拒趙,黔夫守徐州拒燕。用種首為司寇以安境內;用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教兵習戰,以謀征伐。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2年,齊國出兵圍魏救趙,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桂陵戰役和馬陵戰役。兩次打敗了強大的魏國,稱雄諸侯。到了齊威王末年,齊國成為諸侯國中最強盛的國家。
十四世:宣王辟強(彊),威王因齊之子,謚號「宣」。宣王六年(前314),燕國發生內亂,他乘機發兵干涉。只50天就攻佔了燕國都城薊(今北京),幾乎滅亡了燕國。齊宣王八年(前312)齊宋攻魏,楚圍雍氏,秦敗屈丐。蘇代謂田軫曰:「臣願有謁於公,其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為福,不成亦為福……」田軫曰:「柰何使無東?……乘屈丐之獘,南割於楚,故地必盡得之矣。」是時,宣王見到西方秦國招攬賢士,得人而治,越來越強大的情勢使他也著意文化事業的發展。他說:「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戰國策·齊策》)他不惜耗費巨資招致天下各派文人學士來到齊國「稷下學宮」,使稷下學宮進入鼎盛。《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說:「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見於記載的著名人物有兒辯、告子、騶奭、宋鈃、尹文、彭蒙、季真等人;集儒家大成的荀卿,15歲就來齊國,是稷下學宮後期最有成就的一位導師,曾三為祭酒。稷下學宮集中了儒、墨、道、法、兵、刑、陰陽、農、雜各學派的學人,著書立說,開展學術研究,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十九年(前301),宣王卒,子湣王地立。
按:陳軫,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之一,他的事迹見於《戰國策》《史記》《韓非子》諸書,司馬遷還特地為他寫過一篇小傳,但語焉不詳。由於《戰國策》諸書載其事迹分歧錯亂,很難理出一個頭緒,所以近代學者研究甚少。隨著馬王堆帛書別本《戰國策》的出土,使陳軫的史跡露出一線端倪,因而本書不惜筆墨研討。見後。《史記》中的田軫,在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中稱陳軫
十五世:湣王地(《系本》名遂),宣王辟彊之子。公元前301年即位,次年改元,雖在位只有18年,卻屢建驚世武功。齊湣王執政初期,國力強盛,兵力亦盛。湣王三年,
十六世:襄王法章,湣王地之子。湣王死後,法章改變姓名到莒太史敫家中做傭人,並私得太史之女鍾愛。公元前283年,莒人立法章為襄王,在莒5年。公元前279年,田單依靠即墨軍民並用火牛陣大敗燕軍,收復齊地,迎接襄王返回都城臨淄。襄王封田單為
十七世:齊王建,襄王法章之子。公元前(264~221)年在位,長達44年。在這44年間,前41年因為得到太
如史載:齊王建六年,秦攻趙,齊王不聽勸諫,未與諸侯合縱攻秦。秦軍在長平敗趙軍四十多萬。十六年(前249),秦滅周室。三十五年,秦滅韓。三十七年,秦滅趙。三十八年,燕國荊軻刺秦王未果。次年,秦軍破燕都,燕王逃遼東。再一年,秦滅魏。四十二年,秦滅楚。四十四年(前221),秦攻齊。齊王建聽從宰相後勝計,未戰而率軍降秦,秦國終於一統天下。秦虜建遷至共城,困餓而死。時齊人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抱怨田建不審時勢,聽信奸臣而亡國。
按 語
本節「田齊世系」是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及參考其它史籍而編輯的,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史記》「(桓子無宇)生武子開與釐子乞。……田乞卒,子常(恆)代立,是為田成子」的這一記載。
⑴ 既然桓子無宇「生武子開與釐子乞」,則武子開與釐子乞是兄弟,且武子開在前,釐子乞在後,顯然開的年歲長於乞。但後來為什麼長子開不繼其位,而由次子乞繼位呢? 對此,《史記》未作任何說明。
⑵ 考之《左傳》,桓子無宇活動的年代在魯襄公六年(前567)至魯昭公十年(前532);而禧子(即釐子)乞活動的年代是在魯哀公四年(前491)至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從公元前532年桓子無宇不在位,到公元前491年釐子乞繼父爵位,中間約有四十年的間隔無記載。這一時期正值宋國大夫向戌弭兵之後的相對和平時期。顯然,桓子無宇與釐子乞不是父子,在他們中間應該還隔著一代人。
⑶《春秋左傳註疏》卷八載敬仲完初婚時,其妻父懿氏占之卜辭曰:「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莫之與京。」前一句「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已應驗,按《史記》從敬仲到桓子無宇正是「五世其昌」。後一句是「八世之後,莫之與京」,是說到「成子始得政」。若據《史記》從敬仲完至成子田常,只有七世,比「八世」則少了一世。
⑷《漢書》卷九十八之《元後傳》載:「完字敬仲,奔齊,齊桓公以為卿,姓田氏。十一世田和有齊國,二世稱王。」若武子開與釐子乞為父子,則太公和正好為陳完第十一世孫。
⑸《左傳·庄公二十二年》杜預註:「成子,陳常也,敬仲八世孫。」而《史記》卻寫「成子常為敬仲七世孫」,兩說相差一世。
⑹ 更為直接的證據是金文考古:陳逆在《陳逆簠》中說是桓子陳無宇之裔孫,又在《陳逆簋》中說是陳純之裔孫(所謂裔孫,即遠代子孫,至少是三代以上可稱裔孫),則無宇、陳純無疑是上下代關係。無宇上代世系清晰,則陳純應為無宇子輩、庶出。因此,在陳純與陳逆中間隔一代,即陳逆為無宇四世孫。另外,《左傳》明確指出陳恆(成子常)與陳逆是兄弟,所以都是陳無宇四世孫。按其世次排列:五世無宇;六世開、純;七世乞;□?八世恆、逆……(見金文拓片陳逆簠和陳逆簋)
從以上六點分析可知,《史記》所述春秋齊國陳氏世系有誤。這條記載應更正為「(桓子無宇)生武子開,武子開生釐子乞」。把武子開與釐子乞改為父子,在桓子無宇與釐子乞中間增加武子開一代,這樣不但傳位次序合情合理,而且活動年限及世系代數都與《左傳》相符。
對於《史記》田齊世系的這則錯誤,《集解》《二索隱》《正義三家注》及日本漢學家瀧川資言(1865—1946)的《史記會注考證》均未發現,今特辨正。下列陳完嫡繫世系(僅限王室一脈):
1世陳完(即胡公十四世孫)→2稺→3湣→4文子須無→5桓子無宇→6武子開→7釐子乞→8成子常→9襄子盤→10莊子白→11太公和→12桓公午→13威王因齊→14宣王辟彊→15湣王地→16襄王法章→17齊王建。
此外,據《史記索隱》(唐·司馬貞)載:「而莊周及鬼谷子亦云『田成子殺
至於「莊子、鬼谷」之語,實為後世學子的假託之詞。莊周、鬼谷焉知後世之事?
關於「田齊世系」,有人建議改為「陳齊世系」。經考慮,既然載入《史記》,已成為人們習慣稱謂,不宜改動。至於「齊之陳氏」何時改稱「田氏」,另文討論。
潁川世系
齊王建兒女有多少,史書無確載。據說長子田桓,罵秦而死,其後以田為姓;次子田升,不忘王室之後,逃難中以王為姓;三子田軫,恢復陳姓,遷徙潁川。本節按《唐表》及部分舊譜來,只分析並指出其中存在問題。
從公元前221年秦並六國及至公元316年西晉亡,北方士族紛紛南遷,陳匡侍父隱居新豐湖不仕止,歷時約537年,稱之「潁川世系」,世系如下:
1軫→2嬰→3餘→4軌→5審→6安→7恆→8願→9齊→10源→11寔→12諶→13忠→14佐→15准→16→眕→17匡
一世:田軫,按《唐表》,田齊亡國,齊王建有三子,升、桓、軫。桓稱王氏。軫楚相,因徙潁川稱陳氏。生嬰,秦東陽令史。後世奉軫為潁川陳氏一世祖。
按:舊譜說田齊亡國後,升乃田氏。桓改王姓。軫複姓陳。而《中華姓氏通書·王姓》則載:「升後來生子名安…王莽便是他的後人,號元城王氏……齊王建次子田桓的後人也改姓王……從此齊王建一脈不復有田姓。」此說甚謬,與事實不符。
二世:陳嬰(約前250~前183),《唐表》作潁川侯陳軫之子,陳餘之父。故東陽縣(今安徽天長縣西北)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秦末農民起義時,東陽少年小伙們推首舉事,以自定東陽為將。後從屬項梁為楚柱國。四年,項羽死,率豫章、浙江都浙以屬漢。故漢高祖六年(前201)十二月封堂邑侯(堂邑縣屬臨淮郡),食祿六百戶。卒後謚安侯。子祿,孫午。陳午之女即孝武陳皇后,小名阿嬌。可《唐表》卻說「嬰生
三世:陳餘(約前246~前204),
按:《唐表》謂陳嬰、陳餘為父子,這與史不符。秦末陳嬰為東陽縣令史,時有東陽少年殺縣令推陳嬰為首,領導縣民約兩萬人參加項梁起義隊伍,後歸西漢,高祖劉邦六年(前201)封陳嬰為堂邑侯。卒後謚安侯。而《史記》謂
四世:陳軌,餘之子。余不詳。
五世:陳審,軌之子。余不詳。
六世:陳安,審之子。余不詳。
七世:陳恆,安之子。余不詳。
八世:陳願,恆之子。余不詳。
九世:陳齊,願之子。余不詳。
十世:陳源,齊之子。余不詳。
按:以上數代無顯事記載,僅存名而已,證明時值家族衰弱期,符合《後漢書·陳寔傳》載寔「出於單微、家貧」之語。《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雲陳寔是陳軫的十一世孫,而多譜卻將陳寔係為陳翔子,由此而引出潁川、戶牖合二為一之譜系。今當從史更正。以上為潁川嫡繫世系,按《唐表》直錄,詳見《新唐書》卷七一。
十一世:陳寔(104—187),字仲弓(一作仲躬),源之子,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陳軫十世孫。自幼家貧,後成為潁川陳氏德高望重人物。初為縣吏,做事任勞任怨,有志好學,受到縣令賞識,讓他去太學讀書。後來陳寔先後任郡督郵、功曹,深明大義,屈身伸道,「善則稱君,過則稱己」,其高尚的德行為遠近所嘆服。東漢桓帝元嘉元年(151)被司空黃瓊選任為聞喜縣長,後又改任太丘(在今河南永城)縣長。在地方任上,陳寔以德施治,愛護百姓,鄰縣甚至有不少人因此要遷居到他屬下的地方。後來沛國相違法賦斂,加重百姓負擔,陳寔無法阻止,便辭官歸里。
桓帝延熹九年(166)黨錮之禍起,受株連,餘人皆逃亡,他說:「吾不就獄,眾無所恃。」自請囚禁。黨禁解,大將軍何進、司徒袁傀招辟,皆辭不就。(見《後漢書·黨錮列傳》)陳寔在鄉里平心率物,為人寬厚,道德高尚。若有爭訟,輒求判正,譬喻曲折,退無怨者,皆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
娶鍾氏,又李氏、甘氏。生子六,紀、夔、洽、諶、信、光。惟紀、諶最賢,與其父號為「三君」。
按:潁川陳氏成為中華望族,天下陳氏共宗潁川陳寔為祖,不僅在陳姓氏族史上,即使在中華各姓的族史上,也是一奇觀。陳寔之所以被尊為潁川陳氏之祖,並為後來天下大多數陳氏子孫共同尊崇,其主要原因是他品德高尚,「兼資九德(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總修百行」。謚號「
十二世:陳諶,字季方,寔之四子,生於東漢順帝陽嘉元年(132)。與父及兄(元方)並著高名,時號「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時旌命,羔雁成群,當世者無不榮之。寔在論紀、諶兄弟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典故「難兄難弟」即出於此。曾有客問諶曰:「君家太丘有何功德而荷重名?」答曰:「
十三世:陳忠,字孝先,諶之子。州辟不就(一說為青州刺史)。娶葛氏、袁氏,生子三:佐、和、坦(和,為福建莆田、仙游譜所記載,史籍無載)。
十四世:陳佐,忠之長子。官後漢青州(今山東臨淄北)刺史。生子三,准、戴(戴,《唐表》無載)、征。
按:周必大《直秘閣陳公從古墓志銘》中有這樣的記述:「文范生諶,諶生忠,忠生佐,佐生伯眕,晉建興中渡江居曲阿新豐湖,即今鎮江府金壇縣也,故君為金壇人。碑文漏載「准」這一代。
十五世:陳准(?—301),字道基,佐之長子。三國時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娶丁氏,又唐氏,生子伯眕。三國歸晉後,准仕晉。西晉惠帝元康五年(295)拜中書令,後加光祿大夫。氐人齊萬年反,關中震蕩,准指斥趙王司馬倫、梁王司馬肜雍容驕貴,不勝軍事,薦舉周處、孟觀討平之。永康元年庚申(300),趙王倫廢殺皇后賈南風及其親黨,事後陳准以剪除賈黨有功封海陵公。淮南王司馬允討趙王倫,准暗中襄助,事敗,淮南王允被害。准遷任太尉,錄尚書事,改封廣陵元公。時准託疾辭位,不涉偽朝。次年(301)歿。為人慷慨,有大節,名重華夷,奸黨憚之。時咸謂有父風。
十六世:眕,准之子。仕晉光祿大夫,建興中欲渡江南下,後隱居曲阿新豐湖。生子匡。(此為舊譜之說)。
按:另有資料表明,永興元年(304),陳眕任左衛將軍,後胡族劉淵、石勒等勢力興起,天下大亂。懷帝永嘉五年(311),石勒先後攻陷新蔡、許昌,最後洛陽也被攻破,晉軍在胡族的進攻面前不堪一擊,陳眕也敗退江東。東晉立國後,在元帝、明帝間陳眕還歷任尚書、鎮東將軍、幽州刺史,都督幽平二州諸軍事。陳眕襲封廣陵公,死後謚凱。陳眕有弟陳匡、陳規。陳匡在惠帝元康時侍東宮,此說多合《晉書》之載。
十七世:陳匡,字良輔,眕之子。娶閔氏,生子二,赤松、世達。時晉室衰微,骨肉相殘,五胡亂華,中原土崩。匡因時斂志,侍父眕隱居不出,以終其身。(此為舊譜之說)。
按 語
按《唐表》:准生伯眕,伯眕生匡,匡生世達,為長城令。則准下多出伯眕一代。舊譜世系從《陳書·本紀》:寔玄孫准,為晉太尉。准生匡,匡生達,為長城令。而《魏書》裴註:「准孫逵,字林道,有譽江左,為西中郎將,追贈衛將軍。」這裡的「准孫逵」是裴松之按陳氏譜而來,中間空眕一代。又據《晉書·列傳第二十九》雲 :「永興初,左衛將軍陳眕……眕二弟匡、規自鄴赴王師,雲『鄴中皆已離散。』由是不甚設備。」這與《陳書·本紀》及裴注相吻合,眕與匡、規是兄弟,《唐表》卻誤為父子。另據梁代劉峻(463—522)注引《陳逵別傳》曰:「逵字林道,潁川許昌人。祖淮(應為準),太尉。父畛(應為眕),光祿大夫。逵少有干,以清敏立名。襲封廣陵公、黃門郎、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由此可知,陳逵為陳眕(即伯眕)之子而非陳匡之子,與陳達為堂兄弟。因此陳眕生陳逵,陳匡生陳達,這與漢末魏晉時期潁川陳氏譜系基本吻合:
陳恂
陳紀→ 陳群→ 陳泰
陳寔 陳溫(史載:恂薨,無嗣。弟溫紹封。)
陳坦(佐弟)
陳諶→ 陳忠 陳眕 → 陳逵(西中郎將)……陳茂先
陳凖 陳匡 → 陳達(長城令)……陳霸先
陳佐 陳規 (後不詳)
陳戴
陳征
以上世系按《唐表》和部分舊譜的記載,舛誤多,歧異大。
首先,「潁川侯」陳軫就不是齊王建之子,而是距齊王建百年之前的縱橫家陳軫,與張儀同為策士。考其生年,比張儀小,比蘇秦長。公元前312年,楚圍雍氏,楚敗屈丐。蘇秦謂陳軫曰:「臣願有謁於公,其為事甚完,使楚利公,成為福,不成亦為福……」(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及《戰國縱橫家書》二十二章)。在《史記·田齊世家》中,蘇秦作「蘇代」,陳軫稱「田軫」。馬王堆帛書亦載蘇秦自稱名而尊稱陳軫為「公」,可見蘇秦是陳軫的晚輩。蘇秦生卒年近來學者考為公元前337年至前284年之間,因而推陳軫約生於公元前354年左右,在齊威王因齊登位之初。威王,齊王建之高祖也。何以百年之前齊王建之子已相楚乎?這是一疑。
其次,陳軫之子名陳應,不是《唐表》中所說的東陽令史「陳嬰」。《戰國策·卷二十二·張儀欲窮陳軫》云:「張儀欲窮陳軫,令魏召而相之,來將圄之。將行,其子陳應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由於「應」、「嬰」同音,後來《唐表》誤陳軫子為陳嬰,又因陳嬰是秦末時期人,所以把陳軫誤接為齊王建之子。這是二疑。
再就齊王建在位44年無兵革,國人安享太平,且楚國比齊國先亡,其子不可能去相楚封侯。這是三疑。
至於餘父嬰及子軌是後人之聯繫世系,並非血緣傳承。清朝沈炳震云:「《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不言餘父嬰、祖軫,諸家之注亦無及之者。但云斬陳餘汦水上,不言有子軌。觀於軫為建子,則餘之祖父及子皆不足信矣。自軌而下無論也。」
潁川世系,舊譜歷來續在戶牖世系陳平位下,兩派合二為一,今當區分開。按時間推算,陳軫要為陳完的十三或十四代孫,但囿於漢書《元後傳》「自本」說「胡公十三世生完」以及南宋陳曄《
1完(胡公十四世孫)→……13軫→14應→15(?)→16囂→17餘(約生於公元前246年)→18(約公元前221年)→19(?)→20(?)→21軌→22審→23安→24恆→25願→26齊→27源→28寔→29諶→30忠→31佐→32准→33匡、眕
陳軫是齊人、完之裔孫,這一點毋庸置疑;從陳軫、田軫並用可知。按其事迹,大約生在公元前354年左右,為齊國宗室直系,而非王室嫡系。有人認為他是威王因齊的嫡裔與齊宣王同輩,如果是,陳軫在齊國的地位就非比一般,史籍怎能一絲不露呢?因而推為直系庶出,在成名之前鮮為人知。這在《戰國策·卷二十二·魏策一·張儀欲窮陳軫》中得到印證:「子果無之魏而見寡人也,請封子。」宣王辟彊稱陳軫謂「子」,如同今稱「先生」,說明兩者的關係不親密,相隔已遠。
又考慮陳囂是大梁人,約生於公元前280年左右,故推為陳餘之父。自陳完奔齊,到公元前221年田齊亡國,嫡系齊王建一脈與直系陳軫一脈所傳代數,基本相符。陳軌以下按《唐表》世系。詳見本書「潁川陳氏世系辯證」。
陳完生於公元前705年,陳寔生於公元104年,從陳完到陳寔共28代,代均間隔約30年,在正常傳代範圍內。陳軫約生於公元前354年,從完公至軫公平均每代間隔約29年,亦符合,上述推斷是合理的。
南朝陳世系
南朝陳世系,又稱長城世系,據《陳書》及《唐表》等書考訂如下。
1達→2康→3英→4公弼→5鼎→6高→7詠→8猛→9道臣→10文讚→11談先→12蒨、頊→13叔寶
一世:陳達(原名世達,因唐人諱「世」改),陳匡之子,字大義。西晉時期人。魏齊王(曹芳)正始八年丁卯(247)生。娶仲氏,生子康、於。時八王混戰,匈奴、羯起兵反晉,當黃河流域陷入大混亂之時,江南還是較安靜之地,中原士族紛紛渡江避難。晉懷帝永嘉元年(307)七月,以琅琊王司馬睿為鎮東將軍,都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駐建鄴(今南京)。建興四年(316),湣帝被俘,西晉亡。次年南方官僚與南逃士族擁立司馬睿為晉王,是為元帝,建都建康,史稱東晉。南遷時,陳達以丞相掾,歷太子洗馬,出任長城令(今浙江長興縣)。悅其山水,遂家下若里。嘗謂所親曰,「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吾子孫必鍾斯運」,後來果如所言。東晉成帝咸和四年(329)十月卒。
陳逵,字赤松,陳眕之子。少有才幹,為人文雅而有風采,以清純敏睿知名。東晉成帝咸康七年(341)為給事中黃門侍郎。穆帝永和五年(349)為西中郎將,領梁、淮南二郡太守。大將軍褚裒北伐,逵進據壽春。八年(352)中軍將軍殷浩再度北伐,進軍許昌、洛陽,陳逵擔任前鋒。有譽江左,時人比於謝安、謝弈。嘗與部下諸人至牛渚會,人慾共言折,逵以如意拄頰,望雞籠山嘆曰:「孫伯符志業不遂!」於是滿座的人都談不下去了。善行草,有羲、獻之風。襲封廣陵公,淮南太守,西中郎將,卒後追贈衛將軍。
按:《陳書》作「准生匡,匡生達,則達為準孫」;《元和姓纂》亦作「准孫達,晉長城令」;唯《唐表》「准生伯眕,伯眕生匡,匡生二子赤松、世達」,由此則達為準之曾孫,誤矣。舊譜還多誤逵為長城令,今參考諸史一併更正之。
二世:陳康,字永寧,逹之長子。東晉時期人,西晉武帝泰世三年(267)生。娶徐氏,又汪氏,生子二,英、雄。晉元帝初至江南,利用北方士族武裝力量和重用北方士人,穩固政權。因此,陳康繼為丞相掾,名聲昭然。
三世:陳英,字時亨,康之長子。西晉惠帝元康六年(296)生,娶歐陽氏,生子公弼。仕晉,為盱眙(今江蘇盱眙縣)太守,政聲洋溢。卒於官。
四世:陳公弼,字伯輔,英之長子,東晉元帝大興三年(320)生。仕晉,官至尚書郎。協修法制,揆明典章,江右偏隅,稍至小康。娶唐氏,生子鼎。安帝元興三年(404)七月卒。
五世:陳鼎,字元用,公弼之子,東晉穆帝永和元年(345)生。仕晉,官為步兵校尉。狀貌魁梧,議論英偉,才智俱優,時稱賢宰輔。娶劉氏,又高氏,生子三,安、定、寧。
按:《陳書·本紀》《唐表》俱雲鼎生高,官散騎侍郎。而舊譜在鼎之下有安(或桉)一代,說是生於東晉簡文帝咸安元年(371),南朝宋武帝時(420—422),拜散騎常侍。安生三子,高、太、洪。洪遷居江西新建。次子、幼子,舊譜有載,俱未詳。族譜言之鑿鑿,若「高」為「安」之子,則高為鼎之孫。錄此備考。
六世:陳高,鼎之長子,字世仲,南朝宋時人。東晉安帝隆安二年(398)生。為散騎侍郎。娶湛氏,生子詠(一作允)。
七世:陳詠,字可久,高之子,南朝宋時人。宋武帝永初三年(422)生。仕齊,任懷安令(一作淮安令)。勤於民事,桑麻布野,德政俱佳。卒於南朝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娶沈氏,生子二,猛,伯先。
八世:陳猛,字仲戒,詠之長子,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生。仕梁,任安城太守(今廣西賓陽東),一說為新安太守。據傳,有術士於徽州績溪修文鄉,見一吉地有王氣,後過吳,陳猛待之殊厚且多其德,遂獻其地,王氣歷三世。陳猛卒於南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引舟逆行新安江數百里葬於其地。今墓道堂封尚存,當地人稱「天子墓」。娶唐氏,又胡氏、馬氏,生子二,道臣、道卿。
伯先,詠之次子。官明城(今廣東佛山市)太守。娶趙氏,生子嶠。
九世:道臣(《唐表》作「道巨」,舊譜作「道臣」,從其弟「道卿」,當為「道臣」為是),字紹虞,諱夔,猛之長子。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生。仕梁,官至太常卿。娶陸氏,又於氏,生子文讚。墓葬長城下箬寺後,後尊為陵。
道卿,猛之次子;仕梁,官至太守。娶曹氏(一說宋氏),生子二,文輔、文英。後不詳。
十世:文讚(《陳書·高祖紀》作文瓚),字師錫,道臣之子。南齊高帝建元二年(480)生。娶湛氏,又魏氏、蔣氏,生子三,談先、霸先、休先。文讚終身不仕,家道趨貧。卒葬長城縣西北五里地。梁敬帝太平二年(557),陳霸先受梁禪,追封為景皇帝,廟號太祖,墓號瑞陵。
十一世:談先(按:《陳書·世祖九王傳》作「道譚」,因未避「道臣」之祖諱,恐誤),字興治,文讚長子。南齊東昏侯元年(499)生。娶丁氏,生子二,蒨(《唐表》作曇茜,茜同蒨)、頊(《唐表》作曇頊)。仕梁,官至東宮直閣將軍。葬長城縣西北五里地,後 墓號明陵。
陳霸先(503—559),字興國,小名法生,文讚次子。南朝陳創建者,公元557—559年在位。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503)生。霸先身長七尺五寸,少倜儻有大志,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多武藝,明達果斷,時人推服。太平元年(556)九月,任梁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揚州牧,晉封義興郡公。次年九月,為梁相國,封陳公;十月進封陳王;同月,迫梁敬帝蕭方智禪位自立,仍都建康,以姓為國號,史稱南朝陳,改元永定,降封梁敬帝為江陰王(後被害)。霸先在位三年,任賢使能,為政寬簡,使南方經濟稍有恢復,江南局勢漸趨穩定。永定三年(559)六月,病死於建康旋璣殿,葬萬安陵(今南京石馬沖)。謚武皇帝,廟號高祖。霸先娶章氏(一說配王氏),生子四,克、昌、立、權。其兄談先長子陳蒨繼位,即陳文帝。
陳休先,字興康,文讚之三子。梁文德主帥。後封昭傑王,改南康忠壯王。娶尤氏,又余氏、沈氏,生子五,曇朗、擬、袞、晃、炅。
十二世:陳蒨,字子華,談先長子。公元559—566年在位,為文帝,是陳朝第二位皇帝。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生。少時沉敏有識量,留意經史,武帝甚愛之,常稱為吾家英秀。太平二年(557),封臨川王,後即帝位七年,改元天嘉。在位期間,擊敗湖州刺史王琳與北齊永嘉王蕭庄聯軍,收復江、郢二州,又平定福建陳寶應等割據勢力,進一步穩定和鞏固陳朝政權。天康元年(566)卒,年四十五歲。葬永寧陵(今南京郊)。生有13男。長子伯宗,先封臨海王,後即帝位二年多被廢,史稱廢帝,是為南朝陳第三任皇帝。其餘俱封王,各鎮其地。
宣帝陳頊,字紹世,談先次子,陳文帝蒨之弟。公元569—582年在位,陳朝第四
十三世:叔寶(553—604),南朝陳第五
按 語
叔寶的親兄弟及從兄弟如廢帝伯宗諸人的事迹,本書從略。關於諸王事迹,見《陳書》與《南史》有關章節。
據以上考述,下列一個潁川陳氏新世系總表:
1胡公媯滿→2(?)→3(?)→4申公犀羊→5孝公突→6慎公圉戎→7幽公寧→8釐公孝→9武公靈→10世平公燮→11文公圉→12桓公鮑→13厲公躍→14完敬仲→……26潁川侯陳軫→27陳應→28(?)→29陳囂(約前275年)→30餘(約前246年)→31(約公元前221年)→32(?)→33(?)→34軌→35審→36安→37恆→38願→39齊→40源→41寔→42諶→43忠→44佐→45准→46匡、眕→47達→48康→49英→50公弼→51鼎→52高→53詠→54猛→55道臣→56文贊→57談先→58蒨、頊→59叔寶。
若按考證後的潁川新世系,從胡公至叔寶共計59代:即胡公到陳完為14代,到潁川侯陳軫為26代,到陳匡陳眕為46代,再傳到叔寶為59代。由於胡公沒有準確生卒年,就以陳完至叔寶來推算(自公元前705年至公元553年間隔45代),平均每代間隔約28年,符合生命傳代規律。
再從整體範圍來匡算,從公元前1046年胡公建國到禎明三年(589)南朝陳亡國,歷經1635年,平均每代間隔約28.2年。這個匡算也證明上述傳代世次的可行性。
總之,由於事遠年湮,加之秦焚楚炬之毀,潁川前期姓源史(主要是陳完至陳軫至太丘),幾乎喪失殆盡,後人在無法考證下只得「斷自太丘長始」,而太丘以上的世系多牽強附會,且又各執一詞。因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查閱諸多
史籍、墓誌、舊譜,正視問題,不迴避矛盾,寧有空缺,絕不牽強;以史為據,並運用時間這一標杆去考證時空,終於得出一個新世系表,以資後人繼續研究。
(以上內容以叔書為準)
推薦閱讀:
※《家鄉與故鄉》——(一)記憶中的故鄉
※【文史知識】二十世紀以來中國的六代知識分子
※一個詩人,三種七夕
※文史博覽:楹聯欣賞集錦二
※文史漫談:福善禍淫 報應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