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小時候的歌

小時候的歌

——童謠與兒歌

前幾天,靖姐發上來一組鼓樓地區衚衕風光的照片,我寫了一句評論「小三,小三,吃胡蘿蔔尖,拉紅屎,冒紅煙,一冒冒到鼓樓街,鼓樓街著火了。。。。。。」。這是啥意思呢?啥意思都沒有,就是念段童謠,你說鼓樓,我就反應到那兒了。

人老了話多就會惹後生們煩,可是小孩要是沒話,就會讓大人們憂。童謠對小孩有多重作用,首先他能讓小孩們磨練嘴皮子,這是培養孩子一生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沒有規範化的學前教育的時代童謠是有作用的,現在的家長們教孩子背唐詩也不過是童謠的應試文化版而已,其次童謠對孩子有人生教育作用。我記得一首童謠「小小子,坐門洞,哭著喊著要媳婦,要媳婦幹啥呀?點燈說話,吹燈作伴。」記事之後,經常可以看到鄰家的大媽隨手抱起坐在門洞里的比我小的小小子,一邊說著歌謠,一邊親著小小子,念完了還得揪揪那小子的雞雞。這是啟蒙式的性教育,聰明小子就去問他媽,「啥叫媳婦。」他媽就告訴他「我就是你爸的媳婦,我跟你爸作伴就有了你。」再次,童謠還能提振孩子們的好奇心,中國文化教育的精髓是格物致知,啥是格物呢?就是觀察事物研究事物,於是螞蟻,蝸牛等等小動物就成了小孩子們格物致知的對象,也就有了與之相應的童謠。曾經登過大雅之堂的蝸牛之歌是這樣的「水妞,水妞,先出那犄角,後出頭。你爹你媽給你買了燒羊肉。。。。。」

更多的童謠是與兒童遊戲伴生的,小時候常玩的「張三跑李四追」,「一碗不撈魚」女孩們的跳皮筋都有相應的歌謠。這些歌謠是口口相傳的民間文化,基本上沒有旋律,中國的傳統文化對兒童的教育是摧殘性的。教育的出發點是「存天理,滅人慾」根本沒有考慮過兒童成長期等等生理與心理的需求,你聽說過那家私塾教音樂的嗎?即便是舊式的音樂也只是在戲班子里才有傳承,不過那是下九流。

西學東漸,特別是五四之後,隨著西洋音樂進入中國,兒童教育是那個時代革命的最重要的標誌,科舉廢除了,小孩們進了新學堂,再後來又有了幼稚園,這才有了有旋律的兒歌,最初的兒歌大都是舶來品,至今仍然傳唱的《長城謠》即是其中的代表。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一首教會歌曲重新填詞而成,現今人們已把它視為本土原創了。另一首唱了好幾代人的兒歌《兩隻老虎》也是舶來品: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兩隻老虎兩隻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隻沒有眼睛一隻沒有尾巴

真奇怪真奇怪

我沒上過幼兒園,可很小就會唱。那是跟大孩子學的。六十年代電影《革命家庭》上映才知道它還有另一套歌詞,回家跟爸爸媽媽聊起,他們竟然情不自禁同聲唱起「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我為國民革命立功勞,立功勞」這是他們小時候的兒歌和革命歌曲,在他們六七歲的時候,他們正是唱著這支歌站在路邊歡迎北伐軍進入武昌城的。從民國時期開始兒歌就被賦予了教化兒童的社會責任。抗戰時期創作的《只怕不抵抗》是我們小學歌本里的一首歌。解放後,以這首歌的意境更創作有一首《學習解放軍》。至今這兩首歌仍然常常在幼兒園中響起。

共和國成立以後的十五六年間,是兒歌創作的黃金時代,在那個廣播時代,《小喇叭》,和《星星火炬》節目是兒歌傳播專業陣地,我至今還記得康英,彭其完兩位老師的名字,幾乎每個禮拜都有她們在教唱新兒歌。我們這一代人實在新兒歌熏陶下成長起的一代。新兒歌原本帶給我們的是清新,上進,單純,誠實的靈魂,但是成長以後的冷酷現實極大地扭曲了我們的心靈,醫治靈魂的良藥其實就是回歸童趣,勸您多聽點小時候的歌。

寫到這的時候我都腦子裡浮現了一個場景一群六十多歲老頭,老婆在一個大酒樓聚會,酒足飯飽之後桌子搬開,一人騎一把椅子,音樂響起活動開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小時候,從來不會孤單。*
小時候的男神!《奧特曼》系列人間體哪一個最有魅力?
如果小時候的你也這樣穿
這些人小時候你都認識,後來,你把他們都給忘了
烘焙圈子:漂亮好吃的虎皮蛋糕卷 ——小時候的味道真迷人~

TAG:小時候 | 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