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每天睡前給他們溫柔的5分鐘!

每天晚上睡覺前,媽媽都會把2歲的豆豆抱在懷裡,讓她翻頁兒(總共8頁),「兔兔蹦,兔兔跳……」媽媽都數不清給她讀過多少遍《兔寶寶》了,但是豆豆就是喜歡這個睡前故事。

德國兒童閱讀專家可絲登·波伊說,父母陪3歲前的孩子經常一起看書講故事,會帶給孩子力量——這力量會伴隨孩子一生。

這個時期的孩子,幾乎不用眼睛看書,而是用他全部的感官!小小孩喜歡坐在父母身上,聞父母身上的味道,喜歡聽父母讀書的聲音,喜歡伸出小指頭摸摸書上的小鴨子、小汽車,也喜歡爸爸媽媽在跟他翻書的空當咯吱他一下,開心地笑作一團。

傳遞給孩子美好感與安全感

3歲前的孩子,特別需要「原始信任感」。當孩子長大成人,經歷人生的風浪時,幼兒時培養起來的原始信任感會使孩子對生活、親情有一種基本的信任和樂觀態度,不易走極端。和孩子一起看書的氛圍,也會潛移默化地把信任感植入孩子的心裡。幼兒的皮膚是饑渴的,而一起翻看圖畫書的時候,父母和孩子的身體會自然而然地親密依偎,給孩子講的圖畫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父母讀書的聲音和平時說話相比,也更柔和。這一切,都能傳遞給孩子安全感和美好感。

和上學的孩子做睡前閱讀,也是促進孩子閱讀水平的好方法。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博士說:「睡前給孩子讀5~15分鐘的書,比你跟他說一天話都有效。」堅持給孩子讀睡前故事,你會發現孩子的辭彙量有明顯的增加,語言感覺也變得敏銳起來,孩子的想像力和知識量都會有所提升。

愛讀書是一個人終身的幸運。越早開始親子閱讀,孩子的語言發展就越早,而且會一生都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如果上學後孩子才開始接觸書籍,由於課本是以學習工具的嚴肅面孔出現,和考試聯繫在一起,孩子對書就會產生負面的情感反應。而在幼兒時期就常常和書愉快交流的孩子,也會對學習抱有積極輕鬆的心態。

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小小孩特別喜歡互動,這也是語言能力提高的過程。當豆豆媽讀到:「兔兔蹦、兔兔跳」時,豆豆總是指著書里的兔子說:「它蹦了!它跳了!」而且說得一次比一次清楚。媽媽每次都會鼓勵她:「豆豆說對了!你看兔兔跳得多遠呀!」

幼兒和老人有一個類似之處,生活需要規律和儀式感,所以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安排在固定時間。睡前是親子閱讀的最佳時間,親密溫馨的時光,會讓孩子安靜下來,帶著美好的感覺進入夢鄉。規律和儀式感還體現在,幼兒經常喜歡睡前父母給他們講同一個故事。教育專家小巫認為:重複性故事是輔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也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徑。「給孩子講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一個故事起碼要重複5~6遍,甚至可以一周講一個故事。重複的頻率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作相應調整,越小的孩子重複率應該越高。

成長中的孩子呼吸和心跳都不穩定,有規律的生活,重複性的講述,可以增進孩子呼吸與心跳的和諧,而只有當孩子調整好呼吸和心跳時,才能進行智性思考,也更容易接受故事內容的滋養。」

每天晚上9點是囡囡讀書和聽故事的時間。前15分鐘是囡囡讀給父母聽,後15分鐘反過來。囡囡今年8歲,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睡前一定要聽故事。每次媽媽會把大燈關掉,開著檯燈,壓低音量,「女兒多數時間都是在故事聲中就睡著了。」有時,媽媽還會給女兒講自己小時候的趣事,或者自己熟知的故事。小巫認為:「聽故事時,孩子的大腦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思考狀態。如果媽媽在幽暗的環境中講,孩子會根據媽媽說的每一句話,結合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事物和體驗,在腦海中完成一幅屬於自己的畫面,這其實比識字或被一幅別人創作的圖畫束縛住更重要、更有意義。這種『內心圖景』對於兒童心靈和智力的發展至關重要。」

上學的孩子有更強的自主意識,會纏著家長「再讀最後一段」。建議父母,開始每天睡前故事之前,要注意跟孩子約定時間,互相遵守。教孩子學會克制自己的願望,學會等待。

另外,小巫還提醒父母們,不要說穿故事的意義。「故事的意義很多時候不是一眼就看出來的,尤其對於《格林童話》這類民間故事,是幾千年古老智慧的積累,其人物和情節都具有隱藏的象徵意義。成人由於受社會閱歷的影響,已經不能很好地理解了。孩子的心靈是單純的、透明的,他們雖然說不出口,但會本能地從故事裡汲取養分。這些養分會深深地植入孩子的心靈,給孩子一生精神上的支持和引領。」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講故事

現在給孩子看的書實在是太豐富了,多得讓媽媽們失去了選擇的能力。蒲蒲蘭繪本館的早期閱讀推廣人林靜說,她現在給孩子讀的書都是繪本。囡囡媽也是花了半年時間才給女兒講完白話文版的《三國演義》。到底該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睡前故事書,很多媽媽也不是特別清晰。

小巫認為:累加故事和無意義故事,更符合學齡前孩子的身心韻律,這樣的故事情節簡單,甚至沒有情節,只是動作和語言的不斷重複。「像《格林童話》這類民間故事和其他複雜一些的故事,最好放在孩子上學後再講,那時孩子的心智已經發展到可以理解故事裡複雜的人物關係、激烈的衝突和深層的意義,並且能逐步區分童話世界與現實世界。」

家長也可以自己編故事,只要故事內容美好、友善、溫暖,並不需要法則和意義,也不要求與真實生活一樣,還可以進行適當的誇張。

多大的孩子就不需要父母的睡前故事了呢?王林認為:「按照人的生理髮展,一直到12歲聽覺的接受程度都高於視覺。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到12歲!」

愛孩子,每天給他們溫柔的5分鐘

在中國,聽父母講睡前故事的孩子有多少呢?六一前夕,在義大利大使館的文化劇場舉辦了一場「100個女孩子的讀書會」,慶祝一套義大利的勇敢女孩子系列圖書《非常小公主》(中文版)出版。這套書很溫馨,特別適合睡前讀給孩子聽。當現場的孩子們被問到:「爸爸媽媽在睡覺前給你們講故事嗎?」在場大多都是6~10歲的孩子,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不……!」理由多是:「爸爸媽媽沒有時間!」「大人太忙了!」「求了好多次,都不給我讀!」

有一個女孩,終於輪到她說了:「我自己讀!爸爸媽媽很忙,我不打擾他們。我自己能讀好多書了!」

真讓人感慨!大人的事情難道永遠比跟孩子分享哪怕5分鐘更重要嗎?也有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經常出差,不能陪在孩子身邊。其實任何人都無法取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生活本身就是充滿了取捨,這需要父母們自己去權衡。

如何為孩子創編故事

澳大利亞的資深幼兒教師蘇珊·佩羅告訴我們——

快樂的結局

給孩子希望,他們還在成長,內心需要希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保護孩子遠離媒體,因為媒體中有很多負面的東西。孩子的心智不夠強壯,還不能承受像地震那樣的景象。

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

年幼的孩子是通過模仿動作來學習,你會發現經典故事中,幾乎沒有什麼形容詞。在《三隻小豬》中,就是不斷地行動、行動、行動,這與孩子的內在需求對應,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要發展意志力。

所有的故事都有開頭、過程和結尾

如果要給一個2~3歲的孩子創編故事,則故事要短,要有韻律;大一點的孩子可多一些過程。

所有的故事都有治療或治癒的潛力

澳大利亞的資深幼兒教師蘇珊·佩羅認為,凡是有助於恢復失去的平衡、或者重新獲得整體感的故事,都是「治療故事」。給孩子講「治療故事」,能夠讓孩子的行為或狀態重返平衡。如果一個故事讓人發笑,笑的人就得到了治療。如果一個故事使人哭泣,同樣也具有治療的效果。

民間傳說和童話故事的主題和解決方案非常大眾化,常給聽故事的人帶來希望和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困苦,幫助他們找到繼續前進的路。

大衛·鈴木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環境保護主義者。他認為,故事可以建立與「某個地方」的精神連接,幫助治療我們的地球。舉個例子,如果一個簡單的自然故事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與附近森林的聯結,當他們長大以後,就會更有意識地保護森林、愛護森林。通過故事,可以建立和增強人與環境的全面聯結。(文/王競)


推薦閱讀:

生孩子會上癮的 | 懂懂日記閱讀站
你覺得你父母對你的教育中,哪一點對你影響很大,你會以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哪一點欠妥,你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小孩?
文藝老油條們的狂歡:「有本事沖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
我是如何「逼」孩子到處說外語的
誰才是傷害孩子最深的人?

TAG:孩子 | 溫柔 | 睡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