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清朝的四種火炮!
在寧遠之戰中,袁崇煥以紅夷大炮守城,使其在抗擊努爾哈赤進攻時,大放異彩。及至後來,清朝的大炮也多以紅夷大炮為其炮型或變種。
神 威 大 將 軍 炮
紅夷炮型,炮身前細後粗,用銅鑄造,炮身長約272厘米,炮身隆起4道箍,重3800斤。火炮用藥5斤,鐵彈10斤,配四輪炮車。
神 威 無 敵 大 將 軍 炮
紅夷炮型,炮重約2000-3000斤,炮身長約234-256厘米,炮身前細後粗,上面隆起五道箍,施放時裝填火藥3-4斤,使用炮彈重6-8斤,配四輪炮車。在清軍征討葛爾丹和兩次雅克薩攻城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神 威 將 軍 炮
紅夷炮型,炮身長約2.14米,重約200千克,施放時裝填火藥250克,使用鉛彈重18兩,配雙輪炮車。射程約400-500米,為輕型火炮。
武 成 永 固 大 將 軍 炮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由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奉旨鑄造,火炮重約3600斤,炮身長約307厘米-355厘米,炮身表面隆起10道箍,施放時填裝火藥10斤,鐵炮彈20斤,配四輪炮車。
結語:當時清廷雖能製造出歐式火炮,但清廷仍對火器製造技術進行壓制,導致當時清軍火器技術參差不齊,而各地所配備的火器質量也有較大差異,及至後來鴉片戰爭爆發,大部分清軍仍使用明朝所遺留下來的火炮,而清廷當時所鑄新炮,也屢在試炮過程中出現炸膛、損壞。也正因如此低劣的質量,終被侵略者用利炮,轟開中國國門,迫使中國進入了百年屈辱史。
[感謝您的閱讀,若您喜歡本文或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文章,請點擊訂閱或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奇趣故事(mrqqgs)感謝您的批評與鼓勵]
推薦閱讀:
※這是什麼炮?
※在普遍使用次口徑脫殼穿甲彈的今天,為何不改用口徑較小,高倍徑比的主炮呢?
※四年式十五榴的日常雜談—葯筒的二三事
※如何評價17磅炮?
※艦炮、地炮及高炮的炮彈如何卡在炮膛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