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補? 泡腳時加點乾薑艾葉
俗話說冬三月養藏,自11月7日立冬後,養生正式進入養藏的冬補階段。可到底該如何養藏?食補、起居、運動都有哪些講究?
4個「小補方」 收藏陽氣
冬季天寒地凍,大多數動植物處於冬眠狀態,所以人們也應該順應自然「蟄伏閉藏」的特點,養生宜收斂伏藏。重慶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醫師何開萍醫生表示,冬三月,陰氣盛,養生要以「藏熱量」為主,收藏陰精,使精氣內斂,以潤五臟。
那麼,冬三月怎麼養藏,怎麼適應這個閉藏的狀態呢?「關鍵的一點就是,無擾乎陽。」何開萍告訴記者, 無擾乎陽,就是指的冬三月這個過程陽氣已經在閉藏了,就不要再打擾它。就像我們住賓館,睡覺的時候要啟動一個「請勿打擾」的按鈕。那麼,如何做到不擾動陽氣呢?
01
慎起居
冬三月的起居應該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晚上十點前睡覺最好,因為睡覺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藏的狀態,所謂「睡補」。
02
調情志
這個時候的情緒應該收藏一些,不要那麼開放,不要那麼顯山露水。平常我們都勸人要開朗一些,但這個時候則應該趨於內向。「心志情緒,應該伏匿,不應該張揚,這樣才有利於養藏。
03
適寒溫
適寒溫。冬三月要「去寒就溫」,穿著溫暖一些,將整個身體封藏起來了。但還是有很多女性喜歡冬天穿裙子,其實中醫是不贊成這個做法,因為膝蓋皮膚薄,寒氣容易進入,擾動了陽氣,年輕時可以頂過去,但年紀稍大時便會關節痛。
04
節動靜
冬三月還應該「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泄皮膚也就是皮膚的開泄。什麼時候皮膚會開泄呢?當然是激烈活動的時候。皮膚開泄了,自然汗出,汗出多了,就會耗氣傷陽使氣亟奪。冬三月是陽氣閉藏的時候,這個時候皮膚也應該相應的閉藏,不要做過多地開泄。因此運動時選擇較為溫和一點的運動即可,不宜出大汗。
泡腳時加點乾薑、艾葉 能溫經通絡
冬天天氣寒冷,寒與腎相應,因此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尤其是那些經常手腳冰涼、怕冷的人群,說明已經出現了腎虛的癥狀。」對此,她建議可以在冬天裡多泡泡熱水腳,而且要在泡腳的熱水裡加點醋或者乾薑、艾葉。
何開萍表示,這樣不僅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還可通過皮膚在溫水作用下,加強滲透能力,疏通筋骨關節,溫陽的作用。她表示,中藥泡腳也大有講究,因為不同的藥材有不同的功效。如有溫通經絡作用的中藥,包括透骨草、川椒、乾薑、桂枝等;有活血通脈功效的中藥,如紅花、當歸、雞血藤、艾葉等。但她建議,用乾薑和艾葉是效果最明顯的。但泡腳也不能久泡,20~30分鐘左右,出微汗即可,泡太久反而會耗損陽氣,出現乏力的癥狀。
吃膏方進補前 先吃「開路方」
現在膏方進補也是冬補的熱潮,但何開萍卻表示,其實膏方也是葯,而不是百姓們理解的食療,而且有些人在進補前需先服用開路方。
那麼,什麼是開路方,它有何作用?「開路方是普通的中藥湯劑,是中醫師開膏方之前的投石問路。在病情資料不是很清楚的情況下,醫生會先給服膏方者開3~7天的中藥湯劑,調理脾胃,等藥效穩定後,在開路方的基礎上再開膏方;這樣對於腸胃不好的人,服用開路方後,可以使腸胃中的濕熱得到清除,調理腸胃功能至正常後,再行進補。通過運用藥性和食物的偏頗,調整人體的偏頗,從而使人體內陰陽兩氣平衡,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她解釋稱,冬天吃膏方最適宜,但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如同樣是偏虛,也分腎虛和肺虛,因此膏方均為一人一方,因人而異。而吃膏方也有年齡的差異,考慮脾胃運化功能因素,所以開膏方要因人、因地、因時而開。
冬補食補第一方—當歸羊肉生薑湯
至於食補,何開萍表示,冬季食補重在補血溫陽,因此最適合冬補的食療方當屬「當歸羊肉生薑湯」。其中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葯。因而,它既能補血,暖頸散寒,既可通經,又能活絡,最適宜於冬季食用。
做法:羊肉1斤,當歸2兩,生薑1兩。羊肉放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切成方塊,放入砂鍋內,添適量清水,同時放入當歸、生薑、花椒;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約一個半小時即可。羊肉益氣補虛,當歸補血養血,二者合用,相得益彰,是補益氣血的良方,適合於陽虛體質的人天寒時服用。這種人以女性為多,尤其對手腳冰涼、宮寒的女性特別適宜。
戳原文,訂健康!
推薦閱讀:
※誰說到了冬季,就只能待在屋裡? 今冬京郊6大冰瀑觀賞搶先看!
※初冬養生,溫補禦寒必備
※冬季給食物增添一些「暖」色
※適合冬季養生按摩的穴位
※毛線帽到底該怎麼戴?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