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相關資料
1、鄭和簡介 2、鄭和大事年表 3、鄭和航海圖 4、鄭和下西洋的船隊 5、三保太監緣何子孫滿堂? 6、在印尼尋訪鄭和遺迹
7、鄭和下西洋目的及意義 8、鄭和下西洋是一個民族的征帆 9、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航程與功績 10、鄭和下西洋開中國「和平外交」之先河 11、試論鄭和偉大的人格魅力 12、鄭和--人類航海史上的傳奇
1、鄭和簡介
鄭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幼年時的鄭和已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鄭和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為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1382年元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作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為朱棣的近侍。
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為宦官的鄭和,朱棣賜"鄭"姓與鄭和,又將其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由於鄭和又名"三保",所以人們也叫"三保太監"。當時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南亞許多國家則信仰佛教,由於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懂航海,又擔任內宮大太監,因此,明成祖選拔他擔任正使,率船隊出海。
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家。
回到目錄
2、鄭和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 |
|
馬和出生於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
11歲 |
明軍征雲南。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閹割。 |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
19歲 |
馬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
1404年(永樂二年甲申) |
33歲 |
馬和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為內官監太監。 |
1405年(永樂三年乙酉) |
34歲 |
奉成祖命,鄭和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 |
1407年(永樂五年丁亥) |
36歲 |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 |
1409年(永樂七年己丑) |
38歲 |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
1413年(永樂十一年癸己) |
42歲 |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
1417年(永樂十五年丁酉) |
46歲 |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
1421年(永樂十九年辛丑) |
50歲 |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
1431年(宣德六年辛亥) |
60歲 |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
1433年(宣德八年癸丑) |
62歲 |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
回到目錄
3、鄭和航海圖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已有諸多媒體競相刊載紀念文章。其中不乏「鄭和發現美洲」、「鄭和發現澳洲」、「鄭和叫板哥倫布」(其實是某些作者在叫板),這些不無偏激之嫌。然而無論何種論調,均不應脫離歷史事實。民族虛無主義固然不妥,但事事均要爭「天朝」第一,也未必合理。鄭和「經事三朝(永樂、洪熙、宣德),先後七奉使,所歷占城、爪哇……凡三十餘國」,其經歷,其見聞,俱在國家正史《明史》中的《成祖本紀》、《宣宗本紀》、《鄭和列傳》、《外國列傳》等篇章之中。舍此而去追逐野史閑談,橫生枝節,自然落筆不免離題千里。
本文依據《明史》等相關史料,將下西洋的史實輯錄成篇,讀者閱後,自當明鑒。
一、鄭和七下西洋的起訖時間
在發動機問世之前,古代航海須藉助風帆。由於季節風向的變換,下西洋船隊多於冬季出發,以順應東北季風;常於夏季返回,以順應西南季風。
《明實錄》記述:「永樂三年六月已卯(1405年7月11日),遣中官鄭和等,賚敕往諭西洋諸國,並賜諸國王金織文綺彩絹各有差。」 鄭和船隊由200餘艘海船組成,其中最大的「寶船」長達44丈、寬達18丈,可乘上千人。此外還有座船、糧船、兵船、馬船。鄭和攜帶著國書——明成祖的詔書,國禮——金銀、綢緞、瓷器等以及用於商貿的大批商品和資金,率領著使團、衛隊、文書翻譯及工匠差役共3萬餘人,浩浩蕩蕩由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出發,先到福建五虎門(今閩江口長樂港)集結操練並等候季風。待到入冬,東北季風盛行,船隊拔錨揚帆,首航占城(今越南南部),揭開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鄭和七下西洋的起訖時間是:
第一次——永樂三年六月(1405年)出發,五年九月(1407年)返回。
第二次——永樂六年九月(1408年)出發,九年六月(141I年)返回。
第三次——永樂十年十一月(1412年)出發,十三年七月(1415年)返回。
第四次——永樂十四年十二月(1416年)出發,十七年七月(1419年)返回。
第五次——永樂十九年正月(1421年)出發,二十年八月(1422年)返回。
第六次——永樂二十二年正月(1424年)出發,當年七月明成祖死後返回。
第七次——宣德五年六月(1430年)出發,八年閏八月(1433年)返回。
有文章說,鄭和下西洋應該是八次,因其中一次系「短期出差」,故未計算。此種說法在《明史》中未見記載,缺少確證。
1433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歸來時,年已62歲,以後再未出海,後於1435年64歲死去。 二、鄭和七下西洋都去過哪些地方
《明史·鄭和列傳》在記述鄭和「所歷凡三十餘國」時,具體列出了占城、爪哇等37國的名單。當年鄭和每到一國,均先安排外交會見,向當地君主宣讀明成祖的詔書。除具體針對某國某事件的特定詔書外,通用各國的外交詔書內容是這樣的:
「皇帝敕諭四方海外諸番王及頭目人等,朕奉天命,君主天下,一體上帝之心,施恩布德。凡覆載之內,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處,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業,不致失所。今遣鄭和賚敕,普諭朕意,爾等祗順天道,恪守朕言,循理安分,勿得違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幾共享太平之福。若有抒誠來朝,咸錫皆賞。故茲敕諭,悉使聞知。」
宣讀詔書之後,雙方互贈國禮,會盟飲宴,展開貿易。有時還要替各國調解糾紛。各國君主了解到明朝國勢強盛、物產豐富和友好交往的意願之後,紛紛派遣使臣回訪,有的君主還攜妻帶子親赴中國訪問。當然在明成祖看來,外交成果的標誌就是「遠人來貢、百王來朝」。
鄭和船隊前兩次的出訪行程,均至印度半島南端為止。所至主要國家有:
占城(越南南部)、真臘(柬埔寨)、暹羅(泰國)、蘇門答喇及舊港(印尼蘇門答臘)、浡泥(印尼加里曼丹)、爪哇(印尼爪哇島)、滿喇加(馬六甲)、錫蘭山(斯里蘭卡)、溜山(馬爾地夫)、榜葛喇(孟加拉)、古里(印度卡利卡特)等。
鄭和船隊後五次的出訪行程,向西越過印度半島,行抵中東地區,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的赤道以南,所至主要國家有:
忽魯漠斯(伊朗霍爾術茲)、祖法兒(阿拉伯半島東部)、阿丹(葉門亞丁)、木骨都束(索馬利亞摩加迪沙)、不喇哇(索馬利亞巴拉韋)、麻林(肯亞馬林迪)等。
縱觀《明史》所載,無論是鄭和船隊的行程,還是各國君主或使臣來華訪問的紀錄,均未見涉及美洲和澳洲。
三、什麼是「西洋」?
《明史·外國列傳》載:「婆羅,又名汶萊,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也就是說,以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汶萊為界,東邊的太平洋為「東洋」,西邊的印度洋為「西洋」。「西洋」,也包含馬六甲海峽以東的「南洋」地區。
《明史·外國列傳》說:「永樂時,鄭和遍歷東、西洋。」可見,鄭和也是到過汶萊以東海域「東洋」的。由於「東洋」的國家數量較少,如日本、朝鮮、琉球等,自古就與中國交往頻繁,而「西洋」的國家數量很多,其中不少是自鄭和首訪才為中國所知,繼而與中國產生外交往來的,所以,鄭和的外交航海被稱為「下西洋」。
四、東、西兩洋列國鳳貌《明史·外國列傳》用了很多篇幅介紹外國的風土人情。由於鄭和下西洋是由福建放洋,途中也順訪過許多「東洋」國家和地區,所以這裡將部分「東洋」風貌與「西洋」國家一併介紹。
琉球——因氣候炎熱,民俗少穿衣物,所以不重視珍貴的綢緞,而喜愛實用的瓷器和鐵鍋。後來明朝送禮就送鍋碗、盆碟,大受歡迎。
呂宋——「佛郎機人」(歐洲殖民者)要求呂宋國王給予牛皮大的土地以供落腳,結果將牛皮剪成細絲,圈地數千丈。聽起來與葡萄牙人詐取澳門土地的傳說何其相似。
雞籠山——在彭湖東北,距泉州不遠。因當地人冷落使團,遭鄭和戲弄,贈他們每家一個銅鈴,掛在脖上,視其為「狗國」。不料後來銅鈴在當地成為寶物,富人脖子上掛著好幾個,還誇耀說是祖上的遺產。
蘇祿——地貧瘠,少粟麥,民食魚蝦,煮海為鹽,釀庶為酒,織竹為布。蘇祿國王於永樂十五年(1417年)訪問北京,歸途病逝於德州。至今德州還有安姓人和溫姓人,是為國王守墓的蘇祿後裔。
貓里務——海中小國,國民最守誠信,商人願去貿易。中國商人都說,「若要富,須去貓里務」。
文郎馬神——原用香蕉葉裝飯,與華人貿易得到瓷器後,極為喜愛。人死後裝入畫龍的瓷瓮為棺。深山裡有個烏籠里憚村,村人長有「尾巴」。
占城——其國無霜雪,四季皆似夏,草木常青。無紙筆,用羊皮槌薄熏黑,削細竹蘸白粉寫字,壯似蚯蚓。魚腐爛方為美食,酒生蛆方為美酒。中國人最珍愛的烏木、降香樹,在那裡被當柴燒。
真臘——國有金塔、金殿、金橋30餘座,故諺稱「富貴真臘」。人死後置之野地,被鳥啄食稱為「福報」。
舊港——水多陸少,酋長才可以陸居。居民編筏築屋於上,繫於木樁,水漲筏浮,搬家則拔樁漂走,極為方便。
浡泥——華人移民很多。長官叫「那督」。至今馬來西亞還有一種爵位就叫「拿督」。
滿喇加——當地人淘溪沙取錫煉塊,稱為「斗錫」。至今馬來西亞仍以產錫聞名。
古里——富家種椰樹數千株。椰子嫩者漿可飲,亦可釀酒,老者可制油、糖,亦可當飯。樹榦可建屋,樹葉可當瓦,椰殼可作杯,椰毛可制繩,真是個椰子國。
祖法兒——其人高大健壯。逢到禮拜日,會放下一切工作去禮拜寺。其國有「駝雞」,頸長似鶴,腳高三四尺,毛色也像駱駝(就是駝鳥)。
阿丹——永樂十九年(1421年),曾向明朝贈送「麒麟」,前足高九尺,後足高六尺,頸長一丈六尺二寸,短角、牛尾、鹿身。吃粟豆餅餌。「麒麟」在中國引發轟動,大受皇帝賞識。因為古書說,天下太平,帝王聖明,麒麟才會出現。其實是長頸鹿。
木骨都束——其國濱海,地貧瘠不生樹木,幾年都不下雨,人壘石為屋,用魚乾喂牛羊(索馬利亞到現在還是不愛下雨)。
回到目錄
4、鄭和下西洋的船隊
五種船合理配置
據史書記載,鄭和船隊是由240多艘海船組成的一支聯合艦隊,船隊的主體船舶為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五類海船,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指揮船、戰船、補給運輸船、交通船等。 寶船的船體最大,上層建築豪華壯觀,為鄭和、王景弘等領導成員乘坐的旗艦,也為使團的重要成員、外國使節所乘坐。馬船,為中型寶船,是一種運輸船,其功用與當時所謂的運輸馬匹的船相同,還兼有預備水軍出征的功能。糧船,規模僅次於中號寶船,是裝運糧食或食物的船,鄭和使團每次奉命出使海外,往返需兩三年,必須帶足兩萬多人的糧食。戰船,是船隊用來自衛的船,能防海盜襲擊,也兼有作戰的性能,但廣大官兵隨鄭和下西洋畢竟不是海外軍事遠征,因而戰船較多時間作坐船運輸士兵。坐船,是士兵所乘坐的船。 鄭和下西洋用以上五種船,按用途進行合理配置,適宜遠洋航行。這五種船能夠容納眾多人員,載運大量物資,還能應對海上風浪的考驗。
分屬不同船廠建造
我國造船業歷經秦、漢和唐、宋、元時代的發展,到明代達到頂峰,造船基地遍布全國瀕海沿江各地,官辦的造船廠不在少數。當時的造船業在吸取以前的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了用工限額、材料驗收、木價核算、量材使用以及船舶檢驗等各種較為嚴密的制度,為後世船舶管理、船舶安全提供了寶貴經驗。 明初官辦船場的規模相當可觀,洪武年間南京龍江關設造船場,調取五省濱海四百多戶熟練的造船工匠,「挈家於提舉司隸」。造船場內部的分工也很細緻,一些大的造船場,還附設有帆篷作坊、纜索作坊和鐵鑄作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造船業體系。 鄭和下西洋遠征船不僅種類多,數量多,在質量上也達到了相當的水平。船隊的五類船,各由不同船廠來建造。寶船由當時的江蘇南京官辦的龍江船廠下屬的寶船廠負責建造,其他種類的遠征船分為蘇、浙、閩沿海各地造船廠建造。據載,寶船的排水量3100噸,載重約2500噸。
嚴格的造船管理制度
鄭和船隊的船隻在明朝廷的直接控制下,以強制勞役的方式進行生產。各船場所需造船原料,也由官府調配供應。寶船用料除在南京等地設園植樹外,還在全國各地徵集。主要船用材以楠木、松木、榆木與杉木為多,船的不同部位選用不同材料。船用生產材料的供給,由政府派往船廠的提舉官吏下設的兩司吏中的一人負責,另一人管理全廠各工種工匠。 各類船舶建造,生產第一線還有督管造船的幫工、指揮千戶與百戶各一人。這些職務由兵部考選廉勤者充任,5年一換,隸屬中軍都督府操江院。依靠這樣一個精幹的管理體系,船廠不僅有效地組織起32個工種、2000多工匠進行大規模生產和管理,而且保證了船舶質量。同時,船場在生產上有嚴格制度,如「船完(工)之日,編為字型大小,次第驗烙,仍將經造官匠姓名刻於船尾,如無故早壞一年,於官匠名下追補一分,二年遞加。」 寶船廠按照工序進行工種分類,然後再依「廂」的行政組織來管理入籍工匠。全廠有船木梭櫓索匠、船木鐵纜匠、念匠與棕篷匠四類,各類又分為船木作、念作、鐵作、篷作、索作、油作等30多個工種。第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第二廂出船木鐵纜匠、第三廂出念匠、第四廂出棕篷匠。各廂匠人,以輪班或住坐兩種形式,從事造船生產,這樣除便於行政管理外,還利於加強技藝的切磋和技術質量的管理。船廠還設立志船(船舶設計)、斂財(原材料供應)、考衷(造船核算)、孚革(材料與船舶驗收)等各項管理制度。這些制度使造船生產過程秩序井然,保證了各類船舶的建造質量符合長時間遠洋航行的要求。
回到目錄
5、三保太監緣何子孫滿堂?
鄭和是我國明代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和軍事家。1371年,他生於現在的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他12歲入宮,34歲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次出使西洋,歷時28年,比西方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麥哲倫航海早半個多世紀,開創了我國通往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不愧為航海的先驅,海上的巨人,中華民族的驕傲。
初夏時節,筆者懷著對鄭和的崇敬心情,專程赴雲南晉寧縣昆陽鎮採訪。我們參觀了鄭和紀念館、馬哈只墓、鄭和故里遺迹、碑林等文物史跡,對鄭和的家世、偉績等有了感性的認識,但是還有些疑慮在腦海里揮之不去。在晉寧縣廣電局方維林的陪同下,我們找到了鄭和第十八代孫鄭思良先生。
十八代孫昆陽僅有一人
鄭恩良先生今年已73歲高齡,早年在晉寧縣委統戰部工作,退休後現在還擔任雲南省鄭和研究會的理事。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有很好的工作,並早已自立門戶。鄭恩良夫婦在晉寧縣政府的宿舍大院內,鄭老先生一家,如今兒孫滿堂,生活安寧幸福。
鄭老先生告訴筆者,他本人是鄭和的第十八代孫,現在昆陽鄭和故里,第十八代孫僅他一人了。他說,鄭和第十六代孫鄭天才,以前住在昆陽州寶山鄉和代村(現在的昆陽鎮鄭和公園內),當時有9個子女。清朝咸豐年間,雲南回族首領杜文秀起義,清政府對廣大回民殘酷鎮壓,全家(回族)遷往鄰縣玉溪石狗頭村隱居。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因生活困難,又從玉溪返遷回昆陽。後來,鄭和的第十五代孫,即鄭恩良的曾叔祖從泰國靠馬幫寄信給鄭恩良的祖父鄭天才,要他到泰國清邁幫助照顧生意、念古蘭經。不久,鄭天才就到了泰國,後來就一直沒有回來,但常有書信和實物往來。鄭恩良父輩兄妹(十七代孫)已散落在清邁、玉溪和昆陽三地。現在在昆陽,鄭和的後裔已到了第二十代。鄭恩良的直系親屬有20多人,旁系有30餘人。
三保太監現有後裔400多人
鄭和在歷史上是個太監,緣何子孫滿堂?鄭先生說,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在明洪武十四年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為掃清雲南的梁王(元朝殘餘勢力),調集30萬大軍發起進攻。戰爭結束後,明軍在經過昆陽時,把在滇池邊玩耍的12歲的小鄭和與他的夥伴抓到南京。鄭和在明朝的皇宮裡被閹割後做內宮太監。後來,鄭和的長兄馬文銘把他的長子馬恩來過繼給鄭和,馬恩來後來改姓鄭。鄭恩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鄭萬顯,一個是鄭庭顯,所以子孫後代就不斷沿襲下來,代代相傳。目前在世界上鄭和的後裔有這麼三支:一支是雲南玉溪的一支;另外是江蘇南京一支;還有就是泰國清邁一支,人們稱為「三支四地」。多出來的這一地,就是昆陽鄭和的出生地,三支四地總人數約400多人。
鄭和與他的船隊到過台灣
在鄭和父親馬哈只墓墓志銘碑後面的陰碑上,刻錄了鄭和奉命回鄉掃墓情況的幾行字,是不是鄭和親自所寫?鄭老說:「這幾行字,史料上雖沒有記載,但玉溪和昆陽兩地的鄭和後代口頭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確認是鄭和所寫。」
「聽說鄭和七下西洋過程中,曾經到過台灣,有沒有這回事?」筆者又提出新的問題。鄭老說:「先祖鄭和下西洋曾到過台灣,在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但是鄭和的後代一代一代口頭流傳下來,都說鄭和與他的船隊是到過台灣,還把大陸上很多物資和先進技術帶到了台灣。」他說,當時,台灣鳳山縣淡水社一帶民眾患流行病。鄭和命人投藥水中,叫患者跳入水中洗澡沐浴,幾天後患病者痊癒。後來,鄭和船隊上的炊事員把帶去的生薑栽種在鳳山縣山崗上,幾個月後生薑滿山遍野都是。大陸生薑在台灣種植成功後,台灣民眾就把它尊稱為「三寶姜」,以示紀念。
筆者翻閱了不少資料,鄭和船隊到過台灣,雖然沒有史料記載,但是除鄭和後裔口頭流傳外,台灣有「三寶姜」,確實是重要的物證。因為,當年鄭和所到之處,都留下了許多遺迹。如馬來西亞有「三寶鎮」,馬六甲有「三寶廟」,泰國有「三寶塔寺」、「三寶城」,新加坡有「三寶山」,爪哇有「三寶井」、「三寶洞」,印尼有「三寶大人」等等,世界各國人民為紀念鄭和,為他修廟立傳,都用鄭和的俗稱「三寶」來命名。(
回到目錄
6、在印尼尋訪鄭和遺迹
印尼第五大城市三寶壟,其中文名稱來自於鄭和下西洋的故事。相傳鄭和曾在當地一個山洞中歇息,「三保洞」從此聞名。久而久之,「三保洞」被叫成了「三寶壟」,並且逐漸成為了這個地區以及後來城市的中文名字。
坐落在三寶壟市西北郊的三保廟,歷史上幾經修葺,延續數百年。這裡記載了印尼華人對鄭和航海功績的追思以及他們艱苦創業、融入當地社會的歷程。寺廟依山而建,紅牆碧瓦,斗拱飛檐,四周樹木蔥蘢。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三保廟正進行大翻新。以往放置在正門口的石獅、石像都被保護起來。三保廟主體三保洞,凹入山中,光線陰暗,僅十多平方米大小,「三保大人」塑像就供奉在這裡。廟祝介紹說,真正的三保洞還在地下,因被地下水沉浸,年久失修,所以將塑像移到這裡,等新三保廟落成後再重新安放。
三保廟內隨處可見鄭和「遺迹」。洞前一口直徑3米多的三保井,據說是當年鄭和親手挖掘。井水被視為聖水,可「抵禦百病」。另一處配亭內供放著兩米多高的大鐵錨,據稱是鄭和船隊當年所用之物。庭院里一條石船,船體斑駁。船中一棵榕樹長得枝繁葉茂。印尼有家報紙報道說,榕樹盤根錯節,象徵著鄭和船隊纏繞著的鐵鏈。
三保廟帶有多種宗教的痕迹。每年的祈禱活動中有道教節日,也有伊斯蘭教節日。廟內還供奉有儒教聖人孔夫子的塑像。新三保廟主殿高三層、25米,用90根粗大柱子支撐,不建圍牆,吸收了伊斯蘭的建築風格。三保廟的這一特點,既有東南亞華人背景多元化的原因,也表現出華族與原住民的交往和融合。
華夏子孫感激之情
中爪哇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組委會主席李伯圖說,三保廟不斷擴建,香火旺盛,代表海外華夏子孫對中華文化的保留和傳承。儘管史書上有更早的記載,但當地華人還是願意把鄭和下西洋看作祖先移居印尼的開始。廟內一座鄭和紀念碑記載了他們的感激之情:「鄭和……受命以來,……宣揚文化為主旨,所到之處,備受各國歡迎,且派使臣往還,藉作題報之誼,五百年來邦交弗替,故吾僑來此謀生者絡繹不絕。」據李伯圖介紹,每到農曆六月二十九(相傳鄭和首次來到三寶壟的日子),來自印尼全國各地的人都會聚集三寶壟,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其中一項是把供奉在歷史悠久的大覺寺內的鄭和塑像,由眾人抬著到三保洞遊行,隊伍可長達幾公里,場面異常熱烈。
不僅華人,印尼其他族群的人們也對鄭和充滿尊敬。李伯圖說,中爪哇省長馬羅提揚托認為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和平交往的使者。省長本人親自擔任中爪哇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活動組委會顧問,在他的倡導下,今年8月初中爪哇省將舉行隆重的鄭和下西洋紀念活動,弘揚鄭和致力友好交往的精神。
清真寺以「鄭和」命名
參觀印尼東爪哇省省會泗水的鄭和清真寺有一種獨特感受。這雖是一座清真寺,但卻紅牆綠瓦,雕樑畫棟,帶有明顯的中國佛教建築的特點;而大廳內所用拱門,又借鑒了天主教堂的設計風格。清真寺旁的圍牆上,還雕刻著鄭和下西洋的大型浮雕。印尼東爪哇鄭和基金會主席柳民源說,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鄭和」命名的清真寺,而採用這種獨特設計的原因,是希望多種宗教文化能夠相互尊重、和平共處。
600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出使各國,弘揚中華文明,也為伊斯蘭教在印尼的傳播發揮了作用。由於歷史原因,信仰伊斯蘭教的印尼華人並不多,而很多印尼原住民對華人非伊斯蘭教的宗教信仰也充滿誤解。作為一名華人穆斯林,柳民源希望多種宗教和平共存,各個族群相互融合。十幾年前,當他讀到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也是一位穆斯林時,心潮澎湃,並由此萌發了興建鄭和清真寺的想法。他覺得,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功績,不能忘卻他在宣傳宗教平等、族群融合方面的貢獻。
中國印尼文化交融
1991年,印尼東爪哇鄭和基金會成立。1997年,基金會出版了印尼文和中文雙語版介紹宗教習慣的《新兄弟手冊》。用銷售這本手冊獲得的5億印尼盾(1100印尼盾約合1元人民幣)和向銀行貸款的20億印尼盾,基金會買下地皮籌建鄭和清真寺。印尼國內外華僑華人對此反響熱烈,積極捐款捐物。他們認為,鄭和清真寺不僅為印尼的華人穆斯林提供了活動場所,也體現了中國與印尼的文化交流,有利於增進華族和其他兄弟族群的團結。2003年5月,鄭和清真寺落成。
談到建立鄭和清真寺的意義,印尼華人穆斯林學者潘仲元告訴記者,先知穆罕默德有句聖言:要追求知識,遠至中國在所不辭。他解釋說,先知認為中國是知識的發源地之一。印尼和中國兩國人民應當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
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前來鄭和清真寺的不僅有華人,也有原住民。他們中有交通警察、工人,還有住在附近的居民。一位名叫范迪的警察說,鄭和清真寺是一所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體現了中國和印尼文化的融合,他喜歡到這裡來做禱告。居民哈桑說,鄭和清真寺的氛圍讓他們感到既親切又新鮮,「大家平時都愛來這裡坐坐」。(
回到目錄
7、鄭和下西洋目的及意義
鄭和率大隊船艦,眾多人員,花費鉅大,在28年間,不為戰事,連續下西洋七次。這樣大規模之遠洋船事,在中國史上只有一次,在世界史上也絕無僅有。不可能認為是偶發事件,而必有極強烈的動機,及堅定的目的。所以向來為研究鄭和歷史者所重視,而常被提及探討。與其它兩個大問題—鄭和寶船有多大?與鄭和船隊到過那些國家(或城池)?共為鼎立三足或三大懸案。在本篇里,我們先談其動機及目的,以後再談其它二問題。
下西洋之動機及目的,可能有多種多方面,而各方面也可能有輕重之別。已經被提出之要項,大略可分為皇位繼承,政治,外交,貿易及文化五方面。下文依次淺談各方面之可能性及其相對重要性。
(一)皇位繼承方面
燕王朱棣以」靖難」之名,最後攻下國都南京,火燒皇宮,但過後沒有找到其侄建文帝的遺體。朱棣雖馬上自號永樂帝,但對於此事及建文帝遺臣跳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明朝歷史文獻里,留有一些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傳言,甚至有說出家於二十年後,返北京之故事。所以,有人認為永樂帝派鄭和下西洋之一主因為追尋建文帝。此種說法不可能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麼浩浩蕩蕩,建文帝若亡命海外,當聞風而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絕非有效之方法。目前,絕大多數學者已不相信此說。但歷史小說常常為了戲劇化,尚強調此可能。
(二)政治方面
永樂帝在位24年間,中國西北部的蒙古舊部繼續對明朝產生危機,永樂帝還親征幾次,並在最後一次征途中去世。所以,有人認為永樂派鄭和下西洋是為安定海外,使永樂沒有後顧之憂,已利明朝專註防禦北方之亂。
但此說不可能成立,因為當時海外諸國武力都不強,沒有攻侵明朝海域之可能。
另有一說是,下西洋是為控制遺存在中南亞及印度北境之蒙古汗國。這也不可能,因在永樂年初,此國之可汗死亡,對明朝已沒有威脅。
鄭和七次下西洋,碰到三次戰役,其一為幫助某一小國政權轉換,一為某國想偷襲鄭和船隊,一為海盜集團,三者都是小戰役(下篇會再詳述)。有人依此視為鄭和下西洋有當「國際警察」之作用。但這些只是順途發生事件,不可能是主要動機或目的。鄭和碑文有言「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略者剿滅之,由是海清寧,番人仰賴者」,可證實此言。
(三)外交方面
西洋各國對於鄭和龐大百艘巨舶及數萬兵士,浩浩蕩蕩迫臨其海域,當然會有小巫見大巫,戰戰競競之感。所以「揚威躍武」做為永樂派鄭和下西洋之主要目的之一是很可了解的,並被絕大多數研究者所接受的。
但若只為海外展示國力,對明成祖有何大利益呢?何需花費那麼大的經費及軍力呢?故「揚威躍武」不可能是永樂帝的「終極」目的。
因為下西洋七次中,鄭和沒有佔領任何一個國家或城池。故近二十年來,常常有人倡言:鄭和下西洋是「和平之旅」。但這是表面、膚淺、「自吹自擂」,「自己往臉上貼金」之說而已。想想西洋小國會認為這是「和平」之舉嗎?
其實,鄭和的寶船每次都載了許多寶物,送給每一個訪國之國王,做為「禮物」。並且許多國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鄭和寶船並帶了其國之特產珍奇,返回明都進貢。這些外國使者來中國後,過些時尚要鄭和船送他們返國,並帶回更多的「禮物」。所以永樂年間,海外朝貢國家由洪武帝年間之幾國,增至30餘國。永樂死後,下西洋事停止六、七年,以前朝貢國就不來了。宣帝初年,希望有外國來朝貢,才有第七次之行。
再者,這共28年間七下西洋,等於平均每四年一次,一次出使往返要兩年,故約有一半年月,鄭和船隊絡繹不絕之中國至西洋之間。為什麼要如此頻繁呢?
綜觀之,明初永樂之「外交」實是現代「金錢外交」之歷史先例而已。
(四)貿易方面
西洋諸國,對明朝出品之陶瓷、絲綢、錢幣等等,都極喜愛,永樂年間確也利用鄭和下西洋之官船,載運這些貨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鄭和官船亦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缺之香料,染料,寶石,象皮,珍奇異獸等等。所以下西洋當然有某程度中外兩方貿易作用。但若貿易是主要目的,何需建造寶船二、三百艘及每次派二、三萬人(官兵)?古今所有商船都設法用最少的船員,空出最大的船上空間做為載物之用,以增加其利潤。鄭和船隊與一船商船隊是背道而馳的。故學界所慣用「朝貢貿易」為鄭和下西洋動機之說,是把「貿易」重要性過於誇大了。
(五)文化方面
原為中國東南沿海區的媽祖海神,保佑船事之信仰對鄭和下西洋人員是很重要的。因為訪問西洋各國有七次之多,媽祖信仰也藉助此航行,傳播到南洋諸國。這是下西洋文化方面最值得提及的,也是影響至今的。但這些相互海事與宗教信仰之發展,是下西洋之成果而非其動機。
本人綜合分析之結論,認為永樂派鄭和下西洋之最根本目的,是希望海外各國來中國朝庭稱臣朝貢,以顯示他是眾望所歸,真正「天命之子」而非篡位之帝。這種作為方式則是花國家大錢,買通其私人威望的「金錢外交」而已。所以永樂派鄭和下西洋的動機及目的是滿足專制帝王私慾,跟所謂國際間「和平之旅」無關。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客座教授蘇明陽)
回到目錄
8、鄭和下西洋是一個民族的征帆
一個中國人的名字,像航標燈一樣閃耀在茫茫夜海整整600年。這個有如啟明星般的名字,曾點燃十五世紀的文明曙光,輝映和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航路。這位航海先行者以智慧為舵、意志作槳,揚起和平的風帆,飲風餐浪二十八載,犁波耕瀾數十萬里,篳路藍縷,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1405年7月11日,鄭和這位10歲入宮為太監,跟隨主子金戈鐵馬南征北戰,為明成祖朱棣登基立下赫赫戰功的宦官,雄姿英發,目光遠眺。他的麾下是200多艘戰船載著27000多名壯士。在高檣重桅、旌旗獵獵的隆盛威儀中,鄭和開始了七下西洋史詩般的航程。到1433年,他的船隊遠涉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跡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出發87年之後,義大利人哥倫佈於1492年橫渡大西洋,到達被他誤認為是亞洲島嶼的美洲新大陸;92年之後,葡萄牙人達·伽馬於1497年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沿著鄭和當年開闢的航線抵達印度西海岸;116年之後,葡萄牙人麥哲倫穿越大西洋與太平洋之間的後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麥哲倫海峽」。鄭和以率先近一個世紀的腳步,領跑了世界航海探險運動。
拂卻600年煙雲,讓我們重新審視那一頁班駁的歷史,重新端視鄭和這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航海家,重新仰視中華民族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那一葉斑斕的風帆。
智慧之光
思想有多遠,步伐才能走多遠;目光有多寬廣,胸懷才能有多博大。鄭和每次遠航,都是萬人出征、百舸齊發,帆陣如雲、旌旗蔽天,其規模之龐大、組織之嚴密、裝備之精良、氣勢之旺盛,讓亞洲任何一個國家乃至所有歐洲國家的海軍聯合起來都「無與匹敵」。而後來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的船隊只有幾條船,最多不過20條船。
場面之壯觀固然令人稱嘆,但鄭和之帆所綻放的智慧之光更令人稱奇。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涉及結構力學、流體力學、磁力學、工程學、數學、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海洋學、氣象學、生物學、醫學等多門學科,代表了科技領域的最高成就。鄭和寶船從結構到機巧無一不閃爍著智慧的靈光,令歐洲造船業難望其項背。當年這支龐大的木船編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大海上,「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不能不說是航海史上的奇蹟,他們運用中國人自己發明的指南針,通過星辰定位,精確引航;他們採用晝行認旗、夜行認燈等方式,實現船舶間的聯絡、調度;他們繪製出標有530多個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名稱的《鄭和航海圖》,準確、形象、豐富、完整,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成為包括亨利王子、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等航海家競相秘密尋找的資料……智慧之光,照亮了沉沉夜幄。
海路遙迢,水天茫茫,荒島暗礁、冰川海溝、漩流風暴無數,可謂危機四伏、險象環生。雲譎波詭中不會沒有桅斷槳裂之苦,風蝕浪損中不會沒有折戟沉沙之災,但鄭和帶棺出海,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表現出非凡的胸懷與氣魄、超人的膽識與勇氣、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以他的勤勞、勇敢和聰明,完成了一個人對國家的貢獻、一個民族對人類歷史的貢獻。征帆如碑,濃縮了中華民族的精華,佇立在五千年如鐵的長風中,雄峙瀚海600年。
文明之舟
走出國門需要自信,更需要實力。
15世紀以前,中國、印度等東方文明古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走在世界前列。1405年,法國尚處在英法百年戰爭的中期,兵燹頻仍,生靈塗炭;英國正廢除農奴制和勞役制,發展自耕農占多數的經濟社會,並逐步形成英國民族國家;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處在奴隸制社會和部落紛爭之中,生產力水平低下;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諸島仍然處在原始公社制社會階段。而此刻的明朝正處在「永樂盛世」,國家一統,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力強大。
朱棣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大手筆皇帝之一。他繼承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諸多英明政策,戰而不亂,開而不禁,保持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這位把國都從南京遷到北京、修復秦長城、擴建大運河、建造紫禁城、編纂《永樂大典》、愛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遠,看到了蔚藍色波光的誘惑,遂出台一系列發展造船工業、海上運輸和對外貿易的政策。由此,中華文明的腳步迅速從陸路向海上拓展。
鄭和把大明王朝的鐵錨拋扎在諸洋沿岸的港灣,也把中華古代文明種在了風情萬種的異域。他忠實地執行「以德睦鄰」、「厚往薄來」的「宣德化而柔遠人」的外交政策,致力弘揚中華禮教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手工藝、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肩負起「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與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鄭和以舟楫之便,促進了部落間的融洽。長期生活在一定圈落的人們看到了異邦文明的多樣性,滋生了對文明進步的嚮往。一些宣揚文化、宗教的使者,一些棄水登陸的水手,一些傳播水稻種植技術、漁獵技術、織造技術的工匠,一些不經海上顛簸的老弱病殘和在風暴中棄船求生者,被留在異域孤島,漸漸融入當地的生活,客觀上起到了提升土著文明的作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幾百年地,他們眼巴巴地眺望東方,等候祖國的寶船來接他們回家。濡濕的目光一次次地被連天洪濤擋住,凝成行行苦淚,最終風乾成荒冢青碑上斑駁難辨的漢字。只是在若干年後,有人依稀聽說自己的祖先是從東方來的一條大船上下來的,有青瓷花瓶瓦罐碎片為證。兩位秘魯專家甚至發現美洲土著人的DNA與中國廣東人相似。這一醫學發現的背後,該有多少動人而又酸楚的故事!
和平之旅
鄭和前後,世界各國林林總總的征帆風檣中,惟一堪稱「和平之帆」的,是鄭和的船隊。
大明王朝表現出泱泱大國的風範和博愛仁慈的胸懷,以和為貴,廣施博予,照顧各方利益,協調多邊關係,既樹立中國權威,又不傷及各國利益,遠近島嶼一樣親近,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各種宗教和平共處,多個民族相互依存。他們以和合文化安撫各邦,以儒家禮儀教化四鄰,以強大的海上武力震懾興風作浪者,文宣武備,恩威並重,縱橫捭闔,遊刃有餘,維持國際秩序、維護諸國穩定、保障海上安全,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穩定。
鄭和寶船上滿載的是精美的金銀、絲綢、瓷器、漆器、鐵器、金幡、香爐、香油、中藥、茶葉、食物、家畜、植物等禮物,以及操有各種手藝的能工巧匠、精通各種語言的翻譯和佛教、伊斯蘭教人士,沿途各國人民驚奇而熱烈地迎接著這些來自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穿著長袍彬彬有禮的使臣。鄭和船隊走到哪裡,就把哪裡變成海洋的節日和節日的海洋。
沿著鄭和開闢的友誼之路,諸國君主使臣紛至沓來,獻貢禮拜,形成「萬邦來朝」的盛景。朱棣在位22年,亞非國家使節來華318次,平均每年15次。汶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四個國家先後有七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訪華期間病逝,留下遺囑要托葬中國,明朝都按照君王的待遇一一厚葬。
傳播浩蕩皇恩,普灑文明雨露,也使鄭和贏得了聲望和愛戴。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人民到處為這位中國的「和平之神」、形象大使建廟豎碑,冠以「三寶」之名的廟宇、山城、街道、港口、宮殿、水井、石碑、禪寺,遍布各島。人們不會為強盜樹碑立傳,只有和平的使者,才能享此殊榮!
航路漫漫,遊歷無數,但鄭和船隊沒有建立任何自己的城堡、據點和殖民地,沒有販賣黑奴,沒有強迫推廣自己的語言。他的船隊數次穿過馬六甲海峽,卻從未對馬來西亞有過一寸土地的要求。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幾百年來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日本人無數次地把戰刀插在這個溝通東西方的咽喉上。一些航海家、探險者同時也是雙手沾滿鮮血的侵略者、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為爭霸海上,把地球「咬」成兩半:西班牙獨佔美洲,葡萄牙搶佔亞洲與非洲。哥倫布這位深受《馬可·波羅遊記》影響的熱那亞水手,毫不隱諱地宣稱自己要去「遍地黃金,香料盈野」的中國和印度,就像當年十字軍東征的士兵堅信「東方遍地流著奶和蜜」的蠱惑一樣;葡萄牙海上遠征隊公開聲稱其在非洲西海岸的主要目標,是販賣奴隸、尋找黃金和象牙。利益使航海家變成殖民強盜,在歐洲伸向亞洲的魔爪中數葡萄牙最兇狠,這個小國也因香料貿易一躍成為富庶強國,中國澳門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落入葡萄牙殖民者之手。航海家達·伽馬率領堅船利炮前往印度,一路燒殺搶劫,把砍下的土著居民的手足、割下的嘴唇耳鼻、敲掉的牙齒,竟以船裝舟載,惡行令人髮指!他們曾在印度洋遇到一艘從麥加返回的沒有武裝的船,一次燒死船上的摩爾人700多!還用大炮摧毀了印度城市科澤科德。西班牙人堅稱自己為攫取食物、香料和黃金而航海。勇敢的麥哲倫沒有想到他會葬身於比他更勇猛的菲律賓群島部落居民憤怒的刀下。他的船隊出發時265人,3年後回到西班牙時僅生還18人。
恩格斯一針見血地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早期的航海史是擴張、侵略、殖民的歷史,也是各國人民反抗鬥爭的歷史,他們在海上掀起的血雨腥風,使一部本應亮麗迷人的航海史,變得血跡斑斑、不忍卒讀。
今天非洲一些國家的博物館裡,歐洲人登陸時使用的火炮和中國人饋贈的陶瓷瓦罐排列在一起。這種鮮明對比是對鄭和的和平之旅與歐洲航海家的擴張之旅、殖民之旅最好的評判。
世紀之祭
這裡,我們不能不提及加文·孟席斯,英國前海軍軍官、作家、歷史學家。
2002年3月,孟席斯在英國倫敦宣布了一個震驚國際航海界、歷史學界和考古界的消息:最早繪製世界航海圖的是中國人,第一個到達美洲大陸的人不是哥倫布而是中國明代的鄭和!先於麥哲倫穿越「麥哲倫海峽」,開闢世界環球航程的第一人是中國人鄭和!第一個繞過好望角的不是達·伽馬而是中國的船隊!
他是在研究威尼斯製圖家匹茲加諾繪製於1424年的一幅海圖時獲得這一發現的。因為他發現了另一幅標記有中國舢板、地名與航線標識比匹茲加諾海圖更豐富、更具體、更完美的海圖———這表明曾有更高文明層次的航海家做過環球航行。要完成如此宏偉之旅的航海家,必須來自一個具有相當政治威力、經濟實力、科技能力和航海經驗的國度。就當時世界範圍來看,非中國莫能。
孟席斯沿著這條思路和航線「按圖索驥」,經過14年的研究,對120個國家和地區的紀念物、古城堡、珊瑚礁、荒灘孤島的實地踏勘,對900多家圖書館、檔案館和博物館史料的查證,以及對沿途所發現大量諸如中國瓷器、絲綢、貢品、石雕、帆船遺骸、漢字,甚至中國式耳環等實物的考察,把自己的成果寫成《1421:中國發現世界》一書。他之所以截取並放大1421年,是因為這一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創造了許多輝煌的經典。
我們對孟席斯的探索精神肅然起敬,為我們先人的驕人業績而自豪,也為鄭和的命運而感嘆。
鄭和是一位孤獨的蹈海者。他的前頭,只有幾位摸著海岸線前行的航海家,他的身後近一個世紀才有哥倫布、迪亞斯、達·伽馬、麥哲倫、庫克等人的帆影。但真正讓英雄孤獨的,是高處的寒意。鄭和與風浪搏鬥得筋疲力盡時,並不清楚萬里之外的大明朝廷里,正醞釀一場軒然大波。鄭和船隊六下西洋返航後,朱棣皇帝駕崩於北征途中,便有人開始責難朱棣的外交政策。加之明朝後期,災害連連,國庫空虛、民生凋敝,有人便指責鄭和出海是勞民傷財,所以朱高熾即位當天即頒詔停止造船、召回人馬。
但禁航令不但沒有從根本上扭轉時局的尷尬和經濟上的窘境,反而阻滯了日益興旺的海上貿易。更為嚴重的是,這種保守觀點直接滋生和助長了閉關鎖國的政治主張。在朝野輿論的壓力下,鄭和近十年風帆未啟。
1431年,經歷了國門無人叩問的落寞之後,新登基皇帝朱瞻基派遣年已六旬的鄭和第七次出航。此時,這位斗得過刀風劍雨卻躲不開唇槍舌劍的老航海家,知道這很可能是一生中最後的航程了。作為一位虔誠的穆斯林,親自到麥加朝覲是他終生的願望。然而就在這一次,鄭和卻猶豫再三,最終決定放棄一己之願。他派出穆斯林水手去聖地,自己卻悲愴地留守在他七下西洋七次駐足的印度古里,凄楚地遙望阿拉伯海對面,那兒時就景仰的聖地。我揣度,鄭和此舉是想向世人表明,他不畏艱辛遠涉重洋,是為了大明皇朝和中華民族,決不是為了實現私願。因為最終,也就是在這一次,印度古里永遠地留住了這位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
一切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迎接這位偉大航海家疲憊風帆的,是一堆熊熊大火———為防止再有人出海,兵部官員甚至焚燒了鄭和浩浩蕩蕩滿掛榮耀的船帆、苦心經營多年的造船廠和耗盡心智的造船圖紙、航海日誌、航海資料。一代先行者開闢的航路就這樣葬送在火海。明人一炬,遺恨千古!隨後,明朝陷入了徹底的禁海政策———外貿商人被處死,外語教學被嚴令禁止。及至清朝政府,甚至規定———片帆寸板不許出海,界外不許閉行,出界以違旨立殺!———一個民族的航船就此擱淺了幾百年!
幾百年來,我們想祭奠我們的航海先輩,竟很難找到一片帆布或者船板。我們只能在外國博物館裡借閱一眼流落他鄉的海圖複印件,只能從外國考古發現的隻言片語中解讀一二,只能從外國人打撈的中國帆船遺骸中弔祭我們先人的風骨和英靈。中國孩子知道哥倫布、麥哲倫和凡爾納《80天環遊地球》的多,詳知鄭和的少,這是何等的遺憾!與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三寶公廟一到春節就香煙繚繞、摩肩接踵的場面相比,中國的鄭和紀念館顯得落寞孤獨,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我國史書中關於鄭和缺乏應有的篇章,寥寥幾筆,差謬多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曾盤點上一個1000年里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探險家,30多位探險家名列其中,惟一的亞洲人鄭和赫然在列。外國人尚且如此,我們不應輕薄了自己!
幾百年來,鄭和似乎並沒有受到民族功臣應享的禮遇。鄭和下西洋,是實現個人精神追求和道德價值的一大步,更是中華民族邁向文明的一大步,他為此付出了自己的後半生,甚至貢獻了自己的生命。令人遺憾的是槳聲帆影之後,中國經過了幾百年不應有的平靜和緘默。不錯,鄭和是一名太監,但是他並沒有像李蓮英、安德海等一樣在深宮高牆內結黨弄權滿手血污,而是肩負民族大義、高揚和平風帆踏波遠行,他是真正的男人!我們不應忌言鄭和的太監身份,那是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下的痼疾,鄭和本人也是一位受害者!他把一個被人鄙視的封建肌體的惡瘤———宦官,做到了如此輝煌,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們應該公允地評判這位中華民族的英雄。
幾百年來,鄭和的歷史貢獻和深刻意義似乎沒有被世界全部認識。海面上從來就沒有風平浪靜,制海權一直是爭奪的焦點,炮火連天,海浪如沸,各國都在為資源、為疆域而戰。回望600年前的征帆遠影,假如沒有鄭和船隊游弋海上,調停紛爭、震懾強梁、安撫弱小,中國周邊不可能有和平安定的環境,沿途諸國不可能刀槍入庫、鑄劍為犁、發展生產,不同民族、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部落之間,不知道還要廝殺多久,世界文明的腳步還要滯行多久;假如沒有鄭和的探險之旅,人類的腳步還哆哆嗦嗦地離不開海岸線,跨洋貿易、洲際交流還要經過漫長的摸索,中國也不可能有造船工業、紡織工業、陶瓷業、醫藥業等的繁榮和發展。和平利用海洋,推進文明進步,是鄭和下西洋的初衷,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幾百年來,中國的歷史反覆證明了一個道理———落後就會挨打,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海上武裝力量,就很難保證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100年前,梁啟超先生長嘆:「哥倫布以後,有無量數之哥倫布,達·伽馬以後,有無量數之達·伽馬,而我則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鄭和的征帆落下,開放的帷幕也訇然以降。明朝中葉到鴉片戰爭,中華民族上演了閉關鎖國300多年的鬧劇,也上演了割地賠款、屈膝求和、喪權辱國的悲劇。假如當年威震海陸的鄭和船隊餘威仍在,就不會有後來面對列強戰艦的驚恐萬狀與束手無策,就不會容忍外國渡海者海騷腥風地殺進龍顏威嚴的皇宮,就不會有大清帝國的園林在強盜的大火中痛苦的呻吟與永遠的恥痛,就不會在朱棣為獎掖鄭和而賜建的南京靜海寺內簽下第一個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就不會有甲午海戰悲憤的仰天長嚎!舟停槳歇無奈何,萬馬齊喑究可哀,先行者成為挨打者,探險家的家園淪為冒險者的樂園,這酸楚的歷史,腥風依然,血痕猶在!歷史不會因忘卻而駐足,也不會因假設而改寫,更不會因覺醒而重演。洞開的國門不會再關起,哪怕是門外電閃雷鳴、虎豹四伏。
鄭和是維護和平的勇士,是倒在征途的英雄。他的生命之帆塑成一座豐碑,聳起一個民族的精神高度。鄭和下西洋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一個民族的行為、一個國家的行為,是中華民族的一次跨越。我們應該以民族的名義、以國家的名義給予他英雄的榮耀。
我想我們應該至少有一部影視巨制來再現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及鄭和的偉大形象,讓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和熠熠生輝的形象走進孩子們的教科書,成為永遠的豐碑。在600年之後、21世紀的曙光中,在國際交往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和平與發展日益成為國際社會主題的今天,讓我們面對滔滔不息的歷史長河,面向波濤洶湧的蔚藍色的大海,酹祭鄭和之帆。
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達的國家和地區(鏈接一)
1405年7月11日鄭和船隊浩浩蕩蕩駛入大海。在以後的28年里,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歷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第一次,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明成祖下詔,命鄭和下西洋(實際首航時間在當年冬季),至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主要到達占城(越南南部)、暹羅(泰國)、蘇門答剌、錫蘭山(斯里蘭卡)、古里。
第二次,永樂五年(1407年)冬至永樂七年(1409年)夏末,主要到達占城、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暹羅、錫蘭山、古里。
第三次,永樂七年(1409年)十二月至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主要到達占城、爪哇、滿剌加(馬來西亞的馬六甲)、蘇門答剌、古里、溜山(馬爾地夫群島)、甘巴里。
第四次,永樂十一年(1413年)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七月,主要到達占城、爪哇、滿剌加、錫蘭山、古里、忽魯謨斯(霍爾木茲海峽以北)、木骨都束(摩加迪沙)、麻林迪。
第五次,永樂十五年(1417年)冬至永樂十七年(1419年)七月,主要到達占城、爪哇、滿剌加、錫蘭山、古里、麻林迪、忽魯謨斯、沙里灣泥(沙爾佛恩角)。
第六次,永樂十九年(1421年)秋至永樂二十年(1422年)八月,主要到達占城、暹羅、錫蘭山、古里、阿丹、柯枝、卜剌哇。
第七次,宣德六年(1431年)閏十二月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主要到達占城、蘇門答剌、暹羅、錫蘭山、加異勒、古里、忽魯謨斯、刺撒、木骨都束、竹步、天方。
鄭和下西洋採用的航海技術(鏈接二)
利用天文航海技術,通過觀測日月星辰來測定船位,確定船舶在航行中的位置。鄭和船隊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向儀器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大大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程度。還使用了專門觀測天體高度的航海天文儀器「牽星板」,其測天的高度定量標準為「指」,測定地理位置以星高「指」數表示,形成一種自成體系的先進航海技術。
鄭和船隊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創造並形成了一套有獨創性的地文航海技術。它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航海圖、針路簿所記沿途各地的針路、里程、水深、海底地質等導航要素,確保船舶沿著正常的航線航行。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性突破(鏈接三)
鄭和船隊不僅熟練地航行在已開闢的航路上,而且還開闢了通過印度古里(今科澤科德)和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直達阿拉伯半島紅海沿岸和橫渡印度洋到東非海岸一些港口的航線,船隊的分隊已經駛進了德拉戈阿港附近的南非風暴區,遠遠超過了季風航行的制約。如此廣闊的、遠離岸線的航行,克服了分段航行的狀態,掀開了人類航海史上新的一頁。其航行規模、參與人員、持續航行的能力是過去任何時代無法比擬的。
明代之前我國的航海活動(鏈接四)
在中國歷史上,有具體歷史軌跡可尋的航海活動,始見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闢。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公元前2世紀至前1世紀的武帝時期,就開闢了西航的海上絲綢之路「徐聞、合浦道」,最遠到達印度洋的「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
唐宋時期,中國的遠洋船舶抵達波斯灣,延伸到紅海和東非海岸。賈耽寫的《廣州通海夷道》中詳細記錄了這條航線的情況。阿拉伯歷史學家艾布·賽德·哈桑著的《歷史的鎖鏈》一書中介紹了中國唐舶到達紅海吉達港,並北上與埃及建立了交往。《宋史》中提到層檀國,記載了從該國到中國的航線。《宋會要輯稿》中也記載了該國兩度派使者訪問中國的情況。學者認為,層檀國就是今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
到了元代,有了中國人到東非的明確記載。汪大淵在1330年至1339年間兩下西洋,乘商船到達過層拔國(今桑給巴爾)。《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忽必烈曾經遣使訪問馬達加斯加的記載。
回到目錄
9、鄭和下西洋的歷史航程與功績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對外交往的一位傑出人物,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和世界航海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他也被國際上公認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鄭和下西洋作為中華民族歷史上、人類歷史上一個非常輝煌、了不起的事件,凝聚並體現了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這種精神和品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動力.
一、鄭和下西洋的時代(1405—1433年)
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從1405—1433年,是處在15世紀.15世紀最初的30年里,在亞歐大陸兩端的東方和西方,幾乎同時向海洋進軍.東方以中國鄭和下西洋為代表,西方以葡萄牙亨利王子沿非洲西岸探索為代表,東西方的航海在很大意義標誌著人類的活動舞台開始由大陸轉向海洋.
我以為,人類經過千百年的航海實踐的積累,到15世紀初發生明顯的變化,進一步認識到海洋的價值和作用,而大航海活動就是這種認識的一種實踐.但是應該指出,孕育和創造東方航海和西方航海活動的社會基礎是有區別的,這就是我們要進一步分析鄭和下西洋當時的社會背景.
1、西方航海的時代
推動西方大航海的動力是經濟因素,當然有部分宗教因素,主要是經濟因素.這種經濟動因來源於歐洲當時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大家知道,14-15世紀歐洲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擴展到大西洋沿岸,當時西歐各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對商品貨幣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對黃金、白銀的追求.各國都鼓勵和支持航海探險,尋找黃金,開拓海外殖民地.
因此,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西方是處於進入「資本主義曙光」的前夜,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新興資本主義積累資本的迫切要求,是西方航海的主要動力.他們的航海是血腥的,推進了世界歷史的發展.
2、中國鄭和下西洋的時代
中國當時已進入封建社會後期,由唐中葉的發展高峰向下坡緩慢的發展,但明初仍是世界上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許多方面仍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鄭和下西洋的15世紀初,中國正處於明初「永樂盛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個時期.
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作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除了鄭和下西洋,還有浚通大運河,編撰《永樂大典》,建立奴兒干都司,遷都北京等.朱棣在朱元璋恢復經濟和生產的基礎上,使明朝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松江成為全國的紡織中心,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業中心,是中國「瓷器的黃金時代」.礦業、冶煉業、造船業興旺發達,出現了繁榮.
永樂皇帝根據形勢的變化,調整了國家對外政策,採取對外開放,穩定周邊,把中國的穩定和發展與世界、尤其是周邊的環境結合起來,想爭取一個長治久安的和平局面.鄭和下西洋就是其對外政策的一個重大舉措.所以,鄭和下西洋是符合明初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要求.朱棣也是很有政治遠見的.就鄭和下西洋的動因而言,主要是出於政治上考慮,經濟活動也有,我個人理解,經濟活動是作為實現朱棣天下一家的「大一統」的一個內容.
從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可以看出,是人類活動由陸地向海洋進軍的時代,在沒有機械動力、世界的海洋絕大部分還是未知海域、阻隔著世界的時候,鄭和七下西洋是一個偉大的壯舉.
二、鄭和下西洋的船隊
(一)鄭和其人
鄭和(1371-1433年)原姓馬,名和,字三寶,出生在雲南省昆陽州人(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鄭和的父親和他的爺爺曾到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朝覲.鄭和母親姓溫,非常賢良.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叫馬文銘.鄭家在當地很受人們的尊敬.
1381年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派手下大將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統一雲南的戰爭.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鄭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雲南平定之後,1385年,又隨軍調往北方,先後轉戰於蒙古沙漠和遼東等地.19歲時,被挑選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從此追隨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邊,逐漸得到朱棣的信任.尤其是1399-1402年,朱棣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進行了「靖難之役」,鄭和立下功勞,幫助朱棣登上皇位.鄭和被提升為內官監太監.1404年,永樂二年正月初一,朱棣為表彰鄭和的功績,親筆賜姓「鄭」,從此更名鄭和,史稱「三寶太監」.
鄭和是太監,自己沒有子女,他做官後,從他哥哥過繼一個兒子,他兒子結婚繁衍後代,主要有兩支:一支在南京,有幾百人,蘇州有個分支;一支在雲南,主要在玉溪,並有一分支到泰國清邁市.
(一)鄭和下西洋的船隊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1、人數眾多,組織嚴密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首先,人數多
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
第一次:27800人
第二次:27000人
第四次:27670人
第七次:27550人
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現在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裡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隊編製.根據我們海軍專業人員多年研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按照下西洋的任務,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後勤保障部分: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的.從對鄭和船隊人員組成研究,編製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2、船舶種類齊全
航海活動離不開船.從中國造船歷史看,由木筏—獨木舟—船,由木船—金屬船—合成材料的船,船的大小、形狀、種類、材料都不斷變化.鄭和下西洋的船,在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這是我們許多船史專家長期研究的結論.
(1)數量
每次出使都在200多艘.大船「寶船」數量都在40以上——60多之間,而西方航海時哥倫布3—17艘;達加馬4艘;麥哲倫5艘.
(2)種類
一些學者根據文獻如《龍江船廠志》、《武備志》、《西洋記》、碑刻等記載結合鄭和航海的需要進行研究,認為鄭和下西洋的船最少有7種,包括:寶船、馬船、戰船、座船(戰座船)、糧船、水船等.寶船——帥船,取寶之船.馬船——快速的綜合補給船,搭載中層官員、軍需品、各國朝貢的動物,並能作戰.戰船——護航用,噸位小,機動靈活,配有火器和戰鬥員,保障整個船隊航行安全.座船——用於船隊防海盜襲擊和執行兩棲作戰.糧船——裝載糧食和副食品.水船——儲存運載淡水.在當時世界的航海,都沒有此船,配置專用的水船,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說明造船技術的先進和航海能力.
關於鄭和寶船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有爭論。目前爭論的主要焦點是船型、船的尺度。
3、裝備先進
鄭和下西洋船隊配備了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中國古代兵器發展,在宋代之前是冷兵器時代,從北宋到清代中葉是冷兵器和火器並存時代。明初,火器的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不僅種類多,而且質量也有很大提高。熱兵器所佔比例增多。鄭和船隊中裝備了先進的兵器;如碗口銑,一種可靈活操作的火炮;噴筒,用於水戰、攻城池用的。在一些博物館可以看到一些,水陸通用的。出現了新兵器「賽星飛」是世界上最早關於水雷雛形的記載。
鄭和下西洋是一個龐大的船隊,船與船、分船隊與分船隊之間需要聯絡、指揮、調度,當時還沒有近代通訊方式,以及現在的電訊方式。茫茫大海上,晚上怎麼聯繫?颳風下雨霧天怎麼辦?這都是古代航海要面臨解決的問題。這麼大、這麼多、這麼長時間、這麼遠,如何來管理?而且每次都安全返回,說明中國古代人在指揮和管理上的智慧是了不起的。那麼鄭和船隊用什麼方式聯繫呢?船隊配有交通艇、音響信號、旗幟等裝備。史書記載,船隊「晝行認旗幟,夜行認燈籠,務在前後相繼,左右相挽,不致疏虞。」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繫。
鄭和船隊是完全按照海上航行和作戰需要來進行編組的,在統一指揮下形成一支嚴密的船隊,這是創造鄭和成功遠航的重要基礎.
(三)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技術
大家知道,在人類步入航空和航天時代之前,航海是人類科技成就的集納點,航海科技的水平反映出一個時代科技發展水平高低.今天,海洋技術仍然是高技術領域.鄭和下西洋的輝煌,就反映了我們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獨領風騷的科技成就.最能代表和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
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
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3、《鄭和航海圖》
《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
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三、鄭和下西洋的航程
鄭和下西洋具有歷史性的突破,他的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到達南端的好望角,也就是說抵達了大西洋,涉及三大洋,為此前的中國航海史上所沒有,在世界航海史上也居於領先地位.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要早83年和107年,在當時靠木船、僅憑藉自然的風力航行,克服海上種種困難是非常了不起的.不僅要有航海技術、造船技術、航海經驗,掌握海洋知識,而且也需要勇氣和探險精神.
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時期就開闢了西航的海上絲綢之路,從兩廣地區,最遠到達今天的斯里蘭卡.唐宋時期,中國的遠洋船舶抵達波斯灣,到了紅海和東非海岸.這在中國文獻和阿拉伯文獻中都有記載.元代著名的旅行家汪大淵在1330年和1339年兩次乘商船到達桑給巴爾.《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忽必烈皇帝曾經派遣使者訪問馬達加斯加.這些為以後中國人的航海奠定了基礎.元代以前中國西航的遠洋航線,船舶基本上是進行沿岸航行,船的規模、數量和人數、航行的次數,持續的時間都遠不及鄭和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使中國的遠洋航行出現了實質性的突破,開闢了一些新航線,形成了多點交叉的海上交通網路.
鄭和下西洋,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劉家港集結,沿海南下,在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等候太平洋西北季風,11—12月,季風來了,便穿過台灣海峽和南海,第一站到達占城,再到東南亞各國,進入印度洋.前三次主要在印度以東,最遠到達古里.它是古代東西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第四次開始到達西亞、東非地區.有學者對航線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鄭和重要航線有56條,航線總長15000英里.
如開闢了古里到溜山到東非索馬利亞摩加迪沙(木骨都束)、卜喇瓦、肯亞的麻林地.並向南航行到比剌(莫三比克港)、孫剌(今索法拉港).分船隊進入了德拉戈阿港附近附近的南非風暴區,遠遠超過了季風航行的要求.鄭和下西洋的航線從航海發展史角度看,比較成熟,具有創新性的突破,為以後的航海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鄭和下西洋的使命與功績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蕩,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剌、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李約瑟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
3、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汶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托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里國,中國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通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當時中國主要輸出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製品、銅錢等,中國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當時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當地價值1兩,回到國內出售20兩,利潤豐厚.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
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嚮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
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留下鄭和遺迹,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4、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佔據著地球表面積70.8%,擁有著豐富的資源.自古以來,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空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戚相關.我們的祖先早期創造了龍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裡.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里、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時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的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於西方人航海,勝於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覺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中國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打開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
鄭和這種敬業獻身報效國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著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推進人類的文明.
回到目錄
10、鄭和下西洋開中國「和平外交」之先河
300艘艦船,2.8萬名將士,在中國台灣學者謝台喜看來,600年前的鄭和船隊堪稱世界上最早的遠洋艦隊,但是鄭和艦隊「受中國儒道禮儀的教化,當時並沒有去侵略或殖民他國。」
12月8日在上海開幕的「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學者紛紛指出,當時的中國明朝政府主張用和平的方式和長治久安的方針處理國際爭端,鄭和下西洋忠實地執行了這一外交政策,開中國「和平外交」之先河。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楊槱說:「鄭和出使西洋是中國古代執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範例。」中國台灣「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謝台喜評價說,鄭和下西洋,從不輕易使用武力,亦未蓄意霸佔殖民地,侵佔他國領土;所經之地,均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鄰邦,以德服人,宣揚中華文化,其所表現的是「和平海權」,而非武力侵略行為。「我們正需弘揚鄭和海權的和平精神。」上海交通大學辛元歐教授說,經過鄭和的努力,多年不與中國來往甚至從未與中國來往的一些東南亞國家都與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關係,有4個國家的9位國王先後8次來華訪問,有16-17個國家先後4次遣使來華,達到了明代西洋外交史上的頂峰。鄭和率領船隊在東南亞翦除海盜,從事海上貿易,傳播中華文化,在東南亞各國深受景仰,當地人民自發為他建廟立碑。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劍雄教授曾在東非肯亞尋訪鄭和足跡,他發現,鄭和船隊在經停地點如東非、西亞等未留下遺址遺迹。葛劍雄分析說,正說明其目的不是侵略和擴張,不願也不必在經停地進行經營。這種與西方殖民主義者截然不同的做法,正是明朝人愛好和平,光明磊落的表現。明朝的疆域當時足以養活自己,當時中國的天下觀以中原為中心,因此,鄭和下西洋並沒有殖民企圖,這符合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和當時的現實需要。
美國國家工程研究院院士、台灣成功大學前任校長吳京認為,中國紀念鄭和下西洋,「正是要宣揚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文化傳統,進而打破所謂『中國威脅論"的迷障」。
回到目錄
11、試論鄭和偉大的人格魅力
鄭和作為一位世界偉大的航海家,為什麼六百年來仍受到全球華人在內的各界人士的尊重和敬仰?我認為除了他七下西洋的航海壯舉表現出來的驚天動地的業績外,很重要的一條是他作為東方男子偉大的人格力量。
鄭和人格魅力之一——樂於奉獻。出身名門馬氏家庭的鄭和,從他幼年時期蒙受戰亂,成為明軍俘虜,慘遭閹割之刑,所有這些,在他幼小的心靈里蒙上了一層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當明朝部隊需要鄭和為統一大明而征戰時,他卻毅然決然地從戎征戰。鄭和能忍受的巨大痛苦,投身於加害他的軍隊,正是鄭和忍辱負重、不計前恨,顧全大局、獻身國家的高尚的人格魅力。
鄭和人格魅力之二——勇於探險。作為一名東方男子,鄭和具有勇於探險,不畏艱難,寧折不彎,不屈不撓的人格力量。當鄭和走進茫茫大海,面對長距離海上航行的危險時時刻刻可能降臨,面對窮凶極惡的海盜、野蠻鄰邦的挑釁,歷經磨難,百折不撓,勇敢地屹立潮頭,把東方男子高大偉岸、氣吞山河的人格魅力留存了他馳騁二十八年所到過的西洋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開闢了二十一條航線,總航程在七萬海里以上,相當於繞地球三周多,為中國人贏得了驕傲。
鄭和人格魅力之三——敢於克敵。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國途中訪問錫蘭山,該國國王亞烈苦奈爾發兵五萬劫鄭和船隻。鄭和臨危不懼,率兵二千抄其後路,出奇不意,克敵制勝,生擒亞烈苦奈爾等家屬頭目。鄭和面對窮凶極惡的海盜陳祖義前來偷襲船隊,他不畏強暴,殲滅海盜7000餘人,活捉了陳祖義,沉重打擊了海盜的囂張氣焰,表現了中華民族振奮大無畏的精神。
鄭和人格魅力之四——善於禮讓。鄭和在七下西洋中創造出一種「中外通和,萬國來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嶄新外交局面,這是與他寬大為懷、善於禮讓的人格力量分不開的。他成功地調解了暹羅和滿刺加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多次化解安南同占城之間的對抗,即便面對中國本身的挑釁,也能冷靜、從容處理。他以平等態度對待爪哇島上已分裂的東西兩王,當西王誤殺了明朝使團170人,引起明朝震怒,鄭和卻從中斡旋,不予深究,表現了中國的大度與寬容。
鄭和人格魅力之五——忠於職守。當明成祖駕崩,明仁宗繼位後全盤否定明成祖的對外開放政策,下令終止出使西洋的全部活動,經歷6次的鄭和下西洋就此矢折,朝中對鄭和下西洋的功勞始終沒有明確肯定,各種反對的聲音不絕於耳,此時此刻,鄭和失意之極,失望之極,在南京苦守了六年。當明宣宗再次下決心準備下西洋時,鄭和已年過六旬,他老翼伏勵,死而後已,欣然領旨,再度出洋,在大海里遺憾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後旅程。不難想像,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傲立在船頭,指揮船隊,是一個何等壯觀的場面;一位海學驕子,為了大明帝國的輝煌,最終回歸大海的懷抱,又是一幅何等壯烈畫卷!
縱觀鄭和的一生,他把中國封建社會存在的皇權和宰割,把西洋各地存在的野蠻和險惡,統統隱藏到內心深處,傲立船頭,昂首挺胸,劈風斬浪,勇往直前,創造了中華的輝煌,世界的奇蹟,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和人格的犧牲。
鄭和的偉大的人格魅力永遠受到全世界的敬仰!
回到目錄
12、鄭和--人類航海史上的傳奇
鄭和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在1405-1433的28年間,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打通並拓展了中國與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上交通,為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和各國人民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鄭和七下西洋,最多時率船二百多隻,人員達兩萬七千多人,主要航線多達四十多條,總計航程十六萬海里,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人數最多、行動範圍最廣的遠洋航行活動。鄭和1405年首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經過好望角早92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14年,他無疑在人類文明史及世界航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明洪武四年(1371),鄭和出生在雲南昆陽州(今昆明市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一個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家庭里。其六世祖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是元初傑出的政治家,死後被封為"咸陽王"。其子孫因長期與漢族共處,改從漢俗,定為馬姓,鄭和本姓馬,就來源於此。
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發動了統一雲南的戰爭,鄭和的父親在戰亂中死去,十一歲的鄭和被明軍俘獲,慘遭閹割,隨後被送到當時的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宦官,並深受器重。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死,其長孫朱允炆即位,稱建文帝。登位後,建文帝為鞏固政權,下令削藩。朱棣不甘,於是先發制人,起兵發難並奪得帝位。鄭和在這場史稱"靖難之役"的戰爭中功勛卓著,於永樂二年(1404)被明成祖朱棣御筆賜姓"鄭",從此馬和改名為鄭和。明宣德六年(1431),明宣宗因鄭和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忠心輔佐三帝,敕封鄭和為三保太監,此後三保太監也成為鄭和專有的代名詞了。
明永樂年間,經濟繁榮富庶,在對外關係上,明成祖朱棣銳意進取,重點實行開放政策,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自登基後第三個月起,就派遣使者四處活動。鄭和從永樂元年起,就進行過幾次小規模的航海活動,訪問暹羅、日本等比較近的國家,因此掌握了一定的航海與造船知識。在出訪日本過程中,鄭和還促成明朝與日本建立外交關係,敦促日本肅剿中國沿海倭寇,顯示了其傑出的外交才能。
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決定派遣大船隊下西洋,鄭和作為朱棣的心腹,學識淵博,熟知兵法,通曉阿拉伯語言文字,熟悉西洋各國各地區的情況,信奉佛教與伊斯蘭教,並且了解航海,具有外交才能,因此成為下西洋統帥的不二人選。
明宣德六年(1431),已是花甲之年的鄭和奉命第七次下西洋,此次船隊所到地方最多,範圍最廣,幾乎走遍了南海、北印度洋沿岸地區以及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諸國。宣德八年(1433),當船隊航行到古里附近時,鄭和因操勞過度病逝。鄭和這位海之驕子,奮鬥在海上,成功在海上,最終也殉職於海上。
鄭和七下西洋歷經永樂、洪熙、宣德三朝,使明朝與海外各國廣泛建交,發展了多種形式的海外貿易,促進了中外各國的文化交流與發展,是中國外交使上歷史性的突破。就世界而言,它也使數十年後才開始的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各種航海活動相形見絀,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航海活動。鄭和作為七下西洋的統帥,是當之無愧的人類航海史上的傳奇。
回到目錄
推薦閱讀:
※鄭和下西洋的得與失|史識
※鄭和下西洋之謎:非洲肯亞疑有船隊後裔(圖)
※◎ 百家講壇: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下)
※【精典】燒掉鄭和下西洋資料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