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賓虹:身後50年,才會有人欣賞我的畫!

編者按: 隔海遊子念重陽。即使離家再遠,有老人的地方,便是家。所以,請珍惜和他們的相聚時光。今又重陽!盡孝而函雅。「重陽八老」專欄的推出,將為您帶來藝術界八位耄耋老人: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李可染、謝稚柳、田世光、吳冠中和黃永玉的故事,希望所有長輩們都能和他們一樣擁有樂觀精神與長壽。同時,藝典精選這8位近現代高齡藝術大師復刻作品,每一件作品均在拍賣中創造奇蹟!大師筆墨,益壽延年!

何物羨人?

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誰催我,

三更燈火五更雞。

20世紀中國畫大師黃賓虹(1865-1955)生前曾多次說過,要等到他死後50年,才會有人欣賞他的畫。事實也確是如此。雖然其生前已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雖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黃賓虹熱」已逐漸升溫,但直至進入新世紀,能夠真正讀懂、體味其藝術「內美」精神的人並不是很多。再細看其人生經歷,其實他在人生道路和藝術史中,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行俠。

青年時候氣風發

黃村村口又響起了清脆的馬蹄聲。一位身穿白衣的壯年人手牽棗紅馬來到了大門口。對著黃士陵雙手一揖,又深深鞠了一躬,自我介紹是歙縣黃質,聞大師自廣州歸來,今特地前來拜瞻。黃士陵見又來了個儀錶不凡的崇拜者,知自己的藝名確實大了,忙吩咐入座上茶。在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歡聲笑語里,兩人暢談「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沿海的軍事形勢,暢談書畫篆刻藝術,暢談古玩文物的收藏,暢談三代秦漢的金石璽印……黃士陵被感動了,他沒想到在相對偏僻的家鄉還有如此年輕的飽學之士。黃質的健談令主人著迷,黃士陵展示了自己創刻的所有印章,不知不覺兩人就談到了夕陽西下。黃士陵欲留客人食宿,黃質抱拳說後會有期,他不便久留,正率領一幫兄弟守衛著江西進入皖南的關隘,以防夷兵侵擾。說罷,黃質躍身上馬,迅即消失在逶迤的山道之間。黃士陵感嘆良久,以為具有如此厚重的學問修養人材不可多得,他日必留名青史。黃質即辛亥革命後以大畫家名世的黃賓虹。黃士陵的預言在許多年後應驗了。

黃賓虹歙縣故居

黃賓虹(公元1865-1955年),原名質,字朴存,曾署予向、虹廬、虹臾、大千,辛亥革命後改號賓虹,以號名世。黃質原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市鐵嶺頭。其父黃定華是清朝的太學生,但科舉之路走得不順,後摒棄了出仕之念轉而經商,到金華開了家布莊。黃賓虹的祖上雖然沒人做過大官,可一直保持著耕讀傳家的門風。黃父身為布莊老闆,家裡藏書頗富,小黃質呀呀學語時父母就教他念平白易懂的千家詩了。

黃質於13歲回原籍應童子試,名列前茅。16歲考取金華麗正、長山兩書院值課,自購文具,習畫益勤。18歲時父命黃質從陳春帆師學畫,陳授以畫理至詳,並隨陳師游義烏。黃質到21歲時,望子成龍心切的父親為他補選了稟貢生,旋即擔任了兩淮鹽運使署錄事。那是黃質第一次獨立離家踏上社會。春天由歙縣經安慶赴揚州,在汪公廟前瞻望新嶺,回顧舊廬,黃質感而作《過新嶺圖》並題詩曰:

百里行程兩日余,敢辭負米路崎嶇。

白雲不隔鄉關迥,嶺上徵人望舊廬。

黃賓虹金華故居

他到揚州後一邊研習書畫篆刻,一邊廣泛讀書,除了傳統的國學,他也將求知的目光轉向新學,閱讀了魏源的《海國圖志》、徐繼畲的《瀛環志略》等等,迅速接受了包括維新主義在內的新的思想學說。黃質每年都回歙縣過春節,而為了觀覽各地風光,他來回的路徑很少重複。22歲時由歙縣出新安江,經杭州、鎮江至揚州,沿途寫生。23歲時經蕪湖、南京至揚州。當時較著名的畫家時鄭珊,陳崇光(若木)均在揚州,黃質分別從鄭學山水,從陳學花鳥。大約兩淮鹽運使署錄事一職的薪水不錯,黃質得以在揚州先後購得舊書畫近三百件,尤多明代字畫。25歲那年,黃質心懷喜悅,攜所購字畫經杭州至金華探望雙親。殊料回金華後得知父親的布莊經營不善嚴重虧損,黃質遂協助父親典店還債,清理了所有賬務,全家遷回故鄉歙縣潭渡村。居家期間,黃質學畫廢寢忘食,並開始搜集古璽印。諸事辦妥,黃質仍去揚州任職。

1895年康有為率在京參加會試的舉人聯名上書光緒皇帝,反對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主張變法,史稱「公車上書」。消息傳到揚州,年輕的黃質頓時熱血沸騰,馬上去信支持,認為「政事不圖革新,國將有滅亡之禍。」他復與譚嗣同信函往複頻繁,兩人訂為文字之交。黃質甚至在鹽運使署辦好交接手續,一旦北京來信召喚,他即北上投身維新變法。然而他等來的不是維新派的召喚而是父親病故的家信。黃質匆忙南歸,料理了父親喪事,一邊讀書研習書畫,一邊等待北京的事變。光緒二十四年,是年六月光緒帝下詔變法,實行新政。九月那拉氏發動政變,軟禁光緒,又捕殺譚嗣同等六君子,戊戌變法失敗。霜降後,黃質才聽到譚嗣同殉難噩耗,放聲大哭,作輓詩一首,有句云:「千年蒿里頌,不愧道中人!」黃質在鄉里鼓吹維新亦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人以「維新派同謀者」罪名密告知府。幸好有朋友事先獲悉,黃質立即逃離歙縣,經杭州赴上海,隨後去河南開封。次年傳來八國聯軍欲進攻中國的消息,這分散了清廷的注意。冬天黃質自北地返回皖南,過宣城響山時,寫下一首慷慨激昂的《響山》詩:

苛斂迫逋谷棄農,盜由民化困窮凶。

卻為當道豺狼迫,獅吼空山一震聾。

四十歲前後的黃賓虹

這詩具有與龔自珍《己亥雜詩》同樣的思想深度。詩中所表達的已不是維新派要求的改良而是在號召革命了。假設黃質在各地有同志接應,他很有可能就此走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可惜黃質從歙縣出逃到上海,從北地繞了一個大圈回來,他一直是位獨行俠,沒能融入維新派的隊伍之中。他回鄉躲避風頭,使維新運動和後來的同盟會少了一位革命鬥士,但在中國藝術史上卻多了一位詩書畫印和文藝理論俱佳的大家。

愛書畫也愛篆刻

黃質回鄉隱居後得知飛鴻堂藏印已歸西溪汪啟淑。西溪和潭渡相距不遠,於是前往觀賞,這使黃質眼界大開。此後黃質自己也開始大量收集古璽印。

在黃質的研究中,他把篆刻與書法、國畫同等視之,且能互相詮釋。在《敘摹印》中,其對古印章進行了分期:「以今證古,自秦迄於近日,可約分為三期:一曰銅玉印之時代,一曰雜品印之時代,一曰刻石之時代。」他認為秦漢時期的印章以金銀銅玉為印材,應歸於銅玉印時代。南北朝時期的印章,其印章文字混亂,齋館印大行其道,印材出現了象牙、瑪瑙、黃楊、竹根、瓷料、水晶等,印章追求精巧奇異,古法已失,此時期的印章歸屬於雜品印時代。自元王冕以花乳石刻印開始,海內篆刻大家皆以石為印材,故元明時期的印章歸於石印時代。黃質劃分古印章分期是以印材為標準的,這種劃分在當代印學史上仍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該論文中,黃賓虹分別論述了《銅玉印之製作》、《雜品印之優劣》、《刻石印之精美》等,對古印章進行了科學的評價,得出《篆刻為文人旁及之學》的結論。

黃賓虹 印

身為徽州人,黃質對徽派各家極為看重,認為程邃、巴慰祖是浙派之祖,而且早於浙派數百年就開始以古璽遺風入印,功莫大焉。其實黃質不單對程邃、巴慰祖看重,對何震之印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摹習的。如果把他的「黃山白岳」、「朴塵居士」兩印同何震的「柴門深處」、「笑談間氣吐霓虹」比較,明顯可以見到他受何震風格的影響,且得神韻,無板滯之習,只刀法略弱。而「黃質賓虹」、「虹廬」兩印帶有明顯的璽印味,風格近巴慰祖,應該是中年時期的作品。「黃山山中人」、「冰上鴻飛館」,氣息古雅,線條遒勁,有其晚年金文聯句筆意,顯示出黃質篆刻實踐上的自我追求。

這一次黃質在故鄉居住了很長時間。1905年他42歲時,歙縣第一所新式中學——新安中學堂成立,校監(校長)許承堯為黃質同窗摯友,邀其任國文教席,這是他第一次登上講台。次年,他與許際唐、陳巢南、陳魯得等組織成立「黃社」,以紀念明清之際的思想家黃宗羲。家庭條件不錯,家裡收藏宏富,自己學養深厚,黃質足可以在家鄉做一個敬老愛幼的知名鄉紳。可是他暗地裡參加了秘密活動。1907年他44歲時,有人告發他為革命黨私鑄錢幣,官府派兵緝拿,他聞訊又一次連夜逃避上海。表面看這一次也是敗走麥城,實際上性質已有所不同,他一到上海,即受到王國維、鄧實、黃節、柳亞子等名流的歡迎,視其為金石名家,請他參與俞語霜主持的海上題襟館活動,並協助編輯《政藝通報》、《國粹學報》、《國粹叢書》等等。

安徽徽州府官立新安中學堂修業文憑

改名賓虹美名傳

辛亥革命的一聲春雷令黃質欣喜不已。他將自己的名字由「質」改為「賓虹」,又通過數十年不懈的努力,讓「虹賓」這兩個字成為了中國近代藝術史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此後黃賓虹在上海差不多居住了近30年。前一半時間以在神州國光社、商務印書館、有正書局等出版機構任職為主,間或參與文藝團體如宙合社、藝觀學會、爛漫社、蜜蜂畫社等的活動。後一半時間以在藝校和各大學任美術教授為主。此間他的藝術研究成果如火山爆發般噴涌而出。

黃賓虹收藏古印始於揚州,豐富於歙縣,到上海後其搜藏古璽印更是不遺餘力。1915年他在上海開設了宙合齋文物鋪,要是聽得某人所得古璽,或是某地新出土古璽,則必多方設法去鑒賞,鈐拓本以考訂識別。要是有人肯轉讓,他即傾囊購入。據他親近的學生劉慎旃回憶,黃賓虹一生藏印近萬方,實為現代藏家之巨擘。他的宙合齋也成了文人雅士們們聚會的場所。書畫家們來了,與吳昌碩合作繪製了巨幅的《蒼石圖》。與蘇曼殊、蔡哲夫、王一亭合作了《分湖吊夢圖》。大文豪魯迅過滬,偕友人至「宙合齋」相訪,閱嘉祥畫像石刻拓本,並與黃賓虹暢談琉璃廠古玩街近況。後來他在冷鋪購得「禾信君璽」,壇紐,銀質。古璽印中,君璽一類的極少遇見,黃賓虹故特別珍愛。豐富的收藏也為黃賓虹帶來了災禍,1922年5月某夜,其所居寶山路鄰居失火,有匪人乘亂闖入黃家搶掠,古璽印被劫去一部分。雖然一度曾「興緒頹廢,索焉寡歡」,但由於深愛古璽印,黃賓虹很快走出了萎頓狀態。

黃賓虹 《溪舟訪友圖》

黃賓虹長期搜集、收藏和研究古璽印,不僅影響到他自身的篆刻創作實踐,同樣也影響到他的繪畫。黃苗子曾將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的繪畫用筆比較後認為,如果說趙得力於魏碑、吳得力於石鼓的話,那麼黃賓虹則得力於鐘鼎、璽印。黃賓虹的山水畫意境高古,其審美旨趣正是來自於對上古器物和古璽的研究所得。黃苗子認為蒼茫渾樸的三代之氣,竟慢慢滲透進黃賓虹的心中腕上,乃至成為推動其山水畫畫風發展的因素之一。但趙之謙、吳昌碩將魏碑、石鼓入於篆刻,終成篆刻大家。可惜的是黃賓虹未能將自己對吉金古璽的研究所得,更多地施於篆刻之上,在黃士陵的基礎上再創新高。

黃賓虹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教時,與留法歸來的傅雷結成至交。這是一對反差極大又互為補益的朋友,他們的友誼一直沿續至黃賓虹去世。據多位友人的回憶錄記載,當時黃賓虹的畫,被一般人視為古調自愛、今人不彈的古董。可黃賓虹和傅雷兩人相互敬重,共視賞音,兩人的狷介不群的性格也正相似,都是孤寂的獨行者。他們之間的往來信札,讀之令人對大學者大藝術家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靳尚誼《晚年黃賓虹》

1945年,黃賓虹已82歲。想日寇還在祖國大地上橫行霸道,奮筆作八尺《黃河冰封圖》。畫作甫成,適值抗戰勝利消息傳來,黃賓虹興奮異常,說:「黃河解凍,來日再寫黃河清。」這一年賓虹老人作畫特多,致函友人說自己「無異脫階下之囚」,而喜悅心情「自難筆墨形容」。

黃賓虹 篆書 《集古文字七言聯句》

1948年秋,黃賓虹應杭州國立西湖藝專之聘南下,乘航空班機抵滬,隨身攜帶僅兩樣物品:一捆約數十軸最珍愛的古畫,一袋近千方古印。臨行前幾天,黃賓虹正在家中作畫,徐悲鴻等前來送行。黃賓虹畫一巨石,徐悲鴻欣然在石上添一展翅雄鷹,作為臨別紀念。在新中國成立不久,他興緻勃勃地畫了一幅家鄉《潭渡村圖》,並題詩曰:

豐溪縈帶黃潭上,德澤棠陰載口碑。

瞻望東山雲再出,萬方草木雨華滋。

黃賓虹重新煥發了藝術青春,擔任了多種社會職務,還創作了大量書畫。1955年黃賓虹90華誕時,獲華東行政委員會頒發的獎狀,被稱為人民的優秀畫家。同年3月25日黃賓虹病逝,所藏書籍、字畫、金石以及自作書畫、手稿等一萬零一百多件全部捐獻國家。政府在其西湖棲霞嶺故居建立畫家黃賓虹紀念室。

黃賓虹 為何適齋作《流水鳴琴圖》

黃賓虹不但為近代中國山水畫傑出代表,且為詩人、書法家、篆刻家。詩文清雋疏朗。書法篆刻,飽含金石氣。生平作畫,不下萬幀,多屬贈送留念,不斤斤於潤金之有無。自解放以來,為繼齊白石、徐悲鴻後,卓立全國畫壇者。

黃賓虹在彌留之際,還吟出清代彭元瑞的名句:「何物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這是他平生所愛所求的終結,也是他對深深眷戀著的祖國山河的最後表白。

時光輾轉,下面這幅巨作《豐溪甲秀》是黃老於1947年創作,據今日已有70年。曾在北京保利2014年秋季拍賣會創造出3680000人民幣的高價記錄。

推薦閱讀:

有人知道蒙古族八大禁忌是什麼嗎?
人生忠告:男人女人和所有人——
終於等到全面二孩,為什麼有人不願意生了?
為什麼有人喝酒就變臉?
為何有人自卑呢?

TAG:身後 | 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