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父子雄霸天下的秘密 親人未必親信
除了精準的商業眼光、高超的經營手段,選人、用人絕對是李嘉誠的超人之處。在李嘉誠身邊的將才,無一不是李嘉誠用心血、賞識、重用來培育成長的。當然,他們也都充滿感激地回報了李嘉誠的知遇之恩,為李氏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親人未必親信
「如果你任人唯親的話,那麼企業就一定會受到挫敗。」這是李嘉誠所信奉的用人之道。他說:「在我兩個兒子加入公司前,我的公司內並沒有聘用親屬,我認為,親人並不一定就是親信。如果是一個跟你共同工作過的人,工作過一段時間後,你覺得他的人生方向,對你的感情都是正面的,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的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才可以做你的親信。如果一個人有能力,但你要派三個人每天看著他,那麼這個企業怎麼做得好啊!忠誠猶如大廈的支柱,尤其是高級行政人員。在我公司服務的行政人員,無論是什麼國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現,對公司忠誠,有歸屬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考驗,就能成為公司的核心成員。」
那麼,究竟誰是李嘉誠最得力的親信?恐怕非袁天凡和霍建寧莫屬了。
知遇之恩
雖然人稱投資奇才的袁天凡是在1996年才投到李嘉誠旗下的,但李氏對袁天凡的賞識,卻可追溯到1986年。當時長和系四大公司轟動一時的100億元集資行動,是由花旗銀行唯高達香港有限公司負責包銷,袁天凡就是之中的關鍵人物。李嘉誠看中袁天凡之後,可不止是三顧茅廬這麼簡單。
1991年10月,榮智健聯手李嘉誠等香港富豪收購恆昌行,李嘉誠遊說袁天凡出任恆昌任行政總裁。袁天凡於是辭去聯交所要職,走馬上任,年薪600萬港元。然而,次年3月,因榮智健向眾富豪收他們所持的恆昌行其餘股份,袁天凡憤然辭職,並表示不再做工薪階級,要自己創業。1992年2月份,袁天凡與老同事杜輝廉、梁伯韜主持的百富勤合夥創辦天豐投資公司,袁天凡佔51%股權,並出任董事總經理,併兼旗下兩間公司的總裁。李嘉誠義無反顧,依舊支持袁天凡,當時認購了天豐投資的9.6%的股份。
袁天凡曾公開表示,「如果不是李氏父子,我不會為香港任何一個家族財團做。」袁天凡說,「他們(李氏父子)真的比較重視人才。」
從1979年就加入長實的霍建寧,則是李嘉誠親手栽培的良將。
香港人都知道,李嘉誠旗下的長和系盛產「打工皇帝」,這不僅僅因為長實和和黃是香港最有實力的公司,更因為李嘉誠對人才的重視。以2.7億港元年收入新登「打工皇帝」寶座霍建寧,身負多少李氏的重託與信賴自不必言。
和黃功臣霍建寧
今年49歲的霍建寧,於1979年加入長實,任會計主任,憑著其金融財務方面的才幹和踏實的作風,一路晉陞。1984年升為和黃執行董事,1985年任長實董事。1993年登上和黃懂事總經理之位。
有人說,這是接下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因為,和黃在80年代後期,受海外業務虧損拖累,令股價長期處於偏低水平。霍建寧接手後,不斷改組,透過收購合併,成功將業務由虧轉盈。其後,他趁赫斯基有好表現,於去年順勢在加拿大借殼上市,令集團從中獲特殊盈利65億港幣。
繼後,他更接手處理虧損多年的歐洲電訊業務,因Orange成立以來,一直蠶食和黃在港的電訊業務盈利,和記電訊變相白做。到1996年,霍建寧毅然分拆Orange上市,成功套現,後來,見時機成熟,於1999年底將Orange轉售,成功替集團賺取超過1600億港元的盈利,創出神話。任期內,令多年虧損的赫斯基石油轉虧為盈。1999年末他促成了多宗大交易,將和黃髮展成名牌電訊商;在過去5年,和黃集團旗下各公司及管理人員獲海內外各大報章及雜誌讚譽超過50次,並獲得各種榮譽稱號,霍建寧可謂功不可沒。
盈動軍師袁天凡
袁天凡1952年出生於上海。5歲時到香港,後來在美國最有名的經濟系——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讀書。
1976年,當他大學畢業回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不到一年之後,他跳槽至滙豐旗下的獲多利債券部工作。在獲多利工作8年中,先後從債券部晉陞至財務部。1985年離開前,已成為集團的財務部主管。
離開獲多利後,他先後出任唯高達董事總經理,參與全球證券業務工作,又在1988年出任聯交所行政總裁一職。袁天凡於1996年出任盈科亞洲拓展的副總經理。1996年中,當李澤楷要大搞高科技時,李嘉誠親自請他協助兒子打江山。
儘管目前李澤楷身陷困境,但袁天凡當年分文不費,令盈動借殼上市成功,仍可謂傑作。
當時盈動上市,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只是需要按正常程序申請。時值全球科技股大熱,作為傑出的投資銀行家,袁天凡和梁伯韜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決定採取最快捷的方式——找一個「仙士股」借殼上市。
所謂「仙士股」,就是由於經營不良、資產太少或業績太差,股價已跌到幾分錢的股票。1997年金融風暴之後,香港股市這種「仙士股」府拾皆是,袁天凡和梁伯韜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位在內地和香港資本都不乏知名度的黃鴻年旗下的一間賣通訊器材的公司——得信佳。
1993年3月初,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在4分到6分錢港元之間徘徊。選擇「得信佳」的原因之一是黃鴻年也正視「得信佳」為「雞肋」,大有「賣殼」之意,這樣就避免出現競購以及反收購的麻煩,耽誤時間。以當時「得信佳」股價水平收購,花費不足1億港元即可,但在袁天凡和梁伯韜的策划下,李澤楷將盈科擁有的地產項目(主要是北京盈科中心)作價24.6億港元,再加上香港數碼港發展權一道無償注入得信佳,未花一分錢現金就達到了目的。
「得信佳」於是更名為「盈科數碼動力」。1999年5月4日,「得信佳」復牌交易,開市僅15分鐘,股價從停牌時的1毛多,飆升到3.22港元,升幅高達22.6倍,盈動立即搖身一變成為一家市值上億港元的巨型公司。
李澤楷在接受香港《財經》雜誌的採訪時說:「人才是最重要的。」他說,「爭取人才要有三點:一、人才不希望在一個很大、階層很多的公司工作,因為如果他們是聰明的,不希望每一件事要批准才能做;
二、人才不希望定薪制,如果做得好,貢獻多,報酬方面要多於一般人。做得好的人應當有機會比同年齡、同經驗的人獲得高四倍甚至五倍的報酬。
三、人才一定要覺得,自己做的事情,除了錢的報酬之外,還要對社會是有貢獻的。」
對於高層的管理人才,盈動報酬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塊是認股權。袁天凡擁有收購香港電訊前盈動3200萬份認股權,其他人依次不等。員工所持有的認股權占整個盈動總股權的5%至6%。「這很多了。」袁天凡說。由於袁天凡在高位行使了認股權,有人說,2000至2001年的「打工皇帝」可能就是袁天凡了.
推薦閱讀:
※馬云:這是互聯網的時代,不再屬於李嘉誠
※面相詳解李嘉誠,為何能生財有道,富貴在於臉
※?? 虎父無犬子!李嘉誠的家庭飯局曝光,震驚大佬?不,最應震驚的是所有中國父母!(父母必讀)
※李嘉誠I怎樣才能更富有?答案是:跟有錢人打交道
※李嘉誠關於勤奮的經典名言 句句深入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