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證遺囑信息庫

  中國公證遺囑備案查詢平台自2014年1月開通試運行以來,全國共有3300個公證機構上傳了1980年以來經公證辦理過的遺囑公證信息到遺囑備案查詢平台。到目前為止共存有104.2萬條公證遺囑數據,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公證遺囑信息庫。

  公證遺囑庫

  據北京市司法局公證工作管理處反映,北京已經完成遺囑公證信息的錄入工作,共計錄全市30年來6萬多條遺囑公證信息,實現了全國跨省查詢服務。在本年年底,北京市還將開通公證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統一的管理服務體系。除北京完成遺囑公證信息錄入外,還有上海、天津、重慶、江蘇、內蒙古、新疆等26個省市也基本完成了遺囑公證信息錄入工作。其中上海與江蘇兩地已經實現公證遺囑等信息與當地房地產登記、金融、稅務、工商等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因此公證遺囑庫的平台作用可以進一步擴大與深化。

  說起遺囑公證信息庫的建立,先有必要梳理我國遺囑相關的法規及規定。2000年3月,中國司法部部長辦公會議通過了《遺囑公證細則》,該細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製定而成,這基本奠定了訂立遺囑的相關要求以及具體細節。其中規定:遺囑公證應當由兩名公證人員共同辦理,由其中一名公證員在公證書上署名。因特殊情況由一名公證員辦理時,應當有一名見證人在場,見證人應當在遺囑和筆錄上簽名。而且在訂立遺囑過程中,必須陳述清楚遺囑人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以及對事物的反應能力,確保遺囑人在一個較為清醒、獨立的環境下訂立遺囑。值得注意的是,遺囑公證在遺囑人生前要封閉保密起來,製成密宗,且不能公開。遺囑在本質上體現出個人重要的隱私權。

  根據信息庫的數據統計,辦理遺囑公證的,以60歲以上的老人居多,這些老人大多有多個子女。遺囑內容90%都會涉及到房產。老人辦理遺囑公證就是要在生前處理好身後事,達到預防糾紛與減少訴訟的效果。按照中國相關法律法規,遺囑共分為5種: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其中,公證遺囑優先於其他遺囑。

  信息庫的平台作用

  最近幾年以來,隨著個人擁有房產以及其他財產的增多,愈加需要提前訂立遺囑來妥善處置身後財產,以免造成對家庭不必要的損失與破壞。據統計,我國近幾年訂立的遺囑公證超過10萬件,根據繼承法規定,公證遺囑同其他類型遺囑相比,法律效力為最高。當遺囑人死亡後,如何查詢其生前所訂立的遺囑,特別是最後一份公證遺囑,成為遺產分配與繼承的關鍵。這種遺囑查詢若是進行檔案式的查找,必定非常費時,而且也不方便隨時查詢。但是若將遺囑公證信息全部集聚到一個資料庫平台上,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中國公證協會信息中心主任王劍指出,「遺囑公證信息庫不僅在我們公證機構辦理繼承的時候使用方便,而且在人民法院涉及遺產的民事訴訟、不動產登記,相關部門涉及案件的時候查詢繼承人或相關利害關係人的財產情況,也都具有實際操作意義」。舉個例子來說,如果遺囑人生前曾多次辦理和修改過遺囑公證,又加上各公證處沒有信息聯網,就有可能不知道哪份是最真實有效的公證遺囑。這樣一來勢必會造成遺囑出現錯漏,因此需要召集全部繼承人和相關公證人到場進行一一詢問與查證。若按照上述步驟行事,則必定會降低遺囑公證管理的效率。現在有了遺囑公證信息庫平台後,便能馬上查出最後一份真實有效的公證遺囑,工作效率不僅大大提高,而且保障了遺囑相關人員的權益。

  中外處理財產的方式

  中外對於死後財產的處理是不一樣的。西方流行的是:把死後的主要財產捐贈給慈善機構,而不是留給子孫。舉例來說,美國首富比爾·蓋茨曾立下遺囑,宣稱除了給其3個孩子每人1000萬美元以及1億美元的住宅外,其餘98%的財產將捐贈給以他和他的妻子名字命名的基金會。股神巴菲特也立下遺囑稱,將其總價值約305億美元的財產的99%捐贈給慈善事業,用於資助貧困生以及支持計劃生育的科研項目。

  中西方對人死後財產的不同處置方法,折射出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國人不願意提早做出遺囑或者諱於做出遺囑,而西方人更願意及早訂立遺囑。就中國目前來看,大多是60多歲的老年人來訂立遺產遺囑,且95%是涉及房產;西方人訂立遺囑十分普遍,而且許多美國人和加拿大人在孩子剛出生時就立好遺囑,因為一份遺囑不僅牽涉到孩子的撫養問題,還牽涉到複雜的稅務問題。瑞典在遺囑訂立、生效和執行方面的法律體系已很完善,不僅有《家庭法》《繼承法》《稅法》等國內法,而且還參加了幾項解決遺囑或繼承方面法律衝突的國際條約,力圖從各方面保證遺囑的效力和執行。

  年輕人應早立遺囑嗎?

  遺囑小則是一部「家庭憲法」,大則體現了對社會、對人類的責任。孔子云:三十而立。30歲左右的年輕人,當屬於事業的起步階段或加速階段,並開始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與責任。但是隨著目前現代社會離婚率上升、突發事件增多,諸如車禍以及猝死等,這些現象無不在提醒與促動著所有人都應該去儘早安排好生前身後事,既不讓自己所愛的人受到不應的傷害,同時也體現了對周圍人和社會的責任。中華遺囑庫信息中心負責人近期也曾對外發言稱,「30歲是立遺囑的最佳時間」。

  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城鎮化的進一步深化,早立遺囑將會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氣,它是年輕人越來越懂得關愛和責任的具體表現。

  摘自《百科知識》2014年20期

推薦閱讀:

漢高祖兩道遺囑保住劉姓江山四百多年
首次辦理遺囑公證,免費!    錢江晚報
為何劉邦的遺囑能夠讓劉姓江山延續三百年?
成吉思汗臨死前一句遺囑,直接滅了一個國家,不但被滅還慘遭屠城
慈禧在臨終前立下三道遺囑,內容極其可恥,讓人聽完後唾罵不止!

TAG:中國 | 信息 | 遺囑 | 公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