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學與中醫文化的關係 [一點資訊]

▲ 關注「醫學空間」-讓連接有價值

導讀中醫科學與中醫文化的關係

中醫現代化研究的一些重大失敗與對中醫文化屬性與科學屬性的片面認識及相關內容的錯誤歸屬有密切關係。

中醫現代化研究陷入困境的同時,針灸療法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聯合國成功申遺,這種反差似乎在佐證一種觀點的正確性:中醫針灸學的現代化研究本身就是一種錯誤,因為中醫針灸學屬於傳統文化範疇[1]。事實上,這種觀點是利用中醫學的文化屬性綁架了整個中醫學。中醫現代化研究的一些重大失敗與對中醫文化屬性與科學屬性的片面認識及相關內容的錯誤歸屬有密切關係。筆者所討論的科學特指自然科學,所討論的文化特指狹義的文化。狹義的文化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式[2]。這裡所說的文化是特指與自然科學相對的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將中醫學視為文化;將中醫學視為科學;認為中醫學既是科學也是文化。中醫學是一門研究疾病問題、健康問題的學問,其形成也是社會意識形式之一,片面強調中醫學的文化屬性或科學屬性都是不妥當的,但只是籠統地認為中醫學同時具有文化屬性與科學屬性也不夠深刻。筆者曾與山東中醫藥大學高樹中教授十分熱烈地討論過這個話題,他說不能用非此即彼的觀點來認識中醫學的文化屬性與科學屬性問題,筆者很贊成他的這一看法[3]。他還打了一個比喻:大象的鼻子是大象嗎?大象的尾巴是大象嗎?大象的鼻子和尾巴都是大象的一部分!這一比喻的正確性是建立在對大象的鼻子和尾巴的身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基礎之上,如果誤將大象的鼻子當尾巴,或誤將大象的尾巴當鼻子,這個比喻乍看好像還是正確的,但深層的錯誤也顯而易見,也就是沒有分清哪是鼻子、哪是尾巴!這也正是對中醫學的科學屬性與文化屬性認識所存在的問題,即錯誤地把科學屬性的內容當作文化屬性的內容進行研究,把文化屬性的內容當作科學屬性的內容進行研究,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發生了錯位,這是中醫針灸學許多研究陷入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3]。比如,將針灸學內有迎隨補瀉、呼吸補瀉等本屬於科學研究的內容歸於文化學範疇就極不妥當[3-4],這些內容被臨床拋棄的根本原因並非是針灸文化的缺失之故,而是在科學層面上的可靠性得不到相關證據的有利支持所致,不能為了逃避這種被淘汰的現實就將這類得不到證據支持的內容籠統地歸於文化學範疇,畢竟治病規律、治病技術、治病原理是需要直面科學的東西,不能以保護傳統文化為由排斥或取代中醫學的現代化研究[4]

中醫文化屬性的內容與科學屬性的內容歸屬及二者的關係比較複雜,但從中醫學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理論形態的基本特徵角度著手,依然能夠梳理出一個大體的輪廓。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所有核心概念、範疇,主要是傳統哲學概念的移植和運用,如陰陽與陰陽學說、五行與五行學說、氣與氣學說。在思維方式方面,傳統中醫學運用的是直觀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了便於說明、便於理解所探究問題的結果,往往追求表達上的擬真和生動,並且著力使表達接近生活經驗或周圍可見、易見的世界,並不追求描述的準確性、可靠性、客觀性。與之相應的是,對於原因、機理的探求和理論的構建,不論兩個事物之間的本質差別有多麼巨大,只要它們之間有某種類似之處,就拿某一事物的理論推演或類比出另一事物的理論,並不追求邏輯的嚴密性和自洽性。為何人有三百六十五節?因為天有三百六十五日;為何人有經脈?因為地有江河,諸如此之類多有描述。這種直觀、形象思維定勢下的類比、思辨方法為中醫學理論的構建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在這樣的理論體系內沒有不能解釋的現象,沒有不能回答的問題,沒有不能說明的聯繫,但在深刻性、客觀性、可靠性方面大都存在明顯不足。

總之,傳統中醫學基本的方法學特徵是運用傳統哲學、文化的手段探求器官系統之間的聯繫及各種生理、病理現象的本質,其方法學特徵在本質上與17世紀以前歐洲的自然哲學並無二樣。在自然科學還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還不能科學地解釋自然界的許多現象及其內在聯繫的情況下,一些哲學家在缺乏科學實驗材料的情況下,僅憑抽象的思維邏輯,來建立一種凌駕於自然科學之上的,包括並代替自然科學的關於自然界的思想理論體系,這就是自然哲學。傳統中醫學的締造者們雖然不一定是哲學家,在主觀上也不能說具有凌駕於自然科學之上的企圖。但歷史文化背景的局限性,決定了傳統中醫學理論在思維方式、研究方法等方面與自然哲學的相似性。關於自然哲學,恩格斯對其進行過深刻分析,認為自然哲學是「用理想的、幻想的聯繫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繫,用臆想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想像來填補現實的空白」[5]215 。自然哲學的手段或者依靠直觀,或者憑藉思辨,由整體論思維所產生的各種體系均具有自然哲學的這些主要特徵,這在傳統中醫學理論中同樣具有極其深刻的體現。

通過上述的基本梳理,可以獲得如下幾點認識:(1)以陰陽學說為代表的傳統中醫學的核心理論具有十分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的影子。因其靈魂附體於傳統文化,所以至少可將這種理論形式歸屬於文化學範疇,儘管其面對的是疾病與健康問題。對這樣的理論就不應當進行實證研究,在專業實用層面上應當拋棄,但在文化層面上應當得到尊重。(2)這個理論所研究的對象,諸如各種生理、病理問題及疾病的診斷、治療問題原本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而運用這個文化屬性為主的核心理論研究有關疾病問題、健康問題所得出的各種專業概念、專業結論,其自然哲學性質決定了自身的客觀真理性是有限度的,既不夠深刻、準確,也不夠客觀、可靠。對於這樣的一些專業概念、專業理論所進行的實證研究也難以獲得預期成果,往往既無法充分肯定、也無法徹底否定,多以尷尬結局收場。這些附著於傳統哲學文化外衣的專業概念、專業理論在實用層面上也不應當過分提倡,但在文化層面上也應當得到尊重。(3)傳統中醫學體系內總結有大量的寶貴經驗,這些寶貴經驗也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並且應當作為中醫現代化研究的切入點,同時也是中醫現代化研究的核心,即研究這些經驗的客觀性、規律性、普遍性或其本質、機制等問題,最終形成現代中醫理論體系。這也應當成為中醫學科學研究或中醫學現代化研究的目標指向。

總之,中醫學體系的結構由上而下可分為三個層次:哲學文化外衣、附著於這種外衣下的專業理論、大量的臨床經驗。三者自上而下,科學屬性漸純;自下而上,文化屬性越濃。下層應是科學研究的對象,上層應是文化考察的重點,而中層作為自然問題與文化的雜合體,則不應當、也無法對其具體內容進行科學角度或文化學角度的剝離,勉強為之,就是對這個完美體系的粗暴踐踏。可以說,在總體上傳統中醫學的文化屬性與科學屬性如同硬幣的正反兩面——無法分離、也無法相互取代,畢竟二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不同,甚至二者的研究結果、研究目的有時也是分離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一方取代或否定另一方[4]

對中醫學雙重屬性認識的混亂導致一些重大研究項目在選題或頂層設計方面存在嚴重缺陷,失敗也就在所難免。運用傳統哲學文化學的手段、方法研究自然科學問題,所形成的理論是自然問題與文化攪拌的產物,這種自然哲學性質的理論的可靠性、準確性都是極有限度的。而中醫學的一些重大研究項目則是預設這種理論的客觀真理性,然後尋求實證依據或生物學機制,失敗是必然結局。先入為主,讓客觀符合主觀焉能不敗![6]已經失敗的例子有經絡實質的研究、陰陽本質的研究,已經結題或立項的「973」計劃項目「絡病學說與針灸理論的基礎研究」、「肺與大腸相表裡臟腑相關理論應用基礎研究」、「經穴效應循經特異性規律及關鍵影響因素基礎研究」,這些選題都是預設傳統理論的客觀真理性而力圖實證或尋求其生物學本質,這些題目能夠避免經絡研究的命運嗎?

同樣是「973」計劃中醫理論基礎研究專項,「針刺對功能性腸病的雙向調節效應及其機制」、「治療心血管疾病有效方劑組分配伍規律研究」的結局則會大為不同,這些選題並不是預設既有概念、理論的正確性,而是基於大量臨床現象和經驗基礎上的有關本質的探索,或是基於有效經驗基礎上的相關規律的探索。

「973」計劃中醫理論基礎研究專項自2005年啟動以來,已經資助了28個專項,雖然這些項目的研究結果需要歷史的檢驗,但半個多世紀的經驗已經告訴我們,凡是力圖證實傳統概念、理論的正確性或探尋傳統概念、理論生物學本質的研究項目很難得到善終,不但不能證實什麼,反過來成為了否定傳統概念、理論的話柄,由原來主觀上的維護,變成了在客觀上對傳統中醫學理論的肢解和破壞,陷入了自我否定的窘境之中。

但基於有效經驗或客觀現象而探尋其規律或本質的研究項目的結局卻大不相同,除了前面提到的之外,成功例子還有:(1)「口面合谷收,肚腹三里留,頭項尋列缺,腰背委中求。」的經驗總結被大量現代化研究證實其有效性,並且具有可靠的生物學基礎。(2)針灸治療痛症的傳統經驗的有效性也被證實,並且在此啟發之下發展出了針刺鎮痛。(3)對青蒿治療寒熱往來的傳統經驗的深入研究,則誕生了青蒿素。(4)而對於「得氣」現象的本質研究,則弄清了是穴位處的不同感受器受到刺激之故。(5)對活血化淤經驗的現代化研究,極大地豐富了心腦血管病的防治手段。(6)對扶正祛邪經驗的現代化研究,顯示了在腫瘤輔助治療中的積極意義;等等。中醫各類經驗背後的規律、各類現象背後的本質獲得基本解決之時,也就是現代中醫理論體系基本成形之日。這樣的現代化研究的目標指向並不針對傳統概念、理論的真偽檢驗,並不破壞傳統理論體系的完整性。重構未必先解構,立新未必要破舊。

談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既然傳統中醫學理論的靈魂附體於傳統哲學文化,無法展開理論方面的實證研究,為什麼其某些思想觀點與現代科學有驚人的相似性呢?實際上這正是自然哲學的特點之一。恩格斯在尖銳地批評自然哲學的同時,也對自然哲學做了客觀的評價,認為它「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一些後來的發現,但是,也說出十分荒唐的見解,這在當時是不可能不這樣的」[5]220。而思想的合理性、前瞻性並不能取代或等同具體科學理論的可靠性與準確性,中醫學所缺失的正是後者。4中醫學文化研究與中醫學核心價值體系的梳理

梳理中醫學的核心價值體系應是中醫學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標指向之一。中醫學的核心價值體系應當由整個中醫學體系與社會歷史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展現出的具有前瞻性、合理性,能夠從積極的一面深刻影響學術共同體的價值判斷及整個中醫學體系走向的關鍵要素所構成。中醫學作為一門防病、治病、追求健康的學問,筆者認為其核心價值體系應當體現中醫學的目標追求,大體應包括如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天人相應、道法自然的養生保健思想,即尊重規律的養生保健思想;(2)治未病的思想,即預防重於治療的思想;(3)自然、順勢、調節的思想,即非對抗治療的思想,這一優勢主要體現在疾病初期和恢復期,在疾病暴發期則主要是輔助治療作用;(4)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的思想,即精神、心理狀態與健康密切相關的思想;(5)醫乃仁術,醫心近佛,乃蒼生大醫的思想,即醫生自身的道德要求及對患者人文關懷的思想。筆者認為,如從這五個方面進行中醫學的文化研究與挖掘,將有助於中醫學的科學研究或現代化研究;如果以這五種思想為指導進行中醫學的科學研究或現代化研究,也有助於中醫學文化的弘揚,中醫科學技術的發展應當與其核心價值體系相統一。

如果從中國古代哲學的角度研究中醫學的文化問題,肯定有助於了解傳統中醫學理論體系與中國哲學的關係及中國哲學在傳統中醫學理論形成中的作用。但這類文化研究的結果往往呈現出否定或排斥中醫學現代化研究的傾向,中醫學的科學研究也與這類文化研究沒有相輔相成的正向關係。這種對立態勢的客觀存在,決定了無法將中醫學理論體系內的陰陽學說等作為中醫學的核心價值體系的構成要素,一個應用領域的文化與科學技術為載體的分離不符合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徵。中醫學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其理論特色並不等同於現實優勢,過分強調繼承特色容易為維護傳統中醫理論體系而維護這個體系,從而忽視作為一門應用學科的根本。再者,構成中醫學基本理論體系的核心概念、核心關係所關心的主要是自身在中醫理論體系內部運行中的作用,而對於中醫理論體系的宏觀走向或學術共同體的價值判斷、行為影響並無直接引領意義,而這正是中醫學核心價值體系的作用。

總之,中醫學的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不僅體現於過去,更應體現在現時和未來,能夠指導方向、引領潮流才是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命力所在,陰陽五行學說具備這樣的作用嗎?

參考文獻

[1]何足道.中醫存亡論[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234.

[2]胡繩.中國大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925.

[3]陳少宗.針灸學研究的反思[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1,32(8):58-59.

[4]陳少宗.「針道」認識的深化與「針灸文化」的弘揚[J].醫學與哲學,2012,33(4A):70-72.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陳少宗.現代針灸學的研究應當超越傳統[J].醫學與哲學,2012,33(11A):17-19.

《醫學與哲學》2013年第34卷第4A期(總第474期),1頁-3頁,原文題目:中醫科學與中醫文化有關問題的思,轉載請標明出處!

醫學空間-讓連接有價值

四大主版塊:MS.TV,醫學文獻,行業資訊,醫友圈

關注


推薦閱讀:

人生都是如此,苦自己咽,痛自己忍,累自己撐 [一點資訊]
夭壽啦!這7款合資小型SUV油耗最低不到4毛一公里! [一點資訊]
【一點資訊】這裡凸起的人必定一生大有作為 (Yidianzixun.com)
【一點資訊】速來圍觀你的貴人屬相是哪個?
新買的衣服,你們會先洗了再穿嗎? [一點資訊]

TAG:科學 | 文化 | 中醫 | 醫科 | 關係 | 資訊 | 一點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