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極拳論》解析
【原文】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譯文】 太極由無極而生,是動靜的關鍵,陰陽之本始。動則分別陰陽,靜則合為太極。不可過分,也勿要欠缺,隨著外力彎屈,順著空隙伸展。對方剛強,我柔軟,叫做「走」; 我順勢,而對方背時,叫做「粘」。對方動作快,我應對得也快;對方動作慢,我的動作也隨之放慢。雖然技擊時變化很多,但是其中的原理只有一個「合一」。從招熟開始,慢慢懂得內勁,由懂得內勁,一步步達到神明的境界。然而,不經過長期苦練,是不可能全部領悟的! 【解析】 中國傳統的陰陽學說認為,無極是世界的最原始狀態,是一種混沌未分的狀態。太極是由無極演變而來,它與無極的區別在於它的內部已經產生了動靜之意,動則分別陰陽,靜則合為太極。在技擊中,「無極」為散漫,是人的放鬆狀態。而「太極」是在遇到情況時,心中已經有了格鬥的準備,周身雖然是放鬆狀態,但已經有了較整勁的意念。 動則分陰陽,表現在一動手便應顯示出進退、剛柔、起落、迎隨等,使內力有一個明確的流動方向,而不是含混地滯留在自己體內,只有這樣才可能發出力來打擊對手。 過與不及既是指形體動作的過度或欠缺,也包括意的過度或欠缺。在太極拳中發力的最大限度為五成力,超過這個限度也是一種「過」。過則失,失的是什麼?失的是中,就是失去平衡,失去平衡則易為對方所乘。不及,就是不到位,它必然減弱殺傷力,難於達到預定的技擊效果。 曲是彎曲,伸是伸展。曲屬陰,伸屬陽,它們是一對矛盾。在外力的作用下,我應隨著彎曲,如果這時想要伸展便犯了以力抗力的弊病。然而,如果我一味地彎曲,失掉了中正,則屬純陰,不合太極之理,成為軟弱。太極拳中術語稱為「?」。倘若我陰中有陽,曲中有伸,則既化開了對方的力,又可以在化解的同時發力殺傷對方。當敵我之間有間隙時(這裡的間隙不僅是空間的距離,也包括聽力的感覺),我就應伸展肢體,使我之內力接觸到對方的力,這時如果我沒有及時伸展,失去與對方之間的力的接觸,便為「丟」,就失去了一次戰機,給對方以喘息的機會。但是,如果我在伸的過程中用的是僵勁,則為純陽,同樣不合太極之理,這樣既發不出內力,又失去了聽勁的感覺。相反,我陽中有陰,以內力推動放鬆的肢體伸展,則全無上述弊病。 「人剛我柔謂之『走』」中的「走」是運動的意思,通過運動來化解對方的剛力。這裡的運動不僅包含步伐的運動(狹義的走),也包含身體其它相應部位的運動。並且,這種運動是全身協調的整體運動,否則僅以局部身體運動稱為「散」,是無法化開對方之力的。如果當對方發力,而我不「走」又會怎樣呢?答案只有一個——被發出。那麼,為什麼有些高手在化解對方剛力的時候,並不動作呢?這只是因為他的動作很小,難以用眼睛看清罷了,而並非是不運動。 「我順人背謂之『粘』」中的「粘」是緊跟的意思。這是當我方處於主動時,抓住戰機,始終把握住優勢。這種「粘」不能僅僅依靠局部身體接觸對方,還應調整步法,特別是以內力緊隨對方的中心力點。在這裡「粘」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在我順人背時,不是不顧一切地發出十成力,恨不能將對方一拳打死,而是有所保留地發出部分內力,既殺傷對手,又不會因為對手的變化,而使我方陷於被動。要知道技擊中是沒有絕對的順與背,一切都可能在瞬間逆轉。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並不完全指動作的快慢,而是指調動內力的快慢,如果肢體運動快,而內力沒跟上,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的。有些人覺得「動急則急應」還可以理解,但是難以理解「動緩則緩隨」的道理,一般的外家拳多是快手打慢手,講究先下手為強,而太極拳則不然,太極拳講究後發制人,即聽到對方的力之後再發制人。如果對方「動緩」而我「急應」,則無法確知對方的力點,便無法在一招之內殺傷對手,反過來卻暴露了我方的力點,為對手所乘。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中的「一貫」是「合一」的意思,它包括周身合一,化打合一,陰陽合一等。周身合一是要發出整勁,而不是身體局部用力。化打合一是將化與打二者在一瞬間相結合,化中有打,打中有化。常見到一些太極拳手無法與外家拳手或拳擊手散打,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掌握化打合一的技術。陰陽合一可以說是太極拳以致於所有武術的最高境界,它包含很多具體內容,例如在發出對手的同時,又擊傷對手,既一種將陰勁與陽勁同時運用的技巧,它的道理難於用文字表述,但動可以通過一整套科學的訓練方法實現。 練習太極拳是一個由武入道的過程,它不是靠頭腦的思辨得到真知,而是要身體力行,在不斷地刻苦訓練中得到一層層的功夫。所謂「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就是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由規範的架勢入手,逐漸領悟其中發力的本質,在掌握了聽力、導力之後,便可逐漸進入自由境界,做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從而在舉手投足之間信手發人於丈外。 【原文】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譯文】 頸項不要緊貼衣領,頭頂的百會穴向上頂勁,氣息沉入丹田,身體保持中正,內勁在體內循環周流。身體左側重了,左側便虛;身體右側重了,右側便要失中。要使對手感覺到仰視我的時候,我非常高;俯視我的時候,我非常深。對手想要進攻我,卻愈發夠不著;對手想後退,我愈跟得緊。我身體感覺的靈敏度達到一根羽毛放在身上,蒼蠅、蚊蟲落在身上都能知道的地步。對手無法聽到我的勁,只有我可以聽到對方的勁。英雄所向無敵,大約都是由這樣達到的! 【解析】 「虛領」是避免昂頭,「頂勁」是避免低頭,由此來使頭部保持中正。人類是直立行走的脊椎動物,脊椎的位置是維持人體重心的關鍵,而頭部的位置又會直接影響到脊椎的狀態。因此,頭部保持中正,就是為了保持人體的平衡。 「氣沉丹田」的主要意義在於穩固重心,用同樣的力氣去打一個氣沉丹田的對手和一個沒有氣沉丹田的對手,你便會感到前者像一個裝滿濕土的麻袋,而後者像一塊乾柴。練習氣沉丹田一般可由站樁入手,進而通過套路或其它方式練習在行進中的氣沉丹田。 「不偏不倚」是指身體應當保持中正,保持中正的目的既在於穩固自己的重心,也便於探知對手的重心和發力點,同時也便於自己發出整力。 「忽隱忽現」是指內力在體內的流動,它像潮水一樣有漲有落,像波濤一樣有起有伏,這就是所謂的「導力」。假如內力只有隱而沒有現,則無法表現出發力;而倘若內力只有現而沒有隱,便為僵勁。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中的「重」是身體獃滯、僵硬的意思,這樣會導致以拙力與對手正面對抗,其結果很容易為對手所發,而致失中。 練習太極拳首先通過立身中正來穩固重心,接著是訓練身體的感覺,即「聽勁」,要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境界。能夠聽到勁,則要練化勁,從而使對手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愈長,退之愈促,最後周身導力,將對手發出。 |
推薦閱讀:
※太極拳不能遠離技擊
※《郝為真太極拳秘本》
※楊式四十式與四十二式、四十八式太極拳之比較
※太極要略與隨曲就伸
※太極拳術的核心勁力纏絲勁/陳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