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三要素」的重構

「議論文三要素」的重構

——論辨寫作教育理論系列之二

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潘新和

要重新建構議論文的「要素」,就要避免重蹈覆轍。舊「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的主要缺陷:一是以「(形式)論證邏輯」定位,以「證明」(證實)來建構說理系統。其背景是西方傳統的「邏輯實證主義」,只涵蓋一部分「立論文」的特點,且沒有意識到「證明」的局限,更沒有考慮到各類議論文本的共同要素,竟然將最能體現議論本質的「駁論文」「論辯文」等以「發現邏輯」的「證偽」方法為特徵的議論體式要素忽略了。二是只關注議論文本的形式要素,未能洞悉其內容上推陳出新的實質。沒有注意到對議論文本寫作目的「發現——反駁——猜測——求真」的揭示,使「論點」的確立(不論是基於材料還是基於思想)無所憑依,不知道什麼樣的論點才是可取的,導致寫作實踐陳陳相因、無所建樹,使議論寫作淪為文字遊戲。三是缺乏對議論水準的基本要求,因而它不具有規範性。沒有考慮到大量「三要素」俱全的議論文本,其實是不合格的議論文本。不知道以論據論證論點的議論模式的局限。所謂的「要素」,必須體現「典範」的議論文本的要素,才有作為標杆的意義,以此看舊「三要素」,連低標的要求都沒達到。這三個缺陷都是致命性的,是建構新「三要素」時需要努力克服的。

議論體式「要素」,必須能盡量兼容一切議論文本的特點,還要考慮兼容議論文本閱讀、寫作的特點。這三者是有差異的,必須先尋求其共性,從「議論文本」的特點出發,進而考慮同時要覆蓋議論文本閱讀與寫作的特點。這些「要素」還要對議論文本的意義與價值有所引領,不只是一種淺陋的結構、形式上的規範,而應是功能、本質上的規範,是高標的議論文本的條件與追求。當然,要做到這些很難,也許不一定能如願,但是,這必須成為新「三要素」建構的基本出發點。

鑒此,我以為「議論文三要素」當為價值性、發現性、說服性。議論文本,是由論題、論點、論說系統三個基本成分構成。這一分類是著眼於寫作運思過程的,這三個部分可以理解為論辨寫作的三個重要環節、階段。「三要素」要對應、涵蓋這三個部分。價值性,主要針對論題——選題;發現性,主要針對論點——立論;說服性,主要針對的是論說系統——說理。這三要素又是互補互滲的,既有所側重,又相輔相成。

一、價值性:選題的機敏

議論首先是「論題」的選擇,即研究對象、範圍的設定——「論什麼事物」。價值性,首先也便體現在論題的選擇上。選題是議論的發端與前提,論題不佳,議論便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可以認為,好的論題是成功的一半。論題有沒有價值,價值多大,值不值得議論,是作者首先要考慮的。論題的價值沒有統一的標準,很難一概而論。過去沒有價值,不等於現在沒有價值。同樣,過去有價值,也不等於現在還有價值。這就使給「價值性」進行科學的界定變得很困難。這大約也是研究者望而卻步、繞道而走的原因。從理論上說,任何論題只要有所發現、能揭示其規律、能推進人們的認知,都是有價值的。論題有沒有價值,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研究者有沒有智慧。缺乏智慧的研究者會把有價值的論題給糟蹋了,有智慧的研究者可賦予似乎沒有價值的論題以新的價值。這些自然不無道理。儘管如此,我以為,論題是否有價值、價值的大小,還是和以下客觀條件有關。無論多有智慧的研究者也是可以斟酌行事,以期事半功倍。

一、論題的新鮮度。

一般來說,新論題比舊論題有價值。新論題是研究者首先發現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研究者的「議論」敏感與眼光。在新論題下不論作者持什麼觀點,都是新觀點,都擁有首發優勢,就如發明家擁有專利權一樣。雖然也許新發明的東西較為粗糙,但人們是沒有理由過於挑剔的。對於研究來說,第一次言說是得天獨厚的。即便觀點不盡完善也是可以原諒的,因為第一次言說的不完善彷彿天經地義。而如果第一次言說就很深刻,那就是錦上添花了。因此,發現新論題彌足珍貴,是作者需要努力追求的。當然,這並不意味新論題一定價值就高、舊論題一定價值就低。這裡只是在具有發現新論題的能力、並具有首發優勢上加以肯定的。

二、對論題研究現狀的了解度。

論題新穎固然好,但每一次寫作都要找到新論題那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論題也未必新穎便好,有些不新穎的論題也是很有價值的。關鍵是要認識其中的問題狀況。面對某論題,應考慮是否已達成共識,是否仍存在不同意見,爭議的焦點是什麼,是否還有提出假說的空間等。

一般來說,如對該論題的核心命題已有共識,在實踐中已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或已經很難進行反駁、找到新的假說,這樣的論題就沒有現實的選題價值。因為,該論題研究已有較長的時間,已有無數人思考過了,其中的「油水」已被榨乾了,很難在觀點上出新。再做的話大多只能重複舊說,應考慮放棄該選題。這種情況可稱為研究的「休眠期」。如要突破舊說,激活該論題,往往有待於某些具有高洞察力、想像力的「智者」、「超人」出現,或發現某些新證據,或尋求介入新的參照系,或採用某種新的研究方法,顛覆、解構傳統的共識,才可望領異標新。如果恰巧你就是,那不妨一試:使原先不成問題的論題重新成問題,而且,使之再次成為具有高價值的論題,或成為「熱點」論題——這種狀況是最理想的,將導致認知的進步,乃至學科面貌的改變。

也有一些老論題,不論多少年過去了,不論已積聚了多少觀點,但是始終沒有共識,或根本不可能有共識,這些論題的生命是超時空的,永恆的,這類選題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價值的,都是可以研究的。不過,研究者也要弄清其「問題狀況」,才有發言權。如漢語語法研究(始終沒有共識)、《紅樓夢》研究(在有些方面不可能有共識)、人是什麼、美是什麼……這些論題大約再過多少年都不失其研究價值。當然,作為一般議論寫作的論題這樣太大,需要進一步分解。

如果某論題剛開始研究,研究者還不太多,多數人的思考還不成熟,正在爭議之中,觀點莫衷一是,那就要關注爭議的焦點是什麼,他人觀點的局限何在,如果有可能超越現有的觀點,或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某種程度的揚棄與折中、歸納與整合,提出自己的新觀點,這也可以視為較有價值的選題。例如:語感(文體感)的培養,閱讀(寫作)有效性教學,港台、歐美與國內作文命題比較、評「貧困生」的方法(是否可以用競選投票的方式)、少年留學生利弊,等等。對於習作者來說,這類選題是較為適合的。因此,需要經常關注相關刊物,尋求自己感興趣的論題,研究其問題狀況。

三、論題可能引發的關注度。

論題引發讀者的關注度大小,也是衡量論題價值高低的一個指標。高關注度論題,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時下的「熱點」問題。一般來說,對論題感興趣的人越多越好。感興趣的人多,說明該論題重要,影響面廣,影響力可能也大。影響力越大,一般價值也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選題的性質不同,涉及的學科、領域不同,專業性、學術性越強,可能關注的人的絕對數就越少。不同領域的選題,關注的人數的量是不可比的。關注研究語文教育的人,一定比關注研究體育教育的人多。但是,在同一學科、領域,關注的人的量則是可比的。同樣研究語文教育,關注語感教學研究的人大約比關注語法教學的人多。能引發較多人關注的選題,一般來說,比引發較少人關注的選題價值高。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因為,感興趣的人少,有時是由於剛開始人們還沒能認識到其價值,或該論題太偏、太專、太深。隨著時間的推移,時尚、觀念、風氣、認知等的改變,其價值才慢慢顯露出來,於是逐漸引起較多的人的關注。例如,在語文教育研究上,關注閱讀教學的人比較多,關注寫作教學就少些,關注口語交際教學的就更少了。當前,在應試寫作教育背景下,只有教師「命題」研究,關注學生「選題」研究的就幾乎沒有。隨著素養教育的實施,「選題」的重要性會逐漸為人們所認識,無人問津的情況一定會得以改觀的。在學術研究領域,這種狀況是時常發生的。

四、論題的針對性。

論題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現實意義。一般來說,針對性強的選題,關注度就高,價值也就高。強針對性論題一般包含三種情況。

一是能較快地針對當下狀況提出問題。對人們普遍了解、關心的某些問題,而你能領風氣之先,較快地認識到其價值,敏銳地作出反應,闡明自己的觀點,對人們認識現實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例如報刊、廣播、電視中的每天的新聞分析、新聞評論、新聞透視等,就是以新、以快見長的。引導學生練習寫這類論題是提高選題靈敏度的一個有效途徑。

二是針對時尚觀點進行反駁。駁論文勢必針對性強,會引發較高的關注度。當然不是簡單地唱反調,而是具有一定厚度、深度的反駁,能提升人們對該問題的認識,促成知識的進化。這是讀者所樂見的。如在某些當下特定的語境中提出這樣的論題:「文憑、知識貶值了嗎?」、「『見義勇為』小議」、「沉默是金,抑或言說是金」等,是會引起讀者特殊的關注的。多練習寫駁論文,不但有助於發現新選題,也有利於培養反思力、想像力。

三是參與當前的某些論爭。論爭性論題針對性相對都比較強,因為這是在他人觀點上闡明自己的觀點,這自然就需要有強針對性,對認識的深化也有促進作用。這一般是駁論、立論並重的論題。往往是先破後立。如奧賽班、異地高考、辦女子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新婚姻法等,這些論爭性論題中學生也是可以常做的,也可以以辯論會的形式來達成說寫一體的練習。

也有些選題未必具有現實針對性,但是它具有歷史針對性,對於圈內的讀者也具有較高的吸引力。在諸多專業領域都有不少懸而未決的問題,不論時間過去了多久,重新提及,使之認識有所改觀,這是有意義的,而且是難能可貴的。即便是曾被認為已經解決了的重要問題,重新加以審視、檢討,只要有真知灼見,也是有益的。例如,《文心雕龍》研究已有100多年歷史,歷來傾向於認為該書是文學理論著作,而有人則認為這是一部「寫作學」專著,其研究對象是包括文學、非文學(以非文學為主)在內的一切文體的寫作規律,即研究「為文之用心也」,這就推進了「龍學」研究進程。這類具有歷史針對性的論題,也會引人矚目。

五、論題的普遍性。

論題涉及的研究對象要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宜只針對個別、特殊、偶然、畸形的現象,就事論事。要從個別上升到一般,或用一般觀照個別,再上升到一般,成為對事物普遍性的探究。針對個別、特殊、偶然、畸形事物的研究,未必都能準確地反映「類」的普遍性。個別雖然包含著一般,但由於個別有可能屬於「特例」,未必都能揭示出「類」的全貌。研究某一個別事物不是不可以,但是對個別事物的認知價值自然不如對一類事物的研究價值高。雖然研究一類事物也離不開對其中個體的研究,但有沒有「類」的意識與眼界是大不一樣的。例如,研究個別小說家的作品,這種研究也不少,但是否將其放在某一作家流派中、或放在一個時期的小說創作中進行觀照,顯然價值就大不一樣。如果上升到小說創作(以至文學、美學、哲學)的原理、規律層面進行研究,其價值又有所不同。如《革命文學敘事中的「異端」難題——以胡風理論與路翎創作為例》這個選題就是將特殊性與普遍性結合得比較好的。

當然,不是普遍性越高研究價值就越高,必須根據現實的可能性,選擇恰當的普遍性。如果力不能及,不能準確地揭示其規律,普遍性再高也是白搭。

價值性是議論的第一要素。論題沒有價值或價值較低,寫作就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即事倍功半。論題的價值性思考,以上所舉的各個方面有相關性。需要指出的是,論題價值性評判是最基本的,光論題好是不夠的。價值性雖側重於選題而言,但是它也是對議論文本的全面的要求。需要對議論文本作整體上的綜合考量。論題固然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議論價值的高低,但是也不能脫離具體的論點、論述水平而論。價值性勢必也會涉及到論點的發現性與論說的說服性,如果發現性、說服性有所欠缺,也仍然不可能視為具有高價值性。

二、發現性:立論的超越

有了好的論題,矛盾便轉移到了立論上,即考慮「持什麼觀點」。議論文本關鍵還在於要有一個好的論點。好論點的標誌主要是具有「發現性」。這裡用「發現」,而不用「創新」,是因為「發現」的範圍大於「創新」。不是所有的議論文本的論點都需要創新,有的只要作一些歸納概括或闡明自己的感受感悟就夠了,只是有所發現而已;如果能對前人的見解有所突破、超越,或提出了前無古人的觀點——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那自然是最好的。

以下三類文本在創造性程度上是有較大差別的,但都可以歸入「發現性」的範圍。

(一)綜述、歸納類。有一部分議論文本——學術論文是「述而不作」的,它的觀點是歸納性的 。這類議論文本所作的工作只是對他人的見解進行陳述、梳理、概括,闡明問題狀況,但沒有解決問題,沒有自己實質性的觀點。這類文章寫得好的也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這些以「述」為主的議論文本的比例也不低。

(二)演繹、應用類。有些議論文本將別人的觀點(理論)進行移植、應用,以指導實踐,其論點是演繹性的。這雖然也包含某些創新的因素,但是,它對「元論點」「元理論」並沒有什麼增益,頂多只能算是二度或三度創造。語文界將「對話」理論應用在閱讀教學中就是如此,在閱讀教學上似乎是創新,其實只是理論的借用,並沒有深化對「對話」理論的認識。這些文章寫得好的也可以稱為好文章。這類議論文本是最大量的。

(三)發展、創新類。總體上說,「創新」的要求就比較高了,一般指的是原創(首創),或是在別人創新的基礎上「整合的原創」。少數高質量的駁論性文章其觀點也可以算是「創新」,即所謂「破,立也在其中」。否定,意味著創新。因為它改變、提升了人們的認知。一般的論爭性文章不在此列。創新也有層次上的差別。元理論、本體論上的創新,與局部、細節上的創新,「道」的創新與「技」的創新,高水平的創新與低水平的創新,其貢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真正意義上高質量的「創新性」的論點只佔少數。

可見,最大量的論點只是「發現」而非「創新」。論點的「發現性」有以下主要特徵。

一、新穎性。論點有所「發現」,即要有新意。新穎,可以說是議論寫作的底線。由於論點是表達自我認知的,就一定不能人云亦云、一派陳詞濫調。以往學生議論寫作之所以假話、套話、空話泛濫,從觀點到材料再到寫作方法都是雷同化的,是與「三要素」不強調論點出新有關。這一點也體現在教師的命題思維上,大量命題,包括高考命題都是以觀點為題目的,而且是以陳舊的觀點為題目。例如,2011年江蘇省高考作文題《拒絕平庸》,命題者以觀點命題,實際上就是以作者的論點為題目,實際上便是「拒絕出新」「拒絕發現」,考生除了替命題者炒冷飯外還能怎麼著?這表明了命題者連議論文本寫作的常識——論點的新穎都不懂。

新穎性要求不等於說一篇議論文本中所有論點都要有新意,如果中心論點有新意自然最好。有些議論文本只是將他人的某些理論、觀點應用到自己實踐中,從中提煉出中心論點,在應用中萌發了某些衍生性的認識。這就是二度、三度創造。例如,在「生命教育」理論下,許多教師探求本學科教法改革,或探討在某一篇文章的教學中如何具體體現「生命教育」理念,強調學生自我的「體驗」「感悟」,也可能有一定的發現,也是有價值的。這類文本的論點也可以歸入新穎性要求之下。

二、想像性。論點的出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猜測——想像力(選題、說理也離不開想像力)。這就是所謂的「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以往講到議論,只講思維,講論證、推理,幾乎從不涉及想像。而新觀點的猜測,既需要理性的分析、判斷,也需要靈感、直覺與想像力。有時,後者比前者更重要。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哥白尼的「日心說」、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其實,甚至連論證、推理,如何組織成一篇有說服力的議論文,包括怎樣遣詞造句,也需要想像力。

高質量想像的猜測、假設不是唾手可得的,既不是純憑天資,也不能單靠教育,而是建立在議論主體對某領域、論題的相關學養之上的。因此,培育、陶冶、積澱學養是立本之舉,多讀與精思是不可或缺的。質疑、解構、反駁、證偽、超越的思維方式,應是無所不在地滲透在語文教育中的基本目標;批判與猜測,是形成想像力導向的動力牽引。

三、逼真性。發現性的終極含義是逼真性。觀點的高逼真度是議論的必然追求。我們不可能獲得真理,但我們可望逼近真理。我們不一定都能逼近真理,但我們不能不努力追求逼近真理。議論文本寫作不一定都能達成逼近真理的目標,也許以逼真性為追求,收穫的恰巧是謬誤。播下龍種收穫跳蚤,這種事常有。即便如此,也不能沒有這種追求。有沒有這種追求是不一樣的,這就跟人有沒有信仰相似。求「真」,就是議論寫作的信仰。

論點逼真度高,意味著它比以往的論點洞察力、概括力更強,能解釋、涵蓋更多的現象,更難以被反駁與證偽。但是,逼真性只能說是議論主體的寫作目標,因為,是否逼真,逼真度多高,有時不是當下就能斷定的,它需要經過他人的批判、反駁與證偽的檢驗,需要經過經驗、實踐的驗證,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淘洗。論點經受住了長時間的種種檢驗而屹立不倒,才能說它具有高逼真度。因此,這種艱難的求索需要堅定的求真信仰的支撐。

寫作主體在寫作中能做到就是盡量提高論點的信度——說理系統的說服力。說服力強,往往意味著逼真度高。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有些詭辯,有些錯誤的觀點,也能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些高逼真度的猜想,未必當時就有高說服力。因此,「自圓其說」不能作為高逼真度的標誌。荀子就知道這個道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它囂、 魏牟也。」(《荀子·非十二子》)而今天許多老師還糊塗著。

發現性這一要素,最直接的顯性要求是新穎,也是立論的首要條件。論點不新穎,便沒有議論價值。想像性與逼真性是隱性的,是其本質要求。想像性是立論內在的創造因素,逼真性是議論文本寫作的目的。也可以說,我們所追求的新穎,是具有想像力與高逼真度的新穎,是有其質量內涵的新穎,不只是單純形式上的標新立異,不是只要新論點便好。

三、說服性:說理的透徹

有了觀點,矛盾就轉移到了如何使人信從你的觀點上,即構想「要怎樣說理」。議論文本寫作的目的是發現以求真,但不是可以一廂情願、自以為是,而是要盡量曉之以理、以理服人。要儘可能使讀者信服、認同自己的觀點。為了保障發現、反駁、證偽、猜測、論說的有意義,主觀上需要有堅定的求真信仰的引領與撐持,客觀上需要具備高說服性、高可信度。議論寫作的質量,最終勢必要體現為論說的信度,亦即讀者的接受度。說服性,是論說能力的基本指標。說理的高說服力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說理方法貴在得當,重在分析。

說理,是議論寫作的主要任務。論說(說理)系統構成了議論文本的主體。說理的方法很多,但是沒有哪一種方法具有神功奇效,能單獨達成「證實」、「證偽」以至「說服」的使命。嚴格說來,任何一種說理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各有其局限,它們的說服力都是有限的。在以往舊「三要素」思維下,誤以為以「論據」「論證」「觀點」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說理」往往成為「例證法」的一統天下,似乎靠典型事例的堆砌,或正反事例的對比,有的再用上一兩句名言警句(引用法)錦上添花點綴一下,就可以「證實」觀點,一舉征服、傾倒讀者。殊不知那完全是自欺欺人的幻象。

其實說理方法遠不止有「論證法」中的「例證法」「引用法」這兩種,還有「比喻法」「類比法」「反證法」等,此外,還有界定、闡釋、闡述、聯想、比較、分類、論述、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等,還可以故事、寓言、典故、軼事等說理。這些說理方法的作用是互補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性使用。不論選擇哪一種說理方式,都要明白關鍵是「分析」,就是「講道理」。說句不中聽的話,今天大部分語文教育「論文」都是「不講理」的,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課例」「案例」「方案」「教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說的是「怎樣」或「要怎樣」,一套一套的,但是就是不說「為什麼要這樣」。 像架起了橋就停留在橋上溜達著,卻不知道造橋是為了走向目的地的。這種思想方法不能不歸咎於重例證、輕分析的舊「三要素」思維,塑造了重感性、輕理性的致思傾向。舊「三要素」思維,受害的不僅是學生,還有老師自己。

要提高說服力,就要根據不同的讀者狀況,打破「例證法」的一統天下,靈活地選擇運用多種說理方式,以形成一種多元互補的論說格局,形成以講道理——分析為重心的論說系統,靠說理的整體合力提升議論品質,誘導讀者的傾聽與理解,提高讀者對論點的接受度。

二、防禦性的反駁與證偽。

如何建構說理系統,如何確立說理的重點,這除了須根據說理的一般要求、駁論或立論本身的要點與難點進行考慮外,在寫作之前,議論主體還要注重對論點作自我反駁與證偽,對自己的論點進行檢驗,即自我防禦與免疫。要說服他人,先要說服自己。要從讀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質疑論點、分論點與將要展開的闡述、論述的合理性,儘可能地挑剔、挑戰自我,向自己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並做出回答。這種虛擬的反駁與證偽,使議論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受到讀者詰難的可能。

由於缺乏自我防禦與免疫意識,在今天學生的議論文本中,論點與說理系統的破綻比比皆是。在高考作文中,學生絕大部分的論點與論據都是片面、絕對的,經不起讀者推敲。例如,2011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這標題就是論點,其說理方式就是採用例證法——正反論證。稍有點自我反駁與證偽意識的作者都不會如此輕率地將「熱愛」與「創造」簡單地劃等號。憑常識我們就可以斷言:「熱愛」而有「創造」的遠不如「熱愛」而沒有「創造」的多,「熱愛」未必就有「創造」。這位作者居然煞有介事地將片面的觀點「論證」(正反論證)得頭頭是道。而評卷教師也公然大力褒揚、鼓勵如此陋見。這位作者與評卷老師哪怕稍微質疑一下自己:單憑「熱愛」就能誕下「創造」的嬰孩嗎?就會將議論的重心放在分析從「熱愛」到「創造」要具備哪些重要條件上,分析這些條件的內在關係,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讀者的反駁與證偽,阻斷可能的詰難,使議論較為縝密、嚴謹,提高說服力。

三、說理系統清晰與嚴謹。

要有說服力,還要注意說理的明晰、嚴密。首先,說理的層次結構的安排是個問題。主要是「說什麼」與「怎麼說」,是主次詳略的有針對性的設置。這個「針對性」很重要。「針對性」從哪裡來,主要便是從讀者可能的反駁與證偽中來。最容易受到詰難之處,無疑就要作為論說的重點。

比如《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孩》這篇文章,讀者讀過標題,不是想聽你舉例「證實」「有熱愛便有創造」,而是想問(想聽你說):為什麼許多人「熱愛」卻沒能誕下「創造」的嬰兒?——作者要寫好這篇文章,首先需要回答讀者的便是這個質疑,這便是論說的「針對性」。讀者的質疑也許是多種多樣的,作者所要「針對」的應是較為普遍的質疑,考慮說理系統建構的清晰與嚴謹。從說理的「針對性」這個目標考慮,每篇文章的謀篇布局都應當是不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議論文本不應模式化的原因。

論說系統建構的清晰與嚴謹,除了要針對讀者可能的反駁與疑惑外,還有一些常規的要求。比如對基本概念的界定、闡釋,就十分必要。《熱愛誕下創造的嬰兒》,這個「熱愛」就是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說清楚這一論點先要說清楚「熱愛」這個概念的含義,要區分一般的熱愛與如醉如痴的熱愛,要揭示這種「痴迷」的熱愛的具體內涵。如果能把這個基本概念闡釋清楚,說理的任務就完成一大半了,論說就有了一定的說服力。有的議論文本的論說系統主要就是建立在對基本概念的界定、闡釋之上的,這便是以說明(詮釋概念)為主的議論文本。這類議論文本,往往「例證」倒是可有可無的。

說服力的貧弱,大多表現為論說系統的錯亂、散漫、無序:一是偷換概念,論題或基本概念缺乏穩定的內涵。二是旁生枝節,不知不覺所論遊離出論題或論點之外。三是糾纏不清,論點與論述徘徊糾結。這是在教學實踐中要著重糾正的。

是否具有說服性,當然不是在寫作時才考慮這個問題。在選題、立意時就要考慮可能會遭致怎樣的反駁與證偽,藉此建構說理的邏輯關係。如果議論不具有說服力,再「好」的論題、論點也便一錢不值。

上述新「三要素」各有側重,但也互補互滲。價值性,側重於選題,立論與說理也有價值性問題;發現性,側重於立論,選題與說理也有發現性問題;說服性,側重於說理,選題與立論也要考慮說服性問題。價值性,要通過發現性、說服性來兌現;發現性,要有價值性、說服性為保障;說服性,要有價值性、發現性作前提。因此,不應將這三者割裂開,要從總體上把握新「三要素」。新「三要素」具備,可謂好的議論文本。

由於新「三要素」屬於「內容」目標範疇(區別於舊「三要素」屬於「形式」目標範疇),既是對議論文本論題、論點、論說系統的要求,也是對議論文本寫作的選題、立論、說理的規範,因此,它們既是議論文本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時也是議論文本閱讀與寫作的基本要素,議論文本閱讀與寫作行為的關注點概莫能外,新「三要素」可以視為最重要的著眼點。理解了新「三要素」,便明白了議論文本的要旨,議論文本閱讀與寫作也便有了目標指向。

推薦閱讀:

陳柏峰 | 「從事理講法理」與法理學的重構
APP解構重構:勿忘初心
重構華夏文明——陰陽道學結構
汪舒明:「基地」組織的復興和重構
《觀看No.03》 | 大家說:蔡萌《建構與重構》

TAG:論文 | 重構 | 議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