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悲平等,利樂眾生

智慧與慈悲,被公認為佛陀基本精神的兩大方面。佛陀並非一味地以冷峻的智慧眼看穿人生、看破世間,而是懷著一種對眾生的深切感情,探索超出生死之道,孜孜說法教化。他的言談身教中,表現出一種慈悲、平等、報恩、利樂眾生的高尚倫理情懷。

一、慈悲喜舍

慈悲喜舍,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佛陀反覆倡導的精神。

慈(梵 maiteya),音譯為「彌勒」,著名的彌勒菩薩即以之為名。慈由「友」(mitra)演變而來,意為以深刻、親切之友情待人,慈憫眾生,深心愿給予眾生快樂、幸福。

悲的梵語、巴利語迦盧那(Karuna),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屬於心理學所謂「移情」),深切同情、憐憫,願為其拔除痛苦。佛典解釋說:「慈名與樂,悲名拔苦。」

喜(梵、巴語muditd),或作「隨喜」,謂對眾生歡喜友愛的態度,尤其是對眾生的幸福快樂慶幸、喜悅,即「我為你高興」之喜。

舍(梵 upekga,巴upekkha),意為捨棄、施捨,主要指捨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捨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慈、悲、喜、舍的無限擴大、無限深化,稱為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名「四無量心」,或稱「四梵住」(四種清凈無染的心)。《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佛解釋說:

為諸眾生除無利益,是名大慈;

欲與眾生無量利樂,是名大悲;

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自舍己樂,施與他人,是名大舍。

四無量心中,慈、悲二心,尤為佛陀所重,經中記載佛在很多場合勸人宅心仁慈,讚歎慈悲的功德,指出與慈悲相反的「毒害」之害處。《阿含經》中可多處發見佛讚歎慈悲,如《經集·仁慈經》佛言:

猶如母親用生命保護自己唯一的兒子,對一切眾生施以無限的仁慈心。

《長阿含·三聚經》中,佛陀從善惡業報、六道輪迴的角度,教誡眾比丘:

云何一法趣於惡趣?謂無仁慈,懷毒害心。云何一法將向善趣?謂不以噁心加於眾生。

佛陀接著舉出:對侵害我及我所愛者、對敬愛我及我所憎者生起惱害嫉恨,屬於令人趨於惡道的「九惱」,相反,對侵損我及我所愛者、對敬愛我及我所憎者不起惱害嫉恨,屬於使人趨向善道的「九無惱法」;喜、愛、悅、樂、定、實知、除舍、無欲、解脫,是令人趨向涅槃的九法。同經《三明經》佛言:

當知行慈比丘身壞命終,如發箭之頃,生梵天上。

《雜阿含》卷四七第1252經佛言:若沙門、婆羅門,乃至能於像喝牛乳的短時間內對一切眾生修習慈心,諸惡鬼神不能伺其短。經中佛講了一個故事:往昔有一貧女,抱兒渡恆河,河水驟漲,貧女緊抱其子而不放棄,母子一起被激流沖走,貧女因此慈愛兒子的功德,死後上生為大梵天王。《本事經》卷二佛言:

一切修習福事業中,慈心解脫最為第一。

如諸星中明月之光最為第一,修其餘善行,及轉輪聖王的福德,皆不及慈心福德的十六分之一。同經卷五說:即便是對斷足的螞蟻,也應慈愍不殺,慈愍之心必然感得長壽之報。《正法念處經》卷六一佛稱悲心為無窮盡的珍寶,偈云:

若悲心莊嚴,則為人中天。

若人無悲心,是則常貧窮。

謂具有悲心的人應看作人中的天神,慈悲是人心中最珍貴的財富。《大集經》卷二四說修慈者現前有安祥自在、不見噩夢、無所乏少、諸天守護、人天樂見、不病、得供養等功德。

以深徹的慈悲心關懷眾生,乃佛陀精勤求道、熱情教化,直到臨終猶說法不倦的動力所在。《雜阿含》卷三九第1095經載:天魔波旬見佛說法教化不倦,十分嫉恨,變化成一個兇惡的夜叉來質問:為何勤苦說法?佛識破是魔,以偈答曰:

汝夜叉當知:眾生群集生,諸有智能者,孰能不哀愍!

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哀愍諸眾生,法自應如是。

謂其說法教化,純出於對眾生的哀愍。佛陀對眾生的悲愍,常以父母憐愛子女來比喻。《增一阿含經》卷四六謂佛「愍念一切蜎飛蠢動,如母愛子,心無是別。」《大般涅槃經》卷三二偈云:

佛見眾生煩惱患,心苦如母念病子。

《無量壽佛經》中佛陀表白說:

我衷愍汝等諸天、人民,甚於父母念子。

慈悲,被說成是佛的心理、感情特徵,所謂「佛無一切心,唯有慈心在。」《觀無量壽經》佛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六:「諸佛心者,是大慈也。」「欲成佛道,當學佛心。」《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稱慈為諸佛境界、眾生佛性、大空、常、佛、法、僧,「慈者即是一切菩薩無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來。」「慈者即是眾生佛性。」同經卷十一佛言:

三世諸世尊,大悲為根本。

《網明菩薩經》佛言:

大悲是一切諸佛菩薩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羅蜜之母,諸佛之祖母。

佛陀以哀愍眾生的大悲心為出發點,精勤求道,最終成就佛果,故大悲實為諸佛之根本。《寶雨經》卷五詳說佛的大悲為三十二種。

慈悲心,乃是人心所本具的寶貴功能,是人心中開放的美麗花朵,它使人心放射出溫暖的光明,是人能夠向上提升、直到結出佛陀智慧之果的種子。

佛陀諄諄教誡人們:應常懷慈心,關懷周濟老弱貧病。《佛說阿難四事經》佛言:

當以慈心養育幼弱,見禽獸蟲蛾、下賤仰人活者,常當愍念,隨其所食,令得穌息。

佛陀以身作則,慈濟貧病。《四分律》卷四一載:佛親自為一病比丘洗滌污穢、洗衣、換鋪草、鋪衣,然後集合眾比丘,教導說:

病者不可不看,若有欲供養我者,當供養病人。

並說看護病人的五項方法:一給予其可以吃的食物;二不厭嫌其大小便、痰唾、嘔吐物;三有慈愍心,不圖報答;四經理湯藥;五為之說法,給以安慰,令其歡喜。《雜阿含》卷四一第1122經佛告弟子:若在家佛弟子疾病困苦,即將命終,其他佛弟子應去看望,以佛法給以善巧安慰,使其不畏懼死亡,歡喜善終,此即當今所謂「臨終關懷」。《增一阿含經·一入道品》佛自稱「我今躬欲看視疾病」,「瞻視病者,則為瞻視我已而無有異」,稱讚看護病人為「施中最上」。《賢愚經》中,佛說應布施的五種人中,後四種為遠道而來者、遠去者、飢餓者、病人。大乘經中,佛多處說以慈心布施貧病老弱孤獨者及畜生的功德,稱應給予慈悲救濟的對象為能生長福報的「福田」、「悲田」。救人活命,尤為佛陀所倡導,《佛說罵意經》佛言:

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

謂建寺塑佛,功德也遠不及救人性命大。千百年來,無數佛門弟子本著佛陀的這種教誨,扶貧濟困,施藥治病,積極投入慈善事業,為人間平添了幾分溫暖。

佛陀教誡徒眾:要時常觀照自心,對治毒害、冷漠、嫉妒、吝嗇之念,護惜慈悲喜舍之心,令其不斷增長,無限擴大,極其堅固,鑄成以慈、悲、喜、舍為特性的高尚人格。在《阿含經》中,佛陀多次教導弟子,要令慈悲喜舍廣大、無二、無量,遍滿一方、二方、三方、四方乃至十方,遍滿世間,對任何眾生都無怨、無恨、無惱、無嫉。佛陀教給徒眾增廣慈悲喜舍、對治瞋恨嫉妒的禪定修持法——「四無量心觀」(四梵住),這是諸乘禪法中十分重要的一項課目,具體通過想像由親至疏、由近至遠的一切眾生,將慈悲喜舍心逐擴展至無量無邊,是一種鑄造良好心理素質的高級技術。《本事經》卷三佛言:

於慈悲觀,若修若習,若多修習,決定能斷一切瞋恚。同經卷七謂四無量心者「當生清凈天。」

大乘經中,更常教導菩薩行者,要將慈悲心增廣至極,對一切眾生的苦惱感同身受,常懷大慈大悲之心,時時處處唯以拔苦與樂、利樂眾生為念。《無量壽經》佛陀教菩薩應該:

以不請之法施諸黎庶,如純孝之子愛敬父母,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小品般若經·深心求菩提品》佛陀教導菩薩:

見一切眾生受諸苦惱,如被刑戮。

應該見他苦如己苦,亟欲設法救度,乃至不畏艱險,深入三惡道等苦海最深之處,以身為質,代諸眾生受苦,令眾生獲得解脫安樂。這樣的慈悲心,才堪稱無量無邊的大慈大悲。《大集經》卷二說聲聞乘人的悲心「猶如畫皮」,菩薩的大悲「猶如破肉」,佛的大悲「破骨徹髓」。

佛陀一方面教導行菩薩道者應將慈悲心增廣至無限,周遍全宇宙一切眾生,一方面又強調須將慈悲心與不著一切、無所得的智慧相契合。《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佛陀將慈悲喜舍的對象分為三種:第一眾生緣,謂對父母妻兒眷屬乃至一切眾生慈悲;第二法緣,謂以正見觀慈悲喜舍之心及所被的對象,「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第三無緣,謂由見自心及所緣眾生、所施財物等的因緣生、無自性,而「不住法相及眾生相」,不執著於能慈所慈、能悲所悲等,是名無緣。只有這種無緣的慈悲(「無緣大悲」),才與本性真如相契無間,才能像真如一樣普周法界,無限無礙,才能像真如一樣清凈無雜,不被毒害、瞋恨、嫉妒等煩惱所擾亂、拘限。《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佛言:

若解知於空,彼了自無我,是為最上慈。

從慈悲出發,《大般涅槃》、《楞伽》、《楞嚴》等大乘經中,反對食肉,因為食眾生血肉,必然直接間接地導致殺生,與對一切眾生(包括禽獸)慈悲的精神相悖。《師子素馱王斷肉經》中佛言: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靡不曾作父母親屬,易生鳥獸,如何忍食!夫食肉者,歷劫之中生於鳥獸,食他血肉,展轉償命。

不食肉,被列為《梵網經》菩薩戒中的輕戒之一。但佛陀所制出家僧尼的各種戒律和在家居士戒中,尚無不食肉戒。中國佛教界尊奉《楞伽》等經中的禁斷肉食說,自南北朝以來,形成了尚素食的傳統,僧尼守不食肉戒頗為嚴格。

佛陀雖然大講人生諸苦,似乎頗為悲觀,而實際上提倡歡喜快樂地生活,常樂,是涅槃的功德之一,佛經常以「歡喜而去」、「皆大歡喜」為結束語。中國佛教寺院中所供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形象地表達了佛陀喜樂的精神。《增一阿含經》卷二九佛說「六重法」,謂自己所修慈、悲、戒等功德,常願與大眾共之,「分布與人,使同其味。」大乘經中更提倡「隨喜功德」——為眾生的成功、功德而真心歡喜,捨棄常人因別人成功而嫉妒的心理,並替眾生著想,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包括隨喜的功德,「迴向」與一切眾生,願與一切眾生共同成就佛果。1《大品般若經·隨喜品》佛言:

是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迴向阿耬多羅三藐三菩提,其福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

從此可引申出布施歡喜、使眾生歡喜義。

舍,謂捨棄心中的一切情緒、執著、包袱,完全放鬆、平和的心理狀態,主要指捨棄自己所有而行布施。

布施,是佛陀經常教導人修學的重要內容,被強調為獲得後世安樂、成就佛果的必要條件。經中多處讚歎布施的功德利益,說布施不僅解除了別人的急難憂怖,滿足了別人的需要,令其歡喜,而且會使布施者自己歡喜,獲得對方的回報,及今生後世的福報。《雜阿含》卷三六第999經佛偈云:

凈信心惠施,此世及後世,

隨其所生處,福報常影隨。

只有布施出去的東西,才能帶到後世去,故稱「堅固財」。除此之外,世上沒有死時能帶走的財物。《本事經》卷二佛陀教人:即便只有一摶之食,也應該分一些給飢餓者,然後自己食用。同經卷五佛說布施有財、法二種,法施,謂以佛法開導他人,財、法二施中,法施為最上第一,如牛奶製品中醍醐為最上第一。《中阿含》卷三九《須達多經》佛言:布施,應信施、故施、自手施、自往施、思惟施、由信施、觀業果報施,總之應出於正信、智慧和慈悲心而布施。舍無量心觀要求通過觀想的鍛煉,鑄成普遍布施無量眾生的舍無量心。大乘更以布施為菩薩六度行之首,要求以不計一切、與空相應的純粹舍心「無住相」布施,名為「大舍」。《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佛言:

無所擁護,名為大舍;若不見我、法相、己身,見一切法平等無二,是名大舍。

摘自:?佛陀的智慧?,陳兵著

第六章 慈悲平等,利樂眾生

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白落梅: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一日禪丨心存慈悲,不貪不嗔
小男人的大慈悲
【救度眾生慈悲咒語】本覺大明咒
心中有愛,心存慈悲,與人為善,常懷感恩

TAG:平等 | 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