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你的人生之一(心態開放)

——開放式人生的起點      關鍵的不是我們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的心態。   ——西方哲學家J?E?丁格      心態開放成就人生開放   我在導言中說過,我在17歲時被下放到一個沒有公路、沒有電燈、沒有一間瓦房的地方插隊。當時,我跟許多人一樣以為註定要紮根農村一輩子,當然也沒有想過將來要去國家部委、出國留學、當西方外交官、去跨國公司工作、自己創業。事實上,我連10年之後的生活都無法想像,當時高考已經停止,白天勞動非常辛苦,晚上學習不方便(沒有電燈),大家也看不起讀書人——知識分子是臭老九。   雖然環境封閉我的人生,但我意識到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如果不希望整個人生也被封閉,就必須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出於了解世界的渴望,我從少得可憐的生活費中省出錢來,自費訂閱《參考消息》等報刊,還經常徒步30多里去小鎮搭車回城借書,除了看文學書籍之外,還看一些當時所謂的「內部參考書」,如《光榮與夢想》、《第三帝國的興亡》、《美國與中國》等。白天屋內光線暗,我就在茅草屋頂挖洞、裝玻璃,「借光」看書,晚上則聽收音機播新聞。我正是在報刊和收音機的新聞消息中感受到了政治辭彙的變化,意識到字裡行間散發的「解凍」氣息,於是,我很早就開始了複習和自學。   一年半後,國家宣布恢復高考,我在離考試只有20多天時從理科轉報文科。然而就算複習時間如此之短,我依然成為了全班50多名同學當中唯一考上大學的人。這不能不歸功於我過去開放的心態,促使我讀書看報聽新聞,潛移默化地進行文科知識的積累。如果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那我得到當年機會之最大「準備」莫過於擁有開放的心態。      心態開放,才能導引開放式人生   這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也是一個社會急遽變化的年代。   世界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相連過,美國次貸危機,中國跟著感冒發燒;南方發生雪災,北京菜價跟著漲三成。中國民族企業的驕傲——聯想的總部竟然是在美國,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廣東幾乎可稱得上世界工廠,中國新經濟領域著名的「新企業」背後大都有著海外風險投資的身影。我們也很難去區分商品的國界:一架美國波音747客機需約450萬個零部件,這些零件來自6個國家成千上萬的企業。   開放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流,時代大潮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全球化和互聯化的浪潮,早已經席捲了整個中國,使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封閉的中國必須懷著徹底開放的心態面對世界。   2007年的皮尤全球態度訪問   2007年皮尤進行的全球態度訪問,結果令人震驚:在接受調查的47個國家中,中國對自由貿易的支持程度最高,達到91%;美國最低,並且支持度由2002年的78%降到59%。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2007年12月6日)由此發表文章《中國人對自由貿易的支持讓人驚訝》,並且評論說:這份長達144頁的報告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傾向於貿易保護時,中國卻成了自由貿易最堅定的支持者之一。   皮尤的調查報告分析原因時認為:中國和印度在開放中獲得了實質性的進步,西方國家卻遭遇了貿易赤字增長、工作崗位向亞洲流失等經濟問題。本來,世界各國經濟彼消我長、彼追我趕的局面很正常,但東方的心態因此更加開放。這個調查報告正是一面鏡子,正如溫家寶總理所說的一句話:「國家雖小,開放兼容乃大。」同樣,國家雖大,保守封閉乃小。百年前的中國就有過深刻的教訓。   開放首先源於心態。   國家如此,社會如此,個人也是如此。   心態是人的意識、觀念、動機、情感、氣質、興趣等心理素質的綜合體現,是人內心對各種信息刺激做出反應的趨向。這種趨向對人的思維、言行、情緒、思想具有導向作用。   傑出領袖在青少年時期的共同性格特徵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谷傳華,是一位長期致力於青少年成才教育的青年學者。他從歷史名人的人生經歷入手,進行了歷時三年的研究,發現絕大多數研究對象在童年和少年時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而導致他們能夠在生活中逐漸形成「領袖」個性優勢的原因在於心態:他們在生活中注意培養開放的心態,又因為心態的開放,所以他們能夠虛心學習、能夠與人溝通,能夠得人用人、能夠對新事物感興趣並敢於冒險。正是心態的開放促使他們逐漸成為受人敬仰的「創造」型領袖。   立志開放:有成就欲,總想開拓廣闊的事業空間,甚至不乏理想主義色彩。如孫中山早年上書李鴻章希望改革清政府;周恩來少年就敢於說「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毛澤東則「少小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性格開放:都有外向型的性格,都由心態開放走向了人生開放。身無分文的毛澤東敢從湖南跑到北京,也敢力排眾議帶隊「落草」井岡山。鄧小平在法國勤工儉學時就搞學生運動,後來推動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至於敢冒險就更不用多說,他們所做的都是九死一生的事,而且他們都是所在事業的「創始人」。   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也會有什麼樣的理想、目標、規劃、個性。西方哲學家J?E?丁格曾如此說:「關鍵的不是我們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而是我們的心態。」   開放的心態,是一種主動進攻的強勢心理,也是一種勇於進取開拓的奮鬥哲學,一種積極溝通與合作的處世原則,更是一種心胸開拓的生活境界。心態開放,能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反之,封閉和保守的心態,則是一種弱勢和防守的心理,一種圍牆的文化,一種固步自封的被動挨打哲學,這足以使強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也使弱者更弱。   中國加入WTO首席談判代表、現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曾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07年年會上發表演講說:中國必須採取一種更加寬容、理解、包容的開放心態去應對一切,不以意識形態和感情劃線,塑造開放、大度、守規則的民族形象,才能減少整個世界存在的一些擔憂和誤解,使大國崛起成為和平崛起的過程。而當龍永圖自己以開放兼容的心態來主持博鰲亞洲論壇時,2008年4月,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完全不同的海峽兩岸,都同意選擇博鰲這一個舞台——而非別的舞台來啟動堪稱中華民族盛事的破冰之旅——「博鰲胡蕭會」,這也就不難能理解了。博鰲論壇本身對各種意識和價值觀的開放、多元、兼容,註定了自身能夠承載這一以對話為主旋律的歷史風雲事件。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局副局長範文仲,就把心態和制度並列為中國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之間差距的根本原因:「政治觀念和硬體方面的差距在中國已經不是問題,經濟學研究的落後根本原因在於學術、教育制度的缺陷和學者心態的差異。」   在當今開放的大潮當中,人們曾經熟悉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如果心態不夠開放,其結果往往是自釀苦酒:越努力奮鬥,路卻越來越窄;越主動交際,就越得罪更多的朋友;做很有意義的事情,也一樣遭遇很多善良的本應該支持的人的反對。  心態不開放使人不受歡迎   生活中太多這樣的例子,A君兼容不了多元的價值觀,總是看什麼都不順眼,非常憤世,喜歡「指導」別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結果,他「脾氣很好,品德很好,為人正直」,卻依然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   再如B君,不能理解和包容「新人類」的生活方式,當然也沒有辦法跨越代溝。因此,他總是對孫子進行「思想工作」和「教育工作」,而且是舊的思路和過去幾十年形成的那一套說辭,結果,孫子敬而遠之,什麼事都不找他,不問他。與B君彷彿僅有血緣關係上的親情。   心態開放者,通常先有問題再有答案,有證據才有事實,就事論事,就人論人。心態保守者則常常先有立場和結論,先有思維和方法,常常以一元化的價值、一成不變的方法處理事情,犯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   梅菲特(北京)公司董事長喻恆曾這樣形容心態帶給人生的變化:「世上有四種不同的人:第一種人是口袋裡沒錢,心裡也沒錢,他可以比較輕鬆地過一輩子;第二種人是口袋裡沒錢,心裡有錢,他會痛苦地過一輩子;第三種人,口袋裡有錢,心裡也有錢,他會累一輩子;第四種人是口袋裡有錢但心裡沒錢,他就可以快樂地過一輩子。因此,面對金錢要有理智開放的心態,要學會支配金錢而不能被金錢所支配。」   只有開放的社會,才能為個人的奮鬥提供多元化而非零和競爭的成功渠道。但是,也只有心態開放的人,才能善於把握時代和社會所提供的機會。   開放式心態的基本構造   心態開放與保守的區別   我在不同的高校擔任客座教授時,經常跟學生探討人生哲學。也許因為歐美同學會商會會長的身份,關於「開放」這一話題,每次都會成為熱點議題。曾經有個學生很激烈地說:「我覺得心態的開放與保守,對個人的成功影響很小。許多心態保守的人一樣非富即貴,一樣能夠成功,一樣可以出國留學。」   我欣賞他敢於有自己獨立的觀點,但卻並不認同他的看法:「心態的開放和保守,當然跟一個人是否出國、是否富貴、是否成功沒有必然聯繫。但是,相對地說,心態開放者還是遠比保守者更容易成功。心態開放者,更見多識廣,更能夠學習和借鑒有用的知識,更善於與人溝通合作,自然也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成功。退一步講,即使心態保守的人成功了,我相信更開放的心理也會使他如虎添翼。」   心態開放為什麼能夠成為開放式人生的起點?除了開放的時代要求我們非如此不可之外,另外一個根本原因就是開放的心態本身的基本構造,決定了它在任何時代,都應該成為一個人的重要素質。      圖1-1:開放式心態的構成要素   1.強烈的進取心   如果有一種力量能使我們本能地張開雙臂去迎接人生,那就只能是我們的進取心和志向。進取心總是促使我們打開人生大門,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也是開放式心態的首要構成。   進取心可以包含很多詞語的含義:雄心與野心,志向與慾望等。個人有強烈的進取心,才能有改變現狀的強烈動力,才能對在這個世界上實現自己的抱負懷有興趣,進而尋求並肩作戰的夥伴和朋友,接納各種思想、方法、技能,越挫越勇,做出各種各樣的人生努力。   進取心使楊寧建立空中網   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空中網的創始人楊寧就是個進取心非常強的人。1998年,他斯坦福大學畢業,不顧家人期望他留在美國的意見,毅然和周雲帆、陳一舟回國創業。當時,雄心勃勃的楊寧甚至要給這個網站取名為「中國人」,但因為「中國」這兩個字無法註冊,他才不得已才把名字改為Chinaren。   互聯網寒冬到來後,楊寧和Chinaren網站都難逃厄運,Chinaren被迫連同200多名員工,加上幾個創始人一年的工作合同,一起賣給了搜狐。這是一個讓楊寧終生難忘的日子,但他的進取之心依然沒有熄滅。   兩年之後,在北京後海一間平房裡,一個十幾個人的公司成立了,名字叫做空中網。從搜狐辭職出來的楊寧在公司黑板上寫下「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個互聯網大鱷名字,然後在後面加上「空中」兩個大字,對團隊說:「我們以後將是和他們齊名的公司!」   當時,楊寧和周雲帆賣掉搜狐的股票,加上一個朋友的投資共帶著50萬美元就上了路——「我們的很多競爭對手都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現金在銀行放著」。資金成了首難,楊寧和周雲帆首次創業的投資方包括高盛在內,都拒絕再次投資。但楊寧和周雲帆沒有放棄,奔赴香港中環一個樓一個樓的「掃樓」找投資機構。一個星期之後,碰壁無數次的他們遇見了當時在香港德豐傑工作的張帆,但張帆的推薦依然被董事會拒絕。最後,張帆直奔美國找大老闆改變了空中網的命運。張帆後來回憶說正是因為這兩個人強烈的進取心,所以在「香港只見了一面,直覺上我就已經決定幫助他們」。   人生猶如一次大海遠航,不知道終點,也無法回頭,我們甚至可能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行駛,當然也無法規劃和勾勒出未來藍圖。但是沒有關係,在我研究採訪的這數百位成功者當中,不少人進入現在的行業,做現在的事,完全是一種偶然。當然,沒有偶然的是這些人從還沒有成功之前,就對建立事業充滿了強烈的持續的渴望。   這種渴望也就是進取心,進取心與目標的區別在於,它指向一個前進的方向,卻沒有具體的落點和彼岸。所以,大多數開放型成功者的人生也常常充滿了靈活的轉型和轉身,他們不會把自己封閉在某一行業、職業、專業上,就算不到現在這一領域創業,他們將來也一定會在另外一個行業創業。他們所強烈企求的只是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成功而已。   因此,我們的人生也許不一定要擁有一個可以終生不變的目標,但一定需要有進取精神——永遠向上向前的指南針。也許眼前大霧迷茫,也許看不到前面的終點,但我們依然要昂著頭,注視著未來的大方向。   2.開明大度,兼容差異   我十分崇尚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倡導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開放的心態還是一種心胸,這種心胸外化的突出表現為:   ——有容人的肚量,能夠容忍異己,欣賞與自己價值觀不同的人。所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這就是容人。   ——有容事的開明,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包容甚至是錯誤的「異見」,當然也不會因為別人的惡意批評而影響主觀判斷。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句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是容事。   ——有包容差異的頭腦,並且還善於利用各種差異所帶來的機會。   傑普培訓曾被某些媒體稱為「中國高端IT培訓第一品牌」,在海外呆過13年的CEO趙敏談到自己之所以選擇高端IT培訓作為創業方向,就是因為發現了中美之間IT業的差異。 趙敏曾打算做軟體業,但他在國內接觸不少IT企業後卻改變了主意。他發現中國IT企業的高端業務都很急需人才,這個缺口跟美國的情況差不多。但差異就出現在高端IT人才培訓上,中國不但缺乏人才,而且缺乏相應的培訓,層次低、不規範、不具規模,可以說高端IT培訓幾乎為零。因此,趙敏意識到這是個巨大商機:「我們一起回國的六個人,在國外都有很豐富很全面的實踐以及教學經驗,為何不把自己多年的技術和經驗,傳授給國內更多的IT行業人士呢?這似乎比自己親自去做編程更有意義。」   心態開放要能理解差異   天津天士力製藥公司總經理李文就認為,開放首先要能兼容差異。李文在英國工作學習兩年後回國,曾感覺不適應:「我剛去英國的時候不懂得開車讓道,有人讓我就心安理得地開過去,但時間長了我也開始學著給別人讓道,並慢慢成為習慣。」後來「回到國內,我反而對開車搶道、排隊夾塞很不適應」。   但正是「有了出國的經歷,我反而開始理解國人的這種行為」,「中國向來缺少private的觀念,中國人習慣了什麼東西都是國家的、集體的、公共的,很少有東西是公民自己的。沒有尊重私有權的觀念,當然無所謂尊重個人的權益。」   因此,李文得到的留學感悟是:「不管是留學、居住、參觀考察,見識一下不同的社會形態,對日後的生活工作都大有幫助。倒不是說人家的社會一定有多先進,而是通過差異比較,可以反過來更理解國內的現象。理解並不是贊成,但是只有理解差異性是多樣性世界的客觀表達,你才能在差異中協同。而把握了這一點,就是把握了社會生活最基本的規律。」   兼容差異、開明包容的開放心態,正是這個浮躁社會所急缺的,也是我們採訪的開放型成功者所擁有的共同特質之一。   微軟的企業文化很著名,他們的企業文化當中就有一條叫「開放式交流」。它要求所有員工在任何交流或溝通的場合里,都能敞開心扉,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就算大家意見不統一,也一定要表達出來。否則,公司可能會犯錯誤。   不排斥交流,能正確地對待自己、他人、社會和周圍的一切,並且能夠理解甚至認同不同人、不同地區、不同社會的差異性,這就是一種心態的開放。心態不兼容的問題不僅僅存在於利益對立的雙方,如醫患矛盾、房地產開發商與購房者之間的矛盾;還存在於各個方面。在我的博客留言中,就有過「海歸」與「土鱉」大戰的現象:有些「土鱉」一聽到有人說幾句國外的優點,立刻把人判定為「崇洋媚外」,並且徹底貶低留學的作用;也有些「海歸」則自以為喝過「洋墨水」,「取經」歸來高人一等,總感覺「外國的月亮才是圓的」。   這都是不兼容、不開放的心態。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一個心態開放的人,只會以公正的態度,在能力、品德、價值觀等各方面去衡量人,很少以是否在海外留過學來判斷人。就如大多數跨國公司挑選人才,更多的是看對方能不能勝任這份工作,有沒有相應的職業道德,而不會問對方是「土鱉」還是「海歸」。能力是任何講究效率的公司都最看重的。   3.思維靈活、善於人生調整   一個擁有開放心態的人,通常也不會是一個特別固執的人。   心態不開放,便會意識不到形勢的變化,只認一個理,只信奉一元的價值觀,一條道走到黑,或者說一棵樹上弔死。其實,「條條大路通羅馬」、「戰術是靈活的」、「事情是可以變通的」,只要合理,就不拒絕改變,這才是開放者所應有的心態。《易經》里不是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嗎?   事情是可以變通的   曾擔任過微軟中國區主席和盛大公司總裁的唐駿,曾應邀在我主編的《繽紛海歸》一書中撰文談人生感悟。這位著名的職業經理人就將「父親蓋房子」列為少年時代對自己最有影響的事之一。   他說:「在我的整個少年時代,全家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蓋房子上。因為在城裡蓋房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我爸爸用了數年的時間和無數的心血跑各種關係,打擦邊球,終於在江蘇常州的城郊買下一塊地建成了房子。這件事對我來說,讓我知道了事情都是可以變通的,循規蹈矩、墨守成規很難做成事情,一種方法不行,還可以用別的很多方法。」   後來,唐駿大學畢業後非常想出國,他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的研究生,但北郵出國名額已經用完。於是,他就給北京每個高校打電話,詢問有沒有剩餘的出國名額。當打聽到北廣還有出國名額時,他就拿著考研成績單要求轉入北廣讀研。北廣老師說:「你考慮清楚,儘管我們有名額,但你錯過了時間,出國還要由教育部批准。」唐駿還是沒有放棄,他打聽到教育部主管此事的是李司長,就在教育部門口站了整整幾天。早上見到李司長就說「李司長您早」;中午出來則說「李司長您出來吃飯?」下班的時候便說「您下班了」?等到第六天,李司長終於告訴他:你可以出國了。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在社會底線認可的前提之下,沒有什麼不可以調整,重要的是要能「活」。不要怕改變,更可怕的是成為生活的奴隸!畢竟是你要適應這個社會,而非這個社會來適應你。   上個世紀改革開放之初,當大多數人都還在迷戀機關鐵飯碗時,不少人就因為敢於「下海」、「出國」、「創業」、調整自己的人生定位而取得成功。譬如王中軍在物資出版社第一個辭職當個體戶,這是體制內跑到體制外,他後來創辦了華誼兄弟;再如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博士,初中畢業時到開灤煤礦當了七年井下維修工,後來考上大學讀研讀博留學並成為大學教師,再後來「下海」在美國創辦三普證券,並於1997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再後回國在著名證券公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最後甚至去電視台當起了財經節目主持人;包括我自己當年離開對外經貿部出國讀MBA,也是人生大方向的調整。   4.善於主動學習和借鑒   我曾經聽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別人流血,自己得到教訓,這是代價最小的教訓;自己流血,自己得到教訓,這是代價最大的教訓;自己流血,別人得到了教訓,自己還沒有得到教訓,這是最可悲的教訓。   心態開放的第四個基本構成是善於積極主動學習和借鑒成功者,能夠與優秀者為伍,就如同與鷹共翱翔,避開失敗者驗證過的教訓。   學習先進好榜樣   萬通集團董事局主席馮侖常常自稱有個「病根」——「從小就喜歡學先進,在小學、中學、大學都好給中國最牛的人寫信。」而1993年萬通逐步成型時,他就曾把萬科的王石當成榜樣,若干年後還寫過一篇文章叫《學習萬科好榜樣》,他說:「基本上我相當於做一個傻瓜董事長,凡是公司有什麼事不清楚我說你們去萬科看就完了。」  馮侖第一次見到王石是1993年,當時他們6個創業合伙人剛掘到第一桶金組建了萬通集團,雙方在王石的辦公室談了一個下午。馮侖後來回憶說:「我們是熱血青年的談法,不談別的,就談自己的理想。聊的過程中,王石就提了很多問題,歸結起來主要是兩點:一是質疑我們的理想主義激情,建議我們想清楚,我們6個人合作,究竟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還是理想基礎上。我們當時比較相信自己是建立在理想基礎上的事業夥伴,但王石說:『不可能,你們將來早晚會碰到利益衝突。』再就是多元化和專業化的問題,他主張我們專註於房地產。」   1996年,萬通發生了一些變化,一些合伙人離開了,公司的業務也遇到很大的危機和調整。這時,馮侖在北京再見王石,一起吃飯,由於這時遇到了問題,才回想起王石當年講的有些話很對。馮侖這才意識到學習先進的真正作用——「我們便成了好朋友,他和萬科成為我隨時隨地觀察和學習的榜樣。」   西方有句名言:「與優秀者為伍。」日本有位教授手島佑郎,研究猶太人的財商,得出的結論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他後來還以此作書名,寫成了一本著名的暢銷書。   不過,心態開放強調的不是環境決定人生,而是我們應該擺脫不利環境,主動進入能使自己變得更好的環境。「孟母三遷」就是個這樣的典型事例,大多數人選擇到更發達的國家留學和遊學也是基於這樣的心態。如果出國留學不能夠得到更好的熏陶、教育、學習、鍛煉,自然也就失去了出國的意義。   高校保安自學現象   1994年以來,先後有180多名北大、清華保安通過自學方式獲得了大專、本科文憑,其他高校也不乏類似的例子。「到北京當保安,圓你大學夢」也成為了清華保安隊在外省市招聘保安的廣告語。《北京青年報》甚至不無誇張地評價說:以前,從北大、清華畢業的成功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往往說:「是北大、清華培養了我。」如今,一些曾經在北大、清華當過保安的人,也會自豪地說:「是北大、清華培養了我。」   高校為什麼會出現保安自學現象?是因為高校的保安跟其他地方的保安有區別嗎?當然不是!專家的分析普遍認為:這是因為環境與動力的原因:其一,高校的環境適合學習,如果是在酒店和市場,環境嘈雜,就不適合看書;其二,高校有好的學習風氣,年輕的保安會以大學生為榜樣;其三,高校提供學習的便利,高校有圖書館,有教材和書,有各個專業的專業教師,也有成人教育學院。   我在研究中發現,絕大多數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善於學習者,這種方式可以體現為進名校、拜名師、出身名門;也可以體現在自學能力上,中學沒有畢業可以自學成才,白手起家,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做人和做事都一樣是種寶貴的學習。   尚諾集團(我愛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塗志雲接受採訪時,就曾談到去世界名校學習的收穫:「1997年,我去了斯坦福商學院,斯坦福給了我一場徹底的創業洗腦。斯坦福的創業精神非常根深蒂固。那是個創業大本營,人人拿著計劃書,不是在找投資,就是已找到投資,要不就在創業投資公司工作。受環境影響,我先在美國的網路營銷公司Digital Impact做兼職,後來從學校休學全職工作,成為公司的營銷科學家。」   5.能夠與人溝通合作   著名的勵志大師卡耐基先生說:「一個人的成功85%靠人際關係。」中國相關的流行語則更多,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也就是說善於與人精誠合作才能順利地取得成果。   我們如何積累人脈資源?如何保持人際關係的資源?一個創業者如何招攬人才建立忠誠的團隊?一個僱員如何融入一個團隊,如何在這個團隊中受歡迎?……   在處理人際關係,與人溝通方面,我始終信奉儒家是了不起的專家。《論語》里,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話真真說到了與人溝通、合作的大智慧和根本原則。將自己接受和不接受的都「推己及人」,而非以自己一時的狹隘心態與人相處。以開放的心態體會他人內心,替他人先想到,別人自然也會從心底接受你。   溝通需要心態的開放   我在加拿大留學時,暑假曾在加拿大帝國銀行項目貸款部實習。對於一個在大公司的實習生來說,最重要的是接觸人,接觸上級、同事以及來來往往的客戶。因為實習生大多做協助性的事,通過接觸人才能感受到大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熏陶,學會如何與上級和同事交往,如何在部門和部門之間溝通,以及如何對待客戶等;另外要學到更多的東西,也必須得到那些正式員工的幫助。   但是,實習生往往實習完就離開,將來未必共事,因此,不少同事會「忽視」實習生的存在。這就需要實習生以開放的心態和姿態主動與人打交道,才能達到實習的目的。我在帝國銀行實習結識同事的方法,就是每天在員工餐廳午餐會時去認識人,主動跟人聊天,並了解銀行的工作。當時負責指導我工作的是一位肖姓加籍華人經理,我們的關係就處理得非常好,他精通銀行業務,待人熱情,也因此給了我不少的幫助。   我們生活當中常有的誤區,就是把寬容當成利人損己,不願意理解別人的難言之處。實際上,這是一種尋求長期利人利己的雙贏戰略。就算不能達成協議,不能進行合作,因為理解和了解,也可以為下次合作保留機會。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沒有圍牆的學校   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讀書時的驚訝。當時驚訝的是一個很普通的細節,西安大略大學商學院被稱為「加拿大的哈佛」,MBA教育排名加拿大第一、全球第十,但這所名校居然沒有圍牆,一座座古老的房子隱身於道路、樹木、社區之間。   在國內,校門和門牌向來是競比「硬實力」的重點。國內從中學到大學,鮮有不設圍牆的學校,許多大專、中專、中學甚至採取封閉式管理。   後來,我遊學歐美,發現不只是加拿大,美國、歐洲絕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圍牆,學校通常與社區融為一體,「哈佛園」可算是特例。美國的國會和白宮,也只用灌木或者鐵藝間隔,並不阻擋建築與社區的融合以及遊人的參觀留影。這也讓我常常想起前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一句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許多人常常問:中國學生為什麼比西方學生普遍要聽話、內向、被動、循規蹈矩、個性意識差、缺乏創造力?換句話說,為什麼西方學生總要顯得開放一些?   「圍牆」就是回答。   中國從封建時代到計劃經濟時代所積蓄的「圍牆」文化,存在於社會各個領域。有客觀的體制原因,也有許多主觀原因:譬如基於私利,許多個人、部門、企業希望通過「圍牆」形成自己的壟斷利益。   當年為中國加入WTO經歷唇槍舌劍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就曾舉例說:行政審批和行業壟斷中存在的問題是國家開放意識成為主流的最大阻礙,很多人反對開放常常是為了自己個人、部門、小集團的利益:「我自己做過那麼多年的談判,我感到在談判當中最大的困難就在於掌握著審批權的那部分人,他們往往是反對派。」   我在中國僑聯華商會的會長會上,經常與燕京華僑大學的校長華生見面。他甚至把中國經濟學的問題都歸之於我稱之的「圍牆」文化,他認為:「中國經濟學研究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主流,即缺乏標準和規範,缺乏什麼是好什麼是差的比較和評價。」原因是:「從老一代經濟學家開始,大家都有小圈子。」並且,「如果只是搞小圈子,自己關起門來彈冠相慶,不同門派之間,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中國就不可能有自己真正的主流經濟學。」   美國名校、台大與大陸大學的區別   逝世多年的傅斯年先生,學生時代是五四運動的北大學生領袖,教師時代曾做過北大代理校長和台大校長,他對大陸的大學與美國名校、台大的區別曾有過一些偏激卻不失一些道理的比較,也可算是一家之言:   「大陸的大學,即使是名牌大學,培養的也是螺絲釘;美國的名校和台大,培養的是人才。大陸的大學,即使是名牌大學,也比較像職業學校或技術學院;美國的名校和台大,培養的是獨立研究獨立思考的領袖人才。大陸的大學,尤其是名牌大學,很像是在開店開公司;美國的名校和台大則把自己看得很重,看作是學術殿堂。在美國和台灣,大部分的社會變革和進步都是由學校和民間的知識分子推動;在上海,知識分子是這樣的幸福,一切事情都只需要等著上海市政府做,知識分子讀書只不過是為了賺錢、結婚、傳宗接代而已。這也不奇怪,叢林里的猩猩猴子也是這樣呢。」   「圍牆」所防範的最大敵人,正是獨立、自由、公平。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認為一個學者最重要的就是獨立和超越:「做事從個人利益考慮,作為普通人是可以的,但作為學者卻不能這樣。比如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你不能只想自己的村子怎麼致富,不能說你在北大,就只想著怎麼讓北大致富。學者要看得更遠,超越身份,這是非常重要的。媚俗和媚上都不是嚴肅學者的態度。」   「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這是國學大師陳寅恪的名句,也是當時清華大學的校訓。同期,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導的北大精神則為:「兼容並包、思想自由」。一個從個體的角度進行強調,一個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強調,互為彌補。   這其實也正是我們個人對心態開放、打破圍牆的核心追求。   作為一個較早回來的「海歸」,我個人認為中、西方的教育之所以區別很大,不在於體制、文化,不在於人口眾多等國情,更不在於個體的素質、天賦的差距,關鍵在於教育體制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的心態,並不適應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時代變化,進而才有不合適的教育體制,最後導致了一個全方位的惡性循環。   心態開放者面對學生,會用疏導、引導、輔導的方式來使學生成才,因為這是個個性成長、多元成功的社會;心態保守者,則會使用堵、封、灌輸的教育方法,這正是計劃體制教育的表現。   心態保守者會喜歡建圍牆,設「禁區」,使學生孤立在社會之外。因為擔心學生遭遇「黃毒」,乾脆沒有性教育;怕教師和學生價值觀出現問題,乾脆行政支配專業和教學;怕學生不「長進」,乾脆用一元化價值觀灌輸,甚至要求他們循規蹈矩,上課「認真聽講」,埋頭筆記,下課「刻苦鑽研」、「消化吸收」,不需要獨立思考……   開放就要解放教育圍牆中的自己   哈佛大學醫學碩士、曾創立e龍公司並任首席執行官、現為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的張黎剛曾回憶:「我已經離開學校10年了,但是每次做噩夢都是在做考試題。我在哈佛的三年學習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天上課時,老師說,從今天開始,就不要為了成績而上課了,因為到時只有10%的人拿A,10%的人拿C,其他人全部是B,哈佛從沒有說過,這樣就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在我爸爸媽媽看來,我是中國教育制度成功的模範。我爸爸是小學校長,我媽媽是幼兒園的園長,他們以我為榜樣來教育小朋友應該如何學習。但是為了不打擊我爸爸媽媽的自尊心,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他們,我認為自己是中國教育制度失敗的典型模範。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我一直不明白我讀的那些課程的意義,數理化每門成績都很好,但是除了讀書之外,沒有任何興趣愛好,對於地理人文也知之甚少,經常成語只能講出一半。當初創立e龍網時,需要經常面對記者,但我的普通話太差、文法太差,所以還專門從北大請了一個獲得演講比賽冠軍的學生給我上了一個學期的課。」   作為一個過來人,現在張黎剛對自己的女兒有三個期望:第一是成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第二是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第三是成為一個卓越的人。   傳統的教育方法正如我們馴養飛鳥成為籠中「玩物」的方法。十幾年寒窗被「鎖」,等到大學畢業再放向藍天,這時大多數人內心已經有了一個「鳥籠子」。正如著名畫家陳丹青所說:這種教育培養了大批「有知識沒文化」、「有技能沒常識」、「有專業沒思想」的紙上談兵分子、溫室里的花朵以及書獃子。   每個人一生下來,都會被套上各種各樣有形無形的籠子。從文化傳統、時代氛圍再到家庭背景,隨後各種教育又會對我們進行洗腦,各種規則、文明、禮儀、道德則將我們進行馴化,久而久之,我們會形成固有的思維和學習規則。最終,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時代、環境、文化的奴僕,成為命運的奴隸。   所以,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感慨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因為很多人思考的邏輯都是自己設定的,上帝嘲笑的正是人們畫地為牢的無知。   思維的圍牆:凡事可不可以一分為三?   西方的教育很開放,鼓勵學生大膽思索,不迷信任何權威、條條本本、真理主義。你不需要引經據典來說服別人,因為大腦是解放的,思想是自由的,重要的是表達你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我在北美留學時,有一次作業要我們寫文章。由於以前在國內學習過辯證法,我總認為世間事物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因此,我在寫文章中,就引用了這個理論做論據,我說:凡事都一分為二。老師看了這句話後,在旁邊批道:凡事難道不可以一分為三?一分為四?   每個時代的天才、強者、成功者,都是能夠超越「籠子」和「圍牆」,進而自主命運的人。   人生的圍牆,來自於各個方面,時代和環境、主觀和客觀、先天和後天。綜合起來無非兩類:其一是自我個性、品質、能力、思維的內在圍牆;其二是時代、環境、背景等外在圍牆。   我們要克服自身的圍牆,就必須開放心態,主動彌補關鍵性的短板。譬如一個膽怯保守的人,要增加勇氣;一個愛冒險專斷的人,需要學會多聽意見。而要打破時代背景和客觀環境的圍牆,則需要我們開拓視野,多走出去看看。由於許多意識上的圍牆從受教育開始就已經內置,因此,「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包括旅遊和留學,都是很有效的途徑。   留學換環境,打破文化圍牆   德克薩斯太平洋集團合伙人王兟則這樣形容牛津讀書的收穫:「我想今後從事的管理事業,需要的不是尖深的學問,而是廣博的知識以及思考、寫作、溝通等多方面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西方接受教育,不應該只是為了獲得謀生手段,而應該是為了解另一種文化形態的思維方式與社會價值。紮實的人文基礎對一個人的生活修養和事業成功很有用。」   英國石油(BP)中國化工副總裁易珉認為,那些最有競爭力的人一定是:「深入了解多民族文化,善於捕捉多邊機遇,具有多元化頭腦,善於包容不同思想的邊緣群體。」   遊學和留學,以及整個人生的大開放,都需要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不數典忘祖也不自我封閉,開放但拒絕迷失和失去自我,才能掌握先進的技術和理論,了解國外骨子裡的文化、思想、價值觀等精髓,成為一個真正打破人生圍牆的開放型成功者。   心態開放三部曲:眼界、腦界、胸界   心態開放,往往意味著眼界、腦界、胸界三方面的開放和提升,是一個從表象、技能、技術,進化為原則、道德、價值觀的過程。這一過程總是先從眼睛有意識地納入信息,再經過大腦分辨、思考、消化,提煉成能力,最後沉澱到心胸,升華成原則和立場,並進而指揮「眼睛」和「大腦」。   這在中國古代有過相當多的論述。我個人將眼界、腦界、胸界的開放概括為:   ——開放眼界,要「見微知著」、「高瞻遠矚」、「眼觀四面」;   ——開拓腦界,「通古今中外、諸子百家,曉天文地理、世事人情」,並能夠取長補短,利用差異;   ——開放胸界,「胸懷天下」和「志存高遠」,並且擁有「海納百川」和「豁達寬容」的品質。      圖1-2:心態開放的三部曲   1.開放眼界   「拿來主義」讓華誼公司崛起   王中軍是我很熟悉的一位商會理事,他創辦的華誼傳媒集團是中國內地民營影視業的龍頭。但很少有人知道,華誼原來是家廣告公司,其早期資本積累來源於廣告業務。   1994年,王中軍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大眾傳媒專業碩士後,回國在北京國際飯店成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剛開始公司做一本小雜誌,刊登一些廣告,然後直郵給使館和三星級以上的高級公寓,生意勉勉強強。   王中軍和華誼公司的轉折點就是說服中國銀行,讓其全國15000多家網點將五花八門的標識統一為紅標黑字白底,實行標準化、網路化的管理。隨後,華誼接下國家電力、中石化、農行金穗卡、華夏銀行華夏卡的標準化規範項目,在成立的第三年,便躋身成為全國十大廣告公司之列。   華誼能夠抓住這個市場空白,並不是因為善於創新,而僅僅因為眼界的開放。王中軍總結說:「這是很簡單的方式,在國外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而中國沒有。這也不是我的創新,而是我學別人的方式。在中國做生意其實很簡單,只要你認真執行『拿來主義』,然後依照國情和自己的經濟實力,去走別人走過的路就可以了。」   「拿來主義」在互聯網企業中更為通用。許多中國互聯網企業就是靠對美國「矽谷」商業模式和企業制度的「拷貝」,進而獲得風險投資,最後獲得成功。再如馬化騰雖然沒有出過國,但他眼光開拓,看到了以色列人開放的聊天軟體ICQ,於是就從做ICQ的中國版——QQ起步,由模仿到借鑒再到創新,最終因為過人的眼光,而成為了著名企業家和億萬富翁。   在我接觸的成功人士當中,許多人就是因為視野和眼界的開拓而成功創建事業,這種現象尤其在海歸中普遍性地存在。通常而言,眼界是指我們視野所能到達的範圍,也就是見識的廣度和深度。一般有兩個解釋:   其一,視覺,眼睛所能看到的範圍,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謂的見和識,這是它的基本義。   其二,視野,我們能夠觀察或認識到的領域和範圍,包括我們各方面的認知範圍,這是延伸義。   中國有句古話:「見多才能識廣」。心態的開放,需要眼界的開放。佛教哲學說:我們不僅僅要用肉眼看世界,還需用心眼看世界。反過來也一樣成立,有肉眼才有心眼,心眼又反過來指揮肉眼,兩者相輔相成。   開放眼界,其一,首先需要超越自身的盲點,善於跳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儘可能地正確認識自己和世界。   人的眼光要全面   余隆曾獲得2003年「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他是當今世界樂壇最傑出的中國指揮家之一。出人意料的是,他在上海音樂學院等指揮系開講座,講的最多的卻是音樂指揮以外的事情。   余隆後來談到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我說這些讓他們感到很新鮮,是因為音樂學院的學生歷來都是專業至上,大部分人對班集體工作持輕視態度。我則一再強調不要以為上指揮系只是學指揮,人的塑造應該全面,不要放棄社會提供的任何機會,因為作為指揮總會面對大量的組織工作,需要有領導才能。此外還要有意識地積累知識,要多讀書,認識到開卷有益。」   換位思考是種典型的擺脫自我視角的方法。   生活上,我們需要學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把別人當自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在商業策劃當中,要善於「易身處地」,把自己當成消費者,才能了解目標市場的潛在心理,「量身打造」產品和促銷方案。在人生當中,更要常常用旁觀者的角度來評判自己,才可能更接近客觀和真實,從別人的角度去思索問題,才能善於與人溝通合作。   其二,開放眼界還要善於把握時代的發展趨勢、國家政策改革的脈絡、行業的動態熱點,擁有超前的眼光。任何時代,務實者為俊傑,應時而動,與時俱進,審時度勢,都有個「時」字,把握好時機通常能取得長遠的勝利。   日本松下電器公司有一條成功的領導藝術:「領導者要有認清時代潮流的眼光和預知環境變遷的能力,才能想出因勢利導的方法,有先聲奪人的氣勢。」   海爾集團的張瑞敏也有類似的說法:「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長一隻眼,盯住領導就夠了……市場經濟下企業則需要長兩隻眼,一隻眼盯住員工,建立一個能讓員工發揮才能、能夠公平競爭的人才機制;另一隻眼盯住用戶,市場是所有員工的上級……但在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企業還要長第三隻眼睛,那一隻眼用來盯住國家政策。」   我的高考選擇   1977年,我參加高考,最後決定報考英美文學專業。家裡人都反對,他們一直希望我報考德語專業,因為當時德語專業比較冷門,容易錄取。   我堅持自己的意見,是因為我預感英語在將來的時代會更有用武之地。雖然當時中美還沒有正式建交,但兩國關係在1972年時已經解凍,走向正常化只是時間問題。同時,英語與德語比起來,是世界上更為通用的語言。最終,我也證明了自己選擇的正確。   其三,我們還要習慣審視,不要在眼界開闊中迷失了自己。換句話說,習慣審視,就是要讓眼睛發出大腦獨立思考後的光芒。這其中的核心支撐,其實也就是我在上文中說的要有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賽伯樂投資公司的董事長朱敏曾用「反骨理論」來形容創業家的與眾不同:有些人天生不喜歡「當趨勢的跟屁蟲」(follow the trend),而喜歡「反抗趨勢」(against the trend),如「世上大多數人對『三個內角的度數加起來是一百八十度』深信不疑,但偏偏就有人想去證明三個角之和不一定是180度。真有一個法國人證實它可以大於180度,一位俄國人證實它可以小於180度,創業家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表1-3:仰視、俯視、審視的比較    仰視的心態 俯視的心態 審視的心態 老師知識比我們豐富,只管聽講和消化就OK了。   你有什麼資格提意見?你知道他的身份和地位嗎?   報紙、電視都這麼說,大家都這麼認為,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美國的市場文化比中國成熟多了,我們完全照搬過來就一定會成功。 他沒有成年,什麼都不懂,我們必須幫他選擇正確的專業方向。   作為一個負責決策的領導,我必須獨自決定一切。   我們這個團隊是最好的,無論做什麼都行,都能夠賺錢。   你為什麼要出國留學?國外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我們應該進行溝通,才能在興趣和現實當中找到平衡。   我認同你的意見,不過,我還想補充幾點……。   如何使我們的服務受歡迎,應該要問問顧客。   我不喜歡這個國家,但必須承認,他們有不少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習慣仰視,是中國過去的一種通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詩經》里這句話很美,也許西方人講不出這樣的話,因為這其中包含著過度的謙遜順從的韻味。反過來,西方人總是讚美敢於攀登和征服的「勇士」。中國人常把「領袖神化」、不敢挑戰權威、不包容「異端」、做事教條主義等等,都是體現。接觸的一些海歸學子常犯這樣的錯誤:以一種仰望和膜拜的眼光看待西方的理念和模式,因而沒有將東西方文化融會貫通、整合消化。因此回國之後經常照搬「西方經驗」,結果往往「水土不服」,還被人譏諷為「數典忘祖」。   習慣俯視則是一種自閉的心態,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也總使我們盲目地排外和過於自負,不問形勢,不看情況。例如,20世紀的義和團,在狹隘民族主義和信奉傳統宗教文化的心態導引下,夜郎自大,排斥鐵路、槍炮等一切與西洋有關的新事物,其結果歷史已經作出了回答。個人的發展何嘗不是如此啊!   2.開放腦界   《贏在中國》的成功   央視經濟頻道的《贏在中國》是中國最受關注的財經節目之一。這檔節目吸引了十幾萬懷揣創業夢想的選手、三千多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數十位包括馬雲、李彥宏、柳傳志這樣的企業家。而這個節目的創意,正來源於總製片人王利芬在海外的見識和思考,她也是我們2005委員會的理事之一。   當時,王利芬來到美國布魯金斯協會下的中國中心從事電視研究。在CNN總部最大的演播室,整個編輯、加工、播出、商業開發的高效流水作業,讓她大受觸動——她甚至覺得中國的電視節目就像是手工作坊里的產品。隨後,她受到NBC黃金檔節目《學徒》的啟發,開始思考將來可以借鑒美國模式辦一檔中國的商業人才選拔的電視節目。   可是,王利芬這個創意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僅僅是因為她眼界開放,而是進一步的腦界思考:「完全照搬必死無疑。因為美國《學徒》中價值觀的東西會受到中國觀眾的心理抵抗。」王利芬思考過後,終於找到一個中國化的主題——「勵志、創業」,由此大獲成功:「前者是中國人奮鬥精神的承傳,是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後者是今天中國向商業社會推進過程中個人實現價值的最好舞台。」   就算我們的目標物,譬如機遇,在視野之內,你看到了,也知道了,但你會不會利用這個機遇,卻還很難說。因為我們能否把握和利用機遇,還取決於我們能否對機會迅速敏感並得到重視,以及有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儲備。   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對於不懂古董的人來說,無論多少古董擺在面前,戰國鐵器可能只是劣質的破銅爛鐵,唐宋古畫只是發了霉的廢紙一堆,明清陶瓷則只是一些罈罈罐罐。   開放頭腦,這是心態開放的第二步驟。   大腦的開放,將決定我們能否將外部視野轉化為內在視野,進而傳遞到內心。   「金王」蠟燭的由來   陳索斌是一個「海歸」,但他在美國留學取得的是經濟學碩士學位,跟「蠟燭」毫無關係。在創業之前,他甚至從未與蠟燭行業有過任何接觸。然而,他卻選擇了時尚蠟燭作為創業方向。   一切要從1993年一天晚上說起,陳索斌在朋友家中遇到停電,朋友的妻子找出一截紅蠟燭點上。燭光下,紅彤彤的蠟燭冒著黑煙,忽明忽暗。朋友的妻子就在旁邊抱怨:「如今衛星都上天了,怎麼蠟燭還是老樣子,誰要是發明不冒黑煙的蠟燭,說不定能獲得諾貝爾獎。」   相信對蠟燭黑煙的抱怨,不只陳索斌一個人聽過。但是,陳索斌與大多數人不同之處在於,他在「耳動眼動」之後還「腦動」過。不久,「金王」無煙蠟燭面世,再不久,「金王」成了中國的時尚蠟燭之王,陳索斌成了億萬富翁。   能夠促使我們大腦開放的莫過於思維開放。   其一,我們要有思維的敏感,善於發現,善於判斷,善於挖掘,並對新事物、新機會、新方法、新策略保持敏感。   敏感其實就是我們發現機遇的能力,在創業領域就是我們的商業嗅覺。經商要善於捕捉商機,寫作要善於抓住靈感,作戰要善於把握戰機,這是一個成功者必要的靈感。不過,沒有什麼人的商業感覺是完全天生的,如同狗的鼻子雖然靈敏,嗅覺依然還是比不上經過後天訓練的獵犬。   其二,我們需要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創造性思維方面,中國人尤其需要加強發散、逆向等思維方式,以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根深蒂固的慣性思維。   發散思維又稱為輻射思維,一般而言,是指從功能、屬性、因果、橫向進行思維的發散,甚至包括進行風馬牛不相及的聯想,這需要一個人有豐富的想像力。譬如牛頓能從蘋果落地發現地球的萬有引力。   焦震的兩次「思維發散」   鼎暉公司之所以能夠投資早期的南孚和蒙牛,據說就是因為其公司投資總裁焦震兩次思維「發散」。   1997年,焦震去天津了解朋友介紹的一家電池企業,這家企業並不是南孚。但在後來,焦震在調查中偶然聽到一幫大學生聊天時提到南孚電池特別好用,這使得他對南孚產生了特殊興趣,最終決定轉而投資南孚電池。   焦震從不喝牛奶,有一天在超市裡他卻偶然發現牛奶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於是,焦震通過高級經理王霖再通過關係找到內蒙古的朋友,經過多人牽線去主動接觸牛根生和他的蒙牛集團。其時蒙牛正處於一個快速上升階段,急需發展的資金,雙方見面交談的感覺也很好。於是,鼎暉聯合摩根斯丹利、英聯在2002年投資蒙牛2597萬美元,持有32%股權,這成為了一個投資業的經典案例。   逆向思維又叫求異思維,它強調了人們要敢於與固定的思維方向「反其道而思之」,一般可分為反轉、思維轉換、缺點逆用三種類型。有名的「司馬光砸缸」說的就是逆向思維,有人落水,一般人的反應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卻「讓水離人」,並由此救了同伴性命。類似的例子還有人人都知道的「曹沖稱象」的故事。   慈濟體檢中心第二家營業部在北京亞運村開業不久,「非典」就突然到來,幾乎沒人來進行體檢,工資及房租卻得照付。韓小紅就是使用逆向思維來改變業務方向,市民不會來進行體檢,但肯定會搶購預防非典的葯。於是,她動員醫療門診部的員工留下來加班,大家每天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夜裡11點,按國家公布的配方配製防禦非典的中藥,專賣溫度計、口罩、干擾素、板藍根等市場緊缺的物品。一方面企業可以保本,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為非典所困的市民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也起到了宣傳人們要進行健康體檢的效用。   馬雲的逆向思考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一次演講當中,曾用幽默的逆向思維方式詮釋他成功的秘訣。他說事業要經營得好,就是別人要的東西,他都棄之如敝屣:   「討論會的時候,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說同意,完了,我一般把這種想法扔到垃圾堆去。因為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人都同意的東西,我的競爭對手也一定會想到,會認為這是好東西。」   其三,要有多元的思維,培養綜合全面的個人素質。   這是一種社會趨勢。企業對於應聘者要求,趨向「一專多能」;現代家庭對成員的要求,傾向於「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社會對於學者的要求,已是「通古今中外、諸子百家,曉天文地理、世事人情;明是非黑白、變遷興替」,並且能夠帶來實際的社會效應。否則,只能算是專家,不是學者,更非大師。   3.開放胸界   心態開放的最高境界是胸懷開放   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畢業的高志凱曾做過摩根斯坦利亞洲區副總裁,也在聯合國秘書處和香港證監會等機構任過職,可以說是個典型的成功人士。高志凱就認為,他青年期最重要的兩次人生「教育」,都是關於開放胸懷的教育。   他的第一次經歷是為國家領導人當翻譯。高志凱曾陪同李先念、胡耀邦等領導人出訪國外,還陪同鄧小平會見過尼克松、布希、蒙代爾、基辛格等外賓。由於「經常參與很多最高領導人重要講話第一手的記錄和整理,很多國家的戰略方針必須熟記於胸」。這對高志凱的開放胸懷鍛煉就非常大,他甚至認為「這對我一生都影響深遠」。   他的第二次經歷是在耶魯大學法學院留學。開學典禮,耶魯法學院的院長Calabresi首先就問:「同學們,你們來耶魯是為了學懂法律條文的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是。」院長立即說:「那你們不用到耶魯來。」有的人問:「那我們是來學什麼?」院長回答說:「你們是來學習如何制定法律。」   「耶魯培養的不單是律師」,更重要的熏陶學生擁有國家領袖般的胸懷。所以高志凱認為:「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耶魯會出產這麼多政治領袖:美國前總統福特、老布希、柯林頓和現任總統小布希、副總統切尼……」這種強調胸懷一定要廣闊的教育也讓高志凱受益很多,甚至可以說他之所以能成為一個開放人,胸懷開放是其重要原因。   人生情境向來有三境界之說,首先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再後看山非山,看水非水;最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實際上,山永遠是那山,水永遠是那水,而人之所以有視野中的變化,是因為你心態和胸懷有了變化,所以個人的情感和反應也有了區別。   道家的老子曾把當官的境界分為四個等級:「太上,民不知有之;其次,民親而譽之;再次,民畏之;再其次,民侮之。」   儒家則把人生境界視為修、齊、治、平。起步是修身,修身是做人之根,做事之本,處世之基。再後齊家、治國、平天下。最高的境界就是「心有天下」。因此,儒者追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求解人生的天地境界   中國哲學家馮友蘭曾把人生境界分為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這是類似於西方哲學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觀點。自然境界是在生物本能範疇內求解人生;功利境界是在物質利己的前提下求解人生的意義;道德境界是在人人平等的基礎上,也就是利人利己的原則下求解人生意義。最高境界則是天地境界,便是在宇宙的範疇內求解人生的意義。   心胸來自有視野,心態開放的最高境界就是胸懷開拓。   開拓心胸跟樹立目標和理想的區別在於,這更強調一種人生格調和境界。人生在世,境界向來有高下之分,與你所擁有的富貴名利無關。   中國的古話說:「吞舟之魚,不游細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李嘉誠曾經有一句名言:「我李嘉誠在商場上只有對手,沒有敵人。」   成就吳鷹的胸懷   2000年3月3日,UT斯達康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當天市值便衝到70億美元。我認識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吳鷹有很多年,他所開創的「小靈通」神話,早已經載入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風雲史。   1985年,吳鷹帶著30美元只身前往美國新澤西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進入著名的貝爾實驗室。一天,他的美國經理問他,將來想幹什麼,吳鷹不經思考就立刻回答:創辦一個1萬人的高科技通信公司。   吳鷹的口頭禪是:「做大事就要有大胸懷。」   成就吳鷹人生的,正是他自己的胸懷。數年之後,吳鷹創業,實現了過去的夢想。現在,吳鷹又做起了投資人,正在實現自己新的理想。   關於心態兼容和品德兼容,也就是容人容物,我在開放式心態的基本特性中已經作過闡述。我認為要開拓胸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胸懷遠大,有長期的遠見和人生規劃;   ——心態兼容,接受新的事物、思想、觀念;   ——品德大度,能容納不同乃至不對的人和意見;   ——性格開放,避免保守、固執、封閉、不會自省的個性和心境。  我母親的曾太祖父歐陽厚均,是擁有弟子三千的清代大教育家,曾執掌嶽麓書院27年,開壇講經時,左宗棠與曾國藩都是其膝下門生。小時候,母親給我講過一個與這兩人相關的故事,至今印象深刻。曾國藩和左宗棠當年都是清朝的中興名臣,朝野中人慣以「曾左」合譽。左宗棠一向傲岸自負,對「曾左」的順序耿耿於懷。據說,一日,他特意問自己的左右侍從:「為何大家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有一侍從就大膽回答說:「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中無曾公。」左宗棠聽後,默然無語。胸懷正體現著一個人內心格局的大小。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現北京市丰台區副區長閻傲霜曾這樣暢談關於人生胸懷的感悟:「回顧10多年的經歷,最難過的是不被理解的時候。回國時除了房子我沒要任何條件,有人不解,認為我可能另有所圖;出國參加學術會議,有人不解,認為是為了觀光旅遊;事業幹得太積極,有人認為是想出風頭;意見不同而敢於直言被認為是太驕傲……那種時刻的痛苦難以表達。然而我是幸運的……研究院黨委武秉陶書記經常出現在我身邊,開導我、鼓勵我、幫助我,至今我也常用她當年的話開導自己,並告訴身邊遇到煩惱的朋友們:『一個人的心胸多寬廣,他的事業就有多寬廣』。」   一個真正心態開放的人,必然擁有遠大、兼容、開放、寬闊的胸懷。
推薦閱讀:

青年人應有的十種心態
有福之人的10種心態, 你具備了哪幾種?
後半生,不要帶著這樣的心態生活
活在當下(塑造陽光心態)
五種修行心態錯不得

TAG:人生 | 心態 | 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