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河古鎮(2)楊振寧舊居
第二站 萬年台--鵲渚橋--鵲渚游廊--楊振寧舊居--一人巷
三河鎮街多,巷子也多,大小巷子26條,四通八達,走到十字街口,右邊路口有交通示意圖,我們一邊按圖索路,一邊詢問本地人,才不至於迷路和繞路。
萬年台是一座戲台,位於小南河畔,始建於清咸豐年間,為當時鄉紳娛樂場所。三河人很愛玩,閑暇時愛唱戲,唱廬劇。據說廬劇名段《小辭店》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兒。
現在的萬年台是在以前的舊址上重建的,已擴展成為三河鎮露天文化廣場,據說可同時容納10000人觀看。眼前的萬年台飛檐翹角,形制古色古香。
三河古鎮不僅是三縣交界之處,也是三條河流匯聚之地,在歷史上經常遭受水災 。
1991年三河鎮暴發洪水,僅僅23分鐘,整個古鎮竟然全部被洪水淹沒,在3米多高的洪水裡整整泡了76天。2001年開始重建,所以古鎮很新,有許多新建「古建築」。
三河古鎮鵲渚廊橋
鵲渚廊橋位於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稱鵲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 多年歷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橋之一,1982 年重建。廊橋上有由12根立柱撐起的兩層飛檐翹角式的長亭,橋兩邊建有美人靠,供遊人在橋上觀景。
過了游廊便是青石板的「三縣橋」,由於這座橋是舒城縣、肥西縣和豐樂縣的交匯處,所以稱之為「三縣橋」。此橋因「一橋跨兩岸,雞鳴三縣聞」而得名,是三河現保存最為完好的古石橋。
從三縣橋過,自然就走到了古南街。三縣橋以南是古街巷,著名物理學教楊振寧的舊居就在這條古街巷裡。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出生於合肥四古巷(因有四座古墓在那地方而得名),出生時其父執教於懷寧中學(現安慶二中)。
楊振寧的母親羅孟華女士是三河人,楊振寧出生後,父親楊武之出國留學,母親時常帶他回三河小住。父親留學回國後,帶上一家先後到廈門大學、清華大學任教。楊振寧隨父在北平讀書。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楊振寧隨父母返回合肥避難,借讀於合肥廬州中學高一年級。開學不久,為躲避敵機轟炸,學校遷往三河鎮張家祠堂,楊振寧在三河就租住在一人巷一邊的一間民房裡。
從1937年11月至第二年1月,楊振寧在這裡學習和生活了兩個月的時間(1938年1月,楊振寧隨父去昆明西南聯大)。
這座清朝時的古民宅,是楊振寧舊居,位於三河南街,系楊振寧與1937-1938年短期住過的宅子。
三河楊振寧舊居陳列館,2001年初建,2007年重新維修裝飾布展。現在進去參觀要收門票。
假如今天有人問我,你覺得你這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什麼?我會說,我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改變了中國人自己覺得不如人的心理狀態
——楊振寧
1945年楊振寧赴美國入芝加哥大學,深受著名物理學家費米的影響,經費米的介紹後來當了泰勒(E.Teller)的研究生,1948年獲博士學位。
1949年進普林斯敦大學研究,楊振寧與李政道合作,由於發現宇稱不守恆現象,共同獲得195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爾摩。35歲的楊振寧和31歲的李政道登上了諾貝爾獎領獎台。在頒獎儀式上,楊振寧說到,他受益於中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他一方面為自己的中國背景和文化傳統而驕傲,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學習西方科學並走向物理學研究而感到欣慰。這應該是他的肺腑之言。
當時他尚未加入美國籍,從而實現了中國人在諾貝爾獎上零的突破,為華人爭了氣,為中國增了光。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登上諾貝爾領獎台,全世界的炎黃子孫無不為自己的同胞在世界科學殿堂上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
繼楊振寧、李政道之後在1976年也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丁肇中教授說:「中國人在國際科學壇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績者,乃自楊振寧始。」
提到楊振寧,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獲得了諾貝爾獎,而在他心裡,他認為自己提出的規範場的理論可能是更為重大的一個貢獻。1954年,楊振寧與R.L.密耳斯共同提出楊-密耳斯規範場理論,開闢了非阿貝耳規範場的新研究領域,為現代規範場打下了基礎。它被世界物理學家們公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結構之一,是繼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愛因斯坦的引力場理論和狄拉克的量子理論之後最為重要的物理理論。
除獲諾貝獎外,楊振寧在世界上屢獲多項科學大獎:1980年獲Rumford獎;1986年獲美國國家科技獎;1993年獲美利堅哲學學會頒發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獎章;1994年獲費城富蘭克林學院頒發的鮑威爾科學成就獎……
幾十年過去了,楊振寧以其在科學上的貢獻,已成為繼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之後世界級的大物理學家。
在三河古鎮景點,楊振寧舊居參觀的遊客比較多一些,私下裡想,這恐怕是人們來三河鎮的主要目的吧。
楊振寧與杜致禮
1944年秋至1945年夏,楊振寧在西南聯大等候出國時,在聯大附中教了一年書。他班上有一個女生,叫杜致禮,剛剛17歲,人漂亮,還具有大家閨秀風範。她父親是國民黨將軍杜聿明。在杜致禮的眼中,楊振寧智慧超群,舉止瀟洒,談吐不凡,對他暗生愛慕之情。楊振寧也喜歡杜小姐,但他一邊教書,一邊又忙著出國的事,沒能騰出時間同她談戀愛。 1949年聖誕節,楊振寧去普林斯頓的一家餐館聚會,與他的昆明學生杜致禮不期而遇,這次美麗的邂逅使他們的感情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演繹了一場動人的師生戀。1950年8月26日,楊振寧與社致禮在普林斯頓結婚。婚後,夫妻鸞鳳和鳴,在普林斯頓度過了一段美好歲月。
楊振寧後來在安徽大學的演講中回憶自己與杜致禮相戀的經過:「從1944年至1945年,我在西南聯大附中教了一年書。這段時間裡我有兩個收穫,第一個收穫是對中學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另一個收穫就是那一年我的班上有一個女學生叫杜致禮的,後來變成我太太。……」
楊振寧在安徽大學的演講時年近80,回憶起愛情仍然充滿激情。
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楊振寧舊居先後經過兩次整修復,陳列室主要是圖片展板,內容包括「少年求學、青年獲獎,到留學授教、回歸故里」。2007年第二次修復後,增加了一版楊振寧和翁帆的愛情故事內容——「人間晚晴」。
楊振寧舊居現在整體為四進三落的庭院格局,頗具古樸意境。
楊振寧舊居,2007年做了第二次修復,主要還是按照楊振寧當年生活過的場景進行維修和布置。
2001年楊振寧到合肥,當他得知故鄉人至今還保存著他當年在學校讀書時的證件,得知他在故鄉的舊居還依然保存著,於是2001年10月24日,楊振寧回到三河,一時萬人空巷。
楊振寧60多年後再次穿行少年時走過的窄巷,進入舊居。楊振寧走進來的時候,已經記不起來曾經在此住過。但是當他看到樑上一塊火燒過的石板,才勾起了他的記憶。他有一次弄火不小心燒起來了。裡屋是一張床,還有兩張桌子。
2003年國慶前夕,三河鎮特意起草了一封祝賀楊先生81周歲壽辰的信函,向這位遠在國外的「家裡人」送去祝福。10月15日,三河鎮收到楊振寧先生的親筆回信。信中說,有機會一定會再訪三河,並表示將找出一些珍貴圖片,寄到三河鎮,放在其舊居里作為展品。
最後一間,兩邊房間里陳列著少許科技模型。楊振寧舊居的隔壁便是「一人巷」。
三河鎮大小巷子26條,在眾多的巷子中,最著名的要數這個「一人巷」了,當年,十幾歲的楊振寧上學放學時經常從這個「一人巷」穿行。
推薦閱讀:
※95歲楊振寧娶小54歲翁帆,都是因為她長的像前妻?
※嫁給82歲楊振寧的28歲翁帆,這20年都經歷了什麼?
※楊振寧與自己的學生——杜聿明之女成夫妻
※楊振寧:「寧拙毋巧」
※楊振寧「准岳父」翁雲光接受都市報記者獨家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