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越南地緣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南海西側,面積為331,68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地理環境同時賦予越南深深的危機意識。越南地形狹長,呈S形,從最北的河江省同文縣弄顧村到最南邊的金甌省金甌角歷頭村南北長約1640公里,從廣寧省芒街到萊州省的阿巴寨東西寬約600公里,中部廣平省從海濱城市洞海到越老邊界的戈龍村最窄處僅48個公里。此地理特點決定了越南一旦遇到戰爭,很容易被攔腰截斷。

「一條扁擔挑著兩個籮筐」

「一條扁擔挑著兩個籮筐」,是對越南地理的形象比喻。兩個「籮筐」,一個是紅河平原,一個是湄公河即九龍江平原,是越南主要的經濟區,全國絕大多數人口和經濟活動集中於這兩地。

紅河平原是由紅河沖積而成的平原地帶,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其中的紅河三角洲平原,面積3,000平方公里,比湄公河三角洲面積小,但是開發較早,人口密度很高。過去曾經是北部灣的一個港灣,逐漸被上千年來數量龐大的河流沖積物所填滿,每年向北部灣推進100米。紅河三角洲是越南民族的祖居地,1975年以前,越南北部70% 的農業和80%的工業都集中在紅河三角洲。整個三角洲地區,海拔高度不超過3米,許多地方甚至只有1米或不到1米,在一些地方洪水高水位的標誌超過周圍鄉村14米高。許多世紀以來,控制洪水一直是紅河三角洲經濟文化的主要部分。建造了廣大的堤防和運河系統以牽制紅河,並灌溉富饒的稻作三角洲。

越南首都河內,位於紅河平原中部,是一座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原稱大羅,曾為越南李、陳、後黎諸封建王朝的京城,被譽為「千年文物之地」。早在7世紀初,這裡就開始構築城池,時稱紫城。1010年,李朝創建者李公蘊從華閭遷都至此,宣稱河內「宅天地區域之中,得龍蟠虎踞之勢,正南北東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地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之困,萬物極蕃阜之豐,遍覽越邦,斯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京師之上都。定名升龍。」直到阮朝明命十二年(1831年)才因城市被環抱在珥河(紅河)大堤之內,最終定名河內,並沿用至今。法國殖民者統治時期,曾為「法屬印度支那聯邦」總督府所在地。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勝利後,越南民主共和國(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定都於此。

越南北部地區

自西向東有萊州省、黃連山省、河宣省、高平省、諒山省、廣寧省六個省與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交界。中越邊界線地圖距離全長1347公里,實地距離全長2373公里。其中廣西方向邊界線地圖距離全長637公里,實地距離全長1020公里;雲南方向邊界線地圖距離全長710公里,實地距離全長1353公里。

越北地區屬於亞熱帶山嶽叢林地帶,山地面積廣大,地勢北高南低,山脈多呈南北走向或西北至東南走向,海拔多在1500-2000米。山地分為石頭山和土山兩種,上陡下緩,坡度多為30-60度,山頂面積狹小,山脊狹窄。其中有些山地為喀斯特地貌的岩溶石山,山上自然洞穴、石縫眾多,每個洞穴一般能容納幾人到幾十人。兩山之間多為深溝峽谷,谷深達數十至數百米。大部分山地為茂密的熱帶季風林和雜草覆蓋,小部分山地為熱帶雨林和雜草遮蔽,山溝和江河兩岸多有竹林或者灌木林,草深林密,枝葉繁茂,藤蔓糾葛,終年常青。群山中的小盆地多為水網稻田地,周圍邊沿長有茂密的高茅草。全年氣候分為雨、旱兩季,5-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平均濕度極大。同一地區的晝夜、晴雨、山頂與壩間溫差很大,常常早上穿大衣,中午穿背心。雨季多數時間都在降雨;旱季多霧,晴天凌晨起霧,早上最濃,能見度僅為10米左右,中午方散,雨天晝夜有霧。全年平均相對濕度極大,達到80%以上。山地之間河溪縱橫,流量受季節影響很大,渡船和橋樑較少。主要河流水深在2米以上,旱季多數河流可以徒涉。道路較少,有公路、山間馱運路和小路,路況較差。公路很少,多為土石路面,路面較窄,一般沿谷地、河岸一側傍山繞行,彎多坡陡,沿途峽谷、隘口、橋樑、涵洞較多,雨季時容易塌方和堵塞。山間馱運路和小路既少且窄,多沿山脊、叢林、河谷穿行,人可通行,馬走困難,而且經常不貫通,雨季易被山洪沖毀或雜草覆蓋。

連接中越邊境的鐵路有兩條:胡志明市經峴港、河內、諒山至中國廣西友誼關(習慣稱「統一」鐵路);河內經安沛、老街至中國雲南河口縣(習慣稱「西線」鐵路)。還有通向中國友誼關、水口關、平孟、龍邦、河口、金平等方向的13條主要公路。

越南西北部地區

西雙楚泰(十二傣州)是現在越南西北山區黑傣、白傣、紅傣的酋長聯盟,最少可以追溯到17世紀。1889年,成為法屬印度支那東京保護領的自治地區。1948年,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期間被承認為法蘭西聯盟的自治部分。1950年,成為越南國王保大的直屬領地,沒有併入越南國。1954年日內瓦協定後解散。

傣族定居在現在越南西北地區始於公元第一個千年的早期,不晚於5到8世紀。他們主要居住在黑水河沿岸。如同在其他傣族社會中,黑、白、紅傣的核心社會單元是村莊(曼)和酋邦(勐),每個勐由數個村莊組成,由封建領主昭統治。他們的生活基礎是水稻種植,這就是為什麼傣族定定居在河谷的原因。多個勐位於現在奠邊府、萊州省、山蘿等省,以及老街、安沛省的西部,一起組成稱為西雙楚泰的長期聯盟。通常其中一位領主被認為高於其他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保持對自己酋邦的權力。這個聯盟正式確立不晚於17世紀,但這些酋邦從未合併成統一的國家。屬於聯盟的勐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數字十二保留在名字中只是出於象徵性的原因。

1889年4月7日,法國探險家和殖民代表奧古斯特帕韋和白傣勐萊(萊州)領主刁文治簽訂條約,由此西雙楚泰接受了法國的宗主地位,同時法國承諾尊重傣族領主的地位和內政自主。刁文治死後,白傣領主之位傳給了三子刁文龍,越過了次子。1945年日本政變後,刁文龍和撤退的法國部隊逃出了萊州。等他返回刁文龍重建政權,法國人同意兌現1889年帕維和刁文龍之父達成的協議的條款。1948年,法國殖民當局宣布傣族聯邦成為法蘭西聯盟的獨立組成部分。有自己的國旗、憲法和議會。刁文龍被任命為終身總統,萊州被選定為首都。刁文龍個人及其家庭壟斷了所有的國家權力,以及鴉片貿易。1950年,傣族聯邦成為法國任命的越南國王保大的王室領地,而非越南國的組成部分,1952年,保大僅訪問過一次他的領地。1955年,就在法國於奠邊府戰役失敗後不久,刁文龍流亡法國。4月29日,越盟在泰族十二州建立西北自治區。1975年越南重新統一後自治權被撤銷。

民族問題

2011年,越南西北部接壤中國、寮國交界的奠邊省發生罕見大型騷亂,多達7000苗族人發動獨立抗爭,要求當局給予更多宗教自由及自主權。當局調動軍隊鎮壓,據稱最少28死,數百人失蹤。越南當局禁止外國傳媒到當地採訪,又截斷當地電源及通訊。德新社引述當地官員的話稱,示威民眾架設了路障,並建立了防禦設施,越南當局有1300名警察及為數不明的士兵派到當地。

越南小蠻腰—長山山脈。長山山脈是湄公河與南海水系的分水嶺,與海岸並行,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緩和弧形,是越南與寮國的分界山嶺。山脈綿延不斷約長1,100公里,東坡陡峻,迫近狹窄的沿海平原。最高峰玉嶺海拔2,598米。山脈只有少數幾條山口,其中最重要的是越南北方的嬌女隘,是寮國他曲與越南榮市之間大道的一部分;另外還有穆嘉關。

橫山靈江之險

橫山山脈在越南歷史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地位。北屬時期,橫山以北為漢朝的九真郡,以南為日南郡。東漢後期,日南郡之象林縣占族人脫離中國,獨立為林邑國,橫山山脈逐漸成為林邑與中國的拉鋸地帶,開始見諸史籍。

酈道元《水經注》記載:「自南陵究出於南界蠻,進得橫山。永和三年(422年),(林邑王)範文侵交州,於橫山分界。」這是關於「橫山」的最早記載。《晉書》載「永和三年,(范)文率其眾攻陷日南……告交州刺史朱蕃,求以日南北鄙橫山為界。」這說明,自東晉以後,橫山就成為了中國和林邑的交界地帶。

939年,越南脫離中國獨立以後,橫山又成為大越和占城的界山。李朝時期,大越國在橫山山脈東段修建了橫山關。

1069年,李聖宗派李常傑帶兵5萬侵略占城,越南領土擴大到橫山以南的廣平、廣治一帶。此後越南國土不斷向南擴張,到後黎朝時滅亡了占城,橫山徹底成為了越南的內地。16世紀中期,越南鄭氏和阮氏兩族交惡,阮氏家族首腦阮潢問計於名士阮秉謙,阮秉謙說道:「橫山一帶,萬代容身」,於是阮潢前往橫山以南建立根據地,開始了與鄭氏的對峙,橫山又成為了越南鄭阮兩大封建集團的拉鋸地帶。18世紀,越南發生西山起義,最終西山朝先滅阮氏,後滅鄭氏,統一了越南。既而阮朝復國並佔領整個越南。橫山又成為越南「北圻」和「中圻」的分界線,雖然戰略地位下降,但仍是越南重要的通衢要塞。橫山關現存建築就是阮朝時期修建的。

海雲碑山之固

海雲關位於越南峴港市北面30公里的海邊,是越南主要山脈長山的支脈海雲嶺上的關口。

長山山脈在這裡直逼大海,將沿海平原在此切斷,必須翻過此山才能北上或南下,這是越南中部的天險。因嶺上經常白雲繚繞,與藍天滄海渾如一體,故名海雲嶺,關口海拔470米。嶺上翠竹成林,樹木蔥籠;山頂自古就設有關口,叫海雲關。這裡差不多是南北兩部分的等分點,也正好靠近當時的劃分邊界。海雲關成為越南南方政府防備北方進攻的天險。

在海雲關,居高臨下,可以遠眺南北兩面長長的越南海岸,遠望南中國海上的漁帆點點。山頂還保留當年南越軍隊的碉堡。統一後,海雲嶺不再是重兵把守的地方,而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向遊人述說當年的歷史。

越南屋脊西原高原

亦稱「西部高原」。在長山山脈西南部,包括越南的嘉萊-昆嵩、多樂、林同等省。地形平緩,形成廣闊的高原。南北長450公里,東西寬150公里。東坡陡峻,迫近海岸,西坡平緩,逐步向寮國的下寮和柬埔寨東部傾斜。森林茂密,土壤肥沃,有大面積的橡膠、咖啡和茶葉種植園。糧食作物以旱稻、薯類為主。

西原是包括嘉萊、昆篙、多樂、林同、達農五省的越南中部的西原高原地區,這裡居住著43個民族,總人口約5的萬,面積約54,460平方公里,是越南三大少數民族聚居區之一。西原地區的居民成分包括土著居民和移民。土著居民主要有南亞語系的巴拿、格賀、墨儂、色登、斯丁、葉堅、麻、布魯、勒曼、赫列和南島語系的嘉萊、埃地、拉格萊、朱魯等13個民族川,統稱「上人」(意思是住在高原上的人)。移民主要是從平原地區遷人的越南主體民族京族(也稱「越族」)和從越南北部、西北部山區遷人的岱、儂、傣、瑤等民族。近年來,以「福洛』組織為首的西原民族分裂勢力,為實現將西原從越南分裂出去、建立所謂的「德伽自治國」的目的,對外與國際反越共勢力勾結,積極尋求國際社會的同情與支持,促使西方國家對越南共產黨和政府施壓;對內與其它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勾結,不斷在越南西原地區製造反政府暴動,加緊進行分裂活動,對越南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湄公河三角洲

湄公河三角洲的面積達到4萬平方公里,地勢極為低平,所有地方的海拔高度都不超過3米,無數的河流和運河縱橫交錯。湄公河的各條支流攜帶大量沉積物,使得湄公河三角洲每年向南海推進60-80米。一個越南官方資料估計每年沉積物的數量大約有10億立方米,將近13倍於紅河堆積物的數量。三角洲上大約有1萬平方公里被開闢為水稻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稻耕作區之一。湄公河三角洲的最南端,稱為金甌半島,覆蓋著密集的灌木叢和紅樹林沼澤。湄公河全長4220公里,是世界12條大河之一。它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中國的雲南省後,構成寮國與緬甸邊界,以及寮國和泰國邊界,分為兩條支流

這一地理環境決定了它的經濟活動半徑,包括物流半徑和管理半徑的範圍。南北兩大平原、兩個經濟中心形成的物流和管理半徑將這個國家一分為二,若加上中部則是一分為三。這樣的地理環境、這樣的經濟結構,使越南在社會資源、社會組織和政治勢力上,長期分為南、北、中三大塊。近期又日益出現南北分塊的趨勢。我們的直覺是,越南共產黨裡面一定有個「南北黨」,兩個背景、兩個系統。這是地理因素帶來的必然影響。

越南的「現實主義」

越南的國家性格決定了其價值取向和對外交往的特點。曾任越南外交部部長助理的劉文利在其著作《越南:陸地、海洋、天空》中這樣說,「哪怕是再小的一塊領土,也是個根本問題,一個在原則和法理上不可迴避的神聖問題。沒有任何大局問題能夠允許無視對領土的侵犯。即使是中越關係正常化的過程中,也必須以適當方式,包括採取武裝保衛領土的方式做出反應。反應必須及時並有一定密度,而不必懼怕對方(中國)做出更強硬的反應或擔心影響兩國關係,因為一般不至於引起戰爭」。這些觀點被時任越共總書記的杜梅全盤接受,其書也被杜梅列為越南幹部「必讀書籍」,成為越南對外政策的指導之一。越南對海洋,尤其是南海的擴張行為,是有其歷史與現實淵源的,符合其雙重複雜的國家性格。

越南近代淪為法國殖民地,其語言也被強制字母化,但是越南的精英階層似乎對這段歷史別有理解。他們從法國那裡學來了歐洲式的現實主義外交,並以法國歷史擴張的遺產繼承人自居,在海上、陸上,不斷提出不合理的邊界訴求。

冷戰時期,越南在中美蘇三大角中左右逢源,先是在美蘇之間兩面下注,接著利用兩大陣營的對立選邊站,藉助美蘇衝突、中越友好,來加速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統一後又藉助蘇聯妄圖實現控制中南半島。蘇聯解體後,越南又巧妙地擠進東盟,立足這個新平台,先找到棲身之地,同時向遠方強國借力,謀求地緣擴張和軍力發展。同時,又與臨近大國搞好經貿關係,逐步改善民生,提升國力。這個策略,表面上看是左右逢源,遠近兼顧,實則卻是以左右逢源掩飾其野心,以遠近兼顧偽裝其遠交近攻的基本國策。

歷史上越南奉行朝貢遠方大國,蠶食周邊小國。其擴張分別在海陸兩方面進行,一面鯨吞占婆國,吞併南越,控制寮國,入侵柬埔寨;一面在南海上爭奪島礁,形成對南海資源和國際航道的控制能力。蘇聯解體後,越南的基本策略並未改變,只是選擇借力新的遠方大國——美國。

眾所周知,四十多年前的越南戰爭讓兩國互為仇敵,如今,隨著TPP協議的推進和軍事合作的加強,兩國友誼的小船倒是盪起了雙槳。

自從1975年越戰結束後,美國就再沒有向越南運送過致命武器。1984年,出於人權考慮,里根政府正式對越南實施武器禁運,即使兩國先後在1995年復交及2001年簽署雙邊貿易協議,美方都未有放寬禁令。

2006年,華盛頓批准向越南出口非致命性的武器,從那時開始,雙方聯繫逐漸深化。之後,美為配合「重返亞太」戰略,於2014年再次局部放寬禁令,解禁向越南出口海防武器。

越南多年來一直遊說美國全面解除禁令,隨著南海局勢升溫,華盛頓政壇也有不少人附和。比如,越戰期間曾被俘的共和黨資深參議員麥凱恩一直呼籲全面解除禁令,讓越南加強海空作戰能力。

2016年5月23日上午,訪問越南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與越南國家主席、人民武裝力量總司令會談後,在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

2010年以來美國軍艦不斷訪問越南;2014年部分解除對越武器禁運;同年,美國軍事醫療船還到峴港為越南海軍培訓海上醫療知識和醫療機械的使用;2015年美國防長卡特訪越時又承諾向越南提供1800萬美元,用於幫助其提升防務能力。目前正在進行的還有美國的盟友英國在峴港為東盟5國海上力量培訓「如何保衛海洋專屬經濟區」。這些都是實施這一重點政策一貫動作,到最終完全對越南解除武器禁運,都是這一貫動作的延續。

美國為了使越南有能力在南海巡航、獲取海上信息和保衛本土能力的提升,以便實施「重返亞太」戰略,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符合美國的這一戰略需求。

可以說,越南急於融入美國的亞太戰略,變成島鏈遏制線上的一個戰略閥門,換來的是其在南海上圈海奪島、遠交近攻,這次美國對越開放武器禁運的戲劇性變化的背後,是越南既定外交政策的長期努力。

金蘭灣是金蘋果

金蘭灣一直是列強逐鹿之地,俄、法、日先後在此經營海軍基地。1905年日俄大海戰,沙俄波羅的海艦隊的上百艘戰艦曾雲集於此。1935年,法國開始在此修建海軍基地。1940年,金蘭灣落入日本手中,成為其入侵馬來亞和荷屬印度群島(今印度尼西亞)的基地。1945年到1954年,法國進駐。  1965到1967年越戰期間,美國斥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進行擴建,使其成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巨大陸海空聯合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基地。  當時美國在金蘭灣的空軍基地極為氣派,包括2個噴氣式飛機機場和1個直升機機場,每個機場都可容納上百架飛機。美國還鑿開了金蘭山脈,在山內修建了飛機庫,修築有供B52飛機使用的大型飛機跑道。從港灣到機場有很長的管道相連,可以直接輸油。在這個地區還建有完整的後勤倉庫系統、雷達系統、炮兵陣地和防空導彈系統等。美國總統約翰遜當年在視察金蘭灣後對其大加讚歎,並宣稱:星條旗將在這裡永遠飄揚。  越南戰爭結束,美國人被迫撤出以後,金蘭灣在1976年以後的10多年期間又變成了蘇聯軍艦供油基地及軍用物資運送基地。

  1975年越南統一之前,法、日、美等國曾先後使用過金蘭灣基地,其中,美國於1965—1967年曾耗資3億多美元對金蘭灣港進行擴建,其中包括1個機場、兩條2800米長的跑道和機庫。  20世紀70年代,蘇聯的軍事實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從1973年到1978年,蘇聯的軍備開支比美國多出近1000億美元。隨著軍事實力的不斷增長,蘇聯對外侵略擴張的野心也日益膨脹,當時的蘇聯領導人甚至宣稱,「地球上沒有1個角落不在蘇聯的考慮之列」。於是,蘇聯向西方世界發動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攻勢,其霸權主義的全球戰略也醞釀成熟,並付諸實施。   1975年,越南戰爭結束,越南實現統一,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越軍人數達到100萬,且擁有美國撤軍時留下的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美製新式武器裝備,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在各自的戰略利益驅使下,蘇越關係迅速升溫。  1975年10月,越南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對蘇聯進行了抗美戰爭後的首次訪問,蘇聯動員了100萬群眾夾道歡迎。  從1976年起,蘇聯加大了對越南的軍事援助,平均每年為10億美元,越南對蘇聯的依賴性日益加大。

  1978年6月,在蘇聯的幫助下,越南成為「經互會」的正式成員國;11月,蘇聯與越南簽署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  作為蘇越結盟的重要條件之一,越南在1979年將金蘭灣基地交由蘇聯使用,蘇越雙方簽訂了為期25年的租約,此後,蘇聯在金蘭灣部署了海軍補給設施和電子偵聽裝備。這樣一來,金蘭灣成為蘇聯在東南亞推行霸權的跳板,它在西太平洋的前哨從海參崴向南延伸了2000海里,推進到南海和暹羅灣,逼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馬六甲海峽。  蘇聯在東南亞的擴張,同它從阿富汗向海灣的推進,呈現出齊頭並進的局面。蘇聯已經把它的西線(歐洲)同東線(亞太)、南線(中東、海灣)連接起來,從而為完成其全球戰略部署邁出了極為重要的1步。

  20世紀70年代,蘇聯擴張戰略體現為三條戰線:西線、南線和東線。  西線是蘇聯與美國爭奪的重點,蘇軍3/4的兵力部署在蘇聯歐洲本土和東歐,總數達320萬人,另外還部署了80%左右的中遠程導彈,70%的海軍力量,74%的空軍和空防軍力量。這些力量的投放使得蘇聯軍事實力在歐洲佔據了優勢地位。  在南線,蘇聯加緊推行南下戰略,大力加強對中東、非洲的滲透和擴張,直通南方油源和資源通道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從側翼圍堵歐洲。1979年12月,蘇聯出兵10萬大舉入侵阿富汗,標誌著蘇聯對外擴張的嚴重升級。蘇聯企圖利用阿富汗的戰略地位和已經被其控制的南葉門,從東北和西南兩翼向波斯灣地區展開鉗形攻勢,打開南下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大門,以形成對歐洲的迂迴包抄之勢。

  在東線,蘇聯積極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1978年11月,蘇聯同越南簽訂了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友好合作條約》。此後,越南實際上變成了蘇聯南下擴張的前進基地。蘇聯支持越南前領導人黎筍的「印度支那聯邦」計劃,並將原美軍在越南的海軍基地金蘭灣變為蘇聯的海軍基地。在這以後,蘇聯將其侵略擴張的東線與南下戰略聯繫起來,進而將東西兩線聯繫起來。 

1979年2月28日,蘇聯海軍第一批後勤輔助艦船進泊峴港。至這一年年底,共有35艘次艦船在峴港和金蘭灣港口作短暫休整。  1980年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開始派艦船赴南海值勤。同年6月,進駐峴港的艦隊改駐金蘭灣。  1980—1982年間,到金蘭灣進行休整的蘇聯艦船經常保持在10—15艘,其中「明斯克」號航空母艦曾先後於1980年和1982年兩次赴南海活動,並三次在金蘭灣進行補給休整。  1980年6月後,進駐峴港的戰鬥機全部改駐金蘭灣機場。金蘭灣機場平時保持4架飛機,每2個月輪換一次。從1983年開始,蘇聯在南海活動的各型艦船逐步增多,並逐漸趨於穩定。蘇聯派駐金蘭灣艦船通常保持在20—30艘,其中作戰艦船有4—6艘,每半年輪換一次;其餘為後勤輔助艦船,每3—四個月輪換一次。  1983—1987年,蘇軍海軍艦船以金蘭灣為基地在南海海域進行演習、訓練和偵察。1983年11月,蘇聯太平洋艦隊航空兵還自本土派出9架「獾」式圖—16型轟炸機進駐金蘭灣機場。   自1979年以來,蘇聯先後對金蘭灣基地的碼頭、機場進行了擴建,並修建了兩座衛星通信站。1984年初,蘇聯將其海軍陸戰隊一個營的兵力部署於金蘭灣。第二年,蘇聯與越南在金蘭灣成立了聯合軍事基地司令部,並配備了各種偵察設備和人員。到這一年年底,金蘭灣基地已成為蘇軍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

  20世紀80年代,金蘭灣作為蘇美海上軍事抗衡的重要橋頭堡,是蘇聯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在正常情況下,該基地駐軍最多達4000到7000人,部署1個中隊的16架圖—16轟炸機和1個中隊的14架「鞭撻者」式米格—23戰鬥機。遠航印度洋、太平洋等海域的蘇聯軍艦都在這裡加油、補給和修理,常駐金蘭灣基地的蘇軍人員及家屬達1萬餘人,美國情報部門稱該設施是「蘇聯境外第3大設施」。  1988年4月,蘇聯海軍撤出了在南海值勤的導彈巡洋艦,此後基本上停止了向那裡派駐大型水面作戰艦隻擔負值勤任務。1989年10月,蘇聯撤出了駐金蘭灣的通信指揮艦,並撤走了海軍陸戰營的部分人員和裝備。1988—1991年上半年,蘇聯海軍在金蘭灣只保持了10—15艘艦船。1991年下半年,太平洋艦隊又從金蘭灣撤走約3/4的軍艦和飛機。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金蘭灣基地的使用權。  但俄羅斯和越南在金蘭灣基地使用問題上的分歧加大。越南計劃將金蘭灣轉為民用,於是不斷向俄羅斯施壓,試圖迫使其撤軍。在俄羅斯看來,隨著其軍事戰略的收縮,金蘭灣基地的軍事價值也明顯降低,加之俄羅斯國內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昂貴的費用。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加快了從金蘭灣基地撤軍的步伐。  1991年12月22日,駐紮在金蘭灣的最後一艘大型軍艦、8000噸的「斯皮羅諾夫海軍上將」號驅逐艦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由於經費不足,加之管理不善,原駐金蘭灣的一艘艦艇上的4名海軍預備軍官因營養不良和過度操勞而死。此外,燃料短缺也極大地影響了艦艇出海航行。同時,越南也不斷採取措施,限制俄羅斯人員進出基地並加強基地的巡邏和對進出金蘭灣港的俄羅斯船隻和飛機進行嚴格審批。至1992年3月,俄羅斯在金蘭灣僅保持有3艘後勤船隻,駐紮在金蘭灣的軍事人員和隨軍家屬逐步減少到1000人。  20世紀90年代,俄越兩國不斷就金蘭灣的租金問題進行磋商,但兩國有關這一問題的談判最終由於租借價格問題而擱淺。  2000年9月,俄羅斯勾銷了越對俄110億美元債務中的85%,但越南繼續要求俄每年繳付4億美元的金蘭灣租金。按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根本無力承擔,於是只好放棄。  2001年6月,越南總理潘文凱在日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俄海軍撤離金蘭灣後,越南將不會允許任何國家將金蘭灣用作軍事基地。2002年1月,俄外交部表示,俄在2004年後不再繼續使用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5月2日,俄羅斯海軍總參謀部參謀長克拉夫琴科上將宣布,俄羅斯將於2002年5月3日提前將金蘭灣的全部設施移交給越南。

金蘭灣已經擁有越南最精銳的戰艦,並部署了海陸空防禦力量,這些戰機和水面艦艇可以在一定區域內爭奪制海、制空能力,從而為「基洛」級潛艇出海、遂行作戰任務創造時機

從2011年開始,位於越南金蘭半島西南部面向金蘭灣一側的地貌就開始不斷變化:新填的陸地、新的碼頭、新的營房和陣地……這一切變化都是為了迎接「新房客」:即將擁有6艘俄羅斯制「基洛」級潛艇的越南首支潛艇部隊——海軍189旅。  越南準備將金蘭灣擴充為潛艇基地的動向已經引起了國際媒體的關注。由於中越之間存在島礁主權爭端,日本《朝日新聞》在一篇題為《越南重新利用冷戰時期軍事基地》的報道中,援引美國外交消息人士的話稱,金蘭灣是「牽制中國的絕佳位置」,「這裡水位較深,可供大型船隻和航母使用,距離中國南沙群島僅460公里」。

金蘭灣成越南最具實力海軍據點

越南南部,山茶半島和金蘭半島從南北兩個方向環抱著長20公里、寬10公里、平均水深18.2米的金蘭灣,是為天然良港。也因為此,歷史上法國、俄國、日本、美國都曾經將其作為軍事基地或進出越南的重要節點。  2009年,越南總理阮晉勇訪問俄羅斯期間,兩國簽署俄羅斯向越南提供6艘「基洛」級潛艇的合同,合同還規定俄羅斯培訓越南人員,提供必要設備和技術財產等。此後,越南也與擁有同類型潛艇的印度進行軍事合作。  越南海軍2014年上半年在金蘭灣軍港分別接收了「河內」號和「胡志明市」號「基洛」級潛艇;今年1月和6月,「海防」號和「慶和」號先後抵達金蘭灣;至2017年,越南海軍訂購的6艘「基洛」級636MV潛艇將全部交付完畢。

多艘先進戰艦已部署到位

據越方媒體報道,越南獲得的「基洛」級636MV潛艇長73.8米,排水量在3000噸到3950噸之間,載員52人,最深可潛至水下300米,最大航速20節。西方媒體介紹,該級潛艇除了裝備潛射反艦導彈,還裝備有射程約300公里的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該艇還裝備有具攝像、紅外夜視功能的潛望鏡,而不是舊式的光學潛望鏡。

越南獲得潛艇在東盟範圍內並不算早,但越南在金蘭灣部署了據悉為東南亞最先進的海上調查船「陳大義」號。該船由荷蘭達曼公司於2011年設計建造,與金蘭灣潛艇基地的建設同步。  衛星圖片顯示,金蘭灣除了部署有「基諾」級潛艇,以及排水量較小的傳統導彈艇「毒蜘蛛」級和「閃電」級之外,越南最先進的兩艘俄羅斯制「獵豹」級導彈護衛艦也已經就位。這是越南第一型可搭載直升機的作戰艦艇,加強了越南海軍的反潛、反艦作戰能力。  此外,越南未來還可望獲得荷蘭達曼造船廠涉及製造的「西格瑪」級輕型護衛艦。該艦排水量約1600噸,預計主要裝備「飛魚」MM40Block3反艦導彈、12單元「米卡」垂直發射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奧托76毫米主炮、2門奧托30毫米艦炮並搭載一架直升機。「西格瑪」將使越南第一次獲得艦艇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加強制空能力。

「飛潛快」體系初具雛形

從進展看,越南的潛艇部隊建設步驟清晰,設施完善。金蘭灣作為該潛艇部隊的基地,越南正對其進行重點建設。外媒報道稱,越南正在大規模建設金蘭灣的海軍基地,自2002年開始在基地周邊新部署了至少2個地空導彈營,每個營6部發射車,陣地都是全新修建的。  此外,位於金蘭灣東北角的軍民兩用機場也在進行翻修,2013年建設了3個聯體式機庫,可以停放12架現代化戰鬥機,這被認為是即將進駐最新訂購的蘇-30MK2的標誌。在金蘭灣周邊,南部邊和與藩朗、北部芽庄和歸仁機場、空軍基地一直都有越南空軍最先進戰機蘇-30頻繁使用。  可以看出,金蘭灣已經擁有越南最精銳的戰艦,並部署了海陸空防禦力量,這些戰機和水面艦艇可以在一定區域內爭奪制海、制空能力,從而為「基洛」級潛艇出海、遂行作戰任務創造時機。

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及其周邊武備建設顯示出一個突出特點,即發展不對稱戰力,成體系建設「飛潛快」海空體系:  「飛」,以接近50架俄羅斯蘇-27/30三代戰機在一定區域內奪取制空權,並形成空-海威脅;「潛」,以基洛級潛艇獲得水下威脅能力,以潛艇這樣的特殊常規戰術武器獲取戰略級威脅效果;「快」,以導彈快艇和輕型護衛艦獲得短促、快速突擊能力,同時形成對潛艇的掩護。隨著金蘭灣基地的完善,越南「飛潛快」體系已初具雛形。

美國俄羅斯爭搶 日本印度頻頻造訪

環顧亞洲乃至全球,很少有像金蘭灣這樣的港口,能夠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裡,先後成為美俄等大國的軍事基地,在上世紀60~70年代的越南戰爭時期,金蘭灣曾經是美軍最大的後勤保障基地;美軍撤走後,這裡又成為蘇聯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金蘭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港口?它的作用為何如此重要?

從金蘭灣所處的位置來看,它位於越南東南岸弧形突出部的頂端,瀕臨南海,與菲律賓的蘇比克港隔海相對。它是巴士海峽—馬六甲海峽、新加坡—香港兩條航線的中心,扼太平洋與印度洋戰略咽喉,可以藉由這裡控制馬六甲海峽和新加坡海峽,還可對印度洋北部地區、波斯灣、東海和南海進行有效監控,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從港口本身的情況來看,金蘭灣被金蘭半島和沖空山半島合抱成葫蘆形,海灣深入內陸被分為內外兩港。內港金蘭港,地形隱蔽,避風條件良好。外港平巴港,港口處有平巴島、昏祖島等作屏障,易於組織布防。早在美軍駐守時期就在此建設了機場和現代化港口,蘇軍接手後又對全部基礎設施進行了改造,使之最終成為可停泊包括航母在內的上百艘萬噸級軍艦的大型軍港。

對於俄羅斯而言,重返金蘭灣至少出於以下幾方面的考慮。一是俄亟須重返印度洋和亞太地區,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強國,並找回昔日榮光。而藉由金蘭灣重要的戰略地位和有利的設施,將有助於俄羅斯實現自己在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利益。如果俄真能如願恢復在金蘭灣的軍事基地,那麼就可以說是朝此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俄希望通過駐軍金蘭灣來遏制美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眾所周知,在東南亞諸多國家中,多半是倒向美國一邊並與其有著密切的軍事合作關係。而且隨著美國戰略重心向亞洲的轉移,其在南亞的軍事存在只會越來越強。因此,俄認為只有在金蘭灣站穩腳跟,才有資本和美在該地區進行抗衡。

三是俄希望通過重返金蘭灣加強與越南的軍事合作,並特別看到了越在軍備採購上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隨著俄羅斯同越南軍火交易規模的擴大,越南未來甚至可能成為排在印度之後俄羅斯軍火的第二大買主。

從美國的角度看,重返金蘭灣目的則簡單明確的多,那就是不僅能加強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還能達到在軍事上牽制中國的目的。甚至有軍事專家直言,美布局越南,矛頭直指南海和台灣海峽。從地圖上看,金蘭灣所在的位置比美國在日本橫須賀、新加坡樟宜、韓國釜山等基地都靠近南海,可以說是掐住了南海的喉嚨,且是扼守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關鍵通道。如果能得到金蘭灣,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基地鏈將更加「完美」。因此,在高調重返亞洲之際,美不但不會放棄重返金蘭灣的希望,反而會表現得更為積極。

對於越南來講,顯然是將金蘭灣作為其實現南海擴軍、保護在南海既得利益的籌碼。除了與俄結盟獲得大筆好處外,越南還積極拉攏各大國,收穫結盟加軍事的雙重利益。據報道,越南在俄羅斯的大力軍事支持下,過去幾年來極大地強化了海空軍建設,戰略重心完全向南海轉移。近兩年,越南先後從俄羅斯接受了兩艘獵豹級導彈護衛艦和可裝備一個營的「寶石」岸基反艦導彈。2012年,越南空軍總共裝備了24架蘇-30MKV/MK2戰鬥機、12架蘇-27SK/UBK,這是東南亞國家裝備「蘇」系列戰機最多的。

除俄羅斯外,越南還在積極拉攏美國。據報道,美國正在考慮逐漸解除對越武器禁售。有分析稱,越南獲得的不僅是武器上的好處,在奧巴馬提出重返亞洲後,金蘭灣就是美國返回的重要目標。這不僅有利於美國,也有利於越南在南海爭端中保住金蘭灣的安全。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俄羅斯最終重返金蘭灣還是美國進入金蘭灣,都將進一步增加我國解決南海問題的複雜性,無形中增加了影響南海爭端的因素,也增加了我們維護南海權益的難度和成本。此外,海上軍事安全壓力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大。這是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關注的。

推薦閱讀:

「地理決定論」的一點想法
長篇連載 |地緣看世界
阿聯酋地緣【2017-09-10】
[轉載]柬埔寨地緣
地緣政治:美國控制世界的方式和破解之道!

TAG:越南 | 地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