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仁學構想
提要
仁學是孔子儒學的精華所在,也是儒學實現當代轉型中最有價值的思想資源。然而儒學史上,大多數儒家學派總是偏離仁學主脈而另立核心,使仁學不能以浩大氣勢直貫而下。新仁學接續孔子仁學的源頭活水,突出其生命本色,廣引諸家之精要,吸納西學之優長,多角度展開「仁」的豐富內涵,重點闡述三大命題:以仁為體,以和為用;以生為本,以誠為魂;以道為歸,以通為路。
新仁學針對當代人生困境、社會功利化趨勢、國民教育弊端、文明衝突加劇的現實,展示對治的仁學智慧,企望為地球村提供一種東方的新人文主義。
孔子在集夏商周三代禮文化之大成基礎上,提出仁學,把禮樂制度文化上升為禮義精神文化,以仁導禮,仁內禮外,使禮文化具有了鮮活的內在人學生命,昭示了中華文化發展的人本主義方向,這是孔子對中華文明的最大貢獻。在孔子之前已有「仁」的詞語,但孔子把「仁」理論化了。他指出仁之本為孝悌,仁之義為愛人,仁之方為忠恕,仁之行為安百姓,仁之象為恭寬信敏惠,仁之製為禮樂教化。孔子發現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仁愛之心,倡導人們經由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將這種愛心去愛親友,愛他人,愛社會,愛萬物,使天下走向太平。仁學是孔子儒學的精華所在,是儒學中最具長久普遍性的內核,也是當今時代實現儒學轉型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思想資源。回溯中國思想史,歷代不乏對仁學作創新性解釋者。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先秦之後不斷出現的新儒家學派里,多數學者並不把自己的理論體系直接建立在仁學的根基上,總是對仁學這條主脈有所偏離,而另立核心,使孔子仁學不能以浩大氣勢直貫而下,卻常常隱沒在眾多新理念之中,如宋明理學以「理」為核心概念,把仁學邊緣化,導致近代儒學變成偏禮之學,有禮無仁,有理無情,成為束縛人性的禮教,被世人詬病。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儒學史上,植根於孔子仁學開出自己思想學說的,屈指只有兩家:先秦孟子的仁義之說和近代譚嗣同的《仁學》。孟子提出性善說支持仁學;以仁安頓心靈(居仁),以義規範行為(由義);將仁學用於民生,提出仁政之說。譚嗣同開宗明義,提出「仁以通為第一義」,「通之象為平等」,主張通政、通商、通教、通學,實現仁愛富民的目標;他把仁學帶入開放的工商時代,使仁學面貌煥然一新,從而證明仁學能夠與現代化事業相銜接。
今天的世界,一方面經濟全球化和「地球村」要求普遍倫理,另一方面以對抗性哲學為特色的一神教原教旨主義、物質功利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卻橫行天下,因而族群衝突空前加劇,社會危機、道德危機、生態危機空前嚴重,人類處在方向迷失和困境之中。時代在呼喚新人文主義出來推動文明對話,而孔子仁學最具有博愛精神與協調智慧,可以經過創造性闡釋充實新人文主義內涵,發揮引導世界潮流的重要作用。讓仁學的理念在世界上流布,使更多的人煥發愛心以抑制惡欲,學會互愛交利、和諧共贏,則世界和平才有希望。中華民族正在和平崛起,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文化的復興,作為中華文化主幹和代表中華身份的儒家文化將在民族文化復興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儒學必須在時代精神照耀下進一步展現其精華所在並實現新的理論轉型,才能與時代同行,為儒家文化的更新提供學術支撐。這是當代中國學者的歷史使命。在求利的聲浪鼓噪不已、人心趨冷、世風日衰的情勢下,多發出一些仁愛的呼喚,有益於道德文明的回歸和禮義之邦的再造。
新仁學的基本思路與特色
(一)接續孔子仁學的主脈,突出其人生哲學的特色。
孔子仁學是生命的學問,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推廣愛心、怎樣做君子並向聖賢看齊,它不是宗教神學,也不是知識體系和概念演義,而是人生體悟和智慧的理性表述。孔子仁學是對人的本質的偉大發現,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找到了人之異於高於禽獸的道德本質,也找到了人類社會高於動物世界叢林規則的人道普世價值。新仁學直接上承孔子仁學的源頭活水,多角度層層展開「仁」的豐富內涵,廣引諸家之精要,開渠疏道,務使仁學如一江春水,沛然而流淌,用以灌育今世諸多生命,使之健康成長。它的口號是:熱愛生命,尊重生命,護養生命,提升生命。
(二)以孔子仁學為主,吸收諸子百家之長而綜合創新。
新仁學不等於舊仁學,沒有門戶之成見,廣納儒、道、墨之經典而奉之,此其為新仁學之由也。老莊道家尊道貴德、清靜逍遙,以返璞歸真彌補儒家人文化成之不足,有益於防止人性異化。墨家兼愛之說比儒家愛有差等更具平等精神,而其「兼相愛交相利」之說更能與現代社會相銜接。佛家屬宗教範疇,其慈悲情懷、平等精神、中道哲學,亦能夠拓展仁愛意蘊,皆足以成為新仁學營養。
(三)以孔子仁學為主,吸收西學之長,使新仁學具有世界胸懷、現代氣息。
西方文化的優長是科學理性日益發達、個人權益普受尊重、自由競爭呈現活力;其弊病是強權政治主導、一神信仰排他、功利主義流行。取其所長、避其所短,是中西文化交會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從構建新仁學而言,要重點吸收西學以下優長:第一,學習其理性精神與科學方法,改變儒家學說中「智」依附於「仁」的狀態,使智性有獨立的開展;第二,吸收其人權至上、個性解放的理念,改變儒家學說中重社會輕個人、重義務輕權利的傾向,清除宗法等級制度的影響,認同自由、平等、民主,把儒家仁學中本有的普遍倫理髮揮出來,提升為普世價值。
新仁學的主要內涵:三大命題
(一)以仁為體,以和為用。
這是新仁學的體用論。仁是其體,和是其用。作為體質的仁,其內涵就是「愛心」,它是人性所特有的(與動物相比)又是人性普遍存在的(在人類內部)本性。互相關愛與人類一起出現,同類相關,同群相愛,乃是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天性,愛心與生俱來,生活所賦,不學而能,不教而知,古人稱之為惻隱之心,又稱之為良知良能。孩童愛父母親屬,成長過程愛老師妻子,進入社會愛朋友同道,進而愛民族國家,再進而愛天下人類,以至於愛自然萬物,如孟子所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是人性愛心正常發育過程。哪裡有愛心哪是就有美好的生活,人類文明的進步實有賴於此。愛心表現於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便是「和」。在家庭,便是「家和萬事興」;在社會,便是「政通人和」;在世界,便是「協和萬邦」;在自然,便是「天人一體」;在文明,便是「和而不同」。「和」指向和平、和諧、互助、合作、團結、協調、公正、有序,它們都需要愛心來支撐。仁體和用,沒有仁愛便沒有真正的和諧,即使相關方不發生衝突,也不過是功利性的力量均衡,是不會持久的。同時,沒有和諧也體現不出仁愛,仁愛要在互幫和好中表達,漠不關心和彼此爭鬥都是愛心喪失的表現。
仁愛之心「發乎情而止乎禮義」。做人有情有義、合情合理,愛心便能保持。僅有自發愛心是不夠的,必須加上後天的教育、修身,才能在人性里形成情慾與德性的平衡,實現仁愛的自覺。仁愛須知行合一,在生活實踐中體現。故仁愛有三要素:情、理、行。仁愛還必須是互尊的愛,絕不是強迫的愛。當代人們講用仁愛有一種偏向,即單向性:「己所欲,施於人」,其效果往往與好的動機相反,愛變成怨,甚而變成恨,愛心完全被扭曲了。真正的愛必須是平等互尊的愛,在感動中使對方自願接受。因此,仁愛必須實行忠恕之道,即一方面關心人、幫助人,另一方面體諒人、尊重人,這是仁和之道的精髓。
(二)以生為本,以誠為魂。
這是新仁學的生命論,說明生命的價值和關愛生命的重要性。人是萬物之靈,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自然和先輩賜予的唯一性的生命是珍貴無比的,任何力量(包括自己)都沒有權力傷害它,只有責任保護它、養育它。一切社會事業都要把每個人的生命與健康放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以此作為衡量社會正義文明的首要標準,這就是以生為本的含義。仁愛之心必須表現為對生命的關注、愛護、扶助、尊重上,不僅護養本族本國的生命,也愛護他族他國的生命。儒家仁學視人類為一大生命體,視宇宙為一超大生命體。人與人、人與自然皆血脈相連。按張載《西銘》的說法:「民吾同胞,物吾與也」,民眾都是我的兄弟,萬物都是我的夥伴,共生共榮,相依為命,在愛心的溫暖中都是可以感通的。若是彼此隔膜或冷落,就像人體神經癱瘓,得了「麻木不仁」的疾病。若是彼此仇恨與廝殺,就像人體自殘自虐,則整體生命危矣。民胞物與不是對未來的空想,而是「地球村」急需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是需要加以踐行的當代文明情感與通則,是應當飄揚在21世紀地球上空的一面旗幟。
以誠為魂關乎生命的真實性。誠的含義是真實無妄。儒家認為天地萬物是真實無妄的,人要向它學習,這就是孟子說的「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但是人類的本性是善惡混的,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自從有了自我意識和智能以後,一些人為了自私的目的,便採取偽善和欺詐的手段,製造假象,使人上當,故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這是人類社會特有而自然界所無的現象。於是人類生命的成長就面臨去偽存真的任務。如果失去真誠,口是心非,不講真話,不做實事,便失去生命的靈魂,同時會失去自身的尊嚴。社會上信仰各異、學說眾多,只要目標為善,認真踐行,就會有信眾追隨、輿論認同,自然有其存在的空間;如果失誠轉偽,言行相背,即使昔日輝煌,也會很快喪失感召力,為大眾拋棄。政無誠不信,商無誠不久,德無誠不感,文無誠不化,人無誠不真。
(三)以道為歸,以通為路。
這是新仁學的真理觀,又是它的社會觀。「道」是中國人心中最高真理的簡稱,「有道之世」是中國人心中最美好的理想社會。《易傳》有兩句話很重要:「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前一句說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後歸宿是天下普遍進入有道之世,而各國各族通向有道之世的過程中都走著自己特殊發展道路;後一句說的是人類的思想文化都嚮往著真善美的目標,而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人們在信仰、哲學、道德、觀念、文學、藝術、習俗上又千差萬別,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樣式。
大同社會仍然有它的不足和弊端,真善美與假惡丑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矛盾是無物不在、無時不有的。但有道之世,社會矛盾與鬥爭的性質、方式與今日社會不同,沒有階級和階層的對抗,沒有戰爭和暴力,社會矛盾能夠用文明的方式不斷加以解決。
「以通為路」,是指國家民族之間、社會階層行業之間、思想文化之間,建立起暢順無阻的溝通、交流、合作的渠道,使人類擺脫彼此冷漠、隔閡、歧視、防範、仇恨的困境,邁向天下一家的坦途,使仁愛之道成為生活現實。然而「通」與「塞」的矛盾,仍然是推行仁愛之道的主要矛盾。與幾十年前相比,今天是一個高度暢通的時代:陸海空交通空前發達,互聯網使人類息息相通,全球化的共同市場正在形成,聯合國的作用日益顯現,文化交流頻繁深廣。可是情形並不使人樂觀,在許多重要領域仍然塞而不通、仇而難解,「強凌弱」與「獨尊己」的痼疾難除,於今為烈。一曰政治不通:國際關係上,強權橫行,流血不斷。二曰民族不通:宿怨難消,利益相左,勢同水火。三曰宗教不通:極端排它,寧斗不和,不惜害生。有識之士大力倡導民族和解、宗教和睦、文明對話,都是在運用仁通的精神醫治人類的弊病,使人類的生命得到健康發育。闡揚「通學」和踐行「通學」,乃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當務之急。
「以通為路」,必需做到「心通」。人類之間真正的溝通不能只停留在物質和技術層面,而要深入到人的內心,做到彼此間心靈相通。如果心靈阻塞,即使有路,也會變成泥濘之路、斷裂之路,甚至變成烽火之路、苦難之路。如果心靈通達,各種路障都會隨之解除,路成為拉近人們距離的通道,沒有路的地方也會築起新路,使人間的路四通八達。
新仁學與當代新人文主義
當代新人文主義必須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幸福、尊嚴、全面發展(包括個體的與群體的)放在至上的位置,成為最高的價值取向,能打破物質主義、極端主義、民族歧視的偏執與迷誤,具有中和、理性的精神,給地球村提供普遍倫理和新文明規則,使其逐漸成為21世紀人類的共識。新仁學可以為新人文主義的興起作出重要的貢獻。
(一)新仁學與當代人生困境的出路。
當代社會生活的市場化、網路化、競爭化,使得人性中德性與欲求、德性與才智之間失衡,欲求與才智膨脹,德性萎縮,人際關係以利害為紐帶,造就了越來越多的經濟人、智能人、孤獨人、野性人、兩面人。與此同時,道德人、性情人、自在人、文明人大大減少。新仁學向人們提供一種情理兼具的人生信仰,其核心是成己成物(成就個人價值與社會事業),在成物中成己。荀子說:「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他提出了「己」(人)與「物」(權位、名利、財寶等)之間誰為主誰為輔的關係問題,他的結論是要「重己役物」,學君子,役使身外之物為人(包括自己和他人)服務,而不是相反,不能讓自己成為外物役使的工具或者用外物役使他人。新仁學認為,在人性發育與人格養成中,理想狀態是以養德為主,兼養情慾、才智與勇力,德性足以制約情慾使之適度,德性能夠主導才智與勇力使之發揮正功能,這是擺脫人生困境、發展文明人性唯一的出路。人類若不在人性養德上下大功夫,現代高度文明是難以實現的。
當然,仁人僅有德性是不夠的,還須有常情、智勇加以輔佐,才能踐行仁德。古人強調「仁且智」、「仁兼勇」是對的。仁者要有洞察力,不被假象迷惑;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專業能力,做好自身的事業;要不怕挫折,勇於擔當,身體力行。
(二)新仁學與當代市場經濟的健康化。
市場經濟帶來生產力的解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它也帶來功利主義的流行,對道德文明造成巨大的衝擊。如何將「利」與「義」結合起來,儒家仁學有其傳統智慧。中國自古就有「扶商惠工」之說,很早就形成儒商文化傳統,陶朱公范蠡和孔子的弟子子貢就是早期的儒商。後來的徽商、晉商,都能把文化與商業相結合而兩得之。近代儒商張謇、胡雪岩,當代儒商陳嘉庚、李嘉誠、榮毅仁、王光英、湯恩佳、楊釗、蔣震等,能夠把西方企業管理文化與儒家智慧結合起來,並獲得成功。儒商各有特色,而其共同點在於:第一,以義取利、誠信為本,企業享譽社會,創出知名品牌,由此而能長遠發展;第二,敬業樂群、內部和諧,員工愛企如家,形成合力;第三,領導人有文化理想和社會責任,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熱心於民族振興、社會公益慈善事業。儒商彼此習稱「同仁」,他們的共同點是有一顆仁愛之心。儒商隊伍壯大成為工商界主體之日,便是市場經濟健康化實現之時。
(三)新仁學與當代國民教育的改革。
當代學校教育培養了大批現代建設事業專門人才,系統傳承世界上各國科學家積累的科技知識成果,在城鄉有廣大覆蓋率,對於提高國民素質、使中國由落後國家變為先進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它對西方教育的精華未能充分吸收,自身存在很多弊端,並且日益凸顯其負面作用。其一,中小學教育更深地陷於應試教育泥潭,嚴重摧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大學教育日益變成職業訓練,由市場指揮,只重知識技能傳授,忽略道德人格養成。其二,重普世科學教學,輕中華經典陶冶,重英語水平提高,輕母語讀寫運用,多數學生對中華文化無知,對祖國缺乏深厚感情和責任心。其結果是培養出相當數量的學生,一無道德魂,二無中國心,三無創造力。
當代國民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是在借鑒西方成功經驗(如重視博雅和通識教育)的同時,認真繼承和發揚中華教育優良傳統,參照新仁學的理念,使教育回歸生命培植這個總根上來,把生命的健碩成長、全面發展放在首位,扭轉教育市場化的趨勢,使教育真正成為生命教育。為此,要把中華經典特別是儒道經典正式納入教學核心課程,讓大中小學生接受經典系統訓練,從中吸取哲學、倫理、歷史、語言、文學的智慧,傳承中華文化的基因,養成「仁、智、勇」兼具的健全人格,促進文化生命的健康成長。大學必須承擔起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還要運用仁學精神重建家庭教育。新仁學主張父母與子女在平等互愛中共同成長,兒童在感受父母深愛的同時,也能愛父母和他人,並學會用行動感恩;保護兒童的一片天然純真,尊重他們的興趣、感受和交往,給他們自由成長的空間。如果千千萬萬個家庭都能成為小的學校,兒童教育就有了根基,社會的未來就充滿了希望。
(四)新仁學與當代文明對話的開展。
在」地球村」時代,文明對話是化解民族宗教衝突、實現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有識之士提倡文明對話數十年來,文明對話步履維艱,阻力重重,成效甚微,它對國際政治生活中連續不斷的爭鬥、對抗、流血,似乎發揮不了多少化解的作用。於是有人認為還是享廷頓的「文明衝突論」比較現實,而「文明對話論」不過是一種難以實現的空想而已。然而,現實的未必是合理的,合理的早晚會成為現實的。民族、國家、集團、文化之間的激烈紛爭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形成強大慣性。而「地球村」的真正形成,若從兩大陣營對峙消失算起,不過二十餘年,多數人尚未能清醒意識到「天下一家」、「同舟共濟」的時代已經來臨,人類事實上已經成為利益共同體。孟子提出「仁者無敵」,其真理性長期得不到認可。然而事實已經並將繼續證明,以德行仁者才可以服天下,因為有德者多助,強暴者寡助。
新仁學能夠在對待極端主義和推動文明對話中發揮積極作用。它的中和之道是一種最合乎情理的溫和主義,不偏不黨,無過不及,善於折中、妥協、兼顧、包容,在它的影響下能使各種主義都溫和起來,從而彼此漸行漸近。讓溫和主義在世界上流行起來,那麼文明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便不會造成人類的分裂,只會使人類的文化百花爭艷,多姿多彩。
新仁學的目標,要使仁愛成為一種普遍的信仰和最高的價值追求。
推薦閱讀:
TAG: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