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典雅的鼻煙壺在早先的收藏界,有許多東西是因為在海外先炒了起來,才引起我們的重視。現在,隨著新一代收藏家的成長,他們審美趣味與價值取向已經與國際玩家接軌。從這小小的鼻煙壺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清乾隆御制琺琅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以550萬元成交。清宮所制的畫琺琅器,不外乎以金屬、瓷或玻璃為胎,其中玻璃的數量最少。曾經風靡一時 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明。所以說鼻煙壺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結晶。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煙壺。鼻煙壺不僅是盛裝鼻煙的實用容器,更是供人玩賞和顯示身份地位的藝術佳品。鼻煙壺以小巧玲瓏的獨特造型、種類繁多的選材用料、精美細緻的製作工藝受到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的鐘愛。雖然人們嗜用鼻煙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煙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鼻煙壺工藝始於明朝,盛於清代。雍正、乾隆、道光三朝成為鼻煙壺生產的鼎盛時期。以材質和製作方式分,鼻煙壺大致可以分為料壺、瓷壺、石壺、金屬壺、內畫壺、琺琅壺等若干門類。鼻煙壺造型各式各樣,小巧玲瓏,它以藝術完美和工藝精巧著稱,既便於收藏,又便於把玩。與明清瓷器相比,寸余大小的鼻煙壺就像藝術品收藏中的「拇指姑娘」,惹人憐愛。 就像清朝的男人喜歡戴扳指一樣,吸聞鼻煙也是當時的一種社會流行,這種奇特風習源於歐洲。鼻煙是用優質煙草經晾曬、發酵、過濾等工序精製而成,由於它有止痛、消除疲勞的功效,自14世紀左右就在歐洲各國皇室、貴族階層中風靡一時。16世紀末鼻煙隨著西方傳教士一起傳入中國,在清代的鼻煙壺熱中,皇帝也起了推動作用。從康熙帝開始,清朝歷代皇帝幾乎無不嗜好鼻煙,不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皇帝對鼻煙壺的愛好更甚於鼻煙,所以御制鼻煙壺留存很多。據說當年中國產的鼻煙壺也曾經風靡歐洲,成為歐洲皇室和貴族們相互間饋贈和收藏的高貴工藝品。 現在越來越珍貴 早在19世紀末,歐美收藏家就開始注意收藏鼻煙壺,並形成氣候,這也是現在許多精品鼻煙壺流失海外的原因。東南亞地區則在1989年以後才出現收藏鼻煙壺的熱潮。現在,我國的藏家在收藏鼻煙壺方面,也已形成規模。自1996年北京翰海藝術品拍賣公司第一次專場拍賣鼻煙壺起,鼻煙壺的市場價位便持續上漲至今。在鼻煙壺的收藏中,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據說收藏家馬未都在1992年曾把一件從北京琉璃廠小攤花5000元買的鼻煙壺賣了6萬多元。可見關於投資鼻煙壺,早就有人研究了。 但是在我們周圍的收藏市場中,鼻煙壺也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古玩,普通品太多了,也無法提起大家的興緻。值得注意的是,在鼻煙壺投資領域中,真正具有價值的還是精品。對於普通玩家來講,可以先從相關拍賣目錄入手,了解究竟什麼才是鼻煙壺的精品,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取捨。 專家建議「淘貨」要謹慎 專家提醒剛入行的玩家,在收藏市場中「淘」鼻煙壺時要特別注意鑒別贗品和仿品。各類鼻煙壺中,瓷器鼻煙壺最容易造假,鑒別時主要看鼻煙壺底部的落款,一般贗品很難仿造出落款優美的文字。其次是象牙鼻煙壺容易有贗品。真正的象牙作品為乳白色,年代久遠的會泛黃,而且真象牙會有網路狀的牙紋,天然的牙紋,贗品不能仿製。第三就是骨雕類鼻煙壺。現在有不少人用樹脂或骨粉合成製作鼻煙壺,仿製手工雕刻。這可以從骨紋上予以鑒別,年代久遠的骨頭會有順勢的細紋,骨粉合成的沒有骨紋。此外,從圖案和刀法上也能辨別出是不是手工作品。專家指出,若想收藏老鼻煙壺一定要擁有一雙慧眼,防止購買贗品。受早期鼻煙壺高價的誘惑,現在不少能工巧匠仿製早期鼻煙壺,部分已經達到亂真的程度,不少人購買了這種贗品卻渾然不知。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花大財力、精力搜尋早期鼻煙壺,還不如搜集近代名家佳作鼻煙壺。若是抱著把玩的心態,則以購買價格較低的料質鼻煙壺為宜。 圖片:翡翠鼻煙壺
圖片:水晶鼻煙壺
圖片:粉彩鼻煙壺
圖片:象牙鼻煙壺
圖片:西洋畫鼻煙壺
鼻煙壺拍賣大事記 1994年,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率先拍賣35件鼻煙壺。蘇富比將王習三大師一件鼻煙壺「霸王別姬」,以26萬港元落槌。在佳士得,一件白料鼻煙壺以123萬港元拍出,奠定了鼻煙壺的百萬身價。 1996年10月,北京翰海秋季鼻煙壺專場拍賣會開槌,一件不到5厘米高的清乾隆粉彩鼻煙壺拍出了104.5萬元的高價。 1997年在香港蘇富比,一件清代玻璃胎畫琺琅彩鼻煙壺以167萬港元成交,另一件清代玻璃胎畫琺琅彩鼻煙壺以51.5萬港元成交。 1999年北京翰海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粉彩描金葫蘆鼻煙壺以115.5萬成交。 2005年紐約佳士得推出的鼻煙壺專場中,88件拍品,僅一件鼻煙壺流拍,其中清乾隆御制琺琅彩西洋人物圖鼻煙壺以550萬元成交,成為鼻煙壺拍賣的高價紀錄。
引用 盛鼻煙的容器。清代文物。小可手握,便於攜帶。鼻煙是一種煙草製品,系將煙葉烘烤、去莖、磨粉、發酵並加入香料配製而成,用鼻嗅服。鼻煙17世紀前期在歐洲開始流行,後期傳入中國。中國最初並無特製容器,自清代道光年間由宮內養心殿造辦處特製鼻煙壺,壺蓋內附小細匙,以便舀取煙粉。康熙年間清宮造辦處製造的玻璃、銅胎畫琺琅等各種鼻煙壺,開闢了一項工藝美術的新門類。清宮造辦處經常做鼻煙壺的作坊有玻璃廠、琺琅作 、玉作 、牙雕作和鑲嵌作;壺蓋、勺由鍍金作或牙雕作配製。咸豐、同治以後,官辦作坊用貴重材料製作的鼻煙壺顯著減少,多為玻璃、瓷製品。這時民間作坊的產品大量出現,造型較單調,裝飾圖案中出現歷史人物、戲劇情節、市井風俗等題材。清末出現內畫壺,在玻璃或水晶煙壺磨砂的內壁上反畫人物、山水、花鳥等,堪稱精品。20世紀70年代後,內畫壺發展迅速。 在世界上,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煙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鼻煙壺為盛裝鼻煙之容器,鼻煙系一種煙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煙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煙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 鼻煙壺之所以受重視,除了本身的實用性外,還具有著送禮餽贈、身分象徵等功能,自清代發展至今雖然只有三百年的歷史,因其小巧精緻、宜於把玩,一直受到中西方博物館及收藏界的青睞,成為中國近代文物的重要項目之一。鼻煙壺集結了中國雕刻、書畫、燒瓷、鑲嵌等手工藝技術,其珍貴性除了從形制、材質、紋飾、色澤上加以鑒別外,精緻秀雅、端正勻稱亦是評賞的要點之一。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推廣鼻煙壺藝術,促進各界對藝術文物的收藏及研究興趣,本次特邀收藏家葉博文先生提供珍藏鼻煙壺近兩百件舉辦展覽,內容包含了翡翠、玻璃、玉石、瓷器、漆器、水晶、竹、木、牙、金屬等材質,琳琅滿目、巧奪天工,期透過這些精選珍品的展出,帶領觀眾領略掌中珍玩的審美意趣和豐富的藝術內涵,使國人再度欣賞精緻工藝之美。
推薦閱讀:
※網路楹聯賞析550(二)
※《月談賦》賞析
※杜甫《詠懷古迹五首之三·群山萬壑赴荊門》賞析
※阿房宮賦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鼻煙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