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棲息之谷——修身心態

第十一章:棲息之谷——修身心態

  交易不是知識的學習,交易永遠是修鍊場,

  人性的一切弱點在這裡暴露無遺。

  成功的交易者是技巧、心態和德行的統一,三者不可分離。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無我,無欲、無喜、無憂、無恐懼。

  成功的交易者總是張著兩隻眼,

  一隻望著市場,一隻永遠望著自己。

  任何時候,最大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校正自己,永遠比觀察市場重要。

  ——摘自一位股市網友的帖子

  華爾街有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術交易,頂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精典,讓我們記往這句話,不斷去重複加深或許會有好的結果。

  是啊,道理人人懂,就是難做到,知易行難!淋漓盡致的在這裡得到體現。相對來說性格理性的較易成功,性格感性的要困難的多。期貨就是修鍊和鍛造性格最殘酷最有效的場所,知行合一是吾輩的最高境界.我相信只要是有自控能力並勇於克服弱點的人,就可以最終通過不同的方式:長線或短線,來達到此一境界。

  期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應是生活的全部。別被迅速致富沖昏頭腦,我們真正該關切的是一切「真實」的事物,包括事業,親人,好友和美好的時光等,在生活中,努力地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這些都遠比投資獲利更重要,人生短暫,生命只有一次,時間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須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能夠控制自己按正確的思路、正確的方法、正確的原則、正確的手段、最佳的心裡狀況參加投資活動。大道至簡,道理好懂,知識也好掌握.難就難在怎麼控制自己,有的人為此走了一輩子。關鍵的是堅持不懈一貫執行,是自我控制,是心手合一,是言行一致。

  ——摘自一位期貨網友的網頁

  是啊,身在職場的職業經理人,與身在股票市場、期貨市場的職業人士是何等的相似!

  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日常做到,身在世故之中,心在世故之外。富貴、錢財、功名不貪,而淡然處之。來則受之,去則聽之,逆事至而識以為魔,美事至而認以為幻。外不自矜,內不自持,隨遇而安,從容自得,逍遙自在,修心心不馳,修性性自定。認真理路,勇往直前,拋開鼎爐之說,純從心性動靜中下功夫,——這將是我們職業經理人身心修鍊的最高境界。

  「一個人最幸福的事是什麼?一是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變成職業;二是通過對職業規律的掌握、控制而實現人生的理想。這兩點我們都擁有了,我們就是最幸福的人。」

  本文是《職業經理人十大心態修鍊指南》的最後一篇。寫到這裡,筆者喜憂參半,心情複雜,——不知自己的付出,對風雨兼程之中的各位職業經理人朋友是否有所幫助。

  一陣茫然之際,冥冥之中,彷彿豁然開朗。先人的智慧之光透過深邃的蒼穹翩翩而來。現整理於此,與各位共享共勉。

  這些人生修鍊大法,有些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細品味,我們又可能體悟出另外一些道理來。

  一、《大學》的修鍊之道

  《大學》一曰「大人之學」,二曰為政之學。有三種含義:一是指成年之人,可以在社會上立足,因此需要知書明理,通曉人生之道;二是指充實而有光輝的偉大人格,可以在社會上表現道德芳表,修己治人,風動草偃,以平天下為最高目標;三是指為政之人,「孰為大?政為大。」因此,「大學」之道也可以說是為政之道。這三種含義並不衝突。所以《大學》主張:「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1、《大學》之道——內聖外王之道

  《大學》著重闡述了個人修養與社會政治的關係,提出了宋儒稱作「三綱領」和「八條目」的理論思想。三綱領和八條目是儒家實現「內聖外王」的根本方法。「內聖」意即「內求於己」,也就是「八條目」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外王」表示「外用於世」,指的是「八條目」中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正是表達了「內聖外王」的精義所在。

  2、修身的「三大綱領」——修身的基本原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其意義簡釋如下:

  1)明德

  是任何人都稟受於天,至靈而不污染的本性,它能夠與天地相溝通。「明明德」是肯定人類與生具有靈明的德性,現在要加以彰明,使之自覺。人之行善避惡,並非社會規範所外加的義務,卻有內在本然的基礎。道德實踐的價值是由內而發的,人性是向善的。

  2)親民

  是在明曉自身本性的善德之後,幫助其他人去除污染心靈的東西,使他們同樣能夠達到與自己同樣心靈純潔的境界。覺悟「明明德」此一天生能力之後,就須「親民」,親者新也,日新又新,使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行善之途上前進。人生的一切變化生滅,唯有在遵循內心向善的要求、日新其德方面,可以永遠做個新人。

  3)至善

  是指心靈獲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達到自然與事物發展相統一的境界。「明明德」和「親民」的一切方向是「止於至善」。以「止於至善」為方向或目標,等於是永無止境的期許。

  3、修身的「八大條目」——修身的方法步驟

  「八條目」是《大學》所說的修養方法,它是有順序的,相互為條件的序列。每一個條目,都以前一個條目為條件,而它們本身都是以「修身」為根本,前四條是「修身」的方法,後四條是「修身」的必然社會結果。

  《大學》是如此論述「八條目」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姐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其意義簡釋如下:

  【1】格物

  格,就是確實研究清楚。「格物」就是要求人們親歷其事,親操其物,即物窮理,增長見識。在讀書中求知,在實踐中求知,而後明辯事物,盡事物之理。

  【2】致知

  就是求為真知。從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鏡子,本來全體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現在逐漸擦去灰塵,使恢復光明,有了真知。所謂知,指道德意識而言,知既至,則能明是非、善惡之辨,聞見所及,胸中瞭然。物格而後知至。

  【3】誠意

  就是要意念誠實。知既盡,則意可得而實,發於心之自然,非有所矯飾,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獨」上下功夫,嚴格要求自己,修養德性,知至而後意誠。

  【4】正心

  就是要除去各種不安的情緒,不為物慾所蔽,保持心靈的安靜。意不自欺,則心之本體,物不能動,而無不正。心得其正,則公正誠明,不涉感情,無所偏倚。故意誠而後心正。

  【5】修身

  就是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無偏見,無邪念,才能為人民所擁護。修身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功夫的落腳點,又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始發點。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

  【6】齊家

  就是要經營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員,才能教化人民。

  【7】治國

  就是要為政以德,實行德治,布仁政於國中。君主要像保護初生的小孩那樣保護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舊布新,日新又新。統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愛之風充滿全國,國治而後天下平。

  【8】平天下

  就是要布仁政於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潔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質,作為人民的榜樣。由於平天下是多方面的,這就要求君主尊老興孝,敬長興悌,恤孤愛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實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坦誠至公,以德為本,舉拔賢臣,提倡忠信,開源節流,以義為利,如此則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大學》說:「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此八條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者是「修身」的基礎和方法,後三者是「修身」的目的。格物在於明辨事物,只有明辨事物才能得到正確的認識,有了認識才能意念誠實,然後才能思想端正。只有具備了以上的條件,自身的修養才能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是治理國家的必要條件和前提,由此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也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最後達到天下大治。《大學》作為儒家思想的總綱領,造就了後代儒家對社會的關心和參與精神以及自身道德修養的提高,即「內聖」與「外王」之道。

  4、心安理得的「六大過程」——科學決策與心理修鍊的程序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意義簡釋如下:

  1)知止——明確原則,理清期許

  「止」指「歸宿」、「立場」。「知止」即對目標、歸宿和自己的原則立場有明確了解。對佛教而言,「止」為梵文奢摩他的意譯,又譯「止寂」、「禪定」,指通過坐禪入定,掃除妄念,專心一境,達到寂靜的境界。與「止」相對的範疇為「觀」,為梵文毗婆舍那的意譯,也被譯為「智慧」,是在「止」的基礎上發生的,指集中詳細觀察思維預定的事物和義理,獲得某種功德和智慧。

  2)有定——站穩立場,堅定不移

  「定」是定向。朱子《大學章句》解「定」字說:「知之,則有定向」。知止指對歸宿有明確了解,則已經是「志有定向」的。所以,「定」字應指堅定不移。「知止而後有定」即是說,能對歸宿有明確的了解,然後方能堅守不移。

  3)能靜——動機純正,心不妄動

  「靜」是靜心。朱子《大學章句》釋「靜」字說:「靜,謂心不妄動」。對於「靜」,《禮記》云:「人生而靜,天之性也。」《論語》也說:「仁者靜」。道教的北派全真道認為清靜是修道的基礎,故奉《清靜經》為玄門日誦課之首,經云:「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4)能安——身心安詳,從容有度

  「安」是隨處而安穩。朱子《大學章句》釋「安」字為「安,謂隨處而安」。《管子。內業》進一步談到「安」和「靜」、「定」的密切關聯:「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靜。」又曰:「聖人與時變而不化,從物而不移,能正能靜,然後能定。」再曰:「正心在中,萬物得度。」最後則是「德成而智出」。

  5)能慮——思慮周到,驅除偏見

  「慮」是思考精審。朱子《大學章句》釋「慮」字為「慮,謂處事精詳」。

  6)能得——合理選擇,心安理得

  「得」有完成、達成的意思。朱子《大學章句》釋「得」字為:「得,謂得其所止」。

  5、「慎獨」——自我修鍊的最高境界

  何謂「慎獨」?《大學》解釋說:「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慎獨」所要表明的是在閑居獨處、沒有別人監督的情況下更要謹慎地反省自我,進行實踐性道德修為,因為誠與不誠、欺與不欺,雖發於內心,但必然會表現出來。

  朱熹對此解釋說:「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其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然其實與不實,蓋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獨知之者,故必謹之於此以審其幾焉。」這實際上是提倡一種道德自律,把修己作為自我主觀意識較強的一種修養行為,不完全依賴於外界條件的約束,也不自欺欺人地借修為的幌子而專做給別人看,釣名沽譽,這些都是個體修為中的大忌。這一點完全體現了《大學》的理論特點,重視內心道德的嚴格自律,調節自我情感,堅持所選擇的修養之道。後世大儒對「慎獨」都是非常看重的,明代王陽明、清代曾國藩等都對此有過精闢的見解。在現代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關係中,「慎獨」仍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道德要求和人生修養原則。

  從修身過程和步驟而言,知道「德」、「行」都應該「止於至善」的水平上,就要凝神定志。能做到堅定心神志向,才能靜下心來,排除雜念的干擾。能靜下來,才能安於所處環境、條件,不因富貴而放逸心志,不因貧困而隳墮心志。做到了安,才能專心思考問題,通過思考而有所理悟,分明是非,也就是有所獲得了。依是而行,有非即去,達到完善自我的修養目的。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結局,都是有序不紊的,即有本末、終始、先後。修身的「知→止→定→靜→安→慮→得」的順次也是不可不知的,循序漸進,才能有成。

  對於儒家的修身學問,梁啟超先生有著高度而精確的概括:「儒家哲學,範圍廣博,概括起來,其功用所在,可以《論語》『修己安人』一語括之,其學問最高目的,可以《莊子》『內聖外王』一語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極處,就是內聖。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極處,就是外王。至於條理次第,以《大學》上說得最簡明;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內聖的功夫;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曾仕強先生對此也有高論:「修己、安人都能夠日新又新,這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目標。管理者以修己為第一綱領,從自身內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誠、正,然後層層擴大,齊家、立業、治國,推到平天下。所有決策,悉依止、定、靜、安、慮得的歷程,時刻不忘安人為第二綱領。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執經達權,以不停滯的精神,適時調整而權宜應變,是第三綱領。這種管理之道,就是中國管理哲學的精義。」

  綜觀《大學》一書,以簡練而內涵豐富的語言涵蓋了早期儒家人學思想的精神內涵,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修為的一般過程。「三綱領」引導人們注重修為目標;「八條目」指示人們修為應該怎樣做。「八條目」的內容是一個由內到外、相互關聯、不能任意顛倒的統一的整體,是一個窮盡內聖外王之道的思想理論體系。它以「格物」為起點,以「平天下」作為其奮鬥目標。儘管《大學》中使用的這些範疇都帶有濃厚的倫理色彩,但在具體的道德修養和社會道德實踐中卻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對調適人們的心態、穩定社會關係、保持思想上的連貫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朱熹如此推崇《大學》正是看到了它對穩定社會、重塑道德人格所具有的重要價值潛力。

  職業競爭歸根到底是個人品格和能力的競爭,也就是職業經理人個性品牌的競爭。能力可以通過學習與實踐獲得,而品格則必須經過伴隨終生的個人修鍊方能至真至美至善。職業經理人只有內修品格,外練能力,內外兼修,知行合一,才能達到內聖外王的境界,才能達成經天緯地的事業。

  二、《中庸》的修鍊之道

  「中庸之道」,中國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種道德實踐的原則和處世待人的方法。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中庸」一詞承載著世人對處世原則的恪守降臨在兩界凡宇。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兩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選擇正確的道路。它體現的是端莊沉穩、守善持中的博大氣魄,寬廣胸襟,和「一以貫之」的堅定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現實主義的偉大思想。然而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新興人類們更多的賦予了這個詞語以貶義。「中庸之道害我們國人不淺。」,「世風日下,中庸橫行。」諸如此句不絕於耳。中庸之道成了老好好、無原則、無主見和隨波逐流的代名詞,實在是我們的先人所沒有想到的。這恐怕與我們這些年來,忙於學習和引進西方的大師聖經,而對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至幾乎忘卻有關。

  1、中庸之道概述

  中庸之道,是手持兩端,不偏不倚。不偏的前提是手持兩端,就是最激進和最保守的意見都要顧及到,然後達到不偏不倚的最佳效果。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內在的邏輯:「尚中」是中庸的邏輯起點,「時中」是中庸的內在本質,「中正」是中庸的規範準則,「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標。「尚中」的基本內涵是「無過無不及」,「時中」的基本內涵是「無可無不可」,「中正」的基本內涵是「禮義」,「中和」的基本內涵是天人和諧之美。其中,「尚中」觀念為傳統所固有,為孔子所繼承。「時中」、「中正」及「中和」的觀念是孔子對傳統「尚中」觀念的豐富和發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2、尚中——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

  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又給《四書?中庸》加註說:「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平常也。」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庸,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中,就是要人們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不要偏激,保持一顆平常心,人心才會平穩,社會才會穩定。中,就是貧窮也不要心浮氣躁,富貴也不能為富不仁;中,就是做平民不要低三下四,為官不要專橫跋扈;中,就是做人要不卑不亢,不左不右;中,就像孟子說得那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聯繫我們目前浮躁的現實社會,難道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中」嗎?

  3、時中——審時度勢,與時俱進

  「與時偕行」,「動靜不失其時」,也就是「時中」。「時中」,即「中」而因其「時」,「時」而得其「中」。得其「中」,所謂經也;因其「時」,所謂權也。有經有權,故能變通。此所謂「變通者,趣時者也」。變通趣時,即變化日新。能趨時變通,即是「識時務」。而識時務,能日新,就可以常保通泰。此所謂「日新之謂盛德」(繫辭傳)。也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4、中正——恪守規範,正心正身

  孔子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就是說,過分恭敬,而不約之以禮,就未免勞倦;過分謹慎,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流於膽怯懦弱;過分敢作敢為,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盲動闖禍;過分直率,而不約之以禮,就難免尖酸刻薄。恭敬、謹慎、勇敢、直率,本來都屬於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認為,如果發揮不當,或不用禮來約束,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很明顯,在這裡,「禮」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四德而使之適中的規範原則。

  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職業道德規範和職場遊戲規則。

  同時,孔子很強調「正」,如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身正」就是行為合於禮。由「正身」,孔子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要以禮為規範,衡量人們的等級名分,以使人們的等級與其名分相當。名分相當,就合乎禮,也就是「正」,就是名正言順,以身作則,不越位,不缺位。

  5、中和——求同存異,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求同存異,恰到好處。孔子說:「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昭公二十年)這是孔子評論鄭國著名政治家子產的「臨終遺言」時所說的一段話。據《左傳》記載,子產臨死前,曾告訴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說,為政的關鍵,在於針對不同的對象,或寬或猛,寬猛適中。孔子稱這種寬猛相濟所達到的適中狀態為「和」。

  6、控制情緒,和諧共贏——小不忍則亂大謀

  「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人們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這叫做「中」,表露出來但符合常理,這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道理。到達了「中和」,天地便在自己的位置上運動了,而萬物都開始生長發育了。

  為人處世的過程中,作為履行職業責任的職業經理人,在一些特殊場合和一些特殊的人與事上,必須做到隱忍不發,含而不露,喜形不能於色,慍怒不能於外。否則,小不忍則亂大謀,不僅可能會禍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會危及自己的職業生涯和錦繡前程。

  曾國藩的「忍」功世人皆知。「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勞忍氣四字上做工夫也」,這是他的心得。在收斂低調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與周旋中攀升,「讓一讓,六尺巷」,退一步海闊天空,大丈夫能忍難忍之事,這就是曾國藩。但是,他的「忍」並不是一味的強忍,而是善忍、會忍,當忍則忍,不該忍則不忍。對皇上、太后,以及滿蒙親貴的猜疑、排擠、冷落、出爾反爾和種種不公,曾國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對誤國誤軍、貪婪無度而又加害於他的人,則「是可忍,孰不可忍」,或拍案而起參人一本,或拔劍而起勢不兩立。他的一生有起有落、有榮有辱,但沒有摶扶搖直上九霄,也沒有一失足掉進深淵。雖然沒有片段的精彩,卻有整體的絢爛,總能啟動平抑機能,在高潮時削去波峰,在低潮時填平谷底。

  7、誠信為本——至誠誠己,厚德載物

  《中庸》說:「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中庸》又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與天地參就是與天地並列為三,說明是人的思想品德智能的無比高尚。這種無比高尚的境界是逐步達到的,而關鍵的一步,就是要「至誠」,因為只有至誠,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固有的天性,也就是天地無私之性,能盡自己之性就能盡他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就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就能參與天地化育。當然這僅是作者的推理,不一定全是事實,作者據此立論而已,但它說明了至誠的作用過程。

  「誠人」必先「誠己」,就是說,要想讓別人「誠」,必須自己先做到「誠」,而且永遠做到「誠」。《中庸》接著說:「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隨著「誠」的不斷深化,隨著「成物」的不斷擴大,誠的主體的道德修養也日益增進,由博而厚,由博厚而高明。「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於是「與天地參」的境界達到了,也就是《易經》乾坤二卦所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君子風度和魅力所在。

  8、擇善固執,金石為開——「誠」的修鍊過程

  那麼,誠的修養主要有哪些過程呢?《中庸》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提出了學、問、思、辨、行五字,而且分別提出學必博、問必審、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篤的要求。審、慎、篤是個態度問題,只要認真、刻苦,也就不難做到。但博學和明辨不光是態度,主要是個下功夫的問題了,所以《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就是說,別人下一個功夫,你下上百個功夫,別人下十個功夫,你下上千個功夫,儘管人的資質,體力是不一樣的,有強有弱,但有了這種己百己千的精神,也就無不可至了。這就肯定每一個人都可以「致中和」,只要有心,功夫不愧有心人,功到自然成。

  《中庸》說:「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於是,「擇善固執」一詞成為儒家的處世原則。但是,有些人誤會了「固執」的意思,以為那是頑固而不知變通;同時又以為「擇善」是選擇自己所認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閉而自大的心態。幸好孟子及時出現,以他的言行做為「擇善固執」的見證。擇善需要靈活的智能,固執有賴過人的勇氣;智能加上勇氣,同時還以「仁義」為其核心,然後才有可能走向至善的境界。

  作為職業領導者都講究「擇善固執」和「從善如流」的領導藝術。所謂「擇善固執」,就是指認定目標不予放棄,堅持不懈。它是聖人修養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睿智的勇氣。所謂「從善如流」,就是指待人虛懷若谷,善於聽取各方意見,並及時消化。領導若無「擇善固執」,決策必將動搖不定,前瞻後顧;領導若無「從善如流」,必將處事執迷不悟,剛愎自用。

  晚清權臣李鴻章的誤國就是因為他在「擇善固執」上出現了心誤,陷入了思維誤區而沒有警醒。他錯就錯在「擇善固執」選錯了對象,錯在對敵人講「誠」。李鴻章早年也是一條血性漢子,敢愛敢恨,敢作敢為。例如,他曾因為恩師曾國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脫離曾府,也曾因常勝軍統領戈登不服管制而除其軍權。面對外國列強,李鴻章疾呼:「吾輩如果不迅速求富求強,那麼中國將以什麼來自立呢!」

  李鴻章之所以後來越活越窩囊,主要是因為他誤信了曾國藩的一席話。一次,曾國藩問李鴻章怎樣與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說什麼,只同他打「痞子腔」。曾沉默了很久說:「依我看來,還是在於一個『誠』字。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誠相待,一定會受感化的。」李鴻章欣然接受,此後與洋人交往無不以「誠」字當先。

  心誤導致政誤。李鴻章一味強調對洋人講誠信,卻不力求洋人對他講誠信,這是他最大的心誤!所以,李鴻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20多年中,凡事以妥協為宗旨。例如,在處理1875年至1876年的「馬嘉理事件」中,李鴻章明知英國理虧,卻為了「了事」而簽訂了《煙台條約》。在處理1885年的中法衝突時,李鴻章又不顧中國軍隊在越南大敗法軍的事實,簽訂了《中法新約》。而在1895年簽訂的《馬關條約》,更是丟掉了台灣!

  對於朝野批評,李鴻章既不退縮,也不辯駁,因為他認定這是必要的妥協。因為不能「從善如流」,他由「擇善固執」變成了一意孤行!如果能聽取各方面意見,以從善如流確保擇善固執,他就有可能像林則徐、左宗棠那樣,成為一名真正的愛國者。

  9、見機行事,實事求是——認清環境,認清自我

  《中庸》強調的一種重要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從自己所處的境地出發,從日常生活的瑣事出發。《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的原本之意指的是什麼呢?朱熹解釋說:「素,猶現在也。」

  「君子」行事,必須從現實的情況出發,不能有外慕之心:「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就是說人處在富貴的地位就按富貴者的情況行事,處在貧困的境地就按貧困者的情況行事,處在不開化的夷蠻之地就按夷蠻的情況行事,處在患難的境地就按患難中的情況行事,一切從實際出發,不外求,不幻想,不眼高手低,這樣才「無入而不自得」。在有階級的社會裡,人們所處的地位是不可能同等的,所以《中庸》又說:「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所謂從實際出發就是從自己所處的實際環境出發,不作人為的拔高,不搞硬性的助長。在上位不凌下以立威,在下位不援上以附勢,一切順其自然,不怨天,不尤人,這樣就無時不心地和平。不能持中的小人則不是這樣,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冒險行事,以期僥倖取勝。即使偶爾達到目的,也是身心憔悴,離中庸甚遠。

  中庸之道是一種精深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境界。林語堂說:「我像所有中國人一樣,相信中庸之道。」並且在一九三七年出版的《生活的藝術》中,林語堂還把「中庸生活」作為一種「生活的最高典型」而大加稱讚。他說:「這種學說,就是指一種介於兩個極端之間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生活——酌乎其中學說,這種中庸精神,在動作和靜止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

  三、《老子》的修鍊之道

  《老子》的哲學,博大精深,內涵豐厚。在此,僅掛一漏萬地簡單介紹一下。有興趣的經理人朋友可抽時間專門研讀品味相關著作。

  1、相生相伴,清醒處世

  《老子》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它們的關係都是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如果不能辯證地看待它們,矛盾就不可能得到很好地解決。世人無不追求有、易、長、高、聲(名聲)、前,而厭惡其反面,其結果往往因追求的方式不科學,造成求而不得的痛苦。老子所要向世人指明的是,求「有」須向「無」中求;求「易」必須重視「難」;欲「長」必先始「短」;欲「高」必先為於「下」;欲播聲於「外」,必先發音於「內」;欲處人之「前」,必先居人之「後」。總之,要以辯證法的觀點,從所追求事物的對立面著手,讓其自然而然地由量變到質變向正面轉化。達到「否極泰來」。同理,我們在成功、擁有之後,要保持清醒頭腦,否則,就會「亢龍有悔」,「物極必反」,盛極而衰。

  據說,奉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的蒙牛總裁牛根生在作出捐出他在蒙牛的全部股份,成立「蒙牛發展基金會」,實現從「大有」到「大無」的轉變時,就在看《道德經》,是不是這一部分內容,我們就不得而之了。

  2、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萬物湧現而不躲避矛盾、推脫責任,真朴生成而不佔為己有,追求有為而不恃自我之智,功成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自傲,功勛才永不磨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是說聖人有功而不居功,人民卻把功勞記在了聖人身上。范蠡幫助勾踐政治成功以後,他就引身而退,「功成身退」。歷史上最不成功的人,可能韓信就是一個,他捨不得「功成身退」,結果被殺。其實,功成之後,你並不一定要身退,關鍵是要能夠把握自己,不擺老資格,不功高蓋主,這也叫「功成身退」,人家也就尊重你了。萬明堅從TCL下課,是否與不聽老子的話有關,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正如泰戈爾所說:「你從不尋求名聲和崇拜,可是愛之神卻發現了你。」相反,若是居功自傲,你可能會有功而無功。

  3、上善若水,善於示弱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之人(聖人)具有近似於水的特性。水的行為表現為利於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寵,始終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隱蔽之處,所以,水具有近似於道的特性。

  居善地——水停留的地方都是眾人厭惡的低洼之地;聖人選擇的住宅則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這樣可以給生活帶來安定並有利於修道。

  心善淵——水淵則藏,含而不露;聖人胸懷若谷,從不自我炫耀。

  與善仁——水利萬物而不害萬物;聖人處世仁慈,無私奉獻而不圖回報。

  言善信——水雖不言,卻避高趨窪,平衡高低,有著至誠不移的規律性;聖人言行一致,以誠信為本。

  政善治——水可以沖洗污垢,刷新世界;聖人為政,清正廉潔,善於消除腐敗。

  事善能——水能靜能動,能急能緩,能柔能剛,能內能外,能升能隱;聖人做事,「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遵循客觀規律。

  動善時——水,冬雪夏雨,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不違天時;聖人做事審時度勢,伺機而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執著奮鬥,並能推動別人的,是水;經常探求自己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礙物時,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潔洗凈他人的污濁,有容清納濁的寬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發為雲,變成雨、雪,或化而為霧,又或凝結成一面如晶瑩明鏡的冰,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下面是一篇詠水的詩詞:

  有物名曰水,至柔有大能。

  山泉露頭角,立志向海行。

  坎坷等閑過,奔流步不停。

  執著不執著,無往而不勝。

  巨石阻前路,轉頭繞道行。

  懸崖臨絕壁,呼嘯跳澗中。

  遇沙滲地下,暗行不逞能。

  驕陽似火蒸,變雲學龍騰。

  聚團化作雨,遇冷凝作冰。

  春融入江河,滔滔仍向東。

  萬難終歸海,浩瀚波濤涌。

  世人嘆偉大,一笑又升空。

  轉身歸山去,泉聲常叮咚

  4、寵辱不驚,褒貶由人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什麼是「寵辱若驚」呢?在有些人看來,人得寵則榮,榮則名利雙收;受辱則賤,賤則無名利可圖。這種觀念都是社會意識形態造成的。在老子看來,因得寵而驚喜的人,是喜名利、貴自身的人,這種視寵為上的人,正是卑下之人——「寵為下」。因得寵而驚喜,因失寵而驚恐,全是名利之心在作怪。重名利的人,目光在外;淡泊名利的人,目光在內。目光在外的人,近名利而遠眾人;目光在內的人,近眾人而遠名利。遠眾人的人必有禍患,近眾人的人必然獲得眾人的愛戴。

  《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為什麼社會在不斷進步,而人的負荷卻更重,精神越發空虛,思想異常浮躁。金錢的誘惑、權力的紛爭、宦海的沉浮讓人殫心竭慮。是非、成敗、得失讓人或喜、或悲、或驚、或詫、或憂、或懼,一旦所欲難以實現,一旦所想難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會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種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現象來調節;失意是一種心理傾斜,是失落的情緒化與深刻化;失志則是一種心理失敗,是徹底的頹廢,是失落、失意的終極表現。而要克服這種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捲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曠達風流。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困難。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生存價值,由來功名輸勛烈,心中無私天地寬。若心中無過多的私慾,又怎會患得患失呢?其次,認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不要過分在意得失,不要過分看重成敗,不要過分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努力過,只要自己曾經奮鬥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評說又算得了什麼呢?陶淵明式的魏晉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達風流,就在於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寧靜平和的心境寫出那洒脫飄逸的詩篇。這正可謂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而將這一精神發揮到極致的是唐朝的武則天。死後立一塊無字碑,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一字不著,盡得風流。這正是另一種豁達,另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只有做到了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方能心態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朴初同志遺作中寫道:生亦欣然、死亦無憾。花落還開,水流不斷。我兮何有,誰歟安息。明月清風,不勞牽掛。這正充分體現了一種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達觀、崇高的精神境界。

  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是真英雄自洒脫,是真名士自風流!

  5、不正之爭,心誠則靈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其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誠:真實無欺、守信無妄、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以誠待人。總之,誠是做人處世的根本。正因為聖人不爭功,不爭名,不爭利,不爭位,由此所造就的聖人形象,是那些一心貪爭功名利祿的人永遠無法與之相比的。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哪裡是假話呢?只要心誠,一切都會歸屬於你。

  「曲則全」這一說法,本是古人的見解,老子對它作了全面的闡述,並強調了「誠」是「曲則全」的必要條件。大道至真,求道必須心誠,心誠則靈。只要具備了誠心,就一定能夠打開道的大門。君子心誠於眾人,所以成為眾望所歸、人心所向的領導者。這就是「無私而成其私」,「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6、損益結合,不斷進步,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如果你想「新」想「益」,那麼首先就要「損」,要會「損」,要持之以恆地「損」。這個「損」就是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過錯,檢討自己的毛病,滌除自己的私心雜念和貪慾,沖洗自己身上不良的習氣。尼采說過:「一個人智慧的增長以什麼標準來衡量呢?就是看他的不良品性減少了多少,他的智慧就能增長多少。」這就是會損的意思。

  必須會損才會益。在損的同時才能受益,總不可能搬一個新家,而一些舊東西和垃圾也捨不得丟掉。所以有些東西當損則損,這損還要主動地去損,積極地去損,樂觀地去損。而不是被動地損,消極地損,盲目地損。如果是被動地損就不知如何損,還可能將優的東西也「損」掉了;消極地去損是很無奈的,不得不損,不是出自內心的,很不願意的;盲目地損,那更不好,那樣連自己的優點、缺點也分不清了,好與壞、新與舊都不能辨明了。如果我們積極地去損,那麼就會積極地回報社會。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為學則讀書明理,為道則一切放下,這是一種事物的陰陽兩面,是和諧的統一。道放下自我,象把杯子中的水倒掉,為學則是手捧千卷,做人做事,往這個杯子里裝水。不倒水則無法裝水,故為道是為學的基礎;不裝水,則無從知道如何倒水,亦無水可倒,故為學可助為道。人之一生,裝裝倒倒,去去留留,加加減減,看似做無為之功,其實在行大為之事。

  其實,老子的「損」、「益」過程也就是人生的揚棄進步過程。肯定、否定、再否定,這就是人生是自我發展的途徑和取向。從無我到有我,從對自我的否定,進而對自我否定的否定,自我便從幼稚走向了成熟,真正的把握了自己。正是成熟的自我,它諳熟社會而不圓滑,駕御人生而不放蕩。平凡中飽以斟酌,進退中猶有分寸;愛與恨情深意切,生與死俱顯從容。這時人生才更顯珍貴,它有著現實的基礎,又有著使命的未來,自我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有著真正的「我」。

  人是承載社會運動的主體,而個人、自我,不過在實現著這一歷史使命。這種使命決定了人的本性:只有擺脫了外物的支配、內在的盲目,才能解放人自身。人的歷史發展也如此,它不是意味著按照自發的願望來行事,而是要求自覺地改造自己,按照已必然的歸宿來改造自己。也許美好的未來終歸遙遠,但沒有這隻閃亮的航標,自我的發展永遠是歷史長河中漫無方向、漂流蕩跡的小舟。

  歷史孕育未來,未來給予現實的自我以力量。其實,人並非意著自我的東西,不過是反對了平庸、擺脫了困惑,才慣於本性的作為。思索著的自我,是平凡的自我,但不斷揚棄的自我,卻依然可以創有輝煌。即便無聲地閃亮、迅忽中消逝,但來此一生,至終無悔的,是於世界中領略的無限的人性光輝。

  四、禪宗的修鍊之道

  有一天,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禪師宣布要傳授衣缽,選付繼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這時,一位首席的上座師神秀,在走廊的牆壁上,寫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個槽廠舂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語以後,也寫了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後來這個苦工就繼承了衣缽,成為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

  

  慧能的偈語,是一種「高超脫俗」,即便在古聖賢那裡,也是難以企及,若是容易,佛家也不會說:人生即「痛苦」,人世即「地獄」,要超脫只有到「天國」;道家也不會言人生本「無謂」,「無為」即「超脫」;孔老二更不會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

  神秀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於我輩俗人像是一種反思。生活在熙熙攘攘、磕磕絆絆、為生存忙得不可開交的現代社會的我們,這個偈語實在是戰勝自身煩惱、解除心靈痛苦、獲得自我解脫的一劑良藥。

  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在現實的泥溷中偶然昂起頭來喘幾口氣的超脫,是在對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質有了充分把握之後作出的一種抉擇。

  

  人生活在世上,對同一事物,由於心境不同,感受也不同。同是花鳥,你可以感覺是「人閑桂花落」、「鳥鳴山更幽」,也可以感覺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想那杜甫正處於「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心境,都快家破人亡了,這花鳥竟使人傷心流淚了。心境好時,會覺得萬事順利,就連普通的天氣,也會變的陽光明媚;心境差時,明月光也會成為傷心色,風鈴聲變成斷腸音。

  

  生活如境,花鳥天氣萬物皆因心情不同而不同。「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有了這樣的信念,在任何時候都保持寧靜坦然心態,不患得患失,不為名利所擾,便可得永年。

  

  唐朝有位禪師趙州,曾向老師南泉請教:「什麼是道?」南泉引用馬祖禪師的話答曰「平常心是道」。如此高深玄妙的「道」竟被「平常心」淡淡化出,始於複雜,歸於簡單。如何擁有平常心,「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便可得。

  

  一個「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人,能夠擁有平常心,這樣的人應該是永遠幸福快樂的,他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處世清楚、為人豁達,雖寵辱而不驚,雖毀譽而不計。他可以在明媚的陽光下,自由舒暢地呼吸,以愉快的心情,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天外雲展雲舒,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

  一切是那麼的自然,無需刻意尋求,就像是一股清泉,彎彎曲曲最終匯入大海一樣自然。「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使你真正進入「疏瀹五臟,澡雪精神」的虛靜狀態,進而達到「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澄明境界。

  也才會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李白式瀟洒、豪放、快意、脫俗的人生之境。

  

  人生悠悠,

  從容如煙,

  無憂無慮無求。

  清風明月隨意取,

  半畝桑田隨緣。

  一壺酒,

  竟忘年。

  半人半佛半仙,

  青山綠水談笑間

  滾滾紅塵、燈紅酒綠、風雨兼程之中的職業經理人,是否有過「半人半佛半仙」的瞬間?


推薦閱讀:

說心態
李鴻恩:好的心態,決定好的命運
真正的聰明人,都在暗下"笨功夫"
用陽光心態面對生活
欣賞人生,宛如初見

TAG:心態 | 修身 | 身心 | 棲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