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危機引發使用核能的反思

2011年 4月 18日

福島核危機引發使用核能的反思

日本福島3月11日發生特大地震以來,震情並沒有恢復平靜,一個多月來,餘震頻頻發生,記載下的餘震數字已達上千次之多!除餘震造成的不安外,在特大地震中遭到嚴重損害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幾乎每天都要傳出一些令人深感憂慮的消息。這一核電站的事態發展牽動著世人的心弦。據日本媒體報道,東京電力公司4月14日晚披露,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和2號反應爐附近的地下水,輻射物質濃度在過去一周激增了大約10倍。儘管東電並不打算排放這些污水,卻「無法否認這些污水可能滲入海中」

在受到核危機嚴重困擾的情勢下,日本首相菅直人面臨著空前的壓力。有報道說:日本在大地震發生一個月之後,政壇的「倒閣地震」也已爆發。日本最大的在野黨-自民黨於14日發出強烈呼籲,要求菅直人立即下台。菅直人在整個抗震救災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執行能力、指揮能力、個人魅力等各個方面均令人失望。無論是在野黨的反對派,還是官僚、百姓、乃至媒體,均對首相的表現提出質疑,不滿情緒達到了空前的程度。針對菅直人在東日本大地震以及福島核泄漏事故問題上的應對不力,執政黨和在野黨雙方都有很多人要求其辭職,日本再度上演政壇的權利爭奪戰。

日本自民黨等在野黨成員呼籲菅直人對地震和海嘯救援以及賑災不力承擔責任,立即辭職。最大在野黨自民黨總裁谷垣元禎一14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批評政府救災不力,直言菅直人「已經到了決定是否辭職的時候」。他表示,自民黨可能向國會眾議院提交針對菅直人內閣的不信任決議案或向參議院遞交針對菅直人的問責決議案。日本遭遇地震和海嘯後,菅直人曾邀請谷垣組建「聯合救國內閣」,被谷垣拒絕。

另一在野黨大家黨黨首渡邊喜美也敦促菅直人辭職。他說「危機管理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換掉徹底搞砸的指揮」 ,「應該從首相下台開始」。執政黨內部也傳出類似聲音。但是,政府官員則表示首相不會辭職。菅直人誓言要藉助重建使日本 「恢復活力」。實際上,在日本大地震之前,菅直人內閣的支持率已持續走低。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在目前日本遭遇二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國難、災區民眾苦不堪言的情況下,政界應該全力以赴去抗震救災、設法減少核泄漏,而不應將精力放在爭權奪利上。

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仙台港以東130公里處發生了千年一遇的9級大地震。隨後所引發的破壞力極強的海嘯,在襲擊宮城縣海岸時的水流速度達每秒十米以上,是一般海嘯到達海岸時水流速度地兩倍,超過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驚心動魄的地震和海嘯之後,接踵而至的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危機更是一波三折,震人心弦。隨著福島核電站事故級別的上調,尤其是在9級地震發生後的第32天,事故級別被調至最高級7級,再次迫使世人重溫被短暫忘卻了的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的噩夢。

1945年,日本廣島遭遇美國原子彈襲擊,整座城市淪為一片火海。截至2010年,廣島因受原子彈傷害而死亡的人數超過26萬多人。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核武器危害的國家,核,是每一個日本人心中永遠的傷痛,也是主流社會不願談及的禁忌話題。然而,在這樣一個談「核」色變的國度,又如何與「核」結下了不解之緣呢?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島國,石油和煤炭等能源資源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因此,日本在對「核」充滿恐懼的同時,又對「核」充滿無限的渴望。

1954年3月,隸屬日本改進黨的一些國會議員,提交了一份2億3千5百萬日元的核能研究開發預算案。這項預算案的拋出,震動了日本學術委員會的眾多學者,但終未能阻止日本的核戰略發展。1963年10月26日,日本建成第一座核電站-東海村動力試驗爐,每年的這一天便成為日本的「原子能日」。實際上,日本重啟核戰略以來,政府強力推行核電發展,在野黨與社會團體等強烈反核,這樣的對抗格局始終存在。本次福島核危機爆發後第三天,日本在野各黨和「廣島原爆受難者團體」等多家反核組織開始猛烈抨擊政府的核戰略,並主張「重新審視核政策」,呼籲日本脫離對核電的依存。

日本一貫被譽為核電利用「最安全、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強國,隨著本次核危機的爆發,它的核政策卻受到多方質疑。觀察人士注意到,福島第一核電站爆發的危機,即有天災成分,更有人禍因素。核能方面專家認為,福島核電站的控制者沒有在第一時間採取「停機、冷卻、封閉」的對策應對,從而延誤了時間,導致危機一波三折。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是日本核電事業發展弊端的一個縮影。首先,日本核電站設計的抗震級別設計預期普遍偏低。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專門建立了災難應急反應中心,但設計的標準僅可抗7級地震。另外,除抗震能力不足外,設備老化則是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主因。3月15日,維基解密再次公布的美國外交密電顯示,早在2008年底,國際原子能機構就已經警告日本,批評日本在過去35年間,僅對地震安全指引修訂了3次,並且指出:日本核電站的設計,不足以抵擋大地震的襲擊。但是,日本相關機構卻不已為是,堅持認為該國核電安全的立場。

至今,福島核電危機前景仍不明朗,日本政府處理危機的不透明做法受到普遍質疑。另外,福島核事故引發了針對使用核能的普遍反思,再次為核能計劃敲響了警鐘。是否繼續發展核電站?對此,各國立場不一:法國的態度十分堅決:根本毋庸置疑;美國認為:繼續核電立場,完全是出於無奈;而德國則決定採取放棄;印度表示繼續堅持,中國和巴西則決定暫停審批相關項目。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雖是第三個遭受核泄漏打擊的國家,但與此前發生在美國賓州三哩島及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兩次核電危機不同,本次福島核危機可能產生更為複雜、更為廣范的跨國「核擴散」問題。4月4日起,福島第一核電站向太平洋排放上萬噸低濃度廢液,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周邊國家的高度關注。中、韓、俄羅斯等國紛紛對此表達了不滿與批評。中國《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排放核廢水,日本不能獨斷專行」。更令人關注的是,雖然有報導稱日本政府在排放輻射水「後」通知了各國,但卻在排放前3天秘密徵求美國同意,並達成協議,獲得美國認可將輻射水排入海中的方案。此一事實的曝光,可能引發周邊國家更強烈的不滿與更複雜的政治效應。客觀地講,福島核危機純粹由一場天災引發:特大地震引發特大海嘯,導致核電廠停電,從而出現無法冷卻的問題,最終出現核輻射。但是後來的一系列事件,卻愈發凸顯 「人禍」的因素。一是東京電力公司在危機處理上的不誠實態度,另一點則是日本政府在危機處理上的不誠實表現,最終導致原本尚屬可控的天災問題不斷惡化,以至其衝擊面不斷擴大。至今,日本政府單方決定將萬噸輻射水排入太平洋,造成了另類「核擴散」危機,令一場缺乏能力的人禍變成一場更為嚴重的缺乏道德的人禍。

日本最終將如何走出福島核危機,這次危機對日本經濟及國運將造成多大的影響,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這最終將取決於日本本身的政治能力與政治智慧。

推薦閱讀:

24——「災難報道」背後的災難——對「5·12汶川大地震」災難報道的一些反思
你覺得我們生活的社會有問題嗎?
語文軒—— 山水田園詩專題教學設想及反思
盧麒元刊文首談斯諾登事件:該深刻反思了
李吉林:在反思與頓悟中升華「情境」

TAG:核能 | 危機 | 反思 | 福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