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道:絕聖棄智
來源:一元一國學網作者:張其成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仁義」「聖智」本是儒家所推崇的美德,老子卻主張徹底拋棄,為什麼?因為只要是文明——無論是物質文明還是精神文明,都是腐蝕人心、敗壞風氣的,所以一定要拋棄。這裡將仁義、聖智、巧利當作「道」的反面,當作違背天性、產生虛偽的根源。很多人認為老子是消極的、反傳統的。殊不知老子是從根源上提出社會虛偽、敗壞的原因,從而在天性與人性上解決問題。從本性上說,人是真純質樸的,是清靜淡泊的,只是後來隨著人類知識和智慧的產生,隨著人類慾望的擴大,人類的本性被污染、被損害了,所以才形成追逐名利、爾虞我詐,甚至刀槍相加的局面。老子發現社會在強調仁義禮智的同時,那些不仁、不義、非禮、非智的人和事反而有所增加,一些口口聲聲滿嘴仁義的人卻做著不仁、不義的事情,說明仁、義、禮、智有自私性與虛偽性,因而老子從人性清靜的本源出發,主張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只有這樣做了,人們才能回歸到清靜不爭、無知無欲的本性中去,人類質樸虛靜的本來面目才會得以復甦。
老子最後做了總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其中「絕學無憂」王弼通行本在下章的開頭,但以文義和文氣看應該放在這裡。當代很多學者也有同樣觀點,是有道理的。 《老子》通行本「三絕三棄」這幾句振聾發聵的話,在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出土的竹簡本《老子》中寫作「絕智棄辯」「絕偽棄慮」「絕巧棄利」,除最後一句與通行本相同外,其餘兩句並不相同,可見早期的《老子》並不反對「仁」「義」「聖」。有專家認為竹簡本是春秋末期的,而到了戰國中晚期的帛書本已與後來通行本相同了。看來《老子》的成書經過了一個演變的過程,也說明仁義之德有一個演變過程。春秋時期,仁義之德還處於形成初期,其負面屬性還沒有暴露出來,而到了戰國中晚期,仁義的虛偽自私的負面屬性暴露無遺,所以《老子》的作者將「絕智棄辯」改為「絕聖棄智」,將「絕偽棄慮」改為「絕仁棄義」。這一點並不能說明版本的優劣,而恰好說明社會時代的變遷,《老子》一書思想的變化發展。同時也說明《老子》一書經過了後世的修改,它的作者至少有兩個。兩千字的楚竹簡本的作者並不反對「仁」「義」「禮」「聖」,這就是孔子問過「禮」的那個老子——老聃(李耳),五千字的帛書本、通行本的作者是反對「仁」「義」「禮」「聖」的,可能就是司馬遷提到的太史儋。通行本可能還經過了其他作者的整理。 |
推薦閱讀:
※老子帛書的驚天秘密《老子德道經》訂正甲乙本
※2-老子說略卷上
※值得收藏的老子金玉良言
※老子談人性層次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