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行備忘錄》(8)

堪布阿瓊仁波切著索達吉堪布譯頂禮具無緣大悲的至尊上師!

不共內前行

修無緣的悲心,就是引生出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修喜無量心:首先也是對自己的母親,從知母、念恩、想要報恩開始修,再修希望她具足安樂的慈心和希望她遠離痛苦的悲心。接著,再觀想自己的母親,有吃有穿、有住宅有卧具,有財產有受用,有權有勢,有地位有名聲,擁有點點滴滴的幸福快樂,這是所緣或者對境。行相或心態:把這看作是值得歡喜、大有必要、不可缺少的,修歡喜心。但願母親所擁有的微乎其微的樂果及善業的樂因,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而蒸蒸日上,永不離開善業的樂因及樂果;如果母親不離開善業的樂因及樂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母親不離開這一切;為此虔誠祈禱三寶。但願母親不離開如此所擁有的一切樂因及樂果,蒸蒸日上,直至暫時增上生人天果報、究竟決定勝解脫及遍知佛果之間與日俱增;如果能夠與日俱增,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其與日俱增;為此虔誠祈禱三寶。就這樣,觀察、安住輪番交替而修。 無緣的喜心:就是引生出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 在座間階段,隨時隨地對凡是幸福安寧的有情不生嫉妒,而滿懷欣喜。對於具備聞思修行的道友等眾人,也但願他們不離開這樣的所有安樂功德,但願他們永不離開這些功德而蒸蒸日上,如果他們不離開這些功德那該多好。這般修喜心,有使自相續聞思修行不衰不退的必要。一切有情是母親,我作為孩子,本來,母親的一切安樂該由子女來實現,對於不需要我去成辦而有情各得其樂,只能是滿懷喜悅之情,而根本不會有嫉妒之心。第二、發殊勝菩提心。發殊勝菩提心包括本體、分類、發心方法三個部分。其一、菩提心的本體:具備兩個條件或兩層含義就是發菩提心的本體,正如補處彌勒菩薩所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第一個條件或第一層含義就是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以悲心緣眾生。後一個條件或後一層含義就是心想: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而獲得珍貴的圓滿佛果,這是以智慧緣正等菩提。具全這兩個條件,必須具備既不雜有隻想到眾生離苦而沒有想到獲得佛果的一般悲心,也不雜有沒有緣眾生痛苦而只是想到要獲證佛果的慈心這兩個條件或兩層含義。其二、菩提心的分類:依靠心力的差異有三類,這三類在以悲心緣眾生的條件上沒有差別,而是在後一個條件(以智慧緣佛果)上安立的,一是希求我先成佛,這是大希求或者如國王之發心;二是希求我與眾生同時成佛,我不先成佛不把眾生遺留在後一起成就佛果,即是如舟子或妙智慧之發心;三是我從無始以來一直在作意自利、牟取自利停滯不前,導致漂泊至今,如果仍舊牟取自利,那必然無有盡頭地漂泊下去。所以現在不管我何去何從,先要將一切有情安置在圓滿佛位,我不管獲不獲得佛果都可以,以珍寶菩提心降伏作意自私自利的這個妖魔鬼怪而希望其餘眾生獲得佛果,這是無喻之發心或如牧童之發心。所有的比喻都簡明易懂。如此一來,下根者在三十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中根者歷經七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上根者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證得佛果。按照地的界限來分,在資糧道和加行道,稱為信解行發心,因為儘管相續中生起了真真切切的世俗菩提心,可是對於勝義菩提心,只是以總相的方式理解或領受,而並沒有現量證悟,為此叫做勝解行發心。從一地到七地之間,稱為增上清凈意樂之發心,入定時滅盡染污意而在後得時偶爾萌生細微的我執,然而不會成為道的違緣,所以叫做增上清凈意樂之發心。三清凈地的階段稱為異熟之發心,先前資糧道、加行道時所發的一切願現在得以實現,就像秋季莊稼成熟一樣,是成辦廣大他利的時間,為此稱為異熟之發心。佛地稱為斷障之發心,因為煩惱障所知障連同習氣通通斷盡,雖然以前發世俗菩提心「乃至菩提果」的承諾之時已過,可是由於勝義發心以得而不失的方式上具存在,另外還因為是令無量有情發心的開端,由此才叫發心的。資糧道加行道,雖然有清凈的世俗發心,但勝義發心,作為資糧道者只是了解,加行道者只是領受。本來,見解有現量的見解和比量的見解,在資糧道、加行道階段屬於比量的見解,為此是勝解行發心。加行道勝法位是無間智慧,相續中生起它的後一剎那就步入見道,如果按照三大阿僧祇劫成佛,從資糧道到見道之間需要一劫,見道就是現見法性真諦的第一「極喜」地,自利方面現量證悟智慧,他利方面等持神變運用自如,依靠劫轉變成剎那、剎那變成劫的自在神變能成辦廣大他利,為此稱為極喜。在不清凈七地時,直接斷除煩惱障,間接減少所知障,所以在七地以前並沒有斷除染污意,由此叫做不清凈七地,在後得時會出現個別細微的自利分別念,但它自然而然清凈或者消失,行為上並沒有成辦自利,為此是增上清凈意樂發心。所謂的三清凈地,由於剎土、行境清凈,在三清凈地,煩惱障無一遺留,從第七地已經斷完,在三清凈地階段,斷除所有粗細的所知障,到了十地相續末際,無餘斷除殘餘的習氣障,這是異熟發心。其中第一剎那依靠對治法——金剛喻定的智慧無餘斷除剩餘的習氣障,接著在第二剎那轉依成一切種智,即是斷障之發心。此處說它是剎那並不是以自本體來講的,是從對對境起作用方式的角度而言的。關於二障,自宗的觀點,《寶性論》中說:「吝等分別念,許為煩惱障,三輪分別念,許是所知障。」貪心等煩惱是煩惱障,對三輪耽著實有,承許是所知障。新派認為,煩惱障和所知障是同體存在的,實執是煩惱障,如此一來,煩惱障變得越來越細微,就是所知障,所知障變成越來越細微就是習氣障,比如,麝香(表示煩惱障),裝麝香容器上的氣味(表示所知障),容器上的氣味變得越來越微弱(表示習氣障)。從本體的角度來分,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兩種。如云:「世俗勝義別,二種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在分別念上發起並收攝於分別念中。勝義菩提心,是分別念的運行隱沒於法界的智慧。世俗菩提心又包括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兩類。首先為得果位而立誓,是願菩提心;想要修行得果的因或方便的六度之心愿,在因上立誓,是行菩提心。我必須要以這兩種誓言的鐵鉤鉤住。世俗菩提心需要依靠儀軌生起,勝義菩提心,雖然密宗里說依靠儀軌生起,但那是指勝解道用,而並不是指真正的勝義菩提心。真正的勝義菩提心,必須藉助三殊勝而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關於三殊勝,《經莊嚴論》中說:「令佛生歡喜,積累福慧資,不分別法智,生故許殊勝。」[2]殊勝包括攝持殊勝、隨修殊勝和證悟殊勝三種。其中攝持殊勝包括內外兩種,外攝持殊勝是從加行道開始至見道之間,常常令上師和圓滿佛陀滿懷喜悅之情,而不令其心生厭煩。內攝持殊勝,是以大悲、智慧攝持。隨修殊勝,即積累資糧,也就是積累有現福德資糧和無現智慧資糧。證悟殊勝,生起不分別其邊的智慧,是指現見見道的智慧。可見,勝義菩提心必須憑藉真正修行的力量才能生起,也就是依靠攝持殊勝、隨修殊勝和證悟殊勝來產生。世俗菩提心必須依靠儀軌生起。儀軌有中觀和唯識或者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兩種,不管按照哪一種儀軌,都包括加行前行法、正行立誓和結行自他歡喜三個步驟。第一、加行前行法:先積資凈障,按照寂天菩薩的意趣,要施捨自己擁有執取的身體、受用、善根這三種事物。中觀宗承許世俗菩提心由積累資糧中產生;唯識宗認為它是由澄清的心中所生。也就是說,通過七支供積累資糧,隨後修四無量心,接著再施捨三種擁有執取的事物,對這三種事物斷掉執著,就是斷派的實修法,也是這裡講的修心法。正行立誓:在沒有祈禱三垂念之前,要從虛空遍及之處充滿眾生……知母、念恩、想要報恩,具備以悲心緣有情和以智慧緣菩提這兩點而觀修。再進一步歸納,就是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珍貴的圓滿佛果,我發殊勝願菩提心,盡己所能修學行菩提心,隨之祈禱三垂念,即「祈請十方一切出有壞正等覺、十地菩薩摩訶薩眾及諸位大金剛持上師垂念我」,接著是具有三種特點的皈依,念誦「乃至菩提果,皈依諸如來,正法菩薩眾,如是亦皈依」,以三皈依作為基礎。以上這兩者是加行法。第二、正行立誓包括三個步驟,念誦:「如昔諸善逝,先發菩提心,復此循序住,菩薩諸學處。如是為利生,我發菩提心,復於諸學處,次第勤修學。」其中第一頌的前兩句是說佛菩薩往昔如何發殊勝願菩提心,後兩句講發殊勝行菩提心,所以指明了我們所效仿的對境。接下來的一個頌詞是說我也隨學佛菩薩發殊勝願菩提心並盡己所能次第修學作為其因的六度。一邊觀想一邊念誦以上兩頌三遍,結尾時觀想諸佛菩薩說「此乃方便」,自己回答「善哉」。這時心裡想到已經得到戒體。得戒體的界限,「得界[3]三次念誦際」說明是在念誦三遍剛剛結束時生起戒體。第三、結行使自他生歡喜,「今生吾獲福,善得此人身,復生佛家族,今成如來子。爾後吾當為,宜乎佛族業,慎莫染污此,無垢尊貴種。猶如目盲人,廢聚獲至寶,生此菩提心,如是我何幸!」就在今天的此時此刻,我所擁有的人身有了價值,獲得了人身,並不是罪得,是善得。到底是怎樣的呢?今天我的相續中生起了佛種姓的珍寶菩提心。成為佛陀之子身的繼承人、受持語寶藏者、持受密意者,也成了能救度剩餘所化眾生的佛子菩薩。現在我無論如何,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險,也絕不能以自私自利的噁心歹意玷污沒有自私自利過失唯是功德莊嚴的這一尊貴種姓,必須要著手於合乎殊勝種姓的事業——菩薩行。一旦相續中生起了這種珍寶菩提心,那就好似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在垃圾堆里得到了如意寶而萬分慶幸一樣,想到我的相續中生起了珍寶菩提心,真是喜不自禁。令他生歡喜:「今於怙主前,筵眾為上賓,宴飧成佛樂,普願皆歡喜。」我在今天的日子裡,也就是「此年此月此日此時」,於佛菩薩面前,以暫時的人天果報和究竟圓滿佛果的安樂來宴請一切有情作為上賓,但願天、非天、人、非人等六道眾生您們皆大歡喜。隨後觀想:山神、樹神、林神等等直至色究竟天之間輾轉相告說:「在某某地點、某某人說是要把我等都安置在暫時人天果位和究竟圓滿佛果,但願普皆歡喜」。所有眾生都已聽聞。既然如此,倘若以後仍舊出現犯墮罪等情況,那勢必成了慚愧之處,被人所恥的對象。自從發起殊勝菩提心到沒有出現根本墮罪之間,名稱上也轉變成「即刻得名諸佛子」,意義上轉變為(「世間人天應禮敬」),不僅僅成為包括天等在內的眾生之主,而且也是本師佛陀應禮、應供的對境。金剛手菩薩扛在肩上作為本尊、護白法的梵天等凈居天神吉祥怙主七十尊[4]等等予以保護,居於何處消除貧困諸如此類的所有功德會一舉而得。這樣的菩提心雖然容易發起,卻難以生起。因此,我們一定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從四無量心或慈心和悲心或者唯一的悲心開始修。如果自食其言,背棄承諾,那並不是像破了別解脫戒騙一騙五六位親教師、軌範師,一旦退失了菩提心,那麼相續中同時犯下四黑法,也就是欺騙了應供,欺騙了所有佛菩薩,以諂誑的行為欺騙一切有情,總而言之就像騙狗一樣欺惑所有聖者和凡夫,犯下非常嚴重的彌天大罪。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如云:「若有成佛彼足矣,若無成佛無計施,成佛無誤之種子,勝菩提心愿生起。」意思是說,如果具備了菩提心,那麼成就佛陀的條件一切齊全,如果沒有菩提心,那就無計可施了。其中的「種子」是指佛性,佛性有自性住佛性和隨增長佛性兩種,自性住佛性是指一切有情相續中所擁有的如來藏智慧,隨增長佛性(即修行生佛性)是指世俗菩提心。在修行佛果的過程中,自性住佛性是因,隨增長佛性是緣,因此佛性猶如種子。相續中生起這樣的一顆心,正如前文所說,就擁有名義轉變的功德、以妙樹果實比喻的所有善根都趨入大乘的功德、勝過有被菩提心攝持的所有善根如同芭蕉樹之果實只是享受一次樂果就會窮盡的功德,有這三種功德。哪怕僅僅是供一盞燈,但如果緣佛果來供養,那麼善根將因為佛陀的功德數(不可思議)、眾生的數目(無量無邊)而與日俱增。積累了無間罪定業的人,相續中如果生起了珍寶菩提心,只需要在線團彈起般短暫的時間裡墮入惡趣。殺人奪馬、放火燒宅之類的所有不定罪業,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的一瞬間就如同劫末火焚燒草堆般一掃而光。所以,它能將業和煩惱的障礙從根本上剷除,逐漸去除所知障。有關此類的詳細功德利益,在《華嚴經》中有闡述;不詳不略的功德,在《入行論》第一品有說明;簡略的功德,誠如彌勒菩薩所說:「阻塞惡趣道,顯示善趣道,引至無老死,頂禮菩提心。」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隨時隨地憶念菩提心的功德,就不會退失菩提心,也不會出現犯根本墮罪等情況。為此,在發心開端和結尾令自他歡喜時都要憶念。「已生勿退失、日日而增上」的方便,分別是願菩提心的學處和行菩提心的學處。已生不退失的方便是願菩提心,能失毀菩提心的因是謀取自私自利的意樂和它的助伴嗔恨心,這兩者能使菩提心退而不增。如何退失呢?如果失壞了願菩提心的兩個條件中任何一個,就已經犯了根本墮罪,即使支分的其他墮罪沒有失毀,也無濟於事,就像樹根已斷樹枝自然傾倒一樣。如果失壞了根本,則難以恢復,假設失壞了支分,則容易恢復。怎麼才算失毀兩個條件呢?也就是捨棄有情和捨棄遍知。捨棄有情:對於加害自己或者殺害父親的兇手,或者雖然不是兇手,卻是自己不喜歡的某人說「你對我如此這般……」,當時終歸是由自私自利心念所引起的。當生起嗔恨心之際,就會互相捨棄。可見,自私自利的心態和嗔恨心這兩者能失毀以悲心緣有情這一條件,比如從許多捆在一起的棍棒中取出一個,那其餘所有的棍棒自然東離西散。同樣,捨棄了一個有情,即便沒有捨棄其他有情也於事無補,已經犯了根本墮罪。捨棄遍知佛果:就拿一個布施為例,所布施的事物頭顱、肢體,布施的對境一切眾生,時間是在輪迴未空期間,數目是每一位眾生沒有不得到盡微塵數頭顱肢體的。依此類推,持戒等也需要如此成就。我等大師曾經在菩提樹下就布施過超過大地微塵數的頭顱肢體,在其餘地方就不言而喻了,佛陀是這樣修學六度萬行的,我們也要效仿而學修。在積累資糧的過程中,資糧道、加行道者,也會因為害怕魔障而嘆息道:唉!我實在修不了如此大的成就,還不如修行聲聞緣覺阿羅漢的果位呢!沒有領受見道的所證萬法如幻境界而捨棄遍知佛果,歸根到底也是從資糧道加行道起首先就謀求私利的心行所導致,顯宗的別解脫戒和菩薩戒,也會依靠這一己私慾的念頭而失掉。與密宗的上師和道友發生矛盾而破誓言,歸根到底也是由謀求自我慾望的心行所致。所以,我務必要念念想到前面所說的謀求私利的過患和珍寶菩提心的功德。簡而言之,就是寂天菩薩所說的「何須更繁敘?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能仁圓滿佛陀出有壞全心全意追求的是利益他眾,結果證得了圓滿佛果,而所有凡夫俗子從無始以來一直成辦自我利益,結果仍舊停留在成辦一己私利上面,到頭來還是沒完沒了地流轉。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快樂是由利他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所得,誠如月稱菩薩所說:「聲聞中佛能王生,諸佛復從菩薩生,大悲心與無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今生後世大大小小的痛苦,也就是三界輪迴的一切痛苦通通歸結於成辦私利的心行。為此,把這個自私自利取名為厲魔。就算是母牛的奶沒喝到嘴,人們也會習慣性地認為那是妖魔在作怪,那麼自私自利的這種心念使暫時佛子菩薩地的功德和究竟遍智果位的一切功德到不了我們自相續中,它才是真正的大魔頭。要驅逐這個厲魔,就該把菩提心立名為驅魔的儀軌。那要怎麼驅逐它呢?就是修鍊自他平等、自他交換和自輕他重的菩提心,從而能達到不退失菩提心並把成辦私利的魔王驅逐出境的目的。其一、修自他平等:正是由於從無始以來沒有做到自他平等,才導致對我和我方貪戀,對仇敵和敵方憎恨,現在必須要對我和我方放下貪愛,對他和他方放下憎恨。這兩者的根本實際上就是牟取一己私利的心態和行為。所以,認識到它的過失以後,就絕不能再一如既往,而務必要做到自他患難與共、風雨同舟。如何做到患難與共、風雨同舟呢?心裡思維:天邊無際的有情是我的母親,我作為孩子,我們之間是獨母獨子的關係,我們母子二人該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如果想到這一點,就不會有成辦自利的心念,自私自利的心態自然銷聲匿跡。一切有情都是我的家人,我們母子平等渴求快樂,同樣不想受苦,要懷著大慈心一起成辦我和一切有情的安樂,心裡務必具備「有福同享、同難同當」的願望,行為上必須一起成辦快樂。一切有情雖然都希求快樂,可是卻對修行快樂之因的善業和正道一無所知,也沒有如理宣說的善知識,即便是有善知識,他們也不依教奉行。我如今有幸得見善知識,遇到大乘法,與了解取捨道理的上師善知識善友朝夕相處,也算得上是個修行人了,如果能做到,那我一定要去成辦一切有情的快樂。首先發願:但願一切有情具足增上生人天果報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快樂——樂果和信心、出離心、珍寶菩提心等樂因。隨之希求:如果他們能夠具足樂因及樂果,那該多好。接著發誓:我一定要使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然後虔誠祈禱三寶。首先緣於增上生等快樂之果而具備三種關聯並虔誠祈禱,隨後緣於信心等快樂之因而具足三種關聯並虔誠祈禱。從今日起,就必須依靠意樂和行為來平等饒益我和一切有情。心裡想著「我和眾生一起成就佛果」,實際行動上,也一同修行佛果,也要一起遣除痛苦。虛空遍及之處充滿有情,有情遍及之處充滿業感痛苦,被業感痛苦逼迫的一切有情從無始時以來無一不曾做過父親、母親等,從更親密的關係而言,未曾當過母親的眾生一個也沒有。當母親的次數不僅僅是一次,而是不可思議次。假設把這個大地的土摶成棗核大小的丸子,當整個大地的土已經用完,可是作為一一眾生母親的邊際還沒有到頭。作為母親,全部是以深情養育我。接著需要感念母親的恩德:一是生身之恩,二是賜命之恩,三是給財之恩,四是教世間知識之恩。從而生起想要報答恩德的念頭:這些有情雖然所求的就是快樂,可是對快樂之因的善法和正道全然不知,也沒有指引宣說的善知識,即便是有,他們也不如理奉行善知識的言教,以至於快樂之果的增上生人天安樂直至圓滿佛陀之間的一切安樂,他們一無所有。儘管所有眾生都不想受苦,可是卻遭受著三界輪迴三苦的苦果直接危害、集諦業和煩惱間接危害,緣於這一切眾生而平等觀作母親,這是舍無量心;緣於不具備快樂的眾生希望他們具足樂因及樂果,這是慈心;緣於具足苦因及苦果的眾生希望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這是悲心;我和一切有情是母子關係,作為孩子的我必須要關注母親的疾苦,如果不需要子女關注,作為母親的有情各得其樂,那麼我絕不會悶悶不樂而大發嫉妒,必然感到歡喜,而不會無動於衷,會滿懷喜悅之情,這是喜無量心。以上四無量心入定後得時,知母、念恩必須一一修行。隨後,再想到,這些有情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我的頭痛那是天人的痛苦;喉嚨痛,那是非天的痛苦;心臟痛,那是人的痛苦;腹部等下身疼痛,那是三惡趣眾生的痛苦。為此痛苦是一定要去除的,正如腳痛需要用手來消除一樣,有情所求的是快樂,而不想受苦,所想所行背道而馳的有情真好似徘徊在空空荒野中舉目無親的盲人一般,我如今遇到了大乘上師和大乘佛法,由此明曉利害關係,但願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如果他們遠離了苦因及苦果,那該多好;我一定要使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為了使他們遠離苦因及苦果,虔誠祈禱三寶。心裡要想到一起遣除自他的痛苦,行為上必然一起去解除痛苦。如果眾生的頭痛,作為菩薩必然會痛心疾首。行為上,比如,當在雪裡行走時,我自己有一雙鞋,如果另一人沒有鞋,那就要把一雙鞋分給他一隻,自己一隻,(他的一隻腳和我的一隻腳)兩隻腳同時在感受痛苦,另兩隻腳在一起享受安樂。所以,有情的快樂我必須要成辦,有情的痛苦,我必須要遣除,不需要我關注,他們各享其樂,就如同我的幼子在享受增上生的快樂,中子在享受聲聞緣覺的安樂,長子在享受佛陀的安樂,無需我兢兢業業,無需我下功夫,對於眾生享受的快樂之果要滿懷歡喜之情。對於眾生得到的信心等快樂之因要滿懷歡喜。心裡想:如果他們的這種幸福安寧永不失去、永不衰落與日俱增,那該多好。從心態方面這般修歡喜心。從行為上,也需要這樣一起去成辦快樂。如果廣修,那就完整無缺地修四無量心。或者,如果略修,就修慈心與悲心二者,或者只是修希望離苦的唯一悲心。這以上是世俗菩提心。(待續)


推薦閱讀:

教師常用網址備忘錄
「香港網路大典」的「黑手」
一個父親寫給自己孩子的備忘錄
一份發人深醒的備忘錄
男士備忘錄:女士優先——外交官說禮儀

TAG:備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