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 只有向內心去追尋
向內心追求
文/太橋旦曾堪布
因果規律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內容,那就是不論行善還是造惡的行為,都會因為發心強烈而導致果報成千上萬倍地增長。
比如殺生這個行為,有些人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殺生,有些人因貪慾而主動殺生,他們內心的動機各不相同,所導致的結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心中生起了猛烈的嗔恨,以這種心殺害了一個生命,業報就特別可怕。
如同《入菩薩行論》中所說:幾個大劫中積累的六度萬行功德,能被一剎那的強烈嗔恨毀滅。
反之,如果心中的利他之心特別猛烈,以這種心從刀下救出了一個必死的生命,這種善業的果報也是很大的。
所以我們在聞思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清凈自己的貪嗔痴。培養大悲心、菩提心、四無量心,並且使之越來越強。以利他之心,哪怕是救下了一個小小的生命,功德也是大得不可思議的。
不要被惡沾染
還需要強調的是,在聞思佛法以及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應該時時反省自己,觀察自己做事的動機是不是清凈,行為是不是如法。
如果我們的行為能做到動機清凈,手段也清凈,不管身邊有多少惡人,出現多少可怕的惡行,自己都不會被沾染。
所以,不要抱怨環境,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動機清凈、行為如法、依教奉行,在因果方面謹慎取捨。
做事能夠把握這樣的原則,具備這種能力,那麼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不會讓我們墮入惡道。
在聞思佛法的過程中,在業及因果方面,最重要、最關鍵的修持方法就是自凈其意,這也是噶舉歷代上師們都非常注重的。
如果自己無法反省,不能保護自己的身口意,即使佛陀親手用水給你灌頂,也無法清凈你的惡業;親手給你摸頂,也無法去除你的罪障;佛陀更無法把他的功德和證悟搬運到你心中。
唯一的方法就是我們自己依教奉行,自凈其意。
自凈其意
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做事之前都應該先要思考一下:這個行為是不是違背佛法?是不是對他人有利益?即使沒有利益,最起碼不能傷害他人吧,這是最基本的原則。
說話之前也要思考:說了這句話會不會傷害他人?會不會違背佛法?想清楚了才可以說。要管住自己的嘴,千萬不要惡語傷人,寧可不說也不能說違背佛法的話,這是我們能夠控制的。
思想也是一樣,雖然我們暫時還管不住自己的思想,有的惡念、妄想不能馬上斷除,但最起碼不能讓惡念發展成行動,能剋制自己的時候要剋制自己,不能讓惡念指揮我們去說話辦事,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佛法是內道,「內」的意思是不往外看而向內觀照。我們的眼睛可以往外看,但是心一定要往內觀照。所有的快樂、所有的幸福都往內尋找,往內追求,這就叫「內道」,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比如說害人之心、貪慾、傲慢、愚痴等等,如果心中產生了這些惡念,靠外面的行為能處理嗎?吃藥可以解決嗎?做手術可以嗎?當然不行,只有靠我們的內心來控制、剋制和消除。內心的問題要在內心解決,從哪裡產生就讓它在哪裡消失。
所以說,在聞思佛法的過程中,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要以思維、觀察、禪定、發慈悲心等直接跟內心有關的方式來清除內心的惡念,只有找到內心的覺悟,找到內心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才能領悟到真正的佛法。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作者太橋旦曾堪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 近期熱文禪宗最常參悟的四則話頭
南懷瑾先生:這個是學佛最難 最重要的一項!
你知道《大悲咒》中十四個「娑婆訶」的含義嗎?
但願所有的負擔都變成禮物 所受的苦都能照亮未來的路
既然佛法那麼好 怎樣才能讓它融入內心?
推薦閱讀:
※命理:她結婚這麼多年為了孩子的事情內心還是很糾結。。。
※愛他,就要尊重他內心的秘密
※28.精誠是什麼?就是內心堅強而外表光明磊落
※如何讓內心更強大?
※八字看哪些人一生內心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