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美)迪倫 著譯者:徐振鋒 吳宏凱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6-1-1所屬分類:自傳頁數: 283內容簡介一本歷時三年在手動打字機上敲出來的回憶錄,最終證明其作者是一位傑出的散文大師,一位引人注目的文化觀察家,和一位化裝成盪鞦韆演員的詩人。我們早就知道迪倫會寫,然而我們沒有想到他會寫得如此出色,沒有想到這位搖滾老江湖可以用如此的熱情、憐憫和深邃的眼光回顧往昔的歲月。你在這裡聽到迪倫無與倫比的聲音,他的抑揚頓挫,他冷麵幽默的機智,他玩弄詞藻的本領以及各種驚心動魄的回憶——所有一切都講得非常漂亮。原來迪倫竟然在追憶過去,想像當年人們的面貌、穿著和談吐的時候竟然有種普魯斯特式的風采。尤其引人入勝的是,本書獻給讀者一份心意,讓他們更好地了解他作品的真諦:迪倫幾十年來在若干採訪中極為吝嗇地散落的思想火花。本書為讀者開闢了一條理解作者思和藝術的通道,對於迪倫而言,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生交接點,迪倫一方面在尋找一種讓整整一代人有共鳴的聲音,替他們說話(儘管他自己並不情願如此)。另一方面,他又在積極復興他游吟詩人的傳統。鮑勃·迪倫不僅稱得上是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音樂家,更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一位語言大師(他是惟一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音樂家)。本書出版以後,獲得了如潮的好評:有媒體把它與克魯亞克的《在路上》相提並論,也有媒體說它寫作手法直追意識流大師普魯斯特,更有媒體稱迪倫為莎士比亞以來最偉大的英語作家。本書記錄的不僅是作者發明創造和靈感迸發的輝煌時刻,還有那些意氣消沉的時刻!作者簡介: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獲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並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代言人。他直接影響了一大批同時代和後來的音樂人,例如尼爾·楊、大衛·波維、婁·里得、布魯斯·斯普林斯丁等人,並被時代雜誌選為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的名單。目錄:第一章 記下得分第二章 失落之地第三章 新的早晨第四章 喔,仁慈第五章 冰河註:本資料僅供下載學習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果你喜歡請支持購買實體正版。迪倫的《BLOWIN_"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飄搖)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個男人要走過多少路,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才可以稱之為好漢?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隻白鴿要飛過多少片海,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灘上入眠?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balls fly 炮彈要橫行多久,Before they are forever banned 才會永不存在?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風中就能找到答案。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屹立多久,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會被沖刷入海?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這些人要堅持多少年,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會獲得自由?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個人要轉過多少次頭,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來假裝他什麼都沒看見?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風中就能找到答案。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個人要抬多少次頭,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可以看得見天空?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個人要有多少只耳朵,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聽到人們的哭泣?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要經歷多少次死亡他才會知道,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太多的人已經付出了生命?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在風中就能找到答案。在電影《阿甘正傳》里曾經出現在這首歌曲,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曾經作為反越戰歌曲傳唱,但他的產生卻要早得多,現在網上能找到的資料大多是這樣介紹的:這首歌的作者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有猶太血統的家庭。自幼喜愛音樂,60年代初,他從明尼蘇達大學輟學來到紐約開始了他的歌唱生涯。1964年,他以一曲《Blowing in the Wind》走紅流行歌壇,漸漸成為民謠樂壇上的重要人物。60年代中後期,他的樂風突然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此他的歌曲不再被稱為民謠而成了「民謠搖滾」。(有的資料上介紹這首歌創作於1962年)鮑勃.迪倫所寫的歌曲旋律簡潔優美、歌詞質樸而富有哲理,充分表達了他對社會的看法和對政治的見解,因而被人們譽為「出色的詩人、尖刻的社會評論家、反主流文化的勇敢旗手」。搖滾樂這種令年輕人狂熱的音樂形式在鮑勃.迪倫的手裡增加了表現宗教、死亡、愛情、政治等問題的內涵。他的作品使人們意識到搖滾樂和詩歌、小說一樣是直率的、個性的、有生命力的。如果說貓王在50年代賦予搖滾樂以生命,那麼也可以說鮑勃.迪倫在60年代賦予了搖滾樂以靈魂。這首歌寫於1964年,這也是被稱為「美國民謠搖滾之父」的他所有創作歌曲中最優秀、最出名的一首。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向越南戰場,結果造成了慘重的傷亡。於是美國社會內部掀起了一股反戰熱潮。與此同時,民歌也在全美各地校園流行起來,許多年青人利用創作民歌表達人民的呼聲。這首歌因為迎合了當時的社會思潮,因而迅速風靡全世界:「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他才能看見天空?一個人要有多少只耳朵他才能聽見民眾的呼喊?要犧牲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經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就飄在風中。答案就飄在風中。」事實上這首歌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反戰,他和馬丁路德金的那段著名演講《I Have a Dream》(我有一個夢想)一樣成為美國民權運動的標誌。關於迪倫還有這樣一段笑話:有人問羅大佑,你的嗓子這麼不好怎麼還唱歌?大佑回答,鮑勃迪倫的嗓子還不如我呢,他能唱我為什麼不能唱?剛剛找到一篇比較完整的迪倫的介紹,奉獻給大家。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迪倫成名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或譯為隨風而飄】等,成為在反戰抗議和民權運動中被廣泛傳唱的曲目。直到今天,他仍然是非常有影響力非常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的歌詞包含了政治抗議、社會評論、哲學和詩歌。除了在音樂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繼承了美國傳統的民謠、搖滾樂、鄉村和藍調音樂,甚至包括爵士和搖擺樂。職業生涯60年代前期迪倫於1941年5月24日出生於明尼蘇達州一個名叫杜魯斯的小鎮,他的祖父母是猶太裔的移民,於十九世紀末從從立陶宛和烏克蘭移民到美國。他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在收音機前聽廣播里的藍調和鄉村歌曲中度過;他在高中的時候就有自己的樂隊,最早已知的錄音John Bucklen Tape[1],是他於1958年與高中好友John Bucklen在迪倫家中翻唱Little Richard和Richard Rodgers等人的歌曲。他於1959年高中畢業,並前往明尼蘇達大學就讀。他在大學時代,漸漸對民謠產生興趣,開始在學校附近的民謠圈子演出,並首度以鮑伯?迪倫作藝名。大學第一年沒讀完,他就從學校退學,但依然留在明尼阿波利斯與那裡的民謠圈內演出。在1961年的一次從明尼阿波利斯到芝加哥的途中,迪倫改變主意,前往紐約,探望自己的音樂偶像伍迪?伽瑟里,並在其面前演出。在一些紐約格林威治村的小俱樂部中的演出中,他逐漸脫穎而出,獲得了以Robert Shelton為首的樂評人的好評,並為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的著名製作人約翰?哈蒙德所注意,於當年10月與迪倫簽訂了第一份唱片合約,為期五年,並於1962年推出了第一張名為《鮑伯?迪倫》的同名專輯。這張專輯裡,只有Song To Woody與Talking New York是迪倫自己的創作作,其餘都是他在格林威治村民謠圈子裡,向其他歌手學來的歌曲。他於1963年發行第二張專輯《自由馳騁的鮑伯?迪倫》(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專輯中十三首歌都是迪倫自己的創作,並因其受到伍迪?伽瑟里和喬?希爾而影響,以演唱抗議歌曲而出名,他這個時期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即《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在其後的反戰和民權運動中被反覆傳唱,而很多人也是透過在電影《阿甘正傳》中瓊?拜亞對這首歌的翻唱而認識迪倫。迪倫許多早期的歌曲,都是因為別人的翻唱才廣為人知,例如被人們稱為民謠女皇的瓊?拜亞與彼得、保羅與瑪麗,不僅翻唱過迪倫的歌曲,更是迪倫的重要支持者和朋友。自1963年起,瓊?拜亞邀請迪倫與她一起巡迴演出;1963年8月28日,兩人曾於著名的「華盛頓大進軍」這場大規模的民權運動遊行中,演唱Only A Pawn In Their Game與Keep Your Eyes On The Prize這兩首歌曲[2]。正是在這次大遊行中,馬丁·路德·金髮表了他著名的《我有一個夢》的演講。在這個過程中,迪倫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民權運動的代言人,但是他本人卻對此開始反感起來。1963年底,在肯尼迪總統被刺殺不久之後,他前往接受國家緊急民權委員會的一個頒獎儀式,他帶著酒氣,質疑了委員會的作用。在此之後,他逐漸遠離民權運動和抗議歌曲。60年代後期他曾經於1963年和1964年,兩次在新港民謠音樂節(Newport Folk Festival)上演出。六零年代的民謠音樂界,對於搖滾樂的出現與盛行普遍感到不滿,迪倫卻在1965年7月25日,於當年的民謠音樂節中,第一次在舞台表演中使用電吉他,在觀眾的掌聲和噓聲中,他僅僅演唱了三首「插了電(Plugged)」的歌曲,隨即被憤怒的聽眾趕下台,這被認為是其從民謠轉向搖滾樂的轉折點。關於為什麼迪倫要在1965年的表演中使用電吉他,從而讓許多他原來的民謠聽眾認為他是一個叛徒,一直有著多種不同的解釋。但是,這次表演也被認為是民謠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因為它代表著即使是對迪倫這樣的繼承傳統的音樂家來說,民謠再也無法再滿足迪倫的需求了。1965年迪倫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六十一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的一曲《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迅速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二名、英國排行榜第四名,後來並被Rolling Stone雜誌列為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在專輯出版之後,迪倫開始在美國國內巡演,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有歌迷要求他放棄搖滾樂,改回到民謠的原聲吉他中。1965年11月22日,迪倫與薩拉·勞登(Sara Lownds)秘密結婚,並於次年產下一女。他們共生有四個孩子,其中最小的雅戈布·迪倫(Jakob Dylan)也從事了音樂事業,並成為「牆花樂隊」(The Wallflower)主唱。兩者於1977年離婚。1966年春,迪倫開始了自己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的巡演。每次表演通常被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為他使用木吉他的民謠表演,另一個部分則是用電吉他的搖滾樂表演。在巡演過後他回到紐約,但卻依然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當年7月29日,他在紐約的伍德斯托克附近駕駛摩托車中,由於剎車錯誤而摔了下來,脖子受傷,暫時地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一段時間,直到1968年1月20日於伍迪·伽瑟里的紀念音樂會中才再次在公眾面前出現。在六十年代剩下的幾年內,迪倫的音樂則開始向更具思考型發展,並受到了那什維爾鄉村音樂的影響。70和80年代當迪倫與與哥倫比亞的第二張合約期滿之後,雙方無法達成新約定,於是他在1973年與格芬唱片簽了一份發行一張專輯的合約,即Planet Waves;為了推銷這張唱片,迪倫於1974年與長年的老朋友The Band一起進行北美巡迴演出,巡迴演出結束後不久,與妻子的關係開始惡化。1975年,迪倫探望了深處囹圄中,因種族歧視蒙受不白之冤的黑人拳王羅賓?「颶風」?卡特(Rubin "Hurricane" Carter),並創作了一首長達八分多鐘的《颶風》("Hurricane")為他聲冤。同年10月30日,他展開一場名為「Rolling Thunder Revue」的巡迴,與瓊尼·米歇爾、Roger McGuinn、詩人Allen Ginsberg一起演出,甚至瓊·貝茨這位在民權運動後期,因為與迪倫意見不一而分道揚鑣的朋友,也與他重修舊好而加入巡迴。1977年7月29日,迪倫與Sara Lownds正式離婚;1979年,迪倫成為一名再生的基督徒(Born Again Christian),影響到他從1979年到1982年的創作,這段時間的三張專輯,Slow Train Coming、Saved、Shot of Love都帶有濃重的宗教氣息。80年代以後,迪倫的唱片得到的評論和市場的反應比較不一。在1985年,他與自己的伴唱歌手卡洛琳?鄧尼斯結婚,並在此年生下一名女孩。這次婚姻一直持續到90年代早期。1988年他入選了搖滾名人堂。1988年6月7日,迪倫在美國加州的 Concord 展開了一場名為Never Ending Tour的巡迴,此後以每年一百場上下的次數,在全球各地演出,這場巡迴至今已超過一千九百場。90年代至今進入90年代,迪倫出版唱片的速度開始變得緩慢,其中在1992年的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重新拾起早期的民謠,翻唱許多並不廣為人知的歌曲。1992年10月16日,在麥迪遜花園廣場,舉辦了一場紀念迪倫踏入歌壇三十年的演唱會,其中包括尼爾·楊(Neil Young)、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前披頭四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人均到場表演[3]。1995年,迪倫在MTV音樂台錄製不插電演唱會;1997年初,由於突然心臟病發作,當年的歐洲巡迴被迫取消,但他很快就康復出院,甚至還於當年9月27日,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4]。1997年9月30日,迪倫發行了由Daniel Lanois製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離他上一張原創專輯Oh Mercy有八年之久。2001年9月11日,迪倫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10月,他出版了名為Chronicles, Vol. 1,的自傳,作為計劃中三部分的自傳的第一部,記述了他的童年生活、在紐約奮鬥的經過、中年陷入創作低潮的心情…等。推出之後,該書停留紐約時報書籍非小說類排行榜長達19周。該書中文簡體版已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和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共同出版,譯名為《像一塊滾石》;繁體中文版亦已由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譯名為《搖滾記》。2005年,曾經導演過《計程車司機》、《憤怒的公牛》等影片的導演馬丁·斯科西斯執導了迪倫的自傳性電影No Direction Home,講述了從出生到摩托車事故之前的迪倫;片中有大量的訪談與實況演出的影像,包括迪倫當時的親密戰友瓊·拜亞、以及1966年5月17日在曼徹斯特那著名的吼聲(Judas!)。2006年8月底,迪倫發行了他第四十八張專輯"Modern Times",隨即登上美國排行榜第一名。他的上一張冠軍專輯,是三十年前的"Desire"。出版唱片Bob Dylan (1962)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1963)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1964)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1964)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1965)Highway 61 Revisited (1965)Blonde on Blonde (1966)John Wesley Harding (1967)Nashville Skyline (1969)Self Portrait (1970)New Morning (1970)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1973)Dylan (1973)Planet Waves (1974)Before the Flood (1974)Blood on the Tracks (1975)Basement tapes (1975)Desire (1976)Hard Rain (1976)Street Legal (1978)Budokan (1978)Slow Train Coming (1979)Saved (1980)Shot of Love (1981)Infidels (1983)Real Live (1984)Empire Burlesque (1985)Biograph (1985)Knocked Out Loaded (1986)Down In The Groove (1988)Oh Mercy (1989)Under The Red Sky (1990)Good As I Been To You (1992)The Bob Dylan 30th Anniversary Concert Celebration (1993)World Gone Wrong (1993)Unplugged (1995)Time out of Mind (1997)"Live 1966" (The ? Royal Albert Hall ? concert The Bootleg Series Volume 4) (1998)Love and Theft (2001)"Live 1975" (2002)"Live 1964" (2004)Modern Times (2006)相關評價鮑勃·迪倫被認為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民謠歌手,並被視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的代言人。他直接影響了一大批同時代和後來的音樂人,例如尼爾·楊、大衛·波維、婁·里得、布魯斯·斯普林斯丁等人,並被時代雜誌選為本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人的名單http://www.verycd.com/topics/2743355/人生答案在畫中 鮑勃·迪倫:描繪冷寂的世界(圖)2007年11月20日 09:31德國開姆尼茨藝術畫廊負責人英格麗德·莫辛格(IngridMussinger)在紐約出差,意外地在一個古籍舊書店裡發現幾張鮑勃·迪倫畫的素描,就在那時,辦一個迪倫畫展的念頭因之形成。日前,搖滾巨星鮑勃·迪倫的首次畫展在開姆尼茨藝術畫廊舉行。之前,策展人莫辛格對於迪倫知之甚少,有了舊書店的意外收穫後,莫辛格特別找來了迪倫在1965年的《地下鄉愁藍調》反覆聆聽。「歌詞充滿意象,能寫出這樣的歌詞的人一定懂得畫畫。」莫辛格決定聯繫迪倫,「簡直不敢相信,迪倫居然答應了。」目前,在開姆尼茨藝術畫廊首度公開的鮑勃·迪倫的美術作品內容為1989年到1992年間,迪倫在全球舉辦「永不停止的巡演」時的所見所聞。巡演期間,他用素描、炭筆畫的方式記錄了冷寂的自然風景、旅館的房間和大街上的人。然而,在開姆尼茨畫展上展出的恰恰不是這些所謂「憔悴的空白系列」中的素描。
畫廊似乎有意將鮑勃·迪倫包裝為一個畫家,莫辛格已經定下了一些計劃並提出:「作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需要有新的作品誕生。」不過藝術家的創造力的確驚人,在8個月里,他總共畫了320幅水彩畫和水粉畫。畫廊再通過數字化方式將作品進行放大。與歌曲創作方式相類似,在繪畫時,迪倫將已有的主題的內容,同時衍生髮展三四個版本。「我想知道為什麼莫辛格對我的畫作會感興趣。畫廊給了我動力,讓我把多年前隨手畫在紙上的東西重新展示,」66歲的迪倫在展覽說明中這樣寫道,「如果沒這種興趣,我不會再去碰那些畫過的東西。」策展人克斯廷-德雷克塞爾說:「也許展出作品在技巧上有欠缺,但如同唱歌一樣,在繪畫創作上,迪倫是全身心地投入的。」最終,莫辛格選擇了其中的140幅進行展出。畫展吸引著好奇的藝術愛好者和迪倫歌迷遠道而來,開姆尼茨藝術畫廊人滿為患。讓人意外的是,對於迪倫的首次畫展,評論界都給予了正面的回應。有些批評者甚至拿迪倫與蒙克和馬蒂斯以及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馬克司貝克曼相比較。而那些暗色的線條和大膽的色塊則又讓人嗅到了愛德華·霍坡的氣息,這種帶哲學思把辨性又流淌鄉愁的意象,被認為與迪倫的歌詞中的意象相契合。「即使鮑勃·迪倫從來沒有唱過一個音,從未寫過一行歌詞,這些畫作也依然值得觀賞。」藝評家布卡德·穆勒(BurkhardMuller)迅速反擊了「人們注意畫展,只是因為鮑勃·迪倫的名聲」這樣的觀點。迪倫的繪畫經歷源於1960年代,一次摩托車車禍讓他躺倒在病榻上,藝術家諾曼(NormanRaeben)當時對他的繪畫給予了指導。在2004年出版的迪倫傳記中就有這樣的描述。「我該畫點什麼呢?就從手邊的鉛筆、小刀開始。我完全忘記了時間……只感覺周圍一切從混沌到有序」。他後來也為其專輯畫過封面。莫辛格表示,只要得到迪倫的批准,展覽明年將有可能在紐約等地繼續展出。迪倫某一天是否會親自光臨畫展呢?對於這個問題,莫辛格引用了迪倫最著名的歌曲名———「答案在風中」。來源:東方早報
推薦閱讀:
※唐睿宗李旦簡介
※歐陽修簡介 & 6,p
※水陸法會簡介
※沙漠玫瑰簡介
※葉紹翁簡介
TAG:回憶 | 回憶錄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