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嫁接」在中國宗教的主幹 原因何在?

佛教之所以能「嫁接」在中國宗教的主幹上,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大乘佛教的基本形態符合大一統論的基本思想範疇。第二,佛教有許多思想理念可以補充中國宗教,尤其是儒道兩家之不足。

原本產自印度的佛教,在公元前後傳入中國,經過一千多年的演變,最終變成了「中國佛教」。這一歷程一般被概稱為「佛教中國化」。方立天認為,佛教是作為一種外來「植物」(或種子)被「移植」到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並在此紮根,逐漸成長為「中國佛教」。此可概稱為「佛教中國化」路徑的「移植論」。近些年來,筆者因為翻譯荷蘭漢學家高延(J. J. M. de Groot,1854—1921)系列著作的緣故,發現他對「佛教中國化」的路徑另有不同解釋,可比擬之為「嫁接說」。

高延認為,佛教進入中國是「嫁接」在中國宗教「主幹」上的。他在《大一統論》一書中指出:「(中國的儒釋道)『三教』不過是從一個共同『主幹』上生長的三個『分枝』,而『主幹』早在史前時代就存在了。『主幹』即『天地萬物之宗教』,這一宗教有其基本構成要素與外在表徵。囊括天地萬物在內的『大一統論』(Universism)就是中國的『一教』。」高延概括中國宗教的本質,常用到的一個詞就是「Universism」。百多年來,很多西方學者都是以高延所創的「Universism」為大的理論框架或知識背景而展開局部的中國宗教、社會、歷史與哲學研究。甚至可以說,高延造的這個詞已成為西方學術視野里中國(宗教)哲學的一個象徵性符號。以往中國學者多把其翻譯為「宇宙論」、「天道論」、「一元論」等。筆者以為,高延是據「universe」而創「Universism」。「universe」是「宇宙」、「天地萬物」、「領域」的意思,其派生詞「universal」則有「普遍的」、「一般的」、「通用的」、「萬能的」、「一般性」等意思。另外,高延在翻譯中國典籍時,多把「一」翻譯為「universal」或類似辭彙。「一」者「全」也,即「道」之謂。又按高延思想,中國宗教以「道」為創生、主宰、運行萬物的根據,故道能統萬物。基於以上理由,筆者將「Universism」一詞譯為「大一統論」。

高延又認為:「耶穌誕生前後各兩個世紀的漢代,古老的『主幹』一分為二,一為道教,一為儒教;與之同時,佛教亦『嫁接』(graft)在『主幹』(a common stem)上。實際上,佛教當時之進入中國,其形態為大乘佛教,仍是一種『大一統』的形式,因此才得以在古老的主幹上存活並繁盛起來。以這種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的『三教』恰是一個樹榦的三個分枝;作為三教,仍是為一。」這意味著中國宗教的主幹是「大一統論」。此段有兩個關鍵詞,即「graft」和「a common stem」。「graft」既有「移植」之意,亦有「嫁接」之意。但從詞源上來看,「graft」一詞來自拉丁語「graphium」和古希臘語「gráphein」,意為「筆」或「寫」;維基詞典認為該詞接近英文單詞「carve」(切口),因與「接穗」相似而命名。結合高延原文上下文語境及該詞的詞源,筆者認為此處譯為「嫁接」較合適。

高延「發現」中國宗教有其「主幹」,是在1886年9月,彼時他第二次到廈門不久。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沿著諸多不同主題開始無間斷地搜集資料。我觀察並記錄下關於家庭生活(為此我與中國人住在一起)的細節,繼承、收養、婦女的地位、婚姻、喪葬儀式等等……沒過多長時間,我發現有一條線索貫穿所有的事情,那麼關於所有的東西,就像水晶一樣透徹清晰了。」因為有中國宗教這一「主幹」,外來的佛教才能「嫁接」在上面。如果不認為有這樣的一個主幹,也就談不上「嫁接」,而只能是「移植」到土壤中了。

無論是「嫁接」還是「移植」,都意味著外來佛教的「植株」或「枝芽」在異地環境下獲得生命的某種存續,在這一過程中,必然要克服種種「排異反應」,其最終形態亦必然與其原有形態有著很大的差異。然而,這兩種路徑之間畢竟又有所不同:第一,「嫁接」說的前提是認為中國宗教有一「主幹」,此即意味著中國宗教在當時流傳已久、高度發達且自成體系,統治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承認這一點,那麼佛教進入中國,除了「嫁接」之外,別無他途;如果不認為中國宗教有這樣的一個「主幹」,或者相對模糊中國宗教自身的主體性,只做泛泛而論,則佛教「移植」在中國文化土壤中就是一個比較恰切的比喻。第二,「移植論」強調佛教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存續歷程中的主體性、完整性,且具有相對的獨立自主性;「嫁接」說則強調佛教在中國宗教大格局背景下的被揀擇性,在其後續發展中只有部分要素得到了發展乃至成為主流。第三,「移植論」強調來自印度的佛教有些核心本質性的東西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存續過程中沒有發生多少改變;「嫁接說」強調的則是「中國佛教」雖然表層的東西有其佛教特色,但其核心本質不過是中國本土宗教自身固有的東西。

佛教之所以能「嫁接」在中國宗教的主幹上,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大乘佛教的基本形態符合大一統論的基本思想範疇。第二,佛教有許多思想理念可以補充中國宗教,尤其是儒道兩家之不足。關於第一點,高延認為,「佛教如同道教一樣,也是一種大一統論的宗教。其思想基礎是世界的秩序,大乘佛教稱之為法,中國人毫不猶豫地將法等同於他們的道」。至於佛教補中國宗教之不足,高延尤其強調兩點:其一是佛教有關來世(輪迴)的觀念。他認為,自遠古以來,中國就存在著一種佔據支配地位的祖先崇拜體系,其規則非常精細,儒家和道教皆認可這一體系,並一起將其整理為一種正規制度。無論是儒家還是道教,關於來世生活狀態,從未有詳細學說向人們闡述,這樣就有很大的空缺留待佛教來補充完整。其二是有關涅槃解脫的觀念。高延指出,無論是儒家還是道教,都不能滿足人們追求更高理想、完美的需求,這是一種至善境界,關於現世生命之後的事情,儒家連提都沒提,道教也只是提到一點點,但新進來的佛教則宣傳這樣的一種解脫,其在現世即可部分或全部獲得。

正是因為大乘佛教在基本思想範疇上與中國宗教的大一統論相似,而且又在來世輪迴與涅槃解脫觀念上可以有效補充中國宗教之不足,才得以「嫁接」在中國宗教的主幹之上。而之所以只有大乘佛教在中國發展起來,是因為受到「嫁接」條件的限制。高延的結論是:「經過這一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儒釋道三教是一個樹榦的三個分枝,所以三教仍是一個宗教。」儒釋道三分枝之中,「儒教」是國家宗教,成為最大的一個分枝,佛教、道教兩個分枝的發展一直受到其抑制。所以「中國宗教」較多以儒家祭祀之「禮」等面目出現,但並不等同於儒教。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高延中國宗教著作全集》(18卷本)翻譯與研究」(17AZJ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原標題:張雲江:「嫁接」抑或「移植」——佛教中國化路徑的比較與反思

推薦閱讀: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不發了!原因很丟人…
《老梁觀世界》停播的原因是什麼?
小葉紫檀手串開裂怎麼辦?原因是這些
揭秘李小璐甩李晨分手原因
李自成攻破京城後,太監曹化淳怒喊10個字,道出明朝滅亡的原因

TAG:中國 | 原因 | 宗教 | 佛教 | 中國宗教 | 嫁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