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講記·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法華經講記·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普賢菩薩在四大菩薩里是「大行普賢」。之所以講「大行」,跟『普賢』這個法號有因緣關係。『普賢』為『佛後普賢』,是老古佛倒駕慈航示現菩薩相,普度一切眾生。觀音、文殊、普賢、地藏,有沒有哪一個菩薩不是普賢呢?都是老古佛倒駕慈航,現菩薩相教化眾生。凡夫不是倒駕慈航,恨不得要超越。怎麼超越?沒有成佛就提前當佛,沒有明心見性就提前說自己明心見性,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這都是我執。普賢菩薩是在東方不眴國的教主,他示現菩薩相護持《妙法蓮華經》,護持修行普賢十大願王的一切的眾生。
普賢,由梵文翻譯而來,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意譯為「普賢」,或「遍吉」。遍吉也好,普賢也好,都是指以平等心幫助一切眾生修正法,證菩提。〈勸發品〉,普賢菩薩以極其權威的身份勸告修行人受持《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首先由諸佛護念,是三世諸佛共同護持秘密之藏。不僅有佛,還有菩薩護法,這就是普賢;前面還有藥王菩薩、勇施菩薩,這都是些等覺位、妙覺位的大菩薩。不僅有菩薩,更有天龍八部。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這段經文,體現了一個老古佛倒駕慈航不可思議的氣氛。自在神通力:『自在』就是我們的法身本體。「觀自在」,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這種神通力是天然本定,殊勝無比。『威德名聞』,以『一心三藏』之『威』、之『德』、之『名』而聞。這個『聞』,表對十法界的應化之力。十法界萬法只要懂得了普賢行,懂得了『如來藏』之法理法義,他就自然而然與這種力道交感應,就『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這裡是表大眾之力、眾生之力。一個力就是見聞宇宙人生本來面目,這種心力稱為大力。『無量無邊』是從數量而言;『大』是從質量而言。
這是表諸佛菩薩對於受持弘揚《妙法蓮華經》這件事不可思議的重視,從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到無量分身佛、無量大菩薩眾——普賢菩薩是無召自來。一旦聽聞講《法華經》,基本上就跟派兵打仗一樣,傾巢而動,傾國而來。諸佛菩薩對於受持《法華經》這樣重視,我們作何感慨?能不能無動於衷?誰把這個問題想明白,在這裡感慨萬分,恨不得覺都不想睡了,你大成就。老古佛把這個事情看得這麼重,我們在心裡看得有多重?要找一找這個差距啊!有些菩薩明白道理以後,那是真的日日夜夜奔波弘法。如果每一個人都是這樣,何愁正法久住。不能麻木不仁吶!
所經諸國,普皆震動:就跟妙音菩薩來一樣,『普皆震動』即為「六反震動」。諸佛菩薩不動則已,動到哪裡都是在傳法。來也好,往也好,首先「六反震動」。修行人,你走到哪裡也要「六反震動」。看到一隻貓、一隻狗,你都要合掌給它三皈依,給它傳法。不是走到哪裡就搞名聞利養,搞人我是非;修行人要成為職業化、專業化,走到哪裡化到哪裡。你看到西瓜,它是西瓜嗎?這就是阿彌陀佛。是不是就在震動吶?時時事事處處提起我們的觀照:我是佛,你是佛,他是佛,大家都是佛,一切都是我們一個心在變現。一個人時常處於這種境界,你說哪個踩他一腳他會不會瞪眼睛吶?哪個障礙他一下子,他會不會發脾氣啊?不會的。
所經諸國:廣義來說,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諸國』,時時事事處處都是『諸國』。你在家睡的床鋪也是『諸國』;衣食住行,無所不是『諸國』。『所經諸國』,你震動了沒有?你怎樣在震動?並不是我們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到哪裡去參加拜懺,震動一下子。你只要吃飯、穿衣、洗澡,在不在震動啊?跟家裡人溝通交談是不是震動啊?三句話不能離開我們的老本行,叫『普皆震動』。嘴裡不講,心裡也要在想,心裡也在震動。
雨寶蓮華:就是『普皆震動』,時時事事處處都是我們成佛的道場,都是我們成佛之因。有的就不是『雨寶蓮華』,叫桃華、杏華、梨華,是搞名聞利養之華,把我們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花了。修行人就要懂得轉變心態,轉識為智,轉花花世界為『雨寶蓮華』。命自我立啊!「即因即果」啊!『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種種伎樂』這是表智慧的力量,表成就我們的神通法力和道力。你作如是的觀照,你一定會奇蹟出現,靈感爆發。『伎樂』,表解脫智慧、解脫之力。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前面的『所經國土,普皆震動,雨寶蓮華』、無量伎樂,都是表自利,開智慧了。那麼後面的『天、龍、夜叉、乾闥婆』是與我們面對的無量的法界道交感應為一體。我們不要採取那種天真的想像——普賢菩薩帶著一大隊人馬,一邊走,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吹喇叭。要往深處想,要往細處想。這都是在開示菩薩自利利他的功德,開示菩薩的行持,應該怎麼樣做,不應該怎麼樣做。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事事、處處要觀照,你有沒有行普賢行?普賢行就是時時、事事、處處『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你『雨』了沒有?『動』了沒有?與一切的眾生都要打成一片。對泥巴瓦塊、樹木華草我們都要以柔軟的心去溝通。有些人修得孤苦伶仃,這種心態要趕快調整。修行人要明白,走到哪裡都包容一切,而不是要求人家來包容我們。特別是出家人要當好人天師表。在經典里對諸如此類的描述司空見慣,你看懂了沒有?你心動了沒有?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場面,你能不能再感慨起來?還是無動於衷?
【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匝,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學生不管到哪裡,要懂規矩。普賢菩薩是老古佛再來,他是幫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在尊者面前示現恭敬相,千篇一律。不管是世間法還是出世間法,上下有序;否則你就是犯上作亂。不管你有理沒有理,不可以以下犯上。
右繞七匝:有的講右繞三匝,不要去執著。無量百千萬億人在那轉來轉去,他發傻了?「七」和「三」都是表圓融之數,繞就是心裡繞;也可以講把佛團團圍繞在中間。把佛放在我們的心中,恭敬到極致。
前面妙音菩薩是受佛之請而來,普賢菩薩是不請自來。看這段經文,『寶威德上王佛國』,這些國土的名字都是吉祥加持之義。『寶』,非「真」不可以為『寶』。『寶』一定是見宇宙人生真理。『寶威德』,不見真不堪為『寶』,不為『寶』不堪為『威德』。『上王』,上是表無上之法。『王』表自在,表解脫自在之義。
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遙』體現出我們的心沒有國界,沒有邊界。在《楞嚴經》講,諸佛與大菩薩在其三摩地中,見十方國土如在眼前。這也是顯現出我們真心本來面目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不管在哪裡,整個盡虛空遍法界有個動靜,諸佛大菩薩無所不知,因為那種動靜是不是就是他自己?所以,『與無量無邊菩薩大眾共來聽受』是表明普賢菩薩自告奮勇,護持道場,護持法會,這是他的責任。不請自來,大乘菩薩要做眾生不請之友。
惟願世尊,當為說之:普賢菩薩請佛開講《妙法蓮華經》。你不要講:剛開了法華大會還要開講啊?《妙法蓮華經》三言兩語行不行啊?怎麼不行?行啊!他來就是聽《妙法蓮華經》的,給他再開示一下。實際上借這個機會再一次對十方世界進行一次加持。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在如來滅度以後,真心想了生死成佛道的人怎樣才能得到《法華經》?也就是說沒有肉身佛在世時,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我們就能遇到《法華經》?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四法』中成就任何一法,你在來生來世在沒有肉身佛的時代,你都能得到《妙法蓮華經》。
一者,為諸佛護念:這不是異想天開:我表現得特別好,天天燒香拜佛,佛就來護我。『為諸佛護念』根本在於『一念信解』的功德。明心見性之人知道,十方法界上至諸佛菩薩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樹木華草、風雲雨霧一切無情物,都是當人當下一念所變現而已,你得『諸佛護念』。你已經與萬法融為一個本體。你得諸佛護念是因為你護念了諸佛。這就叫『應供』——應你自己對諸佛的護念,而得到諸佛對你的護念。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外道外在哪裡啊?一天到晚求佛菩薩保佑保佑,到最後那些天魔鬼怪鑽他的空子,現這個相、那個相,「我是南海觀世音,你知道嗎?」「我是藥師如來,你知道嗎?」我是什麼什麼什麼……就一天到晚在那兒鬼頭鬼腦,不知道跟誰在講話。把燒香拜佛、把做種種的法會、把讀經誦經就變成是修行。這都是邪法。《金剛經》講,『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法,不能見如來。』
《楞嚴經》是講修心,行善積德畢竟也能與佛法結緣。可是我們正修必須明理,必須見道,這叫『得諸佛護念』。從釋迦牟尼佛到觀世音,到牛馬豬羊,到泥巴瓦塊,都是『諸佛』,都是我們一個念變現而已。做到這一點,按照藕益大師的判斷,你即已「住入佛家」,在住位菩薩以上的境界,住位乃至到十住位。
這裡的見道位根本就涉及不到「行」,與修行沒有關係的。修行就進入十行位的菩薩,那就是解行並重;在住位菩薩只論解,不論修、不論行。見道位普遍而言,可以在初住位到十住位之間。這還是方便說啊!有些在見道位就可以直接到等覺、妙覺。所以一大部分人要經過修證達到行位、迴向位。大根基之人可以一念成就,一時成就。
二者,植眾德本:這是由住位菩薩大作佛事,按照藕益大師的判教,『植眾德本』相當於行位菩薩,初行到十行位。見道以後歷事煉心、轉境界,進一步破除無明煩惱、我執習氣。一切功德之本在於這個心,言為心聲,行為心使,身為心役。所以心是德之本。正因為心是德之本,對於利根人而言,見道即是修道證道,「即開、即示、即悟、即入」。
三者,入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積功累德,步步上升。『植眾德本』,因為我們這個『本』是從根本心地而發。經過一段時間的磨練,我們自然而然養成一種習氣。三句話不離本行,說話、吃飯、穿衣、走路、待人接物,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這叫『正定聚』。這是養成了一種習氣,不是刻意做作。按照藕益大師的判教,在這個階段相當於地位菩薩。初地位以上的菩薩已證念不退,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就是智慧的海洋;也可以理解為身口意這三業隨智慧行。這個功夫並不難。只要我們注意不斷地提醒自己,你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到『正定聚』。
你就是給人家當保姆,給人家打工,你能不能做到『正定聚』啊?給人家帶小孩,那個小孩就是阿彌陀佛,就是你;不用管他給你多少錢,對你什麼態度,全心全意地服務給老闆打工,老闆就是老佛爺。我們盡職儘力多為老闆創造點財富,他多為國家創造稅收,是不是在供養社會,供養大眾啊?大眾都是我自己。錢在我這裡和在老闆那裡都是一樣。你自然和顏悅色,老闆也會喜歡你,周圍的同修也會喜歡你,一聽知道:哎呀!你是受持《法華經》的。好了,一大幫都給你度過來了。
要培養『正定聚』,進入地上的菩薩難不難吶?即使把你放到監獄裡,你能不能『正定聚』?那我正好在這裡觀照。沒有什麼事情的話,我就求往生。沒什麼了不起的事。監獄是不是阿彌陀佛,是不是極樂世界啊?沒有哪一法不是正法道場,只看你會不會用心。你不要呼天喊地:「我怎麼這麼冤枉吶!那個不學佛的人兒女滿堂、飛黃騰達呀!我這個天天刻苦學佛的人還搞得傾家蕩產、家破人亡!」怨天尤人,你這還是修行人?這就是歷事練心,心能轉境。我修行這麼樣地勇猛精進,別人還在專門找我的短處,橫挑鼻子豎挑眼,豈有此理啊?所以這種心態,你用『正定聚』一觀照,是不是馬上就應該感恩吶?一切人都是我自己。
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發大悲心度化一切眾生。第四跟第三好像位置反了。第四點判為迴向位的菩薩,救眾生就是「回自向他」——他就是我啊,成就了救度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
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這四種功德成就,其中任何一項功德成就,在如來滅後你都能遇到《妙法蓮華經》。即使遇不到道場,你也會讀誦《妙法蓮華經》。能夠讀誦《妙法蓮華經》的菩薩可以以此印證自己的功德。你不要以為:哦!這是我老姐給我的。這是我的一個老同修給我的。錯了,都是你自己給你的,因為你在過去世中已經成就了這四項功德,鬼使神差他就能讓你以種種的機緣讀到《妙法蓮華經》,那更不用說我們在這裡整本整本地聽聞《妙法蓮華經》,那功德更不可思議!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盤荼、若毗舍闍、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我們現在是不是正是『後五百歲』?佛在《妙法蓮華經》不提正法,不提像法,不提第一個五百、第二個五百、第三個五百,也不提第四個五百,為什麼單單提第五個五百,而且反覆提?
誰把這個問題想得很認真,想得很真實,你的功德不可思議。想明白了你會感慨萬分,你就知道我們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時空點,我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在《楞嚴經》也是反覆講,在末法時代。現在就是末法時代。那『後五百年』提得更為明確,更為具體,聯繫起我們發的大願,要把萬年末法扭為正法,要把彌勒出世前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滅法扭為正法。我們要作如是的觀照,敞開心量去迎接未來。
我當守護:普賢菩薩也怪,他非講後五百年守護,佛當年還沒有滅度啊!那前一個五百,兩個五百,三個五百不守護,看來他也是把力量用在刀口上,因為就是在這第五個五百年,佛法有個根本的驚天動地的改變。在這第五個五百年有人提出來要否定末法時代,是不是啊?而且佛還給這個人撐腰,怎麼講的?這是先佛所講。在哪一品知道嗎?在〈法師功德品〉的意功德第六。講末法時代,講滅法時代,都是在搞激將法。
昨天晚上我還跟一些菩薩在研究這個問題,越想越覺著這裡面大有文章可作。五個五百歲,不提一、不提二、不提三、不提四,偏偏提第五個五百歲;佛也是提第五個五百歲。在〈藥王菩薩本事品〉是不是『後五百歲』?在《楞嚴經》、在許多經里都拚命地提末法時代,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唯提末法。所以我們有心人到了這個問題應該再三地深思,而且正好結合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正是全世界宗教發展的一個光亮點。而且又是只有我們這麼一個道場,在全國幾十個分場在廣泛弘揚《法華經》。佛在〈見寶塔品〉那個大會上,當著諸佛菩薩各位老大的面,而且也是講末法時代,能弘揚《法華經》的人你給我站出來講一聲。而且這是『濁惡世中』。人均壽命進入兩萬歲,我們這個世界進入五濁世;人均壽命進入一百歲,這個世界進入惡世。所以說特別在這個時候弘揚正法顯得尤為重要。亂世出英雄,惡世出菩薩。是不是這個道理啊?就這個道理。
第五個五百年是「斗諍堅固」。是正法戰勝邪法,還是邪法戰勝正法?真理是在斗諍中產生,成長,壯大。現在鋪天蓋地就是講,「要得佛法興,就得僧贊僧」。你贊的是不是正法?你斗,是不是斗的邪法?這才是最關緊要。佛當年如果不鬥諍的話,誰來受持《法華經》?可是這幾千年以來的形勢還是很糟糕。佛法在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起色。再回顧佛在兩千五百年之前反反覆復強調後五百年——後五百年包括第五個五百年和第五個五百年以後全部在內,這期間就看在座的各位怎樣發心,怎樣把這個局面扭轉過來。還有九千多年,我們能不能把佛的末法時代扭轉為正法?然後再去說還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的滅法,怎樣把它轉為正法。現在我們把這個大旗已經舉起來,這個法鼓已經擂起來,法螺已經吹響,這個法雨已經開始下,要知道我們肩上的擔子啊。
這就是在學佛,把我們的心調到最佳狀態。這個最佳狀態包括質量,包括數量。在這個時候,你心怎麼觀照這個問題?這就是在提升你的品位和境界。在這個時候把心調得很好,你不知不覺中上升了多少個品位啊!
除其衰患,令得安隱:讓受持《法華經》的人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人事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會修行的人,隨遇而安。所以『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你可不要以為我走到哪裡聽經聞法都是住的賓館,裡面都有衛生間、洗澡間、空調。住在那裡,你並不一定就安穩。『安隱』是我們的心隨遇而安。現在天氣這麼熱,特別居士們都擠在一個大房間里,有些人又要吹電風扇,有些人又不能吹電風扇,你能不能隨遇而安?要吹的跟不要吹的,我們都能理解。沒有誰對誰錯。
在這個時候可以互相調理一下,怕吹風的人集中在一邊睡,不怕吹的集中在一邊睡,不很好嘛?可是有些人很固執,他非要混在一起睡,誰也不讓誰。有必要這樣嗎?這種想法師父不能理解,只有釋迦牟尼能理解,可釋迦牟尼不在啊,他把這事情委託我來處理啊。自己要會調心。你不能睡覺,可以念佛、觀照,有時不想睡還就睡著了。冒汗的人呢,想到這個夏天冒冒汗好啊,不要剝奪冒汗的權利,把我的毒都排掉了。睡不著覺就證明我還有精神,如果沒有精神的話就算打雷我也睡得著。睡覺的人沒有吃虧,不睡覺的人也沒有吃虧。我念一句佛號,就提高一個品位,是不是就很愉快啊?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要隨遇而安。
你們以為師父怎麼樣?師父也不知道吃過多少苦。天氣這麼熱,天氣非常冷,師父都是過來人。零四年去北方弘法的時候,那個非常非常冷的冬天,他那個被子估計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被子,鑽到裡面都是濕的,連衣服都不敢脫,跟烏龜一樣躲在裡面睡覺,我們也是照樣弘法,心裡感到很快樂。我們並沒有感到不自在,一心就是想把這個大法讓更多的人成就。只要想到我們乾的是驚天動地、十方三世的大事業,現在如果吃一點苦的話,是不是給你逮到了?這就是你的功德啊。這個世界上哪有白吃的苦啊!想到這一點你就快樂。便宜給我佔光了,睡得著也好,睡不著也好便宜都給我沾光了,都是大功德。
除其衰患,令得安穩:這才是真正安穩,真正除了我們的衰患。並不是:我這麼苦,你普賢菩薩幹啥啊?也不搞一個賓館給我化城,給我們住住再說。那你變成歪魔邪道了。使無伺求,得其便者:既指外在的鬼魔想找我們的空子找不到,也使得我們內在的心魔、煩惱習氣鑽不到我這個法身慧命的空子。『伺求』,等待機會。『得其便』,鑽空子。所以我們時時觀照普賢大行,就是時時、事事、處處、念念在道,沒有不自在的道理。
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吉遮、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魔、魔子』,一般是修歪門邪道的人,是指修行人求鬼求神。『魔民、魔所著者』,由於這些人在某種意義上來講並沒有壞心,他執著於他那個小法,他來誘導你,他是好心好意做壞事。十個走火入魔的人,有九個半都認為自己是修行。他認為別人才是魔,可悲即在此。魔講法跟佛講法幾乎沒有差別,你注意!他總是講行善、斷惡、積德,總是些我修什麼法門,能看到什麼,能聽到什麼,能成就什麼。所以佛講,我講法跟魔都是一樣的,只有一個法不一樣,就是『如來藏』,就是《法華經》《楞嚴經》。(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為什麼師父講話非要拍桌子打板凳?即使是這樣,有些人離開這個時間,離開這個空間,仍然會被外道小法轉境界。所以有時候師父顧不得許多,該狂呼亂叫還是要狂呼亂叫,不能兩全其美。
我對一些菩薩講,你每天都要誦持《法華經》,最好再誦《楞嚴經》。把《楞嚴經》讀懂以後,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講經法師。你把《法華經》讀懂了,一般只能自利,利他比較費力。把《楞嚴經》聽懂了,你什麼經都能講,不管是佛經、泥巴經、瓦塊經、樹經、花經、風經、雨經,統統不在話下。特別是對於歪魔邪道,那真是火眼金睛,一看便知。只懂得《法華經》,是憑我們對《法華經》堅定不移的信念就可以抗拒外魔;而到了《楞嚴經》,你可以去領導外魔、化解外魔,使他變成你的護法。
為魔所著者:就是這個人身上有附體,這個附體是歪魔邪道,是修行的那種魔附在他身上。有些人就是魔來投胎了,他就是奉魔王之命混入道場,來毀我正法,他是魔的使者。比如有些人就是天上魔王天轉世來的,或者些鬼道邪魔、邪鬼轉世來的,他本身就是魔,他是自己這個靈體來轉世。有些他不來轉世,他靈體附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叫魔附者。
夜叉、羅剎、鳩槃荼,這是指不修行的那些惡鬼。他根本不跟你講佛法不佛法,他就是捉弄你,傷害你。毗舍闍,叫啖精氣鬼。這種鬼跟你在一起,他抱住你吸你的精氣,你還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色身,是虛空身。所以鬼道的眾生也有胎、卵、濕、化各種各樣的情況。在《楞嚴經》講得比較詳細,但是即使有肉團身的鬼,在我們白天,在我們這個頻道里你看不到他。那麼我們在進入陰性功能——比如說在睡夢之中,你可以見到他。韋陀羅,譯為起屍鬼。惡鬼的一種,依附死屍的吸血鬼;擁有可讓屍體復活,指使其殺害仇人的通力。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對於受持《法華經》的人諸佛菩薩不會袖手旁觀。『俱詣其所』,你走到哪裡都有諸佛菩薩在護持。不光普賢菩薩這樣講,釋迦牟尼佛是這樣講,諸佛菩薩都是這樣講,把受持《法華經》的人抱在手裡,「以衣覆之」。所以我們要心安理得。這種觀照雖然是真實,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發心,諸佛菩薩跟在後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發心,你照樣受到邪鬼邪神的傷害,為什麼?是你自己的心。從第一義來觀照,你自己就是諸佛菩薩在護念自己。因為你護念一切的萬法,諸佛菩薩是不是平等地把這個心迴向給你啊?連魔鬼都是諸佛菩薩在護持你。
我爾時乘六牙白象:『六牙』是表六度萬行。果真深信不疑萬法皆唯「我」一念之所變現,你時時都是『乘六牙白象』。我就是六牙,六牙就是我,萬法皆是「我」一念。『白』是表根本之義。明白『一心三藏』,這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是一步登天之法。『象』是來比喻明心見性之人,他的法力、道力徹法源底。三獸過河,兔子在水面上扑打扑打,它是四條腿在這裡走;牛呢,頭在水面身子在水中,是不是比兔子更加紮實?大象它沿著河底走,腳踏實地,來比喻我們受持『如來藏』心地法門,徹法源底,究竟了義。『王』表自在之義。你得自在了,那種自在、那種法喜,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十方法界天人鬼畜、樹木華草,無非『大菩薩』,無非是你自己一個念,時時都在護念你。為什麼?因為你時時在護念一切的萬法。而自現身:其實是你自己現身。你明白了一切萬法都是你,是不是『自現身』?你自己現出身來,這是明心見性。
供養守護:明白了一切萬法都是我,這個心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塊石頭落地了,是不是你自己的心在守護你?「我獨無所畏」。只要還有你討厭的人,還有你的冤親債主,你不能講『供養守護』。你還有防人之心,你這個心沒有清凈。冤親債主我們在所難免,你不要去防他,不要去害他,你要想怎樣來化解來度他,要明白,這也是得到了供養。佛都有冤親債主。他是誰啊?他就是你自己。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理好講,沒有什麼好不好、壞不壞,只在於抓住當下。
安慰其心:得到了供養、守護。我們知道萬法都是「我」,自己供養自己。『供養守護』是講身;『安慰其心』是講心。所以從『我爾時乘六牙白象』到『安慰其心』這一段經文就是在講『自性三寶』:『我』就是佛義;『六牙白象王』就是法義;『安慰其心』就是僧義。『安慰其心』是表清凈心,表解脫功德;『六牙白象王』是法義,無量萬法皆是「我」;這個『我』就是佛義、法身義。『六牙白象』也好,『安慰其心』也好,都是由「我」一念變現而已。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
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這是一體。所以普賢菩薩唯恐眾生愚鈍,在這裡還是補上一句,供養僧也是供養經。怎麼供養經呢?你好好坐在那裡,思維讀經,我為了供養你也好,我為了供養《法華經》也好,我也會『乘六牙白象』現其人前。對人是如此,對經也是如此。你忘失一句,普賢菩薩還能提醒你。
這段經文我們也可以雙重觀照。並不排除在背誦《法華經》時誦到哪一句中斷了,頭腦會有人提醒一下。從第一義觀照,仍然是幫助我們開智慧,不是幫助我們來記憶多少多少東西。怎麼開智慧呢?對於修行人,讀《法華經》始終要強調要全性起修,不漏一人,不舍一法,就是要教我們培養無分別心,培養平等心。『若有所忘失一句』,你這個心中不能有一點點的分別心,萬法都是你一個念。你有了分別心就是『忘失一句一偈』。所以這個時候通過我們本來面目加持,普賢王菩薩是不是就是我們的真心本性?他自然而然讓你生慚愧心:「我怎麼能這樣?」凡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他有一時一處難免出現一些習氣,但當下他就懂得懺悔。一而再、再而三,他就能克服某種習氣,叫『還令通利』,這是指我們的修證過程。這個法很妙啊。
現在有些人傻獃獃的:我一天讀一部《法華經》,都讀了十幾年了,普賢菩薩怎麼不來教我背誦啊?你就是能背誦了有什麼了不起?阿難比你會背誦,阿難對所有的經典都背誦如流,可是他不能因此究竟解脫。你關鍵的懂了一句話、一個字,勝過修無量功德無量劫功德的無量倍,這個法怎麼不珍惜?不費吹灰之力解脫成佛。當然,你把經讀得很熟很流利,也許師父幾句話一點你就破,這個聽經效果不一樣。
所以這裡的『我當教之』,是我們自己發的那個心。你見道以後有沒有發心破我執,破煩惱習氣,不斷地提升我們的品位?這點很重要。特別是那些貢高我慢、好發脾氣、好耿耿於懷的人,必須把這個道理要搞得非常非常透徹。你所討厭的那些人是誰呀?他到底是誰啊?講第二義諦,不也是你過去世的父母兒女至親骨肉?第一義諦不用講了,是你自己啊!為什麼跟他過不去?這個是魔,那個是鬼,你是誰啊?這就是普賢菩薩在救我們。『普賢』怎麼『普』?不漏一法,不漏一人,萬法皆是「我」。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注意,是『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受持:不見道能不能認可啊?你不認可能不能接受啊?你不接受能不能堅持啊?所以前提必須是見道!你沒有辦法不堅持,因為你已經知道時時事事處處皆是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沒有辦法不持。
得見我身:你如果見到有形有相的普賢在你面前的話,我跟你講,你也差不多走火入魔了。這就是《金剛經》講的『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你別高興得不得了。遇到這樣的境界你不要執著,由它去就是好事;你一執著就完蛋。《楞嚴經》講得可怕啊!天魔飛精附人,馬上來你這討好,飛精附人或者現人相,或者天相、鬼神相。你到時候歡天喜地:「哎呀,老天爺!我終於跟老佛爺在一起了!」你完了。不管是見人形、天形,你都不要執著。有一個菩薩從五台山下來,看到天上雲彩,是觀世音菩薩現相。這個也不假呀,既可以是觀世音來現相,也可以是鬼魔來現相,不要大驚小怪,都是你自己的心在變現,有什麼了不起?有些是佛菩薩來安慰你、提醒你,讓你生起信心;有些是冤親債主來糊弄你,讓你走火入魔。但是,不管哪種,你不要執著境界。
佛曾經打了許多比喻,什麼踩著大石頭過河,什麼背著一個銀河系的大千世界上天,對銀河系的大火一口吐沫叫它熄掉然後吹一股風就起來,是不是啊?像這些人都不如講解《法華經》的萬分之一。可是我們現在看到那些東西可能都傻眼了,一個個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快來看佛啊!佛講法講得這麼逼真,真是入木三分,你相信不相信?如果現在外面大運河裡,觀世音菩薩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還有天龍八部在那跳舞,大家問問自己,是不是到時去看那個西洋景,還是在這兒聽師父講經?這就是境界來考驗我們。
得見我身:以佛的金口玉言來解釋,受持《法華經》的人即是見我釋迦牟尼,即是見舍利弗,即是見諸大菩薩,即是見多寶如來,即是見分身佛。《法華經》就是如來全身,法、報、化三身一體。
甚大歡喜:這就是解脫知見,『得見我身』就是明心見性。在這裡,普賢菩薩有沒有哪一句講到受持《法華經》的人經過十年拜佛、八年持咒、九年拜懺,然後『得見我身,甚大歡喜』?有沒有?沒有。這都是要老命的法呀!是救命的法寶。
轉復精進:首先要明白心地法門全性起修,轉到左邊是精進,轉到右邊是精進,仰面朝天是精進,翻身臉朝下是不是也是精進?反正除了精進還是精進。因為他明白『一心三藏』道理,他精進也精進,不精進也是精進。那麼持之以恆,境界不斷提升。
受持《法華經》的人一天一個境界,一個禮拜是一個禮拜的境界,一年是一年的境界,你不斷地感到自在快樂。當你遇到吃飯吃得也很糟糕,睡覺的環境也很糟糕,人事環境、社會環境都很糟糕,雖然很糟糕,你總是感到快樂自在,你成就了。即使坐在垃圾堆里,佛菩薩沒有不自在。這個世界上什麼叫快樂?什麼叫自在?就是你一念心。你若不明理,即使當將軍、元帥、國王、總統,就是擁有無量百千萬億的財產,你都不自在。你一天到晚心事重重,愁眉不展,接踵而來的什麼糖尿病、高血壓,富貴病接二連三。你說你快樂不快樂?自在不自在?一點點都不假啊!我看到有些討飯的可能幾百年都沒有洗臉,手上是烏黑的,在垃圾堆里撿那個人家丟的爛麵包吃,他還沒有病。真怪事了,他也是天生的抵抗力,當然這是痴福。自在不自在全靠我們一念心。
以見我故,即得三昧:見我,你明白了萬法皆是「我」一念所現,這就是『法華三昧』,這就是「首楞嚴三昧」。開權顯實,明白了佛你就是佛,這就是『法華三昧』;即念即佛、即因即果,這就是『法華三昧』;不歷修證,一步登天,這就是『法華三昧』。及陀羅尼:『三昧』和『陀羅尼』是一體二用。『三昧』的共同體都是如如不動;而用處有不同。『三昧』一般是在證道位能變現出種種的色身,帶有寂用之義。怎麼寂用?我變現無量色身,而我的心如如不動。『陀羅尼』叫顯用。陀羅尼可以通過語言文字來表述萬法之理、萬法之義。一個是以身現,一個是用語言來表達,但是總離不開意業——就是心吶。身口意是「陀羅尼三昧」的本體,他明白了宇宙萬法的根本規律,通過兩種方式來顯現。
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三種陀羅尼,這是從「陀羅尼三昧」這個智慧利用、從本體上來說明。
旋陀羅尼:又可以說為「一旋陀羅尼」。這個「一」不是「一二三四」的「一」,這個「一」即是無量,無量即是「一」。它把一切的萬法會歸我們的自性本心之空性。用分別法來講,就是破一切的萬有,會歸於一個空性,一個真如。所以受持《金剛經》進入初住位就是這個「一旋陀羅尼」。『旋陀羅尼』也是指在證道位刻骨銘心地體會到:「哎呀,我現在證道了」。證道的時候你才知道:「哎呀,原來在我見道位就是這麼見的。」所以圓頓大法在見道位所見到的真如本性與在證道位證到的真如本性無二無別。即使沒有證道,他刻骨銘心深信不疑,等證道以後就是這樣,他也不感到什麼奇怪,一切都是預料之事。所以「一旋陀羅尼」對應為「總相智、入空智」,與空如來藏、空諦、真諦相對照。
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這是講從空出假,在俗諦中來成就「道種智」、「分別智」,證「分真即佛」。所以它與『不空如來藏』、與「俗諦」或者叫「假諦」相對照。這是證道位的功夫。他不僅懂得,而且通過語言文字來加以開示講解。如果『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還能顯現出色身來,那就是百千萬億無量『色身三昧』。
法音方便陀羅尼:『法音』指妙音說法。依上面的一旋和無量旋作為兩種法音,而成就中道第一義這種智慧。它與『空不空如來藏』,與「中諦」相對照。
得如是等陀羅尼:又是個『如是等』,在《阿彌陀經》《楞嚴經》《法華經》,這個『如是等』屢見不鮮,時不時地提醒我們有個『如是等』。不要被這個無量『旋陀羅尼』旋得頭暈目眩。它就是個『如是等』。「一旋陀羅尼」是『如』,『無量旋陀羅尼』是『是』,這個『等』是『法音方便陀羅尼』。這三個旋陀羅尼是不是『阿彌陀佛』啊?「一旋」是不是『阿』?『無量旋』是不是『彌陀』?『法音方便』是不是『佛』?『阿彌陀佛』。
無量佛法講來講去就是一個老面孔,它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這就是佛的智慧。到最後就是一個念。《六祖壇經》里講:有那麼一個東西,沒頭沒尾沒面沒背,這是個什麼東西?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與其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咒。
即於佛前,而說咒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鳩舍隸 檀陀修陀隸 修陀隸 修陀羅婆底佛馱波膻禰 薩婆陀羅尼 阿婆多尼 薩婆婆沙阿婆多尼 修阿婆多尼 僧伽婆履叉尼 僧伽涅伽陀尼 阿僧祇僧伽波伽地 帝隸阿惰 僧伽兜略 阿羅帝婆羅帝 薩婆僧伽地 三摩地 伽蘭地 薩婆達磨 修波利剎帝 薩婆薩埵 樓馱憍舍略 阿?伽地 辛阿毗吉利地帝】
這是第二次提後五百歲,我們不再重複了。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來家業、挽救佛法這個重擔承擔起來。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是四眾弟子為主的佛法大軍,主力骨幹是四眾弟子。天龍八部,不要看他們在天上飛來飛去,他都是我們的統戰對象,都是我們的護法。真正的弘法大軍在人道,是佛的四眾弟子。所以我們的身價是天龍八部不可相提並論的。我們是自願來現肉身教化眾生。
騰雲駕霧、排山倒海這種神通是我們的本能,不需要修,做鬼就有,因為我們的心是不可思議的。我們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去羨慕那些鬼神通。諸佛出世就是來講道理。有沒有哪個佛:現在開始教大家翻跟頭!現在開始教大家騰雲,下午四點鐘開始駕霧。有沒有這個道理?沒有。佛都是來講道理給我們聽,不是來教我們學神通,沒有那個道理。神通是我們的本能,不需要學。把我執、煩惱習氣放下以後自性現前,來成就眾生。否則你學神通,只是把自己往三惡道里送。你執著於神通,就會放縱自己,目空一切乃至破戒,犯戒,傷害別人。
在太原有幾位很認真的修行人,在家裡誦《法華經》二十一天,很少睡覺,非常精進。他問師父:「怎麼普賢菩薩沒有騎著大白象來啊?」這就叫依文解字。我說:「普賢菩薩明明去了,我都看到了,你們怎麼沒有看到啊?」我故意逗他們玩兒。「師父你真看到了?」。我說:「我現在就看到了,現在就在這裡。」什麼道理啊?
第一,普賢菩薩時時都在。大至佛剎,小至微塵,一片風、一滴雨無非諸佛法身真常啊!諸佛菩薩祖師大德都是這樣教化我們。你怎麼非要見一個坐著白象的普賢?你那還叫智慧?第二,普賢王菩薩也是騎著白象王來的,你看不到他不能怪他啊,他就是在這裡而現其身。
有一個人修彌勒凈土法門。有一天他看到狗身上長瘡流膿流血,他用自己的嘴巴給狗把身上的那個毒膿毒血吸出來。這個時候彌勒菩薩現身了,他感慨萬分說:「彌勒菩薩呀,我念你念得好苦,念了幾十年,你怎麼今天才出現啊?」彌勒菩薩講:「我不是一直跟著你嘛。你第一聲彌勒菩薩,我就在這裡護持你啊。」
諸佛菩薩護法神明時時跟著我們,可是我們不見他們。什麼原因吶?頻道不一樣。他們是一頻道中央台,我們是三頻道地方台。頻道不同,不能在一起。不要說你念佛,你就是不念佛,佛有沒有跟你在一起?你開始念的時候,你心越念越清凈,你清凈到什麼程度,清凈到什麼境界,你就跟哪個見面。這些法仍然是方便法。
這段經文從第一義來觀照。『三七日中,一心精進』,這個『三七日』,並不是指三七二十一天,也可能二十二天,也可能八天九天,也可能三年零六個月。『三』和『七』在佛法里是不定數,是圓融數,功到自然成。『三七日』還表時時事事處處,不光表時間,空間萬法都在,就看我們會不會圓融、圓滿、圓通地觀照我們當人當下以及所面對的一切外在環境。
精進是這樣精進。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飯食經行』。以『飯』表一切法,以『食』表一切行,一切法、一切行對於一個真正明白阿彌陀佛的人,他都是在念佛、拜佛,他都是在成佛,所以叫『滿三七日已』。也與《阿彌陀經》里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他那個七日跟這裡『三七日』是不是一樣的?是表同一個法。這個『滿』,圓融、圓滿、圓通。這個『已』是表成就,你功夫到了。
我當:『我』就是你自己。你已經正當名分地獲得了六牙白象的功德。因為你一修一切修,是不是六度萬行吶?因為是徹法源底,是不是大象啊?你從根本上把握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不是白呀?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是你圍繞著無量菩薩,也是無量菩薩圍繞著你,「自他不二」。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這就是法身。這個『身』就是一個念。一切眾生都是歸於這一個『身』而已,你明心見性,成就了法身功德。『一切眾生』是分別身,『所喜見身』是唯一的真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是你現於一切眾生面前,現於普賢菩薩面前說法,這就是『應供』。明白了『如來藏』,你就懂得了一切萬法都在你面前說法。
示教利喜:你當下感慨萬分:我解脫了!這是諸法在『示教利喜』。人家來打你、罵你、騙你,你歡喜不歡喜?歡喜。但是有些人開始生煩惱,煩惱現前他能覺知並懺悔,是不是『喜』?知妄即真也是『喜』呀。就怕你不知道生煩惱,沒有慚愧心,沒有懺悔心,你就麻煩了。有人說念佛越念佛妄想越多,我說我恭喜你!如果不念佛的話,你在妄想中還不知道妄想呢!你知道有妄想這是不是功德?
亦復語其陀羅尼咒:普賢菩薩護法有陀羅尼咒。要明白,我們現在能得到這個『陀羅尼咒』,是不是就證明我們已經滿三七日了?不要以為說說而已啊!普賢菩薩就在這裡,千真萬確。不管你看到不看到,他都在這裡教我們陀羅尼;那麼多諸佛菩薩龍天護法都在!
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男女淫慾是壞定大魁,萬惡淫為首。能夠破得此關,你就是出塵羅漢。『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所以持普賢菩薩的神咒,視同於普賢神力在護持修行人。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
這是講給佛聽,其實是講給修行人聽。『當知普賢神通之力』,凡是能夠聽聞到普賢菩薩陀羅尼咒的人,他就能得到普賢佛力加持。
【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這是第二次提醒。在娑婆世界,凡是能受持《法華經》的人,都應作此念。『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賢菩薩佛力加持,無復任何的顧慮和恐懼。
皆是普賢威神之力:我們能夠遇到《法華經》,能夠讀懂《法華經》、能夠弘揚、流通、受持《法華經》,這種力量當下就是普賢神力。懂得觀世音菩薩,你就是觀世音菩薩;懂得阿彌陀佛,你就是阿彌陀佛;懂得普賢行,你就是普賢行。這是我們真心本來面目的特徵。你看什麼、聽什麼、信什麼,你當下即是什麼。
諸佛菩薩出世就是講經說法,最終歸於《法華經》《楞嚴經》。諸佛本願就是要眾生跟自己一樣自在解脫,秘訣就在於「善用其心」,你這個心用好了沒有?這段經文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藕益大師的解釋,為什麼講受持《法華經》的人『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藕益大師講:「因在自根」。「自根」——普賢、《法華經》是我們的根,就在這裡。這句話解釋得妙極了!「因在自根」。為什麼?因為我們就是普賢,就是《法華經》,這是真的。緣在普賢,緣在阿彌陀,緣在釋迦牟尼。我們自己就是緣,我們自己就是釋迦牟尼,就是阿彌陀;而顯現出肉團形相的那個所謂的阿彌陀、所謂的觀世音、所謂的釋迦牟尼,他是來「開權顯實」,是我們自己來教化自己。所顯現的佛相、菩薩相都是緣,因為我們眾生本來就是實,本來就是因,本來就是佛緣,所以「佛種從緣起」,從現相而入。這個『開』的功德在於化身佛,可如果我們不是佛,他來『開』什麼?來「開玩笑」,沒有『開』的價值。因為我們本來是佛,所以他來開發;因為有因,才有緣來開;以緣開因,以「權」來開「實」,開「權」就顯「實」,叫「開實」。所以藕益大師這兩句話是一針見血,把話說絕了!好好悟進去,你拍案叫絕。「因在自根,緣在普賢」!
這就是《法華經》,是發心的經。然後由此繼續觀照,叫作「觀及萬法,其體絕待」。這就是「一真法界」的「一」,由觀自、觀普賢然後再進一步觀及一切萬法之本體,沒有相對,沒有二,是唯一。
「如實不虛,萬法融攝」。「如實不虛」這就是越觀越真,怎麼樣都假不了。不是當成口頭禪,不是當成官腔。有道無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銘心、深信不疑,萬法萬相皆由當人當下一念所變現。當萬法歸真以後,我再往外看一看,你又會體會到「萬法融攝」——萬法相互之間互相圓融,互相攝受。科學家牛頓雖然說出了萬有引力,可是他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在佛法來講,是不是輕而易舉就能明白?因為萬法都是「我」一個念之所變現,萬有引力,不漏一法,沒有哪一法跟你沒有吸引力。連你最討厭的老鼠藥、牛屎狗糞都跟你在互相吸引。「萬法融攝」,這就是法界,以此我們明白什麼叫「一真法界」。
皆是普賢威神之力:『普賢』二字,它是對一真法界、十法界森羅萬相相互之間的關係、這個本質特徵的一個概括。我們的一念心『普』於一切萬法,『賢』於一切萬法——『賢』包含解脫智慧之義。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注意,講經、聽經、受持、讀誦,這是一條龍啊。見道、修道、證道,在『受』之前不見道,你不可能接受;見道以後,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沒有辦法不持。這就是「菩提不退」。能受、能持,即為「自利」。『讀』,在「自利」的同時還要「利他」,『讀』可以觀照為解、行、證,不斷提升我們的境界。到了『誦』,已經到了自在、通達,圓融、圓滿、圓通這種境界。『誦』還有表達通利之義,是表一種解脫。
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是對『受持讀誦』的具體的、分別的解釋。『受持讀誦』是籠統而言,下面的作具體的分別。『正憶念』就是隨文入觀,我們要被《法華經》「牽著鼻子走」,隨著它的境界往內觀照。『解其義趣』,我們再牽著《法華經》的鼻子走,互相牽,來與我們當人當下、一切的萬法相互對照、觀照。『如說修行』就是在『正憶念』、在解、在觀的同時轉境界,心能轉境。
所以這四句話是整個修行的次第——見道、修道、證道。當然這種次第,強調一下,是時時、事事、處處,否則你這個修行不如說。
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果真做到如此,你就是普賢菩薩,你即是在『行普賢行』。所以千法萬法,唯有『如來藏』心地法門。刻骨銘心見『如來藏』之法理法義,才能夠做到普賢行,才能夠做到念念在道。
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這是進一步解釋什麼叫『普賢行』。對十法界一切萬法——從諸佛菩薩、天人鬼眾,旁及山河大地、風雲雨霧、大小多少、香甜苦辣,我們所能耳聞目睹身受一切的萬法——我們刻骨銘心、深信不疑皆是我當人當下一念而已,這叫『於諸佛所深種善根』。從數量上來講,無量無邊、不漏一法;從質量上來看,這個深窮三際,無邊無際,唯有『一心三藏』能夠達到這種境界。
為諸如來手摩其頭:這裡的『手摩其頭』,與上面『普賢行』、『無量佛所種善根』解釋相同。一切的萬法都是你,以此轉變你的心態,這叫『灌頂』。《楞嚴經》就是『灌頂章句』,「法華三昧」即是『灌頂章句』,是以法理法義開我們的智慧,灌我們的頂。佛在諸大法會開講之前往往手摩菩薩之頂,其意在於告訴你:安心,我馬上要傳大法了。是安慰而已,並不是摩頂就把你摩開了智慧。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你僅僅書寫一遍《法華經》,來世就生在忉利天。在〈勸持品〉講,外面進來一個人,你讓半個座:來,坐到這兒聽經。這一點點功德,來世就能生忉利天,可見弘揚《妙法蓮華經》何等不可思議!注意,這是講人天福報,涉及不到「一念信解」的問題,信解了你就開智慧,那是後面的功德。
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天人有性別之分,男尊女卑。『八萬四千』也是不定數。當一個天子,福報很大。上上勝下下,天女載歌載舞來迎接。其人即著七寶冠:『七寶冠』是富貴的象徵。
有一些人說:師父啊!不瞞你講,我什麼都能放下,就是、就是……講不下去了。就是男女生活放不下。我說你這個人真沒有出息!咬咬牙幾十年不就過去了?到天上好看的老婆多得很。佛當年就是這樣度他的弟弟——孫陀羅難陀。當然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還不是橫下一條心,一不做二不休,成佛再說吧!因為人天福報不究竟吶!即使想一想天堂的生活,我們都應該看破放下,都應該生慚愧心。
於婇女中,娛樂快樂:這是把人天福報寫到極點。想一想,天上人間有沒有比這個再快樂的了?那麼多人就熱熱鬧鬧,無憂無慮。因為在天上不用擔心地震,也不用擔心那個什麼瘟疫、乾旱、水澇。我過去從來沒有感覺到今年這樣熱,就像在烤火一樣,還沒有進入暑天竟然這樣。在這麼熱的天,我們能在這裡開著空調聽經,這是不是前世修來的大福報啊?在那水害地區的眾生,是不是很苦啊?我們應該感恩吶!
下面跟著來一個『何況』——這是佛慣用的手法。『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這是一種圓滿的修行次第,已經進入真修行。當一個人見道以後,從此根本不需要人教,他知道該怎麼做,他進入「無功用道」。不修圓頓大法,他提心弔膽;假修行人在裡面玩忽所以,他得到了一點境界已經是飄飄然。但是對於見道、明白『一心三藏』道理的人,一直到成佛,中間不打閑岔。在《楞嚴經》所講,中間沒有『諸委曲相』。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也就是說,已經見道、明心見性之人,『是人命終』——這裡我們不要理解為是人死了以後,死了以後是個鬼,諸部經典都是講成佛、成菩薩、成阿羅漢都是活著成就——這裡的『命終』就是講明心見性之人,我們的這個法身慧命已經圓滿。『終』解釋為究竟、圓滿。不能像有些人解釋《阿彌陀經》:哦,『臨命終』,我們快斷氣的時候,大家來給我助念、送往生啊。這是佛法的悲哀!叫「平時不燒香,臨死抱佛足」。你抱得怎麼樣?能不能抱住說不準。更何況絕大多數人你到臨死的時候有沒有人來給你助念還是個問號。那個時候你後悔不及。
千佛授手:這個『千佛授手』是表無量佛授手,你願意到哪一個佛土去——你一念「我到藥師佛」,「我到大通智勝佛」或者「我到多寶佛」;那麼多佛都在天涯海角嗎?在哪裡?都在你心裡。你想哪一尊佛,你的心當下就是在哪一尊佛土,不可思議。無量法界就在我們當下一念,就在這個講經堂,看你懂不懂。好好看一看大通智勝佛那一段,通過佛力加持,在地球人的空間,突然現出天人國土?平時看不到。那麼通過多寶佛的神力加持,在一個特定的時空點讓我們大開眼界。
平時到了傍晚,那個大街上人和鬼混在一起,但誰也不會撞誰。那麼白天的時候雖然看不見鬼,鬼在不在?他在不在這裡?都在。那天人在不在啊?二十七層天的在不在?阿羅漢、辟支佛的天在不在?統統都在同一個空間。這個空間沒大沒小,就這麼怪,就這麼妙。好好作這些觀照,非常非常有意義,就能開我們的智慧。
你可不要傻獃獃地認為非要到臨終的時候『千佛授手』,怎麼一個人也沒有授手啊?這個時候你要明白,你想什麼佛你就是什麼佛,你想阿彌陀佛你就在極樂世界國土。你這念一出,這裡一片明亮,因為我們現在即已經證到了這分佛土。師父這也是方便說。真正到了中陰身期間,不存在你想不想,你這個時候想不想的那個念六種意識心已經沒有了,它做不了主了。你在肉團身期間所證得的比量功德當下現量現前。
令不恐怖,不墮惡趣:明白了是非好壞都是我,可是我們在現量境界上要面對無量法界——天堂地獄、餓鬼畜生、諸佛國土都在我們面前。我們在中陰身期間的功德也是不動而至啊!所以在這個時候,沒有正知正見的人無所適從,他不知道該往哪裡去;即使他看到了那些所謂天堂,還不一定真實,他心裡沒有底。即使好的境界現前也抵擋不住糟糕的境界,冤親債主跟他吵鬧不休。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不害怕,即使恐怖境界現前,即使惡趣現前,你不會恐怖,不會墮惡趣。為什麼?你的氣氛不一樣。
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佛法不離世間法。雖然是『千佛授手』,但是你還有鄉土觀念。因為你留戀本鄉土,那好吧,你就往生兜率天上,這是我們娑婆國土。因為彌勒菩薩是未來佛,將來陪彌勒菩薩去龍華三會廣度眾生。『兜率天』上彌勒菩薩的住所叫彌勒內宮。『兜率天』是凡夫天的國土。在這凡夫天有一個內宮是常寂光凈土,就是彌勒內宮。
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因為他是未來佛,他已經成就了妙覺菩薩的果位,已經成就了三十二種大人相,他僅僅是在那裡考察,觀察四千年,看他下世的時候怎麼樣像釋迦牟尼佛那樣安排他的那一段佛法——肉身住世、正法、像法、末法有個什麼計劃,他也在那裡調理。所以我們現在在這受持《法華經》,是不是彌勒菩薩在調理啊?既是釋迦牟尼佛計劃中的事情,又是彌勒菩薩將來變化中的事情。古佛、今佛、未來佛,一脈相承。所以普賢菩薩,不僅護持現在佛釋迦牟尼佛,還護持未來佛彌勒菩薩。提醒一下,可能不少人或者到彌勒菩薩那裡去,當然也有些人到極樂世界或者其它世界,等彌勒佛來的時候我們再來嘛,不是一樣?我們都能各如所願。
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到了彌勒內宮,你可不要打妄想:哎呀!比忉利天的美女還要多!這可不是美女,這都是菩薩修行,他是示現天女之相。這種『眷屬』是菩薩眷屬,而不是兒女情長的那種「眷屬」。
有如是等功德利益:就好像我們有時讀《阿彌陀經》,『如是功德莊嚴、如是功德莊嚴……』,每讀一次,這個念都要飛快地觀照一次:『如是等』就是『阿彌陀佛』,就是『諸法空相』,就是『如是我聞』,就是「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提醒我們作『一心三藏』這個觀照。一念觀照足矣,一定要觀,有觀必有得。觀是功,境界的提升是得,就怕你不觀。即觀即得,不斷提升品位。
修行人「相見無雜言,互勉念佛聲」。吃飯、穿衣、走路,你都是「如是等大米、如是等饅頭、如是等路……」都在觀照。佛不可能從頭到尾大家一起『如是等、如是等』。他要講許多話,所以忙裡偷閒提醒你一句『如是等』。他不可能通篇經文都『如是等』吶!他把話匣子打開以後,總是來提醒你一下,我怎麼樣講都是個『如是等』,這樣講是『如是等』,那樣講是『如是等』,再這樣那樣翻來覆去講還是『如是等』;除了『如是等』還是『如是等』。一會兒講到天上,一會兒講到地下,一會兒講到海龍宮,一會兒講到風,一會兒講到雨,都是個『如是等』。這就是諸佛菩薩出口腔,就是『如是等』,就是『如是我聞』。
所以佛在世的時候講諸部經典開頭沒有『如是我聞』;臨終遺囑規定,把『如是我聞』作為每一部經的第一句話。所以小乘人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原來如此!怪不得佛在講許多經典的時候老是講『如是等如是等』啊!佛在把大乘金剛種子不知不覺就已經種在我們心裡。到最後捅破一層窗戶紙,原來如此。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一心書:也就是要見道,因為見道的功德比僅僅書寫的功德要大無量倍啊!彌勒凈土是「常寂光凈土」,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佛土。那彌勒凈土在兜率天,同時在不在靈鷲山吶?在不在這裡?都在我們心中。就跟電視機頻道一樣,你心裡開哪個頻道,你就得哪個頻道的因緣。
一心書:你自己書寫也好,花錢請別人書也好,書經是為了流通,是為了「利他」。在幾千年、幾百年前,乃至五六十年前,你寫一本經書功德無量啊!在五六十年之前你要看一本經書,得到那些大的圖書館、藏經樓,不準帶出來,只准在裡面抄錄。在幾百年前,你要想出錢請人寫一本書,幾乎要花費你一半的家產,小戶人家傾家蕩產可以供養一本經書。所以這裡又回到『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這樣的功德不可思議。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廣,是對整個國土,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不受持《法華經》;不斷絕,是從時間、從縱向上來看,過去現在未來不可以斷絕;縱橫交錯,就表時時事事處處。要生慚愧心!現在哪裡是這種局面吶?就是現在形成這種局面已經太晚太晚太晚!有多少人在奔走呼號啊?「依法不依人」。好好想一想這句話的重要性。只看你是不是弘揚《法華經》!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唯有受持《法華經》,護持《法華經》,是從根本上護持正法。而且這裡好玩,兩個人做交易:你護持我的學生受持《法華經》,我也護持你的學生受持普賢十大願王。佛法不離世間法,「無分別不妨分別」,體現出諸佛菩薩良苦用心。連世間的那種因緣法都得利用起來。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他良苦用心、慈悲用心到何種程度啊!能哄能騙能嚇唬的手段統統使用上了。佛對任何經典沒有這樣的口氣,這是從來沒有的。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像這樣的話,佛反反覆復講。能夠受持《法華經》的人,『當知是人』就是見佛;不能受持《法華經》的就是看到佛,他見佛了沒有?那不是佛。他不認識什麼是佛。許多人念佛念到最後,念到鬼道里去當一個土地老,當個城隍老爺。為什麼?他把有形有相的那一個佛當成佛,不叫見佛。有些人問:你說你明心見性了,你看到佛兩千五百年在靈山法會講法了嗎?你見到了能怎麼樣?即使見到了,你也是見鬼。「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真見佛,是「見不見之見」。
明白了『如來藏』的道理,你看到這個西瓜,是不是見佛啊?這是真見。這個法妙啊!這個法太重要!沒有哪一法不是我們的自性顯露。天魔就是利用這種辦法來戲弄人,就是利用眾生的這種分別心來鑽空子,叫『飛精附人』。
為什麼佛把自己講的其它一切經典判為『戲論』?在《楞嚴經》是怎麼講的?『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凈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就像一盆冷水啊,從頭頂給你澆到腳後跟。在《法華經》叫『諸法戲論之糞』,就是怕你走火入魔。因為其它的經典都是講善、講美,讓你對於丑對惡生起厭離心,對初上路的修行人必須做這種引導。「引導」是橋、是路,並不是最終目的,你不能一屁股就坐在那個橋上、坐在這個路上:我成佛了。所以在《法華經》里叫作『化城』,目的就是讓你到達寶所。
特別提出,你能夠認可、受持《法華經》,就是見佛,就是明心見性,就是當下往生佛土。但見到了佛,注意:你還沒有究竟成佛,見佛叫「分真即佛」;如果你破除了「四十二分無明」,你圓滿成佛。
受持《法華經》的人則為見佛,就是「華開蓮現」——受持了《法華經》就是「華開」;「蓮現」,你已經成為「分真即佛」。也叫『如是我聞』——『聞』就是「華開」,『我』就是「蓮現」。『聞』到什麼?『聞』到『如是』,「華開」了;「蓮現」什麼?「現」的還是『如是』。即如即是、即因即果、即念即佛。
如從佛口,聞此經典:如同我當年釋迦牟尼佛肉身示現親自在給各位講《法華經》。三世諸佛不打妄語,『如』就是『如』,不可以打任何折扣。明白了「法華三昧」,明白了法華真義,你就是從佛口親自聞法。《法華經》就是如來全身。那麼講解《法華經》的人就是「如來報身」。『佛種從緣起』,無師不足以成道。
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正當名分。你就是供養釋迦牟尼佛,就是供養多寶佛,供養分身佛,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供一切供。回顧一下《阿彌陀經》里的『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有些人解釋的可天真了:極樂世界的菩薩有神通,一大早供養了無量的佛土十萬億佛。用『圓頓大法』心地法門觀照那個『供養』,我一念觀照,十方法界森羅萬相、千變萬化,無非當人當下這一念,就是供養十萬億佛。你現在在這裡是不是當下供養十萬億佛啊?這都是佛金口玉言吶!「一念信解」也好,「一念信解」勝過無量劫修無量法門的功德的無量倍!是不是一念供養無量佛啊?受持《法華經》一句,生一念歡喜心,勝過以滿虛空七寶供養諸佛菩薩阿羅漢。
當知是人,佛贊善哉:是不是印證你成就了,給你授記了?為什麼叫大家舉手對號入座?就是根據佛的金口玉言給我們提供的標準答案。『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這是證明這些人已經大解脫。『衣』表保持、覆護之義,以佛的衣服把你保護起來,能把你推到六道輪迴里嗎?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衒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妬、我慢、邪慢、増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這三點每個人都能檢驗。第一種啊,比如現在到卡拉ok舞場,你們感不感興趣?一點點都不感興趣。對吃肉啊、喝酒啊、打麻將啊、吸毒啊……感不感興趣?感到太無聊了!第二種呢,『不好外道經書手筆』。外道經書就不貪了,誰也不去看。『手筆』就是寫毛筆字啊、畫畫啊,修行人感不感興趣了?你寫得再好、畫得再好,我感到是無聊,都不重要。
明心見性之人,當下身價百倍。你「一念信解」勝過修無量法門、無量經典無量功德。他那會畫畫、會寫字、會指揮打仗的人不過是其中之一啊!即使無量法門,你又會打仗,又會畫畫,又會吟詩作對,又會唱歌跳舞、走鋼絲……你就是全部具足了,都不如「一念信解」正法功德的無量分之一!哪是千倍、萬倍、億億倍,你沒有辦法比。你要不要受持《法華經》?僅僅「一念信解」即如是功德,何況你還讀誦、受持、供養,是不是?還要講給他人聽,那更不可思議!這是全性起修、一步登天!
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因為這些人我執特別重。但是你為了教化他,引導他,你不喜歡也裝作喜歡——真不簡單,怎麼寫得這麼好啊?目的是要把他引導到正法。你甚至可以攀緣:教教我嘛!學一學嘛!你是為了接近他,可不是為了真正去學什麼字畫,沒有那個必要。
『不好』,『不親近』,並沒有叫你去整天斗他、罵他、訓他。佛不度無緣之人,最多你沒有辦法度他,不就算了?如果高標準來講,你應該想到是你自己道行不足;最低標準,你惹不起,躲得起他,你別管他。那高標準,你應該自己生慚愧心:「我德不服人,罪過在我」。有氣質、有水平的人走到哪裡哪需要開口講多少話?眼睛看一看,嘴巴「嗯」一下,他就能解決問題。會修行的人哪裡不是道場?
你覺得我們這個道場亂七八糟,你可以離開嘛。你既然是個菩薩,是真修行,你在哪裡不能教化眾生吶?作為弟子、作為學生應該處處讓師父寬心。那些菩薩見了佛都是問長問短,絕對沒有哪個來講:釋迦牟尼,娑婆世界眾生這麼糟糕,你怎麼搞的?有沒有這樣講的?娑婆世界眾生就是糟糕啊!都是來安師父的心。師父有理也有理,沒有理也有理,就這麼簡單。師父就是有他的道理,這是你不能理解的,你要能理解了你就當師父了。為什麼那麼固執啊?有些話師父能講出來,有些話師父還不能講出來,講出來又變成另外一種是非。
亦復不喜親近其人:你不親近他就行,沒有必要去咬牙切齒的,要想對他怎麼樣下手。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畜』就是養豬、養羊、養雞、養狗的人,更不用說殺雞殺狗的人。『獵師』就是打獵的人。若炫賣女色:可以說為是妓女,或者為歌女,有的是賣藝不賣身,這都是有傷風化,腐蝕人們的精神生活。
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這就是師父剛才講的這些話,我們對照起來檢點自己。『質』,為人老實本分。『直』,講話待人接物直來直去,不會拐彎抹角。不會拐彎抹角並不是講你就可以粗魯。用智慧,跟那個用心機裝模作樣是兩回事。
有正憶念:唯一之『正』,就是明白一切萬法是怎麼回事,這個人事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跟我是什麼關係,這叫『正憶念』。一切的萬法都是「我」,都是一個念變出來的;從第二義諦講,他就是我前世的父母兒女。你有這個『正憶念』,不需要老師來教你,你就知道怎樣對付。那些好為人師的人,你正憶念有沒有?那你學佛這麼長時間你學什麼了?難道就是學了賣嘴皮?有道無道自己知道啊!你這樣還想得到別人的認可?
師父有時候被別人辱罵的時候,乃至被自己的弟子辱罵的時候,翻來覆去發信息我都是「阿彌陀佛!謝謝你的教誨!」我沒有第二句話,沒有去跟他爭。你跟他爭的話,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你都爭不完。一天一夜,二十五個小時你都沒有辦法完成這些問題。一邊修自己的忍辱,一邊給對方加持力,就跟常不輕菩薩一樣,人家罵他打他,他說:「阿彌陀佛!你們都要成佛的」。打跑了,看看打不到了,再回過頭來:「阿彌陀佛!你們都要成佛!」是不是總是這樣?要做一個修行人很簡單,並不複雜啊。我再三講沒有什麼是是非非,他非要爭個是是非非,你何苦來哉?哪有是非啊?是非是不是釋迦牟尼啊?
有福德力:一者,前世他已經明白佛法,今生今世來享人天福報,這是以道受樂;二者,這個人雖然前世沒有明白,他今生今世明白了,也是以道受樂。這『福德力』自他不二。身心安樂是不是最大的福德?再也不會被煩惱所束縛。「依報隨正報轉」,他從此待人接物,種種的氣質與凡夫不一樣。你自己沒有這個境界,沒有這個心態,你再怎麼樣裝都不像,人家看了討厭、噁心。這個一定是自性流露,不需要你推銷自己。任何人見你第一眼,就能被你攝受,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
這是靠自己成就自己,不是靠別人來吹捧,也不是靠誰來給你加持。如果別人來加持,來給你介紹,往往還會適得其反,大家明白嗎?修行就在成就這種功德,這是你自己的『福德力』。命自我立。這種『福德力』不是靠自己刻意地去做作——我會用心機、我會做生意、我會賺錢、我會寫文章登報得到領導的信任,我會投機取巧、拍馬屁、走後門來叫領導賞識……不需要。你形成了這種氣質,天地鬼神對你都會另眼相待。這就在講心地法門,你只管用好你這個心。你處處為別人著想,就能生生世世把自己置於安全地帶。「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須燒香點蠟?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須防鐵鏈鋼叉」。就是要修好我們的心,你自然得到天地鬼神之護法。
當自己感到悶悶不樂,感到有某種疾病的時候,你趕快生懺悔心。你做了哪些錯事,跟哪些人有怨結,你趕快回心轉意,在心裡默默地祈禱。你不要一天到晚憂心忡忡,一切都看不慣,這樣只會起反作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修行人是最快樂的人,一天到晚快快樂樂,最起碼你這些面部表情放鬆下來。你可以對著鏡子放鬆,看到美了以後就保持這種狀態,你的周邊環境也會很快改變。天人鬼神有目共睹:「哎呀!這個人一下改得這麼好啊!」你一定要相信別人,明白嗎?你有一點點微小的進步,周邊環境都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調好自己的心。
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三毒』就是貪嗔痴三毒。不為自己的貪嗔痴所惱,也不為別人的貪嗔痴所惱,看到別人那麼貪心,看到別人脾氣那麼大,看到別人那麼愚痴,你也不要生煩惱,生慈悲心就可以。『亦復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這裡都是對自他雙方而言。自己的『嫉妒、我慢、邪慢』和別人的『嫉妒、我慢、邪慢』,你不能說:你貢高我慢,我比你還要貢高我慢。《楞嚴經》講那個『我慢』,講得很有意思,叫慢水上流。本來水是往下流,但是慢水呢?它是往上。就說明你是貢高我慢多厲害。為什麼說外道不能成就啊?他破不了我執,他講我能怎麼樣,我能怎麼樣。佛講「無我」,你只要想到一切人都是我,保持這種楞嚴大定,以此觀照調整心態,你與萬物圓融為一個本體,你得大自在。
是人少欲知足:對周邊的環境,他沒有過多的奢求,到哪裡都是隨遇而安。這幾天很熱,大家睡不著覺。你們就是這個時候應該感恩,應該慶幸自己,你忍下來就是功德。沒有哪一個人會白吃苦。老前輩在山洞裡、草堆里,哪裡不能修行啊?慈航凈苑搞基建搞得一年多了,有時搞到晚上十二點鐘,那個工地上咚咚哐哐、咚咚哐哐……不也都過來了?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是在旁邊敲雷打鼓,你都要睡覺,不必把這些事情看得太重。有理也好,沒有理也好,人家來冤枉你幾句也好,正是成就你的時候。你拿錢都買不到這種機會,有什麼煩惱可生?晚上睡不著覺無非聽課時打打瞌睡,也沒有關係的。我講你在這裡睡覺照樣成就了,因為你是兩個人在這聽課,你裡面那個電腦它會一字不漏地給你錄下來,都是你的。在那講經堂是貓啊、狗啊……照樣來直竄的,還有四五歲的小龍男、八九歲的小龍女前後亂蹦的。這就是培養我們的定力。我們修的動中定,修的是煩惱即菩提。大乘佛法就是在這種環境中來適應我們自己。
在佛當年那個六群比丘,到最後真相大白:最調皮搗蛋的迦留陀夷是十地菩薩再來;最壞的那個提婆達多是佛生生世世的老師。逆行菩薩,八地以上才有資格來做。你知道他是誰啊?千萬不能錯用了心。所以這個『知足』就涉及到我們怎樣修忍辱的問題。你始終堅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白吃的苦,沒有白吃的虧。能吃苦能吃虧方為志士,方為賢人,吃不得虧、吃不得苦的人,心量很淺,他經不起一點點風浪,這種人不能成就。
能修普賢之行:這個之行(xíng)、之行(héng),有些同修很執著,是到底念行(xíng)還是念行(héng)?大乘法「依義不依語」,你把它讀什麼都行。所以,讀(héng)、讀(xíng)、讀(chéng)、讀(dà)都沒有關係,明白嗎?你隨便給它接一個音,你不讀都沒有關係,跟咒文不一樣。咒文是「依音不依義」,經文是「依義不依語」,把道理搞明白就行。那『普賢之行』集中體現為十大願王。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
佛又提出『後五百歲』。五個五百年,不提一、二,也不提三、四,偏偏盯著這個『後五百歲』,這是什麼意思?在《楞嚴經》反覆強調末法時代又是什麼意思?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偏偏咬住末法,值得我們深思啊!因為並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才讀《法華經》。第一個五百、第二個五百、第三個五百、第四個五百是不是都有人在讀《法華經》啊?當然沒有形成氣氛而已啊,以佛的智慧他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是不是都在當下一念啊?那麼我們想佛在兩千五百年之前講這個《法華經》的時候,他有沒有看到我們今天在這裡講《法華經》啊?如果看不到的話他不能算佛。我告訴你,連鬼都能看到兩千、幾千年以後的事,鬼神都能看到。不要說兩千五百年,二十五億年以後佛都知道,第六尊佛、第九百尊佛、第一千尊佛怎麼出世弘法佛統統都知道。這點事情算什麼事情啊?
過去講這個五百年的時候沒有感觸、沒有這麼深,因為想起了自己發了這個大心、肩上有這個擔子,越讀覺得這裡面大有文章。五個五百年,他偏偏只提我們現在,正法、像法、末法,他偏偏只提末法,而且是翻來覆去地提。佛也提,通過菩薩的嘴巴也在提。就跟那個鏡頭一樣,就對準了我們現在,是不是?鏡頭對準了我們現在啊!我們肩上擔子有多重?任重道遠,我們要發大心。
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讀誦受持《法華經》不是哪一個人,是指我們整個法華道場。你能夠認真受持《法華經》的人『應作是念』。這個『應』既是應該,也是道交感應,也是『如是』。
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當』是正當名分,『詣』就是到。『道場』,廣義來講,時時事事處處皆是『道場』;狹義講特指成圓滿之佛教化眾生。『不久』,在〈法師品〉講,就跟打井看見了濕泥巴一樣,快有水了,以此比喻開始受持《法華經》的人,成佛已經指日可待。你即使一億年、一百萬億年、一萬萬億年是不是都是『不久』啊?因為我們從無始劫走到現在沒有數字可計;當有了一個數字,哪怕是一千萬萬億億億年,都是『不久』,都是指日可待。更何況我們還可以像龍女那樣一步登天。就我們這一場法會,有些人可以證阿羅漢,有些人可以證十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所以這個『不久』啊,長則幾萬億億億億年,短則幾百億年、幾千年、幾百年、幾個月、幾天、乃至當下。這個伸縮性是不是很大呀?當下。『如來藏』心地法門不可思議!只看你發心。從一秒鐘到無量百千萬億大劫,只要有個數字都叫『不久』。相反地來講,那些不能受持《法華經》的人,免開尊口,無從說起,不能用大概、可能、也許、差不多等這些糊裡糊塗的話,那都是糊弄。他還沒有入門啊!他還在門外啊!
破諸魔眾:廣義而言,我們的心魔、外魔、周圍的種種的障礙都叫魔眾;狹義而言,特指在成佛前,破除「生相無明」之前,這個時候已經是等覺位菩薩,這是我們的主考官波旬魔王特種菩薩,給我們出考試卷,看你能不能過這個關。先叫魔女去勾引媚惑,然後魔兵魔將去舞刀弄槍,最後魔王親自出馬誘導,看你信心堅定不堅定,三關通過你成佛。這裡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得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在〈序品〉已講,這完全是成就究竟圓滿之佛的氣氛。『轉法輪』,我們今天在這裡是不是『轉法輪』吶?把一個道理搞明白,破除我們的一個邪知見,就跟輪子一樣把這個地壓平了,把這個心轉成了平等心、柔順心。『擊法鼓』是表示一種氣氛和威力,一聽到打鼓的聲音,渾身是不是每個細胞都在脹開了?『吹法螺』是叫我們勇猛精進,像吹衝鋒號一樣。一吹號,要與我們自己的煩惱習氣作戰。『雨法雨』就是甘露雨,滋潤我們各種真善美功德,不斷地提升。
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這就是佛示現莊嚴相,接受人天請法,我們不可以倒果為因。許多人說諸佛都是盤腿坐在那兒成佛的——那是佛獃子。成佛以後盤腿示現莊嚴相,而並不是說盤腿能夠成佛。成佛一定要在眾生中成就,在教化眾生中你才能成佛。自利利他,這是菩薩之道。你坐在那裡幹什麼?一個人打瞌睡你能成佛?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卧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以此來檢點一下我們的心態。受持《法華經》的人再也不會為吃啊、住啊、穿吶去搞買賣賺錢,他不會打這些閑心思。連這個東西都是假的,何況身外之物。整個盡虛空遍法界都是我們一念所變現,我們要成就這樣的大福報,怎麼可能再為名聞利養去煞費苦心啊?
所願不虛:這個『所願』就是成佛。能夠做到於一切名聞利養而不貪著,他發願要成佛,絕對不會虛過一場,而他自己也知道他就能成佛,而且已經成了「分真即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他首先解除了對死亡的恐懼,解除了對「名聞利養」的執著,人到無求品自高。並不是說讀了《法華經》,當了國家主席、國防部長,所以『現世福報』。當下感到自在快樂,你即使流浪街頭都感覺自在快樂,要這樣來檢驗自己。受到別人的誹謗、輕慢、中傷,你仍然感到快樂,因為幫你消了業障,因為成就了你的忍辱功德。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踈缺,丑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如果對受持《法華經》的人信口開河:「哎呀,那是菩薩修行的法門,你有什麼資格去受持?」小心你的果報。此人世世無眼。這還比不上在前面《譬喻品》那破口大罵,是不是?在弘揚《法華經》的道場,同修要互相尊重吶!
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恭敬、供養受持《法華經》的人,你今生今世就能得到實惠,要麼得財產的果報,要麼得健康長壽的果報,要麼得開智慧的果報。
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白癩病』是什麼病?是麻風病,是紅斑狼瘡,很難看好的。特別講了一點,對受持《法華經》的人,你講他的過錯,『若實若不實』,是不是有點欺人太甚啊?他就是真有這個過錯也由不得你講,你講了你都要得現世報,何況不一定是你所認為的那樣。菩薩教化眾生可以用各種辦法,你沒有辦法猜測人家的心態。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你寧可把自己舌頭咬破了,都不要講受持《法華經》人的壞話。是不是這個道理啊?你不管他是不是,你就是不能講。
即使破戒比丘,他戒壞見不壞。他再壞,他講的這個《法華經》沒有錯,你指責他的過錯,必然使許多人——因為許多人是「依人不依法」,可能你就就此葬送了許多人的法身慧命!更何況你講的那些東西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就是真的,你都不能講,你知道他是誰呀?在我們這個道場,講白了,沒有哪一個是專門來搞破壞的,無非是在某些問題上看法不一樣,互相有誤解而已。這點很重要啊!有些同修一再地拒絕師父的良苦用心。所以佛在這是不是把話講絕了?他有問題他受果報,與你無關,你只管把他往好處想。
若有輕笑之者:前面是講他的壞話,這裡是輕賤他。
當世世牙齒疏缺:生生世世你的牙齒都不齊全,亂七八糟、破破爛爛的。丑唇平鼻:五官不端正,這個嘴唇要麼就大,要麼就薄,要麼就豁,要麼就下唇長、上唇短,這都是過去世中的業障。
手腳繚戾:小兒麻痹症還有中風的人,樣子很苦惱的,走路也是磕磕絆絆的。所以我們要抓住今生有利的條件好好修行,要不然你生生世世的苦惱苦不堪言吶!你知道來世會怎麼樣?現世那些人是不是很可憐?而且這些人還沒有這個福報來聽經聞法。對六根齊全、五官端正的人身,要懂得珍惜。要想生生世世五官六根更加完美,你要好好受持正法,「依報隨著正報轉」。要不然你怎麼裝都是假的,除非你專門去演戲培訓。但那也是的,有人演戲演好人,他就變成好人了。我們比演戲要快,你只要把心態調整了,變成自性流露,比那種演出來的美還要美,還要真實。
眼目角睞:對眼,還有的人斜眼。看到這些人,你不要輕慢他。他自尊心特彆強,你稍微有點不恭敬他,他對你耿耿於懷,就是一個冤親債主。所修行人就是為了讓別人快樂,特別是對有缺陷的人,別人不恭敬他,我們要尊敬他,你就把他度過來了。你戲弄人家的短處,這就很麻煩。
身體臭穢:這一定是窮光蛋,洗澡都洗不起,換衣服都換不起。惡瘡膿血:身上長瘡,流膿流血,這都是業障病。同樣生活在一個空間,同樣的飲食,有些人他怎麼樣調理都調理不好。水腹短氣:有腹水啊。諸惡重病:有些大病、重病都是過去世的業障所致,這個時候我們更要生慚愧心,調整心態。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遠遠看到你就要生歡喜心。就是跟你天涯相隔,你都要生歡喜心、生思念心,這是你的功德福報。
當如敬佛:對於受持《法華經》的人,互相恭敬如佛,這是講所有受持《法華經》的同修。有些同修過去皈依了某某師父,現在仍然要恭敬他們為師父,但是心裡要變化,你要去度他,不要被他的境界所轉。但是要用智慧來度,跪在那裡度他:「師父啊,那個印廣和尚講了什麼《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我看了似懂非懂,我相信你一定能看得懂,什麼時候我們一起看,你看看怎麼回事?」你千萬不要好為人師:「我現在是修大法,現在你要注意,你就是我的弟子,我是你的師父,你聽我的!」你講得再和氣、再慈悲,他心裡都起煩惱。你仍然以他的弟子的身份度他。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法華經》就是這麼妙,每講一品都有人當場證果。『時』,說了這一品時。這一品如果按照佛當年講法的速度,半個小時完了。我們現在要解釋啊!佛當年這麼講就是解釋。
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前面解釋了,就是「道種智、差別智」。這都是證道位的功德。那麼這裡『三千大千微塵等菩薩具普賢道』,能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修行的圓滿具足,被判為十地菩薩。
那麼前面『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這是行位以上的菩薩。菩薩從空出有大行菩薩道,修證法界差別智,這是行位以上的菩薩。厲害不厲害?修行人沒有離開講經堂啊,聽佛講半個小時的一品經,當下成就行位菩薩、十地菩薩的功德。有些人真是敢想敢說:「哦,這些菩薩呀,他是菩薩來示現的。」言外之義,他本來就是十地菩薩,來裝個樣子,說通過聽經半個小時證到十地菩薩。這種講法真是可怕呀!你怎麼這樣看待《法華經》,看待佛啊?你這不是講佛在戲弄我們?你不是糊弄我們?可不能這樣想啊!還有的人講:「哦,佛講這個經可以嘛,你後來凡夫講這個經怎麼可以啊?」這又是在誹謗佛法。佛講的是「依法不依人」,只看是什麼法,不管誰講。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皆大歡喜,是解脫成就之法喜。
受持佛語,作禮而去:『作禮而去』幹什麼?教化眾生,從此以這個法,如普賢菩薩講,廣令流布,使不斷絕。在每一片國土,每一個道場,每一個寺廟都必須流通《法華經》,否則不能叫『廣』。「使不斷絕」,時時、年復一年,就跟接力賽跑一樣的,就是這一本《法華經》傳世。當然其它經典能不能傳世啊?也能。但是必須把『如是我聞』講出《法華經》的法味。《法華經》《楞嚴經》就是講一句『如是我聞』。
推薦閱讀:
※法華經今解 (序品 卷一~1)~悟顯法師 講述
※妙法連華經如來壽量品第六《法華經》
※法華經傳記卷第三
※《法華經》的基本架構(釋心皓)
※為所有眾生 堅決反對會集《法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