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郵覓蹤】弘揚傳統文化?再現清明習俗
弘揚傳統文化 再現清明習俗
——《清明節》郵票故事
2010年4月5日,國家郵政將發行《清明節》特種郵票一套三枚,這也是我國繼發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郵票後的第五套傳統節慶專題系列郵票。郵票通過祭祖、踏青、插柳三個清明時節最有代表性的習俗活動,向人們展現了中國清明文化的深厚內涵。
清明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按照《歲時百問》上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氣候轉暖、萬物復甦、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清明節又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據說,祭掃墳墓是給祖先修建房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的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非常形象地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一番節日盛景,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之中。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至今仍很盛行。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清明前後,春暖花開、風光明媚、草木吐綠、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人們告別蟄伏的戶居生活,迎著春天的明媚陽光,呼吸著青青綠草的氣息,腳踩著鬆軟的土地,徜徉在奼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原野上,那時的心情該是多麼愜意。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許多地方還有打鞦韆(或叫翻鞦韆)、放風箏、蹴鞠的習慣。清明節這天,人們一起床就換上節日服裝,特別是婦女,個個打扮得漂漂亮亮,串門入市、打鞦韆,鞦韆甩得高,就意味著生活過得好。兒童則一早到村外踏青、放風箏,有的用柳條做成口哨吹。宋代詞人李清照《點絳唇》詞就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唐代詩人王維有《寒食城東即事》詩云:「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清代詩人高鼎曾這樣描繪放風箏的情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豐子愷也曾風趣的把踏青稱作「借墓游春」。應該說,清明踏青為平日里循規蹈矩生活慣了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釋放自己心情的機會。
清明插柳、戴柳的風俗,這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在一些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清明節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清明插柳、戴柳,還有另一種說法: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成為清明節的永恆主題。
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成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原始圖片選自網路)
推薦閱讀:
※客家婚嫁歲時習俗
※正月初六,我們有什麼傳統習俗呢
※「五彩隆林」之習俗「打老庚」
※F端午節特輯│節日傳統習俗知多少?
※婚禮習俗變惡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