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開一代詩風」的新詩創作(1921年以後)

"開一代詩風"的新詩創作(1921年以後)如果說胡適一代新詩創建者對舊體詩的批判是要突破舊格局,那麼這新一代詩人則開始探索新詩到底應有怎樣的藝術建樹。他們選擇了早期白話詩缺少"詩味",作為批評的目標,因此這次藝術反撥是新詩內部的結構性調整。(一)創造社詩人對新詩情感、想像、抒情本質的重視及郭沫若的詩作。1923年5月,《創造周報》第一期發表了成仿吾的《詩的防禦戰》,文章對早期白話詩的理性色彩展開了猛烈的抨擊,認為"詩也要人去思考,根本上便錯了",同時也反覆強調了文學與詩的抒情本質。早期白話詩"不重想像"的平實化傾向也受到了創造社詩人的挑戰。郭沫若在《論詩三札》里把"詩的藝術"概括為一個公式:"詩=(直覺+情調+想像)+(適當的文字)。創造社把"情感"與"想像"作為詩歌的基本要素加以突出與強調,這對於調整新詩內部藝術結構,自然是一個新的推進。郭沫若的《女神》正是充分體現了創造社詩人的上述理論主張。《女神》在新詩發展上的主要貢獻是:它一方面把"五四"新詩運動的"詩體解放"推向極致;一方面使詩的抒情本質與詩的個性化得到充分重視與發揮,奇特大膽的想像讓詩的翅膀真正飛騰起來(詳見上一章分析)。這樣,不僅"五四"時代的自由精神在新詩里得到了更為充分的體現,而且詩人也更加重視詩歌本身的藝術規律:正是在這兩個意義上,《女神》成為中國現代新詩的奠基作。(二)"湖畔詩派"的愛情詩創作1922年,汪靜之、馮雪峰、潘漠華、應修人等出版了他們的合集《湖畔》,同年還出版了汪靜之的個人詩集《蕙的風》,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學史上稱這四位詩人為"湖畔詩人"。以汪靜之最為有名,出兩本詩集《蕙的風》、《寂寞的園》。他們不同於早期白話詩派的新詩先驅者,不是新、舊時代的過渡人物,而是"五四"所喚起的一代新人;他們的詩是真正意義上的"五四"的產兒,他們的愛情詩與自然景物詩都帶有歷史青春期的特色。他們的首要貢獻是愛情詩的創造:"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無愁地鎮日流,/率真地長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歸路了"(應修人:《妹妹你是水》):如此純凈率真的愛情女主人公形象在現代文學史上並不多見。"伊的眼是溫暖的太陽,/不然,何以伊一望著我,/我受了凍的心就熱了呢!//伊的眼睛是解凍的剪刀,/不然,何以伊一瞧著我,/我被撩銬的靈魂就自由了呢/"(汪靜之:《伊的眼》)當然,這類情詩是很容易觸怒封建衛道士的。當《蕙的風》出版後,就有人指責包括這首詩在內的一些詩"墮落輕薄",有不道德的嫌疑。對此,魯迅等進步作家立即予以反擊。魯迅在《反對"含淚的批評家》一文中指出:"我以為中國之所謂道德家的神經,自古以來,未免過敏而又過敏了,看見一句,"意中人",便即想到《金瓶梅》,看到一個"瞟"字,便即穿鑿到別的事情上去。然而一切青年的心,卻未必都如此不凈。"湖畔詩人天真、開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對《女神》中叛逆、創造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同樣是時代精神與詩人個性的統一。(三)冰心、宗白華與小詩體1923年,同時出版了冰心的《繁星》與《春水》,以及宗白華的《流雲小詩》,引起了人們對"小詩體"的關注與興趣。產生:小詩體是從外國輸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產生的。主要作者:除冰心、宗白華外,還有徐玉諾、何植三等人。定義:小詩是一種即興式的短詩,一般以三五行為一首,表現作者剎那間的感興,寄寓一種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意義:小詩的出現,一方面表現了詩人對於詩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現了詩人捕捉自己內心世界微妙感情與感受的努力。冰心五四時期以"問題小說"稱著,同時又是影響較大的小詩派詩人。她的《繁星》和《春水》兩部詩集收錄的,均為小詩。她曾說,她寫小詩是由於受了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覺得那些小詩非常自由,於是便仿用他的形式,隨時把自己"零碎的思想"三言兩語地寫下來。其實,泰戈爾給予她的影響,不單是詩歌形式方面,還有哲學思想上的影響。形成其獨特的特點:1、作品主題:在基督教的教義和泰戈爾的哲學的影響下,宣傳一種"愛"--歌詠"自然"、"母愛"、和"人類之愛"是她詩作的永恆主題。如;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裡。人類呵!/相愛吧,/我們都是長行的旅客,/向著同一的歸宿。/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卧在宇宙的搖籃里。2、藝術上,冰心的小詩充滿生活的哲理,啟人深思,耐人尋味。清新、雋永、秀逸、淡遠,因此,她的小詩披露之後,一時模仿者踵至,甚至形成一派,曰"冰心體"。宗白華(1897-1986)小詩集《流雲》(1923年)曾出國留學,回國後任北京大學美學教授。是現代中國的美學大家,美學代表作《美學散步》,用詩一樣精確的語言闡述,絲絲入扣,精確美妙。作為詩人,他的詩感好,詩作富有極深的哲理。如小詩《夜》:"一時間,/覺得我的微軀,/是一顆小星,/瑩然萬星里,/隨著星流。//一會兒,/又覺得我的心,/是一張明鏡,/宇宙的萬里,/在裡面燦著。"夏夜仰望星空時,人的自我感覺剎那間的微妙變化被詩人敏銳地抓住,並賦予如此燦爛的詩意的表現,引起人們對於人在宇宙中地位的悠長的哲學思索。這樣短小的篇幅中包容了如此廣闊的空間,這典型地表現了小詩對豐富新詩藝術表現力的貢獻;而從外部客觀世界的描繪轉向內心感受、感覺的表現,自由詩體的句法與章法的趨於簡約化,這些在新詩的發展史上都具有過渡的意義。(四)馮至的半格律體抒情詩稍後於湖畔詩人出現於詩壇上的重要抒情詩人是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河北涿縣人,淺草社-沉鍾社的詩人,在藝術特徵上是傾向於以創造社為代表的浪漫主義的。從數量上看,馮至的新詩並不算高產;但他的詩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詩歌,意不淺露,詞不窮出,表現為含蓄蘊籍,意在言外。與唐宋的"婉約詞派"一脈相承,被稱為"新婉約派"。魯迅說,馮至是"中國最為傑出的抒情詩人"。代表作:早期《昨日之歌》(1927年出版),是奠定馮至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的第一本詩集,收入的是詩人20年代初期的詩作。詩集上卷主要是抒情短詩,下卷是四首敘事長詩。青春、愛情、生命是詩集的主旋律。後期《北游及其它》(1929年出版)。內容擴及到了對中國社會的黑暗腐敗現象的揭露。但他的含蓄蘊籍詩風是一貫的。例如《我是一條小河》:我是一條小河,/我無心由你的身邊繞過--/你無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兒/投入我軟軟的柔波。顯示出對於愛情的真摯而熾烈的追求。同時,我們在其作品中品味到,這類委婉曲折、餘味不絕的情詩中,又往往蒙上一層"如夢如煙"的哀愁。表現了詩人對純真愛情的熱切渴望而又求之不得的苦悶和愁悵。後期詩人初步接觸社會實際之後寫下的《北游》十二首,雖然是屬於對黑暗腐敗社會現實的詛咒與抨擊的詩篇,但詩的格調,與郭沫若的那種熔岩奔突式的詩風截然不同,仍然是小河流水似的輕歌低唱。特別是在每首詩後,又以"陰沉、陰沉……"作結,這便如在沉沉之夜中迥盪的沉鬱幽婉的蕭聲的餘韻,使人迴腸盪氣,思緒綿綿。馮至對新詩的貢獻:馮至抒情詩的最大特色正是處處表現出藝術的節制。他的詩以富於想像而又講求藝術的節制見長,繼承了郭沫若的長處而又克服了其缺點。1、內心的激情不採取直接傾瀉的方式,或外化為客觀的形象,或蘊涵於簡單情節的娓娓敘述中。前者如《蛇》,後者如《雨夜》2、在形式上採取了半格律體,詩行大體整齊,大致押韻,追求整飭、有節度的美。這樣,馮至的詩,不僅情調充滿感傷苦悶,而且詩的節奏舒緩,音韻柔美,形成了"五四"新詩中獨具一格的幽婉的風格。馮至對新詩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他"堪稱獨步"的敘事詩。中國傳統詩歌本長於抒情,短於敘事,歷史上漢民族沒有長篇敘事詩(《詩經·大雅·生民》商部族誕生的史詩)。馮至的敘事詩從德國謠曲中直接獲取養分,又採取中國民間傳統與古代神話故事,雖別有一種不可解脫的神秘氣氛,含蓄著中古羅曼的風味,所表現的對於封建婚姻制度的憎恨與對愛情理想的追求,仍然是"五四"時代的。代表作《幃幔》、《蠶馬》(《蠶馬》中那痴情的駿馬,也終於被殺死,只得以皮裹女,化為蠶繭。)及《吹簫人的故事》,抒情與敘事融為一體,藝術表現十分精緻,把現代敘事詩的創作,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推薦閱讀:

新詩淺析與創作漫談
【詩詞密碼】林峰專論:格律詩與新詩可以珠聯璧合
一首春天的小詩
新詩體八題
未結果的愛,弄髒了每一詩

TAG:創作 | 新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