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憤怒喚醒人們對文學的敬意

德語作家伯恩哈德作品《我的文學獎》《歷代大師》出版

已故奧地利作家托馬斯·伯恩哈德在中國還是一個知者寥寥的名字,這與他被公認為20世紀最偉大的德語作家之一的「地位」很不相稱。他的中國知音局限於德語文學研究、實驗戲劇領域,和為數不多的純文學讀者群。而在奧地利以及整個德語文化圈,他卻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用2004年諾獎作家耶利內克的話說,「他是標杆,其他的都是『其他』」。世紀文景首次系統引進伯恩哈德作品系列,繼《維特根斯坦的侄子》之後,今年8月又推出《我的文學獎》《歷代大師》兩部作品。憤怒的「病人」對伯恩哈德的介紹通常離不開這麼幾個稱呼:阿爾卑斯山的貝克特、災難與死亡作家、以批判奧地利為職業的作家、誇張藝術家和語言藝術家。與他的文學成就一樣引人關注的是,他一生與奧地利政府緊張關係。作為在二戰炮火下恐懼求生的過來人,伯恩哈德對奧地利社會逃避歷史責任十分敏感。伯恩哈德多年不遺餘力地批判,到1988年11月《英雄廣場》的上演達到高潮,奧地利從政府、媒體到民眾對其一致討伐,稱他為「玷污家園的人」,而作為回應,伯恩哈德在遺囑中宣布死後不在奧地利出版一個字。伯恩哈德青少年時期罹患肺病、幾度與死神打交道,此後經常要進出療養院、靠大劑量藥物維持。伯恩哈德的主人公多半是帶病之人,身患病痛卻一心追求某種或藝術或學問或精神上的極致。他們處在持續不斷的抗爭當中,與自身的局限抗爭,與俗世抗爭,直到粉身碎骨。而這持續的努力,總是伴隨著精闢的生活意見,以及不可遏制的憤怒。伯恩哈德聚焦於人類生存的困境及其抗爭,加以藝術性的誇張和放大,製造出一種既是悲劇又是喜劇的效果,可以說,他是用憤怒喚醒人們對文學的敬意。蔑視一切文學獎伯恩哈德對自己、對外界的虛偽禁忌劣根性都毫不留情。《我的文學獎》是伯恩哈德對他所獲若干文學獎的回憶,以及頒獎典禮上的講話稿的合輯。伯恩哈德是文學獎的常客,先後獲得數十種重要獎項,包括德語文學最重要的畢希納獎、奧地利國家獎等。但他很快就對獲獎失去了興趣,拒絕接受任何文學獎項。20世紀70年代中期,他兩次被提名為諾貝爾獎候選人,最終瑞典評委會鑒於他對獎項的態度,決定避免去碰這個釘子。《歷代大師》則是一部有關文化、天才、國家、階層、藝術價值和人類自命不凡的諷刺性喜劇。伯恩哈德在書中寫道:「那些整天把藝術史掛在嘴上的人天天到這裡來,用他們那些關於藝術史的胡說八道充塞參觀者的耳朵,他們每天趕著十幾個班的學生經過博物館的展廳,用他們那些喋喋不休的蠢話去毀掉這些幼稚孩子們的一生。研究藝術史的人實際上是消滅藝術的人。藝術史家鼓唇弄舌談論藝術,直至把藝術談論得壽終正寢。藝術活生生地被藝術史家談論致死。」伯恩哈德在世時,追捧他的人和批評他的人一樣都毫不妥協,但如今,連曾經指責他「賣國」的奧地利官方也把他看作自己國家的一張文化名片。他影響了很多人,比如帕慕克:「我欠伯恩哈德一個人情」,比如耶利內克:「我們都是他的遺產」。
推薦閱讀:

憤怒是本能,控制憤怒是本事
港人的憤怒從何而來?
郭沫若再次提議挖掘秦皇陵,惹得領導憤怒,定下了這一重要的規矩
當憤怒被量化,大家都變得溫柔了呢
人在憤怒的時候說狠話是什麼心理?

TAG:文學 | 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