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刀叉又是誰發明的呢?

中西飲食差距

民以食為天,談到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不同,所有人都能說上幾句。西方人認為菜肴是充饑的,而中國的菜肴是「吃味」的;我們吃「大鍋飯」,外國人分餐制;中國飲食葷素搭配比較均衡,以農作物為主肉類為輔,西方飲食偏重肉類與乳製品,偏好甜味......

中西方飲食文化之間的差異,就好像中國人永遠不能理解西方人大冬天喝冰水,西方人也永遠不能理解中國人大熱天喝溫水。

可見,這各國的「胃道」真的不一樣!不過,說到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當然是,我們用筷子,外國人用刀叉!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吃飯用碗筷,而西方人用刀叉呢?其實,對於刀叉,我們也是有發言權的,因為一開始中國祖先也是用刀叉而不是筷子,也就是說刀叉是中國人發明的。不僅如此,歷史上也曾出土過很多刀叉文物。

距今大約7千年前,為了對付肉食類新石器時代的人生活當中最好的餐具當然是刀了,只不過當時人們把這種餐桌上的刀具叫做「匕」。可以想見,聰明的中國古人就把刀最先應用於飲食之中。

這件出土的青銅匕,它具有兩種實用功能:一是相當於勺子,二是相當於餐刀,可以切可以撈。 其實在先秦時期「匕」是從刀演變而來,後來逐漸形成了刀和勺兩個功能,之後便只有勺子的功能。

考古發現,從西周到戰國,先後流行過青銅勺形、尖葉勺形和長柄舌形餐刀。窄柄舌形餐刀從春秋到宋元一直用了兩千多年,製作材料有青銅、銀、金等。

在餐具刀之後,接著出現的就是叉子。考古發現證實,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使用餐叉了。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些骨制餐叉,是三齒狀的。這種餐叉,跟我們現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狀、大小非常接近。

在我國商代的一些遺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都表明商代時刀叉是人們使用的主要餐具。而且當時它和勺子、骨刀同在,表明當時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另外在洛陽的一個戰國墓裡頭出土了50多件銅刀銅叉,說明戰國也用刀叉。

至於戰國之後中國人的餐叉使用,甘肅酒泉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和餐刀一同出土,同時在山東嘉祥也出土了刀叉,還有專門放置刀叉的竹鞘。

如此多出土文物都表明中國祖先用刀叉,為何又開始使用筷子呢?雖然在我國江淮東部龍庄出土了距今七千年的42根骨箸,還有青海出土了骨箸,但並不能確定筷子就是一種普遍的餐具。

【商代的青銅箸】

被認為是餐具的筷子最早出土文物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所以商代被認為是最早使用筷子的時代,之後筷子逐漸取代了刀叉,戰國時已經成為了主流,從此中國人開始大規模地使用筷子了。

但為什麼筷子取代了刀叉呢?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結果。因為在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這個時期吃飯時無需再用刀叉進行分割,因此便使用筷子直接夾入口中。

那麼對於今天使用刀叉的西方人古代社會用什麼吃飯呢?那就是不用餐具!

在很多畫作中,我們可看到在古希臘和古羅馬吃飯都是用手,當時最強盛的羅馬貴族最時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為了區分地位的高低,王室和貴族是用三個手指,不能像平民用五個手指。所以,叉子一般都是三齒。

那麼刀叉是怎麼通過游牧民族傳到西方的,西方又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刀叉的呢?

事實上西方人用餐叉的歷史並不太長。西方學者認為,西餐普遍用餐叉是16世紀開始的,有的認為還早一點,但頂多能推到是拜占庭帝國時候開始的。因為這個時期,拜占庭處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節點上,歐洲社會接受很多東方傳來的文化和發明。

中國飲食文化中刀叉和筷子的使用,傳到了歐洲之後,因為西方飲食特點,刀叉顯得比較實用,可以切肉切麵包,而筷子卻不太實用,所以西方人只接受了東方飲食文化中的刀叉。

這些刀叉筷文化之間的差距,同時從另一方面表明了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距。這些有著巨大差異的中西文化,經過數千年的積澱,早已成為中西人特有基因。


推薦閱讀:

(轉載)誰發明了「涮羊肉」?
發明家的際遇
這七項以色列的重大發明,原來竟來自操作失誤!
22世紀十大科技發明第八項 無線輸電
唯一封神的亡國皇帝,死前還發明一項春節習俗,至今都在用

TAG:中國 | 中國人 | 發明 | 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