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劇」的存在感依然沒有建立起來

  • 圖片說明: 右圖為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劇照
  • 曾於里

      繼《外科風雲》之後,近日,又一部醫療行業劇上線:《急診科醫生》。除了有張嘉譯、江珊、王珞丹等演員加盟之外,導演鄭曉龍更是在此前一手打造了《甄嬛傳》《羋月傳》等作品,因此該劇開播時備受關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該劇播出之後反響平平,網上評分只有5.8分;其在網路上的熱度也遠遜於鄭曉龍的其他作品。

      應該說,《急診科醫生》依舊可以看出鄭曉龍的功力,劇集非常流暢,但劇本上的不足暴露出了主創沒有能夠駕馭好行業劇這一特殊類型。由此引出的話題是:中國電視人,到底該如何面對行業劇這個新命題?

      如果把行業的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衝突從中剝離出來,行業劇就無法成立。職業、職場與職人,組成了行業劇的基本架構

      《急診科醫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行業劇,講述的是一群急診科醫生的故事。

      行業劇是這幾年才在我國內地影視圈流行起來的一種電視劇類型。所謂行業劇,就是以某個職業作為全劇核心內容而撰寫並且深入該行業攝製的電視劇類型。如果把行業的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衝突從中剝離出來,全劇就無法成立——簡言之,行業劇就是「行業+劇」。相較於其他類型的影視劇,行業劇的拍攝難度要高出不少。像鄭曉龍的《甄嬛傳》《羋月傳》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劇,劇情有不少杜撰的成分,留給創作者較大的發揮空間;行業劇則不同,它對專業性和生活實感的要求極高。

      一部合格的行業劇應該著重凸顯出三個元素:職業、職場、職人。

      首先是職業。其要求是對這個職業有非常熟稔、專業的認知,即便有誇張的藝術加工,仍要立足於真實情況和現實模型。畢竟當一部劇打著「行業劇」來宣傳時,專業知識就成了和劇情一樣考究的事實,這是外行人了解一個行業的好機會。就比如律政劇,像經典美劇《波士頓法律》,製片人便是法學院出身的律師,劇中涉及的豐富法律知識和案例常被許多法學院當成影視教材;醫療劇,比如美劇《實習醫生格蕾》,「每一集都像一條維基百科,滾動播出心臟瓣膜、十二指腸穿孔、體外循環這些名詞解釋」。

      其次是職場。這其中有職場生態——職場中人與人是如何相處的,面對利益衝突時該如何化解,這些在職場上是共通的;也有不同行業與社會的不同關係——比如醫療行業,因為醫療關乎生老病死,與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這就註定了醫患關係也是醫護人員職場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當醫患矛盾相對緊張時,醫療劇該如何呈現並緩解這一問題,則顯得特別關鍵。

      所有影視劇的最終落腳點是人,行業劇也不例外。通過主要人物的境遇、變化和成長,行業劇可以幫助觀眾對這個職業樹立準確的認知,不醜化、不美化,並能激起一部分人對該職業的憧憬、嚮往和敬佩。

      行業是核心是根本,但生活劇情也不可或缺。它可以避免行業劇因過度專業而小眾化,也可以充分豐富行業劇的趣味,增強可看性

      因為醫患關係的話題度,也因為醫生是專業性最強、行業特點最突出的職業之一,因此在國產行業劇中,醫療劇佔了很大比例。而此類電視劇容易被人詬病的一點,也正是不夠專業,漏洞百出。比如《青年醫生》里醫生要求護士給他準備9%的生理鹽水,這種濃度被戲稱「腌鹹菜都行」;《外科風雲》中庄恕在做手術時,「啪」一聲抖開手術衣,穿上後直接用沒有戴手套的雙手拽衣袖……

      吃一塹,長一智。平心而論,《急診科醫生》在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上比之前的醫療劇嚴謹不少,尤其是某些急救的橋段,節奏、氛圍和配樂都給觀眾一種緊張緊迫感;每一集結束後附錄的關於種種急救常識的普及,也非常有必要。不過,《急診科醫生》仍舊存在不足:個別醫療紕漏情有可原,但其對急診科醫生的行業屬性的反映並不鮮明。急診科,最關鍵體現在一個「急」,緊急、告急、著急、急忙,但劇中的醫生呈現的狀態卻是常常在閑聊、晃蕩、吵架,患者在眼前,年輕男醫生甚至有閑情跟女同事打情罵俏。除此,其對於醫生的職場生態的刻畫,也非常想當然。特別是醫患關係的處理上,編導的策略是通過不斷美化拔高醫生來緩和醫療矛盾,這種過度美化往往會加劇現實生活中的落差,結果適得其反。

      該劇更致命的問題,則是處理職場和生活關係上的失調。誠如前文所言,行業劇是「行業+劇」,行業是核心是根本,但生活劇情也不可或缺。它可以避免行業劇因過度專業而小眾化,也可以充分豐富行業劇的趣味,增強可看性。此前不少行業劇將生活劇情狹隘地理解為愛情,打著行業劇的旗號,內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劇。比如 《離婚律師》 《親愛的翻譯官》 《外科風雲》 《繼承人》等,男女主角的情感戲必定是重頭戲,他們的愛恨情仇佔據的篇幅比行業的展現更多,以至於觀眾調侃:「刑偵劇是警察們的愛情故事;律政劇是律師們的愛情故事;醫療劇是醫生們的愛情故事。」《急診科醫生》雖然沒有落入這樣的窠臼,但其中的生活劇情部分仍然嚴重拖了後腿。該劇有多條副線並行,比如一條是王珞丹飾演的江曉琪尋求父母死亡真相,一條是江珊飾演的劉慧敏的私生女出現。劇集用了大量篇幅對此予以呈現,但這種太過戲劇性的橋段,與整個劇情是遊離的、脫節的,風格毫不相符。編導們的用意很可能是增強可看性,但它們嚴重缺乏生活實感,觀眾難以獲得共鳴;最終讓整部劇有注水的嫌疑,質感大打折扣。

      實際上,國內行業劇正處在極佳的發力環境之中。行業劇這幾年的興起,背後是新生行業不斷湧現,中等收入人群正在崛起,他們需要能夠反映他們的生活、幫助他們成長、發出他們聲音的電視劇作品,這是一片大有可為的藍海。該如何沉下心來,跳出種種「坑」和陷阱,拍出反映時代、反映現實的行業劇,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是擺在中國電視人面前的一道迫切命題。

      (作者為劇評人)

    推薦閱讀:

    文明將亡時,就沿存在主義溯源而上
    南開教授再談毛澤東《矛盾論》存在借鑒嫌疑|毛澤東|矛盾論(2)
    女人二婚普遍存在的難題,尤其是第三條,嚴肅影響到婚後生活
    好物 | 眉毛太難畫?不存在的,這本獨家秘笈拯救每一個手殘黨!
    海德格爾:人的存在與死的追逼

    TAG:行業 | 存在 | 存在感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