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往生論·上·第一篇

第二講:往生論·上·

第一篇

  因為《往生論》在中國近代流傳因緣比較狹隘一些,講《往生論》的人也比較少,凈空法師也講過。能講《往生論》的大德都是不可思議的人,我們只能把《往生論》的文字給大家作一個提示。這不是謙虛的話,只是到處勸化大家依著《往生論》來認識佛法、認識凈土,因為《往生論》是對凈土法門的論述。若是依止《往生論》來學習凈土就特別容易,能迅速圓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迅速出離生死苦海,這是真實不虛的教化。我們之所以出來,是順應大家,給大家作一個引導,有一個相互提攜的因緣,只是把這個法門推薦給大家,使大家發起修證,發起知佛恩報佛恩的行持罷了。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墮入末世,真是慚愧。由於《往生論》流通比較少,順應大家推廣的因緣就比較強,就我們的個人的因緣與大家是一樣的,初學習佛法。大家能得到《往生論》這個法寶,我感覺真是最大的福報。我們當時看到《往生論》的時候,真是悲喜交加,這樣凈土法門的寶典,大家不識,我們聞的也晚,感覺到福薄。以前我們自己也走了許多彎路,乃至自力念佛行持或住茅棚閉關,但多是謗佛謗法,真是很可悲,遇到《往生論》以後,只是歡喜讚歎頂戴歸依,只是感覺到佛恩難報。這地方大家有這樣的福報,我也隨喜大家,因為我們沒有接觸到《往生論》之前,也是行持很多的因緣,得到這寶典之後,真是恨自己沒有眼目,不能早一點接觸這樣的聖教、這樣不可思議的教化。三經在《往生論》上徹底圓彰無遺,它把凈土法門寫得的確是淋漓盡致,特別的易行。大家今天學習見到《往生論》,是大家宿世以來曾與諸佛種植善根,曾多得諸佛受記教化,才有聞到《往生論》這樣的福德,切莫錯過因緣。

  我們學習凈土,知三經不知一論,很難發起三經的共用。若依論指導學習經典,能迅速契入。我們都知道有經、律、論三藏,論藏就是智慧之藏,它是以智慧來善述經典,使我們大家比較簡單能運用經典的指導,比較容易契機如理地得到這樣法益。這論很難得遇一個教化因緣,大家都是學習凈土法門,在中國說三經的人還是比較多,學習《無量壽經》最為普遍,但是學習會集本人多一些,學習原譯本乃至觀經的人少一些,學習《往生論》的人就更少一些。若學習凈土法門不知三經一論,很難完整圓滿把凈土法門承擔下來。

  我們看經題: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無量壽經》是佛多次宣化的一個經典,是佛法住世最長久的一個經典,是一切法滅盡之時,此法住世的一個經典,是諸佛成就的經典,是一切諸佛同時宣化的經典,是一切眾生必得歸向的一個經典,是給一切眾生徹底教誨的一個經典,是凈土法門根本依止的經典。在這個經題上所寫的《無量壽經》可以說亦含《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因為無量壽唯是諸佛所證,唯是諸佛如來所安住,無量壽是諸佛教化所在,乃至一切菩薩賢聖不能稱為無量壽。《無量壽經》是一切眾生歸向究竟絕待的教化、徹底的教化。凈土一法是一切法之歸趣,《無量壽經》是使我們大家成就無量光之途徑的一個文字經典。我們過去稱經為契經,是指導我們大家行持的方法。釋迦佛在世之時,只是諸大賢聖,就如阿難之類,經典是以記憶方式而存在,沒有文字流傳。佛滅度後,大家多次聚集寫集經典,使之流傳下來,使我們有法可依、有法可行,《無量壽經》使大家能徹底識得本心的一個教化。無量壽是大家的佛性佛心的最好描述,因為一切眾生的佛性與諸佛的佛性等無差別。在佛性上來說,諸佛不增,凡夫不減,雖然我們有無量的妄想、無量的執著,但與諸佛的佛性相比是無有虧欠的,所以稱為無量光無量壽,它是安住不動的,無增無減,無有來去,非假修證成就的。無量壽是根本教化因緣,是無衰無變的成就所在,非修非證,非念覺之,只是圓成,只是根本。佛在很多經典上反覆告誡我們,若說諸佛如來是修證而來,是為波旬說,是為外道說,因為一切諸佛本無所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究竟安住,為順應眾生故,而實施教化,方出現於世間。佛法非修證之法,非生非滅,但現在比較多的因緣不知佛法之究竟所在,多以修證而為修證,而不知修證只是打脫一切眾生的凡情,並沒有什麼聖解。歷代祖師告訴我們,佛法但盡凡情,別無聖解。佛法非得失法,非生滅法,所以稱為無量壽。優婆提舍是梵文,可以翻譯成是對法論述,對法契理契機直接的論述,對法完整究竟的論述,對法無有差別的論述,如經無異的論述,它的內涵特別多,所以內涵多義不翻。在佛教有五種不翻之說,多義不翻是其中的一種,又如諸真言陀羅尼不翻,因為是秘密語不能翻,遵從古德教化不能翻,此方無有之物不翻。這些不翻的因緣,是古代譯經時定下來的一些方法。尊重不翻又如摩訶般若波羅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薄伽梵,優婆提舍也沒有翻譯過來,其中有一種含義,是對釋迦佛所說論述的一類經典,稱為優婆提舍。佛說法有三藏,論藏優婆提舍是其中的一種。優婆提舍是來讚歎天親菩薩所說與諸佛所說是決定無異的,決定與如來這種聖教沒有一點差別,所以稱為優婆提舍。優婆提舍也是一種尊重的說法,也是真實不虛的說法。願生偈,以佛的願力攝取,使一切眾生得以往生極樂世界,是這偈子的標題。這個願,說的是佛願,佛欲使一切眾生得以往生,眾生聞者,莫不被攝受,莫不得以往生極樂世界。這願生偈,是以五言而發生的文字。在我們佛教不稱詩也不稱詞,就稱為偈。優婆提舍可以簡單地翻譯成論,對法的論述。「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下面有一行小字,此卷是東贏本與內藏稍別,這段文字提醒我們,《往生論》是從日本影印過來的,與我們中國的大藏有點差別,這樣的一個註解。

  婆藪槃豆菩薩造,婆藪槃豆,也是為了尊重天親菩薩,沒有翻譯過來,譯過來就是天親或世親。婆藪槃豆,有名字與姓兩種內涵。菩薩,梵文稱為菩提薩埵,中國人有比較喜歡簡單的心裡,把它翻譯成菩薩。很多梵文的稱法如佛陀耶、達摩耶、僧伽耶,大家都把它們翻譯成佛、法、僧,就這麼簡單。菩提薩埵是求法勇健眾生,對法無畏的眾生,嚮往這樣的行持方法,發起自覺覺他,這樣的因緣稱為菩提薩埵。婆藪槃豆菩薩造,造就是費了很大的工程,做很多事情,如造船、飛機,稱為製造。造的因緣比較複雜,是種尊重的言詞,象我們現在人撰記什麼、寫個什麼,這裡婆藪槃豆菩薩造,是尊重義、不可毀壞義、圓成義、究竟圓滿義,是成就教化因緣義。

  元魏菩提留支譯,元魏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朝代,在這個時代印度一個三藏法師叫菩提留支。我們知道,三藏法師是通達於經、律、論這樣的法師。元魏這個朝代菩提留支法師從印度來到中國,他翻譯的這個本子,就是《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我們看正文,正文由偈頌與長行兩種文體,前面是九十六句偈子,四百八十個字,是以五言而成就的,後面是長行,是天親菩薩對這九十六句偈子的解釋,來反覆地善述五念門的這種利益,善述五念門的修持方法,善述菩提心,善述五種門成就,善述凈土一法能迅速使人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益。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四句偈子把凈土法門徹底地開顯出來,把阿彌陀佛的三身徹底地描述出來,把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的萬德所在給作了一個具體的詳細的敘述。世尊是一切果地佛十個名號之最後一個名號,大家讀經典,都有這名號的運用,所謂如來、應供、正徧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尊是一切諸佛如來最究竟之名號,是一切世間所遵從最神聖之成就,也就是佛的十個德號之一,這德號全顯諸佛的功德。這十種名號是對諸佛的果德的一種描述。世尊,就是果地的佛位;我一心,如是世尊一心,攝化眾生是為佛。世尊,是十方九界之遵從所在,稱為世尊。世者,一切世間;尊者,一切世間最為尊貴,最為圓滿究竟,是名世尊。如此之我,是無我之我,究竟之我,徹底之我,不可得之我,光明心、成就心之我,就如釋迦佛剛誕生之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說之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之我。如此之我,是一切眾生之佛性,是一切諸佛果德圓滿所在,非眾生驕慢我、邪慢我、妄執我,亦非名字我,是流布宣化之我。這個我是一心,如此心是真實心、光明心、圓滿心、究竟心、智慧心、慈悲心、方便心,所以稱為一心。一心者是為世尊。世間莫不嚮往尊重一心,這是世尊之一心。如此之我教化世間、安立世間,所謂三界火災我當度脫,如此釋迦佛乃至十方諸佛,皆以世尊之我教化世間,所以稱為一心回施、一心教化、一心給予,一真法界。說世尊我一心,這個我還有天親菩薩自稱之我。世尊我一心,這是理事之一心,這個我是在諸佛面前立誓發願之我,歸向之我,這個我可以說天親菩薩自稱之我,亦可以說勸化大家引導大家,各個發起歸向於十方無礙光之我。這個我可以說是名字我,以勸化一切慢執眾生,就是以我慢而成就的我,以五陰為我,對這種驕慢發起教化的回施,稱為流布我。這種流布教化,使一切眾生歸入名字,稱為名字我。這種名字我教化,使一切眾生無有染濁,趨向於一心,趨向於十方無礙光,得以如來教化,如來成就,成就十號圓滿之功德。世尊我一心,如此我也可以代表九界之我,就是以十方九法界作為我之歸向、我之勸化、我之教導,因為世尊就會含攝十方九法界。世尊就是十方九法界最尊導師,這導師就導引十方九法界之歸向,這個我也可以稱為九法界作為代名詞來代替它。如此一心,十方九界同歸凈土是為一心,十方九法界同歸無礙光是為一心,十方九法界同得圓成是為一心,十方九法界同時歸入光明徧照是為一心。這一心,是教化之共用,理事之共用。我們現在學習凈土法門比較多的就知道以《阿彌陀經》「諸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大家依這段文字,很多人得到許多誤解,說念佛要念到成片,達到一心不亂,妄自以為自己以妄想心、虛慢心、有限心的這種善根發起一心,能不能?大家各個自有體會、各自去對比,這一心是佛回施究竟之一心,萬德給予之一心,光明徧照之一心,圓成一切之一心。這一心是圓成一切,圓成一切方為十方無礙光。世尊我一心歸命,是十方九法界必歸向於一乘佛教,必歸向於世尊。這歸命是必然的,所以稱為一心。這一心是真實心、必然心、究竟心,若不如是,不名於世尊面前立此誓願。世尊我一心歸命,亦是對十方九界之勸化,亦是真實之誓願。這誓願是真實不虛的,是必然的,就如極樂世界是一切眾生必然往生之地,究竟往生之地,決定往生之地,唯一歸向之地。這樣的因緣稱為歸命,若不然,無以稱為歸命二字,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就是歸命阿彌陀佛,這地方只顯歸命,只顯凈土法門唯此一教、唯此一行、唯此一法,所以稱為歸命。盡十方,全顯阿彌陀佛法身功德,因為阿彌陀佛法身與諸佛法身同一體,諸佛同一法身故,如此法身,盡於十方徧於法界。法身徧一切處,無相實相,稱為盡十方。盡十方者,是以諸佛法身利益含攝一切眾生而發起。無礙光,是以阿彌陀佛報身作以建立。阿彌陀佛的報身就是無礙光,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回施一切眾生利益,使一切眾生得以出離生死苦海,是為無礙光。如此無礙徹照一切眾生,回施一切眾生,打脫一切眾生貪嗔痴慢疑惡見,打脫一切眾生愚痴無明,打脫一切眾生種種差別過失,給予一乘教化,所以稱為圓滿報身,亦叫光明徧照,稱為無礙光。如來者,應一切眾生之心性,依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引發一切眾生之佛性回施,順應一切眾生妄想用心,實施教化,如來為化身共用。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就是歸命阿彌陀佛三身成就。如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其利益勢在必然,一切眾生在此鹹得饒益,何以故?以阿彌陀佛法身徧一切處,攝化一切眾生無有休息無有間斷故,阿彌陀佛無礙光照攝一切眾生、圓成一切眾生、涵養一切眾生,所以稱為圓滿報身之給予。圓滿給予,使一切眾生必然圓成佛道。如來順應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心中念念有諸佛轉法輪,我們念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如來只是顯現教化,恆常不斷,以此因緣一切眾生必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稱為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這一段文字只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之回施,使一切眾生現生必得三種利益,所謂了生死、轉向教化、轉向度脫,所以稱為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人人必得往生,必得成就,必得究竟如此歸向,以此因緣於此現生同生極樂勢在必然。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無量壽佛以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教化、萬德的給予,使一切眾生鹹得圓滿光明攝受,鹹得圓滿清凈加被,鹹得圓滿真實給予,以此因緣,一切含識鹹得於究竟道業。凈土法門緣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緣一切眾生雖本具智慧德相,因妄想執著流轉於六道,痛苦難以自拔,諸佛如來以大慈悲心顯現種種教化,乃至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願願為度眾生,願願欲使一切眾生得見佛性,得見本心,諸佛教化亦復如是,無量行願莫不是為一切眾生出離苦海而作發起之正因。一切眾生顛倒愚迷,莫過於對我執之坦然,貪嗔痴慢疑惡見是眾生生死之根本。若我們大家學習佛法,不知諸佛出世之正因、不知諸佛之教化,真是上者辜負於諸佛圓滿給予,下負於自己人生之歲月,辜負自己之靈性,辜負這一念千古不泯之靈覺。實際我們學習佛法乃至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佛不過是一個勸化引導過程,使我們認識自己圓成圓覺是為真實,西方有佛阿彌陀,亦復如是。雖是西方,本無方可得,但為教化,為一切眾生皆有歸向,為一切眾生作決定引導而說西方,而定於西方,而運用於西方,以此西方成就決定歸向,有如我們中華大地千條河流歸向大海是一樣的。我們中國大地是西高東低,大海就在東方,如此絕對趨向,使一切眾生明曉這種利益,得以自在,所謂「其國不逆違,自然所牽隨」。如此西方,本無定向,以西方為善巧,以西方為決定,以西方為歸向。我們學佛之人一定不要被法所害,現在我們這個世間,大家所謂的識心熾盛,多執理廢事,執事廢理,很難發起圓融,諸佛教化,以事仗理,以理導事,理事圓融發起真實利益。諸佛如來所宣教化,顯現理的給予,一切眾生以事發起,以理作為指導,理事相融得見本來,佛法的意義也就可以發起。

  我們還看《往生論》,「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這四句偈子是凈土法門的綱領性指導。如是世尊是為一切世間教化主,雖是教化主者,為使一切世間眾生鹹得成此世尊,入一切世間之最尊貴處,成就我之一心。我之一心,是為真一心、至誠心、深心、慈悲心、方便心、智慧心。歸命者,是為一切真實利益發起所在。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亦復如是。南無,是以歸命而發起,南無是歸命得以運用,南無是以歸命而能真正地建立。一切佛法利益乃至一切世間法利益,亦在歸命之中。我們在世間上班下班,亦在運用自己的生命,行貪嗔痴慢疑惡見,亦在運用自己的生命。不過運用生命有兩種,一個是自在運用生命,一個是無明流轉運用生命。無明流轉運用生命那是一種浪費,是一種不自在,是一種痛苦。自在運用生命,是妙有的運用,自在力的成就。佛教給我們一個光明中運用生命,讓我們知道我們生從何而來,這一生有何作為,死有何歸向,在一片光明中、在十方無礙中得以自在,所謂的歸命盡十方無礙光。這種教導的因緣使我們發起凈土法門的利益與行持。這種行持發起利益,利益來感召一切眾生的趨向:「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以阿彌陀佛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的大願,攝取十方一切眾生,以萬德回施,欲使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而發的無上大願。阿彌陀佛欲使一切眾生往生彼國而建立國土,阿彌陀佛欲使一切眾生往生彼國而建立萬德洪名,阿彌陀佛乃至行一切法依正二報一切作業,莫不欲使一切眾生往生而建立,阿彌陀佛的成就,就標誌著一切眾生決定往生,所以稱為「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因為阿彌陀佛絕待成就的教化,使我們大家咸有歸向,象大海一樣含納百川,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復如是,攝取一切眾生往生彼國。這大的因緣感召是絕待的、最究竟的、不可動搖的、必然的,一個最究竟的去向,眾生在這地方無以推翻,信與不信是究竟之處,所以說是稱為願生安樂國。安樂國土者,是一切眾生必然之趨向,一切眾生究竟之嚮往,一切眾生最圓滿之所在。我們都知道,不管是哪一類眾生,若是眾生者,必然有一個最終的歸向。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就是十方九法界一切眾生的最終歸向。願生安樂國,以此安養,能使一切眾生速得圓成佛道,所以稱為安養國。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這是過度的偈子,因為「世尊我一心歸命」,是為五念門的禮拜們。在《無量壽經》上阿彌陀佛所發的大願,天親菩薩以五念門,以五種方法來使我們認識它、運用它。「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歎門,讚歎阿彌陀佛法、報、化三身共用。「願生安樂國」,是作願門。這九十六句偈子把五念門詳細地作了一個區分與講解。世尊我一心歸命的歸命,是身業禮拜,何以禮拜?世尊是一切眾生所嚮往尊重之究竟圓滿教化,世尊使一切眾生必然歸命,一心歸命方能發起世尊一心。世尊最尊貴在於一心,真實心、直心、無有委曲心,眾生皆以顛倒心、無明心、種種是非心、有對心,發起這種雜亂用心。諸佛如來是以一心而建立利益,所以稱為世尊。如此歸命,歸命一心。歸命一心,成就世尊。因為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故,咸能成就世尊。如此圓滿果德,世尊我一心歸命,建立禮拜門。所謂禮拜,因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皆有佛性故,來發起這歸命因緣。因為世尊是一切世間究竟歸向,作為學佛之人歸命於一切世間究竟所在,那是一個智慧的趨向、智慧的決定、智慧的選擇,這歸命,也就是身業禮拜處,身業嚮往處,身業成就處。我們到大殿,禮拜種種佛菩薩的形象,為什麼?是為了成就一心,是為了發起世尊這種共用的建立,並不是盲目地迷信。什麼叫迷信?不相信自己能成佛,不相信自己根本共用與諸佛本來無異,這樣禮拜於佛多是迷信,多是一些世間的福德,而非真正禮拜的共用。佛教的禮拜決非對偶像的盲目崇拜,更非迷信作業。現在我們世間很多學佛人,只是哀求菩薩加被保佑,而不知佛的教化欲使我們大家鹹得覺悟,鹹得出離生死苦海,鹹得究竟智慧,鹹得圓成世尊一心這種功德。這樣的禮拜是歸命所在,是禮拜的根本目的。我們學佛的人要明白這個目的,就是遠離迷信,破除迷信。佛教就是一個智慧圓滿的教化,禮拜亦是一個教化最初之因,也是禮拜成就所在。所謂禮拜就是為了成佛,拜佛成佛,就是歸命之處,歸命於佛,方禮拜於佛,歸命於佛必然成佛。這樣的教化因緣是佛教的根本,絕非象外道所誹謗的那樣,我們禮拜於泥石磚瓦迷信因緣,絕非如是,佛教是智慧圓滿之教、究竟之教、真實利益之教。我們當禮拜於佛菩薩的時候無外是發起一個因緣,為了成就象佛菩薩一樣的共用,而發起的禮拜,也就是所謂的歸命。現在佛教在我們大陸還被相當一部分人誤解,這個誤解最主要來自於我們這些學佛的出家在家的四眾弟子,對禮拜沒有一個真正認識,不能真正把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出世顯現形象教化這種真正利益給大家作一個如實的交代,那就會發生很多誤解。這個誤解就會傷害很多學佛的正因,很多人自以為是迷信,佛教絕非有迷信這種因緣,但是在我們中國尤其在東北,在東北因為有鬼神、仙教與佛教已經混淆到一個極處。這個極處就是大家供佛又供仙,又供種種鬼神,這地方就比較混亂,這種混亂帶來很多傷害。我們禮拜佛是為了歸命於佛,成就佛一樣的功德與智慧,當然也有佛的加被攝受,最終是為了完成佛道。我們東北很多居士包括一些出家師傅都交流這個事情,大家都說若是供佛不供仙,就會受到傷害,那麼這樣就很顛倒,不知道佛法之究竟,是一切眾生之歸向,拜佛歸命於佛是為了成就佛道,拜鬼神是為了成就什麼?這地方若認識不清楚就會走錯路。這禮拜門是引導我們大家歸命,命運的最究竟所在。我們學佛一定要消除迷信、破除迷信,建立一個智慧的趨向。佛教是一個智慧的教導,從根本上來說,佛教的確沒有任何迷信色彩,佛教本身來說是無神論者,何以故?雖然有無量生命差別,乃至說有種種天、種種鬼神、種種生命現象,佛教認為這都是妄想差別的一種因緣,當然諸佛如來也可以幻現這種差別來實現提攜教化。一切眾生是因為妄想業力而產生種種證眾生的差別,但是無有自性,依佛教的根本來說,一切眾生是不可得的。佛教非是迷信之教化,也不是宗教之教化,是對十方九界一切眾生利益之給予、利益之回施。佛教不排斥任何宗教,因為佛教是一個究竟之教誨,是一切法界的必然趨向,所以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由於佛教是最尊貴最究竟的教誨,所以說這歸命是必然的。現在歸命是當下利益,利益的現前是因為歸命而能成就。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對阿彌陀佛三身的讚歎,所以稱為讚歎門。盡十方,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這法身以清凈得以安住,以清凈作為相貌,盡於虛空,徧一切處,稱為法身。法身無相,這無相處處教化、處處攝受、處處安住、處處不動,清凈法身以寂光平等是為真實。佛教也可以用性空教理名詞來解釋法身,這只是給我們一個教導、提示、引導,如是言詞無有實義,只是讚歎之詞,稱為盡十方。阿彌陀佛的報身是光中之尊,以十二光明作為開顯。我們都讀過《無量壽經》,十二光明名號正是來顯現阿彌陀佛圓滿光明不可思議的功德。無礙光如來就是阿彌陀佛名號,攝取一切眾生慈悲不舍,圓成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聽聞者鹹得究竟利益,畢竟得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正是萬德洪名圓滿給予。這圓滿給予,就是十方無礙光。十方無礙光,正是阿彌陀佛報身的讚歎描述。如來者,如本如不動真實安穩,以法報清凈圓滿安住世間,稱為如,來順應一切眾生所需回施真實利益,稱為來。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對阿彌陀佛三身的讚歎,對智慧慈悲方便的讚歎。智慧是以盡十方來表現智慧之體,無礙光表示大慈悲的共用,因為大慈悲中可以流出一切法益,如來表現方便,順應一切眾生實施教化,示種種應化身使一切眾生得以出離生死苦海。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歎門。願生安樂國是作願門,以阿彌陀佛大願為真實,攝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拔一切眾生苦,稱為願生。安樂國是一切眾生佛心所成就之地,是一切眾生究竟歸向之地。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正是一切眾生的本心成就、本心莊嚴、本心所在,願生安樂國勢在必然,所以稱為作願門。這願是真實願、決定願、不可動搖願、絕待之願,「聞說阿彌陀佛,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皆得不退轉」,皆得不退轉就是願生安樂國,這是必然的,決定真實不虛的。下面這四句偈子承禮拜、讚歎、作願之門來啟發後面的觀察迴向門,稱為承前啟後的句子。「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承接前面的三門啟發智慧的觀察乃至方便之迴向。這五念門是《往生論》自始自終貫穿的教義,因為《往生論》整個是對凈土三經乃至凈土一法的論述,詳細地論述使大家對凈土法門有個明了的認識。這種認識可以使我們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會必然成就不可思議凈土法門的利益。「我依修多羅」,天親菩薩為使佛法之流布而自稱為我,修多羅是沒有翻譯過來的梵文,它含有多義,過去翻為契經、直說了義經,就是我依諸佛直接宣化的了義教誨、真實功德的這種因緣。說願,這說是悅可之義,來讚歎隨順隨喜,以佛願為願,稱為說願。偈總持,以偈來顯現總持教化,因為阿彌陀佛萬德洪名之回施是以阿彌陀佛的大願成就而建立起來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可以總持如來聖教、三藏十二部,總持一切法益,是阿彌陀佛大願功德精華所在。稱為說願,喜悅隨順阿彌陀佛的願力,以偈來表明這總持法門,顯現這種教化因緣。「與佛教相應」,因為凈土法門是暢佛普度眾生本懷之法,是一乘了義之教誨,是極圓頓之教,所以說與佛教相應,非是不了義教,亦非三乘教,唯是一乘教。

推薦閱讀:

送君一篇《寬心謠》【經典圖文/佛語禪心】
詩詞賞析 | 一篇孤章壓全唐
看完這一篇----感冒遠離你
整理了一篇五筆難拆字根匯總表,遇到不會拆的字,照著這張表就OK拉!
一篇對身體健康值萬金的文章

TAG:第一篇 | 往生論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