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溪傳燈法師凈土法語(譯白)

幽溪傳燈法師凈土法語(譯白)

演蓮法師

按:明朝天台山幽溪傳燈法師所著述的凈土法語,是一篇對修學凈土法門至為切要的開示。為了使初學更容易明白其中的意旨,今嘗試將原文譯為白話,供同修們參考,或有錯會誤解之處,或有詞不達意之處,敬祈指正。

通常我們所修行的法門,乃是本師釋迦如來用以對治眾生煩惱病患的良藥。所用的藥方自是根據眾生不同的病患而增廣的,因而其所施設的法門多過恆河沙之數。然而,在這眾多的法門中,如果想擇取一種通達佛道最直捷的法門,而修起來又是最簡單切要的,實在沒有比念佛求生凈土這個法門更殊勝的了。可說是佛為苦海眾生開啟迅速出離生死的玄關,為迷途凡夫傳授即生成就正覺的秘訣了。

大凡修行佛法,如要希冀出離生死輪迴,必須依仗三種力。一是全憑自力修證,二是仰仗他力加持,三是激發本性中所具有的功德力。

若是完全靠自己努力修行而悟明心地,徹底破除無明痴暗的迷網,出離生死愛欲的河流,像這種即身成佛作祖的修證功夫,便稱為自力,這可稱得是一般凡夫無法測量的好漢,真正的大丈夫了。如同佛陀在世時,以及正法時期中的諸大菩薩、聲聞、緣覺、諸大祖師們,就是這類憑自力修行證果的人。

若是處在像法、末法時代,距離往古正法時期既已遙遠,眾生的根器大多淺陋愚劣,有人雖長期修行而不悟道,也有雖然悟道而未到達精純,平常觀照內心時似乎很解脫,可是一旦面對境界時仍然會迷惑。縱然不至於完全迷失,但仍如同未成器的土坯一樣。古人說,菩薩示生尚且有隔陰之昏,聲聞初果亦有入胎之迷。何況目前只不過是未脫凡塵的世俗凡夫,怎能免於隨業而流轉生死呢?這是單靠自力修行往往勞而無功,欲期出離塵俗卻難有收效,以至於一錯而致百錯,思來著實令人感到寒心。

是以諸佛菩薩,曲垂方便,又教示眾生別有仰仗他力的法門。而這種仰仗他力的法門,其實在諸經論中加以發明的,品類也有很多。但比較之下,其間釋迦牟尼佛苦口婆心再三叮嚀的,又是十方諸佛、菩薩極力稱揚讚歎的;列代祖師不遺餘力弘傳流通的,人們心中所樂意崇奉的,則唯有念佛求生極樂世界這一法門最為究竟了。可說是言言闡明唯心凈土的心宗,句句演繹本性彌陀的妙法。能夠領悟這其中義理的人,便可通達眾生心與佛心的平等,唯心凈土與清凈佛土並無差別。依此法門修行的人,可以獲得妙觀與妙境相互契合,自力與他力彼此兼濟。況且還有本有的功德力,是眾生無始以來本性中所具足的,因修此念佛法門而得以全體顯彰;曠劫以來所積累的功德,藉此持念萬德洪名而可以頓時顯發。由是之故,此身得以在娑婆世界業報已滿之時,極樂凈土即便現在其前,從此托質蓮華化生,不再迷於胎生之五陰。只要一入極樂凈土,便是永入諸上善人之列,更不會再有退轉之事,是故《阿彌陀經》中說:「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數甚多。」比起在此娑婆世界修行入道,不僅要經歷種種惡劣的塵境衝擊,而且諸般危險災難並諸引人入於惡道的事,隨時隨處都可能發生,實在無法與凈土殊勝的修學環境相提並論。

然而說起來雖是容易,真正能依教修行卻不容易;其實修行也並不難,只是未能掌握修行的要領才難。這是古德先賢們的告誡,在我輩更當遵奉。若論對修學凈土法門最真切的教誡,我認為沒有比北宋楊次公(楊傑)的兩句話更精要了,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

就念佛工夫來說,其目的是為了達到事、理一心。所以必須至誠懇切執持名號,專心致志而不散亂,這原是我等所應當盡心努力的。可是,有時居然將念佛這麼緊要的事給忘記了而不能念,或者雖然稱念而不能心志專一。細究起來,其實沒有別的原因,不外乎是心被情執貪愛牽引罷了。所以必須輕棄貪愛以杜絕妄念,方能斬斷情根以脫離貪愛之網,這也是我等所當盡心努力的。儘管如此,有時心中仍對世俗的情愛不能忘懷,或者雖想忘懷而仍無法斷盡情絲,這也沒有別的,只是在念佛用功時沒有專心一志的緣故。所以念佛求生凈土的人,平時對娑婆世界只要有一件貪愛的事不能輕棄,那麼臨終時的心念必為此貪愛的事所牽引,便不能往生極樂凈土,何況更有多種的情愛未能忘懷呢?換句話說,念佛求生極樂凈土的人,如果有一念不能專一,那麼臨終時必被此一妄念所轉,而不能往生凈土,何況還有更多的妄念呢?

那麼,世間究竟有哪些愛令人如是貪愛不舍呢?這其中有輕的,有重的,有厚的,有薄的,有屬正報的,有屬依報的。如果要細列其項目,則包括父母妻子、兄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各種才能、百般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以及種種微妙美好的事物,多得難於枚舉。大的重於泰山,小的輕於鴻毛。只要有一物不能忘懷,便是愛了;有一念不能放下,也是愛了。只要有一種愛存於心懷,念佛便不能專一;有一念不能歸於專一,就會造成障礙,不得往生凈土。

難得呀!「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楊次公此兩句話,真可說是刮除眼翳的金錍,救治病入膏肓的聖葯。凡有志於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都應該將這兩句話書寫貼在屋壁上,牢牢銘記於心,時時莊重地讀誦,念念提醒警省自己。對於娑婆世界的情愛,定要一天比一天輕淡;對於念佛求生極樂凈土,定要一天比一天更專一。對情愛的執著越來越輕淡,便能逐漸消歸於無;每天念佛越來越專一,便能漸漸達到工夫的極致。果能如此捨棄情愛,提起正念,則此人雖然未能即日脫離娑婆,但已不是娑婆世界久居之客了;雖然未能即日往生極樂世界,但已經是極樂世界的嘉賓了。及至臨命終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世界自是必然的事。

有人問道:想要輕淡情愛有什麼方法嗎?

答:要輕淡情愛,莫過於一心念佛。

又問:一心念佛有什麼特別要領嗎?

答:想要專一念佛,莫過於輕淡情愛。

此人莞爾笑道:師父所說這前後兩端,似乎分不出主次,使學者不知該依何為正呢?

答:其實我所說的並非兩端,只是想藉此來說明如何達到專一念佛。通常人們念佛之所以未能專一,多是由於心力分散到其它的事緣所造成的。心力分散於別的事緣,又多是由於追逐外境紛馳所造成的。是故娑婆世界有一境現前,眾生便有一個心念生起;眾生有一個心念生起,娑婆世界便有一種境界現前。所以佛經上說:「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眾生聚集諸緣而致內心搖動不已,六根趣向外境而心念奔逸不停,心識與境緣交相馳逐,煩惱便如同塵沙一樣無有窮盡。修學凈土的人,假如對世俗的情愛不能遺忘,念佛之心豈能專一嗎?所以,希望專一其心念佛,莫過於輕淡世俗情愛;想要輕淡世俗情愛,又莫過於專一其心念佛。

進而言之,要想念佛工夫專一,則莫過於杜絕外境;一旦眾境皆空,萬緣自然皆歸寂靜;萬緣寂靜,念佛達到一心的工夫自然能夠成就;念佛工夫既能達到一心,那麼情愛的境緣便都能盪盡無餘。因此我說:「想要念佛達到專一,莫過於淡薄情愛;若要淡薄情愛,莫過於專一其心念佛。」這是因為執著於世俗情愛與念佛求生凈土,其勢是不能同時存在的,如同太陽與月亮只能交替運行,光明與黑暗是互相對立的。

有人問:杜絕外境有什麼方法嗎?

答:我所提到的杜絕境界,並不是要人摒除萬有事物,也不是讓人緊閉著眼睛而不觀看外面的境界。而是要在面對各種境界時,當下了知境界的虛幻,由領會本質的虛妄而認識到所有枝末無不是空的。正因為一切萬法本來空寂,倘若認為實有萬法的存在,那全是由於妄情所見。是以心中有妄情,心外便有事物存在。一旦妄情盪空,一切萬物也隨之而空。萬物既空,本性就能顯現;本性既現,萬法自空;萬法既空,情愛之念當下止息。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並不是勉強要人認同這些道理。正如《楞嚴經》中所謂「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是以要杜絕境界,莫過於體悟世間萬物本自虛妄。能體悟萬物本是虛妄,凡情自然斷絕;凡情既能斷絕,自然不生貪愛。如是則唯心凈土當體顯現,念佛工夫自能成就一心。是故《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能去除凡情一念,便可保留清凈一念,這其間不容輾轉反側,如此念佛的功效必然神速,有如桴鼓相應,隨擊隨響。修學凈土的人,應該在這方面盡心。

又問:修學凈土法門,輕淡情愛與一心念佛,其工夫是相同呢?還是不同呢?

答:能夠輕淡娑婆世界的情愛,未必會一心念佛求生極樂凈土;能一心念佛求生極樂凈土的人,必能輕淡娑婆世界的情愛。這是相對無志求生凈土與有志求生凈土之間而說的。無志求生凈土的人姑且置之不論,而獨言有志求生凈土的人,對於世俗的情愛,非由專一用心念佛而不能忘卻;念佛若非忘卻情愛,決不能專一。這兩者之間的工夫確實有著此起則彼伏的關聯,不可等閑視之。

又問:念佛必須淡薄世俗情愛的道理已聆聽教誡了,而一心念佛的具體工夫又是如何呢?

答曰: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所應具備的資糧有三:就是信、行、願。對所修學的凈土法門毫無疑惑稱之為信。假使對此法門仍有懷疑,則念佛的心便不能專一了。是以求生極樂凈土的行者,一定要以建立敦厚的信心作為首務。必須遍讀大乘經典,廣學歷代祖師言教,凡是發揮闡明凈土法門的書籍,皆須一一參究探求。體悟極樂原是我唯心所變現的凈土,不是心外別有凈土;了知阿彌陀佛原是我本性中的彌陀,並非自性之外別有他佛。這其中含有二點重要的意義:一是了悟心性的妙有遍周法界、遍具萬德,以此作為欣求凈土的根本。一是了悟真空的體性圓離諸相、圓脫根塵,以此作為舍離穢土之原由。

第二、修學凈土法門的行者,前面所提到建立敦厚的信心,如同眼睛能看清方向;進而落實念佛修行,如同雙足能往目標起行。有信心而不修行,猶如雖能看清方向而不想行動。換言之,雖念佛修行而不深具信心,猶如盲目行動而沒有正確的目標。所以修學凈土法門,信解既已具備,自當專志念佛修行,猶如目足兼備,然後才能到達永離熱惱的清涼池,是故信心建立後就必須講究如何修行了。

修學凈土的行門有二:一是正行,二是助行。

正行又分為二:一、至誠稱念佛的名號,二、依教觀想凈土依正莊嚴。

稱名的方法,如小本《阿彌陀經》中所謂「七日持名,一心不亂。」這裡所提到的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行者口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時,心中也完全關注在這句名號上,如是稱念佛名聲聲相續,心心專註而不散亂。假如覺察到心念馳向外境時,便當立即將念頭收回,安住在佛號上。這必須對念佛往生凈土要生決定心,斷除能引發生死後際的念頭,撥棄世間煩勞之事,放下攀緣名利之心。使此念佛之心漸漸增長。工夫由漸進以至於長久,由少日以至於多日,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畢竟要成就一心不亂而後已。這便是事一心。念佛如能得到事一心不亂,那麼往生極樂世界的凈因成就,至臨命終時也必然能夠保持正念。身無病苦,不受種種惡境界之所纏縛。能預知時至,身心踴躍歡喜,安祥而逝。或端坐而往生,或站立而辭世,親見阿彌陀佛垂手放光而來接引。

若論理一心,這也沒有別的奇特方法,只是在事一心中,念念了達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在時間上,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平等;在空間上,十方世界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一念之心,便是未來往生凈土之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於無可念中,仍不舍精進念佛;於無生中,而懇切發願求生。這便是在事一心中悟明理一心。

第二、修習觀想,具體方法如《觀無量壽佛經》中所明,所觀之境有十六種,其中以觀佛最為重要。應當觀想阿彌陀佛身高丈六,全身紫磨黃金色,站立於七寶蓮華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眾生的形狀。阿彌陀佛的身上具有三十二種大人相,身相有八十種隨形好。修習這種觀想,也有事、理之分。

事觀方法,先以心系想於佛,而後將佛的莊嚴身相系之於心。最初觀想阿彌陀佛足下安平之相,猶如盒匣平整的底部。其次觀想足下具有千幅輪相。如是次第由下而上,逆緣而至於頭頂中的肉髻。再從頭頂中肉髻,由上而下順緣而至於足底,一一觀想佛的身相,整體上下皆了了分明,注意力必須完全集中,不能分散。

理一心的觀想方法,如《觀無量壽佛經》上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汝等應當繫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這段經文中的義理,具足闡明空、假、中的微妙三觀,在《觀無量壽佛經疏》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中有著詳細的解釋。

然此稱名、觀想二種正行,必要時,應當相互交替進行。凡在行住或睡卧之時,則一心稱念佛名。凡跏趺靜坐於蒲團時,就心心作觀。經行念佛覺得疲倦了,便靜坐以觀佛;靜坐起來後,又經行稱念佛名。倘能在行住坐卧四威儀當中,精進修行而不間斷,往生西方凈土自是決定無疑了。

第二、助行也有二種:一、世間的助行。如孝順父母,以仁慈善良的心態處世,不傷害一切眾生,嚴格遵守各種道德規範。凡是一切對眾生有利益的事,若能迴向西方,無非都是助道之行。二、出世間的助行,如修六度萬行等種種功德,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各種懺法,也必須一一加以迴向,無不是往生凈土的助行。

此外還有一種更微妙的助行,每當於歷緣對境之時,可以處處用心。譬如見到家親眷屬,應當將他(她)們當作是西方凈土的法眷來想,常將凈土法門的道理對他(她)們進行講解開導,使他(她)能看淡世俗情愛而專一念佛,求生凈土,便可以永作將來無生寶國中的眷屬。若是心中生起恩愛的念頭時,應當想到凈土的眷屬是不該有情愛的。我今何不放下情愛的念頭轉而念佛,當來得生凈土,方能遠離此間情愛糾纏之苦。若是心中生起嗔恚時,應當想到凈土的眷屬是不該存有觸惱嗔恚之心,我今何不捨棄嗔恚轉而念佛,當來得生凈土,方能遠離此間互相觸惱嗔恚之苦。若是在此世間遭受種種苦難時,就當想到唯有念佛求生凈土,才能過著「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日子。若是在此世間享受快樂時,就當想到此間的快樂畢竟短暫,唯有念佛求生凈土,方能長享無窮盡的安樂。凡是在此世界所歷諸般緣境,都以此意而推廣之,則於一切時、一切處,無非都是求生凈土的助行了。

修學凈土法門的第三種資糧,稱為願。通往凈土的般若舟航,要以堅定的信心作為點頭探水,以正行、助行作為篙櫓和風帆,以願力作為船柁撥往正確的方向。沒有船頭的點頭探水,就不知水流的通塞和淺深;沒有篙櫓和風帆,就不能前進至所要到達的目標;沒有船柁的撥正,整條船就無法約束和調控,是故於行門之後進而說明願力的重要。

大凡所發的願,有通、有別,有廣、有狹,有遍、有局。通願,如通常叢林所舉行的修懺課誦,依據古德所立的迴向發願文之類。別願,則是各隨自己的心意所立的願。廣願,如四弘誓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狹願,如自己修行、自求度脫,決志往生。局願,如朝暮課誦有固定的時間,隨眾同發。遍願,則自己時時懇切發願,處處標心有所。

總之,發願的內容必須符合四弘誓願,不可自以為是地隨便立願。相對來說,所發的願,宜別而不宜通。依據通願,恐怕會習慣地隨著他人的語言轉,而沒有自己的願望準則。別願則可以隨自己標定心愿,確定志向努力進取。當然,若能隨大眾通用的發願文中而生起決定的志向,這也可算是雖通而別了。若對自己別立的願文,久後而生濫漫心,如此則雖是別願,也會變成與平常隨口漫念的通願一般。

又所發的願宜廣而不宜狹。廣則所發的心大,他日所成就的果報必然殊勝。狹則所發的心小,他日所獲得的果報自然低劣。

又所發的願宜遍而不宜局,局則標心發願有固定的時限,這樣自己的期望就會時常間斷。遍則念念激勵自心,刻刻期望早日圓成道業,往生極樂凈土。

如此信、行、願三法,可說是修學凈土法門的弘綱,親見阿彌陀佛的寶筏,舉一切凈土法門所闡明的,都不外乎這三資糧。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什麼是妖魔鬼怪?
凈空法師:無量壽經菁華[1996年](第一集)
智諭法師《首楞嚴經拾遺》卷第八
聖嚴法師:六波羅蜜講記
卐卐 凈空法師: 如何接引不信佛的家人 卐卐

TAG:法語 | 法師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