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會保藏主後裔在漳州 大量珍貴文物重現天日
天地會印鑒3方(佛法立天地會、天地會、五僧立日記)
1996年張長水(左)拜訪張課桃(右)詢問保藏過程(中為許美擁女士)
高隱寺內保存的三尊木雕佛像
東南快報訊(記者 洪冷冷 實習生 蔡傳敏 文/圖)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中披著神秘面紗的天地會,發源於我省漳州又多了一個有力佐證!
據漳州文管辦副主任張長水日前介紹,數年前,他偶然認識了平和高隱寺的守護人張課桃,從其手中得到天地會的秘籍會薄抄本10冊,五龍會(天地會)會碑1通、劍2把、印3枚。而後,他還發現張課桃竟是清天地會保藏主的後裔!
據介紹,保藏主指的是掌管天地會內部文獻資料和印章的人,通過代代相傳,將會內的秘密文件保存下來。而正是張課桃及時展示了文物,為天地會起源於漳州南部又提供了一個有力的佐證。
守護人送來天地會珍貴文物
冊子、印章皆屬罕見,藏天地會創始人真跡
1995年,張長水還在讀大學,對地方趣聞和歷史書法頗有興趣。那年秋天,負責高隱寺廟務工作的張課桃,拿出了一本本珍藏多年的冊子,請他幫忙解讀。張長水一看,這些冊子竟是天地會的手抄秘籍。
原來,當時的張課桃對於自己是保藏主的後代一無所知,只是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羅炤在漳南一帶尋找天地會的線索,幾度去了高隱寺打聽。
被羅炤的熱情感動,張課桃回家向其母許美擁女士打聽,沒想到卻得知他們家世代流傳下來一些天地會的秘密文件,就藏在高隱寺後山裡的一個山洞裡。
把秘密文件取回家裡後,張課桃便通過熟人介紹找到了老鄉張長水,請他幫忙翻譯一下這些秘籍。
看到秘籍,張長水大為震驚,此後便經常往張課桃家裡跑。而只有待解讀與釋意讓自己滿意了,張課桃才肯拿出其他抄本。
解讀過程中,張長水發現這些手抄秘籍詳細地介紹了天地會的情況,其中囊括天地會創始人道宗等會內人士近30幅圖像。
其後,張課桃陸續拿出的秘籍會薄抄本,主要包括《反清復明程》、《張萬將軍立天地會》、《反清復明口言程草》、《康熙甲寅反清復明志記》、《真言咒語全集》等近10冊。在所有的會薄抄本中,只有《真言咒語全集》張長水將其斷定為天地會創始人萬道宗張百通唯一的真跡手抄稿,因為其書法精妙。而其餘的為後期抄本,是非康熙時代天地會會內人士所為。
另外,張課桃還帶了一些「秘密的東西」讓張長水看,其中有五龍會(天地會)會碑1通、劍2把、印3枚。三枚印章分別刻著「佛法立天地會」,「天地會」,「五僧立日記」。
在英國不列顛博物館藏有一部天地會《會簿》,張長水查閱相關資料後,將張課桃給的文物與之比較,發現兩者內容相近。他意識到,張課桃這些文物所釋放的天地會信息體系完整,實屬罕見,為天地會研究難得的參考資料。
天地會保藏主後裔的秘密動蕩年代,文物藏山洞,一晃幾十年
一個普通人家為什麼會擁有這麼多的天地會會簿秘籍?張長水對張課桃的家底產生了疑問。而這些問題,隨後他在會簿里找到了答案。
原來,這些會簿秘籍是一位名為「張庭瑞」的清代人所有。此人是當時天地會的保藏主。而經過對其族譜等家族歷史資料的研究,張長水發現張課桃就是「張庭瑞」的後代!
據張長水介紹,原本這些秘藏被張課桃的母親許美擁女士藏在家裡。可是在動蕩年代,許女士擔心這些東西會惹是生非,便秘密將它們轉移,藏到了天馬山上的一個廟裡,可是後來又覺得不妥,又再一次轉移到高隱寺後的山洞中。
為了掩人耳目,許女士可是下了一番工夫。她曾對張長水說,當時她身上背著個背簍佯裝上山採茶,用油紙將會簿秘籍包起放在背簍里,上下都用茶葉蓋住,以防有人搜身。就這樣把文物藏了幾十年,如果沒有張課桃提起,她也快忘了這回事了。
而後,張課桃表示要尋找天地會的遺址,張長水便根據會簿中的記載向其指出了幾個意向,建議到天馬山頭尋找。果不其然,張課桃陸陸續續在高隱寺附近,找到多處天地會遺迹。這些遺址的發現,成了證明天地會起源地的重要證據。
文物現仍存保藏主後人家
對文物的價值,他們只知道一點點
據張長水介紹,根據會簿記載,早期天地會有許多武僧參加,所以有很多天地會會眾都會武功。至於早期保藏主是否也身懷絕技,會簿里並沒有記載。但是,目前在詔安一帶,習武之風盛行。
張課桃及其母許美擁女士都於前一兩年謝世,有關天地會的手抄會簿和印章目前都在其後人手裡保存。
在張長水的建議下,記者找到了高隱寺理事會會長張建平。張建平說,當年高隱寺發現的天地會文物都是張課桃找來的,在張課桃去世前,這些文物已經都被拿回家了,現在由他的兒子張年福保存。
在雲霄縣張年福的家中,記者向其妻子打聽天地會文物的下落,對方表示,張課桃留下來的那些東西都被收起來了,不知道收到哪裡去了,並且對於天地會的事情她一無所知。
隨後,記者電話聯繫上了張年福。張年福說,那些文物都被他藏在家裡了,那些會簿抄本被他當作家傳「族譜」放置家中。但是對於父親留下來的這些遺物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天地會的歷史他也只知道一點點,現在他們一家人過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
記者探訪漳州多處天地會遺址
文物保護現狀堪憂
近年來,漳州陸續發現一些天地會遺迹。如雲霄高溪廟,東山九仙岩,詔安長林寺,平和高隱寺等,這些古迹已列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一些文物碑刻和古籍相繼重現,揭開了天地會創立初期的一個又一個的謎團。
然而,記者日前探訪這些地方時,卻發現部分天地會文物、遺址,保護現狀堪憂。
雲霄高溪廟、觀音亭是天地會發源地
現狀:文物不幸遭賊竊
在雲霄縣城以東八公里處有個高溪廟,附近有個觀音亭,這兩廟據傳是天地會的發源地。兩廟門口均放著一方石碑,由福建省政府所立,刻著「天地會創立遺址」。
方群達是漳州市歷史學會理事。他說,根據清代官書檔案記載,高溪廟是清朝康熙年間天地會前五祖「插草為香」的結盟地點,附近的觀音亭則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提喜禪師正式創立天地會(洪門)的地點。
高溪廟建於南宋,祭祀的是開漳聖王陳元光。目前,廟西院還掛著一些介紹天地會成立的文字說明,其中還有從英國不列顛博物館天地會《會簿》中複印而來的五祖畫像和萬提喜畫像。觀音亭離高溪廟不到一公里,門口有一副對聯:「地振高崗一派香,門朝大海三河合。」
方群達說,高溪廟和觀音亭前即漳江入海口,水流分為南北兩條支流,與自東面流來的蔗港匯合,形成三河合流的特殊景觀。這與天地會《會簿》高溪觀音亭門前對聯中所描繪的「地鎮高崗,一派江山千古秀;門朝大海,三合河水萬年流」的地理環境相吻合。
他說,此前,高溪觀音亭內還供奉有鄭開雕像。「鄭開雕像神態生動,做有天地會手勢——大拇指朝上指天,小拇指朝下指地,其餘三隻併攏」,與目前供奉於鄭開故居的提喜像相似。但很可惜,前段時間被小偷偷走了。
目前,高溪廟、觀音亭,以及鄭開故居都有專人看管,在各地天地會遺址的保護中,算是比較好的。
詔安長林寺 道宗反清復明據點現狀:只剩斷壁殘垣
在詔安官陂的北部山區,有座長林寺,據傳是「南少林」的一個重要分支。「天地會的一切都是從長林開始的。」漳州文管辦副主任張長水說。
目前位於長林村的長林寺只剩下遺址,院落早已倒塌。在寺院內有兩方石碑,一方為《長林寺記》,一方為《長林寺弟子報恩題名志》。 「長林寺記」中記載,長林寺是順治十年(1653年)臘月開始創建。創建人是「五和尚道宗」;拓基者是「大檀樾藩府」,這位「藩府」是鄭成功。由此可見,道宗是長林開山僧無疑。
張長水表示,根據會簿記載及長林寺石碑文章可以推斷,道宗以隱蔽深山老林、「萬山深處」的長林寺為據點,開展秘密的反清復明行動。
據了解,目前長林寺已被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但是由於寺廟已經傾圮,原址只剩下斷壁殘垣。而「化蓮堂」匾額,連同一些刻有楹聯的石柱,道光、嘉慶和民國時期歷次重修長林寺的捐資紀念碑,目前已被收藏於村中。
平和高隱寺能解天地會謎團
現狀:附近遺址被棄深山
「天地會的謎團,去了高隱寺就可以解開一大部分。」張長水說。高隱寺位於平和、詔安、雲霄三縣交界處的深山裡,背倚天馬山。寺內有一方刻著《高隱寺石碑記》的碑文。
張長水表示,根據碑文記載表示,康熙甲寅年(1674年)道宗來到高隱寺,秘密開展活動。在高隱寺附近的深山裡,還有多處天地會的遺迹:上岩遺址距離高隱寺約二里路,廟已傾圮,尚有殘磚碎瓦,其旁仙還有許多岩刻和一雙仙人踏跡。
據寺內工作人員張木生介紹,「當時在廟裡找到了三尊木造佛像,中間一尊為關帝,與會簿中描寫的『萬道宗主持五祖在上岩關聖帝君前立會』是符合的。」張木生說,當時在佛像附近還找到了一方石刻,上面刻著 「伍和尚結義立會志-甲天寅地」,目前這塊石刻和三尊佛像均已被搬到高隱寺內。
通過高隱寺發現的這些文物、遺址,張長水認為,康熙甲寅年端月,道宗在平和縣大溪鎮赤安村上仙岩關帝聖君前主持五祖立天地會,並約定暗號。而後五祖在三點地(上仙岩、高隱岩、長林岩)三合會,招集高隱寺及旁邊寺廟的徒僧赴會,共謀反清復明大業。
如今長林寺、上岩寺已不存,只有高隱寺依然在接受香客的朝拜。然而高隱寺後山發現的三尊木雕佛像,目前被用麻袋裝著,置於寺廟櫃中保存,附近發現的多處天地會遺址,依然被棄在深山老林。
誰創立了天地會?
天地會,又名五龍會、三點會、三合會等,其內部統稱為洪門,是清代反對朝廷統治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以拜天為父拜地為母得名。
天地會起源於何時、何地、何人?中外學者們聚訟紛爭,莫衷一是。天地會發源問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難的歷史謎案之一」。
目前,多數洪門學專家認為天地會源於福建漳州南境,但創始人是誰,傳說有三,各地的學者至今仍爭執不下。
傳說1 鄭成功
「平生不見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在《鹿鼎記》書中,陳近南這位天地會總舵主是一位極有號召力的大人物。按照小說的說法,陳近南本名陳永華。歷史上陳永華確有其人,他是台灣鄭成功的軍師,福建同安人,他為開發台灣作出了卓越功績。同時,在天地會的起源學說中,有一種說法為「鄭成功說」,鄭成功是大哥,香主是陳永華。
傳說2 鄭開
根據云霄天地會學者研究,鄭開是漳浦縣雲霄高塘村(今雲霄縣莆美鎮高塘村)人,乳名洪,家中雁行第二;中年出家為僧,法名提喜,人稱「洪二和尚」。他被乾隆皇帝定為天地會的創始人。
據傳,鄭開是「烏龍神」降世,屬兔,生日八月初九,隨水災來出世,但卻做了和尚賊頭,成了「一條孽龍」。鄉里人都叫他「和尚仔開」,他不但武功很好,而且會「變法術,使陰兵」,「會和玉皇大帝說話」。「和尚仔開每次要做事以前,都要在廟埕中的一根通天柱旁作法,開始時把自己的身體緊靠著通天柱,將嘴緊貼著柱子念念有詞,然後又把耳朵緊貼著柱子,像是在凝神細聽,說是在聽天地公復降給他旨諭,批准他替天行道做大事,救苦救難救百姓。」
之後在他的主持下,便誕生了天地會。
傳說3 鄭道宗
除了雲霄一派,漳州其餘各地基本支持「萬五道宗說」。
據傳,康熙十三年(1674年),西魯強寇入犯我國邊境,清廷官兵屢戰屢敗,康熙旨令張貼皇榜招募天下英雄豪傑,許諾若能拒寇退兵者封侯賜爵。南少林僧人為國揭榜請纓,得勝回朝後謝辭封賜,回歸山林。然而,康熙卻背信棄義,遣官兵剿殺僧人,放火燒毀了少林寺。有十三個南少林僧人逃了出來,最後只剩下五個僥倖逃過一劫,他們來到閩南,與長林寺的主持達宗(即道宗)歃血盟誓,秘密創立洪門天地會,揭起反清旗幟。
其中的五個少林僧人,也就是《會簿》上所說的「五祖」。這就是廣傳於世的「火燒少林寺」的故事,即在天地會流傳下來的眾多會簿中所提到的「西魯故事」。
而據漳州歷史學會副會長曾五嶽先生研究,萬五道宗俗姓張,名木,號達宗,洪門內部稱他為長林寺五祖、萬雲龍、萬提喜、洪二和尚、無智禪師等,漳州府平和縣琯溪(今縣城小溪鎮)後巷村人。
而根據張長水研究,道宗(1613—1701),詔安官陂凹坑人,原名張百通。明末清初,道宗作為一名高僧,是鄭成功部將建安伯張耍(又名萬禮)的小功弟(五服內族弟)。順治七年(1650年)五月,「以萬為姓集團」出現,推萬禮為老大,道宗排第五,因而叫萬五道宗。萬禮死後,道宗在漳南秘密結社成立天地會。
衍生門派眾多
孫中山曾加入天地會
據現已發現的有關天地會的文史資料,研究人員得出以下結論,天地會最初主要在福建、粵東及台灣一帶流傳,到了清中、晚期,「洪門」山堂支系遍及江南及中國各地,甚至發展到東南亞及歐、美各地,會員以百萬稱。孫中山、秋瑾、陶成章等辛亥革命黨人曾先後加入「洪門」相關組織,孫中山先生甚至直稱「洪門」為「民族老革命黨」。
據方群達介紹,1904年1月,孫中山赴美國檀香山,在洪門老前輩的介紹下,加入了該地(檀香山致公堂)天地會組織,並在入闈儀式上,當場被封為「洪棍」(洪門稱「元帥」為「洪棍」)。
從此,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和影響下,海外各地致公堂洪門天地會的成員,紛紛直接或間接地參加了孫中山領導和發動的反清武裝起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其中,在著名的黃花崗之役衝鋒陷陣、獻身捐軀的72名烈士中,就有29位是海外華僑和洪門人士。在經濟上,海外洪門組織還慷慨捐資輸財,籌集巨額經費支援國內革命。
據方群達介紹,目前洪門天地會的分支主要在海外開展活動,「可以說有華僑的地方就有洪門人士 」。而且,目前許多洪門組織正進行改革,海外部分洪門致公堂已經開始轉型成為慈善團體。
推薦閱讀:
※江都王劉非墓出土文物展*官印
※為什麼西南少數民族崇拜的圖騰是三足蛙?
※[第0007期]「絲綢之路·天山道關鍵地段路網綜合考察」 第三天:形制獨特罕見的古代遺存
※[考古日報Vol.21] 山東日照堯王城遺址的發掘—2015年社科院考古所田野考古成果(七)
※佛教文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