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糖尿病,哪些說法不可信?(健康之道·漫話糖尿病⑥)

糖尿病,哪些說法不可信?(健康之道·漫話糖尿病⑥)

郭立新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4日 19 版)

  ●控制飲食並不是說不吃主食,而是根據自身情況、運動量和血糖水平,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

      

  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很多病人常常出現一些認識上的偏差和誤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誤區1:沒癥狀就不是糖尿病

  「三多一少」是指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上述癥狀,部分患者只會有其中一個或兩個表現,也有一部分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所以糖尿病的診斷以血糖標準為主,癥狀表現只是輔助診斷的條件之一。

  誤區2:藥物治療不必測血糖

  不進行血糖監測就無從了解血糖水平的高低,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使用磺脲類藥物、胰島素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有的人雖然在應用藥物控制但治療未能奏效,依然會出現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因此,定期監測血糖對於了解治療效果、避免血糖波動十分必要。

  誤區3:患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水果的,只要在血糖控制穩定的情況下掌握好吃水果的品種、數量及時間即可。水果的品種宜選用含糖量較低的如蘋果、梨、桃等,而相對含糖量較高的水果如香蕉、桂圓、荔枝等不宜多吃,同時量不宜太多。進食水果的時間應選擇在兩餐之間或運動後,不建議用餐前後或用餐時吃水果,吃水果後應適當減少主食的量。

  誤區4: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

  糖尿病一旦確診即伴隨患者終身,僅少數繼發性糖尿病在原發病的病因去除後可以治癒。對於一些血糖控制穩定的2型糖尿病或1型糖尿病「蜜月期」(指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這一時期)的患者,雖然無臨床癥狀,病情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並不代表糖尿病已被治癒,依然需要定期監測和隨診。

  誤區5:胰島素會成癮

  胰島素是正常代謝所必需的一種生理激素,對於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因為其胰島β細胞功能喪失,所以需要終身依賴胰島素治療,補充外源性胰島素是為了維持生命。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只是2型糖尿病治療手段之一,當口服降糖藥物不能理想控制血糖時,加用胰島素不僅能夠降血糖,也能使自身胰島β細胞得到休息,使其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部分患者可以在血糖控制理想後逐漸替換為口服藥物治療。

  誤區6:胰島素沒有副作用

  胰島素有副作用的。比如,在降低血糖的同時,有可能增加體重或導致低血糖。糖尿病的治療是包括飲食、運動、藥物的綜合治療,針對不同病情應用個體化的治療方案,1型糖尿病必須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目前國內外的糖尿病治療指南均推薦2型糖尿病初始治療以飲食運動及口服藥物治療為主,病情需要時才使用胰島素治療。

  誤區7:不控飲食加大藥量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方案中最基礎的環節,也是糖尿病治療的重中之重。無論是應用口服藥物或胰島素治療,飲食控制是必須貫穿始終且需要終身堅持的。如果不進行飲食控制而是一味增加降糖藥物的用量,不但起不到降血糖、延緩併發症發生的作用,反而會加重胰島β細胞負擔、增加自身胰島素消耗,甚至因用藥過量出現低血糖風險。

  誤區8:無糖食品不用控量

  市場上出售的無糖食品種類繁多、質量參差不齊,且大多數是「未添加蔗糖食品」,不是真正的「無糖食品」,比如無糖糕點中雖未添加蔗糖,但其原材料本身即為麵粉等碳水化合物,攝入體內依然會轉化為糖而使血糖升高。

  誤區9:不吃主食血糖就不高

  不吃主食就自然會以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代替,長此以往會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胰島素分泌減少、敏感性下降,這與保護胰島β細胞的治療理念背道而馳。醫生建議的控制飲食並不是指不吃主食,而是根據自身情況、運動量和血糖水平,制定個體化飲食方案,做到控制總量、合理分配、營養均衡。

  (作者為北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推薦閱讀:

糖尿病的十二種可疑信號:轉發只2秒,卻幫很多人
糖尿病人高血糖時不宜吃什麼?
糖尿病患者外出就餐如何控制血糖?
糖尿病專家對糖友飲食的八大建議
糖尿病病人如何安排膳食

TAG:健康 | 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