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五 (2)

天二、依世俗 若諸菩薩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

這是說大乘佛法修四念住的法門。分二科,第一科舉身念住,又分二科,第一科依勝義,現在是第二科依世俗。

「若諸菩薩」,這是說修行人。「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轉」,這位大菩薩發了無上菩提心,「隨順」,就是無上菩提心是能隨順的,所隨順的就是「無量安立理趣」。「無量」,是讚歎「安立理趣」是很廣大無邊的意思。「安立理趣」,就是佛的大智慧施設的一切法門。「安立」,是施設的意思,或者是宣說的意思。「理趣」,這個「趣」字當作「往」字講:你到什麼地方去叫作「趣」。「理」,就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是所往的地方、所要去的地方。或者說是「安立」,就是種種名言的法門叫作「安立理」。若能夠修學這樣法門就能到第一義諦那裡去。這樣說「安立理趣」,是這個法門的作用,安立這個法門,若是我們能夠發心學習,就能成就聞思的智慧叫作「妙智」,就是成就聞思的智慧,來隨順這個法門修行去,就是修止觀。成就這個智慧在奢摩他裡面用功修行叫作「妙智而轉」。

「當知名依世俗理趣,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這裡說的「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前面第一段是依勝義,這裡說是「依世俗理趣」。這「世俗理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名言的都是屬於「世俗」。有能詮的名、有所詮的義,你在奢摩他裡面這樣思惟,那屬於「世俗理趣」。若是前面是依勝義,那就是「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此無故彼無,是即入三性。」,「此無故彼無」,那就是勝義了。現在「依世俗理趣」呢?就是你修止觀的時候,觀察一切都是名言,沒有真實義那叫作「世俗理趣」。

「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世俗理趣」,也是一樣的能以自己的身-這個色受想行識為所緣境,來觀察都是名言的分別,沒有真實的色受想行識,就是「能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修習念住」,這個「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住」,就是安住不動,就是奢摩他的止。「念」,是把所學習的法門,分明地顯現在心裏面,就修毗缽舍那觀的意思。「觀」,是慧,慧要依止「念」才能現起,所以說念。有觀也有止叫作「念住」。前面說修勝義諦,其實就是修空觀,這裡說是依世俗理趣就是修假名觀。

亥二、例余住等

如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如是所餘一切念住,所餘一切菩提分法,當知亦爾。

這是第二科例余住等。前面是舉身念住,這裡「例余住」,就是其餘的受心法念住。「等」,就是一切菩提分法。「如於其身住循身觀,修習念住」,前面這二大段,就是這位修行人啊,以身為所緣境,這樣普遍地觀察修習四念住。「如是所餘一切念住」,身念住是這樣子,所余的受心法念住也是這樣子。

「所餘一切菩提分法」,前面是四念住菩提分法,所剩餘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及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一切菩提分法。「當知亦爾」,也是這樣子有勝義、也有世俗,有這二種觀察的法門。

《披尋記》一五○一頁:

「當知名依世俗理趣者:世俗有三」,有三種的不同:「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有這三種不同。「世間世俗者」,什麼意思呢?「所謂安立宅舍瓶盆軍林數等」,世間上的事情啊,這是「宅」,就是居住的地方,這是「舍」,是客人來住的地方,這是「瓶」、這是「盆」、這是「軍隊」、這是「樹林」、這是一、二、三、四、五的「數」等等,安立這些名言。你不需要問什麼理由,為什麼這個地方叫作一、二、三、四、五?這些名言不需要問理由,就這樣安立,自古以來展轉地傳習就是這樣子,這是世間的世俗。「又復安立我有情等」,世間的世俗裡邊啊,又會安立一種名言,叫作「我」,這叫作「有情」,那是「無情」,安立這些名言。

「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界處等。」,這個「道理世俗」怎麼講呢?「所謂安立蘊界處等」,就是有智慧的人、有修行的人、博學多聞的這些人,他安立了五蘊、十八界、十二處等,安立這些事情,這裡面是有道理的。安立「五蘊」,色受想行識名之為「蘊」是積聚的意思,只是這麼多的事情積聚起來名之為「補特伽羅」,其中沒有我可得,這樣安立「蘊」。安立「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眼識乃至意識,這十八種法皆名之為「界」,就是一切法都是由種子現行而有,它不是自然有。你的眼耳鼻舌身意,這麼莊嚴,它是有個原因的;所享受的色聲香味觸法那麼樣的圓滿,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大自在天創造。你的眼識乃至意識那麼聰明,也是有原因的,從這裡來開示我們,我們可以重新改造自己,就是由這些道理才安立這個「界」。

「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處。「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內六入處和外六入處,是「識」的生長處,能生長出來「識」,就內根和外境能生出「識」來。這個「識」,它也是緣起,是因緣有的,不能稱之為「我」。所以叫作「處」等,這是「道理世俗」。

「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就是眾生裡邊有相信佛法的、由於佛陀安立的蘊、處、界,他這樣學習,一切法都是因緣有,是無我的,能夠這樣學習,能夠這樣修行,就得預流果了。所以這就叫作「證得世俗者」,這就是從生死大苦裡面解脫了,可以得聖道了。

「彼所依處」,就這個聖人:預流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辟支佛道到佛的境界,這都是「證得世俗者」,這些世俗呢?「彼所依處」,他們這聖人的依止處,那就是大般涅槃了,就是涅槃了,無上菩提。這些事情都是假藉名言來表示這件事,所以也名為世俗。「如(決擇分)說」,這三種世俗如(抉擇分)說。(陵本六十四卷六頁)「依此三種世俗理趣,說名隨順無量安立理趣」。

戌二、緣諦修習 (分二科) 亥一、依勝義

如是菩薩於身等法,不分別苦;不分別集;不分別此所作斷滅;不分別此得滅因道。

前面是菩薩修習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下面是第二科緣諦修習,就是觀察苦集滅道四諦,這樣修止觀。分二科,第一科也是依勝義,第二科依世俗。

「如是菩薩於身等法」,這位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於身等法」,就是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合起來在四諦裡面就是苦諦。「不分別苦」,修止觀的時候,觀察這個苦是不可得,就是這些身受心法、色受想行識,這一切境界都是假名安立,沒有真實性。所觀察的苦沒有真實性,能分別的智慧也不可得了,這叫作「不分別苦」。也就是等於言說法性是自性空,自性空所以無分別,就是這樣修觀,觀這個苦不可得。

「不分別集」,「集」就是愛、見煩惱。愛、見煩惱也是因緣有的、也都是言說法性、也都是自性空的,所分別的集不可得,能分別的心也不可得了,所以入於無分別境、無分別智。「不分別此所作斷滅」,這是修滅諦的止觀,滅諦的止觀呢?就是把苦也滅了、集也滅了,而這些事情呢,都是言說法性自性空的,無所滅、無所斷,那麼能分別的智慧也不可得了,叫作「此所作斷滅」。

「不分別此得滅因道」,苦集的息滅,是因為修學聖道、修學止觀、修學戒定慧,才能夠息滅這個苦集、才能有滅。但是這個滅啊!「滅」是果,「滅」的因就是「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是名言安立,也是畢竟空寂,所以也是無所分別,這是在苦集滅道上作如是無分別觀。

又即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

前面四諦都說不分別,不分別就指分別說的,這個分別停下來叫作不分別,這是在能觀察的智慧上說的。這下面「又即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是約所緣境說的。它的含意是無差別,但有能所之別。「又即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此」,就是前面的苦集滅道,又這位修行人於此苦集滅道上面遠離言說自性。就是沒修止觀的人,不知道這一切法只是內心的分別、只是言說的境界,沒有真實義。現在學習佛法以後,就不再受言說法性的欺騙了。就是「遠離言說自性」,就是不執著言說自性是有,觀察它是畢竟空寂的,所以叫作「法性」。「遠離言說自性法性」呢?就是觀察一切法離言說相,也是無分別的。

若苦法性、若集法性、若滅法性、若道法性,如實了知。當知名依勝義理趣,修菩提分為所依止,緣諦修習。

前面這一句話是總說的,「於此遠離言說自性法性」是總說。「若苦法性」,這底下是別說的,若苦的法性就是畢竟空寂、若集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若滅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若道的法性也是畢竟空寂。「如實了知」,經過聞思修的修行,到這個時候,程度提高了、進步了,真實地明白了無分別的境界。「當知名依勝義理趣」,這就是依據,也是隨順的意思,隨順勝義的理趣,就是圓成實性。按照這個止觀法門來修菩提分,那這就是菩提分。「為所依止,緣諦修習」,「依止」,隨順的意思,隨順這個法門來觀察四諦,這樣子修學止觀,但是這屬於勝義諦。

亥二、依世俗

若諸菩薩隨順無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緣諦修習。

第二科依世俗諦。若諸菩薩隨順佛陀無量的安立緣起的理趣,就能成就智慧了,隨順這個智慧去修止觀就叫作「妙智而轉」。「當知名依世俗理趣,緣諦修習」,這樣用功修行應該知道是隨順世俗諦的道理,一切法都是假名,沒有真實義,叫「世俗理趣」。這樣子緣苦集滅道來修習止觀,但是假名。

巳十、修習止觀 (分二科) 午一、別釋 (分二科) 未一、自性 (分二科) 申一、名止

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當知名止。

下面是第十科修習止觀,分二科,第一科是別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自性,分二科,第一科名止。「此中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這裡面說到三十七菩提分法,說到苦集滅道。「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即於這些諸法是沒有分別,因為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所觀察的義是空的,能觀察的智慧也不可得,就能達到無所分別的境界。達到無所分別的時候呢,「當知名止」,這時候叫作「止」。我們初開始學習止觀呢?或者用出入息做所緣境,把這個心安住在出入息這裡無分別叫作「止」。或者用地水火風作所緣境,心安住在所緣境上離一切分別叫作「止」。現在這位菩薩,「即於諸法無所分別」,他觀察一切法都是名言,名言是不可得的,在無所得的境界上安住不動,那叫作「止」。這和初開始學習止觀的「止」是不一樣,初開始學習止觀所緣境是「事」;因緣所生的事相上作所緣境。現在這裡面說:「即於諸法無所分別」,這是畢竟空寂的理性,在理性上明靜而住叫作「止」,義有深淺的不同。

申二、名觀

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當知名觀。

這是第二科所觀,「若於諸法勝義理趣」,若是這位菩薩,修止觀的時候,他對於言說法性的一切法、離言法性的一切法,能這樣觀察的時候,這是「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圓成實是離一切相,能通達真實的智慧,這是勝義理趣。「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這是依他起的無量無邊的假名法一切法,「假名」,就是識,一切法是內心的分別,就是識義。「識」可是有無量無邊的差別。「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就是通達一切法但是名言、通達一切法只是內心的分別、一切法以心為自性。如果這樣觀察思惟成就的妙智,這也叫作「觀」。這叫作世俗諦的觀察,前面是勝義諦的觀察,這二種合起來嘛,名之為「觀」,一個假名觀就是唯識觀、一個是無相的空觀。

未二、差別 (分二科) 申一、止 (分三科) 酉一、標

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止。

前面說止觀的自性,什麼叫作「止」?什麼叫作「觀」?簡單地說出來它特有的意義,這就是它的自性。下面說它的差別,「止」,這無分別中還有差別義,觀裡面也有差別義。所以這科分二科,第一科止,分三科,第一科標。「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止。」,這裡邊菩薩所修的止,概要的說有四種止行,這四種行合起來都叫作「止」,這是標。下面列出來。

酉二、列

一、 勝義世俗智前行。

「勝義」,就是一切法無相叫作勝義。加一個世俗,還是有名言的,因為初開始用功修行,不能離開名言,離開名言不能修觀了,也不能修止了。「智前行」,這個地方是說「止」,說止又說智,智是什麼意思?智是在止之前要作如是觀叫作「智前行」,就是先修觀而後修止。現在說智前行,要修止的時候先修觀。這句話是這樣的意思。

《披尋記》一五○二頁:

「勝義世俗智前行者:此顯止行以毗缽舍那而為上首」,這句話的意義顯示修奢摩他、修止的時候,以毗缽舍那的觀為上首,就是為前,先修觀,它就在止之前,要先修觀。「故作是說」,所以文上說「勝義世俗智前行」,若想要修止,先要修觀。先修觀呢?先觀一切法是寂滅相,勝義就是一切法寂滅相,一切名言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先作如是觀。

二、 勝義世俗智果。

修觀以後就修止了,修止的時候呢?就是止在勝義諦的寂滅相,在這裡寂靜住。而這止的境界是前面智的果。因為修勝義的觀察的時候,由於智慧的力量使令你的止進步了,所以止是智的果。在修止觀這件事啊,有的時候先修觀而後修止,修止以後又修觀,修觀以後又修止。也可以說止在觀之前,也可以說觀在止之前。因為它們是止而後觀、觀而後止,一直是這樣修止觀,所以說那一個在前面都是符合事實的。若是先修智而後修止,止就是智的果;若先修止而後修智呢?那麼智就是止的果了。因為都有這種義。

《披尋記》一五○二頁:

「勝義世俗智果者:此顯於所緣境精勤修習毗缽舍那」,這文的大義是表示「於所緣境精勤修習毗缽舍那」,於所觀察的境界,當然以言說法性為所緣境,「言說法性」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當前這個境界。「精勤修習毗缽舍那觀」,觀察它就是心所變現的影像,它不是真實的,我們執著真實這個完全是畢竟空寂,一直這樣觀察。「而非一向」,作如是觀的時候,不是一直這樣觀,不是的。「還舍觀相」,觀察一個時期,就把這個觀棄捨了。

「復於所緣思惟止行」,棄捨了觀察以後又怎麼辨呢?復於所緣境啊,觀一切法寂滅相,這寂滅相的所緣境,「思惟止行」,就是憶念這所緣境,心裏面離一切分別、離一切妄想,「思惟止行」。「故作是說」,所以說「勝義世俗智果」。

「由爾所時,於所緣境不舍不取」,由於這位修行人那麼多的時間內對於所緣境上不棄捨;「不棄捨」有二個意思,就是一直憶念所緣境,初開始修止觀的人,憶念這個所緣境不棄捨,數數憶念所緣境,若棄捨所緣境,就沒止了,就是打妄想,所以不要舍,這是一個解釋。第二個解釋呢?修止觀的人程度高了,沒有所緣境,沒有境作所緣的,好像是棄捨所緣境,實在不是,根本就沒有這回事,所以叫作「不舍」。觀察色受想行識是名言安立,是畢竟空寂。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色受想行識,我觀察它沒有,那就叫作「舍」。現在不是,觀察根本沒有色受想行識,所以不舍,沒有色受想行識可舍叫作「不舍」。「不取」,這個時候無色受想行識的時候、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無一切法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沒有法可取著,也沒有法可舍,這個時候叫作「此止行轉」,就是奢摩他止的觀行現行了。「是彼觀果」,是前面那個勝義世俗智的果,這個止是觀的果,可以這麼說。看這裡文的意思應該指深意來說,不是指淺意。

這裡邊還有一個分別,我們沒有成就止觀的人,我們奢摩他沒成就的人,只可以說是如理作意。先觀察那麼多的時間以後,然後修奢摩他的止,修了止修一會兒,然後又修觀,可以這樣子,止觀是有前有後的。可是這位修行人成就奢摩他以後,「成就奢摩他」這句話也可以說是成就三摩地、成就三昧了。這九心住最後一個叫作三摩地,就是「等持」,是成就三昧的人。成就三昧的時候,當然不是欲界定,最低限度是末到地定,當然更殊勝一點應該是色界四禪。成就這個禪的時候,這時候沒有修毗缽舍那觀,只是在所緣境那裡不舍不取,在那無分別住,當然這時候就是奢摩他的止。可是奢摩他的止?或者你一定五個鐘頭,或者二十個小時。然後又修觀,修觀的時候那個止還在那裡,並沒有失掉,和欲界定不同,所以叫作止觀同時。修觀可能觀五分鐘、或者十分鐘、一刻鐘、或者是半小時,然後又修止。又修止的時候,就是心裏面無分別住,安住在那不舍不取的所緣境那裡無分別住。這無分別住的止,修觀的時候它還在那裡,不修觀當然這個止是現前,有這樣的差別。現在這裡是說,應該指已經成就奢摩他的人,他們勝義世俗智前行、勝義世俗智果,應該這麼說。這是二種,下面第三。

三、 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

這個時候止而後觀,觀而後止,這樣子修的時候。「普於一切戲論想中」,就是沒修行的人,在戲論裡邊生活、在虛妄分別裡面生活,那就叫作一切戲論。一切戲論指言說講,想是內心,你有言說呢,一定有內心,「想為先故說」,所以先有想而後有些戲論。有戲論就是決定有戲論想,就是一定有虛妄分別。虛妄分別裡邊呢,當然我們可能容易誤會,作種種的議論,心裏面種種的妄想叫作「戲論想」。但是這裡面當然包括這個意思,可是另外有個有所得的執著叫作「一切戲論想」。

「有所得的執著」,在唯識上講,就是言說法性,我們認為是真實的,這都是戲論。現在這位修行人勝義世俗智果,到了這個程度的時候,對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沒有這些虛妄分別了,一切戲論想的功用沒有了,這就是破除了煩惱的意思。「無功用轉」一切戲論想都不活動了,就是心裏面是清凈的。這是第三。

四、即於如是離言唯事,由無有相無所分別,其心寂靜,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

這是第四種止,「即於如是離言唯事」,我們初開始學習止觀呢,也可以觀一切法空,也可以這樣觀,但是雖然是這樣觀啊,一切法還是不空的。因為我們只是學習這樣觀而沒有作用,所以這個虛妄的境界還是現前。但是現在「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這個人的止觀是很深了,所以這個時候遍計執是畢竟空寂,言說法性自性空了,當然還有依他起還在那裡,依他起是離言的唯事,也是離言說相,只是「事」,沒有虛妄分別在裡面。

「由無有相」,依他起還是有相,這一切清凈的功德、染污的業力都有相。現在這個人到了這個程度的時候,「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的時候。「由無有相」,依他起不現行了,因為什麼呢?無所分別,心裡不分別了,一切戲論想皆不現前的時候,他的無分別智現前了,無分別智現前了,心裏面沒有分別,一切相也都沒有了。我們讀《維摩經》目犍連章上,有一個「法離於相,無所緣故」一切法都是無相的,一切法都是宛然而有的,怎麼沒有了,「無所緣故」因為你心裡無分別,你要是心有分別,就有相,有相就表示有分別,你心裡無分別了,一切相就不現前了,目犍連章「法離於相,無所緣故」,僧肇大師這麼講:「無所緣故」,「緣」就是心裡分別,心裡分別就有相,心裡沒有相就是「無分別」,這裡說由無有相而無所分別,這時這個修行人,「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的時候,一切相就不現前了,原來是觀察言說法性自性空,這樣修止觀的時候,最後到了這境界,依他起也不現了,因為無分別,依他起是心的分別所現。所以「由無有相無所分別」無分別所以沒有相,其心寂靜,這時候這個修行人他的心裏面與勝義諦,與法無我性,與真如相應了,沒有一切虛妄分別,所以其心寂靜了,這是無分別智的境界。

「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這樣子勝義世俗智前行,勝義世俗智果,普於一切戲論想中無功用轉,這事情是逐漸來的,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了,是逐漸逐漸的,所以是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你做如是觀的時候,你觀察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就是逐漸逐漸的深刻了,止也向前進步,觀也向前進步,向前進這叫做趣向。向前進到一切法平等性,那就是言說法性和離言法性平等平等。「一味實性」就是無差別的境界,遍一切一味相,差別的真實體性,這是真如現前了,這是第四個止,「其心寂靜」。

酉三、結

由此四行,是諸菩薩止道運轉,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

這是第三科結,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列,現在是第三科結束,「由此四行」由於菩薩成就了這四種止行,這「行」就是心,四種止,「止」是什麼?止就是你的心,「觀」其實也是你的心,由這四種行成就了「是諸菩薩止道運轉,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也是漸次的,這個地方應該說是「其心寂靜,趣向一切法平等性一味實性」應該是見道的境界,初地的時候,「是諸菩薩止道運轉」初地,二地乃至第十地到佛,「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這「智」前面也解釋過,就是觀察過去世未來世的一切法叫做「智」,觀察現在的一切法叫做「見」,或者說在奢摩他里叫「智」,在毗缽舍那叫「見」,那就是定慧圓滿。到成佛的時候,定慧圓滿。

申二、觀 (分三科) 酉一、標

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觀。

前面說那個觀:「若於諸法勝義理趣如實真智,及於無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當知名觀。」。這個觀,也是有四種差別。「此中菩薩略有四行,當知名觀。」這是標,下面第二,是列出來。

酉二、列

謂即四行止道前行,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遠離損減不正執邊,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

這是四種。這上面是:「謂即四行止道前行」。這裡面說觀有四種。第一種是什麼呢?「謂即四行止道前行」,就是前面那個四行是止道,它在觀之前,先修止,在止裡面修觀。先修止,止道是前,就是在觀之前先修止。當然,也可以說先修觀而後修止,也是可以。

《披尋記》一五○二頁:

「謂即四行止道前行者:此顯觀行以奢摩他而為上首」,這顯示觀是要以奢摩他為最重要。奢摩他在前,而後修觀。「故作是說。」這是第一句。「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這下面正式說觀。「於一切法」,於言說的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就是要棄捨執著言說法是真實的這種偏執,這個虛妄分別。這虛妄分別,認為言說法都是真實有的;實在是沒有,你說真實有,就是增加上去了,所以叫做增益。我們不要增益,它原來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要增加,「遠離增益」的執著。這個增益有什麼不對呢?是「不正執邊」,它是錯誤的執著,它是邊而不是中道。「邊」就是不正、錯誤。它不符合諸法的真實相,要棄捨這增益。

凡是言說,或者說是唯心所現,唯心所現和言說意思是一樣。你心裏面分別,你才有言說,所以,言說和內心的分別都是有執著的。你心裡分別有執著,你說出的話也都有執著。這個執著不管你是說話也好,你內心裏面活動也好,都是有執著的。這個執著就是本來是沒有的,你執著它是有,那就叫做增益執,遠離這個增益執。怎麼能遠離呢?就是時時地觀察言說法性是自性空的。你要做如是觀,也就是做如是想,你心裡要這樣想,這個言說法性是沒有真實義的、是畢竟空寂的。你常常這樣思惟、觀察,你自己也可以用種種的譬喻顯示此義。你常常做如是觀,那叫做「遠離增益不正執邊」。如果你不做如是觀,那不能遠離的。

「遠離損減不正執邊」,「損減」是什麼呢?只是執著言說的一切法是真實有,另外沒有事情了,另外什麼也沒有!這樣就否定了依他起,所以是損減。我們也沒有見到圓成實,也不承認這件事,所以都是屬於損減邊。

現在這個文,下面一共是三種觀,第一種「於一切法遠離增益不正執邊」,就是觀察遍計執是畢竟空的意思。「遠離損減不正執邊」,就是觀察圓成實性離一切相的境界,不能否認圓成實性的。「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這是無執著的依他起性。隨順無量的諸法,差別的安立理趣,緣起法是無量無邊的,從地獄乃至到佛的境界,都有無量無邊的緣起的道理的。

這樣子說,「遠離增益不正執邊」,觀察言說法性是畢竟空;「遠離損減不正執邊」是觀察圓成實相是離一切相的;下邊是「及與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這是依他起的無量無邊的因果緣起法,是如幻、是宛然而有的。這是三種觀。

酉三、結

由此四行,是諸菩薩觀道運轉,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

第一句:「謂即四行止道前行」,加上後邊的三句,一共是四行。

「是諸菩薩觀道運轉」,這是菩薩修毗缽那觀的運轉,就是要做如是觀,這是三種觀。這三種觀,若按天台宗來說,即空、即假、即中」是能有點相合。「遠離增益不正執邊」是空觀;「隨順無量諸法差別安立理趣妙觀」,這是假觀;「遠離損減不正執邊」,這圓成實性是中道觀。也可以這樣會合。

「由此四行,是諸菩薩觀道運轉」,就是常做如是觀。

「漸次乃至能證無上正等菩提智見圓滿」,漸次地,你這個觀就逐漸地增長,一直到無上菩提定慧圓滿了。

午二、總結

是名略說菩薩止觀。

「是名略說菩薩止觀」,前面四種止,這裡四種觀。這個止觀的意思,在這裡說完了。這是第十科,下面第十一科,方便善巧。

巳十一、方便善巧 (分五科) 午一、征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

這是第十一科:方便善巧。分五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做菩薩的方便善巧呢?就是沒有這件事,但是菩薩的大智慧把它建立起來,這樣子能成就自己的聖道,也能夠教化一切眾生,得三乘道果,所以叫做方便善巧。

午二、標

當知略說有十二種。

略說有十二種差別,這是標,下面第三科是列。

午三、列

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依外成熟一切有情,亦有六種。

「依內修證一切佛法,有其六種」。「內」就是菩薩自己修止觀,他的聖道的漸次成就一切佛法,有六種差別。

「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外」就是眾生。成熟一切有情也有六種不同。這是列。下面第四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內證佛法,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四、釋 (分二科) 未一、內證佛法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這是征,下面是列。

申二、列

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舍。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

「一者菩薩於諸有情悲心俱行,顧戀不舍」,第一個方便是菩薩對於一切流轉生死大苦的有情,菩薩有悲心。悲愍心和菩薩的心同時活動,叫「俱行」。

「顧戀不舍」,菩薩也可以自己用功修行,不管眾生生死苦的;但是菩薩不能!不能這樣。他是關心一切眾生的苦,不能棄捨一切眾生的。那麼,在菩薩本身有悲愍心的功德,所以這是一個菩薩本身具足的功德。

「二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菩薩第一種功德說完了,現在說第二種方便善巧。「於一切行」,一切行是什麼?就是生死凡夫這些惑業苦的境界。「如實遍知」,如其真實相能普遍地通達。像我們沒得聖道的人,我們對這些流轉生死的緣起法,我們不能如實地遍知,因為加上了我們的執著,那就不能知道法的真實相了,不能說是如實。現在菩薩能如實遍知。

《披尋記》一五○二頁:

「於一切行如實遍知者:謂能了知若因若果生死行故。」眾生在生死裡頭,有因果的差別。這因也是行,果也是行,都是遷流變化的。變化裡邊都是如幻如化的,也可以說是言說法性都是畢竟空的,也可以這麼講,那叫「如實遍知」。

三者、菩薩恆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

「三者、菩薩恆於無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樂」,前兩句,第一句是菩薩的悲心;第二句是說菩薩的智慧,能如實遍知。第三句說菩薩「恆於無上正等菩提」,長時期地對於佛所成就的無上菩提,所有的微妙的智慧深心欣樂,很深刻地喜樂佛陀的大智慧,這是上求佛道了。

「四者、菩薩顧戀有情為依止故,不捨生死」,前面說「顧戀不舍」,是不舍眾生;現在是說菩薩自己悲愍有情為依止故,因此不捨生死。菩薩自己不棄捨生死,還在生死裡面陪伴一切眾生。這是菩薩自己不棄捨生死。

「五者、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為依止故,輪轉生死,而心不染」,菩薩不棄捨生死,當然是在生死里流轉了,在生死里流轉是有問題的呀!是不是會被生死的染污法所染污了呢?不是的!「菩薩於一切行如實遍知故」,就是知道這一切行都是言說法性,是畢竟空寂的呀!因此「輪轉生死而心不染」,雖然在生死流轉,但是心裡不受世間一切行染污。為什麼不受染污?因為他觀察沒有這麼回事,所以他能不受染污。若阿羅漢呢?阿羅漢沒有這麼觀察;他觀察是無常的。觀察無常,還是有,所以,我們看《法華經》上,佛勸阿羅漢弘揚《法華經》,他們發願到他方世界去弘揚《法華經》,而不在娑婆世界。這就表示阿羅漢沒有破法執的關係,他沒有學習言說法性是畢竟空。

「六者、菩薩欣樂佛智為依止故,熾然精進」,第六個善巧方便,菩薩因為欣樂佛智,對佛智非常地尊重,尊重佛的智慧,「為依止故」,因此「熾然精進」,菩薩廣大的精進在學習佛法。他廣度眾生,同時也學習佛法的。

申三、結

當知是名菩薩依內修證一切佛法六種方便善巧。

這第三科,結束。下面第二段,外熟有情。分三科,第一科,征。

未二、外熟有情 (分三科) 申一、征

云何依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種方便善巧?

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列。

申二、列

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惱。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令其趣入。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者,令得解脫。

「一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少少地栽培一點善根,就能招感無量無邊地、美妙地果報。

「二者、菩薩方便善巧,能令有情少用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你不須要用很多的力量、不是很辛苦地,你就能夠引攝廣大無量的善根的。

「三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憎背有情」,對於佛法不高興、憎惡佛法、厭棄佛法的有情。「除其恚惱」,菩薩能有方便善巧能除滅他內心的恚惱。

「四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處中有情」,就是對於佛法也不是憎背,但是也不相信,處在中間,信不信之間。菩薩善巧方便教化他,能令他相信佛法。「趣入」,就是對於佛法有信心,就是在佛法裡面能栽培信、戒、聞、舍、慧,那就是來到佛法裡面了。

「五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經相信佛法,能在佛法裡邊栽培信戒聞舍慧的人,「令其成熟」,菩薩能方便善巧的教化他,令他再繼續地在佛法裡面栽培,使令善根成熟。什麼叫做成熟?就是能得聖道。有堪能性得聖道了,而還沒得聖道。

「六者、菩薩方便善巧,於佛聖教已成熟」的人,「令得解脫」。就是你的善根都成熟了,想要得聖道、得解脫,還要菩薩來方便善巧地教化才行的。不能說:「我什麼都不用!釋迦佛等於沒出世,我自己可以得道。」這實在是不合道理,從這句話也看出來,那個思想有點問題呀!

申三、辨 (分三科) 酉一、令以少善感無量果 (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

下邊是辨,就是說明前面所列的這六種方便善巧。分三科,第一科,令以少善感無量果。分三科,第一科:征。怎麼叫做「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呢?這個便宜太好了!

戌二、釋

謂諸菩薩方便善巧,勸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一麥少團,施鄙穢田乃至蠢動旁生之類,作是施已,回求無上正等菩提。

現在第二科是釋。「謂諸菩薩方便善巧,勸諸有情舍微劣物」,布施出來很少的、很劣的,不是很殊勝的東西。「乃至最下唯一麥少團」,麥少團就是什麼?就是用麥作的飯,在鍋裡面炒,炒熟了,弄成一團,叫做麥少團。

「施鄙穢田」,施捨給鄙穢的境界、一個人。「乃至蠢動傍生之類」,你施捨一個人、或施捨佛法僧,乃至到蠢動傍生之類,就是畜生。你布施給他。

「作是施已」,做這樣的布施以後,「回求無上正等菩提」,願以此功德得無上菩提。這是解釋。下面第三科:結。

戌三、結

如是善根,物田雖下;由迴向力,感無量果。

「如是善根,物田雖下」,這樣的善根,你施捨一個麥少團而已,或乃至布施給蠢動傍生之類,這兩方面,布施的物、和接受你的物的田,都是很卑下的。

「由迴向力,感無上果」,因為你迴向無上菩提的力量,你將來得的果報就是不可限量。

《披尋記》一五○三頁:

「施鄙穢田者:謂如下賤貧窮乏少財物,飲食等諸有情類,名鄙穢田」,貧窮的人缺少財物…。看這樣說,的確是以少善根感無量果,的確有這個道理;但是你可知道?「回求無上菩提」這句話還是很厲害的。你真有誠心求要求無上菩提嗎?若真有誠心,那這就是以少善根感無量果。

我們自己說:「我現在想要九十天的靜坐,修止觀,修學聖道。」忽然間說:「我請你作方丈。」你這九十天靜坐就不坐了。當然,也可能還是無上菩提心,作方丈也是發無上菩提心,也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是用名利心去作方丈的,那就看出這個人對於無上菩提、對於聖道的重視不夠。不如名利好,那這就是有這個問題。所以,若真實能發無上菩提心,回求無上正等菩提,也還是應該有個程度的。你若真實有這樣的大願,你作如是迴向,那就是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如果你沒有無上菩提心,你迴向的時候,照文念一念可以,在心裏面不是那麼回事兒,那就是人天善法而已。

酉二、令以少力攝廣大善 (分三科) 戌一、征

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

第二科,令以少力攝廣大善。分三科,第一科征。「云何菩薩方便善巧令諸有情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能引發出來無量的善根。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十四科,第一科說正齋戒。

戌二、釋 (分十四科) 亥一、說正齋戒

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若有信解受邪齋戒,乃至一月都不食等,諸有情類;為說八支聖齋戒法,令其棄捨最極艱辛,感非愛果,受邪齋戒,勸令修學無極艱辛,感大愛果,受正齋戒。

「謂諸菩薩方便善巧,若有信解受邪齋戒」,若有眾生他不相信佛法,他相信外道的邪齋戒,這樣情形。「信解受邪齋戒」,他信解外道的教義,他接受了外道的老師的教導,那樣的齋戒。

「乃至一月都不食等」,什麼叫做齋戒呢?就是不吃飯,一個月都不吃飯。「諸有情類」,這樣的有情。

「為說八支聖齋戒法」,菩薩為這個眾生說佛法中的八支聖齋戒法,說八關齋戒。「令其棄捨最極艱辛,感非愛果」,菩薩說佛法中的八關齋戒法,使令那個邪知邪見的眾生,棄捨那最極艱辛,若一個月不吃飯也很辛苦啊!

「令其棄捨最極艱辛,感非愛果,受邪齋戒」,你這樣子修苦行,你將來得到的果報也並不是可愛的果報。你這樣受邪齋戒,「菩薩勸令」棄捨這個邪齋戒。

「勸令修學無極艱辛」,修學佛法的八關齋戒法沒有那麼辛苦,將來「感」得「大愛果」,「受正齋戒」。

《披尋記》一五○三頁:

「為說八支聖齋戒法者:一、離損害他命,二、離損壞他財,三、離非梵行,四、離妄語,五、離歌舞伎樂塗冠香鬘,六、離升高大床,七、離非時飲食,八、離諸酒眾放逸處。」這飲酒的地方是放逸處。

「是名八支聖齋戒法。為欲勸彼有情修離惡行及離欲行而宣說故」,這離欲行就是離非梵行;其他的是離惡行,殺、盜,這都是惡行。為欲勸彼有情修離惡行、修離欲行而宣說八關齋戒,

「此亦名為近住律儀」叫做近阿羅漢住的律儀。

「義如〈決擇分〉說」,這個道理在〈決擇分〉有解釋。(陵本五十三卷七頁)。

這是第一科說正齋戒,下面說中道行。

亥二、說中道行

若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無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脫;為說中道,令離二邊,使其趣入。

「若諸有情修自苦行,精勤無懈,起邪方便欲求解脫」,若是有很多的有情,他修學苦行,誰叫他修苦行?沒人叫他修苦行,他自己要修苦行。修苦行修得很認真,「精勤無懈」,一點不懈怠。「起邪方便欲求解脫」,他修那苦行,那是屬於邪方便,不是正方便。以此邪方便想要解脫生死苦。這是妄想的境界。

「為說中道令離二邊,使其趣入」,那麼,菩薩善巧方便地教化這個眾生,為說中道。中道就是八正道。使令遠離二邊,一個是樂邊、一個苦邊,使其趣入聖道。

下面第三科,說正靜慮。

亥三、說正靜慮

若諸有情求欲生天,起邪方便,投岩赴火,斷飲食等;為其宣說無倒靜慮,令彼獲於現法樂住,逮得當來無諸艱苦、與喜樂俱、生天勝果。

「若諸有情求欲升天」,他希求生到天上去,想要享天福。怎麼樣能夠升到天上享天福呢?「起邪方便」,他發動一些不合道理的行動,什麼呢?「投岩赴火」,從高岩上跳下來,或者赴到火裡邊去,或者「斷飲食等」這些事情。

「為其宣說無倒靜慮」,菩薩為這樣邪見的眾生宣說沒有錯誤的色界四靜慮,「令彼獲於現法樂住」,就是現在就可以得四禪的。

「逮得當來無諸艱苦」,就能夠獲得將來沒有艱苦的、與喜樂在一起的升天勝果,升到色界天的勝果。

亥四、勸入聖教

若諸有情信婆羅門吠地迦咒,妄計精勤受持讀誦,得究竟凈;方便勸令於佛聖教,受持讀誦,思惟其義。

第四科,勸入聖教。若諸有情相信婆羅門教,相信婆羅門的吠地迦咒,這翻個明咒。是「妄計精勤」,他們錯誤的執著,精勤地受持讀誦這個咒,將來就能得到清凈的果報。

「方便勸令於佛聖教」,這個菩薩就方便善巧地勸令這個邪見的眾生,「令於佛聖教」中「受持讀誦,思惟其義」,在佛說的這些法門,受持讀誦,思惟其義,你才能夠得到清凈的果報的。

亥五、說甚深法

又正為他如是如是宣揚開示如來所說甚深空性相應妙法,令彼發生勇決厭離,猛利凈信。但由如是一剎那頃,厭離凈信俱行善心,尚能攝受不可稱數廣大善根;況其相續。

這是第五科,說甚深法。

又菩薩正式地,就是很尊重地,為他人如是如是地宣揚開示,如佛陀所說的甚深空性相應妙法,就是《般若經》。

「令彼發生勇決厭離,猛利凈信」,這樣子為他宣說佛法的般若法門,使令那個眾生能發生勇決的厭離心,發生猛利的凈信,對於佛法的凈信。對於生死大苦的厭離心,對聖道的凈信,都是很勇猛的。

「但由如是一剎那頃,厭離凈信俱行善心,尚能攝受不可稱數廣大善根」。「但由」,就是只是由於你這樣子一剎那間,這麼短時間頃,有厭離心、有凈信心。「俱行善心」,就是那個厭離和凈信,和你的心在一起活動。這樣子短時間的栽培,尚能攝受不可稱數的廣大的善根,「尚能攝受」,就是能成就不可稱數的廣大善根。「況其相續」,況且你不只是一剎那,你相續下去多少剎那、或者多少天、多少個月、多少年,那你的善根不是更廣大了嗎?

亥六、勸行供養

又諸菩薩世間所有種種上妙珍寶香鬘諸供養具,起凈信俱增上意樂,於佛法僧勝解供養;亦勸導他,令行如是勝解供養。

第六科,勸行供養。「又諸菩薩世間所有」的「種種上妙珍寶」,上妙的「香鬘」,「諸供養具」,用這些做供養具。「起凈信俱增上意樂」,有清凈信心相應的、殊勝的意願。

「於佛法僧勝解供養」,在佛、在法、在僧這裡勝解供養。就是有清凈的觀想來作如是供養。不是說是只是把供養具放在那裡就完了,心裏面要作觀想的,這像前面那個〈供養品〉有說。

「亦勸導他,令行如是勝解供養」。

亥七、勸喜供養

又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養佛法僧所,即以如是凈信俱行增上意樂,周匝普緣,深生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

這下面第七科,勸喜供養。「又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供養佛法僧所,即以如是凈信俱行增上意樂,周匝普緣」,「周匝」就是周遍的意思。「普緣,深生隨喜」,普遍的觀察,深生隨喜。有十方菩薩那麼樣的供養佛,你深深的生隨喜心、生歡喜心,隨順歡喜。「亦勸導他作是歡喜」,菩薩自己深生隨喜,也勸導眾生作是隨喜。

亥八、勸修六念

又諸菩薩恆常修習念佛、念法乃至念天;亦勸導他,令修六念。

這下面第八科,勸修六念。「又諸菩薩恆常修習念佛、念法」,長時地,不是短時間,修習念佛三昧,念佛、念法、念僧,乃至念天,「亦勸導他,令修六念」,菩薩也勸導眾生修這六念法門。

這個念佛,可能包括持名念佛。我們讀《阿彌陀經》:若善男子、善女人,執持阿彌陀佛名號。它用那個字是「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是用「執持」兩個字。若是《觀無量壽佛經》,他說「念佛」,那有一段文上是說,就是下品下生的眾生,地獄的猛火都出現了;但是有善知識勸他念佛。那個「念佛」怎麼講?我們多數可能都是誤會了,認為念阿彌陀佛名號是念佛,這是不對的!應該是觀想佛。那個念是觀想的意思。譬如說四念處觀,四念住那個念是和慧在一起,是用智慧觀想的意思。說是他若不能念彼佛、不能觀想的時候,令他念無量壽佛,那就是念佛名號了。那第二句是念佛名號,你觀想觀不來嘛!你念佛名號,是那麼意思。

這裡說是:「恆常修習念佛、念法乃至念天」,這個念,應該是念佛名號可包括在內;但是裡面可能念佛的功德。如來、應供、正遍知……,這樣念佛功德。念法,乃至念天,「亦勸導他令修六念」。

《披尋記》一五○四頁:

「念佛念法乃至念天者:〈聞所成地〉」,這前面我們學習過了。「說:於佛法僧隨念之行,名歸依隨念」我們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我們有這樣的觀行的時候,叫做歸依隨念。這個歸依,是救護義,是請求救護的意思,也有一個恭敬的意思。

「於趣涅槃行、趣資財行」,就是你心裏面修這個法門的時候,你心裏面的意願想要得涅槃;「趣資財行」,我做這件事,我的目的想要發財。「趣生天行」,我做這個功德的時候,我想要生天,享天福。「隨念之行」,這麼多的隨念之行,「名證隨念」。一個歸依隨念,一個證隨念。「(陵本十四卷二十頁)是名隨念六行差別。

「由是能令心沒諸修行者」,就是修止觀的人,一修止、修觀,止觀不相應,心裏面「沒」,這「沒」什麼意思?就是失掉了所緣境界了,所緣境沒有了,叫做「沒」。「正策其心,令生歡喜」若念佛、念法、念僧的時候,或者你這樣修行能發財、能升天,你心裏面歡喜心就生起來了。正策其心,能警策自己的心,使令生歡喜,「是故能攝廣大無量善根。」

亥九、勸行意禮

又諸菩薩意言分別,禮佛法僧,乃至命終時無虛度;亦勸導他,行此禮業。

這是第九科:勸行意禮。「又諸菩薩意言分別,禮佛法僧」,你禮拜佛法僧的時候,你心裏面要有觀想,那叫做意言分別。有觀想,就像前邊〈供養品〉那樣觀想。「乃至命終,時無虛度」,從現在乃至到命終的時候,中間所有的時間都不要空過,「亦勸導他行此禮業」,就是禮拜三寶的功德。

《披尋記》一五○四頁:

「意言分別禮佛法僧者:此說菩薩正行供養。義如〈供養親近無量品〉說應知。(陵本四十四卷五頁)」

亥十、勸喜福業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悉皆隨喜;亦勸導他,作是隨喜。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一切福業,悉皆隨喜」,菩薩對十方一切有情所做的一切福業,都發隨喜心、發歡喜心。

「亦勸導他,作是隨喜」,勸導眾生作是隨喜。下邊第十一科:勸具悲願。

亥十一、勸具悲願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入廣大悲增上意樂,願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憂苦;亦勸導他,興此悲願。

「又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入廣大悲增上意樂」,諸菩薩普於十方一切有情,都能夠作廣大的悲心的觀想,增上的意樂,有殊勝的意願。

「願以自身皆代彼受一切憂苦」,菩薩願意代眾生受一切憂苦。「亦勸導他興此悲願」,也勸導別的人發起這樣的悲願。下面第十二科:勸悔所犯。

亥十二、勸悔所犯

又諸菩薩過去現在一切失一切違犯,以凈調柔愛樂隨順所學戒心,想對十方佛世尊所,至誠發露,悔往修來;亦勸導他,令行是事。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

「又諸菩薩過去現在一切失、一切違犯」,「一切失」,就是無心的犯了錯誤。「一切違犯」,或者有意的犯了戒。「依凈調柔愛樂隨順所學戒心」,煩惱是剛強的,煩惱不活動的時候,心就調柔。愛樂這個戒、隨順這個戒,學習這個戒,用這樣的心情,「想對十方佛世尊所,至誠發露」,就是心裡觀想:面對十方佛世尊的地方,至誠地、誠懇地發露自己的過失,悔往修來:就是懺悔以前的錯誤;修來,栽培善根,於未來。

「亦勸導他,令行是事。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觀想很重要。懺悔的時候,你若拜佛的時候,你要觀想佛、菩薩在這裡,要作如是觀。不要說這是一個像在這裡,我這個身體這樣子有這一個上下的行動,這樣功德很少。你心裡觀想佛菩薩在這裡,誠敬的禮拜,那功德就廣大。所以,這上面說:「如是數數發露所犯,少用功力,一切業障皆得解脫」。

亥十三、化攝福聚

又諸菩薩已具神通得心自在,普於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處,化作眾多種種化事,攝受無量大福德聚。

這第十三科:化攝福聚。「又諸菩薩已具神通,得心自在」,菩薩已經具足了神通;「得心自在」就是得了禪定,色界四禪。

「普於十方佛法僧所及有情」的處所,化作眾多的種種化事,眾多的教化的事情。在十方佛法僧所,化現很多的供養具供養三寶;在十方有情的地方,化作眾多的種種化導眾生的事情。「攝受無量大福德聚」這樣子就會成就很多的福德。

亥十四、勸修無量

又諸菩薩恆常修習慈悲喜舍;亦勸導他,作此修習。

第十四科,勸修無量。「又諸菩薩恆常修習慈悲喜舍」,菩薩他常常入定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三昧,「亦勸導他作此修習」。

戌三、結

如是菩薩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諸勝妙果。

第三科,結束。「如是菩薩以少功力,引攝廣大無量善根諸勝妙果」。


推薦閱讀:

養生瑜伽
【必看】單腿背部伸展式瑜伽動作詳解(圖)
藏密瑜伽的呼吸(一)
2個增強腹肌的瑜伽體式!讓你遠離腰椎間盤突出!
瑜伽調息法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