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世界文化遺產知多少

來泰山旅遊的必看!泰山世界文化遺產知多少?五嶽獨尊,威靈赫赫【概況】 泰山,古稱岱宗、岱山,位於華北平原東側、山東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萊蕪、淄博四市之間,東西長約200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區以北,東經117°6′,北緯36°16′,海拔高度1545米,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前瞻孔子故里,背依泉城濟南,以拔地通天之勢虎踞中國東方,世稱「東嶽」,以「五嶽之首」、「五嶽獨尊」稱譽古今。泰山積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是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自然與文化遺產融為一體的典範。1982年,泰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7年12月,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2003年1月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之首。  泰山是一座文化名山。泰山地區是中國古代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馳名中外的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就坐落在泰山以南30公里處。《詩經·魯頌》中有「泰山岩岩,魯邦所瞻」的描述,《禮記·檀弓下》中有「孔子過泰山」的記載。從無懷氏、伏羲氏、黃帝、炎帝到周成王,有七十二帝登封泰山;從秦始皇、漢武帝,到清康熙、乾隆計有12位皇帝30餘次或親臨封禪,或遣官告祭。泰山儒、道、佛並存,計有寺廟宮觀建築群29處,古遺址128處。泰山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頂禮膜拜的勝地,從孔子、司馬遷、曹植、李白、杜甫、蘇東坡、徐霞客、蒲松齡到近代名流,登山攬勝,被泰山所折服,留下了眾多詩文墨寶。泰山沿途有碑碣、刻石2000餘處,其中有現存岱廟中號稱「天下第一碑」的「李斯碑」,岱頂漢武帝無字碑,還有漢張遷碑、衡方碑、晉孫夫人碑,「大字鼻祖」、「榜書之宗」的北齊金剛經刻石等。泰山盤路兩側,真、草、隸、篆異彩紛呈,顏、柳、歐、趙應有盡有,規模之大,風格之眾,種類之繁,舉世罕見,堪稱「中國天然書法藝術博物館」。  泰山自然風光優美、壯觀,古代曾有人將其特色概括為「雄、奇、險、秀、幽、奧、妙」。泰山屬暖溫帶季風性氣候,四季變化明顯,山頂夏季平均氣溫為17℃,最高氣溫為29℃,年平均降水量為1042.8毫米。泰山樹草蔥蘢、鳥語花香,有植物1136種,有豐富的中草藥資源。山上山下,古樹名木繁多,僅樹齡在百年之上的就有18195株。山上有野生動物200餘種。赤鱗魚、鹿角菜、何首烏、蘋果、板栗、核桃、山楂等土特產久負盛名,譽滿中外。  坐落於泰山腳下的泰安市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它地處山東省中部,北依省會泉城濟南,南接孔子故里曲阜,東鄰萊蕪、臨沂,西傍黃河,處于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中間。泰安市委、市政府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根據「營造大泰山,開拓大市場,發展大旅遊,構築大產業」的總體思路,按照「山城一體,山是風景山,城是旅遊城」的發展思路,把旅遊業作為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來抓,旅遊業呈現大發展、大提高態勢。到年底,旅遊交通已形成網路。泰山至北京、天津、瀋陽、西安、上海、杭州、通化、丹東等不同方向有28對旅遊專列,泰安至青島、煙台、北京、天津、哈爾濱、上海、無錫、南京、連雲港、鄭州均有假日旅遊列車開通;全市公路通車裡程已達4384.6公里,密度達每百平方公里56.5公里。京福、京滬、泰萊高速公路、泰肥一級公路在此交匯,形成了以泰安市區為中心,38.1公里的環城公路為樞紐,泰安至北京、上海、福州、萊蕪、肥城5條高速公路與普通幹線及城鄉道路交叉連接、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全市有各類賓館飯店300多家,總床位4萬多張,其中星級賓館(飯店)52家。有旅遊汽車公司6家、旅遊汽車80輛;有出租汽車公司15家、計程車1300台。在中天門、天外村、桃花源3個遊客集散地建有大型停車場。旅行社規模快速膨脹,年底,全市有旅行社126家、導遊員1703人。全市有旅遊購物定點單位80家,旅遊商品定點生產單位35家。2003年,發生在中國部分地區的「非典」疫情,給泰安市旅遊業帶來較大衝擊。泰安市委、市政府搶抓機遇,謀求發展,採取多種措施,使2003年度全市國內旅遊總收入與2002年基本持平。全年接待中外遊客59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其中,接待國內遊客588萬人,比上年增長0.74%,實現旅遊收入34億元,比上年增長2.85%;接待海外遊客3.8萬人,比上年下降45.3%,完成旅遊創匯1455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3.6%。旅遊總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5.83%。  -----------------------------------------------------------------------------------【泰山榮登「中華十大名山」榜首】 1月16~19日,泰安市參加由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主辦、《今日國土》雜誌社承辦的全國首次中華名山推選活動。在群眾推選的基礎上,經過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協、國土資源部、國家旅遊局、文物局和新聞界等21名評委公正嚴格的評判,泰山最終脫穎而出。1月17日,評選結果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揭曉,泰山榮登「中華十大名山」榜首。-----------------------------------------------------------------------------  【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資料庫建成】 該資料庫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監測標準,綜合運用圖、文、聲、像等多種形式製作而成,是泰山文化與自然遺產資源最為詳盡、最具權威性的電子資料庫。該資料庫分為文化遺產庫、自然遺產庫以及監測庫三大部分。其中,文化遺產庫包括石刻、紀念物、古建築、古遺址等方面的資料,自然遺產庫包括泰山地質地貌、十大自然景觀、十大自然奇觀及古樹名木等方面的資料,監測庫包括遺產地調查資料彙編、泰山圖片庫以及石刻、古建、自然景觀、動物等九部分的詳細情況。該資料庫不僅具有全文檢索、分類檢索、文字圖形縮放等功能,還具有網上傳播、下載和列印功能,突出了泰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歷史文化價值、美學價值和科學價值,共收集文字50餘萬字,圖片2000餘幅,音像片30餘段,適合各種知識層次人士查閱,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可有效確保資料庫信息的全、精、新。-----------------------------------------------------------------------------------【電視專題片《泰山》出版發行】 1月,由泰山管委和泰山影視廣告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電視專題片《泰山》攝製完畢並由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片長約60分鐘,配有中英文雙語解說,是繼《中華泰山》之後全面介紹泰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又一音像光碟精品。該片以介紹泰山幽、曠、奧、妙、秀、麗六大景區為主線,通過描述泰山歷史文化遺產以及自然美景、自然奇觀,烘托出了泰山的偉岸和自古至今特有的神聖地位。該片背景音樂與主題和諧統一,取景優美雅緻,較好地將知識性、藝術性融為一體,氣勢恢弘,引人入勝,是不可多得的觀賞和收藏佳品。--------------------------------------------------------------------------------------泰安旅遊資源【概況】 泰安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除享譽中外的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泰山之外,在自然遺產方面,還有國家森林公園徂徠山、臘山、牛山;省級森林公園蓮花山、神童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梁山泊遺存水域東平湖以及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肥城十萬畝桃園,還有「天下第一蟲」寧陽蟋蟀等。在文化遺產方面,還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汶口遺址、東平白佛山隋唐造像,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徂徠山映佛岩《般若波羅蜜經》刻石、山西會館、明代三朝元老蕭大亨墓、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革命遺址、寧陽顏廟顏林、東平「三教合一」的司里山等,省級歷史優秀建築寧陽禹王廟以及春秋名流柳下惠墓、左丘明墓、范蠡墓、黃巢兵敗退守遺址黃巢寨及衣冠冢黃巢墓、穆桂英生長地穆柯寨、洪秀全兵營遺址雲蒙山山寨等。另外還有大字鼻祖洪頂山高僧安道一摩崖經刻及全國民俗旅遊定點村埠陽庄等,風景名勝薈萃、文物古迹遍布,與巍巍泰山相映生輝。  2003年,全市旅遊業按照「以山為題,借題發揮,兩翼啟動,中間開花」的思路,旅遊資源開發取得明顯成效。組織召開了全市農業生態旅遊項目開發建設現場會,肥城桃源世界、泰山女兒茶園等縣(市、區)旅遊項目已初步形成規模並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徂徠山旅遊規劃取得重要進展,初步確立了「嚴格保護,合理開發,總體規劃,重點突破,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指導原則以及「生態、度假、休閑」的旅遊開發主題。旅遊經濟開發區建設有新進展,與英國合資的國際休閑運動中心項目高爾夫球練習場建成開業,高星級酒店項目正在建設中。大汶口文化開發開始起步,與中國建築藝術發展有限公司達成了一攬子開發協議。投資3億元的東平湖旅遊綜合開發項目已正式簽訂協議。------------------------------------------------------------------------------------  【泰山國際登山節】 泰山國際登山節,是改革開放以來泰安市政府舉辦的一個集旅遊、體育、經貿、文化活動於一體的重大節日。從1987年開始,每年9月初舉辦一屆,到2003年已成功舉辦了十七屆。登山節主要活動有開幕式、國際暨全國登泰山比賽、諸多經貿洽談活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1996年,國家體委把登泰山比賽定為全國全民健身活動首例正式比賽項目。參加這一比賽的運動員分國外、市外、市內三部分,每屆約計1000人左右。每年登山節期間,來泰觀光旅遊的國內外客人達10萬人左右,推動了泰安旅遊業的發展。2003年登泰山比賽,有180個代表隊、1379名中外運動員參加,並首次舉辦環泰山萬人馬拉松比賽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泰山錦繡谷】 錦繡谷地處泰山區大津口鄉北部,南起栗杭水庫,北接葯鄉國家森林公園,西倚泰山主峰,東與岱嶽區麻塔鎮接壤,谷長約7公里,谷內溪水四季不斷,彩石、奇石星羅棋布,花草樹木蔥蘢繁茂,空氣清新怡人。谷內有黃花澗、釣魚台、彩石溪、姊妹樹、映碧湖、一山石等自然景觀,春可踏青,賞黃花綠柳;夏好避暑,觀溪流瀑飛;秋能收穫,采紅果青蔬;冬宜賞雪,看銀裝素裹。該景區分峽谷農業生態觀光區和民俗文化遊覽區。峽谷農業生態觀光區發揮林、花、果、葯的資源優勢,種植柿、桃等觀賞樹,繁養山野菜,培育靈芝、四葉參、何首烏、黃精等泰山四大名貴中草藥,開發葯飲、葯膳、葯浴等項目;養殖各類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觀賞類動物,既供遊人觀賞,又可豐富遊客的飲食;民俗文化遊覽區,佔地0.5公頃,建有民俗演藝廣場,由民間藝術團體表演扭秧歌、踩高蹺、評書快板、山東梆子、二人轉、歌舞、雜技等節目;民俗展示廳展示古老的傳統農具、傢具、餐具、生活用品及民間藝術品,遊客可親自動手,參與織布、打鐵、染布、紡織、推磨,體驗勞作樂趣;在民俗村裡,住農家院、品農家飯、學農家活,體會山裡人家的淳樸熱情和濃厚的民俗風情;在娛樂區,可以盪鞦韆、爬梯、走獨木橋、走迷宮、玩攀岩、滑索、踩木樁、過弔橋、下水摸魚,是一方城市人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山外山度假區】 山外山度假區位於泰山東麓岱嶽區下港鄉,北與濟南歷城區相連,東與萊蕪市相接,面積約155平方公里。全流域森林覆蓋率為82.6%,部分地段可達95%以上,猶如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景區主要由山溪景觀帶、齊魯天池景區、核桃王景區、農科基地科普景區、蒿灘景區、齊長城景區、黃巢陵等七大景區組成,其自然生態資源,對城市人有極強的吸引力。是一處集休閑、度假、科考、康樂、觀光於一體的綜合型旅遊場所。  【徂徠山森林公園】 徂徠山屬魯中山區,位於泰山以南,距泰城16公里,橫跨泰安市岱嶽區、新泰市,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15公里,面積約25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峰97座。主峰太平頂海拔1027米。徂徠山植被豐富,林木植被量36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9.6%,是山東省第二大林場。《詩經·魯頌》:「徂徠之松,新甫之柏」。由此可見,徂徠山自古便以美松著稱。在文化遺迹方面,徂徠山有春秋吳王伐齊的中軍帳、西漢赤眉軍山寨遺址、李白隱居處、北宋石介徂徠書院、金党懷英作書坊以及寺庵、廟宇、宮觀及遺址20多處,名勝古迹10多處,碑碣70餘塊,摩崖刻石近百處。1992年,徂徠山被林業部命名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達到一級標準,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東平湖】 東平湖古稱蓼兒窪、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清朝咸豐年間定名為東平湖。東平湖地處黃河下游,東平縣西部,與黃河、運河、大清河、小清河等大小數十條河流相通,是中國古代文學名著《水滸傳》中「八百里梁山泊」的遺存水域,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總面積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4萬公頃,平均水深2.5米左右,蓄水量40億立方米,素有「小洞庭」之稱。1985年,省政府公布東平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並作為水滸旅遊線上最重要的景區推出。東平湖水質肥沃,湖產資源豐富,生長著鯉魚、鱖魚、甲魚、鯽魚、鯰魚、大青蝦、田螺等50多種水生動物及菱角、雞斗米、蓮藕等十幾種水生植物。東平湖三面環山,沿湖文物古迹遍布:東岸是宋江攻打的東平府城舊址,有後漢東平國憲王劉蒼及其後代墓地;西岸有古代京杭大運河故道,有晁蓋等梁山好漢初聚地司里山,有國家森林公園臘山,有明朝萬曆七年修建的寺院「月言寺」;北岸有唐朝大將程咬金的「程公祠」,有北齊名僧安道一書寫的洪頂山摩崖刻經;湖東南有宋朝東平郡太守劉敞修建的樂郊池亭遺址。東平湖水下還淹埋著隋代建築清書石橋。據考,此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橋長四百五十尺,比河北趙州橋還早5年。宋咸平三年黃河決口,橋被淹沒。湖中有「土山島」,島呈橢圓形,據說歷史上曾是九省御道,為歷代軍事要塞,更是《水滸傳》中水滸英雄出沒之地。  【臘山森林公園】 泰山余脈,坐落於東平湖西畔,海拔258.4米,面積3.5平方公里。域內有景點40餘處,擁有平湖秋色、臘山岱姿、昆岩瀑雪、戴壩虎嘯、龍山勝景、長橋攬月、黃石懸崖、幽谷佛窟等8大自然景觀,1997年被評為「全國森林公園十大標兵」之一,2000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文明森林公園」稱號。  【蓮花山森林公園】 蓮花山位於新泰市西北泉溝鎮境內,因九峰環抱狀似蓮花而得名,為泰山余脈,舊名小泰山,主峰海拔994米。古稱新甫山,西周時期喪國的甫國(古呂國)人遷徙至此,落戶繁衍,故稱新甫。《詩經·魯頌》中「徂徠之松,新甫之柏」的「新甫」即指此山。蓮花山亦名宮山,當年漢武帝東巡駐蹕,禪新甫,建離宮、築望仙台,遂更名宮山。蓮花山上有雲衢岫,下有毯杖壑,西有水寒溪、五雲澗,西北有仙人洞,深遠不可測,高峰前有雲谷寺。1993年1月,山東省林業廳確認為「省級森林公園」。蓮花山松柏參天,溪瀑遍谷,歷史悠久,古迹眾多。自北魏開始建寺,至明清時最為昌盛,現存主要遺迹有:漢武行宮、雲谷寺、高泉寺、王禪寺、太平庵、八卦殿等。蓮花山現有古樹名木120多株,有新甫擁翠、仙台夕照、魯柏含潤、漢宮故跡、五松抱槐、白雲降露、古寺晚鐘、盤道連宵等旅遊景點60多處。1998年,建森林公園牌坊;1999年,完成南天門樓整體工程;新修西路通天河經子母泉到雲谷寺的登山盤路;2000年,建古柏亭一座。  【陶山溶洞】 陶山俗稱桃花山,位於肥城市湖屯鎮北10公里,因范蠡曾在此隱居,又名鴟夷山。海拔502.2米,方圓20多平方公里,山上有72個天然溶洞,都在同一等高線上,洞內有大量歷代遺留的石刻、佛象,較著名者有朝陽洞、觀音洞。  朝陽洞 位於陶山北端山崖上,分前後室。前室,寬8米,深14.5米,高8米。東壁上有1.5米石佛1尊;靠南有關公、周倉、關平塑象;有清末趙光湖用「南無阿彌陀佛」6字組成的石刻陰紋竹畫;有民國初年徐茂莘書刻的「潛修」。西壁有1923年張啟秀書刻的寓意「風月無邊」的字謎,趙光湖一筆寫成的「佛」字,高1.3米,書法蒼勁有力。前室通後室的二台有佛8尊,有理道始祖楊來如像,並有楹聯:戒酒禁煙諸惡莫作,明理達道眾善奉行;橫批:佛光普照。石象下有趙光湖草書「南道無量壽佛」等;偏南是徐茂莘書刻的正楷「三教淵源」。後室深7米,寬14米,高10餘米。西壁、北壁滿布佛像,上部佛龕內佛象矮小,有坐有立,計34尊;下部佛象較高大,1~2米不等。  觀音洞 位於陶山懸崖處,洞口隱蔽,需迂迴攀登而上。主洞寬約15米,深20餘米,高10餘米,是陶山諸洞中最大者。石壁上有明正德二年(1507年)文字記載,洞內原有石佛17尊,現已不存。  【肥城十萬畝桃園】 肥城桃是肥城市獨有的寶貴資源,也是中國的著名特產,迄今已有1100多年的栽培歷史,自明朝起,即為皇室貢品,明隆慶年間皇帝曾賜名「佛桃」。肥城桃果實碩大,果肉細嫩,汁多味甘,營養豐富,被譽為「群桃之冠」,馳名中外。主要分布在桃園、新城、儀陽、安站等鄉鎮(辦事處),種植面積達10萬多畝,被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大的桃園」。春季桃花盛開,爭奇鬥豔,滿山遍野,爛漫璀璨;秋季果實累累,香飄萬里,宛若仙境,「世外桃源」。4月上旬桃花盛開時節,肥城舉辦桃花旅遊節,接待賞花遊客20餘萬人次。  【寧陽中華蟋蟀友誼大賽】 寧陽斗蟋以個大、性烈、強悍善斗、品種繁多著稱,自古被譽為「天下第一蟲」,歷代被奉為皇宮貢。海內外斗蟋愛好者稱寧陽為「蟋蟀王國」、「蟋都」、「蟋蟀聖地」、「中華蟋蟀的搖籃」。  寧陽縣鬥蟋蟀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行於明清。寧陽蟋蟀遍布全縣9個鄉鎮,以泗店、鄉飲等5個鄉鎮居多,有青、黃、紫、紅、黑、白、異七大類260多個品種。自1998年以來,寧陽縣每年9月初舉辦中華蟋蟀友誼大賽。在歷屆大賽中,寧陽斗蟋力挫群雄,奪冠稱王,引起海內外蟋蟀愛好者的極大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上海衛視、山東電視台及日本NHK電視台、丹麥、比利時等30多家新聞媒體均有報道,英國《獨立報》、澳門《老年天地》上均有刊載。每年來此選購斗蟋的北京、上海、安徽、廣西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蟋蟀愛好者多達8萬餘人次。寧陽斗蟋遠銷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和港、澳、台地區,每年蟋蟀交易額達8000餘萬元。

----------------------------------------------------------------------------------------

泰山旅遊景區簡介

1、岱廟 岱廟,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是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地方,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中國採用帝王宮城式建築的古祠廟建築中規格最高的。它坐落在泰山南麓泰安城中,位於南起舊泰城南門,北抵岱頂南天門的中軸線上。廟內現存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觀賞植物292種。廟前有遙參亭、岱廟坊,廟內軸線上由南到北依次為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天貺殿與故宮太和殿、孔廟大成殿合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東側輔以漢柏院、東御座、東道院。西側佐以唐槐院、雨花道院。建國後,曾為泰山管理機構駐地,今為泰安市博物館。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岱麓旅遊區 岱麓旅遊區也稱泰山麗區,指的是泰山南麓東起王母池、西至櫻桃園一帶清幽明麗的遊覽區域。岱麓地處山城結合部,依山臨市,環山公路貫通東西。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主要景點有王母池、老君堂遺址、金山、范明樞墓、普照寺、烈士祠、灤州起義紀念碑、三陽觀、五賢祠、洗心亭、卧象石、馮玉祥墓、大眾橋、櫻桃園等。 3、中路旅遊區 中路旅遊區也稱泰山幽區,是泰山主景區。登山道路是在唐玄宗登封泰山古御道的基礎上拓建而成的,自泰山山門岱宗坊始,至岱頂南天門,全長8.5公里。石階七千,峰迴路轉,林蔭夾道,溪瀑爭流,亭台樓閣,風景幽深。沿途兩側碑碣題刻觸目皆是,風景名勝最為集中,主要有岱宗坊、關帝廟、一天門、孔子登臨處、紅門宮、萬仙樓、斗母宮、經石峪、壺天閣、中天門、雲步橋、五松亭、望人松、對松山、升仙坊、十八盤等。 4、岱頂遊覽區 岱頂遊覽區也稱泰山妙區,是自南天門至玉皇頂大約0.6平方公里的遊覽區域。攀越十八盤,登上南天門,就算進入了「天府仙界」。此處,「日近雲低」,「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虛無縹緲的月觀峰,金碧輝煌的碧霞祠,直插雲天的玉皇頂,撲朔迷離的無字碑,都使人感到神秘莫測,妙不可言。岱頂集中了泰山自然風光與名勝古迹的精華,是遊覽泰山的高潮所在。主要景點有南天門、天街、白雲洞、日觀峰、探海石、仙人橋、瞻魯台、玉皇廟、大觀峰題壁、孔子廟、孔子崖、青帝宮、丈人峰、碧霞祠等。此外,還可欣賞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霧凇雨凇、碧霞寶光、雲海玉盤等泰山奇觀。5、後石塢旅遊區 後石塢旅遊區稱為泰山奧區,是以岱陰後石塢為中心的遊覽區域,南起玉皇頂,北至元君廟,東起天燭峰,西至北天門,約5.5平方公里。後石塢自古即被稱作岱陰第一洞天。奇峰聳秀,怪石嶙峋,峰險谷深,曠遠清幽。步行道獨足盤環繞其間,為明萬曆年間所辟。沿獨足盤攀登,行愈遠,路愈險,山愈奇,景愈勝。主要景點有亂石溝、避塵橋、八仙洞、黃花棧、天空山、元君廟、靈異泉、蓮花洞、玉女修真處、九龍崗等。後石塢景區內古松遍布,有的側身絕壁,有的深居谷壑,有的直刺雲天,有的凌空欲飛,千奇百怪,妙趣橫生。6、桃花峪旅遊區 桃花峪旅遊區又稱泰山秀區,位於泰山西南麓,因舊時桃林滿谷而得名,分上下兩段,上段稱桃花源,下段為桃花峪,是近年來新開闢的風景旅遊區。這裡,奇峰壘列,林深澗曲,豁達空曠。峪底公路,逶迤10公里。沿途千潭疊瀑,萬壑匯川,丹英飾澗,紛飛如雨。主要景點有元君廟、彩帶溪、釣魚台、一線泉、元寶石、海眼、黃石岩、老龍灣、鸚鵡崖、一線天、猴愁澗、桃花源等。7、西路旅遊區 西路旅遊區也稱泰山曠區,是指自西溪谷口大眾橋至中天門的遊覽區域。西路遊覽區峰巒起伏,群峰聳立,谷深峪長,潭靜瀑飛,林木繁茂,景色曠秀。主要景點有天外村、龍潭水庫、建岱橋、香油灣、白龍池、黑龍潭、馬蹄峪、順天橋、通天橋、黃硯嶺等。8、玉泉寺旅遊區 玉泉寺位於岱頂以北,距岱頂直線距離為6.3公里,山徑蜿蜒盤旋20餘公里。有公路通往泰城。寺東南有蓮花峰、香爐峰、周明堂故址、天井灣;西為摩天嶺;南臨賣飯棚子;北依返倒山、長城嶺。群山環抱,密林掩映,高崖飛澗,人跡罕至。今遺址內存碑碣10塊,周圍有千年古栗樹20餘株。院內有大雄寶殿,台前有古銀杏3株,傳為唐植,高大蔽日。寺內有古松一株,蔽蔭山岡,名一畝松。寺東有蘋果園,園內石砌地堰下有古泉,大旱不涸,俗稱八寶琉璃泉。泉側嵌碣,金代大學士党懷英隸書「玉泉」。9、靈岩旅遊區 靈岩旅遊區位於泰山西北麓,是以靈岩寺為中心的遊覽區域。該區存碑碣310塊,摩崖刻石202處,古樹名木1152株。靈岩寺傳為秦始皇元年始創,歷代都有擴充,唐朝德宗時宰相李吉甫將其稱為「域內四絕」之首。靈岩寺中的泥塑栩栩如生,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自明朝即有「登泰山不游靈岩,不成其游也」的說法。主要勝景有靈岩山,靈岩勝境坊、十里松、黃茅崗、崇興橋、靈岩寺、墓塔林、辟支塔、甘露泉、可公床、白雲洞、證明殿、一線天、朗公石、巢鶴岩等。該景區現歸濟南市長清區管轄,而所屬山林則歸泰山林場管理。

---------------------------------------------------------------------------

泰山登山路線

從古至今,登山路線有六條,山前山後各三條。

山前三條:  1、岱宗坊起始點 古登山中路,今為登山東路,俗稱紅門路,又稱天路。因為古東路今已廢棄,所以此路就成為今人徒步登山的主要道路。從岱宗坊起始,經紅門至中天門,再登南天門,過天街,直達泰山極頂——玉皇頂。外地遊客在泰山火車站下車後,可先游岱廟,然後出岱廟北門至岱宗坊,步行直上泰山極頂,或步行至中天門後轉乘纜車到南天門,再步行登上泰山極頂。   2、天地廣場起始點 古登山西路,今為登山中路。俗稱天外村路。原為石級盤道,從天外村過大眾橋直通中天門,全長6公里。現已改修為西溪公路,全長12.5公里。外地遊客在泰山火車站下車後,可乘3路公共汽車到天地廣場,改乘登山遊覽車到中天門,然後乘纜車或步行到南天門,再沿天街至岱頂。  3、桃花峪起始點 是新近開闢的登山西路。從泰山火車站乘遊覽汽車西行,至泰安與濟南的交界處向北折,沿新辟的桃花峪公路,行至桃花源索道站,改乘纜車可直達南天門。  山後三條:  1、天燭峰起始點 乘車到泰山東北麓的天燭勝景坊下車,步行進山。自仙鶴灣、好漢坡、山呼台到大、小天燭峰,然後或步行,或乘後石塢纜車到達北天門,然後步行至泰山極頂。  2、東御道起始點 自泰山東南麓上梨園村起,途經柴草河,沿大直溝路,可從山後到達中天門,全長6公里。此路為古代進山東路,古稱「環道」,漢武帝登山即走此路。因進山口離泰城較遠,年久失修,目前尚未開通。  3、玉泉寺起始點 為泰山北麓登山小道。北起和尚庄佛爺寺(又稱玉泉寺),經賣飯棚子、老平台、雲亭霧到達南天門。全長7公里。此路為古道,因進山口離泰城更遠,遊人罕至,且年久失修,崎嶇難走,極少有人前往。

------------------------------------------------------------------------------

泰山索道及泰安旅遊線路推介

泰山索道包括泰山中天門索道、後石塢索道、桃花源索道。三條索道以岱頂為中心,構成了連接中天門景區、後石塢景區和桃花峪景區的泰山空中交通網。

  中天門索道下起中天門西側的鳳凰嶺,上至南天門西側的月觀峰,1981年7月1日起開始建設,1983年8月5日建成通車。該索道為單承載雙牽引三線往複式,設備從日本引進,具有80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線路斜長2078.71米,兩站高差602.93米,車廂容量為30人,運行速度每秒最大7米,單程運行時間6分42秒,單向小時運量為240人,是當時國內第一條、也是最大的客運架空索道,1995年,中天門索道更換車廂,車廂容量擴大至40+1人,索道運量增至單向每小時320人。2000年,中天門索道改造為單線循環自動脫掛吊廂式客運索道,全套設備由奧地利引進,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客運索道。索道運行全部實現計算機控制,液晶觸摸式顯示索道運行的各種參數,並實現了人機對話。索道運行速度為每秒6米,單程運行時間5分48秒,全線有46個8人吊廂,單向小時運量1630人。2003年票價為單程45元/人。

  後石塢索道上起泰山岱頂北天門,下至後石塢景區。1992年5月28日起開始建設,1993年8月28日建成通車。該索道全長518米,相對高差172米,共有25個雙人吊椅車廂,運行速度3.5米/秒,單向小時運量500人,整套機電設備由奧地利引進,是20世紀90年代世界一流的單線循環自動脫掛吊椅式客運索道,也是國內唯一的自動脫掛吊椅式客運索道。2003年票價為單程20元/人。

  桃花源索道下起桃花源景區,上至岱頂天街北端。1992年5月28日起開始建設,1993年11月8日建成通車。整套機電設備由奧地利引進,為20世紀90年代世界一流的單線循環自動脫掛吊廂式客運索道,全長2196米,高差671米,共有49個6人吊廂,運行速度5米/秒,單向小時運量1000人。2003年票價為單程45元/人。

------------------------------------------------------------------------------

旅遊路線

泰山風景區旅遊線路A、泰山一日游1、沿紅門路徒步登山:上午:岱廟一中天門。下午:中天門—南天門—碧霞祠—玉皇頂—後石塢—從南天門乘纜車至中天門,乘車下山。2、從天地廣場乘車至中天門,從中天門徒步上山。上午:從天地廣場乘車至中天門,步行至南天門、天街。下午:步行游碧霞祠、大觀峰、玉皇頂、瞻魯台後石塢—從南天門索道下至中天門,步行下山。3、從天地廣場乘汽車至中天門轉乘纜車上山,步行下山。4、全程乘汽車或纜車遊覽。5、從桃花峪乘汽車至桃花源,轉乘纜車上山,步行下山。上午:從岱廟乘車至桃花峪—桃花源索道站乘纜車—南天門,游岱頂。下午從南天門步行下山。

B、泰山二日游第一日上午:泰山廣場—靈應宮—岱廟—王母池—普照寺—馮玉祥墓—天地廣場下午:從紅門徒步登山,至南天門,宿山頂賓館。第二日上午:觀泰山日出—碧霞祠—大觀峰—玉皇頂—瞻魯台—後石塢—南天門下午:乘桃花源索道—桃花源—一線天—猴愁峪—桃花峪—返城,市內購物,遊覽。

C、泰山三日游第一日上午:泰山廣場—靈應宮—岱廟—王母池—普照寺——馮玉祥墓—天地廣場。下午:市內購物,觀光第二日上午:從紅門步行登山至中天門。下午:從中天門步行登山至南天門。第三日上午:觀泰山日出——碧霞祠—大觀峰—玉皇頂—瞻魯台—後石塢—南天門。下午:乘桃花源索道—桃花源—一線天—猴愁峪—桃花峪—返城,市內購物、遊覽。

泰山專項旅遊線1、泰山農業生態觀光一日游上午:泰城—安家林水庫—萬畝果園自助採摘—明堂園下午:明堂園—大津口北方淡竹園—玉泉寺2、泰山民俗風情一日游上午:岱廟(泰山封禪藝術表演)—埠陽庄(泰山民俗)下午:黃家莊(泰山豆腐製作)—泰山廣場遊覽、購物3、泰山書法修學三日游第一日上午:岱廟—紅門—斗母宮—經石峪—中天門下午:快活三里—雲步橋—五大夫松—望人松—朝陽洞—十八盤—南天門—天街—碧霞祠—唐摩崖刻石—玉皇頂—丈人峰—瞻魯台—泰城。第二日:泰城—徂徠山光華寺—映佛岩—將軍石—茶石峪。第三日:泰城—東平白佛山—東平舊縣

---------------------------------------

泰山周邊地區旅遊線路A、一日游1、泰山—曲阜2、泰山—靈岩寺3、泰山—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4、泰山—蓮花山森林公園B、水滸故地二日游第一日:泰山—牛山穆柯寨—范蠡墓—白佛山—東平城第二日:東平湖—臘山國家森林公園—梁山。

-----------------------------------------------------------------------------

五嶽獨尊,為什麼要登泰山?

公元1008年,泰山送走了最後一個舉行封禪的皇帝宋真宗之後,封禪的喧囂像山邊的流雲一樣,很快的消失了,泰山沉思了兩百多年以後,把中國多民族統一再次推上高峰的元世祖忽必烈,加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他是最後一個為泰山神封號的中國皇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復中華的戰亂中,完成了多民族的統一大業,按常規他即使不封禪泰山,也完全有資格給泰山神封號,但是朱元璋認為,國家富強民族統一,這與封禪和給泰山神封號並無關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於是他下令把泰山神的一切封號去掉,並於公元1370年立碑昭告天下。雖然明代皇帝不再到泰山封禪,但是從皇帝繼位,到祈求皇慈,從水旱地震,到黃河治理,不管天災還是人禍,無不遣使到泰山祭告,因為泰山安則天下安,早已是根深蒂固的民族信仰,無論是加封號還是去封號,泰山依舊是泰山,依舊是國泰民安的象徵。原來是皇帝到泰山頂上去祭天,明朝永樂皇帝乾脆把泰山搬來,在北京祭天。

天壇,是明永樂時期遷都北京時建的,它和北京故宮是同年蓋完的,到現在是有570年的歷史了,這570年里,皇帝都在這祭過天,不論是明代的,還是清代的,最主要的是表現人類要對大自然尊敬,祭天的目的,希望有一個風調雨順的環境,也就是有一個有利於生產,和生活的自然條件。最早祭天是從泰山開始,而中國社會的祭天在天壇結束,就寫了一部中國皇帝史。它是一種旋轉上升的趨勢,不論天有多高,我就蓋多高,是一種意境,讓人想像,它和天就要連接起來了,這樣就是旋轉上升,就像登泰山,步步登高,跟天接近了,泰山有南天門,天壇也有南天門。

明清時期,祭天的場所雖然搬到了京都天子的腳下,但是皇帝連同百姓登岱朝山的舉動卻有增無減,泰山由祭天的神山,逐漸變成了祈求國泰民安的聖山。公元1684年10月,經過24年安邊陲重生產,使大清江山統一穩定的康熙皇帝,到泰山祭祀。古時候,祭祀泰山的帝王先在遙參亭簡單的參拜一番,然後進入岱廟舉行大典。祭祀泰山的儀式等級十分森嚴,當帝王實行大禮時,閣老臣僚們,只能在閣老池裡恭候。康熙登上泰山後,仿效古時候的舜帝,在泰山極頂,點起了象徵統一的柴望之火。

康熙登泰山以後,在他的一篇論文中說,我研究了地形,並派人航海測量,發現泰山與長白山同脈,這個觀點有無科學道理不必細究,不過這位從白山黑水入主中原的大清皇帝,藉此說明大清江山根系泰山的良苦用心,卻不言而喻。公元1703年,康熙皇帝巡查黃河工程,又一次登上泰山時,看到泰安鬧饑荒,親自辦理救災事宜,並叮囑各級官吏不得剋扣。康熙在位61年,始終崇尚時政,而不務虛名,也許這就是他執政期間,江山穩如泰山的秘訣吧。

這就是清摩崖石刻,它分兩個部分,上面部分雲峰兩個字,據說是康熙寫的,下面這些字,據說是乾隆寫的,康熙到這來,他是清朝的第二個皇帝,第一個順治,第二個是康熙,康熙的兒子是雍正,雍正的兒子是乾隆,乾隆是清朝第四個皇帝,所以稱康熙為皇祖,祖孫兩代,在中國歷史上,應該說康乾盛世,當時盛世什麼情況,中國的版圖,清朝是僅次於元朝最大的。我們現在的版圖,基本是清朝最後奠定的。

在歷代帝王中,乾隆對待泰山的態度,可以說是最瀟洒的,他以向泰山進獻祭器的方式,巧妙的進行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藝術融合,從而促進民族的融合。

清代皇帝一般要定期祭祀泰山,要給泰山獻禮,就是給泰山的供品,統稱祭器,上面的圖案就玉圭而言,這是六宗,尚書舜典上有引與六宗,望于山川,六宗是比較典型的原始崇拜,起源於原始崇拜,它分天三宗,地三宗,天三宗就是日月星,下面是地三宗,河海岱,岱就是泰山,在咱們傳統觀念,尤其是傳統宗教裡面,一個國家,有一座名山作為鎮山,一個州有一個圭作為鎮山,從這圖案來看,以泰山作圭,那就是泰山安,則天下安了。

乾隆以穩妥的姿態,既維護了從遠古就有的泰山崇拜的傳統,又明確表明了不搞封禪的立場,在這裡他留下了「封禪是無我,撫安豈未濃」的詩句。有時候他作為國君來泰山為民祈福,有時候他作為詩人來泰山遊覽抒懷,還有的時候他是作為學者,來思考泰山崇拜對國家政治的影響,他曾明確指出,國家祭祀泰山,和民眾信仰泰山,正如天賦地載,目的都是為了國泰民安。公元1790年3月,這位關心國家命運,而又登臨泰山最多的中國皇帝,以80歲的高齡最後一次登上泰山,祈求國泰民安,隨著他那老態龍鐘身影的離去,泰山送走了朝拜他的最後一個皇帝。

自從舜帝在泰山之巔點燃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把象徵凝聚統一的柴望之火,四千多年來,無論是盛世時報功,還是衰弱時求安,不管是時代變遷,還是朝廷更換,上至帝王君主,下至庶民百姓,在歷代中國人的心目中,泰山象徵民族統一,國泰民安的聖火,始終沒有熄滅,有學者統計,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封禪泰山兩千多年來,全國統一的時間是1400多年,封建割據的時間只有600年左右,由此推論,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上,民族統一是主流和大趨勢。

泰山,五嶽獨尊,怎麼尊起來呢,它和中國大一統的局面聯繫在一起,在人們心目中,慢慢形成五嶽獨尊的形象,而不僅僅是說泰山雄偉,高大,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含義,顯得更深刻了,泰山本身就具有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徵。

登泰山,泰山上留下的歷史足跡,可以說是全世界最多的一座山,只查查明代,就可以算出一年有170萬到200萬人登泰山,那清代的人可能要更多了。所以把泰山兩千多年有歷史記載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開始,以前的權且不算,就是有歷史記載的,有多少人登了泰山。從最高統治者到平民百姓,登泰山留下多少足印,而且泰山鼓舞了我們中華民族多少人。

今天的中國人,不再像古時候那樣把泰山看成是天地肚臍眼上的天柱了,也不會再有人到泰山極頂,燃起祭祀太陽的柴火,然而,登泰山觀日出的人卻越來越多,尤其是每年五一節、國慶節期間,登泰山觀日出的人,已由起初的幾千人,幾萬人,逐步發展到十幾萬人。人們從五湖四海,帶著心中的泰山來了,又帶著心中的泰山走了,不少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

為什麼五湖四海都來的人都來看泰山日出?我認為它就是一種文化的凝聚力,他有共同的心理,共同的要求,很多海外人都來尋根,他有的到故鄉去,那是根,他的父母,祖父母,出生地,但是文化的根從哪來,周圍有很多地方,有很多點可尋,但是有代表性的就是泰山,黃河泰山。

不管是重大節日,或是一個平凡的日子,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登泰山,漫漫山路,茫茫長夜,巍巍泰山吐納過多少人生命的氣息,背負過多少人的希望和祈求。當你走過漫漫山路,渡過茫茫長夜,站在拔地通天的泰山之巔,迎著朝陽,披著霞光,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舒展縱觀古今的高遠氣概的時候,您會真切的體味到,什麼是歷史的流動,什麼是凝聚的魂魄。

-------------------------------------------------------------------

泰山世界文化遺產知多少?

泰山總面積426平方公里,景區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1987年泰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首例「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泰山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種類和數量:

一、紀念物:宋天貺殿、泰山神出巡圖,羅漢彩塑,墓塔林。 二、古建築: 1、封禪祭祀系列古建築:坊14座,旗杆4座,亭14座,樓6座,閣4座,門11座,石階6811階。 2、寺廟(22座)。主要有遙參亭、岱廟、關帝廟、紅門宮、斗母宮、壺天閣、南天門、孔子廟、碧霞祠、青帝宮、神憩宮、玉皇廟、後石塢元君廟、王母池、普照寺、三陽觀、靈應宮、元始天尊廟、無極廟、玉泉寺、吳道人庵、靈岩寺。 三、石刻: 1、碑碣819塊。主要有《泰山秦刻石》、《張遷碑》、《衡方碑》、《晉孫夫人碑》、《岱嶽觀造像碑》等; 2、摩崖石刻1018處。主要有《唐摩崖》、經石峪《金剛經》等; 3、漢畫像石48塊。主要在岱廟西碑廊。 四、古遺址(5處)。主要有泰山齊長城遺址、天勝寨遺址、周明堂遺址、漢明堂遺址、大汶口遺址。 五、古樹:23株(應為24株,姊妹松是二株,非一株)。 泰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紀念物、古建築、石刻、遺址中,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5處,即:第三批「國保」---岱廟、馮玉祥墓,第五批「國保」---泰山石刻(唐磨崖、經石峪)、齊長城,第六批「國保」---泰山古建築群(寺廟21座、獨立石亭7座、獨立石橋6座、獨立石坊10座以及大量的附屬文物);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范明樞墓、老君堂、元始天尊廟、無極廟等;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周明堂遺址、漢明堂遺址、天勝寨遺址等。上述不同級別的文物保護單位,基本囊括了泰山上下所有的紀念物、古建築、古遺址、石刻等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由此可見,泰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國山」。轉自【泰山風光的日誌】
推薦閱讀:

終於找齊了中國的28處世界文化遺產,愛她就帶上她去吧!

TAG:文化 | 世界 | 遺產 | 世界文化 | 文化遺產 | 泰山 | 世界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