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名詞解釋:十住心論

【十住心論】

十卷。日僧空海重要著作之一。全名《秘密曼荼羅十住心論》。淳和天皇天長年間(824~834)奉敕撰述。建長六年(1254)始由快賢於高野山開版印行,被認為是真言宗立教開宗的要典。收在《大正藏》第七十七冊。主要根據《大日經》〈住心品〉的思想,論述真言行者心品轉升的十個階段(即十住心),同時對顯密諸宗之教說加以分類、批判。

十住心者,不僅適用於判教,同時也是顯示真言行者之自心實相與凈菩提心之開發次第,以及大日如來普門之德之差別相。「十住心」一詞,出自空海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但同一住心,其用法之目的有異。《十住心論》系以大日如來之萬德,歸納於十種來說明。而《秘藏寶鑰》則用來作為判教理論。此十住心之內容,略如下列:

(1)異生羝羊心:異生(p?thag jana)者,異類萬殊而生之義,為凡夫之別名。羝羊為畜生中之最愚劣者。蓋指人類中之無知蒙昧,恰如羝羊之凡夫心之狀態,即無微少善心萌孽者之精神狀態。《秘藏寶鑰》卷上(大正77·363c):

異生羝羊心者何?凡夫狂醉不辨善惡,愚童痴暗不信因果之名也。凡夫作種種業,感種種果,身相萬種而生故名異生。愚痴無智均彼羝羊之劣弱,故以喻之。

(2)愚童持齋心:不辨東西之愚童凡夫,略現善心之萌芽。有時因其祖先,而起持齋追薦之志願。蓋指此輩之精神,又彼等所喜承受之教,如孔子之教,又如授以佛教之五戒、八齋戒、十善戒之人道教當之。《大日經》卷一〈住心品〉雲(大正18·2b):

愚童凡夫,類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法想生,所謂持齋,彼思惟此少分,發起歡喜,數數修習。

(3)嬰童無畏心:嬰童以生母為唯一之依賴,不見生母時,則心生恐怖,見生母時,則引起無畏安穩之感想。信天道之教,蓋指其所起絕對倚賴之信仰心之狀態,是名嬰童無畏。又所謂天道教者,與佛教中之天道教、婆羅門教、基督教,及老子教之類相當。《秘藏寶鑰》卷上(大正77·364c):

脫小分厄縛,故無畏;未得涅槃樂,故嬰童。

如上普通稱為世間三種住心,世間一般之教訓屬之。至如次之第四住心以次,則以示佛教內之教義淺深也。

(4)唯蘊無我心:佛道修行者,熟察自己之肉身,如實知為自色、受、想、行、識之五蘊所成立。同時覺知自己並無本質,對於自己愛著之念,遂以薄弱。由是體達無我之理,是為聲聞眾。於阿羅漢果位,證成人空無我之理,以示聲聞眾之教,寄於此住心。又吾人之肉體及精神,當綿密觀察之時,雖可得知為五蘊和合之體。惟於吾人之平常生活,則嘗以此為真實,為常住不變之實體,而生愛著。循茲愛著,爰起保護自身之念,由此思念,遂為種種煩惱罪惡。今依此無常苦空無我之觀,而了解我之身心,本來無我,且為無體之物。吾人之身心,乃以示因緣相結,亦五蘊假和合之相,一朝因緣分解之時,五蘊離散以去,自己心身,歸於空際,至是惟有五蘊留存。如斯教義,即與此住心相當,所謂聲聞乘之教,即此是。《十住心論》卷四(大正77·329b):

遮生空於唯蘊,譬我倒於幻炎,二百五十戒防身口非,三十七菩提習身心善,告時則三生六十,示果則四向四果。說識唯六種,攝法則五位,四諦四念瑩其觀,六通八解得其證,厭怖生死灰滅身智,欣仰湛寂等同虛空,是則聲聞自利之行果,羊車出欲之方便。

(5)拔業因種心:無明為起種種惑業之種因,依於惑而起業,依於業而於未來招其相當之生涯。人界者苦世界也,迷世界也。因謀脫離此之迷與苦,當使不受生於人界。蓋受生之因為業,業之因為惑。此惑與業,由無明發生。若無無明,則為拔去業因之種。是乃緣覺阿羅漢果之聖者,觀於十二因緣所覺知。緣覺乘之教,即當此第五住心。《十住心論》卷五(大正77·334a):

「拔業因種心者,麟角之所證,部行之所行。觀因緣於十二,厭生死乎四五。見彼華葉覺四相之無常,住此林落證三昧於無言。業惱株杌猶此而拔,無明種子因之而斷。爪犢遙望不近,建聲何得窺窮,游泳湛寂之潭,優遊無為之宮。自然屍羅無授而具,無師智慧自我而獲,三十七品不由他悟,蘊處界善不待藍色,身通度人不用言語。大悲闕無方便不具,但自盡苦證得寂滅。故經雲:拔業煩惱株杌無明種子,生十二因緣。又云:是中辟支佛復有小差別,謂三昧分異,凈除於業生。」

(6)他緣大乘心:他緣,或曰無緣之義。雖於眾多無緣之人,亦慈愛普及之大乘菩薩心。此雖僅以表示大乘菩薩慈愛心之廣大,然唯識法相之宗義,與之相當。唯識宗者,佛教之唯心論。蓋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三界,唯此自心之相,自心以外,別無何物存在。此宗宗義,說為聲聞、緣覺、菩薩之教義,故亦名為三乘教。《十住心論》卷六雲(大正77·337a):

緣法界有情,故他緣;簡聲獨羊鹿,故大名;運自他乎圓性,故曰乘。

(7)覺心不生心:以自心實相,為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即依於八不中道之義而了知之教義,三論之宗義,與此相當。《秘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0b):

故大日尊告秘密主言:秘密主!彼如是舍無我,心主自在覺,自心本不生。何以故?秘密主!心前後際不可得故。釋曰︰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滯有無,故心無掛礙,所為妙業隨意能成,故云心主自在。心王自在明即是凈菩提心更作一轉開明,倍勝於前劫也。心王猶如池水性本清凈,心數凈除猶如客塵清凈,是故證此性凈時,即能自覺心本不生。

(8)如實一道心:闡明如實了悟一道清凈,妙蓮不染之心的天台教義,即與此相當。天台大師依於空假中三觀,觀照諸法之實相,以謂三千諸法,悉不外為吾儕凡夫一念心之相。但一切萬有,依於因緣,假現實在之相。蓋原為因緣假和合之體,而無真實之存在,其無真實存在之物,則觀之為空,是即空觀。萬有之真實相,雖謂為空,然現為吾人經驗之對象,莫能絕對否定其存在,是名假有,觀此假有之相,即為假觀。然諸法之實相,原非僅有,亦非空非中觀於即有、即空、即中,方可謂為諸法之真實相,正當適中觀察之方法。以此空假中之三觀,觀察經驗界之萬有,是謂天台一心三觀之宗義。《秘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1a):

故大日尊告秘密主云:秘密主!云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秘密主!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無有可得。

(9)極無自性心:諸法極軌之法性,為隨緣轉變。由此一真如法性,歷展無盡法寶,罔知所屆。以暫住於真如自體之性,而說為無。似此諸法法界,悉皆為真如法性之發現。此華嚴宗之宗義也。《秘藏寶鑰》卷下(大正77·372a):

故大日如來告秘密主言:所謂空性離於根境,無相無境界,越諸戲論等同虛空,離有為無為界,離諸造作,離眼耳鼻舌身意,極無自性心生。

(10)秘密莊嚴心:依於法身如來身、口、意三秘密之加持感應,開顯吾人心中原始潛在秘密莊嚴之曼荼羅。陳說此種教義之真言宗,即與此住心相當。《十住心論》卷十雲(大正77·359a):

秘密莊嚴住心者,即是究竟覺知自心之源底,如實證悟自身之數量,所謂胎藏海會曼荼羅,金剛界會曼荼羅,金剛頂十八會曼荼羅是也。

茲將此十住心列表如下:

此中,前三者為世間住心,後七者為出世間住心。出世間住心中,前二為小乘教,後四為大乘教。小乘教中之唯蘊無我心與拔業因種心,兩者分別是聲聞、緣覺之住心;大乘教中,他緣大乘心、覺心不生心、如實一道心、極無自性心、秘密莊嚴心等,分別是法相、三論、天台、華嚴、密教之住心。

按空海創彼真言宗之際,主要依據《大日經》〈住心品〉及《大日經疏》所說,並依《金剛頂經》、《菩提心論》等,以完成此十住心之論。此十住心之說法,不僅用以表明真言行者心品開展之次第,亦兼用以判攝一代諸教所說之深淺;即以前九住心為顯教,第十秘密莊嚴心為密教,藉此以凸顯真言一宗之特勝。故古來謂此為九顯一密之教相;《十住心論》則謂以彰顯真言行者上轉進升之相為主,故又有稱十住心為九顯十密之法相者。

空海以十住心判攝顯密二教一事,古來日本之天台、凈土諸家對此頗加非難。綜合諸家所論,主要在非難其說相違背《大日經》及《義釋》等。然對於此等非難,真言宗之聖憲、宥快等亦各有所述,以翼贊祖說。

_《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橫十住心者於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論。橫十住心為胎藏界之十住心,豎十住心為金剛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處謂為不二之十住心。出決義鈔直牒十。

_《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推薦閱讀:

穿山七十二龍與透地天六十龍的差別還有一百二十分金解釋
經濟學解釋瑞郎脫鉤歐元
八字相衝的命理解釋,八字相衝是什麼意思?
常見詞牌解釋——055清平樂
普賢行願品講記 二、個別解釋大願 10、普皆迴向

TAG:名詞解釋 | 佛學 | 解釋 | 學名 | 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