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羲之書法十幅

王羲之書法十幅鶴翔九天 發表在 絕美圖庫 華聲論壇 http://bbs.voc.com.cn

  王羲之書法十幅  

    《孔侍中帖》,為唐代內府摹本,現由卷改裝成軸。日本東京前田育德 會藏。共九行,前三行為"哀禍帖",後六行為"孔侍中帖"。此帖也是奈良時期由遣唐使帶入日本,布施給東大寺。桓武天皇(737-806)留有"延曆敕定"朱文印記。   

    《頻有哀禍帖》摹本,紙本。縱26.9厘米。3行,20字。行書。字間傾側、俯仰、鉤連,筆畫輕疾、圓轉、牽引,結體多有取橫勢者。  釋文 頻有哀禍,悲摧切割,不能自勝,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王羲之《孔侍中帖》摹本, 紙本。縱26.9厘米。6行,42字。行書。   釋文:九月十七日羲之報:且因孔侍中信書,想必至。不知領軍疾後問。憂懸不能須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報。   

    《姨母帖》行書,紙本,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此帖為《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一。字間多斷、頓挫,除「奈何」兩字上下牽連,其餘都字字獨立;筆畫凝重、樸拙,其「哀痛摧剝,情不自勝」的心緒直露無遺。  

     《初月帖》,紙本,遼寧省博物館藏。此帖為《唐摹萬歲通天帖》之二。王羲之父名「正」,為避父諱,「正月」書為「初月」。首句『山陰羲之報』,知此帖寫于山陰。山陰是會稽郡郡治所在地。穆帝永和七年(三五一年)王羲之赴山陰為會稽內史,其年四十九歲。此帖當是其四十九歲以後所寫。此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好的書帖之一。此帖用筆、結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點。  

    王羲之《平安》帖   釋文:此粗平安修載來十餘 日諸人近集存想明日 當復悉來無由同 增慨   

    王羲之《何如》、《奉橘》帖   釋文:羲之白不審尊體比復 何如遲復奉告羲之中冷無 賴尋復白羲之白 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 不多得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均為尺牘。存雙鉤摹本,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隔水有宋徽宗題款「晉王羲之奉橘帖」。米芾書史謂「又有唐右軍帖,雙鉤蠟摹,末後一帖,是『奉橘三百顆(帖作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奉橘帖》在唐代就很有名,詩人韋應物有詩句說:「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更待滿林霜。」用的就是這件書蹟的典故。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快雪時晴帖》,紙本,四行,二十八字。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釋文:   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 君倩。   此帖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形成特有的節奏韻律。筆法圓勁古雅,無一筆掉以輕心,無一字不表現出意致的悠閑逸豫。在趙孟頫、劉賡、護都沓兒、劉承禧、王稚登、文震亨、吳廷、梁詩正等人的跋語中都表示驚羨和讚歎。清乾隆皇帝曾說:「天下無雙,古今鮮對」;「龍跳天門,虎卧鳳閣」。他把此帖和王珣《伯遠帖》、王獻之《中秋帖》,一同收藏於養心殿西暖閣,併名其堂為「三希堂」,視為稀世瑰寶。  

  

  王羲之《行穰帖》,原跡已失傳。此為初唐時期的雙鉤填墨摹本,硬黃紙本,傳為米芾再臨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題籤和宣和之印,曾為董其昌友人吳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處題跋,後入清宮,乾隆有題跋題詩及鑒賞印。董其昌跋:「東坡所謂『君家兩行十三字,氣壓鄴侯三萬簽』者,此帖是耶?」乾隆帝則贊它「於渾穆中精光內韞」。   《右軍書記》:『足下行穰久,人還,竟應快不? 大都當任縣,量宜,其令□□因便任耳。立俟。王羲之白。』此帖僅是著文片段。   釋文:足下行穰九人還示,應決不?大都當任。    

  《馮摹蘭亭序》卷,唐,馮承素摹,紙本,行書,縱24.5cm,橫69.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卷前紙13行,行距較松,後紙15行,行距趨緊,然前後左右映帶,攲斜疏密,錯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優於其它摹本。用筆俯仰反覆,筆鋒尖端銳利,時出賊毫、叉筆,既保留了照原跡勾摹的痕迹,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顯得自然生動,並具一定的「存真」的優點,在傳世摹本中最稱精美,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
推薦閱讀:

從邙山到八寶山
書法 啟功一般都是這麼寫的
我書法一個字4萬,你不要耽誤我的時間,你耽誤不起!
難得一見!顏體書法家作品欣賞
如何評價卯秋民的書法作品?

TAG:書法 | 王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