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談資|「政壇不倒翁」譚延闓:「混」字當頭

譚延闓(1880—1930),字組安,號畏三,湖南茶陵人。清末最後一科科舉考試的會元,著名的立憲派首領。1911年武昌起義後,登上湖南都督的寶座,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譚延闓通權達變,善測政治風向,從三次督湘到擔任國民政府主席,到最後出任第一任行政院院長,構成了他民國時期名位鼎隆的煊赫篇章,從而成為群雄紛起的動蕩時局中,為數稀少的「政壇不倒翁」。

「八面玲瓏」的政治技巧保全了性命

1880年,譚延闓出生於一個官僚家庭。其父譚鍾麟曾任曾任陝西巡撫和陝甘、閩浙、兩廣總督等職。他13歲到長沙參加童子試,考中秀才。24歲時,譚延闓參加清末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後參加殿試,列為二等第三十五名,賜進士出身,授翰林院編修。值得一提的是,譚延闓填補了湖南在清代200餘年無會元的空白。

宣統元年(1909年),譚延闓被舉為湖南咨議局議長。當孫中山在進行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活動時,譚卻在極力維護其封建統治,主張君主立憲,改組內閣。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朝的封建統治即將傾塌,譚延闓才轉而趨附革命,被舉為湖南民政長。不久,他又殺害了革命黨人、湖南正副都督焦達峰、陳作新,取而代之,當上了湖南都督。

譚延闓為人善於見風使舵、投機取巧。1912年,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譚乘機加入,被推為國民黨湖南支部長。「二次革命」時,譚延闓在革命黨人的手槍、炸彈的威脅下,在黃興再三來電的督促下,不得不在1913年7月25日宣布湖南獨立,但他事先打了密電給黎元洪,請求諒解,事後也沒有出兵討袁。到8月,李烈鈞、黃興先後討袁失敗,譚馬上於8月13日宣布湖南取消獨立。

革命黨人的「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世凱令譚延闓「入京待罪」。譚延闓怕袁世凱殺了自己,便秘密遣人人京,到黎元洪處打通關節,摸清情況,再請求黎元洪出面擔保,譚這才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到了北京。

到北京後,譚延闓帶著貴重禮品先到了徐世昌的家中,請求徐陪自己去見袁。譚一見袁世凱,就誠惶誠恐地說:「延闓罪該萬死,請求大總統饒恕!」袁見他確實悔過,且當時湖南沒有比譚更合適的人選,便順坡推驢,安慰了他一句:「那也不是你的過失。」

不久,袁世凱為了警告他人,佯裝判了譚「四年有期徒刑。」但不久,由黎元洪乞請,下令特赦,演了一出「捉放曹」。

譚延闓這次進京見袁,他「八面玲瓏」的政治技巧得到淋漓盡致的表演,雖然丟了都督寶座,但保全了性命,為他東山再起創造了條件。

官場秘籍:混字當頭

1915年,因袁世凱稱帝而興起了護國戰爭,在革命黨人反對袁世凱復辟的鬥爭中,譚延闓卻鼓吹「連省自治」,觀南北之爭,以收漁人之利,但他的做法又為北洋軍閥所不容,於是,譚延闓轉而投向孫中山。

1918年,北洋政府為鎮壓孫中山的廣東革命政府,派吳佩孚率部南下,進軍湖南衡陽。這次軍事行動,譚的「甘草」作風又一次充分地表現出來。譚見吳來,一槍不放,率部退到郴州、永州一帶,兩人互不侵犯,相安無事。

譚延闓投孫中山後,歷任廣州政府大本營內政部部長、湖南省省長兼湘軍司令。1924年國民黨改組後,歷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等職,可謂官運亨通。

作為政治上的「不倒翁」,譚延闓為官有他的訣竅,主要是藏鋒不露、處世圓滑。1912年在長沙,譚延闓問律師貝元昕:「近來怎樣?」貝答:「混!」譚大笑:「好!魚龍混雜是混,仙女遊戲也是混,混之為用,大矣哉!」他還曾對人戲言:「我的妙訣就是一個『混』,我一生的功名富貴,都是從『混』的妙訣中『混』出來的!」

國民黨內的胡漢民、汪精衛論資格都比譚高一截,但他們都與蔣介石經常碰碰撞撞,蔣介石對他們關的關,放「洋」的放「洋」,而譚延闓不論什麼時候都嚴格恪守「三不主義」,即一不負責,重大事情總是推給蔣介石或其他人去處理,去決斷。二不建言,就是不輕易發表意見,你們不同意,我就不吭聲,你們點頭,我就贊成。三不得罪人,遇事繞著走,做好好先生。開國民政府委員會議時,他只是主持一下會議,宣布一下程序。別人激烈爭論,甚至對罵,鬧得不可開交,他卻閉目養神,直到散會他才睜開眼、伸一個懶腰,散會走人。遂博得了「水晶球」、「八面觀音」、「葯中甘草」、「譚棉花」等諢號,他聽了也不見怪。

但是,譚延闓對軍隊抓得很緊,決不放棄槍杆子。在那烽火遍地,有槍就是草頭王的年代,他在湖南幾起幾落,一直兼著軍長。

「伴食宰相」被吃死

譚延闓在出任行政院長後,又得了一個雅號:「伴食宰相」(註:所謂伴食,即陪著人家一起吃飯,用來諷刺無所作為、不稱職的官員)。

譚延闓50歲生日時,一個叫張冥飛的湖南同鄉為他作了一個壽序,諷刺他的政治生涯,曰:「茶陵譚氏,五十其年,喝紹興酒,打太極拳,好酒貪杯,大腹便便,投機取巧,廢話連篇……寫幾筆嚴嵩之字,做一生馮道之官;用人惟其才,老五之妻舅呂;內舉不避親,夫人之女婿袁……立德立功,兩無聞焉。」譚延闓老臉厚皮,看過之後也不以為忤。

譚延闓做官有一套,對吃喝的研究特別精通,還自製了食譜。有一個菜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組庵豆腐」。他嗜魚翅,對烹調深請其道。據說一次宴會,上了一道魚翅,他僅吃了一口,便說烹調的次序不對,什麼什麼佐料沒有放,一問廚師,果真如此。而後他到廚房指導烹調,應該燒到什麼火候,什麼時候應該放什麼佐料,燒出來的魚翅果真味道好極了。

譚延闓好吃,也毀於吃,由於終日養尊處優,餐餐美食,養得身體肥胖,腦滿肥腸,1930年9月22日死於腦溢血,結束了他「為官長樂」的一生,年僅51歲。當時的人說他「福如東海命如絲」。

蔣介石對譚延闓的死很是悲痛,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天,停止娛樂活動三天,給予喪葬費1萬元,並在國民政府禮堂致祭三天。

1931年9月4日,國民政府在南京為譚延闓舉行了盛大的「國葬」,蔣介石當時在武漢指揮戰事,為此專程從武漢前線返回南京,為譚執紼主祭,還專門選定靈谷寺東的風水寶地為譚修陵墓,國民政府還聘著名建築大師楊廷寶設計。財政部部長宋子文為報答譚延闓的知遇之恩(註:當年在廣州時,宋子文年輕望淺,不為國民黨元老所重,而譚延闓卻力薦宋子文,認為宋才堪大重,宋得以擔當重任),為其撥了專款。譚墓地勢之好,氣勢之宏偉,僅次於中山陵。

譚延闓死後,當時某小報登載了一幅「實話實說」而又尖刻的「挽」聯:

混之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搖大擺,命大福大,大到院長;

球的本能滾而已:滾來滾去,滾入滾出,東滾西滾,滾進棺材。

(據《檔案春秋》高麗/文)


推薦閱讀:

揭《正大綜藝》主持人現狀 張政躍身政壇
南宋政壇食物鏈:吃皇糧的岳飛與吃貢米的趙構
大漢政壇不倒翁:我有我的鬼點子
華國鋒:從風雲政壇到頤養天年
台灣黑社會滲透政壇

TAG:政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