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醫】道醫與術醫
中醫與中國傳統哲學存在密切的關係。關於醫、哲之不可分割性,前賢早有相關論述,如孫思邈提出「哲醫」的概念,云:「是以古之哲醫,寤寐俯仰不與常人同域。造次必於醫,顛沛必於醫,故能感於鬼神,通於天地,可以濟眾,可以依憑。」(孫思邈,卷八十四)《明文海》亦有「甄權、許胤宗、李杲,皆古之哲醫也」(黃宗羲,巷三百十六)的論述。當然,古人所謂的「哲」是指極高的智慧,與現代所說的哲學並不完全相同,但它們之間無疑存在很多重合的地方。學者劉長林先生在2007年的一次中醫哲學研討會上指出:「中醫危機的瓶頸不在醫學本身,而在哲學。」(劉長林)中國科技部「國家中醫發展基礎研究」課題組組長賈謙先生認為:「中醫藥學是體現人文與科學融合的知識體系」。(賈謙等第115頁)因為中華醫道兼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是以「術」載「道」的體系,因此中華醫學中既有對「形而上」的研究,又有「形而下」的內容。
「形而上」即「道」的層面,屬於中醫哲學研究的內容;「形而下」即「術」的層面,屬於中醫學研究的內容。「道」是中醫之神,「術」是中醫之形。神以御形,形以載神,形神不可分離。就中醫而言,道術不可偏廢。以道御術,以術載道者,可謂道醫;重術輕道甚至背道求術、棄道崇術者,可謂術醫。
一、道醫
中醫在不同階段融攝了不同的哲理入醫,而彙集成博大精深的中華醫「道」。此醫「道」與道家哲學、儒家哲學、佛教哲學一樣,是中國哲學的基本內容之一。
中醫是很重視「道」的醫學體系。這首先表現在道家思想對中醫的影響上。道家思想對中醫學的影響在<黃帝內經。素問》中有諸多表現:「此其道生」(《上古天真論篇第一》l「去故就新,乃得真人」(《移精變氣論篇第十三》l「陰陽並交,至人之所行」。這裡所說的「真人」、「至人」都是道家的術語。古代著名的藥學著作解申農本草經》也表現出濃厚的仙道思想。如書中收入藥物365昧,以合周天365日;葯分三品,上品葯據稱有延年登仙之效;其中多次提到「神仙」、「仙方」、「仙藥」等。這從一個側面表明,無論是<黃帝內經》還是解中農本草經>,都是以道家為基本中醫哲學思想的,所以才以真人、神仙為追求的最高境界,才把有利於養生的方葯稱為仙方仙藥。
道家哲學對中醫的影響表現在很多方面,茲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例,作概括的論述。
1道本體論。《黃帝內經。素問》云:「至道在微,變化無窮,孰知其原!……恍惚之數,生於毫釐,起於庋量,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靈蘭秘典論》)這使我們很容易想到《老子》中的相關論述:「視之不見,名日夷;聽之不聞,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十四章)
2道法自然。<黃帝內經。素問》認為,「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則能「益其壽命而強,,,並「歸於真人」。(《上古天真論篇第-》)這與道家哲學中「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的基本思想有直接的關係。
3陰陽理論。《黃帝內經。素問》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陰陽應象大論》)陰陽理論在中醫哲學中居於核心地位,幾乎所有的醫家都用陰陽理論來解釋疾病的成因及治療的原則,它與《老子》所說的「萬物負陰而抱陽」(四十二章)無疑存在繼承關係。
4對立面的互相依存和轉化。《黃帝內經。素問》云:「寒極生熱」(《陰陽應象大論》l說明事物發展到極端,就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類似的思想在《老子》中早已有之,如《老子》云:「反者道之動。」(四十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五十八章)
5用辯證的態度對待事物。<黃帝內經。素問》云:「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至真要大論》)與此相似,《老子》云:「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三十六章)
6重視對道的把握和體悟。《黃帝內經。索問》云:「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上古天真論篇第-》)「與道合同,惟真人也。」(《六微旨大論篇第六十八》)《老子》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日靜,靜日復命。」(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同上)
7.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素問》中說:「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日:『子知醫之道乎?』雷公對日:『誦而頗能解,解而未能別,別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王。願得受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以彰經術,後世益明。上通神農,著至教,疑於二皇。』帝日:『善。無失之。此皆陰陽、表裡、上下、雌雄相輸應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以教眾庶,亦不疑殆。醫道論篇,可傳後世,可以為寶。…』(《著至教論篇七十五》)這裡把掌握醫道與「樹天之度、四時陰陽合之,別星辰與日月光」的方法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相聯繫,反映了典型的天人合一思想。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莊子》中有明確的表述:「天地與我並坐,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正因為天、地、人是一個整體,所以才可以通過觀察天地的變化及規律來把握醫道。
不僅《黃帝內經。素問》帶有道家道教思想的深深烙印,事實上,金元時期以前的醫家如扁鵲、淳于意、張仲景、華佗等,其醫學思想也多有比較明顯的道家道教思想傾向。晉人葛洪、陶弘景,唐人孫思邈等名醫的著述,直接見錄於<道藏)),他們的道醫身份更是世所公認,毋庸贅言。
中華醫道除了受到道家道教思想即道家之道的影響,還受到儒家思想即儒家之道的深刻影響。而且在金元時期,還表現出了從道家之道向儒家之道轉化的特點。作為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劉完素,觀其生平,曾受醫術於道教中人,屢次謝絕朝廷徵聘,可謂以道自居、以道自守的模範;論其學術,作為其學術理論基礎的五運六氣學說,他倡導的病因病機「六氣化火」論,他所主張的「水善火惡」論、「善葯」論以及他以慎養人身「三寶」為核心的養生觀,都說明了他的以道為本、從道推衍的特點。因此,劉完素的中醫哲學思想明顯受道家道教影響。作為醫家改革家的張從正,其對醫學的改革突出體現在援儒革道上。滲見程雅君)李東垣的家學、師承、際遇決定了其「根儒向道」的中醫哲學思想。朱丹溪的中醫哲學思想魚接來源於儒學,其援儒入醫是其醫學上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但需要說明的是:此「儒」是宋明新儒學即宋明理學,而不是先秦時期的孔孟儒學。宋明新儒學以儒家經典為依據,以綱常倫理為核心,糅合老莊道家思想和漢傳佛教大乘精神(主要是禪宗精髓l因此,宋明新儒學本質上是融攝三教、三教合一的哲學體系。金元四大醫家的中醫哲學思想表現出一個值得深思的趨勢:純正道醫劉完素——援儒革道張從正——蹄艮儒向道李東垣——釉攝三教朱丹溪,從中正可看出中醫哲學從道家向儒家的轉化。
儒家之「道」作為中華醫道的合理內核,在朱丹溪及其代表作《格致餘論》中有典型的體現。
1.「格物致知」的認識論。「格物致知」是宋代理學的重要觀點,朱熹認為,「格物」就是窮盡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極。據此,朱丹溪明確提出,醫學是「吾儒格物致知一事」。
(<序》)
2太極生陰陽的理論。宋代理學家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朱丹溪在((市目火論》中開首即云:「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動而變,陰靜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中醫典籍中出現「太極」這個辭彙,當首推朱丹溪的醫學著作。
3氣本論。朱丹溪云:「萬物同此一氣.人靈於物,形與天地參而為之者,以其得氣之正而通也。故氣升亦升,氣浮亦浮,氣降亦降氣沉亦沉,人與天地同一橐鑰。」(同上嶼宋代理學家張載「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的點一致。
4「人心聽命乎道心」的修身論。朱丹溪認為:「人心聽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靜。彼五火之動皆中節,而火唯有裨補造化,以為生生不息之運用耳。」(同上)表現在養生方法上主要有:(1)主靜。朱丹溪根據太極變化之道理,認為:「《傳》日:吉凶悔吝生乎動。故人之疾病亦生於動,其動之極也,病而死矣。」(同上)因此,應在動中求其靜。「靜者,性之所以立一也。」(《房中補益論》)(2)寡慾。朱丹溪有專門論述房中養生的內容,主要集中在「色慾箴」、「房中補益論」中。他明確反對以「房中為補,,,說:「房中之法有艮止之義焉。若艮而不止,徒有戕貝何補益之有……若以房中為補,殺人多矣。」(同上)(3)清淡飲食。朱丹溪主張飲食要「茹淡,",反對偏食膏粱厚Ⅱ未,說:「夫胃氣者清純沖和之氣也,惟與谷肉菜果相宜。」(<病邪雖實胃氣傷者勿使攻擊論》)因為胃氣「清純,,,所以人之飲食要「茹淡」。又因胃氣「沖和,,,所以飲食要節制,無傷沖和之氣。而清淡飲食屬自然沖和乏味,「有食人補陰之功」。
5《周易》象數學。朱丹溪提出「陽有餘陰不足論」(《陽有餘陰不足論》)的觀點,這一觀點實來源於《周易》的象數學。朱丹溪以宇宙的日月星辰變化為憑,用天包乎地、月稟於日來說明陽多而陰少的道理:「人受天地之氣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餘,血常不足」。另一方面,他還提出了「陰氣難成」的觀點:「男子十六歲而精通,女子十四歲而經行,是有形之後,有待於乳哺,水谷之養,陰氣始成,而可與陽氣為配……可見陰氣之難成。」陰氣難成,而人之情慾無涯,心之君火感物而動,引動相火則耗陰精。所以陰氣不獨難成,而且易虧。因此,造成陽有餘、陰不足的狀態。有人認為,朱丹溪的「陽有餘陰不足」論與「洛書」之數理相關。如把「洛
書」中所有的偶數與偶數相加,奇數與奇數相加:
1+3+5+7+9= 25奇數之和代表陽
2+4+6+8—20偶數之和代表陰
陽數之和大於陰數之和,這個數值正巧與朱丹溪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吻合。而這個陰用- 4/5的數值比例,我們認為許就是朱丹溪創「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的真正蘊意和依據所在。從這個表達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體為了維護自身的健康,其陰陽氣血必須保持一定的數量比例;只有這樣人體才會在廣闊的人與自然體系中適應自然,進而更好地把握自然,反之,「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參見李柱、王明忠)
本文認為,金元時期儒學的正統地位一方面使得部分醫家援儒革道(~zp張從正l甚至儒化蜘李東垣);另一方面使得很多儒者乃至「碩儒」加入醫學行列(如朱丹溪l共同促進了中華醫「道」從道家之「道」過渡到儒家之「道」。同日寸,又由於如下兩個原因,使得各醫家的中醫哲學思想呈現出複雜性。首先,儒學本身的發展,從北宋的道學到南宋的理學,事實上己融攝儒釋道三教,從而使得道、儒思想在中華醫道中很難明確區分。其次,中醫學以道為本,換言之,任何醫家的哲學思想都離不開道家道教。這樣就形成一對矛盾,即正統思想以儒為本,非儒不榮;醫家思想以道為本,非道不彰。這種矛盾對醫家而言是無法逃避的。對於甘心做個良醫的,安貧樂道可也;而對於有一定政治抱負的,就要調和改良之,所以才有張從正的援儒革道、李東垣的根儒向道。張從正做過太醫,李東垣也有捐資為官的經歷,可見他們之所以革道,與其想走仕途有一定的關係。而怍為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劉完泰屢次推辭皇帝的徵聘,根本無為官從政之心,所以是個純正的以道家道教為基本思想的醫家。到了朱丹溪,他運用新儒家哲學成功地將道家哲學「同化」入醫,從而大大充實了中華醫道的內涵,成為中醫哲學從「道」轉化為「儒」的一座豐碑。從這個角度看,也可以認為三教
合一是後世中醫哲學的基本思想。
道醫
中醫哲學從道家向新儒家的轉化過程中,有兩個關節點的成功突破:
(1)哲學上的突破,即宋明理學把長期衝突的儒釋道三教融為一體。
(2)醫學上的突破,即朱丹溪把宋明理學運用到醫學領域。如此由哲而醫,由醫哲,哲理、醫理良性互動、彼此促進,共同發展完善,而後中華醫道進入鼎盛時期。可見,不管中華醫道的「道」偏道家抑或偏儒家,有一點非常之肯定清晰,那就是:中醫學是一個以道御術、以術載道的醫學體系,在術和道之間更重視「道,,,是有「道」的醫學體系,故本文稱之為「道醫」。
二術醫
術醫以清末民初唐容川《中西匯通醫書五種》、張錫純《衷中參西錄》、余雲岫《靈素商兌》為標誌,以唐容川、張錫純、張山雷、惲樹鈺、余雲岫、王斌等為代表。在這個階段,中醫幾度陷入存亡的邊緣,雖沒消亡也元氣大傷,始終面臨著被質疑(是否科學?)、被政造(中西醫結合)的命運。術醫從重視醫之道逐漸轉向重視醫之術,逐漸背離了中華醫道之精神;背道求術、棄道崇術是其特徵。
術醫的研究取向、發展趨勢逐漸「西化」,其論病論證、處方用藥幾乎都離不開西醫西藥,這主要是由於西醫學的衝擊和影響所致。中醫從道醫畸化成術醫後,局面即每況愈下:1912年出現「民元教育系統漏列中醫」事件;1929年由余雲岫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洗新中國成立後,時任國家衛生部副部長的王斌認為中醫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應隨封建社會的消滅而消滅。
王斌歧視中醫的政策為毛澤東主席所察覺,1955年2月4日<健康報》發表了朱健寫的文章《批判王斌輕視中醫的資產階級思想強3月11日又發表社論<積极參加批判王斌輕視中醫的思想鬥爭))o(參見賈謙等,序一)但是,以王斌為代表的改造中醫的思想影響並未因王斌被批判、被撤職而消失,迄今猶在中醫學界有廣泛的不良影響。
其實,中醫和西醫兩大醫學體系差別的根源主要在哲學上,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導致了中醫和
西醫在認知領域的差異。《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作者李約瑟博士於1984年在世界第17屆內科學術討論會上指出:「中醫和西醫在技術上結合比較容易,但要使兩種醫學哲學取得統一,恐怕是極為困難的。」(轉引自同上,序五)
本文認為,中醫學發展到今天,對傳統必須進行揚棄,但關鍵是如何揚棄。如果說中醫學是以「醫道」為基礎的話,則中醫學的發展事實上離其基礎越來越遠。這種背離基礎的揚棄實在令人不安,而這種發展陷入困境也是必然的。中醫學一定要回到中華醫道的路子上來,因為縱觀中醫學發展史,每一次大發展都是立足於基礎而取得重大理論突破的。中醫學需要理論上的重大突破,而不是修修補補,更不能用西醫的一套理論方法來論證中醫學的合理性。一言以蔽之,應「衷中參西」,而不應「全盤西化」。
中醫學的現階段發展主要應在「衷中」上下工夫,讓西醫理論方法在其中發揮「參」的作用。因為我們事實上沒有繼承好傳統,很多中醫學的精髓被忽略了。拿眾所周知的中醫特色「整體觀」為例:誰都知道中醫有個整體觀,但什麼是中醫的整體觀?中醫整體觀究竟包括哪些層面的意思?一般認為是空間上的整體,即身整體、身一心整體、身心靈整體(謂之人整體)、人社會整體、人社會自然整體溻之天人合-)o但是,這種對整體觀的認識本身就不整體,因為這種認識忽略了中醫更為重要酌兩個整體觀:時間整體及時空整體。對中醫整體觀的認識只有認識到這三個層面,才是真正的整體觀。否則,中醫處方為什麼又叫「開時間」?為什麼同樣的病、同樣的人,遣方用藥不一樣?子午流注、飛騰八法強調在不同時間取不同穴位,不用時間整體、時空整體何以解釋?若機械地拿系統論來「套」中醫整體觀,可以用實驗的方法造出空間整體的模型,但時間整體和時空整體如何製造?僅此一處,便可見中醫之「玄」;說明用現代實驗方法難以或無法複製中醫之真,這導致中醫被誤解、被誤讀,乃至被以訛傳訛。中醫學具有不能被現代醫學所能包含的太多內涵,故
只有溯本求源才有可能獲得發展。
那麼,中醫學的根本原理從哪裡尋找呢?本文認為只有從中醫哲學中去尋找。弄清了中華醫道的基本脈絡,不難看出:中醫哲學的最初階段受道家哲學影響最大,而後受融攝三教的新儒學影響明顯。但不管怎麼說,近現代以前的中醫學都是有「道」的醫學。近現代以降的術醫則是引「西」入「中」、同化不成反被畸化的結果。中醫哲學史上也有哲學思想大轉折的先例,如援儒入醫、兼融儒道、融攝三教,但中醫並沒有因此而面臨危機,反而發展得更加完備、更具實證性,醫之門戶分於金元及金元時期中醫學的鼎盛即是明訌。中醫面臨空前危機恰恰是發展到術醫階段:由於不通醫理、不通哲理,更不講「道」理,只用所謂的科學性來責難中醫,只用機械的規則來束縛中醫,才導致中醫發展的舉步維艱。中醫和西醫哲理不同,醫理不同,「道」理更不同,由此導致思維方式、研究方法、人體觀、疾病觀等的不同。具體比較如下:
①中醫辨「證」,此「證」體現了整體性,突出了功能性,因為綜合而比較抽象。西醫辨「病』:此「病」反映的是局部性,突出了器質性,因為直觀而相對具體。
從上可見,中醫和西醫因為特色不同,決定了其不同的優勢。只有保持特色,才能保證優勢。中醫以「和」為貴,認為和而不同,無傷大雅。中醫本是開放的體系,認為互相借鑒才是科學的態度。而把西醫規則強加於中醫,則不啻於拿神父的教條苛求孔子門生。其中道理,莊子有個形象的比喻:
自然曰道
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僬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僬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曰而渾沌死。(《莊子。應帝王》)
道本「渾沌,,,偏偏要鑿「七竅」以顯其直觀具體結果是「七日而渾沌死」。「忽」、「倏」以術亂道,以假惑真,終置「渾沌」於死地。以所謂的「科學性」來改造中醫,「日鑿一竅,,,己曆數十載,中醫豈有不死之理?從中華醫「道」由道家之「道」到新儒家之「道」的「成功」轉化,又從道醫向術醫的「失敗」轉化,鑒古觀今,可見在現代科技條件下的中醫,如果能做到:
(1)哲學上的突破,即把中西哲學融為一體;
(2)醫學上的突破,即把這種融攝中西的中國哲學引進中醫,完善乃至重塑中醫理論,如此將中華醫道之「道」理、哲理、醫理「一以貫之,,,則中華醫道復興有望。而僅僅以醫理上研究中醫(更不要說現代術醫的研究方法j因為沒有解決「思想」問題,所以其實不是究竟的研究方法,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唯有從哲理到醫理,又從醫理到哲理,雙管齊下,才能正本清源,找到中華醫道的活水源頭,找到解決中醫危機的突破口。由此亦可見中醫哲學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參考文獻
程雅君,2007年:<援儒革道,葉落歸根——金代醫家張從正道醫思想辨析)).載《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
古籍:《黃帝內經))《莊子)).《格致餘論》。
黃宗裁:《明文海))見《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o
賈謙等,2007年:《中醫戰略強中醫古籍出版社。
李柱、王明宗,1994年:《朱震亨「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說與洛書之數))載<甘肅中醫學院學報》第3期。
劉長林,2007年:《中醫哲學:思想、原創與機遇)),載《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預備會暨中醫哲學研討會發言記錄》。
孫思邈:《備急干金要方強見<欽定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博士後流動站,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責任編輯:馮國超
《中國哲學年鑒》2008年卷近期出版
《中國哲學年鑒》2008年卷繼續堅持學術性、前沿性、杈威性的辦刊宗旨,力求真實、全面反映中國哲學界2007
哲學研究雜誌社
2008年5月
推薦閱讀:
※中華魂
※什麼是疣_疣_疾病大全_中華康網
※中華道藏19_1
※錢穆: 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必讀的九本書
※【法治文化】中華法文化之路